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職業健康體檢有哪四種形式
職業健康體檢的形式包括上崗前、在崗期間(定期)、離崗時和應急的健康檢查四種:
1、上崗前
就業前健康健康檢查是指用人單位對准備從事某種作業人員在參加工作前進行的健康檢查。目的在於發現職業禁忌症。如從事鉛、苯作作業的工人著重進行神經系統和血象的檢查,從事粉塵作業的工人進行胸部X線檢查,以確定該工人的健康狀況能否合適從事該項作業。
2、定期健康檢查
定期健康檢查是指用人單位按一定時間間隔對從事某種作業的工人的健康狀況進行檢查。目的在於發現職業禁忌症和所從事職業相關損害。並對所發現職業禁忌症和所從事職業相關損害的勞動者,應及時調離原工作崗位,並妥善安置。
3、離崗或轉崗時健康檢查
離崗或轉崗時健康檢查是指職工調離當前工作崗位或者改變目前工作崗位前所進行的健康檢查。目的是為了掌握中在離崗或轉崗時,職業病危害因素對其健康有無損壞或可疑徵象。
4、應急健康檢查
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時的緊急健康檢查。
㈡ 2021年辦健康證都檢查哪幾項
2021年辦理健康證需要檢查以下項目:
1、胸部的放射檢查,檢查有沒有肺炎、肺結核。
2、抽血化驗谷丙轉氨酶,如果谷丙轉氨酶兩倍以上升高,同時要檢查甲肝抗體、乙肝五項、丙肝抗體等項目。
3、內科檢查血壓、檢查有沒有重大的心肺疾病。
4、外科檢查甲狀腺、乳腺、脊柱、四肢關節等。
5、大便培養霍亂弧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檢查有沒有上述的腸道傳染性疾病,因為健康證針對的主要是醫葯行業、餐飲行業以及制水行業、美容行業的工作人員,需要檢查傳染性疾病。辦理健康證的時候,需要攜帶本人的身份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四十五條
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並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患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應當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後方可上崗工作。
《食品安全法》
第七條
從事食品生產經營,公共場所服務,化妝品、一次性醫療衛生用品等專業生產,有毒、有害、放射性作業,幼托機構保育這五大行業的相關人員必須擁有健康證。健康檢查主要涉及的疾病為:痢疾、傷寒、活動期肺結核、皮膚病(傳染性)和其他有傳染性的疾病。如果查出患有這些疾病,則不得從事理發美容、直接接觸入口食品、公共浴室等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需治癒後方可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四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者有休息的權力。國家發展勞動者休息和休養的措施,規定職工的工作時間和休假制度。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僅從以上幾條規定就可體現出政府對人民健康的關懷和重視,從法制上保障了人民健康。第二十一條
國家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開展群眾性的衛生活動,保護人民健康。國家發展體育事業,增強人民體質。第二十六條
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
㈢ 職業健康檢查包括那些
職業健康檢查是指醫療衛生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進行的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的健康檢查。
職業健康檢查機構:
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職業健康檢查,應當在開展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向省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備案。備案的具體辦法由省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依據本辦法制定,並向社會公布。
職業健康檢查檔案應當包括下列材料:
1、職業健康檢查委託協議書;
2、用人單位提供的相關資料;
3、出具的職業健康檢查結果總結報告和告知材料;
4、其他有關材料。
職業健康檢查機構具有以下職責:
1、在備案開展的職業健康檢查類別和項目范圍內,依法開展職業健康檢查工作,並出具職業健康檢查報告。
2、履行疑似職業病的告知和報告義務;
3、報告職業健康檢查信息;
4、定期向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報告職業健康檢查工作情況,包括外出職業健康檢查工作情況等。
㈣ 2021年保育員入職體檢項目有哪些
入職體檢最基本的套餐包括肝功二項、胸片、內外科、眼科、耳鼻喉科,這是最基本的套餐。入職體檢套餐的項目還會根據入職單位的要求做調整,有一些單位要求的比較詳細,想對身體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所以體檢套餐的項目包括比較多,比如公務員的體檢、警察的入職體檢,體檢項目就會比較多。最基礎的套餐主要是為了排除傳染性疾病,比如肺結核、肝炎之類的。
㈤ 2021年健康證體檢項目
健康證一般是針對從事餐飲業和家政服務業以及公共場所的服務人員的健康證明。
1.健康證的體檢項目通常包括有常規的內科檢查,心率、血壓、心電圖等,以及外科檢查,普通的肝、脾觸診,以及身高體重的檢查。
2.另外還要抽血化驗是否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梅毒等傳染性疾病。要化驗肝功能是否正常,另外還有拍胸片檢查排除肺結核。
3.大便常規和大便培養檢查要排除是否有霍亂弧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的感染等都是可能會傳染的疾病。
【拓展資料】
人們對健康證有一些所謂的誤區:
一是持有"健康合格證"就說明是健康的。健康證規定持證人一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人員是流動的,而健康證的查驗是相對靜態的。有些持證人在檢查後感染了疾病,而他在下次檢查前持有的依然是合格的健康證明。許多疾病隱藏潛伏,帶菌者本身沒有感到症狀;也有人害怕檢查不合格意味著下崗沒飯吃,不得不刻意迴避隱瞞,造成了持有健康證的患者或帶菌者繼續工作,實際上由於對健康證的濫用導致非服務行業因此失業的例子並不少。
二是辦理健康證只對服務對象有利,對於相當部分的工作人員來說,則是既出錢又麻煩而且有失業的風險。其實,健康證的內容主要涉及傳染病的檢查,是為了保障服務行業方的健康安全,對於從事有毒、有害、放射性作業的人員來說,他們不屬於服務行業根本不需要持健康證上崗,所以不能說健康證是了解身體狀況、保障健康安全的有效方式。
健康證的有效期是一年的,超過一年則失效,辦理費用包括理論知識培訓費及還有10元錢的制卡費。
㈥ 職業健康體檢分為三類分別是什麼
職業健康體檢分為預防保健性體檢、社會性體檢、鑒定性體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和《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用人單位應答組織解除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進行包括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和應急的健康檢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的有關規定,對廠礦、企業從事接觸有毒、有害作業的勞動者要定期進行職業健康檢查。
凡經健康檢查確定為職業禁忌症的,用人單位應為勞動者調換崗位,以確保他們不再接觸對他們來說是禁忌證的毒物;對於懷疑為職業病的,應到有職業病診斷資質的機構進行診斷。
體檢後發現了一些異常結果,有些是和職業有關的,體檢機構會出具建議,用人單位應根據體檢機構的建議按時進行復查並將復查結果交還體檢機構,以確定體檢者是否為職業禁忌症或疑似職業病人。
如果和職業接觸有害因素無關,用人單位也應當根據體檢機構的提示及時告知體檢者,讓他們及時進行治療。同時,體檢機構和用人單位有義務保護體檢者的隱私。
㈦ 請問職業體檢的項目包括哪些
一般項目有:身高/體重、眼科(視力/色盲)、血常規、乙肝五項、血象生化、內科、外科、血壓、b超、心電圖、尿常規、神經內科、牙科、耳鼻喉、胸透等。
全部做下來的話費用不菲,根據你的實際情況,建議選擇其中的身高/體重、眼科(視力/色盲)、血壓、乙肝五項。以上涵蓋了最基本的檢查項目,費用也不高。
入職體檢項目應該主要以:
⑴
常規體檢:包括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內科、外科的理學檢查;
⑵
胸部x-線透視、心電圖;
⑶
肝功能三項檢查:谷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總膽紅素;
⑷
乙肝病毒標志物檢查(乙肝兩對半):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乙肝表面抗體(hbsab)
乙肝e抗原(hbeag)
乙肝e抗體(hbeab)
乙肝核心抗體(hbcab)。
㈧ 職業健康體檢項目大概有哪些 體檢應該注意什麼
職業健康體檢項目一般不同職業有不同的體檢項目,比如:
粉塵和接觸煙氣作業體檢內容:內科常規檢查,五官,心電圖,肝功能,血、尿常規,高千伏胸片,肺功能。
粉塵(銅煙)+雜訊作業體檢內容:內科常規檢查,五官,心電圖,肝功能,血、尿常規,高千伏胸片,肺功能、純音聽力。
化學物(化學、溶劑、粘合劑)體檢內容:內科常規檢查,五官,心電圖,肝功能,血、尿常規,高千伏DR拍片,B超(肝膽脾胰雙腎)。
雜訊作業(無粉塵,含高溫)體檢內容:內科常規檢查,五官,心電圖,肝功能,血、尿常規,高千伏DR拍片,純音聽力。
鉛(錫)體檢內容:內科常規檢查,五官,心電圖,肝功能,血、尿常規,高千伏DR拍片,B超,血鉛。
電工、叉車工體檢內容:內科常規檢查,心電圖,肝功能,血、尿常規,高千伏DR拍片,色覺。
一般作業體檢內容:內科常規檢查,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高千伏DR拍片,心電圖。
㈨ 職業健康檢查包括哪些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
按照勞動者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職業健康檢查分為以下六類:
(一)接觸粉塵類;
(二)接觸化學因素類;
(三)接觸物理因素類;
(四)接觸生物因素類;
(五)接觸放射因素類;
(六)其他類(特殊作業等)。
以上每類中包含不同檢查項目。職業健康檢查機構應當在備案的檢查類別和項目范圍內開展相應的職業健康檢查。
(9)職業健康體檢包括哪些2021年擴展閱讀
確定職業健康檢查方法和檢查指標的基本原則:
1、檢查方法應是成熟的可靠的技術,不能作為科學實驗或研究;
2、檢查方法和指標易為勞動者接受;
3、檢查指標應有明確的意義,並與目標疾病密切相關;
4、生物接觸標志物能夠反映勞動者的暴露水平,能反映所暴露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健康效應;
5、應考慮檢查指標的特異性和敏感性,避免使用不能滿足要求的檢查;
6、考慮檢查方法和檢查指標的費用;
7、考慮文化、宗教等因素,符合醫學倫理道德規范;
8、定期對整個健康檢查項目進行審查,並根據工作條件的改善及時進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