Ⅰ 初中健康教育教案大全
初中健康 教育 能夠幫助學生學習基礎的日常衛生和 健康知識 ,建立起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下面是我為你精心整理的初中健康教育教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初中健康教育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知道“吃”對人體及健康的重要。
2、 了解一些食品對人體的不良影響,如何選擇健康食品。
3、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合理膳食。不吃有害食物。
教具
營養均衡進食的掛圖。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
師:民以食為天。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今天我們研究吃的問題。
2、揭示本課學習內容。
板書課題:6、我們應該吃什麼
二、學習課文。
1、倡導合理地吃。
(1)你們會吃嗎?(會。)老師不是問會不會吃飯,而是問會不會科學合理的吃飯。
(2)出示掛圖,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討論交流:怎樣科學合理的吃飯?(學生交流,教師小結)
2、介紹某些食品對健康的負面影響。(看課文中的表格,記住12種不宜吃的食品。)
3、懂得吃火鍋的危害和注意事項。
師:除了以上12種食品不宜吃以外,有的吃的形式也不宜採用,火鍋就是其中的一種。,為什麼呢?(學生討論,交流)
小結:火鍋危害很大。即使真正想吃,要注意生、熟要分開,肉類要在滾燙里煮10分鍾以上。火鍋湯不能喝,會導致癌症。
三、教師 總結
我們正處在長身體的關鍵時期,危害身體的毒素很容易被我們吸收,早我們身體里聚集下來。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飲食健康,吃“好”,健康的吃!
四、作業。(課後 檢測站)
家 用 化 學 品
初中健康教育教案篇21、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傳染病及其預防。
2、通過師生的雙邊教學,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趣味性,為預防傳染病打下基礎。
重點:傳染病及其預防
難點:三個環節
教具:投影,多媒體教室
引入新課:
在上海有過一次人們食用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毛蚶而引起的“甲肝”流行。請問毛蚶在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中應屬哪個環節?為什麼?
由復習引入新課,傳染病流行時採取什麼 措施 進行控制?怎樣控制呢? 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
在傳染病流行時,只要切斷三個基本環節中的任何一個,其流行便可終止。
1.控制傳染源:
許多傳染病在發病以前就有傳染性,而到了發病初期傳染性最強,一般我們對傳染病人如何護理?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得出結論。
對病人要盡量做到早發現、早 報告 、早治療、早隔離,防止傳染病蔓延。對於傳染病人要倍加關懷,不可嫌棄,病人有好的
心情有利於早日恢復健康。對患傳染病的動物,定要及時處理,如患狂犬病的狗,即使它是個可愛的寵物但也不能留。
2.切斷傳播途徑:
有個肝炎病人,在飯店吃過飯後在他的碗下壓了一個字條:“我是肝炎病人,請把用過的餐具消毒後再用”。很顯然這是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人。他的目的就是要切斷傳播途徑。其實飯前便後要洗手,消滅蚊蠅等,也是切斷傳播途徑。講究個人衛生,消滅媒介生物等,使病原體沒有機會感染健康人。
3.保護易感者:
進行預防接種,提高易感人群的抗病能力。此外,積極參加 體育運動 ,增強體質在防病中也是很重要的。
不同的傳染病預防的 方法 也各不相同,主要是要找出它的薄弱環節,要因病制宜。 人類的傳染病:
傳染病的種類很多,根據傳播途徑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幾類:
1.呼吸道傳染病:
提供思考提綱,讓學生分組討論,最後教師結合教材進行小結。
(1)你認為哪些疾病屬於呼吸道傳染病?
(2)呼吸道傳染病常發生在什麼季節?
(3)主要傳染源是什麼?(注意帶菌者雖然本人不發病,沒有症狀,但也是傳染源。)
(4)病原體的主要寄生部位在哪裡?
(5)呼吸道傳染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什麼?
(6)禁止隨地吐痰和保持教室空氣流通在防止呼吸道傳染病上有何意義?
2.消化道傳染病:
消化道傳染病是由病原體侵入消化道粘膜後引起的傳染病。 課前做好工作,請得過痢疾、肝炎或蛔蟲病的學生,或者家裡有過這種病人,對病情比較了解的學生,向同學介紹主要病症和如何感染上此病。在治療中採取了哪些主要措施,病好後取得了什麼教訓,今後如何預防等。
以下兩種傳染病學生的感性認識較少,主要由教師講解。
3.血液傳染病:
主要是指蚊、虱、蚤、蜱等媒介所引起的傳染病,因而又叫蟲媒傳染病。因學生對虱、蚤、蜱等很少能見到,最好有掛圖、照片或錄像等媒體輔助教學,以加強直觀效果。
對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黑熱病、絲蟲病和出血熱等做簡單的介紹,或者用錄像等媒體進行介紹。
傳染源是病人和帶病原體的動物;病原體的原始寄生部位是血液和淋巴;傳播途徑是生物媒介。預防辦法主要是切斷傳播途徑,消滅蚊蟲、虱子等。
4.體表傳染病:
主要是指由於直接或間接與患病的人、動物接觸,或者與含有病原體的土壤、水接觸,病原體經皮膚進入人體引起傳染病,所以又叫接觸傳染病。利用照片或錄像等媒體簡單介紹破傷風、狂犬病、血吸蟲病、沙眼、疥瘡和癬等傳染病。可結合本地區情況重點介紹一兩種,特別是破傷風、血吸蟲病和沙眼。
病原體寄生在皮膚和體表粘膜。主要通過接觸傳播,注意隔離病人,做好個人衛生,不使用公用毛巾和臉盆等,不與帶病原體的動物接觸,最好不養貓、狗等寵物。
總結:最好聯系本地區較突出的傳染病實例,結合學生熟悉的實際,進行較系統的理論指導。從長遠的目光分析,有利於學生今後生活質量的提高。
板書設計:
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
1.控制傳染源。
2.切斷傳播途徑。
3.保護易感者。
(四)人類的傳染病:
1.呼吸道傳染病:
流感、白喉、百日咳、猩紅熱、肺結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
2.消化道傳染病:
痢疾、肝炎、傷寒、脊髓灰質炎、蛔蟲病、蟯蟲病等。
3.血液傳染病:
瘧疾、流行性乙型腦炎、黑熱病、絲蟲病、出血熱等。
4.體表傳染病:
狂犬病、炭疽、破傷風、血吸蟲病、沙眼、疥瘡、癬等。
第九課:青少年主要傳染病及其預防
——如何預防與治療流行性感冒
>>>下一頁更多精彩“初中健康教育教案”
Ⅱ 健康教育活動內容怎麼寫 活動方案
20XX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關鍵一年,也是深化醫葯衛生體制關鍵之年。依據全省及泰州市愛國衛生工作要點,為做好我市20XX年健康教育工作,進一步提高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結合我市實際,特製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健康教育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國家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20XX年我市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是: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關於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以黨的xx大精神為指針,以向全民普及衛生知識為前提,以提高全民健康素養和自我保健意識為根本,以引導全民養成科學、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為目的,圍繞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這一中心,大力開展健康教育及健康促進工作,全面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均等化進展,努力提高健康教育普及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為建設和諧泰興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工作目標
1、創建工作:依據《國家級衛生城市考核驗收評估標准》及《江蘇省衛生鎮考核驗收評估標准》,切實開展健康教育各項工作,做到各項資料齊全詳實,宣傳活動形式多樣,監測干預相關指標達到評估標准,年內確保國家級衛生城市及江蘇省衛生鎮通過省級初評。
2、居民健康素養促進工作:
1)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路、專欄、巡講、競賽等傳播手段做好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的普及宣傳活動,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每年開展健康素養知識與技能講座不少於12次,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不少於6次。
2)按照省市方案要求,各鄉鎮進一步推進城鄉居民健康素養干預和監測工作,市年內建立2個農村社區(河失鎮及古溪鎮)、2個城市社區(新城市花園及富泰華庭)及2所學校(濟川中學及河失鎮初級中學)健康素養監測網路,努力推進「健康素養促進行動」典型社區(村)的建設,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健康素養干預及健康管理工作,使健康素養監測工作制度化、經常化,三類人群樣本量各不低於3000例,確保三類人群健康素養知識知曉率及行為形成率不低於75%。
3)做好「居民健康素養評估學習系統」的推廣,年內至少組織3000名以上城鄉居民自測健康素養水平,並適時對各單位系統推廣使用情況開展督導及評估。
3、健康教育績效工作:
1)市級按照國際組織和國家確立的衛生宣傳日或重大疾病預防控制要求,組織開展宣傳咨詢活動,組織大型主題宣傳1次,全年至少完成主要衛生宣傳活動10次以上,各鄉鎮組織開展相關宣傳咨詢活動,當年不少於6次,有活動方案、照片、總結。
2)開展3類以上目標人群重點衛生防病知識的宣傳和知曉率調查,各鄉鎮按實施方案的要求,完成目標人群調查不少於300人次,確保知識知曉率達到75%。有方案、調查報告、活動記錄、成績記錄、總結等資料。
3)開展3類以上目標人群行為調查、管理、干預、評估工作,按照「目標人群健康行為干預考核評估量表」要求,做好乾預方案制定、基線調查和效果評估等工作,行為干預指數達到0.7。
4、健康促進工作:
1)健康促進學校創建:按照11年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及《20XX年全市學校衛生工作要點》,學校正常開設健康教育課,今年確定濟川中學、泰興鎮中心小學、長生中心小學、河失鎮初級中學、常周小學開展省級健康促進學校銅牌的創建,年內確保2所學校通過評估驗收,確定洋思中學、襟江小學開展銀牌的創建,年內確保1所學校通過評估驗收。
2)健康促進醫院創建:圍繞考核指標,積極推進健康促進示範醫院創建工作,今年計劃將10家鄉鎮衛生院列為創建考核驗收單位。
3)以全民電子健康檔案的建立為平台,以慢性病防治為切入點,以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為手段,啟動以慢病管理為主、以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站具體實施的健康管理服務模式,年內重點抓好一個街道,兩個社區的試點工作,總結經驗,提高水平,逐步建立對全體人員的健康管理。4)按照「江蘇省健康促進示範企業」督導評估辦法要求,積極配合職防部門啟動我市「健康促進示範企業」創建工作,推進我市職業衛生管理水平,提高職業人群健康素質,確保年內開展1-2家企業的創建。
5、實施「健康教育進家庭」活動,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均等化工作:
1)城鄉社區及車站等公共場所,設置健康教育宣傳專欄,每月更換一次內容,有更換記錄,專欄內容有照片,
2)市各新聞媒體設置健康教育欄目,在泰興電視台設立「健康新概念」,在泰興廣播電台設立「健康之聲」,在泰興報社設立「健康之窗」專題宣傳板塊,活動堅持公益性質,由市衛生部門(包括各級醫療衛生單位)提供技術支撐,各媒體部門負責活動的策劃,按照宣傳計劃,開展多種形式的衛生防病宣傳和健康教育。
3)鞏固市鄉兩級健康素養講師團,以「全國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及「健康泰興社區行」為平台深入城鄉開展健康講座,市級講師團覆蓋50%以上的街道和鄉鎮,鄉級講師團覆蓋100%的社區(村),全年累計巡講場次不低於150場,講師團有成立文件、講座有通知、簽到、課件、照片等資料。
3)按市統一配發計劃,做好《江蘇省城鄉居民健康素養指導手冊》、《江蘇省居民健康讀本》的發放,確保發放到位率達到100%;健康知識入戶宣傳資料每年不少於4次,每次入戶率達100%;各鄉鎮「健康素養66條」動漫播放以行政村為單位,覆蓋率100%;製作一套健康模型展板,開展巡迴展出,覆蓋率100%,通過多種形式,切實開展「健康教育進家庭」活動。
4)市健教所指導基層做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台帳填寫工作,對各鄉鎮社區健康教育專欄設置及內容更新情況、健康教育資料入戶情況進行跟蹤評估,每季度抽查2個社區和2個村,全年累計開展工作督導不低於50個工作日,做好評估記錄,並及時通報全市。
6、重大疾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做好甲型h7n9流感、手足口病、結核病、艾滋病等傳染病、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等慢性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做好快速應對宣傳和風險溝通。7、控煙工作:20XX年力爭60%以上醫療衛生機構(一、二、三級醫院、衛生行政機構、疾控、衛監、血站)建成無煙單位。創建單位有控煙領導小組、控煙制度、控煙考評獎懲措施,並將控煙工作列入工作計劃。
8、能力建設:定期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院)工作人員開展業務培訓,組織相關人員參加市舉辦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健康教育理論與技能培訓班,當年不少於2次。
三、工作計劃
一季度:
1、完成全年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及各類分類方案的制定
2、召開全市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會議;
3、召開創建健康教育專題工作協調會議;
4、召開「健康促進學校」創建工作推進會;
5、完成20XX年度宣傳畫冊及《江蘇居民健康讀本》的征訂工作,同時發放一季度宣傳畫冊及入戶宣傳單;
6、組織開展麻風病防治、3、24結核病防治宣傳活動;
7、啟動「健康泰興社區行」專家巡講活動。
二季度:
1、組織技術指導組,全面啟動「國家級衛生城市」、「省級衛生鎮」、省級衛生村」、「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示範鄉鎮」、「健康促進學校」、「健康促進醫院」「健康促進示範企業」健康教育創建工作。
2、按活動實施方案,全面啟動「健康泰興社區行」專家巡講活動;
3、召開三類人群健康素養監測工作業務培訓會,按實施方案要求,啟動相關社區及學校三類人群健康素養知識知曉率調查調查,建立完善健康素養監測網路,形成評估報告;
4、啟動「居民健康素養評估學習系統」的推廣使用工作;
5、各鄉鎮按實施方案的要求,啟動3類以上目標人群重點衛生防病知識的宣傳和知曉率調查,形成評估報告;
6、組織開展4.7世界衛生日、4.18腫瘤防治宣傳周、4、25預防接種宣傳日、5.8世界紅十字日、5.15碘缺乏病日、5.17科技宣傳周、5.31世界無煙日、6.6世界愛眼日宣傳活動;
7、發放二季度宣傳畫冊及入戶宣傳單;
8、抽查4個社區和4個村,對健康教育專欄設置及內容更新情況、健康教育資料入戶情況進行跟蹤評估,做好評估記錄,並及時通報全市。
三季度:
1、匯總「國家級衛生城市」、「省級衛生鎮」、省級衛生村」、「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示範鄉鎮」、「健康促進學校」、「健康促進醫院」「健康促進示範企業」健康教育創建工作進展情況,形成中期評估報告,並通報全市;
2、指導典型社區,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健康素養干預及健康管理工作;
3、指導全市開展3類以上目標人群行為干預及健康管理工作;
4、繼續開展「健康泰興社區行」專家巡講活動;
5、組織開展9.1日全面健康生活方式日的宣傳活動
6、發放三季度宣傳畫冊及入戶宣傳單;
7、抽查4個社區和4個村,對健康教育專欄設置及內容更新情況、健康教育資料入戶情況進行跟蹤評估,做好評估記錄,並及時通報全市。
四季度:
1、積極配合省市驗收組,組織開展對「國家級衛生城市」、「省級衛生鎮」、省級衛生村」、「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示範鄉鎮」、「健康促進學校」、「健康促進醫院」「健康促進示範企業」健康教育創建工作進展情況終期評估;
2、對典型社區三類人群健康素養監測干預效果開展評估,形成評估報告;
3、對全市3類以上目標人群行為干預及健康管理工作開展評估,形成評估報告;
4、「健康泰興社區行」講師團開展覆蓋全市的健康巡講活動,評選出優秀巡講員,並實施表彰及獎勵。
5、組織開展10月8日高血壓防治日、11月14日聯合糖尿病日、12月1日艾滋病防治日的宣傳活動。6、發放四季度宣傳畫冊及入戶宣傳單;
7、對「居民健康素養評估學習系統」的推廣使用工作實施效果評估;
8、抽查4個社區和4個村,對健康教育專欄設置及內容更新情況、健康教育資料入戶情況進行跟蹤評估,做好全年評估,並及時通報全市。
9、完成全年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評估。
Ⅲ 如何開展健康教育
學校開展健康教育是預防和控制各類流行性疾病的重要措施。青少年是社會和國家的未來,抓好學校的健康教育是根本上解決不良衛生行為問題的戰略舉措。通過學校健康保健衛生教育,是增強學生健康觀念,培養健康習慣和建立健康行為的最有效手段。結合學校健康教育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健全組織,提高認識
學校健康教育遵循「預防為主,嚴堵源頭為重」的原則。成立以校長為組長、副校長為副組長,教務處、政教處、團委、醫務室為成員的健康教育領導小組。使學校對健康教育責任到人,落實到位,切實有效地開展健康教育工作。充分發揮學校健康教育管理組織,即學校領導、醫務室與班主任、學生會及各班衛生委員的三級管理網路體系,組織學習教育部、市教育局下達的有關貫徹、落實學校衛生健康教育等文件,進行動員宣傳教育。使學校教職工及學生充分認識到學校開展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緊迫性。
二、制訂計劃,措施落實
根據教育部和衛生部學校健康教育要達到的提高學生健康促進相關知識的知曉率。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強預防艾滋病等流線性疾病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改善學生的健康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減少缺課;改善體質和精神健康。每學期召開由各班衛生委員參加的會議,提出學校衛生、健康教育、流行病防控等工作目標要求和任務安排,保證工作部署到位。
三、把健康教育融入到各學科
按照學校健康教育基本要求,將健康教育納入學校教學計劃,充分發揮學校各相關組織工會、團委、學生會的協同作用,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通過課堂教學、專題講座、播放多媒體教學片形式,將有關知識滲透到思想品德、自然、生物課、體育與健康等課程中,使健康教育工作做到制度化、經常化、教育形式的多樣化,反復強調、不斷滲透、貫穿整個學年,確保健康教育工作計劃貫徹、落實、有效。
四、把健康教育融入到國防教育
學校高一起始年級,每年8—9月份新生入學進行軍政訓練期間,組織學生觀看《青春期生理衛生》、《預防艾滋病、性病》等VCD片;開展禁毒、預防艾滋病板報展覽;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處方發放人手一份;並備有一定數量的《性病與艾滋病》健康教育小叢書,供學生借閱進行宣傳教育。使學生了解預防艾滋病相關知識、增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和抵禦艾滋病侵襲的能力,培養其健康的生活方式
Ⅳ 學校如何預防甲型流感的!
1、晨檢、午檢。以班為單位,對每名學生檢測體溫,並逐一登記,如發現體溫≥37.5℃伴有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症狀之一者,立即戴口罩就近送醫療機構發熱門診,提供該發熱患者的基本情況(就讀學校名稱、聯系人、家長聯系方式、接觸者情況等),同時向屬地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接診的醫療機構要組織院內專家組立即進行診斷,如診斷為疑似或臨床甲型H1N1流感病例,應立即通知屬地縣級疾控機構采樣,送屬地市級網路實驗室檢測。接到報告的縣級疾控機構立即組織人員趕赴現場,調查核實情況,並採取防控措施。 2、因病缺課登記。以班為單位,每日逐一登記因病缺課學生情況。如為甲型H1N1流感疑似、確診病例,必須在其病後7天或症狀完全消失後24小時(以兩者之間較長者為准)方可上學。必要時需帶醫療機構康復證明。 3、禁止活動。最好近段時間(特別是一周內)各學校不要舉辦全體性大型活動。 4、健康教育課。以班為單位,必須給學生講解甲型H1N1流感的症狀、防護措施、衛生常識等。 5、勤洗手、通風。教育學生勤洗手;學校的教室、自習室、實驗室、圖書館、食堂、學生宿舍等要經常開窗通風。 6、清掃消毒。對教室、自習室、圖書館、食堂、學生宿舍、廁所等場所每天要清掃,對發生甲型H1N1流感的學校和托幼機構,必須對上述場所進行徹底消毒。 7、疫情處理。學校和托幼機構發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時,在衛生部門的指導下,採取以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高危人群等為主的綜合性防控措施,防止或減緩疫情擴散、減少病例、減輕疫情危害。 8、中葯預防。凡發現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的學校,應給學生和教職員工服用中葯預防 (方劑由衛生部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