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豬肉哪個部位好,營養高呢有哪些美味又健康的製作方法
畜類原料因為品種的不一樣,或同一品種的成長條件的不一樣,在營養素含量和構成上具有非常大的差異。畜禽肉和一部分內臟器官是大家飲食中優質蛋白的較好由來,優質蛋白的含量可以做到10%~20%,並且品質較高,分子生物學使用價值做到 80% 上下。但具有於結蹄中的膠原蛋白粉和原蛋白,因為必需氨基酸的構成不平衡,如谷氨酸、脯氨酸、蛋氨酸質量濃度很低,蛋白的使用率低,屬於不徹底蛋白。豬的身上最有營養成分、最美味的,實際上並並不是筒骨,反而是一個令人意想不到人體器官:豬胃即大夥說得豬小肚。
煮好的豬肉皮用刀颳去不必要的油和毛,切割成條形。蔥切割成段,姜切一片。鍋中續水,開走紅將切開的豬肉皮放進鍋中,隨後放進蔥蒜,八角,桂皮粉,白芍,米酒一起煮三十分鍾。在煮豬肉皮的歷程中,野山椒和小米辣放進小盤子中,腌野山椒的水到一點兒放小盤子里邊。將煮好的豬肉皮撈出來,用冷水沖一下。將小盤子里的朝天椒潮濕一起倒進豬肉皮中,再放進生抽醬油,食用醋,鹽,芝麻油,拌勻稱。拌好的豬肉皮裝進便當盒中,蓋緊蓋,放進電冰箱泡上一晚,野山椒的口味就更佳了。豬肉皮來出去後放進蔥段,拌勻稱就可以。
㈡ 豬身上的哪部分的肉最好吃哪部分的肉最有營養
豬身上裡脊肉最好吃,最有營養
肉的不同部位肉質不同,一般可分為四級。特級:裡脊肉;一級:通脊肉,後腿肉;二級:前腿肉,五花肉;三級:血脖肉,奶脯肉,前肘、後肘。不同肉質,烹調時有不同吃法。吃豬肉,不同位置的肉口感也不同。豬身上裡脊肉最嫩,後臀尖肉相對老些。炒著吃買前後臀尖;燉著吃買五花肉;炒瘦肉最好是通脊;做餃子、包子的餡要買前臀尖。"
裡脊肉(Tenderloin),是指豬、牛、羊等脊椎動物的脊椎骨內側的條狀嫩肉。裡脊肉通常分為大裡脊和小裡脊,大裡脊就是大排骨相連的瘦肉,外側有筋覆蓋,通常吃的大排去骨後就是裡脊肉,適合炒菜用。小裡脊是脊椎骨內側一條肌肉,比較少,很嫩,適合做湯。
裡脊肉營養價值最高,主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腎虛體弱、產後血虛、燥咳、便秘、補虛、滋陰、潤燥、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和止消渴。選購裡脊肉時,要求其色澤紅潤,肉質透明,質地緊密,富有彈性,手按後能夠很快復原,並有一種特殊的豬肉鮮味。裡脊的儲存方法:家庭如果需要保存裡脊肉,可把裡脊肉放在保鮮盒內,撒上少許紹酒,蓋上蓋,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可貯藏1-2天不變質。如果需要長期保存,則需要把裡脊肉用保鮮膜包裹好,放冰箱冷凍室內冷凍保存,一般可保存一個月不變質。
營養元素含量(每100克)營養元素含量(每100克)能量155]千卡i]蛋白質20.2]克i]脂肪7.9]克i]碳水化合物0.7]克i]維生素A5]微克i]維生素E0.59]微克i]硫胺素0.47]毫克i]核黃素0.12]克i]膽固醇55]克i]鉀317]毫克i]鈉43.2]毫克i]鈣6]毫克i]鎂28]毫克i]鐵1.5]毫克i]錳0.03]毫克i]鋅2.3]毫克i]銅0.16]毫克i]磷184]毫克i]硒5.25]微克i]煙酸5.2]毫克i]葉酸8.3]微克i]。
㈢ 豬身上哪個部位的肉吃起來比較好吃
豬肉一般是裡脊肉最好吃。
豬肉各部位的特點如下:
裡脊肉:是脊骨下面一條與大排骨相連的瘦肉。肉中無筋,是豬肉中最嫩的一部分。水分含量多,脂肪含量低,肌肉纖維細小,炸、熘、炒、爆等烹調方法都適合。
臀尖肉:位於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質鮮嫩,烹調時可用來代替裡脊肉。
3. 坐臀肉:位於後腿上方,臀尖肉下方。全為瘦肉,但肉質較老,纖維較長,一般多在做白切肉或回鍋肉時用。
4. 五花肉:為肋條部位肘骨的肉,是一層肥肉、一層瘦肉夾起的,適於紅燒、白燉和做粉蒸肉。
5. 前腿肉:又稱夾心肉,位於前腿上部,半肥半瘦,肉老筋多,吸收水分能力較強,適於做餡和肉丸子。在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適宜作糖醋排骨或煮湯。
6. 前排肉:又叫上腦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塊肉,瘦肉夾肥,肉質較嫩,適於做米粉肉和燉肉。
7.奶脯肉:在肋骨下面的腹部,結締組織多,均為泡泡狀,肉質差,一般做臘肉或煉豬油,也可燒、燉或用於做酥肉。
8.奶脯肉:在肋骨下面的腹部,結締組織多,均為泡泡狀,肉質差,一般做臘肉或煉豬油,也可燒、燉或用於做酥肉。
9. 蹄膀:位於前後腿下部,後蹄膀比前蹄膀好,紅燒和清燉均可。
10.頸肉:又稱血脖、槽頭肉,在前腿的前部與豬頭相連處,是宰豬時的刀口部位,多有污血,肉色發紅,肥瘦不分,肉質差,一般用來做餡和叉燒肉。
㈣ 豬肉哪個部位最好吃
豬肉的不同部位肉質不同,一般可分為四級。 特級:裡脊肉;一級:通脊肉,後腿肉;二級:前腿肉,五花肉;三級:血脖肉,奶脯肉,前肘、後肘。不同肉質,烹調時有不同吃法。 1.裡脊肉 是脊骨下面一條與大排骨相連的瘦肉。肉中無筋,是豬肉中最嫩的肉,可切片、切絲、切... 豬肉的不同部位肉質不同,一般可分為四級。特級:裡脊肉;一級:通脊肉,後腿肉;二級:前腿肉,五花肉;三級:血脖肉,奶脯肉,前肘、後肘。不同肉質,烹調時有不同吃法。 健康生活 1.裡脊肉 是脊骨下面一條與大排骨相連的瘦肉。肉中無筋,是豬肉中最嫩的肉,可切片、切絲、切丁、作炸、熘、炒、爆之用最佳。 2.臀尖肉 位於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質鮮嫩,一般可代替裡脊肉,多用於炸、熘、炒。 3.坐臀肉 位於後腿上方,臀尖肉的下方臀部,全為瘦肉,但向質較老,纖維較長,一般多作為白切肉或回鍋肉用。 4.五花肉 為肋條部位肘骨的肉,是一層肥肉,一層瘦肉夾起的,適於紅燒、白燉和粉蒸肉等用。 5.夾心肉 位於前腿上部,質老有筋,吸收水分能力較強,適於制餡,制肉丸子。在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適宜作糖 醋排骨,或煮湯。 6.前排肉 又叫上腦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塊肉,瘦內夾肥,肉質較嫩,適於作米粉肉、燉肉用。 7.奶脯肉 在肋骨下面的腹部。結締組織多,均為泡泡狀,肉質差,多熬油用。 8.彈子肉 位於後腿腿上,均為瘦肉,肉質較嫩,可切片,切丁,能代替裡脊肉。 健康生活 9.蹄膀 位於前後腿下部,後蹄膀又比前蹄膀好,紅燒和清燉均可。 10.脖子肉 又稱血脖,這塊肉肥瘦不分,肉者質差,一般多用來作餡。 11.豬頭 宜於醬、燒、煮、腌,多用來製作冷盤,其中豬耳、豬舌是下酒的好菜。
㈤ 豬肉,哪個部位的肉最好吃,最有營養
很多人覺得豬身上最嫩的是裡脊肉,其實不然,最嫩的是梅花肉。梅花肉位於豬的肩胛骨處,這種的分布是瘦肉中摻雜著脂肪,形似梅花,吃起來又香又嫩。
㈥ 豬的哪個部位最好吃且最有營養為什麼
豬的哪個部位最好吃且最有營養?為什麼?
隨著我們的日常生活 越來越好,人們都生活品質也逐漸的提高,想要吃更好的食物,想要吃的健康,吃的綠色,吃的放心 ,有一種食物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它對於我們的營養 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價格是非常的合適 ,對於普通的家庭來說,也是值得購買的 。
不同的人喜歡吃豬的不同的部位 ,每一個人所喜歡的 部位不同,那麼所認為好吃的那一個也是不一樣的 ,所以說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道理,無論是什麼部位 ,只要用正確的方法製作那麼就是非常美味的就會收到歡迎 。
㈦ 去買豬肉時,哪些部位才好吃呢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豬肉是最常吃的肉類食材之一,還記得小時候最期盼的日子就是過年了,因為除夕年夜飯會做上一大桌的菜,其中就有豬肉做的紅燒肉、肉絲湯、紅燒排骨等,能連續吃上好幾天,感覺非常的幸福。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想要吃豬肉可以直接去菜市場買,很方便快捷,豬肉不僅可以炒菜做湯,還能當成餡做餃子等,烹飪用途廣泛。
豬身上有前腿肉與後腿肉,雖然都是豬身上的肉,區別可大了,因為豬跑起來是先用前腿開跑,運動的次數肯定比後腿多,所以前腿肉更加緊實,吃起來很有彈性,還有筋骨,而後腿肉相對來說比較鬆弛,大部分都是肥肉,所以不建議大家買後腿肉吃。
㈧ 豬肉的各個部位的肉有什麼特點哪處的好吃
大家最熟知常見的一種就是五花肉,五花肉又稱肋條肉,位於豬的腹部。肉肥瘦間隔,一層肥一層瘦,故稱五花肉。五花肉中的肥肉遇熱融化,瘦肉質嫩,適合做各種菜。包括炒,燉,紅燒,扣肉,回鍋肉等。
㈨ 豬肉哪個部位的肉最好吃
其實豬肉不同的部位,肉質、口感不一樣,做法也不同,所以並不能說哪個最好,只要是新鮮的就行。但買豬肉一定要注意,有3種豬肉不能買,很多人還不懂,花錢買到了劣質豬肉。今天就和大家說說買豬肉的技巧,學會後買肉不吃虧,避免被肉販子糊弄。
不能買的豬肉
1、母豬肉
其實只要是新鮮的母豬肉,也是可以吃的,為啥不建議買,是因為它的口感太差了。用來生豬仔的母豬,生長周期長,豬皮非常粗糙,腥臊味比較重,而且肉質又老又柴,沒人喜歡吃。所以買豬肉時最好別買母豬肉,不管怎麼做都不好吃,白白花錢。
2、顏色發白的豬肉
顏色發白的豬肉,肯定不是好豬肉,有3種情況,第一種是冷凍了很久的豬肉,由於流失了很多水分,口感發柴。第二種是水洗肉,肉已經變質了,但用雙氧水洗干凈,可以去除異味,但肉也被漂白了。
第三種是注水肉,由於注入了大量的水分,導致顏色發白,而且看起來水汪汪的。這幾種豬肉都是劣質肉,不僅難吃還會危害健康,所以千萬不要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