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平衡健康與工作的關系
我每年都會為自己設定幾個比較容易完成的目標,是為了與其他比較難完成的目標形成對比,也是為了充數,以讓自己在年末總結時,看起來沒那麼失敗。
比如一個月閱讀多少本書,看多少部電影,除此之外,我還有一個更簡單的目標,與其說是目標,不如說是一個尚未養成的習慣:早睡早起。而我當時寫下這個目標的真正理由,其實也很簡單,就是膚色暗黃,頭發脫落,狀態不佳。
當時的我意識到,如果再這樣下去,那我的人生可能就要完了。你也許會覺得很誇張,但事實證明,一個人的精神、身體狀態不好,確實會影響很多事情,而且是在無意中逐漸滲透的。我之前刷朋友圈時,發現一處有意思的對話,朋友A發了兩張聚餐圖,朋友B去評論點贊了。朋友A問,要不要介紹你們認識?朋友B回答,不了,我頭發有點少,怕嚇到姑娘。
我當時反復確認了那個頭像,得知B確實是我的朋友而非長輩。也是從那時起,我開始關注自己,變得十分在意枕頭上掉落的頭發,洗頭時就像洗著我那被分成一絲絲的生命力,一邊哀嚎著一邊洗。
後來我發現,我在意的點,永遠都是身體呈現給我的一個結果(比如脫發,膚色暗黃,注意力不集中,免疫力下降,經常感到很累),似乎症狀沒出現前,就可以仗著年輕而不管不顧。這樣是不行的,出現的是小症狀還有挽救的機會,如果是大症狀呢?
關注結果是不夠的,得發現根源,我的根源自然是熬夜。然而最值得我反思的是,我為什麼要熬夜?有很多工作未完成?那為什麼別人不用熬,而我卻要熬?
我有睡前閱讀的習慣,最近夜很深才想到要拿起那本書,但又覺得應該到了睡覺時間了,於是我就安慰自己,沒關系的,也看不了多少,熬夜反而傷身體,不如明天再讀。不知不覺地,我已經成為一個習慣把今天的事推到明天去做的人,既熬了夜,事情又沒有完成。
我們常常花費大量的時間,卻仍舊無法把重要的事情完成。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工作效率低造成的。
在工作上,我們要做主動方,學著分配時間,學著分清主次,學著分清緩急,而不是被時間推著走,然後由我們的身體買單。
我們要學會衡量手頭上那件事的價值,如果你不做就會「死」,那你就去做,如果你有很多事情不做就會「死」,那你首先得反思自己是不是存在很不好的工作習慣,以至於堆積了很多事情沒有完成。我們每一次的任性,都在加重身體的負荷,總不能在身體承受不住時,存在僥幸心理,並祈求它再給你一次機會吧。
只有提高工作效率,我們才不至於白天黑夜顛倒,才不至於養成拖延的習慣,才能有多餘的時間去鍛煉身體。
也有很多人的工作效率是很高的,但他們卻把好不容易爭取來的時間拿去玩手機,長期盯著屏幕,長期一個姿勢,身體自然呈現亞健康狀態。
倘若一個人不再健康,那麼與夢想、事業相關的所有事情,都會受到影響。你可能剛做了一個半年計劃,大到關於旅遊,關於戀愛,關於合作,小到關於購買一件衣服裝扮自己的慾望,做幾頓美食的慾望,自拍一張照片的慾望……這一切你都會覺得沒有意義,因為身體的不適影響了你的心情。
你可能會覺得「工作與健康」的定義好像很模糊,特別是健康二字,囊括了很多東西,怎樣才算健康呢?怎樣才能保持健康呢?讓人無法著手,更無法使兩者平衡。不如你把「工作與健康」換成「工作與運動」或者「工作與飲食」。
試著把范圍縮小,在工作之餘加強身體的鍛煉,哪怕在瑜伽墊上來回跑半個小時也好。運動完之後,你會產生一股莫名的喜悅:太好了,如果我不運動,此刻一定還躺在那裡刷手機玩游戲。嘗試把同樣的時間用不同的事情去填滿,你會發現生活很有意義。
飲食上也要多加註意,上班族常常因為工作繁忙而選擇吃外賣,一邊吃還一邊想著,沒關系的,我還年輕,身體的吸收能力與消化能力很強。不是的,正是因為還年輕,還有很多的事情沒有完成,有很多鍾意的人沒有見到,很多奇特的風景沒有路過,所以才要更加註意飲食問題。
有人會覺得自帶便當是件很麻煩的事,不妨從另一個角度去思考,比如裝便當的盒子用什麼牌子好呢?是多功能的還是要單純好看的?能裝幾個菜?能裝湯嗎?我是否需要研究一下菜譜?從各個方面去提起自己的興趣。只有從興趣點切入,做事才會有動力。同時的,你才不會覺得平衡健康與工作是一件那麼辛苦而刻意的事,一切都自然而然。
很多人對於健康與工作的關系,是這樣定義的:只要我的身體還健康,我就能繼續工作。或者,我都能繼續工作了,就代表我的身體還健康。
而很多人卻忽略了這一點:即便你的身體出現健康問題了,你還是得繼續工作。只不過你的工作崗位因為健康問題而下調,被另一個能力和你一樣,身體素質卻比你好的人替代了。健康問題會讓你意識到自己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下坡路的。
說這一切並不是讓你為了健康拋棄所有,而是希望你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考慮一下自己的身體狀況,也不是說靈魂存在了,肉體就不重要,它是一個薄弱的載體,只有在它不被破壞的情況下,靈魂才能無畏。
正所謂苦海無邊,我們務必要保持健康,才有機會去自己喜歡的城市,喜歡的崗位,做喜歡的事。
『貳』 請問怎麼平衡工作生活的健康生活
1.按時下班。你不照顧自己沒人照顧你。我們不是機器,除了工作我們還要休息和生活。偶爾加班問題不大,但一定要不斷地提醒自己,生活比工作更重要。
不要做好好先生。如果不是你答應別人的每一個請求,你早就能按時下班了。如果不會拒絕別人,你永遠有做不完的事情。
2.按時睡覺,按時起床。這是一個健康生活的基礎。培養好生物鍾可以讓你的睡眠質量更高,醒著的時候更有精神。
3.放慢節奏。有意識的放慢節奏。慢點走,慢點開車,慢點說話,關注一下周圍發生的事情。嘗試一下瑜珈和冥想。你不需要跑著生活。
如果和周圍的文化氛圍格格不入,不要免強自己。工作壓力、飛快的生活節奏,好像周圍的人都在向你鼓吹和贊美這種生活方式。如果這不是你想要的,沒必要隨波逐流。你是一個有自己感受和需求的人,不需要屈就那些不符合你的價值觀的東西。
4. 和自己的朋友和家人一起創造屬於你們的文化氛圍。經常和你喜歡的人在一起,告別電視機和沙發,和朋友一起讀讀書,參加公益活動或者去遠足。
5.認識到你有權力比周圍的人更健康。不要讓別人的壞習慣影響你。如果周圍的人都抽煙不代表你也要這么做。如果周圍的人都吃垃圾食品不代表你也要這么做。如果周圍的人都不鍛煉身體不代表你也要這么做。只有你關心你自己。
業余時間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做一些志願者工作,比如和老人聊天。發現自己的能力,發揮你的長處。
6.克制你的物慾。如果克制住去買那些你並不需要的東西的慾望,你可能就沒有這么大的工作壓力了。那些你覺得買來就會改變你生活的東西,在擁有後往往並不能填補你的空虛。和你周圍的人攀比不能給你帶來滿足和快樂。想想到底什麼是你真正需要的。
7.建立對周圍人的熱情、耐心和忍耐力。與周圍人友好相處會給你帶來很多快樂。對周圍的人寬容一些能夠幫助你建立和他們之間的融洽關系。
『叄』 工作強度大,如何平衡工作和身體健康
人生,為了拼搏,實現夢想,苦累壓力無可避免,困難挫敗難以估量,生活煩惱,職場壓力,人際之間冷嘲熱諷,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更是令人心浮氣躁,怨天尤人,感覺活著就是受罪,但是,能夠吃苦也是一種磨煉,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人生必須堅定強大,不屈不饒,靈活調整心態,思維方式和待人處事技巧,這樣面對突如其來的困難壓力,才能樂觀積極,從容不迫,想方設法,解決難關,繼續奮斗,如果因為挫敗壓力,變得猶豫退縮,懷疑自己,甚至萎靡不振,那麼夢想只是空想,成功只是奢望,所以,樂觀積極,陽光自信,總有轉機和希望
『肆』 大家是怎麼平衡身體健康和工作的呢
努力拚命工作沒有錯,追求夢想沒有錯,有野心有抱負沒有錯,錯的是你在努力的同時往往會不經意的丟了自己的身體。俗話說『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我們在得到一個東西的時候,往往會丟了另一個東西。
前幾天,我在工作的時候就不經意間暈倒了,當時暈倒的時候什麼都不知道,等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倒在地板上,記得醒來的前一秒有微妙的印象:像是腦袋擰緊的感覺。
於是我就想著最近身體確實有點不好,並非是因為工作而是因為自己私下的小夢想。常常熬夜寫文章,有一次寫到凌晨2點多才睡覺,等到第二天醒來發現上班來不及了,然後就索性不吃早餐,工作的時候昏昏沉沉的,一點活力都沒有。
自那次暈倒後,由於幻想症泛濫,就想著自己是不是也像某些人一樣突然間查出什麼怪病,接著病魔纏身,結局再好點就是拖著虛弱的身體,在短短的幾個月的時間寫了一本書,書名就叫做《就算再努力也一定要照顧好自己》以此警醒很多人……
對於這樣的幻想,越想越覺得心拔涼拔涼的。
『伍』 工作與健康該怎麼樣去平衡呢
生活節奏及成本在不斷提高提高,因而現在的企業招聘時希望得到的是一個全能型人才,這樣才能節約成本,高強度的工作已造成了許多職場人的「亞健康」。工作與健康,就像魚與熊掌,如何才能調節二者的平衡進而兼得呢?
1、摸清自己的生物鍾,按規律安排工作和生活
摸清楚自己的生物鍾,尋找自己每天狀態最好和最壞的時間,進而按照工作的主次來安排時間,這樣才能保證在上班時間內完成復雜繁重的工作,而不至於在規定時間內沒有完成重要工作而影響休息時間,造成身體的更大負荷。
2、集中精神完成一樣工作,避免多次中斷
每一次離開辦公桌——沖杯咖啡、倒杯水、取午餐——你可能都需要20分鍾才能讓注意力回到手頭的工作上。同樣的,為個人事情打電話和寫郵件也會導致分心。你的注意力越是連續集中,手頭的工作也就做得越快,也就能越早回家。
3、回家不談工作
下班後就是休息時間,除非緊急重大的工作,否則建議還是在辦公室工作時間內完成。下班後就應該進行身心放鬆,而不要把家裡也變成辦公室,這樣長期下去,必然會帶來身心疲憊,不僅影響健康,也會影響上班時的效率。
4、改掉周末工作的壞習慣
就像把工作帶回家做一樣,除了工作日,周末還在工作,只會增加身體和思想的負擔。如果突然有一個新點子活思路,用筆記下來即可。周末還工作,可能會消磨工作日的熱情和積極性,這對於效率的提高無疑是一種阻礙。
5、適當的旅遊度假放鬆身心
把精力燃燒殆盡,這無論對公司還是對你自己而言,都是一種傷害。相比宅在家裡,度假時,空間地點上的變化,以及新鮮的刺激,將讓你感覺休整得充分。在這也要說一句的是,千萬要抵住查看工作郵箱的誘惑,也別主動說「有事手機聯系」。
『陸』 你認為應當如何處理好工作、生活壓力與健康壓力的關系
有時候工作生活的壓力,以健康的壓力,其實他們是相互矛盾的,比如說你為了生活條件更好,改善自己家庭的經濟狀況,你就會努力的工作,那麼有時候你就會其他方面就顧及不到。但是我們平時的時候在努力工作的同時也應該稍微抽出一點時間或者是工作,當中稍微的抽出一點時間活動一下身體。放鬆一下自己。使字盡量要養成一個比較好的習慣,這樣的話才能夠使自己的健康。好一些,不至於過度的損害自己的身體,同時在工作的時候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情,要用快樂的心態去工作,而不是強加給自己的。只有這樣的話,才能夠協調好三樣的關系。
『柒』 工作和健康之間的關系
一直以來,有關如何處理工作與健康的問題,人們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結論。
無論結果怎樣,我們都無法迴避的一個現實問題是:健康永遠是第一位的,沒有了健康,工作就要受到影響,有時候甚至因為身體原因,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工作也就不必提及了。
但是,是不是說只是注意了健康,工作就可有可無了呢?自然不是這樣。如果這樣認為那不是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嗎?
我認為,我們處理工作與健康的關系,需要學會「彈鋼琴」。有人聽了會笑,也有的會對我說,你說的什麼呀?怎麼還需要彈鋼琴啊!其實,這是形象的說法。我們知道彈鋼琴的時候,聲音有高有低,有急有緩,而我們做事也需要這樣。分清輕重緩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