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健康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1、語言教育法是通過面對面的口頭語言進行直接教育的方法。主要通過講課、談話、 討論、咨詢、鼓勵、宣洩等形式。
2、文字教育法是以文字或圖片為工具,將疾病知識製作成報紙、宣傳卡片或宣傳手 冊等,通過簡明、形象、生動的文字描述使人們易於接受和掌握,從而達到健康教育目的的 一種方法。
3、形象化教育法是以各種形式的藝術造型直接作用於人的視覺器官,以及生動的文 字說明或口頭解釋,通過人的視覺及聽覺而作用於人的大腦的教育方法,如標本模型等。通 過形象化教育法可以使病人更加直觀地認識疾病,從而更能配合治療。
4、視聽教育法是利用現代化的視聽系統(聲、光、電)來進行的健康教育形式。主 要包括:錄音、投影、幻燈、電視、電影等。
形式分析:
1、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社會教育活動,使人們自覺地採納有益於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並對教育效果作出評價。
2、展板,宣偉畫,宣傳手冊,標語,講座,研討會,評選健康之星,交流學習,設健康辦公室,顧問等。
2. 如何做好護理健康教育工作
護理工作者的重要職責之一是通過健康教育喚起患者的健康意識,使他們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建立有利於健康的行為,掌握自我保健的方法和技術,提高健康素質及生活質量。幾年來,我院在臨床護理中重視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將患者健康教育內容貫穿於整個臨床護理活動之中,為患者提供必要的醫學護理知識和健康指導,有目的、有計劃的為患者解決更多的健康問題。因此,在臨床護理中作好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
1.健康教育在臨床護理中的作用
1.1健康教育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得力措施教育人們樹立新的健康觀,鼓勵人們具有達到健康狀態的願望,並幫助其實現這一願望。1年來,我院對82∞名患者在出院時進行調查,所有患者都認為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1.2健康教育能疏導患者心理方向的問題幫助患者樹立積極、健康的心態去戰勝疾病,密切了護患關系。我院開展健康教育以來,增加了很多工作內容,但與患者交流、溝通多了,患者對護士的信任度有很大提高。滿意度由過去的86.5%(年平均),上升到現在98.8%(年平均)。患者有疑問有心裡話願意對護士講,而護士也能時刻以患者為中心,予以全面、周到地護理。
1.3健康教育是一種治療手段許多疾病產生於不良行為和生活方式,如:吸煙、酣酒、高糖、高脂食、性混亂等,通過健康教育對某此偏離行為方式進行矯正,以提高患者和人群的自控能力,就會降低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1.4健康教育可降低患者焦慮狀態患者住都有陌生緊張心理,特別是需要手術的患者,護士應根據患者治療的不同階段進行教育,講明各種檢查、治療、用葯的目的,注意事項及配合方法,讓患者做到心中有數,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健康教育是消除不良心理反應,解除患者及家屬種種疑慮的最有效的手段和最理想的保健措施。
1.5健康教育是一項技資少、產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美國醫葯協會調查顯示,每花1美元於患者健康教育服務上,就會節省6美元的醫療費用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2.做好患者健康教育的要點
2.1內容必須具體患者健康教育是適合患者狀況和生活需要的具體活動。為此應該把握患者的生活內容和習慣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使健康教育成為適合患者個體需要的具體的教育活動內容,以引導患者對學習內容感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2.2有針對性健康教育的實施技巧,直接影響著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在臨床上,要根據患者的需要、文化程度,給予不同程度的宣教,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可能碰到或必須了解或掌握的知識,護士應針對不同個體、不同時期、不同的健康問題和心理狀態,給予有效的宣教,在為患者解決問題上起指導作用。
2.3抓住關鍵、把握階段性在宣教過程中把握好宣教的時機。如外科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明顯的階段性,入院宣教、術前准備、術後指導、出院康復指導等,每一階段都各自有不同的特點。
2.4合理掌握宣教的時間。
2.4.1入院宣教中患者最關心的是床位、病窒環境、設施介紹,而危重患者入院最關心的是病情的嚴重程度、是否有危險、需要馬上見到醫生和護士,這些內容應及時介紹,至於規章制度等內容的介紹可能不是患者最急需知道的,即使介紹,效果也不好,可在患者安定後再進行,在工作時間內完成即可。
2.4.2宣教時間在非治療和護理時間內,下午治療後相對固定的時間與患者進行交談,聯絡感情並收集資料,以便系統地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指導。
2.4.3貫穿在治療操作和護理中在為患者進行特殊檢查和護理操作時給患者解釋和介紹有關知識。如:給患者靜滴膜島素時,告訴患者此葯不宜太快,自己不可隨意調換,完畢後不可突然站起,以免因低血糖引起暈倒。
2.4.4需要患者家屬參與、了解的內容,可安排在探視時間。
2.4.5做出院指導不要等到辦理出院手續時才匆忙地向患者進行宣教,應在出院前1~2d內完成,這樣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3. 如何做好健康宣教
健康宣教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屬自覺地採納有益於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可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現階段,我國臨床上的健康教育方式大多隻是注重信息的傳遞,不能顧及患者及家屬是否形成健康觀念,今後是否能正確進行健康的行為。那麼,如何使你的健康教育收到很好的效果呢。
下面給您介紹一種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
知信行模式(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 KAP模型),亦被稱之為認知模式,是知識、態度信念及行為三者的總稱,是目前健康教育領域行為轉變模式中較為成熟的理論之一。
下面就運用KAP模式進行健康教育的方法做一簡單介紹:
一、疾病認知教育
1.一對一個體宣教:
患者入院後立即對其進行KAP問卷評估,根據患者知識缺乏程度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進行健康教育時應避開進食、睡覺及治療、護理等。教育過程中強調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盡量使用鼓勵性語言,以交談的方式與患者及家屬交流。對於重點內容進行反復強調,利用一問一答的形式加深患者對重點內容的掌握,及時反饋學習的成果,不斷豐富與改進教育的內涵。
2. 專家知識講座:
組織患者及家屬參加疾病相關講座,講座結束後留出一定時間給患者答疑解惑。
二、信念干預
1.小組集體宣教:
將患者進行歸類,將需要進行相同教育意義和講課內容的患者聚集起來,由相關專家進行講解,每周一次,每次45分鍾為宜。宣教內容主要是介紹一些臨床治療成功的案例、研究方向及研究成果。
2.座談會:
對於相關情況的患者可以邀請他們一起參加座談會,交流各自的心聲,分享體會和經驗;使被動聽取意見變為主動徵求意見,更好的制定治療及護理方案。時間為每周一次,每次60分鍾為宜。
三、行為干預
1.針對不同疾病,結合患者的文化水平及認知能力,為患者制定相關的飲食指導、休息、活動及其他注意事項,及時解答患者疑問。
2.出院指導結合隨訪教育: 患者出院時為其提供個體化教育,並利用電話、簡訊、微信等多種現代媒體通道為患者進行高質量的健康宣教。對患者提出的問題給予一一解答,為患者營造一個良好的人性化服務氛圍,從而建立和維護和諧的護患關系。
健康宣教是護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健康宣教的形式和內容必須要與患者的需求相結合,讓患者自身主動參與進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天津中醫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魏洪悅 谷曉玲 )
參考文獻:
1.李運智,劉宏,閆春林,等.知識-信念-行為教育理論在高風險壓瘡患者家屬教育中的效果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6,16(04):281-283.
2.Trzcieniecka Green A, Bargiel-Matusiewicz K, Borczyk J. Quality of patients after laryngectomy[J]. Jouranl of 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2007,58(5):699-704.
3.高丹.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對卵巢癌術後患者KAP、生活質量及希望水平的影響[D].南京中醫葯大學,2017.
精彩內容推薦:
.護士:懷揣仁愛的變革者
.一起做個微笑天使吧!
職業禮儀加分項:護理服務禮儀
門診護士如何做好護患溝通?
美麗天使 綻放笑容
溫馨提示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來稿請附上以下內容:作者工
4. 病人健康教育的內容有哪些
開展合理膳食、控制體重、適當運動、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鹽、戒煙限酒、控制葯物依賴、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預危險因素的健康教育。
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宮頸癌、結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布魯菌病等重點疾病健康教育。
開展食品安全、職業衛生、放射衛生、環境衛生、飲水衛生、學校衛生、計劃生育等公共衛生問題健康教育。
開展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防災減災、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
5. 健康教育的原則包括哪些
原則
(1) 實用性:健康教育的內容十分廣泛,護士在對病人或 健康人進行健康教育時,選擇對受教育者實用的內容,從而增 加接受健康教育的興趣。
(2) 可行性:護士執行健康教育計劃時,必須考慮病人的 狀態能否接受,實施教育的方式、方法應具可行性,確保教育 內容和目的達成。
(3) 針對性:不同的教育對象,其接受能力和行為習慣都 可能不同,有針對性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手段,將使受教育者更 容易接受,並獲得教育效果。
(4) 保護性:任何護理措施都必須注意對病人及家屬的身 心保護。如對癌症的初期病人,護士可通過保護性健康教育 措施,增加病人的適應性,使病人安全度過心理危險期。
(5) 階段性:要根據病人的疾病發展或健康人的身心發展 的不同階段,採取相應的護理健康教育措施。
(6) 程序性:健康教育通過評估、診斷、計劃、實施、評價的 過程,保證健康教育的及時和有效。貫徹護理健康教育程序 是開展護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保證。
健康教育——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社會教育活動,使人們自覺地採納有益於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減輕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並對教育效果作出評價。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們樹立健康意識、促使人們改變不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行為生活方式,以減少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通過健康教育,能幫助人們了解哪些行為是影響健康的,並能自覺地選擇有益於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應該從小學開起,不同學段開設不同深度的健康教育教育課,讓學生形成身體健康,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完整社會人,才是一個全面發展的勞動者。
6. 住院部病人健康教育的內容包括哪些
介紹住院期間的有關要求,如病區制度、作息時間等內容。
接待住院的護士向病人和家屬介紹住院期間的有關要求,如病區制度、作息時間、責任護士及管床醫生、廁所、洗漱室的位置、探視時間、訂飯手續、物品的保管等。管床護士向病人介紹疾病的預防知識、特殊檢查的目的、意義、如何配合、注意事項、葯物的作用與副作用、服葯方法等。
管床醫生向病人介紹病情、治療方案以及可能的預後,進行心理安慰,使病人樹立信心,積極合作,爭取早日康復。入院教育採用口頭宣教方式進行,也可以配合一定的文字材料,入院須知、卡片和小冊子等。入院教育也包括對家屬開展有關內容的健康教育,與病人健康教育內容基本一致。
(6)如何對病人進行良好的健康教育擴展閱讀:
健康教育的相關要求規定:
1、管床護士要了解病人的健康需求,制定健康教育計劃,並納入護理程序中;從病人的需求出發,運用多種方法和手段,進行教育和行為指導。
2、管床醫生應與病人做充分的溝通,包括講解病情、治療方法、治療副作用以及飲食注意事項等,特別針對病人的不良生活習慣開展進行干預的指導,促使病人增強技能,並採納有益於疾病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並做到院內禁煙。
7. 如何加強健康教育提高病人滿意度
滿意度,
病人
護理工作是一項精細而有耐心的工作,提高病人滿意度是護理工作的核心。在醫患關系緊張的情形下,如何提高病人的滿意度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病人到醫院,一個基本的期望
就是得到良好的治療,但是,影響病人的滿意度的最重要的因素卻是「是否真正得到關心」
。他們期望在醫院接受治療時,更多地是一種情感上關心體貼,而不是一種商業關系。
通過多年護理臨床實踐與觀察總結如下:
1.面帶微笑的自我介紹首先讓患者感受到了一個溫馨的界面,人的首次效應得到了很好的印象,讓患者心裡有了更多的信任和理解。病人將會記住為他服務的是一位友善的微笑的護士。
2.在給病人做治療、護理時,護士的目光與病人的目光處於同一水平線,避免一腳在門內,一腳在門外,手握門把手給病人一種隨時准備離開的感覺。?
4.給病人提供病區的電話:病人剛進入病區,可能處於焦慮狀態,可能忘記了一些不是特別重要的用品,為病人提供電話會使病人有安心和信任感,有助於你同病人建立好的護患關系。?
5.增加病人的信任感應該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只有心與心的交流才能喚起病人的理解。護士要主動地巡視病房,不要總是等病人和病人家屬來找你,不要僅僅在要換液體或拔針時才到病房。相反,每隔半小時主動巡視一次病房,這讓患者真正體會到你的愛心和關心,也就在不知不覺中提升了病人的滿意度。
6.提高護士的「三基」理論知識和一針准技術,一個博學多廣的護士是提高患者滿意度的關鍵。
總之,提高病人的滿意度並不是靠幾次突擊培訓和幾次測評來解決問題的,而在於規范護理工作的一個細節問題,將這些小的細節問題處理得當,工作中的錯誤和病人的抱怨就會減少,護理工作和病人的滿意度也就上了一個更高的台階!
8. 護士應如何為患者制定健康教育計劃
(一)一般准備
按手術安排表仔細核實病人,確保手術部位準確無誤,點收所帶物品和葯品。同時,加強對手術病人的心理准備,減輕其焦慮、恐懼等心理反應,以配合手術的順利進行。手術病人須做好手術准備,提前送達手術室。手術室護士應熱情接待病人。
(二)手術體位
由巡迴護士根據病人的手術部位合理安置。其要求是:①最大限度地保證病人的安全與舒適;②充分暴露手術區域,同時減少不必要的裸露;③肢體及關節托墊須穩妥,不能懸空;④保證呼吸和血液循環通暢;⑤避免血管、神經受壓;⑥妥善固定,防止各部位肌肉扭傷或壓瘡。常用的手術體位有:仰卧位、側卧位、俯卧位、膀胱截石位、半坐卧位等。
(三)手術區皮膚消毒
是在安置好手術體位後,對已確定的手術切口包括周圍至少15cm以內的皮膚消毒,目的是殺滅切口及其周圍皮膚上的病原微生物。方法是:先檢查手術區皮膚的清潔程度、有無破損及感染,然後用浸透0. 5%碘附的紗球或棉球塗擦一遍,換消毒鉗再消毒2次。對嬰兒、面部皮膚、口腔、會陰部消毒可選用1: 1000苯扎溴銨溶液:供皮區可用70%乙醇消毒2~ 3次。原則是自清潔處逐漸向污染處塗擦,已接觸污染部位的紗球不可再返擦清潔處。
(四)手術區鋪單法
手術區皮膚消毒後,由第一助手和器械護士鋪蓋無菌手術布單,目的是除切口部分顯露外,其餘部分均要遮蓋。原則是除手術野外,至少要有四層無菌布單遮蓋,以避免和減少術中污染。
9. 怎樣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
應明確病人教育的目的與作用
病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病人達到知、信、行。知:讓病人知道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識、檢查治療的目的及護理要點。信:護士用豐富的知識幫助指導病人,讓病人感到護士可信,並形成一種實行的信念,知識一旦變成信念,就支配著人的行動。行:利用護士的影響力指導病人,病人將護士交給的知識付諸於行動。
病人教育的作用可以降低病人的焦慮狀態,病人住院都有陌生緊張的心理,特別是需要手術的病人,護士應根據病人治療不同階段進行教育,講明各種檢查、治療、用葯的目的、注意事項及配合方法。讓病人做到心中數,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病人在住院期間許多護理活動是需要護士與病人共同完成的。如術前的體位練習,術後的功能鍛煉,有效的咳痰方法等都需要病人在護指導下來完成。因此,護理活動中護士與病人應形成指導、參與、合作這種新型的護患關系,而不是單純地、幫病人去做,調動病人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自我護理活動。很多病人患病後由於不認識疾病的危險性,一旦病情好轉就不按醫囑服葯,不注意休息,造成疾病復發,甚至發生其它合並症。因此,護士要針對疾病特點,講明按時服葯的重要性及各種注意事項,以避免疾病復發和並發症的發生。
2 合理採用病人教育形式
我院採取了以下三種形式 一對一教育:主管護士針對病人的具體情況進行教育指導。護士了解病人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等各方面情況,評估病人健康知識問題,對其健康知識不足,進行有的放矢地教育與指導,體現個體化教育的優越性。小組式教育:適用專科病房。將同一種疾病的病人組織起來,針對其共同需要了解的問題進行教育指導,組織病人進行討論,解答病人提出的問題。電化教育:直觀性強,能將抽象的難以理解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有利於病人接受和理解,是值得提倡的一種教育形式,這種教育形式適用於慢性疾病。
3 靈活應用病人教育的方法
3.1 語言教育 語言教育是最直接、最簡捷、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可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和不同人群的共性問題進行教育。語言教育較少受文化的影響,對文化層次低的病人更適合語言教育。因此,護士要掌握交流技巧隨機進行教育。運用語言教育時應重點突出、形象生動、簡單明了並鼓勵病人提問。
3.2 書面教育(宜傳材料) 各試點病房根據病種的特點編寫、繪制一些宜傳卡、手冊、板報等便於病人隨時了解相關知識。①宜傳卡:為一病一議。比較詳細的敘述某種疾病防治措施、檢查的一般知識、飲食與熱量、服用葯物的注意事項等。如「冠心病的預防」從什麼是冠心病;危險性;可預防的危險因素;預防方法;減少進食含膽固醇多的食物;經常運動;冠心病出現的警告訊號等。②宣傳手冊:內容系統,知識豐富,圖文並存,把深奧的醫學護理知識通俗化、專用術語具體化、護理技術簡明化。③宣傳板報:試點病房根據病種特點定期更換扳報。
3.3 實物教育 應用一種模型真實地向病人展示、講解、教會疾病預防方法及自我護理的措施。
3.4 示範教育 護士通過為病人演示一些手術體位的訓練方法,功能訓練的重點進行教育。
4 進行病人教育時護士應具備的素質及注意事項
4.1 護士要有對病人進行教育的意識 學會實施病人教育的方法,掌握病人教育的內容,在思想上認識到開展病人教育是護士的重要職責。同時護士要有認真刻苦的學習精神理論聯系實際的科學態度。
4.2 護士應掌握溝通技巧 溝通是護士與病人進行交流的一種治療性的護理技術,是實施病人教育並取得成效必不可少的方法。
4.3 病人教育做到持之以恆 要根據病人住院的不同時期,不同的病情進行全方位的教育。實施護理操作時與病人教育相結合,將軀體護理與教育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