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對新生兒進行產後訪視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產後訪視及新生兒訪視工作常規 一、產後訪視人員工作職責 1、認真學習貫徹《母嬰保健法》、《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級管理辦法》,按照其規定開展產後訪視工作。 2、按程序、按要求對母親和嬰兒做好產後2次家庭訪視,並掌握社區孕產婦動態情況。 3、進行出生統計,孕產婦及嬰兒、5歲以內兒童死亡監測並按時報告(如系新生兒、產婦死亡,請通知分娩醫院)。 二、產後訪視對象、時間及程序 1、產後訪視對象:居住在本市母親與新生兒。 2、產後訪視時間:第一次家庭訪視: 產後7天或出院3天內;第二次家庭訪視:產後第28-30天;有特殊情況應酌情增加訪視次數或轉醫院診治。產後42天回醫院檢查。 3、產後訪視程序: ①核對:醫院訪視人員每天應核對產婦分娩日期、地址和聯系電話。 ②轉出轉入:將產婦按住址分類,通過電話或網路轉給責任單位;接受轉入的產婦。 ③按時到產家對產婦及新生兒進行2次家庭訪視,有異常情況應酌情增訪或督促其到醫院就診。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tatic.pay..com/resource/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④督促母嬰產後30天回分娩醫院或地段注射第二針乙肝疫苗及體檢;督促產婦產後42天回分娩醫院檢查,並將嬰兒轉至兒童保健系統。 ⑤訪視人員每訪視母嬰1次,應收回1張產後訪視卡,禁止訪視1次收2張卡。 ⑥每次訪視,應及時將訪視情況詳細記錄在「產後訪視隨訪記錄表」上。 三、產後訪視內容及要求 1、產後訪視要求:先洗手,後檢查;先小兒,後成人。採用「看、問、聽、查、指導」等 方法對產婦、嬰兒及生活環境給予指導。 2、訪視內容: ①看:休養環境是否整潔、安靜、舒適、溫度是否在24-26℃,空氣是否流通,尤其是熱天空調房,與外界溫差不宜超過7℃;產婦和嬰兒的被褥是否合適,特別是嬰兒被褥的保 暖性能是否良好;嬰兒一般情況,精神狀態、吸吮能力等;產婦的一般情況、精神面貌、情緒狀態是否良好,有無貧血面容。 ②問:生活起居、飲食、睡眠、大小便及一般情況,並按訪視卡內容詢問產婦及嬰兒有關內容,以及上次訪視後、本次訪視前有無異常情況或疾病發生等。 ③聽:產婦及家屬提出的有關問題並給予解答。 ④查:按訪視卡中的內容及要求進行檢查:嬰兒體溫、體重測量(14天訪時,應注意新生兒是否恢復出生體重;滿月訪時,應注意新生兒增重是否超過600克)、面容是否紅潤,黃疸有無消褪、有無濕疹、臍帶有無出血、有無分泌物滲出、有無紅臀,大、小便是否正常,母乳喂養的體位、含接姿勢是否正確等等;產婦體溫、血壓測量、乳房有無紅腫、硬結、乳頭有無裂傷、乳汁量的多少、子宮底高度是否正常,會陰或腹部傷口恢復情況,有無紅腫及分泌物,惡露的顏色、量是否正常、有無異常臭味。 ⑤指導:指導產婦及家屬開展嬰兒撫觸。用產褥期衛生保健知識;母乳喂養知識;平衡膳食(合理營養)知識;避孕知識;心理調節知識;形體康復知識等指導產婦及其家人。 3、訪視時應同時了解地段內新婚婦女數、懷孕婦女數,做好孕期保健宣傳工作,督促孕婦按時進行產前檢查及住院分娩。 4、協助做好兒童計劃免疫接種宣傳工作。 四、產後訪視包的基本配置 產後訪視包應配有以下用物:稱、布兜、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表2-4支、碘伏、雙氧水、消毒紗布、棉簽、膠布、綳帶。
❷ 產後訪視的時間和內容…跪求選修課題目
訪視時間 第一次:產後3天 第二次:產後7天 第三次:產後14天 第四次:產後28天 訪視內容 (1)了解產婦健康狀況,包括:測血壓和體溫、稱體重、檢查乳房及乳頭、檢查子宮恢復情況、檢查會陰傷口癒合情況、觀察惡露及性狀,提供母乳喂養指導和指導避孕方法。 (2)了解嬰兒健康狀況,包括:測體溫和聽心肺,稱體重,了解喂養和孩子的睡眠情況,了解孩子大小便次數及狀況,觀察新生兒面色、皮膚、腋窩等皮膚褶皺處,檢查孩子的臍部是否乾燥,有無紅腫及滲血、感染,進行喂養方法、飽暖、護理和預防感染指導,14天訪視時給新生兒服維生素D,預防量2.5萬IU。
❸ 產後訪視的主要內容包括哪些
產後訪視在三天,十四天,二十八天進行,主要訪視產婦的日常飲食體溫大小便子宮復舊及惡露的多少,傷口的恢復以及奶水等,同時查看新生兒的臍帶脫落情況有無黃疸,大小便是否正常等
❹ 新生兒入戶隨訪時,對新生兒進行健康指導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新生兒出院一周內醫護人員做家訪要求,新生兒出院後1周內,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到新生兒家中進行家訪,同時進行產後訪視。應了解出生時情況、預防接種情況,了解新生兒疾病篩查情況等。觀察家居環境,重點詢問和觀察喂養、睡眠、大小便、黃疸、臍部情況等。為新生兒測量體溫、記錄其出生時體重、身長,進行體格檢查,同時建立《兒童保健手冊》。根據新生兒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對家長進行母乳喂養、護理和常見疾病預防指導。如果發現新生兒未接種卡介苗和第1劑乙肝疫苗,提醒家長盡快補種。如果發現新生兒未接受新生兒疾病篩查,應填寫知情同意書,告知家長到具備篩查條件的醫療保健機構補篩,由縣(市)區婦幼保健機構協助完成。新生兒滿28天後,結合接種乙肝疫苗第二針,在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隨訪。重點詢問和觀察新生兒的喂養、睡眠、大小便、黃疸等情況,對其進行體重、身長測量和發育評估。
❺ 產後訪視的主要內容包括哪些
「產後訪視」是產婦系統管理和兒童系統管理的重要環節,主要針對分娩出院後的產婦和新生兒進行認真隨訪、嚴密觀察以及發現、處理異常情況。產褥期婦女和新生兒屬於脆弱或高位群人,在此期間存在大量的健康問題,在生產後3-7天進行第一次家訪,第二次產後14天,第三次,產後28天,從而使產婦和新生兒能夠平穩、健康的度過特殊時期。
❻ 「產後訪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是不是我生孩子的醫院主動上門訪視
產後訪視 是你所在的社康中心派人上門的 是醫院和社康中心的聯系好的 不用你去辦理 生完小孩出院時醫院會給你兩張蓋好章的小紙條(社康中心和醫院結帳的單據) 回訪的內容包括大人產後各方面康復情況和小孩的健康狀況 還有就是一些育嬰知識 一共兩次 7天和14天各一次 記得一次只給一張單哦 不然兩張都給了下次她可能不來了哦
❼ 關於生育建檔和孕中檢查
圍產保健直接關繫到母嬰的健康與安全,是婦幼保健工作的主要內容,是實現優生、優育提高民族健康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 圍產保健是在孕產婦系統保健的基礎上以母子共同為監護對象,擴大保健內容,採用適宜的監護技術,對母子進行統一管理。 城市圍產保健管理辦法是總結我國部分城市近十年開展圍產保健工作經驗基礎上制訂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把各級醫療保健機構組織起來,明確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做到臨床和保健相結合,提高防治質量,降低孕產婦死亡率、圍產兒死亡率、殘疾兒出生率和提高新生兒的健康素質。 一、圍產保健內容 (一)早孕保健 1.對懷孕婦女做到「三早」:早發現、早檢查、早確診。 2.指導孕婦於孕早期避免病毒感染和接觸各種致畸物質。 3.有異常症狀或發現高危因素及時進行診查、指導和治療。 (二)產前檢查 1.檢查次數和時間 初查:孕12周前。 復查:孕20、28、32、34、36周,後每周一次直至分娩。梵谷危孕婦酌情增加復查次數。 2.檢查內容 初查 ①確診早孕後進行登記並逐項填寫圍產保健卡(冊)(簡稱圍保卡、冊)。 ②詳細詢問本人既往史、孕產史、愛人及本人家族史和遺傳病史等,計算預產期。 ③進行體格檢查(包括婦科檢查),測基礎血壓。確定妊娠月份。 ④作常規化驗:尿常規(包括尿糖)、血色素、血型、血紅蛋白、肝功能(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等。 ⑤發現妊娠禁忌症和嚴重合並症者,應及時處理。 復查: ①詢問孕婦健康狀況,了解胎動出現時間。了解胎兒生長發育情況。 ②指導孕期衛生和營養。 ③初產婦和有難產史的經產婦,需進行骨盆測量。 ④每次檢查需測量血壓、體重、宮底高度、腹圍、胎心率、胎位,注意有無浮腫,查尿蛋白,復查血紅蛋白,描繪妊娠圖。 ⑤積極防治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胎位異常、胎兒宮內發育不良、早產、孕過期等並發症。 ⑥指導孕婦進行自我監護。 ⑦預測分娩方式,決定分娩地點。 3.追訪制度 凡未按期進行產前檢查者,必須通過各種形式進行追訪,使母子得到連續性醫學觀察和保健指導。 (三)高危妊娠篩查、監護和管理 通過每次產前檢查及時篩查出高危因素,常見的高危因素有孕婦本人的基本情況、不良孕產史、內科合並症及產科並發症等四方面,分固定因素及動態因素二大類。可以用評分方法來提示其對母嬰健康危害的嚴重程度。同時還要考慮有關社會因素如交通、經濟、文化、醫療衛生設施等。 1.基層醫療保健機構對高危孕婦進行專冊登記,並在病歷上作特殊標記。 2.梵谷危因素復雜或病情嚴重者,應及早轉上級醫療保健單位負責診查、治療。 3.上級醫院應全面衡量高危因素對孕婦影響的嚴重程度,結合胎兒成熟度的預測和胎兒胎盤功能選擇對母兒最有利的分娩方式,決定有計劃的適時分娩。 4.凡屬妊娠禁忌症者,盡早動員終止妊娠。 (四)產時保健 認真執行接產常規,正確處理分娩,提高接產質量,重點抓好「五防」、「一加強」: 1.防滯產:細致觀察產程,推廣使用產程圖。 2.防感染:嚴格執行產房消毒隔離制度及無菌操作。 3.防產傷:嚴格掌握各產程處理常規及剖宮產指征。正確處理難產。 4.防出血:認真處理各產程,做好產後出血的防治。 5.防窒息:預防胎兒窘迫,處理好初生兒第一次呼吸,加強出生時保暖工作。 加強:高危產婦的分娩監護。 (五)新生兒保健 1.對所有新生兒進行阿氏評分,7分及以下者進行重點監護。 2.對出生24小時內的新生兒要注意保暖,嚴密觀察。 3.早抱奶,正常新生兒應爭取6-12小時內開始抱奶,有條件者最好母嬰同室,以保證母乳喂養。 4.嬰兒室內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5.嬰兒室有兒科醫生負責,兒科醫生應進產房協助搶救高危新生兒。 6.在產前、產後時期對母親傳授護理新生兒知識。 (六)產褥期保健 1.產婦住院分娩和產婦在院休養期間,認真執行產褥期護理常規,開展產褥期保健的衛生宣教指導,推廣產後保健操。 2.產後訪視 (1)訪視次數:第一次:產婦出院後3天內;第二次:產後14天;第三次:產後28天。 (2)訪視內容 產婦: ①了解其一般狀況(精神、睡眠、飲食、大小便等)。 ②測血壓、體溫。 ③檢查:乳頭有無皸裂,泌乳是否通暢。乳房有無紅腫、硬結、乳汁分泌量、宮底高度、子宮硬度及有無壓痛;觀察惡露及其性狀。會陰傷口癒合情況。 ④指導產褥期衛生,防治產後合並症及指導避孕方法。 ⑤宣傳母乳喂養的好處,指導科學喂養。 新生兒: ①了解和觀察新生兒面色、精神、呼吸、睡眠、哭聲、吸吮能力和大小便情況。 ②測體溫、稱體重。 ③全身體檢:顏面、五官、皮膚、臍部,注意皮膚黃染出現的時間及程度,有無感染、檢查臍部有無出血、滲出物性狀、局部紅腫,了解臍帶脫落情況。 ④落實卡介苗接種。 ⑤指導新生兒護理。 3.產後健康檢查:應在產後42天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其內容: (1)產婦一般健康情況:測血壓、查尿蛋白、檢查乳房及乳頭、查腹壁緊張度;婦科檢查:會陰裂傷癒合情況、陰道分泌物性狀、宮頸情況、子宮位置、大小、盆底支持力及有無脫垂。 (2)嬰兒健康狀況:觀察嬰兒面色、精神、吸吮、哭聲等情況,測體溫,並做全身體格檢查。 (3)指導哺乳期保健,宣傳科學育兒知識和進行計劃生育措施指導。 (七)圍產保健指導及宣教 要採用多種形式,向孕婦及其家屬普及圍產保健知識,提高孕產婦自我保健的水平和監護的能力。 內容: (1)介紹妊娠的生理特點及注意事項。 (2)宣傳產前檢查的好處。 (3)介紹妊娠各期的保健事項(包括飲食與營養及左側卧位)。 (4)教會家庭和自我監護,如聽胎心、數胎動等方法。 (5)了解臨產先兆症狀及產時注意事項。 (6)進行產褥期保健指導。 (7)新生兒喂養及護理指導宣傳母乳喂養好。 (八)圍產保健要求及監測內容(見表)。 二、圍產保健管理分級及職責 圍產保健管理實行醫療保健機構3級分工。按城市醫院和婦幼保健機構的技術水平、設備條件及從屬關系可分為3級。基層街道婦幼保健站、醫院或衛生院(所)廠礦保健站為1級;區婦幼保健院(所)、區級醫院及有產科床位的廠礦職工醫院為2級;省、市級婦幼保健院(所)、醫院、中央各部屬醫院及醫科大學的附屬醫院等為3級,實行圍產保健劃片分級分工。 各級職責: 圍產保健要求及監護內容 ------------------------------------| 時 期 | 保健要求 | 一般監護 ||------|-----------|---------------|| |抓早發現孕婦,抓內科合|早檢查、早建卡及早發現妊娠禁忌|| |並症。 |症及合並症,測基礎血壓,測血紅|| 孕早期 | |蛋白值、血色素、血型、肝功(表|| | |抗)、尿常規(包括尿糖)血aF|| | |P值。 ||------|-----------|---------------|| |抓孕婦營養,抓胎兒宮內|產前檢查、繪妊娠圖 || 孕中期 |生長發育。 | || | | ||------|-----------|-
❽ 如何判斷產後子宮恢復情況
胎盤娩出後,子宮圓而硬,子宮底在臍下一橫指。產後第一日宮底可稍上升至平臍,以後每日下降1-2cm,至產後10日子宮降入骨盆腔內,此時腹部檢查於恥骨聯合上方捫不到宮底。子宮復舊不全可出現惡露增多,血性惡露持續時間延長(正常者3-4日,以後轉為漿液性惡露、白色惡露,至產後4-6周干凈)。 產褥期保健內容之一為產後檢查,包括產後訪視和產後健康檢查兩部分。產婦出院後,可由保健人員在產褥婦出院後3日內、產後14日、產後28日分別作3次產後訪視,了解產褥婦及新生兒健康狀況,內容包括: 1、了解產褥婦飲食、睡眠、大小便情況; 2、檢查乳房,了解哺乳情況; 3、觀察子宮復舊及惡露; 4、觀察會陰傷口、剖宮產腹部傷口等。 產褥婦應於產後42日去醫院做產後健康檢查,包括全身檢查及婦科檢查。後者主要觀察盆腔內生殖器(主要是子宮)是否已恢復到孕前狀態。
❾ 心理情況一般怎麼寫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❿ 產後訪視記錄表心理狀況怎麼填
產婦心理狀況良好,未發現產後抑鬱症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