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居室如何保證健康

居室如何保證健康

發布時間:2022-09-18 00:01:15

① 居室衛生有哪些要求

保持家居衛生,具有良好的生活習慣:

1、各種物品的擺放應整齊、美觀。把東西放在該放的地方,用過以後應放回原處擺放。

2、居家應經常打掃。定期擦洗窗子,及時擦洗傢具、桌椅和卧室。

3、隨時清倒家裡的垃圾,特別是廚房中的剩飯、剩菜,如不清理,就會發霉、變質,產生異味,滋生害蟲。

4、勤開窗戶,使空氣多流通,讓陽光照進家來。

5、少用或不用殺蟲劑、空氣清新劑,避免對人體造成傷害。

② 如何做好個人衛生和健康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人們原本有序的生活,隨著假期結束,生產生活陸續恢復,在上下班途中、工作中我們將不得不接觸更多的人,這也對我們的自我防護意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麼上班後我們又該如何防控呢?

一、上班途中

正確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盡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議步行、騎行或乘坐私家車出行。如必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務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盡量避免用手觸摸車上物品。

二、入室工作

1、進入辦公區前自覺接受體溫檢測,若體溫≥37.3℃,請勿入樓工作,應回家隔離觀察休息,必要時到醫院就診。

2、進出辦公場所和辦公時,須正確佩戴醫用外科口罩。著裝保持清潔,定期洗滌、消毒。

3、保持辦公區環境清潔,建議每日通風3次及以上,每次20—30分鍾,通風時注意保暖。

4、減少與他人接觸,以點頭禮或拱手禮取代握手,條件允許時,盡量與他人保持一定距離。多人辦公時佩戴口罩。

5、要盡量避免人員聚集的地方。盡量減少面對面的會議,面對面的討論。到電梯裡面,一定要佩戴口罩。低樓層的可以步行上下樓。

6、盡量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從公共場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後、飯前便後,用洗手液或香皂在流動水下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7、進入就餐區域時必須佩戴口罩,盡可能只在用餐時才摘下口罩。盡可能採取分餐制,如可用餐盒將食物帶到辦公室就餐。

8、在崗期間注意身體狀況的變化,當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時,應佩戴醫用預防口罩或N95口罩及時按規定去定點醫院就醫。

三、下班回家

洗手後佩戴一次性醫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後首先洗手消毒。把外衣掛到通風的地方,手機和鑰匙使用消毒濕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風和衛生清潔。如果居住在集體住宿應盡量降低人員密度,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按標准規范消毒。

大家一定要保持健康的生活規律和良好的心理狀態,增強體質和免疫力,均衡飲食,適量運動,避免過度疲勞。按照要求做到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多通風,防控疫情從我做起。(張恆嬌)

③ 如何保持居住衛生

善養生的人常說:「擇地而居,此為至要。」就是說居室的好壞直接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好居室有利於防病治病。古人提出窪下之地不可居住,以防其濕;疏漏之地不可居住,以防其風;久閉的房屋不可居住,以防穢濁之氣。

北方地勢高燥,住樓房或把床架高一些就可隔潮濕之氣,屋內門窗要嚴密,避免賊風襲入,防止患風濕病或中風。天晴日暖,可開開窗戶,使屋裡自然通風,既可換來新鮮潔凈空氣,排除室內穢濁不潔之氣,又可受到日照消毒,還能促進人體中鈣的代謝,陰雨變天的時候就要關窗再掛上窗簾。

老人卧室不宜大,《呂氏春秋》說:「室大多陰,多陰則痿。」卧室以安靜為好,因為靜則神安。卧室內陳設應簡單實用,切勿雜亂無章。卧室可以預備一些點心、應急葯品、飲水傢具等必備物品。

居室光線要適宜,即明暗相半,太亮可掛窗簾,調節光線。古人認為「明多則傷魄,暗多則傷魂」,太亮太暗都不好。

室內的溫度、濕度也要講究。室溫太低對老年人尤其不利。住在高層建築的可以在房裡放一盆水或灑點水來增加室內濕度,避免太乾燥。冬天暖氣的溫度也不宜過高。住在高層建築的老年朋友最好到地面上做戶外活動,住在低層的老年朋友最好不乘電梯,緩步而行,正可以活動筋骨有利健康。

④ 人從室內環境里要怎樣獲得健康

人們一生有2/3以上的時間是生活在室內環境中,包括廠房、工作間、車間、居室、教室等,故室內環境如何,對健康影響尤為重要。一般室內污染源有四種:揮發性有機物:迄今為止,在室內空氣中可檢出307種揮發性有機物。有的間接來自戶外,如位於化工廠、冶煉廠、油漆廠、水泥廠和交通干線旁的住宅、學校或工作間,室內會有多種有機物存在。除此以外,室內建築材料、裝飾品、傢具衣物、化妝品、燃具等,皆可釋放一些有機物。其中甲醛占首位,苯及甲苯次之。它們的允許濃度分別為130微克/立方米及30微克/立方米。若兩項超出此濃度,輕則危害眼、咽鼻腔粘膜以及暴露的皮膚部位,重則引起頭痛和植物性神經失調。苯與甲醛對人體有致癌作用。

商品污染: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上升和追求,化妝品、清潔劑、殺蟲劑、油漆、塗料、除味劑、衣櫃中的樟腦球、傢具、皮革上光劑等都是用錢賣來的「毒物」,嚴重的污染室內環境,不注意通風將會使人們中毒。

建築材料污染:現代家庭普遍進行裝修,買進化纖地毯、絕緣物品、隔熱建材等這些材料不斷向室內釋放出多種有毒化學物,其中最為有害的是甲醛和氡污染。氡是建材、自來水和煤氣中所含放射性元素———鐳蛻變而成。氡與肺癌的發病有關。預防的主要辦法是室內通風換氣。

人體排出的化學物質污染:人們長時間在室內,自身排出的各種化學物質的濃度會逐漸增高。人呼氣可排出25種毒物,室內空氣常見11種毒物高於室外。因此,提倡戶外活動,室內一定要通風換氣。

現代室內的密閉程度越來越高,室內污染日益加劇,室內空氣污染已經成為現代人們不容忽視的特大問題,也是當今健康的大敵。目前,各國都提倡戶外活動,慎用化學物品,樹立健康生活的新觀念、新時尚。特別提醒卧室一定保持無污染,有排氣換氣措施,確保人們的健康。

⑤ 進入秋天如何起居飲食保健康好呢

秋季養生保健知識 秋季起居飲食六大保健要點


秋季養生保健知識 秋季起居飲食六大保健要點


秋季起居


1、調養起居


換季期間,起居生活固然有所變化。秋季晝夜溫差較大,為了愛護健康體魄,我們應當隨溫度的變化增減衣物,防止秋涼感冒。秋季不鍛煉冬天更難耐寒冷天氣,多運動鍛煉能增強身體禦寒能力。雖說人容易「秋乏」,但保持早睡早起好習慣有助養神斂氣,保護身體、尤其是肺部免受秋燥困擾!


2、調理脾胃


在秋天到來的時候,天氣逐漸轉涼,特別在早間與晚間格外明顯,尤其在立秋之後,夏秋交際之時,不僅人體外感覺較為敏感,人的脾胃亦是如此。所以在飲食方面更要做到少食或不食生冷之物,以免對脾胃產生刺激。當入口感覺越涼爽的食物,在進入到胃裡,其實是對其不小的刺激。尤其是一些脾胃本身就有病灶或經常壞肚子的敏感人群,要注意少食辛辣之物,日常飲食應該以易消化的食物為主,此類人群更應該在秋季做好脾胃的養生。


3、食補


我們都不希望自己在醫院度過晚年,因此要在年輕時就注意養成健康飲食、合理作息的習慣。做到不熬夜、不酗酒。少食刺激食物,在平時空暇時間,多煲湯進行食補。在秋季養生食材中,有很多適合秋季的食物,比如粗糧、高纖維的蔬菜水果、優質蛋白質、新鮮的水產品、對健康都有諸多好處。


秋季養生保健知識 秋季起居飲食六大保健要點


秋季養生


4、調節情緒


秋季漸至,萬物沉寂。面對萬物消長,人難免產生「悲秋」和「秋燥」等情緒。面對低落的情緒,若任由擺布可謂是喪失了身為人類可貴的主觀能動性了。情緒不安定之時更應當讓自己變得樂觀起來,多想想開心事,或是趁著秋季涼爽的季節出門走走,感受一下大自然順帶緩解情緒,換來愉悅心情。


5、調配濕度


正可謂「秋高氣爽」,秋季的空氣是十分乾燥的,漂浮於大氣中的水分驟減。人們經常會有口乾舌燥、皮膚乾裂的狀況也不奇怪。所以在秋季要我們格外注意補水,適當使用加濕器、補水設備可令居室保持一定濕度,能確實緩解皮膚「旱情」。


6、經常運動


生命的根本是運動不息,在自身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經常運動,讓身體常處於興奮的狀態,可以加強新陳代謝,讓血液流速加快,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而且在秋高氣爽之際,登山遠眺可以讓人心曠神怡,提高心肺功能,對哮喘疾病的患者有很大的幫助。在運動之後保證充足的睡眠,緩解當日疲勞。

⑥ 怎麼做到健康家居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條件的改善,人們也在不斷地改善著自己的居家環境,殊不知,許多改善之舉反而造成了室內環境的污染。家本應是安全的港灣,然而被污染的室內空氣卻時刻威脅著我們的健康。

物業的好壞是健康住宅的重要指標,社區出入安全、消殺服務等都與物業息息相關!碧桂園物業作為國內唯一一家在香港上市的物業公司,在全國擁有超400萬的業主!以行業領先的服務標准,嚴格保障社區居家健康!

⑦ 如何創建有利健康的居室環境

我們姑且先不說要有怎樣的裝修,先說說家居環境的衛生問題。你想,家裡裝修的再豪華,也是垃圾滿地,臟衣服臭鞋子到處都是,你覺得這種環境能是健康的嘛?不管是陋室還是豪宅,干凈整潔是首要。

其次呢,說說家居中的裝修材質,我們都知道現如今的裝修污染很是嚴重。超標的甲醛引發的血淚史已是比比皆是,現在的環保和健康意識也隨之加強了,因此在選材上一定要重質量和環保達標,切記貪圖便宜,到時候後悔莫及。有多少錢我們就做多少事,總之原則就是健康是第一位的。

最後說說家裡的軟裝飾。其實我們自己的家以住著舒服為最終目的,不需要過多的綴飾,東西多,清洗麻煩,容易藏污納垢的地方也多。適當的搭配一些有助於凈化空氣的綠植就好,每個清晨能有綠色的賞心悅目和清潔的空氣比什麼五花八門的壁畫牆紙都實在的多。

⑧ 室內居住保健

能不能度過一個舒適的冬天,室內溫度的確是一個關鍵指標。當室內溫度低於12℃時,室內可居住性較差並有損健康,80%坐著的人感到寒冷,不能堅持久坐,活動著的人也有20%以上感到寒冷。
在冬季,適宜的室內相對濕度為30%-60%。相對濕度較低使人容易感到寒冷,研究發現室內溫度為21℃、相對濕度為10%時,人體感覺到的溫度只有18℃。

因此,想要擁有健康舒適的冬季室內環境不但要看溫度,還得注意室內相對濕度和空氣質量。提請注意下列幾點建議:

1.室內溫度控制在16℃-22℃為宜。

2.使用加濕器或在暖氣片旁放一盆水,在室內養些水生植物,以盡量增加室內空氣的相對濕度。

3.每天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在室內禁止吸煙。

■室溫太低不利於健康

能不能度過一個舒適的冬天,室內溫度的確是一個關鍵指標。當室內溫度低於
12℃時,室內可居住性較差並有損健康,80%坐著的人感到寒冷,不能堅持久坐,活
動著的人也有20%以上感到寒冷。老年人、兒童或患有感冒、肺炎等疾病的患者在較
低室溫環境中容易發生低溫症,即體溫低於35℃;輕度低溫症患者大多表現為動作
緩慢、精神遲鈍,但神志尚清醒;體溫如果再低則可能會陷於昏迷狀態,並可導致
死亡。所以室內溫度不達標要及時向供暖單位反映;對於使用壁掛爐的單戶供暖家
庭,切忌為了省錢而使室溫過低,也不要靠飲酒取暖;有感冒、肺炎等疾病者更應
及早治療。

■室溫太高易引發疾病

但是居室如果「溫暖如夏」也不見得有益於健康,適宜的室內環境還與相對濕
度的高低有關。一般情況下,室內溫度越高,空氣就越乾燥,相對濕度就越低。在
冬季,適宜的室內相對濕度為30%-60%,而在供暖期大多數家庭的相對濕度僅在
15%左右。這種相對濕度較低的乾燥環境對身體健康是有相當危害的,表現在:

一、乾燥環境中一些細菌病毒容易生長並隨乾燥的灰塵四處擴散;呼吸乾燥空
氣可損傷呼吸道,引發哮喘、支氣管炎、鼻竇炎、鼻出血、鼻腔咽喉乾燥和嘴唇裂
口等。

二、皮膚等組織水分蒸發,導致皮膚和眼睛乾燥發癢。

三、空氣乾燥使人體容易產生靜電,不但經常產生「觸電」樣不適感,還可影
響心肌正常的電生理過程,誘發心律失常,並可使部分精神病或心臟病患者病情加
重。

四、相對濕度較低使人容易感到寒冷,研究發現室內溫度為21℃、相對濕度為
10%時,人體感覺到的溫度只有18℃。另外室內溫度偏高不但加重空氣乾燥,還浪
費了緊缺的能源,增加經費支出;室內溫度在16℃-21℃之間,每降低1℃可節省約
5%的供暖費用。

⑨ 如何創建有利健康的居室環境

如何創建有利健康的居室環境?

美好的環境從你我做起

⑩ 春季潮濕細菌滋生,如何保護家居健康

春天是一個萬物生長的季節,也是春雷乍響、春雨淅瀝的季節。進入霉雨的季節,陽光相對稀少,空氣中的水分偏多,若居室不通風,室內空氣變得重濁。到處溫暖而潮濕的環境,助長了各類細菌的肆意繁殖。

在天氣潮濕的日子裡,家居材料和傢具很容易損害。連續的陰雨天氣時,傢具很容易在潮濕環境下滋生黴菌,從實木傢具、到布藝傢具,乃至瓷磚、地板,都會存在蟲蛀、黴菌污染等隱患。要知道黴菌污染不僅侵蝕著家居健康,人們長期呆在黴菌污染環境下,對人的身體健康更是百害而無一利。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家居健康呢?

閱讀全文

與居室如何保證健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三圈排查表的身體健康狀況寫什麼 瀏覽:923
中國導盲犬事業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850
事業單位社保都交哪些 瀏覽:834
怎麼寫老師講故事 瀏覽:757
張晉婚姻現狀如何 瀏覽:360
忠於職責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113
海水素食經濟魚類有哪些 瀏覽:572
幸福人總部電話是多少 瀏覽:816
臨沂市的經濟房怎麼申請條件 瀏覽:563
三十多歲健康的男人多少斤 瀏覽:860
你長這么大最幸福的時刻是什麼 瀏覽:911
李現的故事是什麼 瀏覽:882
如何判斷婚姻衰敗 瀏覽:337
有沒有哪些純潔愛情的故事 瀏覽:646
事業單位半年獎績效怎麼回事 瀏覽:951
什麼事業最出息 瀏覽:422
信成健康是哪個國家的 瀏覽:803
低碳經濟發展促進會是什麼 瀏覽:375
無懈可擊之美女如雲什麼時候播 瀏覽:881
幸福觸手可及去哪裡能看到 瀏覽: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