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老年人健康管理的目的包括
健康管理是指對個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險因素進行檢測、分析、評估和干預的全面過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的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對象是指65歲及以上年齡的老年人。
健康管理的目的在於發現並干預健康風險、預防和控制疾病發生與發展,降低醫療費用,提高生命質量。重點在於提高被管理個體和人群的健康水平。
健康管理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健康管理是以控制健康危險因素為核心
包括可變危險因素和不可變危險因素。前者為通過自我行為改變的可控因素,如不合理飲食、缺乏運動、吸煙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及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異常指標因素。後者為不受個人控制的因素,如年齡、性別、家族史等因素。
二是健康管理應體現一、二、三級預防並舉
一級預防,即無病防病。二級預防,即疾病早發現早治療。三級預防,即治病防殘。三級預防可以防止疾病導致的傷殘和促進功能恢復,提高生存質量,延長壽命,降低病死率。
三是健康管理的服務過程是一個環形運轉循環
健康管理的實施環節為通過健康體檢和相應的實驗室檢測指標來監測健康狀態變化、進行健康評估和實施健康干預。整個服務過程,通過這三個環節不斷循環運行,以減少或降低健康危險因素和程度,維護健康水平。
花2分鍾時間,了解您的專屬健康管理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公共衛生服務科免費服務內容
家庭健康檔案建立與管理;
居民健康教育、健康生活方式咨詢與指導;
60歲以上老人免費體檢(1次/年);
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
計劃生育指導;
建立兒童保健手冊和開展新生兒訪視服務;
產後訪視
簽約家庭成員健康追蹤;
預約轉診服務;
指導整理家庭葯箱;
家庭病床服務
Ⅱ 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內容有哪些
每年對老年人進行一次健康管理服務。內容包括:
(1)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通過詢問,了解老年人基本健康狀況、生活自理能力與吸煙、飲酒、飲食、體育鍛煉等生活方式,以及既往所患疾病、目前慢性疾病常見症狀與治療情況等。
(2)每年進行一次較全面的健康體檢,包括一般體格檢查與輔助檢查。
(3)告知本人或其家屬健康體檢結果並進行針對性健康指導,對發現確診的原發性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等患者納入相應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4)告知下次體檢時間。
(2)為什麼要實施老年人健康管理擴展閱讀:
健康管理特點:
一、健康管理是以控制健康危險因素為核心,包括可變危險因素和不可變危險因素。前者為通過自我行為改變的可控因素,如不合理飲食、缺乏運動、吸煙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異常指標因素。後者為不受個人控制因素,如年齡、性別、家族史等因素。
二、健康管理體現一、二、三級預防並舉。一級預防,即無病預防,又稱病因預防,是在疾病(或傷害)尚未發生時針對病因或危險因素採取措施,降低有害暴露的水平,增強個體對抗有害暴露的能力預防疾病(或傷害)的發生或至少推遲疾病的發生。
二級預防,即疾病早發現早治療,又稱為臨床前期預防(或癥候前期),即在疾病的臨床前期作好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三早"預防措施。
這一級的預防是通過早期發現,早期診斷而進行適當的治療,來防止疾病臨床前期或臨床初期的變化,能使疾病在早期就被發現和治療,避免或減少並發症,後遺症和殘疾的發生,或縮短致殘的時間。三級預防,即治病防殘,又稱臨床預防。三級預防可以防止傷殘和促進功能恢復,提高生存質量,延長壽命,降低病死率。
三、健康管理的服務過程為環形運轉循環。健康管理的實施環節為健康監測(收集服務對象個人健康信息,是持續實施健康管理的前提和基礎)、健康評估(預測各種疾病發生的危險性,是實施健康管理的根本保證)、健康干預(幫助服務對象採取行動控制危險因素,是實施健康管理的最終目標)。
整個服務過程,通過這三個環節不斷循環運行,以減少或降低危險因素的個數和級別,保持低風險水平。
Ⅲ 什麼是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如何做
健康管理不一定要找機構的,和健康相關的不外乎飲食、作息、運動什麼的。
不要吃豬油、肥肉、含高糖分的食物等,多吃海鮮、蛋白質、維生素等食物;
早睡早起,老人休息最重要,睡眠質量不高,對老人身體及情緒有很大影響,老人的情緒也影響睡眠質量,所以要經常關心他們,另外可以為老人配一個睡眠監測器,幫助老人做好睡眠管理;
運動不管對老人還是年輕人都很重要,肥胖會引起各種慢性疾病,非常不利於老人的健康,鼓勵老人多運動,參加朋友圈的戶外活動,廣場舞、乒乓球、太極等,這樣既可以起到鍛煉的作用,還可以擴大老人的朋友圈,減少孤獨感。
半年或一年帶老人體檢一次也非常有必要。對於獨居老人來說,子女不在身邊,有時候磕磕碰碰的,沒人幫助,遠程健康監測器,可以實時監測老人的呼吸、睡眠、駐留信息,當監測到老人在洗手間摔倒半天起不來,或呼吸偏高/偏低等不好的狀況,監護人手機可以收到告警提醒,第一時間關注老人的健康安全。
Ⅳ 做好老年保健工作有哪些社會意義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如何提高廣大老年人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的群體水平,已逐步引起了全社會的重視。尤其是隨著我國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老年人群體壽命逐步增加,如何提高老年人群體的心理保健水平,使億萬老年人在身心愉快的狀況下安度晚年,已成為我們老年學研究領域研討的重要課題之一。本文試圖從四個方面探討老年心理保健的幾個重要問題。一是關於老年心理保健的意義,二是關於老年心理健康標準的基本界定,三是如何認識和把握老年心理保健的幾個重要因素,四是關於做好當代老年心理保健工作的幾點建議。下面筆者從這四個方面分別進行探討,懇請各位專家同仁給予批評指導。
一、關於老年心理保健的意義
老年人的心理保健和心理衛生問題,對於老年人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心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傳統的健康觀認為,身體無病就是健康,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確立,使人們對健康的認識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新的健康觀念是身心與環境處於安寧和諧的狀態,是體格與心態的協調發展,即不僅要有好的軀體,而且要有最佳的心理狀態。現代醫學科學證明,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有著密切關系,若心理不健康,就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最終必然影響甚至損害軀體健康。所以要把學習心理保健知識、掌握心理保健手段、學會身心愉快地生活、樹立起心理健康的新觀念,作為每個老年人安度晚年健康長壽的重要條件。
我國魏晉時代著名養生學家嵇康在《答向子期難養生論》中指出:「養生有五難,名利不滅此一難也;喜怒不除此二難也;聲色不去此三難也;滋味不絕此四難也;神慮轉發此五難也。」「五者無於胸中,則信順日濟,玄德日全,不祈喜而有福,不求壽而自延,此養生大理之所效也。」(《全三國文》卷四八)這里提到的五難,有四難是屬於心理方面的,就是說幾乎全部與心理有關。可見,古代養生學家談保健養生就是以心理保健為主。在現代社會,心理健康是生理、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下健康概念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老年人生活質量評價和健康測量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
1. 老年心理保健的生理基礎
心理學研究與生活實踐表明,積極的情緒有利於身體健康,而消極的情緒則對健康帶來不良影響,這是因為情緒有它的生理機制。當人處在情緒狀態時,會引起身體的外部和內部的一系列的生理反應。生理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發怒時,心跳加快,常達80-200次/分;血壓上升,收縮壓從正常的130毫米汞柱到230 毫米汞柱以上;呼吸每分鍾可達40-50次。人在恐懼時或突然震驚時,呼吸加強而短促,甚至會出現中斷;心跳加速,每分鍾增加20次;血壓也會隨之增加。人在焦慮、憂郁時,會抑制胃腸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對老年人來說,抑鬱、煩惱、發怒等消極情緒往往是引起或激發某些疾病的心理因素。例如,由於過分抑鬱或恐懼,會導致心肌梗塞、腦溢血等疾病。臨床實踐證明,許多癌症患者在發病前大多曾有過持續的消極情緒,或遭受過重大的情緒挫折。生物學實驗表明,消極情緒因素可以使人的大腦活動功能降低,引起免疫力的降低,使有機體抗癌力量下降。在具備其他內因與外因時,使癌症得以形成。而相反,積極的情緒可以增進身體健康,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俗語說,「笑一笑,十年少」。據研究,笑可以促進身體內部的激活水平。大笑一次,身體內橫膜大約可以蠕動18次,而小笑的蠕動程度略小些,笑可以促使肌肉放鬆。臨床觀察發現,很多疼痛是由於肌肉緊張所造成的,大笑可以降低或緩和肌肉的緊張程度,從而減輕或消除疼痛。這些主要是闡述心理保健對老年個體健康上的直接影響和意義。
2. 老年心理保健的社會基礎
進入老年,退出家庭的主角地位,退出社會的工作崗位,這是社會為老年人創造的安享晚年的大好機會,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然而,離退休前後往往在一些老同志中引起一些心理變化。有相當一部分人由於難於適應,心理上還出現一些毛病,如空虛、寂寞、焦慮、憂傷、抑鬱等,人稱為退休綜合症。從調查的情況來看,爭強好勝的人,事業心強的人,工作嚴謹的人,性格固執的人,好爭好鬥的人,缺乏離退休心理准備而突然退下來的人發病率高。老年社會學研究表明,退休綜合症主要是由於產生的失落感、空虛感、懷舊感造成的。失落感會使人感到老年期真正是人生的喪失時期,工作喪失了,規律喪失了,地位喪失了,優勢喪失了,人際關系喪失了,進而認為人到老年乃是人生的盡頭;空虛感會使人感到無所事事,生活無聊,人生乏味,一切都是虛無的;懷舊則容易使人追憶過去的美好時光,尤其是自己過五關斬六將的經歷。轉念一思早成過去,而眼下一片冷冷清清,令人慘然。在懷念過去的同事和朋友時,發現有的作古,有的喪偶,有的長病卧床,有的遠隔千里無緣相見,難免無限凄涼。有調查統計表明,退休綜合症一般經過半年到一年時間的反應,個別人需要稍長的時間。這種現象對絕大多數剛退休的老同志是一大困擾,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水平。尤其是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老年群體現象,應當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就是說,探討和解決好這一問題,將對廣大離退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關於老年心理健康標準的基本界定
我國著名的老年心理學專家許淑蓮教授把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標准概括為五條:①熱愛生活和工作;②心情舒暢,精神愉快;③情緒穩定,適應能力強;④性格開朗,通情達理;⑤人際關系適應強。
國外專家在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標准方面研究得比較具體,他們訂出了10條參考標准:①有充分的安全感;②充分了解自己,並能對自己的能力作出恰當的估計;③有切合實際的目標和理想;④與現實環境保持接觸;⑤能保持個性的完整與和諧;⑥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⑧適度的情緒和控制;⑨在不違背集體意識的前提下有限度地發揮個性;⑩在不違反社會道德規范的情況下,能適當滿足個人的基本需要。
綜合國內外心理學專家對老年人心理健康標準的研究,結合我國老年人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標准基本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界定。
1. 有正常的感覺和知覺,有正常的思維,有良好的記憶。就是說在判斷事物時,基本准確,不發生錯覺;在回憶往事時,記憶清晰,不發生大的遺忘;在分析問題時,條理清楚,不出現邏輯混亂;在回答問題時,能對答自如,不答非所問;在平時生活中,有比較豐富的想像力,並善於用想像力為自己設計一個愉快的奮斗目標。
2. 有健全的人格。情緒穩定,意志堅強。積極的情緒多於消極的情緒,能夠正確評價自己和外界的事物,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為,辦事較少盲目性和沖動性。意志力表現的非常堅強,能經得起外界事物的強烈刺激。在悲痛時能找到發泄的方法,而不至於被悲痛所壓倒。在歡樂時能有節制地歡欣鼓舞,而不是得意忘形和過分激動。遇到困難時,能沉著地運用自己的意志和經驗去加以克服,而不是一味地唉聲嘆氣或怨天尤人。
3. 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樂於幫助他人,也樂於接受他人的幫助。在家中與老伴、子女、兒媳、女婿、孫子、孫女、外甥等都能保持情感上的融洽,能得到家人發自內心的理解和尊重。在外面,與過去的朋友和現在結識的朋友都能保持良好的關系。對人不求全責備,不過分要求於人,對別人不是敵視態度,而從來都是以與人為善的態度出現。無論在正式群體內,還是在非正式群體內,都有集體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
4. 能正確地認知社會,與大多數人的心理活動相一致。如對社會的看法,對改革的態度,對國內外形勢的分析,對社會道德倫理的認識等等,都能與社會上大多數人的態度基本上保持一致。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是不接納社會,與時代前進的步伐不能同向同步。
5. 能保持正常的行為。能堅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學習、娛樂等活動。其一切行為符合自己在各種場合的身份和角色。
以上這五個方面只是界定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基本標准。因為許多國內外專家學者從自己研究的角度提出了許多具體標准。但無論多少標准,都不約而同地認為最重要的一條是「基本正常」,即說話辦事、認識問題、邏輯思維、人際交往等都在正常狀態之中。只要不偏離「正常」的軌道,那麼其心理健康就是達標的。
三、如何認識和把握老年心理保健的幾個重要因素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由許多因素所決定的。大致說來有四個方面。一是生理因素。人到老年大腦和其它生理機能開始退化。如果此時能有效延緩大腦衰老,這對於人的心理健康無疑是一個良好的基礎。如果大腦衰老過快或者個人不能很好地調適自己,有可能導致心理上失常。二是環境因素。人的心理健康與否,與環境有直接的關系。如果生活在一個良好和諧的環境里,人的心理健康就有一個外部的良好環境。如果生活在一個經常受到惡性刺激的環境里,有可能產生不良心理,甚至心理變態。三是生活因素。有意義的活動,良好的生活習慣有益於人的心理健康,若參與一些不良活動,如賭博、酗酒等就會損害人的心理健康。四是文化因素。一個人有較高的文化素養,他會對人生有一個正確態度,能正確處理人生道路上遇到的一切挫折和不幸,而不會因意外情況的產生而導致心理失常。
那麼,老年人如何做到年高而不老、壽高而不衰,把高質量的生活和愉快的身心把握在自己手中呢?筆者根據我國古今養生保健的理論和實踐,概括為四個字,即「動」、「仁」、「智」、「樂」,現概述於後,供廣大老年朋友參考。
1. 「動」,就是多運動。「生命在於運動。」實踐證明,運動不僅延緩衰老,生物學家的研究已經證明人的肌體「用進廢退」,古人也早就提出「不動則衰」。日本一位研究老人問題的專家指出「君欲延年壽,動中度晚年。」因此,老年人要注意加強身體的適度鍛煉,循序漸進,持之以恆。俗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就是這個道理。
2. 「仁」,就是心地善良,待人寬厚。「仁者壽」為無數長壽老人的實踐所證實。在生活中可以看到,長壽老人幾乎個個慈祥善良。美國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同情與幫助他人,也有利於自身的心理健康。哈佛大學心理系曾作過一個實驗,讓學生看一部婦女在印度幫助病人與貧苦人的影片,看完電影就對學生的唾液進行化驗分析,發現學生機體的A種免疫球蛋白顯著增加。專家們為此得出結論,對他人的不幸遭遇的同情與援助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機制。人常說:「心底無私天地寬」、「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就是說,對人寬厚、幫助別人,不僅有益於別人,也有利於自身。有位年逾九旬但身體頗健的老醫生說:「我不可能無私、但以『少私』兩字為座右銘,『少私』好處很多,可以開心,可以寬曠。名利淡泊了,與人少爭了,就能心平氣和、身心健康。我有今日之健,也許是對人寬厚,時時處處為他人著想專心工作的緣故。」
3. 「智」,就是勤於學習,科學用腦,尤其要善於用科學的知識指導養生保健。老年人步入第二人生,最主要的心理准備就是重新學習,豐富精神生活,延緩大腦衰老。「樹老怕空,人老怕松。」要「活到老,學到老」。進入老年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如老年自我保健,老年社會學、老年心理學、家政學等。同時還要了解國內外大事,了解社會變更,學習新知識,更新觀念,緊跟時代的步伐。另外,還應該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學兩手具有新時代特徵的技術,如打電腦、上網等。 「網上的世界真精彩」,英特網上有很多值得老年人驚喜的東西。
4.「樂」,就是保持樂觀情緒,保持好奇心,時刻保持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前幾年我在《關於現代家庭對老年人身心健康負面影響及調適對策》一文中曾總結了三句話,即「正視現實,接受挑戰;樂觀豁達,安享晚年;適應今天,迎接明天」。這就是說,只要每個人都能樂觀豁達,與時俱進,保持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那麼其生活質量和人生價值將具有更大的社會意義。馬克思曾經說過一句名言: 「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付良葯更能解決生理的疲憊和痛苦。」快樂與豁達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不僅要會享用,更要善於發掘。清代著名畫家高相軒曾總結有「十樂養生延壽法」:①耕耘之樂。②把掃之樂。③教子之樂。④知足之樂。⑤安居之樂。⑥暢談之樂。⑦漫步之樂。⑧沐浴之樂。⑨高卧之樂。⑩曝背之樂。可謂「樂者壽」之集大成者,當代老年朋友應當效法學習。
以上關於老年心理保健的四個字,也可以歸納為「動者壽,仁者壽,智者壽,樂者壽」。這十二個字的內涵非常寬泛豐富,因為篇幅所限,不再展開論述。另外,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有機結合、互相滲透,同時又是相得益彰的。
四、關於做好當代老年人心理保健工作的幾點建議
根據科學的推測,人類自然壽命應比現在實際的壽命更長。但由於疾病、創傷或心理、社會等不良影響,使人們未能達到預期壽命而過早死亡。危害老年人常見的病為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和癌症。而這些疾病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均屬「心身疾病」,其中50%以上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和行為(包括不良情緒、吸煙、酗酒、飲食過度、睡眠和休息不足等)引起的。可見,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和心理行為,此類疾病即可大大減少。因此,我們應該採取積極有力的措施,及時給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詢服務,指導他們進行自我心理調節和自我保健,以達到不斷提高廣大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的群體水平。下面結合我國老年心理保健現狀談幾點思考性的建議,以期引起大家和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1.要把老年心理保健工作提到老年社會保障和實現健康老齡化的高度來認識。就是說,老年心理保健不僅僅是醫療就醫機構、離退休管理部門的事,而是全社會的事。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全社會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要關心有關老年心理保健的工作,都要採取積極措施支持老年心理保健的工作,以期不斷提高全社會老年心理保健的工作意識。
2.要大力宣揚老年心理保健成功的典型,廣泛進行老年心理保健工作的宣傳教育。據我們了解,我國在進行老年心理保健教育方面的普及水平還很低,城裡老人、文化老人還稍懂一些,而在鄉下,文盲老人的絕大部分對老年心理保健還屬於一無所知。應該說,我們這方面的工作任務還很大,還必須利用一切有利條件,進行廣泛的宣傳教育,積極引導廣大老年人及時跟上時代的步伐,樹立健康的老年心理保健的新理念。
3.要經常組織開展一些老年心理保健研討活動,及時總結推廣科學的老年心理保健知識和方法。要利用新聞媒體等現代手段,組織一些通俗易懂的老年心理保健的專題講座,介紹一些科學健康的心理保健方法。要充分利用鄉鎮、社區、離退休工作部門等有關組織,在老年人比較集中的地方進行老年心理保健的咨詢服務活動。
4.要大力營造老年心理保健的無障礙環境,及早在全社會構建並啟動老年心理無障礙工程。所謂「老年心理無障礙工程」,就是在全社會形成人人關愛和尊敬老年人,處處都有敬老助老的良好設施,確實使老年人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在社區,無論走到何處何地,都能感受到人格的尊嚴和獨立,都能無憂無慮,心情舒暢地安享晚年。應該說,這一提法在我國經濟、文化、社會現代化還不夠發達的情況下似乎還有點超前。但就我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和我國老年心理保健的社會現狀來看,做為一種老齡工作的遠景規劃目標這個提法還必須盡早地提出來,以期及早地做一些有關的思想輿論的准備。其實,這一提法已完全可以在我國一些經濟文化比較發達的城市或地區先行開展試驗。一旦取得進展或成功,將會在全國引起積極的示範性效應。
Ⅳ 65歲老年人健康管理
老人的身體健康是兒女最大的幸福,老人晚年需要格外注意。那65歲老年人健康管理有什麼呢?下面和我去看看吧!
65歲老年人健康管理:一:老年人健康管理 工作計劃
為促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更好的實施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項目,為老年人提供疾病預防,自我保健及傷害預防的指導,減少健康危險因素,有效預防和控制慢性病。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XX年版,並結合我鎮實際本 實施方案 。
一、項目目標
(一)通過實施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項目,對轄區老年人進行健康危險因素調查和一般體格檢查,提供疾病預防、自我保健及傷害預防、自救等健康指導,減少主要健康危險因素,有效預防和控制慢性病和傷害,逐步使老年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二)開展老年人保健工作,定期為65歲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檢查,到年底,老年人健康檔案建檔率達90%以上。健康檔案做到及時更新並實施計算機動態管理。
(三)20XX年底前老年人健康規范管理率達65%。每年為管理的65歲以上老年人做1次健康檢查,體檢率70%以上。
(四掌握轄區內65歲以上老年人口數量及分布。老年人健康管理率65%以上;老年人健康體檢表完整率不低於75%;老年人健康體檢結果反饋率和檔案充實率不低於85%。老年人評估率不低於85%
二、項目范圍及內容
(一)項目范圍:覆蓋我中心轄區內所有65歲以上老人。
(二)項目內容
對轄區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登記管理,進行健康危險因素調查和一般體格檢查,提供疾病預防、自我保健及傷害預防、自救等健康指導。
1、每年進行1次老年人健康管理。
2、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評估:包括吸煙、飲酒、體育鍛煉、飲食、慢性疾病常見症狀和既往所患疾病、治療及目前用葯情況。
3、體格檢查:包括血壓、體重、皮膚、淋巴結、乳腺、心臟、肺部、腹部、四肢肌肉關節等體格檢查以及視力、聽力和活動能力的一般檢查。
4、輔助檢查:每年免費1次6+1的輔助檢查即血常規、尿常規、血脂、血糖、肝功、腎功、心電圖。查體率在70%以上。
5、告知居民健康體檢結果並進行相應干預。
(1)對發現已確診的高血壓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納入相應的慢性病患者管理。
(2)對存在危險因素且未納入其他疾病管理的居民要定期隨訪。(3)告知居民一年後進行下一次健康檢查。
6、對所有老年人進行慢性病危險因素、流感疫苗接種知識、骨質疏鬆預防及防跌倒 措施 、意外傷害和自救等健康 教育 。
三、項目組織與實施
1、由衛生院全面負責項目的組織實施工作。
2、對下屬村衛生所(室開展老年人保健工作進行技術指導和督查,並及時向上級基婦辦匯報,並根據反饋意見進行整改。
3、原則上項目由轄區內村衛生室具體執行,衛生院負責對其技術指導,鑒於目前村衛生所(室人員、技術水平等實際情況,以衛生院為主導以村衛生所(室為幫手,對老年人保健實行規范管理。
65歲老年人健康管理:二: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計劃
響應國家衛生部的號召,為促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更好的實施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項目,為老年人提供疾病預防,自我保健及傷害預防的指導,減少健康危險因素,有效預防和控制慢性病。根據《國家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制定我鄉老年人健康管理實施細則。服務對象:全鎮所有居委會、行政村的65歲以上的老年人。
服務內容;為所有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年進行一次免費的體檢,體檢的時間視情況具體安排,體檢項目依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進行,並盡可能增加一些必要的項目,具體步驟如下:
1衛生院組織各村的老年人每年一次的健康體檢,體檢前先由
各村鄉村醫生通知各家需要體檢的人員,可以到衛生院進行體檢,也可以衛生院的醫務人員去村衛生室體檢。
2老年人體檢可與慢病體檢以及建立健康檔案相結合。
3體檢的內容包括健康狀況的評估、體格檢查、輔助檢查。
4健康狀況評估包括:吸煙、飲酒、體育鍛煉、飲食、慢性疾病常見的症狀、既往病史、遺傳病史、現病史及臨床表現、治療和目前用葯情況。
5體格檢查方面含有血壓、身高、體重、腰圍、臀圍、皮膚、淋巴結、心肺聽診、腹部是否有包塊、下肢是否水腫、呼吸、體溫、脈搏。
輔助檢查有:每年一次血糖、血脂,有條件的話還應加上血常規、尿常規、B超、心電圖、X光片。
6告知老年人健康體檢的結果並進行相應的干預。
○對發現已確診的高血壓者和2型糖尿病者納入相應的慢病管理
○對存在危險因素但是尚未納入慢病的居民定期隨訪
○對所有的老年人進行慢病危險因素、高血壓防治知識、糖尿病危害的健康教育
主要工作目標:
1掌握全鄉65歲以上老年人的花名表及數據,規范管理率≥50﹪、體檢率≥50%;
2健康體檢表完成率≥95%。
65歲老年人健康管理:三: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計劃
為促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更好地實施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項目,為老年人提供疾病預防、自我保健及傷害預防的指導,減少健康危害因素,有效預防和控制慢性病。根據《廣州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包(20XX年版》的工作要求,根據花都區第二人民醫院的實際情況,制定老年人健康管理20XX年工作計劃。
一、服務內容及要求
按要求為轄區內65歲及以上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老年人建檔率20XX年≥80%,老年人健康檢查管理率20XX年≥80%;
二、工作安排
一體檢要求
20XX年10月-20XX年9月對各村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檢查服務,體格檢查包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體重、身高、腰圍、皮膚、淺表淋巴結、心臟、肺部、腹部等檢查以及口腔、視力、聽力和活動能力的一般檢查以及認知功能和情感狀態的初篩檢查;女性增加乳腺、婦科檢查。輔助檢查包括:血尿常規、大便潛血、空腹血糖、血脂、肝腎功能和心電圖檢查、胸透。
二相關科室工作分工
體檢科:布置體檢場地,組織各科室體檢工作人員下鄉並做好人員分工和體檢現場工作分流,在一周內將合格的體檢表、體檢結果(電子版等有效資料反饋防保所專職人員。
防保所:制定體檢方案,與各村委溝通,安排體檢時間,並做好體檢前的宣傳告知工作。及時收集整理體檢資料,一個月內反饋給各村,建立健康檔案並錄入電子系統。
預防保健部:牽頭及協調人員參加體檢。負責配合體檢
開展相關健康教育工作。
三具體做法
1、體檢前與村委、鄉醫做好溝通、前期准備工作,主要為宣傳發動和通知村民參加體檢工作。
2、公示體檢項目,嚴格按照廣州市要求的項目開展。
3、對參加體檢的老年人、慢性病病人發放健康小禮包,體檢同時進行義診咨詢或健康教育講座,對所有的老年人進行慢病危險因素、高血壓防治知識、糖尿病危害的健康教育。
4、體檢應根據各村范圍大小實行分片區體檢方便村民,提高村民參加體檢的意願。
5、告知老年人健康體檢的結果並進行相應的干預。對發現已確診的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者納入相應的慢病管理;對存在危險因素但是尚未納入慢病的居民定期隨訪。
Ⅵ 老年人如何進行健康管理
人到中年以後機體由盛漸衰,逐步出現各器官的退行性變化。四十至五十歲是胃腸病、呼吸道、心腦血管、癌症等疾病的易發年齡期。因此老年人的健康保健顯得尤為重要。接下來就從4個方面入手為各位朋友們講解一下,如何健康地進行老年保健。
1、飲食方面;隨著年齡逐漸增大,身體機能也在慢慢減退,各個系統的功能都已經慢慢地退化。消化系統就在其中,人在年齡大以後,很多食物都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包括老年以後牙齒松落等各種問題的出現也影響了食物的消化與吸收,因此老年人要格外注意自己的飲食問題,多吃一些優質蛋白質以及易於消化的食物,還有就是可以多吃一些鈣含量豐富的食物,人老之後骨骼和牙齒的鈣流失的很快,非常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的症狀,還有就是老人的胃腸道薄弱,不宜吃生冷未熟的食物,因此食物盡量煮熟後使用,其次還可以選擇吃一些養生方面的食物。
2、身體鍛煉;其實關於這方面不少老年人做的是非常不錯的,我們經常可以在公園看到一些進行鍛煉的老年人,有的在打太極拳,有的在跳廣場舞。這些都是非常好,非常適合老年人的運動。但是也有一些老年人並不願意出門,對於老年人來說不運動是非常不對的選擇。適當的進行身體鍛煉,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力,使老年人不容易被疾病感染。並且外出多曬曬太陽,多進行運動,對老年人的骨骼也是有一定的好處的,同時還能降低老年人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3、疾病預防;人到了一定的年紀,身體素質會慢慢下降,抵抗力和免疫力都不能和年輕的時候相比了。一些很小的疾病都有可能引起身體的嚴重不適,因此對於疾病的預防格外重要。老年人在季節交替的時候不要隨便減少衣物,要注意保暖,根據氣候的變化來增減衣物,其次就要注意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膽固醇、心腦血管疾病等疾病,這些疾病都是在老年人中發病率比較高的疾病,生活中有不適症狀,要及時去醫院看大夫,日常生活中也應該多多監測自己的身體健康問題,不少老年人都有勤儉的美德,有時候身體不舒服也會忍一忍不捨得去醫院,但其實這種觀念是非常錯誤的,等到疾病嚴重的時候再去醫院,不僅耗費財力,還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也會使子女們牽掛擔心。
4、精神方面;人到老年之後,精神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年輕人需要進行適當的娛樂,老年人也要有自己的娛樂方式。要保持穩定的情緒,少操心,保持心胸寬闊,才能更好的保持身體健康。俗話說得好,笑一笑十年少,這也從側面證實了,心情好對身體的好處,同樣還有一句老話叫做操心過度,一夜白頭,也從側面反映了如果精神方面有焦慮的情況產生的話,對身體也是有影響的。老年人應該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不應該過度為生活的瑣事所操心。
Ⅶ 什麼是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宗旨
01
積極認識老齡化和衰老
老年人要不斷強化自我保健意識,學習自我監護知識,掌握自我管理技能,早期發現和規范治療疾病,對於中晚期疾病以維持功能為主。
02
合理膳食,均衡營養
老年人飲食要定時、定量,每日食物品種應包含糧谷類、雜豆類及薯類(粗細搭配),動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奶類及奶製品,以及堅果類等,控制烹調油和食鹽攝入量。建議老年人三餐兩點,一日三餐能量分配為早餐約30%,午餐約40%,晚餐約30%,上下午各加一次零食或水果。
03
適度運動,循序漸進
老年人最好根據自身情況和愛好選擇輕中度運動項目,如快走、慢跑、游泳、舞蹈、太極拳等。上午10~11點和下午3~5點為最佳運動時間,每次運動時間30~60分鍾為宜。
04
及早戒煙,限量飲酒
戒煙越早越好。如飲酒,應當限量,避免飲用45度以上烈性酒,切忌酗酒。
05
保持良好睡眠
每天最好午休1小時左右。如果長期入睡困難或有嚴重的打鼾並呼吸暫停者,應當及時就醫。如使用安眠葯,請遵醫囑。
06
定期自我監測血壓
測前應當休息5分鍾,避免情緒激動、勞累、吸煙、憋尿。每次測量兩遍,間隔1分鍾,取兩次的平均值。高血壓患者每天至少自測血壓3次(早、中、晚各1次)。警惕血壓晨峰現象,防止心肌梗死和腦卒中;同時應當避免血壓過低,特別是由於用葯不當所致的低血壓。
老年人應該每1~2個月監測血糖一次,不僅要監測空腹血糖,還要監測餐後2小時血糖。糖尿病患者血糖穩定時,每周至少監測1~2次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標應當適當放寬,空腹血糖<7.8毫摩/升,餐後2小時血糖<11.1毫摩/升,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控制在7.0%~7.5%即可。
08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老年人應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如控制油脂、鹽分的過量攝入,適度運動,保持良好睡眠,定期體檢,及早發現冠心病和腦卒中的早期症狀,及時治療。
09
關注腦卒中早期症狀,及早送醫
一旦發覺老年人突然出現一側面部或肢體無力或麻木,偏盲,語言不利,眩暈伴惡心、嘔吐,復視等症狀,必須撥打「120」,緊急送到有條件的醫院救治
Ⅷ 四川將為65歲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費健康管理服務,這有什麼意義
面對人口老年化,近日,四川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葯局印發《四川省銀齡健康工程2022年工作方案》,將為65歲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費健康管理服務。那麼,這有何意義?讓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吧。
五,給老人提供安寧的生活。老人有病免費檢查,還可以享受上門服務,讓他們不必擔心有錢看不到病。從而,給老人提供了安寧的生活。讓他們覺得老有所醫,老有所護的感受。
總之,這一舉動不僅給老人帶來了好處,也為年輕人減輕了很多負擔。當然,更重要是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了鋪墊。在此,感謝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和省中醫葯局以及政府。
Ⅸ 老人該如何做健康管理
1、多注意補充水分
尤其是處於北方氣候比較乾燥的秋冬季節,此時不僅皮膚變得乾燥,身體也會缺乏水分。不妨在每天早晨起床後來一杯溫水,畢竟經過一晚上睡眠,身體也會丟失大量水分,而早晨的這杯溫水正好補充了因為呼吸、排泄丟失的水分,還能夠有效防止便秘。
2、適量運動
適合老年人的運動形式也有很多,清晨公園里或者比較大的空曠場地中,經常看到很多老年人打太極拳、慢走、舞劍、乒乓球等,這些鍛煉方式只要在老年人身體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都值得提倡。
3、正確用餐
老年人腸胃不好,牙齒也在不斷的退化,所以早餐應盡量避免刺激性、油膩、干硬的食物,根絕身體條件適量選擇易於消化吸收的溫熱食物。不過糖尿病患者更應該注意飲食的營養和合理搭配,以避免加重病情,造成疾病惡化。中午可以加強營養,選擇蛋白質以及微量元素較多的食物,盡量遠離高糖、高脂肪、高膽固醇、高熱量的垃圾食物。
總而言之,飲食的營養均衡必須是首要考慮標准,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魚肉蛋奶、主食等食物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幫助很大,日常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量增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