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讓白開水變得好喝又健康
應該選喝什麼水比較好喝比較健康:
(1)礦泉水。真正礦泉水是好的,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有的礦泉水所含礦物質不成比例,則不一定好。特別是有的礦泉水實際是人工將純凈水中加入幾種礦
物質微量元素,很難保證自然正常比例,可能還會缺少某些需要的微量元素,應選擇正宗品牌水飲用。
(2)純凈水(蒸餾水、太空水),把所有有害無害的物質、元素都去掉了。若飲用及燒飯全用純凈水,水中各種微量元素都沒有了,長此以往,可能會有潛在危害。用於泡茶飲用,保持茶水口感好,但不宜多用。特別是老人及小孩不宜長期飲用。
(3)再過濾的自來水。從水廠處理過的自來水,已經細菌等35項監測,但經過水管網及水箱到水龍頭的水,最好還是使用簡便、經濟的活性炭凈化器再過濾後使用。
日常用水也應注意。早上放掉一夜水管中的死水。飲用水可先放幾個小時再用(但不宜超過一天)。儲存3天以上的老化舊水,其分子結構受不到撞擊而變形,不宜飲用。開水一般沸騰3分鍾,不要煮沸過久,水不開或煮沸過久都不好,反復煮沸及暖瓶中存了幾天的水都不宜飲用。
因此,專家建議,從健康的角度來看,一般喝30℃以下的溫開水最好。
Ⅱ 開水要怎樣喝才健康
亞太國際功能水協作組織專家委員專家提示:
■我國成年人要維持正常健康的新陳代謝,平均每日應補充2升左右的水,大約為7~8杯水(其中包括從飲食中補充的水分)。要養成定時飲水的習慣,不要等渴了再去喝水,因為這時候機體已經缺水。
■喝水要講究時間和方法,每天早、中、晚都要喝上1~2杯水,慢慢喝、細細品,就能從中感覺到有一股微微的甘甜,而且小便清長,大便通潤,神清氣爽。
我們常說人可三天不吃飯,但不可一日不喝水。在平時有個頭疼腦熱到醫院看病,末了大夫除了要你按時服葯之外,一定會叮囑你好好休息,要多喝些水。這不僅是因為葯物只有溶解在水裡才能被人體吸收,而且水本身就有鎮靜、清熱、排毒的作用。我國宋代詩人陸游在顛簸流浪中活了80多歲,曾寫下詩句:「九轉還丹太多事,服水可以追神仙。」在他看來要健康長壽飲水比煉丹還要好。
從飲水與健康的角度來講,目前主流科學家都認為良好的飲用水應該符合以下幾點要求:
1、 應該是干凈的,不含致病菌、重金屬和有害化學物質。
2、 應該含有適量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3、 應該含有新鮮適量的溶解氧。
4、 應該是偏鹼性的,水的分子團要小,活性要強。
目前市場上飲用水大致可分為3大類,1、純凈飲用水。2、健康飲用水。3、功能性飲用水。
純凈飲用水:非常干凈,特別適合用來調酒、調味,也可飲用。在水源、水質較差的地區,喝純凈飲用水不失為一個較好的選擇。我們只是不提倡小孩和老人單純飲用純凈水。
健康飲用水:符合標準的礦泉水是不錯的,另外自來水經過深度加工(如精密過濾、活性炭吸附、紫外線滅菌等)以及經礦化活化處理後的純凈水都可稱為健康飲用水。
Ⅲ 開水怎麼燒喝了才健康
1、水要徹底沸騰
燒水時,不能看著水面馬上就要沸騰了就認為水開了,這時候水的毒性比較大,還沒有徹底煮沸,應該再煮一會兒才能喝。
2、沸騰時間不宜超過15分鍾
為了最大限度地殺滅水中的病菌與病毒、盡量降低飲用水中的硬度以及減少飲用水中的亞硝酸鹽含量,開水沸騰時間以控制在5--10分鍾之內較好。
3、避免長時間使用「熱得快」
熱得快燒的水相當於是電解水,燒開後會影響水的品質。而且一些劣質的熱得快容易生銹,會污染水質的,更重要的是有觸電等安全隱患。
4、自來水放置一會兒再燒水
如果使用自來水燒水,要注意,自來水經過氯化消毒,氯與水中的有機物結合會產生鹵代烴、氯仿等多種致癌物。燒水時,將自來水接出後放置一會再燒,這樣能加速有害物質的揮發。
5、水快開時把壺蓋打開
當水充分沸騰時,記得把壺蓋打開晾一會兒,最後水開後等3分鍾再熄火,就能讓水裡的氯含量降至安全飲用標准,才是真正的開水。
Ⅳ 怎樣喝水才是最健康的喝水方法
1、飯前飯後怎麼喝水。有人說,飯前飯後都要喝水,水分有利於消化,其實不然。專家認為,飯前飯後喝水的時間也要注意,飯前半小時或者15分鍾喝水,水分可以被充分吸收,變成胃液,這確實有利於食物的消化;而在飯後不能立馬喝水,要在吃完飯半小時以後喝才可以,這樣做能促進腸道消化機能。
2、晨起後怎麼喝水。我們常講,晨起後喝一杯水能滋潤腸道,促進排便,不過喝這杯水也是有講究的。專家提醒,晨起後的這杯水不宜太冰,也不能太熱,最好是溫水;喝水的時候要慢慢喝,不能大口豪飲,緩慢的喝水才可以更好的滋潤身體,讓水分充分滲透到器官里。如果你經常排便困難,那麼晨起後的這杯水也可以選擇蜂蜜水,蜂蜜潤腸通便的效果會更好。
3、睡前怎麼喝水。睡前的這杯水不一定是白開水,如果你是睡眠不好的人,這杯水可以換成助眠的花茶、牛奶等,或者喝一杯蜂蜜水、檸檬水也是不錯的。不過睡前的這杯水要適量,不能喝太多,否則可能會導致起夜,影響到睡眠質量。
Ⅳ 水要怎麼喝才健康
正常人每天從飲食和飲水中攝取的水分,成年人大約為2500毫升/日,攝入水量的多少一般應與人體每日排出水量平衡。例如成人每日尿量平均約1500毫升,皮膚和呼吸道排出約800毫升,糞便100~200毫升,總計約2500毫升。
因此正常人每天除吃飯以外還需要喝1500毫升左右的水,大約6~8杯水才能滿足人體新陳代謝的需要。
自來水中含有少量用於消毒的氯氣,是致癌物質。還有水垢,飲用的量多會使人結石
喝水也有學問
水是我們身體不可少的成分,人幾天不吃飯還能挺得過去,幾天不喝水就完了。沒有水分,很多生命活動停止了,血也不流了,廢物也不能從小便中排出,人體裡面的細胞活動終止了,生命便結束了,所以補充水分很重要,除了食物中的水分外,就靠喝水來補充了,可喝水也得有注意事項。
自來水不能生喝。自來水從江河裡抽出來後,雖然經過過濾、沉澱,加漂白粉消毒,但消毒不徹底,裡面仍有一定量的細菌,尤其現在,我國城市裡的江河污染都比較嚴重,細菌及其他有害物質很難除干凈,所以自來水不能生吃。
溫泉水不要喝。溫泉可治病,尤其是關節痛、神經痛等,溫泉的水裡含有不同的礦物質,又有一定溫度,所以在溫泉中浸泡、洗澡是很舒服的,又有利健康。但溫泉水最好不要喝。因為裡面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太多,如硫太多,氟太多。氟雖然與牙的健康密切相關,但過多的氟,尤其是長期喝含氟多的水,會得骨、關節的疾病。
不要喝反復燒開的水,反復燒開的水,細菌是少了,但亞硝酸鹽會增多,這對我們健康是不利的,亞硝酸鹽能使我們的紅血球失去帶氧的能力,亞硝酸胺可致癌。
喝雨水和雪水也不衛生,有的小朋友會說,雨和雪都是天上掉下來的,應該是最干凈的,但雨雪下來時,會把空氣中的塵埃、細菌等帶入,尤其是在工業城市,空氣污染明顯,雨水中的成分就復雜,所以不要喝雨水。
喝水不要喝得太快,太多。喝得太快,一下子使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臟負擔;喝得太多使胃擴張,加重胃的負擔;太燙的水對口腔、食道粘膜都有害;過冷的水,使胃不舒服,所以喝水要喝煮開5?10分鍾、放在熱水瓶里的水,熱水瓶里的開水也要每天換,不能放太久。
硬水的好處
硬水並不對健康造成直接危害。實際上 硬水質的飲用水富含人體所需礦物質成分,是人們補充鈣、鎂等成分的一種重要渠道。當某一地區水中的礦物質溶量很高的時候,飲用水將成為人們吸收鈣等成分的主要來源:溶於水中的鈣是最易為人體吸收的。
硬水的壞處
硬水(未處理過)中的鈣離子很容易結成固體碳酸鈣(即水垢),它會給生活帶來好多麻煩,比如用水器具上結出的水垢斑塊、肥皂和清潔劑的洗滌效率減低、洗浴後皮膚粗糙、頭發凌亂無光澤、洗出來的衣服暗黑僵硬等。其中以對皮膚和衣物的傷害為甚。
早上6:30:
經過一整夜的睡眠,身體開始缺水,所以起床後應先喝250毫升的水,可幫助腎臟及肝臟排毒。飲水後最好等待半小時再吃早餐,這樣水分才能充分促進腸胃新陳代謝,幫助人體排出污物。
上午8:30:
從清晨起床到上班的過程總是特別緊張,人的情緒往往也較緊張,身體會因此產生輕度脫水的現象。所以專家建議到了辦公室後先別急著泡咖啡,應該首先給自己補充一杯至少250毫升的水,以緩解身體缺水的狀況。
中午11:00:
在空調環境中工作了一段時間後,一定要記得再給自己補充第三杯水,否則乾燥的室內環境會讓肌膚出現許多小細紋,顯得黯淡無光。
下午12:50:
這個時間與大多數人的午餐時間距離半小時左右,這時喝一杯水可以加強身體的消化功能,不僅對健康有益,還能幫助維持好身材。
下午3:00:
這時候喝上一大杯水,除了能補充在空調環境中流失的水分外,還有助於保持頭腦清醒,通過大腦傳遞到肌膚的活躍信息能夠讓皮膚顯得有光彩。
下午5:30:
下班離開辦公室前再喝一杯水,回家的路上才不會因為口乾舌燥而使皮膚起皮乾裂。如果想要靠喝水減肥,可以多喝幾杯以增加飽足感,從而減少晚餐食物的攝入量。
晚上10:00:
睡前30—60分鍾時再喝一杯水,能補充睡眠中因出汗而喪失的水分。不過這杯水不能喝太多,也不能喝得太晚,否則第二天早上會出現眼袋。
人飲水過多也會造成「水中毒」
飲水過多也會造成「水中毒」。短時間的大量飲水會造成血液內鹽分濃度改變,體內液體流動出現變化,嚴重者會造成大腦腫脹、壓迫顱骨,乃至死亡。
短時間內大量喝水容易造成「水中毒」
「水中毒」是指長期喝水過量或短時間內大量喝水,身體必須借著尿液和汗液將多餘的水分排出,但隨著水分的排出,人體內以鈉為主的電解質會受到稀釋,血液中的鹽分會越來越少,吸水能力隨之降低,一些水分就會很快被吸收到組織細胞內,使細胞水腫。開始會出現頭昏眼花、虛弱無力、心跳加快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出現痙攣、意識障礙和昏迷。因此有些女孩子想靠超大量喝水來減肥的方法是很危險的。
很多人喝水量不足
「對於普通人來說,在喝水這方面的主要問題不是喝多了會不會中毒,而是絕大多數人的飲水量不夠。該怎樣補充呢?健康人只要不是在短時間內大量喝水,發生『水中毒』的概率少之又少。」夏天每人每天應該補充1500到2500毫升水,所以即使運動量不大,排汗量大也會消耗很多水分,即使不特別口渴,也不能把喝水忘在腦後。
人體內的水分會隨時隨地從不同途徑喪失,所以必須隨時補充來保持平衡。長期缺水會讓尿液濃度升高,容易引起膀胱癌、腎結石、便秘、口氣和皮膚乾燥等疾病。雖然果汁、湯和牛奶都能作為輔助飲料,但是水仍然是補充身體水分最好的選擇。酒精飲品、茶和咖啡雖然也是液體,但都有利尿的作用,會加速身體內水分的流失。而很多青少年喜歡的汽水之類的軟飲料含有較高的糖分和熱量,相對來說補充水分的作用要比清水小。
運動時尤其要注意喝水
夏季水分的消耗量很大,運動時補水尤為重要,最好的飲水方式是量少次數多。運動時可以每20到30分鍾喝一次,每次喝120到240毫升。一次喝得太多,肚子里帶著大量的水運動,對胃腸道有不良的刺激。如果運動量不大,時間不超過90分鍾,身體不會流失電解質和礦物質,補充水分就可以了。如果運動量很大,運動後水分丟失體重的2%以上,身體就會出現嚴重缺水,最好喝一些帶鹽或含電解質較多的水或運動飲料,免得出現抽筋等現象。
至於運動中補多少水合適,常主任建議最好在運動前先稱體重,然後根據體重變化差決定補充水分的量。在運動中補水,可以補充體重丟失量的50%。如果是運動後補水則要補充丟失量的150%。測量的時候為保證精確,有條件最好能擦乾身上的水分,前後都稱凈重,或是盡量少穿衣服。
喝瓶裝水和桶裝水不一定安全
現在瓶裝水和桶裝水在人們的生活中越來越普遍,很多人用瓶裝和桶裝水代替了以前家家都喝的白開水。最近,國家有關部門對瓶裝水和桶裝水進行了質量檢查,發現有25%的瓶裝水和桶裝水仍然存在著微生物指標超標和菌落總數超標的問題。隨著進入夏季,人們飲水量更大,所以選擇安全、清潔的飲水顯得更加重要,飲水清潔又開始被百姓關注。
錯誤的飲水方法會導致「水中毒」症
大量出汗後又大量補水更易導致水中毒。有些人在夏天乾渴得難受時,或在運動、勞動出汗之後,一口氣來個牛飲,覺得很痛快、很解渴,豈不知這是錯誤的飲水方法。因為人在勞動、運動之後或者經歷過酷熱煎熬,身體出了很多汗,這不僅丟失了水分,同時也丟失了不少鹽分。如果一次大量喝進白開水而不補充鹽分,水分經胃腸吸收後,又經過出汗排出體外,隨著出汗又失去一些鹽分,結果血液中的鹽分就減少,吸水能力隨之降低,一些水分就會很快被吸收到組織細胞內,使細胞水腫,造成水中毒。這時人就會覺得頭暈、眼花、口渴,嚴重的還會突然昏倒。
健康喝水是每天八杯
1、為什麼要每天八杯水?
人體組織中50%-60%是水份。人體需要足夠的水份補充,以維持整個生理機能正常。每攝入一卡路里熱量的食物就要同時攝入一毫升的水分才能維持體內代謝平衡。一般人每天需要攝入1.5~2升的水量,份量相當於八杯(每杯200毫升左右)。
2、正確攝入水份——
人感到渴的時候再喝水是不對的,說明體內細胞已經處於脫水狀態了,才會產生口渴的感覺。但過多的攝入水份也會增加腎臟的負擔。但攝入水份不足5杯的又容易患上便秘等症狀,引發膚色黯淡、乾燥、外油內乾等問題。
所以並不是每天喝足1.5升就完成任務了。我們平時吃的食物中,比如蔬菜、水果、飲料等等都會含有水份,如果你今天又是吃水果又是喝湯,然後再喝足足的8杯水,就有可能攝入水量過多了。
3、科學補水——
a.早晨空腹先喝一大杯水,可右側卧十五分鍾,這將有助於調肝膽機能及促進正常排便。
b.飯後不宜喝太多的水。因為飲水太多隻會把胃中的消化液沖淡,影響食物消化吸收。
c.臨睡前不宜喝得太多。以免水分停滯全身組織中,變成水腫及形成眼袋。
d.最好是喝溫開水。冰水會刺激腸胃,使消化分泌受阻,令消化器官加重負荷,導致消化不良。
e.切忌飲用生水。
f.牛奶、果菜汁、湯等也要記入每天的飲水量,防止飲量過多為腎臟帶來負擔。
g.夏季、運動等出汗多的時候可以適當補充淡鹽水,補充流失的體液。
Ⅵ 開水該怎麼喝什麼時間喝才最健康
開水該怎麼喝?
正確喝水四准則別忘了:
准則一:少量多次
口渴時不能一次猛喝,應分多次喝,且每次飲用量少,以利於人體吸收。每次以100毫升至150毫升為宜,間隔時間為半個小時。
准則二:少喝冰水
不管是哪種天氣,水的溫度一定不能太低,5℃以下的水盡量不喝。專家建議,喝10℃左右的淡鹽水比較科學。這樣既可解渴,又不傷及腸胃,還能及時補上人體需要的鹽分。
准則三:白開水最佳
不要覺得白開水沒味道,不好喝,就去選擇各種飲料。經研究證實,白開水具有特殊生理活性,很容易透過細胞,保進新陳代謝,使血液中的血紅蛋白活躍,有利於氧的輸送和改善免疫功能。
准則四:不渴也要喝
千萬不要等到口渴再去喝水,因為等到身體發生口渴的時候,就表明你的身體已經缺水了,如果我們的體內流失水分比較多,那麼一定要注意及時補水,以免導致身體脫水。
壞習慣一:喝過夜開水
久置的開水中含氮的有機物會不斷被分解成亞硝酸鹽,同時,難免有微生物的介入會加速含氮有機物的分解。亞硝酸鹽對身體的危害眾所周知,它具有很強的與體內血紅蛋白結合的能力,會妨礙血液正常的運氧功能。
建議:最好不要喝過夜開水,而且,開水最好當天喝完。
壞習慣二:早晨起床不喝水
人體經過一夜代謝之後,身體的所有垃圾都需要洗刷一下。飲用一杯水可降低血液黏度,增加循環血容量。
建議:早晨這杯水最好選以下三種:第一種是清澈的水,白開水、礦泉水皆可,能夠降低人體血液黏稠度;第二種是檸檬水,檸檬酸能夠提升早晨的食慾;第三種是淡鹽水,它對便秘的人非常有益。
Ⅶ 開水該怎麼喝什麼時間喝才最健康
01早起喝什麼?
新鮮的白開水是最佳選擇。白開水是經過多層凈化後煮沸而來,水中的微生物已經在高溫中被殺死,而開水中的鈣、鎂對身體健康很有幫助的。有研究表明,含鈣、鎂等元素的硬水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白開水中含有的鈣、鎂等礦物質對預防心血管疾病很有幫助,比較適合中老年人。
02早起不要喝冰水
有不少人認為喝淡鹽水有利於身體健康,於是晨起就喝淡鹽水,這種認識卻是錯誤的。研究認為,人在整夜睡眠中未飲滴水,然而呼吸、排汗、泌尿卻仍在進行中,這些生理活動要消耗損失許多水分。喝鹽水則反而會加重高滲性脫水,令人更加口乾。喝鹽水會使血壓更高。早上起來的第一杯水最好不要喝果汁、可樂、汽水、咖啡、牛奶等飲料。汽水和可樂等碳酸飲料中大都含有檸檬酸,在代謝中會加速鈣的排泄,降低血液中鈣的含量,長期飲用會導致缺鈣。而另一些飲料有利尿作用,清晨飲用非但不能有效補充肌體缺少的水分,還會增加肌體對水的需求,反而造成體內缺水。
03什麼溫度?
早上起來我們都喜歡喝杯水,如果喝涼水,對臟腑的陽氣會產生一種不良刺激,時間久了不利健康。建議早起後喝溫開水。與涼白開相比,溫開水接近體溫,容易被人體吸收。早晨空腹喝水不宜多飲,一杯足以達到保健效果,否則會加重胃腸負擔,妨礙食物的消化。
04什麼時候喝?
清晨喝水最好在刷牙後、早餐前。刷牙前喝水,容易將口腔中的細菌一起沖刷到體內,不利於健康。而飯後喝水得不到促進血液循環、沖刷腸胃等效果。此外,最好小口小口地喝水,飲水過快對身體非常不利,可能引起血壓降低和腦水腫,導致頭痛、嘔吐。「一日之計在於晨」,清晨的第一杯水尤其顯得重要。看完了以上,您是否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尤其是「什麼時候喝」是不是與您平時的做法不同呢?如果是,趕緊糾正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