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正確選擇好的鵝苗
1.鵝苗的選擇要看來源: 檢查種鵝的生產性能、系譜、防疫等記錄是否齊全符合規定的要求;種鵝場是否具有省級或省級以上《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看鵝苗是否來自健康、生產性能高的種鵝,並符合所需要的種質特性和特徵。了解種鵝是否處在適宜的產蛋 期內(一般不選擇開產前期種鵝的後代),如是壯年鵝的後代, 則更好。
2.鵝苗的選擇要看時間: 查看種蛋的孵化出雛記錄,受精率、孵化率等, 查看出殼時間是否正常。選擇按時出殼的鵝雛,凡是提前或延遲 出殼的鵝雛,其胚胎發育均不正常,均會對以後的生長發育產生 不利影響。
3.鵝苗的選擇要看臍肛: 大肚皮和血臍的鵝苗,肛門不清潔的鵝苗,表明孵化過程中生長發育受到影響,健康狀況不佳。要選腹部柔 軟,卵黃充分吸收,臍部收縮良好,肛門清潔的鵝苗。
4.鵝苗的選擇要看絨毛:絨毛要粗、乾燥、有光澤,凡絨毛過細、過稀、 潮濕乃至相互黏著、沒有光澤的,說明其發育不佳、體質不強, 不宜選用。另外,還可以通過查看鵝苗絨毛顏色,判斷鵝苗是否 符合品種的種質特徵。
5.鵝苗的選擇要看體態:要堅決剔除瞎眼、歪頭、跛腿等外形不正常的 鵝苗。用手由頸部至尾部觸摸鵝苗背脊,要感粗壯。好的鵝苗應 站立平穩,兩眼有神,體重正常。
6.鵝苗的選擇要看活力:健壯的鵝苗行動活潑,叫聲有力。當用手握住 頸部將其提起時』它的雙腳能迅速、有力地掙扎。如將鵝苗仰翻 在地,它自己能迅速翻身後站起。弱的鵝苗常縮頸閉目,站立不 穩』萎縮不動,嗚叫乏力,無力掙扎,翻身困難。 選擇鵝苗的步驟首先是初選,在錐鵝群中按外觀先選出頭部 昂起'眼有神'叫聲有力的鵝苗,初選後再檢查鵝苗各主要部位 的情況』觀察7-20走動的情況,最後確定人選。
7.優質鵝苗的選擇要看價格:好貨不便宜,便宜沒好貨,對於鵝苗的孵化,不同品種的鵝苗供應價格是不同的,有高低,因此價格也有相應的高低,如果一味的追求低價格,那品質就可能出現問題。請廣大養殖戶精心挑選,避免不必要的養殖損失。
Ⅱ 鵝苗養殖方法有哪些
1、選擇好鵝苗。優良健壯的雛鵝應具備:出殼後即能站立,絨毛蓬鬆、光滑、清潔、無沾毛、沾殼現象;精神活潑,反應靈敏,叫聲洪亮,手提頸部雙腳掙扎有力。
2、飼養密度要適宜。一般每平方米飼養1周齡雛鵝20-25隻,2周齡15-20隻,3周齡10隻。
3、溫度要適宜。冬季氣溫低,大群育雛應在育雛室保溫育雛,鋪好墊料,不要讓雛鵝直接接觸地面。適宜溫度,雛鵝分布均勻。若溫度過高,雛鵝遠離熱源,張口呼吸,飲水頻繁。
4、濕度要適宜。欄舍潮濕易使雛鵝患感冒、下痢等疾病。欄舍適宜的濕度為60—70%,調節濕度的有效方法是要勤換墊料,常清掃糞便,保持地面和欄舍乾燥。
(2)如何選健康的鵝苗擴展閱讀
規模養鵝效益高低看管理,成敗與否看防疫。規模養鵝要保持鵝舍干凈,地面乾燥,欄舍通風並經常打掃。定期或不定期用葯物消毒場地及用具,發現疫情應及時隔離治療並對病死鵝做深埋處理。定期防疫驅蟲,對鵝群按免疫程序注射小鵝瘟疫苗、禽流感疫苗、蛋子瘟菌苗等,並定期請獸醫上門查蟲驅蟲。
綜合利用鵝產品。為了提高養鵝的經濟效益,應該採用活拔毛絨技術和鵝肥肝生產技術等,走產肉、產蛋、拔毛、產肝等綜合利用的路子。 生產肥肝的鵝在10周齡後應由放牧轉為舍飼,12周齡後用玉米強制填喂4周,使鵝的活重比填肥前增加80%-90%,若拖延填肥期,成本變高。
Ⅲ 買鵝苗需要注意什麼
對於養鵝戶來說,想要養好鵝,最關鍵的就是鵝苗的質量了。有一些新手養殖戶常常因為貪圖價格或者經驗不足而購買到一些不健康的鵝苗,對養殖效益會造成很大的損害。
在挑選鵝苗的時候可以看看這兩項
一、看時間:查看種蛋的孵化出雛記錄,受精率、孵化率等, 查看出殼時間是否正常。選擇按時出殼的鵝雛,凡是提前或推遲 出殼的鵝雛,其胚胎發育均不正常,均會對以後的生長發育發生不利影響。
二、看體態:要堅決剔除瞎眼、歪頭、跛腿等外形不正常的鵝苗。用手由頸部至尾部觸摸鵝苗背脊,要感粗壯。好的鵝苗應站立平穩,兩眼有神,體重正常。
Ⅳ 鵝苗怎麼飼養
鵝苗飼養方法如下:
1、需選擇活潑、叫聲清脆、眼大有神、肛臍清潔的鵝苗,這樣的鵝苗比較健康。
2、提前將鵝舍消毒,再放入鵝苗,並根據不同的生長時期調節鵝舍溫度。如果鵝舍很久沒有用過或剛養過別的家畜,那麼最好是多消毒幾次。一般出生6天以下的鵝苗適合的生長溫度為28℃;7-14天的鵝苗適合的生長溫度為25℃;15-20天的鵝苗適合的生長溫度為22℃;21天以上的鵝可在正常環境下生長。
3、飼料喂養需遵循餵食用量從少到多、餵食次數從多到少、從熟食轉變成生食的原則。前期一般每天餵食5-6次,後逐漸減少次數至一天2次。
4、鵝苗喂養密度要合適,密度過大容易壓死壓傷。可根據鵝苗身體素質的強弱來將鵝苗進行分群,一般每群是一百五十隻左右。
Ⅳ 如何選購小鵝苗
1、看眼
眼睛要有神,凡眼睛流淚、干澀或瞎眼的不能買。
2、聽聲
聽小鵝叫聲是否清亮,聲音沙啞的不能買。
3、看腳
小鵝腳要粗壯,蹬地有力,腳軟無力和拐腳的不能買。
4、摸臍
臍部要柔軟不礙手,臍發硬或大肚臍的不能買。
5、看毛色
羽毛要蓬鬆發亮,干結無光澤的不能買。
6、試翻身
將小鵝仰面放置(背朝下腳朝上),不能立即翻身起來的,最好不要買。
Ⅵ 怎麼孵化鵝苗 如何選擇鵝苗 鵝苗優質的特點
現在孵化鵝苗是有專業的手段和特殊的工具方法的。
Ⅶ 怎樣選擇小鵝苗最好喂
養鵝也一樣首先要選好鵝苗,最好挑選大小一致、叫聲有力、體壯頭大、眼睛靈活、絨毛整齊、色澤金黃、活潑健壯、善於覓食、掙扎有力、腳粗胸闊、反應靈敏,卵黃收縮良好,毛干後能站穩,用手握住其頸部提起時,雙腳能夠迅速收縮,腹部無硬結的小鵝苗。
精心喂養
小鵝最開始吃食時最好先調教喂水,隨後喂青菜或者牧草、蘿卜葉拌米飯之類的食物。5至10日齡日喂3至4次,夜間2次,日糧中米飯佔20%—30%,青飼料佔70%—80%;11—20日齡逐漸喂配合飼料。飼料配方:玉米50%,米糠20%,優質草粉10%,魚粉8%,生長素1%,骨粉0.5%,抗生素及各種微量元素0.5%,豆粕10%。30日齡後至主翼羽長出前以粗料為主,適當補充精料,使其充分運動。
冬天的鵝經過40到50天的飼養,主羽已長出,體重達2.5公斤時,即可用高能量、低蛋白的日糧進行強度育肥20至30天,鵝個體重可達5公斤。參考飼料配方:玉米35%,粉渣30%,米糠或優質草粉20%,高粱6.5%,貝殼粉3%,食鹽0.5%,沙子1%,豆粕4%。
精細管護
進鵝前要用2%的福爾馬林或20%的石灰水對鵝舍、用具消毒。一定要選購免疫過的鵝苗,買回後將小鵝攤放在竹篩內注射小鵝瘟血清或小鵝瘟疫苗,每隻用注射器灌服0.02%的痢特靈水液0.5毫升,用低度酒浸腳均能有效預防鵝白痢等疾病。還要勤掃鵝舍,勤換墊草,定期對飼槽、飲水器具清洗消毒。嚴禁用被農葯污染的農作物秸稈、草、菜喂鵝,嚴防農葯中毒。早晨摘回和洗過的青菜、草料要晾乾後飼喂,拌喂的米飯不要沾油鹽葷腥。
當冬鵝的主翼羽長出後,選擇光線較暗、環境安靜、避風保暖、乾燥清潔的房屋作圈舍,條件允許的話要安排隔天下水20分鍾左右,以清潔鵝體。
對少數不貪食的冬鵝可進行強制育肥。將配合飼料加適量水搓捏成粗1—1.5厘米、長約6厘米的條狀飼料,進行填喂,每次每隻填3—4條,以後逐漸增加到5—6條甚至更多,每天填3—5次,並供給充足的飲水。
合理分群
一周齡後每平方米養小鵝20隻,2周齡後減少至15隻,以此遞減。使鵝群密度合理,防止出現擠壓、堆疊,影響鵝的正常生長。
鵝的飼養 一、鵝舍建設:鵝舍可分為育雛舍、肉鵝舍、肥育舍、種鵝舍,它們的具體建築要求和條件也不一樣。 1.育雛舍:21日齡前的雛鵝體溫調節能力較差,因此,育雛舍要有好的保溫性能,要求舍內乾燥、空氣流通但不漏風,窗戶面積與舍內地面比例以1:10~15為好,屋檐高2m,舍內地面比舍外高25~30cm,用水泥或三合土製成,有利沖洗消毒和防止鼠害。育雛舍前應設運動場,場地平坦而略向溝傾斜,以防雨天積水。 2.肉鵝舍:肉鵝生長快、體質健壯、抵抗力強,飼養比較粗放,所建造肉鵝舍只要上面遮雨,東西北可以擋風,就可以達到基本要求,寒冷地區要注意防寒。 3.肥育舍:肥育舍要求環境安靜,舍內光線暗淡、通風良好,要求舍檐高1.8~2m,地面大多採用夯實的泥土,將水槽放在排水溝上,以便使溢出的水能流入溝中,溝上鋪鋁絲網式木條,舍內分成若干小間,每間面積為12平方米,可容納50隻肉鵝。 4.種鵝舍:要求防寒隔熱性能優良,光線充足。舍檐高1.8~2m,南面是窗戶,窗戶面積與舍內地面面積的比例為1:10~15,每平方米可養種鵝2~3隻。在陸上運動場與水面連接處,須用石塊砌好,用水泥做好斜坡,坡度約為25~35°,斜坡要深入水中與枯水期的最低水平持平。
鵝的管理1.保溫雛鵝:0~7日齡,舍內溫度為28~30℃,以每天降1℃直至常溫。 2.濕度:相對濕度60%~65%為宜,要保持乾燥。 3.密度:0~7日齡25隻/平方米,8~21日齡13~15隻/平方米,之後10隻/平方米。 4.放水:7日齡後的雛鵝,選擇晴天,把鵝趕到淺水邊讓其自由下水,放水時間逐漸增加。 5.放牧:14日齡後開始選擇晴天趕鵝到草地上放牧,曬曬太陽,適應環境。 6.中鵝期:30~80日齡為中鵝期,由於覓食消化、抗病很強,主要以放牧為主,結合補飼中鵝料。 7.育肥期 (1)放牧育肥:農作物收割時放牧,收割完,鵝也育肥。 (2)舍飼育肥:採用全價配合飼料自由採食。 (3)填飼育肥:用玉米粉食為團,每天3次填飼,10天即育肥。 8.後備期:要逐漸由精料為主過渡到粗料再到以放牧為主,使種鵝達到體成熟和性成熟,保持一致的體重到開產。 9.產蛋期:產蛋期以舍飼為主,放牧為輔,每天喂3次,每次100~150g配合飼料,放牧要慢而且選擇平坦的地方。 10.停產期:鵝產蛋8~9個月後,開始進入停產換羽期,這時,由精料改為粗料,以放牧為主,全飼為輔,使羽毛脫換,准備下次產蛋。
鵝病防治 1.科學選擇鵝場址是防治傳染病的基礎:場址選擇在地勢較高,比較乾燥通風,水源充足、衛生,電源通暢、交通方便的地方。要布置合理便於使用和消毒防病。 2.清潔衛生是防治傳染病的根本措施:清潔衛生的鵝場,有利於疫病控制,同時也能使鵝場地吃料長肉,提高生產性能。 (1)水源衛生:盡量不用河、塘、表面水作飲用水。 (2)工作人員的衛生:飼養員要有專用工作衣、鞋、帽等。 (3)用具衛生:包括水槽、料槽等。 (4)環境衛生:清潔衛生的環境,可減少病源,切斷一切傳播疫病的途徑。 3.管理是防治傳染病的有力保證 為了預防疫病,維護家禽的健康,要從家禽管理的各個方面進行,盡量排除可引起發病的不利因素。 (1)根據不同品種,不同日齡的要求供給按科學配製的營養全價飼料。 (2)防止引入的鵝種帶來疫病。 (3)採取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 (4)不同種類的畜禽不要混合飼養。 (5)作好記錄工作,有利於掌握場內家禽健康狀況,疫病的種類和發病規律等。 4.有效消毒是防止傳染病的關鍵:要建立一種制度,經常除糞,常規清掃,嚴格控制外來人員及車輛進入場區,定期消毒,切斷疫病的傳播途徑,降低疫病死亡,提高生產成績。 5.確切的免疫是防治傳染病的核心:預防接種就是指將疫苗通過滴鼻、飲水、氣霧、注射等途徑接種到鵝體內,使之產生抗體,從而保證鵝不受感染,隔斷傳染病的發生。
鵝免疫程序:3日齡注射小鵝高免血清0.3~0.5ml/羽。7~10日齡,注射流感油苗0.3~0.5ml/羽。21日齡,注射小鵝瘟疫苗1頭份/羽。35日齡,注射小鵝巴氏桿菌苗2ml/羽。22周齡,注射小鵝瘟苗1頭份/羽。23周齡,注射流感油苗0.5ml/羽。24周齡,注射大腸桿菌苗1ml/羽。開產時再按22~24周齡重復一次。 6.科學合理用葯是防治傳染病的有力補充。應用葯物預防和治療也是增強機體抵抗力和防治疾病的有效措施。尤其是對尚無有效疫苗可用或免疫效果不理想的細菌病,如沙門氏菌病、大腸桿菌病、漿膜炎等。
養鵝沒水可以養但是要做好球蟲病的預防,在是在出售前的10天左右要下水,不然沒有好的賣相。一般的養殖一批肉鵝利潤在5到6元85天,溫度在前一星期在28到29度以鵝苗不押堆為好!一般30隻一格壓一下也沒什麼 事的。
Ⅷ 怎麼養好鵝苗
鵝苗飼養主要要注意溫度和喂養。 1 O~21日齡雛鵝的飼養管理 1.1雛鵝的潮口與開食雛鵝出殼後的第一次飲水俗稱潮口,第一次吃料俗稱開食。開食時間是否適宜,直接關繫到雛鵝的生長發育和成活率。雛鵝出殼24h左右,當大多數雛鵝站立走動、伸頸張嘴、有啄食慾望時,就可進行潮口。具體方法:將雛鵝放入籃中,將鵝籃浸入清潔的淺水中(以不淹到雛鵝的頸部為宜),讓雛鵝自由活動和飲水3~5min,然後,將鵝籃提出水面放到溫暖的地方,讓鵝理干絨毛。也可在室內用小盆盛水潮口。經幾次調教,便可以自由飲水。天氣炎熱、雛鵝數量較多時,可人工噴水於雛鵝身上,讓其互相吮吸絨毛上的水珠。或用飲水器直接給雛鵝初飲;初次飲水可以刺激雛鵝的食慾,促使胎糞排出。 潮口後即可開食。開食料採用青飼料如苦蕒菜、萵筍葉、黑麥草等,將其洗凈切碎,與碎米、米飯或全價配合小鵝料拌在一起開食。精青飼料1~3日齡按1:3,4~10日齡1:lO,10日齡以上按l:15的比例摻合。每日飼喂的次數按日齡的增長適當提高,1~4日齡每天飼喂5~6次,4~10日齡每天飼喂6~8次,10日齡以上再從每天5~6次降至3~4次正常喂養。飼料的變化由熟到生、由軟到硬,慢慢過渡,不可突然大幅度變化。飼喂方法應採用「先飲後喂,定時定量,少給勤添,防止暴食」。雛鵝以開食後的第2天起便可按時飼喂。3日齡後適當補飼砂礫,以幫助消化。從11日齡起可開始適當放牧,飼料以青綠飼料為主,精料逐步從熟喂過渡為生喂。 1.2保溫 由於雛鵝體溫調節能力差,溫度對雛鵝的生長發育和成活率有很大的影響。大群飼養可利用煤爐加熱或暖氣供熱來進行,密度控制在20~30隻/m2。1.-25日齡溫度26~28 0C,濕度60%~65%;6~lO日齡24~26℃,相對濕度65%;11~15日齡22~24℃,相對濕度65%~70%;16~20日齡20~22℃,相對濕度70%左右。這樣經過10~20日齡後,選擇晴朗天氣就可將雛鵝進行放牧飼養。 育雛保溫應遵循下列原則:群小稍高,群大稍低;弱雛稍高,強雛稍低;夜間稍高,白天稍低;冷天、陰天稍高,熱天、晴天稍低。雛鵝一般保溫2~3周,保溫期的長短因品種、季節、地理位置不同而調整。 保溫結束時的脫溫應非常慎重,要做到逐漸脫溫,特別當氣溫突然下降時不要急於脫溫而應適當補溫。 1.3防濕潮濕對雛鵝的健康和生長發育有不利的影響。育雛鵝舍適宜的相對濕度為60%~70%。因此要經常打拇衛生,及時清除潮濕墊料,換上干凈、乾燥的新墊料,保持室內乾燥。 1 .4分群與防堆雛鵝在開水、開食之前,應根據出雛時間的遲早和雛鵝的強弱,進行第1次分群,給予不同的保溫制度和開水、開食時間。開食後的第2天,可以根據雛鵝採食情況,進行第2次分群,將那些不吃食,或吃食量很少的雛鵝,分出來另外餵食。一般每群以100~150隻為宜,分群時還應注意密度,一般每平方米雛鵝飼養數為:1~5日齡20~25隻,6~10日齡15~20隻,11~15日齡12~15隻,15日齡以後8~10隻。雛鵝喜歡聚集成群,如果溫度低時更是如此,易出現壓傷、壓死現象。 1.5放牧與放水 雛鵝在10日齡以後,條件適宜即可放水和放牧。 1.6衛生防疫雛鵝育雛階段易發生的疾病有:小鵝瘟,小鵝流感,禽出敗,胃腸炎,鵝球蟲病等,重點要防治小鵝流感和小鵝瘟。在飼料中添加O.05%的復方敵菌凈或O.05%~O.10%的土黴素,可有效防止禽出敗、胃腸炎、鵝球蟲病的發生。 2 22~70日齡肉用仔鵝的飼養管理 這一階段鵝的覓食能力增強,消化道容積增大,採食量日益增加。為適應這些特點應加強仔鵝飼養管理,滿足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為轉入育肥期或為選留後備種鵝打下良好的基礎。 22~70日齡仔鵝可採用全舍飼和放牧結合補飼兩種方式,其中以後者較多見。一般全舍飼飼養每隻鵝需要全價飼料lOkg左右,放牧結合補飼飼養每隻鵝需要全價飼料5.6 kg。體重可達到3.2~3.5 kg以上。 2.1 放牧飼養 2.1.1 放牧時間 春秋季雛鵝10日齡在氣溫暖和,天氣晴朗時可在中午放牧;夏季時可提前到5~7日齡,剛開始時1 h左右,以後逐步延長,到30~40日齡可採用全天放牧,並盡量早出晚歸。放牧時可結合放水,時間從15 rain逐漸延長到O.5~1 h,每天2~3次,再過渡到自由嬉水。 2.1.2放牧場地的選擇 放牧場地要有豐富優質的鵝喜食的牧草。鵝喜食的草類很多,一般只要無毒、無刺激、無特殊氣味的草都可供鵝採食。牧地要開闊,可劃分成若干小區,有計劃地輪牧。牧地附近應有湖泊、小河或池塘,給鵝有清潔的飲水和洗浴清洗羽毛的水源。牧地附近應有蔽蔭休息的樹林或其他蔽蔭物(如搭臨時蔭棚)。 2.1.3放牧時注意事項:①放牧群一般以250~300隻為宜,由2人放牧,放牧地開闊時可增至500隻左右,甚至可達1 000隻
Ⅸ 養鵝的技術和方法
建造鵝舍:選擇水源充足、遠離居住地的地方建造鵝舍。 挑選鵝苗:選擇腿部有力、茸毛乾燥有光澤的鵝苗。 飼喂管理:開食後的鵝苗,每天餵食4-5次,以切碎的飼料為主。 放水放牧:飼養20天後在水池中放淺水讓鵝苗玩耍。
1、建造鵝舍
鵝舍應該選擇水源充足、遠離居住地、地勢較高、光照充足的地方建造,周圍要有良好的水源和充足的草源,交通要便利,建造鵝舍的時候,要區分出雛鵝舍、肥育舍和肉鵝舍等不同功能,例如雛鵝舍需要保溫良好。
2、挑選鵝苗
鵝苗要選擇腿部有力站立平穩、健康、茸毛乾燥且有光澤的鵝苗,進入鵝舍之前要用清水洗干凈,在雛鵝舍鋪墊乾草會棉墊的物品,舍內溫度保持在30度左右,溫度過低或會致鵝苗夭折。
3、飼喂管理
鵝苗需要先開食,使用碎米浸泡清洗後瀝干後飼喂開食,開食後可餵食切碎後的飼料和青料,每天餵食4-5次,20天後以青料為主,混合碎米或者豆餅餵食,雛鵝舍的飲用水使用溫開水,水溫不能過燙或過涼。
4、放水放牧
鵝苗飼養20天後,可以先在水池或水盆中放入4厘米左右的淺水,讓鵝苗進行玩耍,初次放水時間不超過8分鍾,逐漸延長放水時間和水的深度,30天後,可以在附近的池塘中放牧30分鍾左右。
Ⅹ 鵝苗養殖技術和如何選購鵝苗
一、看時間 查看種蛋的孵化出雛記錄,受精率、孵化率等, 查看出殼時間是否正常。選擇按時出殼的鵝雛,凡是提前或延遲 出殼的鵝雛,其胚胎發育均不正常,均會對以後的生長發育產生 不利影響。
二、看體態要堅決剔除瞎眼、歪頭、跛腿等外形不正常的 鵝苗。用手由頸部至尾部觸摸鵝苗背脊,要感粗壯。好的鵝苗應 站立平穩,兩眼有神,體重正常。
三、看活力健壯的鵝苗行動活潑,叫聲有力。當用手握住 頸部將其提起時』它的雙腳能迅速、有力地掙扎。如將鵝苗仰翻 在地,它自己能迅速翻身後站起。弱的鵝苗常縮頸閉目,站立不 穩』萎縮不動,嗚叫乏力,無力掙扎,翻身困難。 選擇鵝苗的步驟首先是初選,在錐鵝群中按外觀先選出頭部 昂起'眼有神'叫聲有力的鵝苗,初選後再檢查鵝苗各主要部位 的情況』觀察7-20走動的情況,最後確定人選。
四、看臍肛 大肚皮和血臍的鵝苗,肛門不清潔的鵝苗,表明孵化過程中生長發育受到影響,健康狀況不佳。要選腹部柔 軟,卵黃充分吸收,臍部收縮良好,肛門清潔的鵝苗。
五、看來源 檢查種鵝的生產性能、系譜、防疫等記錄是否 齊全符合規定的要求;種鵝場是否具有省級或省級以上《種畜禽 生產經營許可證》;看鵝苗是否來自健康、生產性能高的種鵝, 並符合所需要的種質特性和特徵。了解種鵝是否處在適宜的產蛋 期內(一般不選擇開產前期種鵝的後代),如是壯年鵝的後代, 則更好。 六、看絨毛絨毛要粗、乾燥、有光澤,凡絨毛過細、過稀、 潮濕乃至相互黏著、沒有光澤的,說明其發育不佳、體質不強, 不宜選用。另外,還可以通過查看鵝苗絨毛顏色,判斷鵝苗是否 符合品種的種質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