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識別鴿子生病呢
精神,羽毛,站姿,眼睛,嘴裡是否有粘液和黃色的塊狀物。羽毛是不是凌亂,無光澤。站立的時候是否無精神。
B. 為什麼判斷信鴿的好壞要看它的眼睛,怎樣判斷信鴿的好壞
信鴿的眼睛只是評價一隻信鴿好壞的一個方面,並不是唯一絕對的條件。
但是可以從鴿眼中可以看到鴿子健康狀況。
一隻健康的鴿子,它必然是眼睛明亮,光芒四射,亮而不是水淋淋的,眼砂砂粒清晰,更富有立體感。
一些體弱的鴿子往往是眼神滯凝,失去往日的明亮,砂粒糊而不清。單眼傷風或鴿痘,那就更明顯地表現在眼睛上,輕則眼濕、流淚、眼屙,重則眼皮腫脹,張眼不開,或眼瞼長有痘粒,眼砂褪色等。
鑒別一羽信鴿的好壞,除了血統外,主要還有頭部、頸部、口腔、眼睛、骨骼、肌肉、羽質以及綜合外觀等各個方面。
如何判斷:
頭部:要略大,有一定的腦容量。
喉嚨:健康的鴿子喉內慶呈粉紅色,喉頭呈橢圓狀。
肌肉:要具備豐滿、發達的肌肉,要剛柔並進。背要圓硬
毛質:豐滿、柔軟、亮光如絲的羽毛,整體要薄而緊裹全身。
翅羽:要小一些為好,鴿子飛行方會較有速度。
骨骼結構:要壯,不可太薄也不可太重,總之,背要有力,要有一定的強度。
C. 怎樣辨別鴿子的好壞
你好!好鴿子整體應該是:
1、有鷹似的凶態相貌,及其穩文而又敏捷的性格,它們的神態,往往有著與眾不同的風度,乃就是「舉止大方,神氣而傲慢」;
2、後腦要寬闊,圓滿呈弧圈形伸向頸部後腦發達,甚至使眼球稍稍向前,向下突出,這樣的信鴿往往是很聰慧的;
3、有著聰敏的眼睛,及其油亮鮮艷干老的眼砂,眼皮必須緊箍眼球,要包緊,決不能鬆鬆垮垮,甚至露出眼肉;
4、鼻瘤靠近咀尖部分緊扣,呈雞心形;
5、具有剛韌的龍骨結構,及其柔剛結合的發達肉身體型,適量的體重,飛翔靈活,輕巧。
6、條羽則要求密而闊,長而尖,粗而硬,羽毛薄而緊,堅實而又貼身,羽條最後三根要長,第十根超過第九根者更佳。
7、歸巢性能強,最好是具有本身或上代血統中能克服戰勝惡劣氣候的性能。
8、好鴿子上手後有汽車發動機待速的感覺,蓄勢待發。
</IMG> 一、站姿
(一)如果一羽鴿子站的姿勢明顯大於45度,大有直立起身子站的樣子,多數是能在中短距離賽事上獲高位獎的速度鴿;身體呈水平型態站著的,屬長距離賽鴿的偏多。
(二)從鴿子的正前面看去,兩個翅膀間距太寬的鴿子,翅膀弧度(不含羽條部分)較平;這樣形狀的翅膀,由翅膀所獲得的升力不夠,飛翔時不省力,不能持久飛翔,只適合短距離和易飛的賽事。
二、手感
(一)鴿子上手,即刻以手指抵在鴿子胸腹下,用心以手指感覺鴿子心跳頻率的快慢和心臟博動力的強弱(大小),感覺心跳頻率持續快速、博動聲音大而有力的,甚至能感覺到胸腹部血管血液快速流動的,是最好的快速鴿。意識中幾乎感覺不到心跳,或者太弱、相對明顯慢和平穩的,是長距離鴿;心跳頻率高速而博動弱小的,是一般能力的中短距離鴿。而心跳頻率平穩但博動較強和有力的,是擅長快速和耐力持久的優秀長距離鴿。
用這種方法鑒別鴿子,必須上手即進行,幾分鍾後等被握鴿心態平穩下來,再感覺就不準了。初始手指感覺不夠靈敏,可以把耳朵貼到鴿背上測聽。
(二)以手指按壓被握鴿子的胸肌,在最基本的「偏硬、適中和較軟」等三個感覺中,它們分別屬於短(500km內)、中(700km)及長(1000km)距離的鴿子。
(三)鴿子的重量跟其所適應的賽距有關,也跟活條、死棚、是否一直參賽等不同的飼養狀況有關,沒有絕對統一的尺度,全憑鴿主適情調整和掌握,是一種能夠人為控制的可變化的浮動指標;只要不是用於參賽,它不屬於鑒鴿標準的范疇,一般不以此來衡量一羽鴿子的好壞。
(四)鴿子上手被握的體型感覺只有平順、趴卧和架膀(聳起雙膀,縮回腦袋,初始上手握著不方便;這里所說的架膀與通常所描述的肱骨較長、拍翅頻率不快的型態不同,它實際是一種不多見的力量型快速鴿,不能統統誤以為是一種生理缺陷)三種型態。
1.架膀鴿的雙翅筋肉極為強勁,具有超強的爆發力,能在其極限賽距內高速飛行,常常是中短距離賽的王者。
2.平順型的較常見,屬於「中性」體型,雙翅在手中也能保持自然緊抱身體的原有姿態,是崇尚「手感」舒適的最佳類型,適應賽距也較廣。
3. 趴卧型的鴿子一上手就頭、軀乾和尾巴向下彎,雙翅與架膀型的鴿子相反,不是向上提,而往下垂。
如果把鴿子的體型誇張地比喻成我們所熟悉的能在空中滑飛的器具,趴卧型鴿是一個在空中按正確方法(凹面朝下)擲出的「飛碟」,平順型鴿是個被擲出去的「鐵餅」(上下兩面凸),架膀型鴿是按錯誤方法(凹面朝上)擲出去的「飛碟」;哪一種能滑飛的最遠可想而知。由此比較可以知道,趴卧型鴿是唯一一種能由體型獲得一定升力的、飛行最輕巧和省力的體型鴿。這種體型相對比較適合飛較長距離和難飛的賽事,當然也不僅僅局限於飛長距離,中短程賽距的優秀鴿中也能見到這類體型。
(五)好的鴿子會長有一身貼身和柔軟的羽毛,羽毛的質感可以從柔軟、緊薄和粗細等三個方面去審視;防蝕能力從油、粉兩種性質上去區別。從道理上講,蓬鬆就不會有緊薄的感覺;紋理較粗的,肯定會缺乏柔軟和彈性的質感;羽毛的防蝕性質,不是油質就是粉質。簡單一點,不易看出羽毛疊壓邊緣,通體羽毛緊抱融成一體的稱為緊;手感光滑、流暢如絲的稱為細;羽色偏暗(臟)的為油質羽毛,羽色亮麗、羽粉多的是粉質羽毛。
用於短距離賽的鴿子,對羽毛的要求用不著如此苛刻;當持久力決定一項比賽的勝負時,例如中、長距離或比較難飛的賽事,才會顯現出優質羽毛的明顯優勢。
(六)我喜歡主羽從第三根就開始有縫隙,並且羽面排列成「百葉窗」狀,越往上縫隙越大的翅膀,這是一種典型的「快條」;羽翅過寬(指單根羽條的橫面)的構不成這樣的形態。最好的主羽羽條是底部寬、端部窄。底、端寬度變化不大的,即便是很窄的羽條,也不是最理想的羽條;這樣的羽條,什麼是舍,什麼是得,從力學角度去說,拍翅時端部承受的壓力偏大,誅仙2有sf嗎,變形太大更容易折斷。
話得說回來,雖然主羽羽條沒有縫隙或者縫隙不大的鴿子拍翅頻率快不過縫隙大的,但有這種羽條的鴿子也並非一無是處,起碼它的拍翅效率是最高的,只要有很好的氣力,在一定賽距內,照樣可以贏(譬如詹森鴿子的翅膀,這種類型的就較多)。總之,鴿子不完全是僅憑翅膀在飛;再說,比賽日也不是就一種天氣,就是再完美的翅膀,也不可能適應所有的天氣。
(七)我認為主、副羽連接處等齊或主羽長於副羽的鴿子各有用處,這就應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那句話:同樣的距離,主羽長的可以少拍幾下翅膀,對節省體力有好處;主羽短的當然要多拍幾下翅膀,由此比前者會飛得更快,不過體力是要消耗的更多一些。
無數事例證明,鴿子中有很多東西都是要「適中」為佳的,為此,我選擇主、副羽連接處等齊或差異不大的鴿子。這樣,無論哪種賽距或賽況我都不怕。
(八)一般人看鴿子的翅膀時,只注意翅膀的外部形態和結構,不太注意翅下羽毛的形態和結構。其實翅下另有6排羽毛,要求以排列整齊、疊壓緊密和在主、副羽連接處無「V」型開口為佳。其中最後第6排羽毛在第5排羽毛的後面,一般都比第5排的短很多,不用嘴吹開第5排羽毛是看不到的,最好的第6排羽毛幾乎等長於第5排羽毛。達到這個標準的翅膀升力較佳,飛起來更省力。不過,對於短距離賽事,力量決定勝負,省不省力是次要的,所以對它們的翅膀沒有必要這樣去要求。
由於快速鴿的翅下羽毛多很雜亂,長距離鴿的翅下羽毛常比較整齊,通常,藉以上這些特徵也可以依此判斷一羽鴿子是適飛短距離賽事的還是長距離賽事。當然,也有例外;如果一羽速度鴿也擁有良好的翅下羽毛,那是最好不過。另外,翅下羽毛是否與主羽緊貼,與該鴿的健康狀況緊密相連;換句話說,與該鴿是否處於最佳狀態有關。出賽前,觀察翅下羽毛的形態,對准確判斷賽鴿是否處於高峰期會有幫助。
(九)鴿子有速度型和耐力型之分,這實際是看鴿子的肌肉爆發力或持久力哪個佔主導地位的問題。判斷一個鴿子屬於哪個類型的方法很簡單:把食指和中指托在鴿子一側翅膀(肩部)下面,在拉開翅膀察看前先往上抬一、或者幾下,爆發力好的速度型鴿子不用誘導就會用力下壓翅膀抵禦你的手指力;耐力型鴿這種抵禦力就很小或者幾乎沒有,再誘導(反復上抬翅膀)也沒用。
好的快速鴿,尤其是正統的詹森系鴿子,拉開翅膀可以逐漸感覺和看到整個翅膀在一陣陣、越來越快的抖動;最好的快速鴿,不用打開翅膀,上手就有這種震顫的感覺;遇上這樣百里挑幾的精品,再看其它條件是否好壞都是多餘的。由此你得相信:「高手看鴿,第一次把日記寫在網路上,上手瞬間就知好壞」之說並非誇大。
三、骨骼
(一)對骨骼的要求,速度賽和耐力賽要求是不一樣的;通常人們對速度賽所使用鴿的骨骼要求太高。其實完全沒有那個必要,在力量決定一切的賽事中(力量由血統所具有的好品質所產生),正常賽況下,什麼體型、骨骼、肌肉、翅膀等的優越條件都微不足道,倒是需要一定耐力的長距離賽,對這些方面的要求才顯得很重要,19種跡象可看出男生真正愛你,包括骨骼。
長距離耐力賽的鴿子,骨骼要求質地堅韌和輕薄。好的鑒鴿家,可以用手「稱」出一羽鴿子骨骼的輕重來。這句話聽似天方夜譚,仔細琢磨一下你就會明白其中的玄機。摸慣了優秀賽鴿的手,對不同品質鴿子的感覺是非常敏感的,同樣大小的鴿子,在肌肉等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卻顯得有些沉重,那就是因為骨骼(架)過於重了的原故。
鳥類為了飛行中減輕體重的需要,全身的骨骼內部差不多都是孔洞形狀的,鴿子骨骼孔壁的厚薄不可能完全一樣,因「品系」的不同是會有些優劣差別的。孔壁薄而堅韌當然是最佳的,因為過重要多消耗些體力,那會縮短持續飛行的距離;當然,太輕了,高速飛行時變形過大壓迫內臟,會因為器官功能受阻,感覺不舒服而減緩飛速。
(二)鴿子的飛行動能來自肌肉,肌肉的發達與否決定飛速的快慢。因此,速度鴿的龍骨形狀會呈前「低」後「高」的趨勢,這更便於在胸肌上多附著些肌肉;耐力鴿的龍骨形狀走勢相對則比較平緩,龍骨前部沒有那種「頂手」的感覺。我如果要參加純粹的速度賽,就會選擇那種龍骨前端低、有「頂手」感覺的鴿子做為選手鴿,龍骨前端「深」、阻力大的說法在速度賽上不適用。反之,長程賽時,我決不會使用這種類型的鴿子,因為它們的氣力飛不了那麼遠。既使能飛回來,最快也得第二天(飛不動了,需要找個地方休息一晚上)。
(三)鴿子的胴體形狀是由骨架結構形狀所決定的,能夠適應多種賽況的胴體形狀是等邊三角形;深龍骨(手感為『高龍骨』)的或淺龍骨(手感為『低龍骨』)的胴體,依此分別適應不同類型的特殊賽況。當鴿子的身體素質達到最佳,胸部肌肉非常豐滿、充盈成「條」狀時,才會感覺出龍骨「凹進」,成為理想的、很不容易達到的「蘋果」型。而這種型態,深龍骨的鴿子幾乎是達不到的。不過,是「鴿」都有用途,各種類型的骨骼和胴體都有其所短,也各有其所長,沒有千篇一律的固定標准。所以,無論面對哪種骨骼和胴體的鴿子,我都一視同仁,不視其為缺點,區別在於使用的賽事或地方不同。
(四)對恥骨與龍骨間的間距要求不是太嚴格,由所擔當過的全國十幾屆優勝鴿品評賽裁判的資歷和感受所知,無論是哪個距離上的高位獲獎鴿,恥骨與龍骨間距長或短的都有,沒有可遵循的規律。由此對這個並不在意,倒是對其是否「上收」很在意,只要恥骨下吊,也就是恥骨末端越過龍骨形態的延長線,立馬淘汰;近交出的鴿子則另說。其實,恥骨與龍骨間距的長短和排列形狀是天生的,恥骨的松(開)、緊(合),則是由體質的好壞所決定的。
對手感的一些要求固然是從賽績鴿中總結出來的經驗、規律,但並不絕對,選鴿時,不能因為對某些地方不滿意就淘殺掉。一個鴿子能飛得很好,總有它的道理,有個把缺陷其實也無所謂,那叫「缺陷美」!不然的話,會錯殺很多不該殺的鴿子
D. 怎麼看鴿子好壞圖片
1、首先看鴿子體型的大小,通常能飛的鴿子,體型不大,也不小,太小了,體力不夠太大了,風的阻力也大,消耗大,不善於長途飛行。所以不大不小的鴿子體型是最為適宜的。通常重量在450-----500克。
E. 怎樣鑒別鴿子的好壞
鑒別鴿子的好壞要看鴿子的眼睛:
看鴿眼品質三要素
1.瞳孔對光線的敏感度
大瞳孔可以在弱光下看清楚周圍的景物,但在長距離,陽光強的比賽中,鴿子的眼睛除了要看清楚外,還要具備保護視網膜不受強光傷害的功能。這時就需要小瞳孔。鴿子的瞳孔可以隨光線強弱變換大小,比賽鴿的眼睛除了對光線的變化敏感外,還需對光線的強度有容忍的能力瞳孔在遇光下迅速縮小後,維持光度不變,有些鴿子很快又將瞳孔稍微放大,這表示鴿子能夠容忍較強的光線。當然有時一些瞳孔又大又不靈活,但體格強壯的幼鴿,能在短距離中得獎,但這種表現不會持續太久,在經過幾次有強太陽的飛行後,這些鴿子的眼睛會受到強光的傷害,變得無價值。
2.眼色的深淺
各種不同顏色的鴿眼對光線的反射能力,也就是對眼睛視網膜的保護能力。虹膜,也就是鴿眼的顏色,色彩要深,越深對眼的保護作用越好,這里指的色彩深度是指白的要很白,黃的要很黃,不要渾濁。
3.內眼圈
內眼圈就是覆蓋括約肌的薄膜,內眼圈可以補充瞳孔的伸縮能力,讓已經縮小的瞳孔,變的更小,並不是每隻鴿子都有內眼圈,要用10倍放大鏡才能將內眼圈和瞳孔區分開來看,顏色越黑越寬越好。
F. 鴿子怎樣看才是好鴿子
鴿子的品種、品系、品族,各種雜交五花八門各種特徵、特點實在太多了,可以說沒有固定的統一標准,所以,僅憑外部特徵看,即使是大師級相鴿,也不靠譜。所以,要通過系譜鑒定和個體品質鑒定綜合評價才比較准確。如果不了解鴿子的系譜,按個人的喜好標准按圖索驥是不靠譜的。道理很簡單,只要那位大師能看出鴿子的好壞,我都請他看,選中的直接參賽,獎金全給他,錯了,損失費用他出行嗎?那個大師敢接?如果有這能耐,那養信鴿太簡單了!
一個養鴿者能夠真正認識自己的鴿子,做到心中有數,有底氣,參賽能成績穩定,那就是真正的高手了。如果靠大兵團作戰,大浪淘沙,靠碰運氣,……那是靠財力而不是培育信鴿。
G. 怎樣辨別鴿子的好與壞
1、手感:鴿子上手,即刻以手指抵在鴿子胸腹下,用心以手指感覺鴿子心跳頻率的快慢和心臟博動力的強弱(大小),感覺心跳頻率持續快速、博動聲音大而有力的,甚至能感覺到胸腹部血管血液快速流動的,是最好的快速鴿。
2、鴿羽:鴿羽的形狀特質直接影響到它的飛行能力;用手展開鴿子羽毛,如圖所示,觀察鴿羽的分布情況是否均勻布滿,大羽上的絨羽是否光滑有序,另外用手輕折羽尖,看是否硬質,好的鴿必然鴿羽硬質有力。如為松軟,很可能為羽毛非正常脫落導致,軟的羽毛飛行持久性較差,不利於長久飛行。
(7)鴿子的健康怎麼看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處理好保溫與通風的關系。冷天為了保住鴿舍溫度,一般採取關閉窗戶和通風孔進行保溫,但往往只注意到保溫而忽視了通風,長時間關閉窗戶勢必影響鴿舍空氣質量和相對濕度,在冬季保溫與通風是一對矛盾,要選擇晴天中午溫度較高時進行通風,達到凈化空氣和調節相對溫度的目的。
2、補充能量至關重要。隨著氣溫下降,鴿體對能量的需要相對較高,能量是決定鴿子覓食量的關鍵,冬季鴿子的食量會稍有增加,所以補充能量是冬季飼養管理的著重點,在日糧中適當提高含油脂量高的飼料比例,有利於鴿子抗寒越冬。同時注意增加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補充。
3、提高供水的質量。寒冷天,鴿子飲用冷水或冰水,會刺激其腸道粘膜,對食物的消化吸收慢,如果飲入了不潔凈的冷水,容易誘發腸炎拉稀。應根據實際情況,在保證鴿子飲水衛生的基礎上,可採取喂溫水,有條件的可以考慮在飲水中適當添加蜜糖和優質益生素,來增加鴿子營養和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H. 如何檢驗自己的鴿子是不是好鴿子
不管是新手鴿友還是養了很多年的鴿友都對於如何鑒定一羽鴿子是不是好鴿子充滿了興趣。一般來說大家都是普遍通過鴿子的外觀以及大條等方面來鑒定,當然這些方式並不是很規范的,但也是最簡單的鑒別方式。
鴿體當一羽鴿子握在手中時,首先你就可以感覺到鴿子腰的狀況:是粗是空,是緊是松?長期的經驗告訴我:腰緊有力,尾羽收成「一」字,感覺像根棍子,向下壓的好。
而指望著年年買現成幼鴿去參賽,這輩子也玩兒不出名堂來。
I. 怎樣鑒別信鴿好壞
在判斷鴿體好壞的各部分形態中,最重要的是翅膀。翅膀太小了不好,甚至可以說展開時的長度越大越好。另外還要有一定的寬度,其形狀最好是摟抱著空氣的感覺。翅膀的硬或軟會因鴿子的情緒和持握方法而異,所以不必太在意。
在判斷鴿體好壞的各部分形態中,最重要的是翅膀 另外,腰部緊收也非常重要。羽毛要有光澤,身體狀況有問題時羽毛會顯得干澀。眼睛明亮與否也是同樣,熠熠生輝的眼睛說明鴿子健康而充滿活力。有的書上說鼻瘤大的鴿子好,這種說法不對,不太大的鼻瘤才是最理想的。鼻瘤表面應當覆有一層很細的白色粉末,但正在育雛的鴿子鼻瘤顯得贓污是自然的。以上談到的只是大致的標准,因為鴿子身上的特徵與其系統有著密切的關系。
拉尾法:這是一個簡單而有趣的方法,但只局限於籠中進行。鑒鴿時,筆者會將手伸到籠縫中抓住鴿子的尾巴,適當用力向後拉,這時鴿子就會用力向前扯,與筆者呈「扒河」式絞著狀態。隨後筆者逐漸加力,並與鴿子的最大拉力達到平衡,然後瞅中時機猛地鬆手,鴿子就會迅速向前栽去。那些反應快、身體好、靈敏度高的鴿子會馬上反應過來,前沖幾步站定;而那些笨拙者還沒有來得及反應,就已經被栽了個「狗吃屎」,形狀狼狽。
拉尾法也是很好的一種判斷方法 此法雖簡單,但鑒的卻是信鴿的全身,包括力量、健康程度、反映速度、協調等方面,甚是適用。信鴿反應速度越快、全身越協調,跑的距離就越短;身體素質越好,前拉力越大,與筆者僵持的時間就越長;若覺得鴿子軟弱無力,無法僵持,並隨筆者的手逐漸後退,那麼趕緊淘汰是最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