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心理健康定義出自哪裡

心理健康定義出自哪裡

發布時間:2022-09-07 12:29:49

『壹』 心理健康的概念是什麼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於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心理健康的理想狀態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認知正確、情感適當、意志合理、態度積極、行為恰當、適應良好的狀態。

受到遺傳和環境的雙重影響,尤其是幼年時期的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對心理健康的發展影響甚大。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產、生活上能與其他人保持較好的溝通或配合,能良好地處理生活中發生的各種情況。



心理健康的標准主要有以下幾點:

1、智力正常:比如智力發育水平和同齡人相比,在正常誤差范圍內,先天智力發育低下的孩子,心理健康無從談起;
2、情緒良好:表示經常性的愉快、開朗、自信,善於從生活中尋求樂趣,對生活充滿希望,一旦遇到挫折,能夠及時調整過來;
3、人際關系和諧:樂於與人交往,因人際關系水平反映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人既要有穩定和相對廣泛的人際關系,又要擁有知己、朋友。交往中既有自知之明,又不卑不亢,能夠客觀評價自己和他人等;
4、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擁有積極的處世態度,能夠順應社會的發展,與變革進步的趨勢,勇於改造現實環境,達到自我進步和奉獻社會的協調統一;
5、人格完整:人格包括性格、氣質、能力等,簡而言之是組成人格的各個心理要素,不存在明顯的缺陷和偏差,以積極進取的人生觀作為人格的核心。
所以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要有以上的幾方面心理要素的協調統一,才能使情緒穩定,和環境保持良好的契合關系。

一、有足夠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的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緊張。
二、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巨細,不挑剔。
三、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四、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
五、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鏈接: https://pan..com/s/1q60YGyujMYG-iStT5BgTrw

?pwd=yuch 提取碼: yuch

『貳』 心理健康的定義是在哪一年的國際心理衛生大會上提出的如果知道自己是否心理健康

1946年。國際心理衛生大會。藉助外物應該是最方便的吧,比如在連信科技的psybot心理健康機器人做個心理測試。

『叄』 國際心理大會在哪一年為心理健康定義

國際心理大會在1946年為心理健康定義,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於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心理健康的理想狀態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認知正確、情感適當、意志合理、態度積極、行為恰當、適應良好的狀態。
受到遺傳和環境的雙重影響,尤其是幼年時期的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對心理健康的發展影響甚大。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產、生活上能與其他人保持較好的溝通或配合,能良好地處理生活中發生的各種情況。

『肆』 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關於「健康」的定義的具體出處是什麼

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關於「健康」的定義的具體出處是阿拉木圖宣言。早在1978年,世界衛生組織在《阿拉木圖宣言》中,就把政策重點放在保障每個居民獲得安全飲用水、衛生設施、均衡營養以及疾病預防控制措施等與健康相關的社會政策方面。

「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提出,源於人們對決定健康狀況的各種因素的認識不斷深入。研究表明,決定健康狀況的因素,醫療衛生服務僅佔8%,遺傳等生物因素佔15%,超七成主要是生活方式和社會環境因素。

《阿拉木圖宣言》的具體內容。

《阿拉木圖宣言》茲堅定重申健康不僅是疾病與體虛的匿跡,而是身心健康社會幸福的總體狀態,是基本人權,達到盡可能高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圍的一項最重要的社會性目標,而其實現,則要求衛生部門及其他多種社會及經濟部門的行動。

人民健康狀態、特別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以及國家內部現存的嚴重不平等,在政治上、社會上及經濟上是不能接受的,從而是所有國家關心所在。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人民日報新論:「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伍』 談談對心理健康概念的理解

一、明確心理健康的定義

1946年召開的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將心理健康定義為:「所謂心理健康是指身體、智能以及情感上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圍內,將個人的心境發展成最佳的狀態。」

國內心理學家認為心理健康的標準是:智力正常、情緒良好、意志健全、行為協調(什麼年齡段做什麼事)。

二、了解心理健康的對立面

矛盾分析法是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正確認識心理健康必須了解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

1、心理問題是人們不能正確認識和解決心理矛盾的心理狀況。

對幾大城市在校學生的調查表明:有心理和行為問題的小學生約為13%;初中生約為15%;高中生約為19%;大學生約為25%;隨著年級的升高呈現遞增趨勢。

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突出表現:

第一類,自卑心理/自大心理

第二類,孤獨心理/炫耀心理

第三類,焦慮心理/懶散心理

第四類,苦悶心理/享樂心理

2、心理疾病是嚴重的心理問題。

①神經官能症:抑鬱症、焦慮症和強迫症等等;「再也不會有人愛我了。」「我再也不會愛上其他人了。」

②精神分裂症:胡言亂語,胡作非為。(常言說的精神病。)

三、形成整體性認識

心理健康—心理問題—心理疾病(三分法)

維護心理健康,解決心理問題,預防心理疾病。

『陸』 什麼叫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於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

心理健康的理想狀態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認知正確、情感適當、意志合理、態度積極、行為恰當、適應良好的狀態。

受到遺傳和環境的雙重影響,尤其是幼年時期的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對心理健康的發展影響甚大。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產、生活上能與其他人保持較好的溝通或配合,能良好地處理生活中發生的各種情況。

根據我國青春期兒童的心理活動特點,他們達到心理健康應具備以下六個心理品質:

一、智力發育正常,即個體智力發展水平與其實際年齡相稱;

二、穩定的情緒。盡管會有悲哀、困惑、失敗、挫折等,但不會持續長久;

三、能正確認識自己。清楚自己存在的價值,有自己的理想,對未來充滿信心;

四、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尊重理解他人,學習他人長處,友善、寬容地與人相處;

五、穩定、協調的個性,能對自己個性傾向和個性心理特徵進行有效控制和調節;

六、熱愛生活,能充分發揮自己各方面的潛力,不因挫折和失敗而對生活失去信心。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心理健康標准;網路- 心理健康

『柒』 什麼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定義

目前在心理學理論中,特別是在人格心理學和臨床心理學中,美國心理學家傑哈塔(Jahoda,M.)的"心理健康"定義最為著名,他提倡一種"積極的精神健康"(positve mental health),對於現代社會中的人們來說很有教益。主要包括六個方面。

①自我認知的態度。心理健康的人,能對自我做出客觀的分析,對自己的體驗、感情、能力和欲求等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認知。

②自我成長、發展和自我實現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的心態絕對不會是消極的、厭世的或萬念俱灰的,他會努力去實現自己內在的潛能,自強不息,即使遇到挫折,也會成長起來,去追求人生真正的價值。

③統一、安定的人格。心理健康的人能有效地處理內心的各種能量,使之不產生矛盾和對立,保持均衡心態。他對於人生有一種統一的認知態度,當產生心理壓力和欲求不滿時,有較高的抗壓力及堅韌的忍耐力。

④自我調控能力。對於環境的壓力和刺激,能保持自我相對的穩定,並具有自我判斷和決定的能力。不依附或盲從於他人,善於調節自我的情緒和能力,果斷地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

⑤對現實的感知能力。心理健康的人,在現實生活中不會迷失方向,他能正確地認知現實世界,判斷現實。

⑥積極地改善環境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不會受環境的支配、控制,而是順應環境,適應環境,並積極地發問、變革環境,使之更適應人的生存。在這樣的環境中,他熱愛人類,適當地工作和游戲,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並有效率地處理、解決問題。

由此可見,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內心世界與客觀環境的一種平衡關系,是自我與他人之間的一種良好的人際關系的維持,即不僅能獲得確保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還能自我實現,具有為他人的健康貢獻、服務的能力。

我國學者把"心理健康"的定義,又做了一個概括:
①有幸福感和安定感;
②身心的各種機能健康;
③符合社會生活的規范,自我的行為和情緒適應;
④具有自我實現的理想和能力;
⑤人格統一和調和;
⑥對環境能積極地適應,具有現實志向;
⑦有處理、調節人際關系的能力;
⑧具有應變、應急及從疾病或危機中恢復的能力。

以上的心理健康定義,是與心理障礙和疾患相對而言的。隨著國際、國內社會的飛速發展,人類對心理健康的概念也有一個不斷修正、完善過程。

『捌』 心理健康的定義,心理健康的標准分別是什麼出自哪裡

心理健康不僅僅表現為智力正常、情緒良好、意志健全、行為協調符合年齡特點,而且還表現為反映適度、人際關系協調、心理活動符合年齡特徵的心理狀態。世界衛生組織也制定了心理健康的標准包括:有足夠的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並適度評價自己的能力;生活理想、切合實際;不脫離周圍環境;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協調;善於從經驗中學習;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能適度發泄情緒和控制情緒;在符合集體要求的情況下,仍有限的發揮個性特點;在不違背社會規范的前提下,恰當的滿足個人的需求。

『玖』 心理健康的定義

心理健康的定義:

心理健康指的是心理的各個方面以及在生活當中活動的過程,處於一個良好或正常的狀態。

可以表現為性格比較隨和、智力正常、認知程度比較正確、情感適當、態度積極、行為恰當以及在陌生環境適應良好等狀態。目前心理健康升級為身心健康,也就是心不僅要心理健康,而且要身體健康

心理健康的人並非沒有過多痛苦和煩惱,而是他們能適時地從痛苦和煩惱中解脫出來,積極地尋求改變不利現狀的新途徑。他們能夠深切領悟人生沖突的嚴峻性和不可迴避性,也能深刻體察人性的陰陽善惡。

他們是那些能夠自由、適度地表達、展現自己個性的人,並且和環境和諧地相處。他們善於不斷地學習,利用各種資源,不斷地充實自己。他們也會享受美好人生,同時也明白知足常樂的道理。他們不會去鑽牛角尖,而是善於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

閱讀全文

與心理健康定義出自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叫三金美女 瀏覽:313
江蘇一個月事業單位如何上岸 瀏覽:250
幸福的定義和本質是什麼 瀏覽:873
鱷魚的愛情寓意代表什麼 瀏覽:546
為什麼健身是健康的 瀏覽:691
貓吊墜項鏈在愛情里寓意什麼 瀏覽:53
如何十秒鍾講一個故事 瀏覽:126
小崗村如何實施的集體經濟 瀏覽:108
咸寧婚姻律師有哪些 瀏覽:842
董小美的10段故事第19關怎麼過 瀏覽:896
什麼鍋使用最健康 瀏覽:336
被騙的婚姻有哪些 瀏覽:802
看不到夠不著的愛情怎麼維持 瀏覽:48
2019年新泰經濟房什麼時候分房 瀏覽:397
愛國一生電影主要講了什麼故事 瀏覽:282
用毛筆寫幸福倆字怎麼寫 瀏覽:412
廣東和河南經濟哪個發達 瀏覽:149
青州兩個健康是指什麼內容 瀏覽:583
vivos9怎麼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205
獲得什麼會幸福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