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身體有哪些健康的元素

身體有哪些健康的元素

發布時間:2022-09-01 04:46:10

⑴ 構成人的身體元素有哪些

組成人體的元素有60多種。其中有鈣、鈉、鉀、鎂、碳、氫、氧、硫、氮、磷、氯等11種屬必需的定量元素,集中在元素周期表頭20個元素內,另有鐵、銅、鋅、錳、鈷、釩、鉻、鉬、硒、碘等十餘種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鈣、鈉、鉀、鎂四種元素約占人體中金屬離子總量的99%以上。

古人認為人的身體是由地、火、水、風四種元素組成的:「地」指的是皮膚毛發、筋骨腦髓等;「水」指的是我們的血液、鼻涕、眼淚等體液;身體的暖熱屬「火」;敏捷的動作屬「風」。這四種元素叫做「四大」,構成人的外在形體。

「五常」指仁、義、禮、智、信五種品格,即人的內在的心性。「蓋」是發語詞,沒有什麼具體的意義。

(1)身體有哪些健康的元素擴展閱讀

人體需要量大,體內含量大的物質被稱為宏量營養素。其它那些人體需要量少,體內含量也少,卻又必不可少的營養素被稱為微量營養素。維生素、礦物質是微量營養素。

礦物質(無機鹽)占人體重量的5%左右。按礦物質在體內的含量可以分為常量(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元素的含量占人體重量0.01%以上的稱為常量(宏量)元素,占人體重量0.01%以下的稱為微量元素。

鈣、磷、鈉、鉀、氯、鎂、硫為常見的常量(宏量)元素;微量元素中以鐵的含量為最高,還有鋅、碘、銅、鈷、氟等。

根據微量元素對健康的影響,人們還把微量元素分為三類:

第一類:為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鐵、碘、鋅、硒、銅、鉬、鉻、鈷八種;

第二類:為人體可能必需的微量元素,是錳、硅、鎳、硼、釩五種;

第三類:具有潛在毒性,低劑量時無毒害,大量攝入時有潛在的危害,包括氟、鉛、鎘、汞、砷、鋁、鋰、錫。

⑵ 人體需要八大營養素

人體必需的八大營養素分別是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糖類物質)、無機鹽(礦物質)、維生素、膳食纖維、益生菌和水。八大營養素缺一不可,而且還要結構合理。

其中蛋白質又分為完全蛋白質和不完全蛋白質。富含必需氨基酸、品質優良的蛋白質統稱完全蛋白質,缺乏必需氨基酸或者含量很少、不能維持肌體正常健康的蛋白質稱不完全蛋白質。

脂肪分為中性脂肪和類脂兩類,由脂肪酸構成。脂肪酸可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有的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亞淋油酸和花生四烯酸在體內不能合成,必須由攝入的食物供給,又稱為必需脂肪酸。

(2)身體有哪些健康的元素擴展閱讀:

一、蛋白質的主要功能:

1、構成肌體、修補組織;

2、調節生理功能;

3、供給能量;

4、維持肌體酸鹼平衡,輸送氧氣及營養物質。

二、脂肪的主要功能:

供給人體熱量;

溶解營養素;

構成身體組織和生物活性物質。

⑶ 人體微量元素都包括什麼

人體是由50多種元素所組成。根據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不同,可分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兩大類。凡是占人體總重量的萬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碳、氫、氧、氮、磷、硫、鈣、鎂、鈉、鉀等,稱為常量元素。

凡是占人體總重量的萬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如鐵、鋅、銅、錳、鉻、硒、鉬、鈷、氟等,稱為微量元素(鐵又稱半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體內的含量真是微乎其微,如鋅只佔人體總重量的百萬分之三十三。鐵也只有百萬分之六十。

1990年FAO/IAEA/WHO三個國際組織的專家委員會重新界定必須微量元素的定義並按其生物學的作用將其分為三類:

(1)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共8種,包括碘、鋅、硒、銅、鉬、鉻、鈷、鐵。

(2)人體可能必須的元素,共5中,包括錳、硅、硼、釩、鎳。

(3)具有潛在的毒性,但在低劑量時,可能具有人體必需功能的元素,共7種包括氟、鉛、鎘、汞、砷、鋁、錫。

(3)身體有哪些健康的元素擴展閱讀:

人是由元素組成的,檢出90種元素。身體各器官組織如:血清有74種元素、腦48種、心臟49種、肝臟50種、胸腺18種。

元素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單元,科學研究證明:地殼、海水中的元素豐度決定了人體元素豐度,環境元素分布的不平衡是人類患地方病的根本原因。人類屬於異養型生物,是通過食物鏈從環境中攝取營養元素。

人的生、老、病、死無不與體內元素平衡有關,因此有關「元素與健康」問題的研究也應運而生。「元素醫學」就是在原子、分子生物學基礎上,以元素平衡為核心,從事研究、觀察和解決人類健康問題的一門學科。

元素在人體的分布是有規律的,每時每刻都在做有序的運動。元素在從體內各個臟、腑的含量是有特異性的,即「元素是歸經的」。

在生命體中的元素含量低於百萬分之一的,稱作微量元素。生命體內的微量元素具有以下特點:

1.相對性 一種相同的元素在某一學科中可作為主量元素,而在另一學科中卻作為微量元素,例如,氫在生命化學中是主量元素,而在材料科學中常作為微量元素另行研究。

2.低濃度 在任何生命體中元素均是微量的,並且必須服從Henri稀溶液定律和Nerst分配定律。

3.普存性 普存性即指自然界中不存在絕對純的物質。

4.重要性 元素在所有的研究體系中雖然豐度很低,但卻具有極其重要的特定效應。

5.相關性 相關性即不僅要考慮它們單個的行為,更重要的探討其相互關系。

⑷ 人身體營養七大要素是哪些

1、水。水來源於各種食物和飲水。人如果不攝入某一種維生素或礦物質,也許還能繼續活幾周或帶病活上若干年,但人如果沒有水,卻只能活幾天。水有利於體內化學反應的進行,在生物體內還起到運輸物質的作用。 水對於維持生物體溫度的穩定起很大作用。

2、蛋白質。蛋白質是維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質。人體組織、器官由細胞構成,細胞結構的主要成分為蛋白質。機體的生長、組織的修復、各種酶和激素對體內生化反應的調節、抵禦疾病的抗體的組成、維持滲透壓、傳遞遺傳信息,無一不是蛋白質在起作用。

3、脂肪。脂肪是儲存和供給能量的主要營養素。每克脂肪所提供的熱能為同等重量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的2倍。機體細胞膜、神經組織、激素的構成均離不開它。脂肪還起保暖隔熱;支持保護內臟、關節、各種組織;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吸收的作用。

4、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為生命活動提供能源的主要營養素,它廣泛存在於米、面、薯類、豆類、各種雜糧中,是人類最重要、最經濟的食物。這類食物每日提供的熱卡應占總熱卡的60%~65%。

5、維生素。維生素對維持人體生長發育和生理功能起重要作用,可促進酶的活力或為輔酶之一。

6、礦物質。礦物質是人體主要組成物質,碳、氫、氧、氮約占人體重總量的96%,鈣、磷、鉀、鈉、氯、鎂、硫佔3.95%,其他則為微量元素共41種。

7、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可分為可溶性膳食纖維和非可溶性膳食纖維。前者包括部分半纖維素、果膠和樹膠等,後者包括纖維素、木質素等。其中蘋果膠原作為一種天然大分子水溶性膳食纖維,具有強力吸附、排除人體「輻射物(正電荷物質)」的作用,是人體必需的營養平衡素。

⑸ 身體需要哪些營養成分

營養素是指食物中所含的營養成分。食物的營養物質種類繁多,人體所需大約50多種,就其化學性質或生理功能可分為六大類,即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和水。

根據人體對營養素的需要量和在體內的含量,分為宏量營養素和微量營養素。宏量營養素指蛋白質、脂類和碳水化合物(糖類),微量營養素指礦物質(無機鹽)和維生素。此外,由於蛋白質、脂類和碳水化合物在體內氧化可以釋放能量,這三種營養素又稱產能(熱)營養素。

蛋白質是一切生命的基礎,占人體體重的16%~19%,每天約有3%的人體蛋白質在更新,其中腸道和骨髓更新速度最快。蛋白質在體內的主要作用是構成和修復人體組織;構成酶、激素、抗體等生理活性物質參與調節生理功能;提供能量,每克蛋白質在體內氧化產生16.74千焦能量。其主要食物來源有肉類、魚類、蛋類、奶類和大豆類。

脂類包含中性脂肪和類脂質。中性脂肪就是通常所稱的油,有動物油和植物油。其主要作用是貯存和供給機體能量、構成生物膜、增加飽腹感和食物美味、供給必需脂肪酸、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吸收等。脂肪酸中有兩類重要的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因能促進大腦和視網膜發育、降血脂等,常添加於保健食品中。

碳水化合物又稱糖類,是大米和小麥的主要成分,主要作用是提供人體能量、幫助肝臟解毒、節約蛋白質和促進酮類氧化。膳食纖維是人體不能消化吸收的一類碳水化合物,主要來源於蔬菜和水果,其生理功能:①增強胃腸蠕動,利於糞便排出。中老年人應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②控制體重和減肥。膳食纖維不能消化吸收,但能產生飽腹感,可減少能量攝入,達到控制體重和減肥的作用。③降低血糖和血膽固醇,膳食纖維減少小腸對糖的吸收,吸附膽汁酸、脂肪等,使其吸收下降,達到降血脂的作用。

礦物質又稱無機鹽,是人體內除碳(C)、氫(H)、氧(O)、氮(N)以外的其他化學元素的統稱。根據在體內含量多少,分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常量元素在體內重量大於體重0.01%,包括鉀、鈉、鈣、鎂、磷、硫和氯7種元素。其他如鋅、碘、鐵等都屬於微量元素。與兒童、少年生長發育關系最為密切的礦物質主要是鈣、鐵、碘和鋅。

鈣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礦物質,鈣缺乏可致佝僂病、骨質疏鬆、骨質軟化和肌肉痙攣等,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成人每日鈣攝入量為800毫克,鈣的最好食物來源為奶和奶製品,另外,豆類、蝦米皮、海帶、油料種子和蔬菜含鈣也很豐富。

鐵是人體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主要參與紅細胞組成和氧氣利用。缺鐵導致缺鐵性貧血,主要表現為食慾減退、煩躁乏力、面色蒼白、心慌氣短、頭昏眼花、免疫力下降等。缺鐵影響兒童的智能發育和行為。人體只吸收化合價為二價的鐵,三價的鐵不吸收,有些植物性食物中含有較高的鐵,但因為吸收率過低,達不到補鐵的效果。補鐵的良好食物是動物肝臟、動物全血、瘦肉和魚類。需要指出的是奶類食品鐵的含量較低,不能補鐵。

鋅在人體內的含量為2~3克,是人體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與兒童少年生長發育關系較為密切。缺鋅表現為生長遲緩,甚至停滯,性器官發育不全,性成熟受抑制,第二性徵發育不全,性幼稚症;味覺和嗅覺減退,食慾不振,甚至出現異食癖;抵抗力低下,易感染,傷口癒合緩慢;還可表現為皮膚乾燥、粗糙、面部痤瘡及復發性口腔潰瘍等。動物性食品是鋅的良好來源,尤其是海產品、紅色肉類及動物肝臟。植物性食品含鋅較少,吸收率也低。

維生素是維持機體正常代謝和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類低分子有機化合物,可分為脂溶性維生素與水溶性維生素。脂溶性維生素有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和維生素K。水溶性維生素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B12、維生素C、煙酸、泛酸、葉酸、生物素等。

維生素A缺乏可導致適應能力下降,嚴重者可致夜盲症;結膜乾燥角化可形成乾眼病,嚴重可致失明;皮膚乾燥;兒童生長發育遲緩,易感染,血紅蛋白合成代謝障礙,免疫力低下。大劑量攝入維生素A可引起急性、慢性中毒和致畸毒性。維生素A含量豐富的食物有動物肝臟、魚肝油、魚卵、全奶、禽蛋等。深色蔬菜富含β-胡蘿卜素,也可提供一定量維生素A。

維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調節機體鈣、磷代謝,有利於骨骼和牙齒正常生長和發育,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有魚肝油、奶油、雞肝、雞蛋等,也可通過曬太陽獲得維生素D。大劑量攝入維生素D,可引起中毒。

維生素C缺乏可導致壞血病,表現為牙齦腫脹出血、結膜出血、毛囊角化、皮下瘀斑、紫癜和關節疼痛。維生素C主要來源於蔬菜、水果,含量較多的有辣(甜)椒、番茄、菜花及各類深色葉菜,水果中含量較多的有柑橘、檸檬、青棗、山楂、獼猴桃、刺梨等。

維生素B1缺乏引起腳氣病,含維生素B1豐富的食物有谷類、豆類、乾酵母、堅果、動物內臟、蛋類和瘦豬肉等。

維生素B2是我國傳統膳食中較易缺乏的營養素之一,維生素B2缺乏可出現口角炎、眼瞼緣炎、陰囊(陰唇)皮炎、鼻翼兩側脂溢性皮炎等。由於維生素B2缺乏可同時出現口腔和陰囊炎症,故稱此現象為「口腔-生殖綜合征」。富含維生素B2的食物有動物肝臟、腎臟、心臟、蛋黃和乳類。植物食品中綠色蔬菜、豆類含量較高,谷類較少。

葉酸缺乏可發生巨幼紅細胞貧血、舌炎及胃腸道紊亂。近年研究葉酸缺乏與新生兒的神經管畸形(包括無腦兒和脊柱裂)有關。葉酸含量豐富的食物有肝、腎、蛋、魚、綠葉蔬菜、堅果類、大豆類等。

水是維持生命活動最基本的物質,成人體內水分含量占體重的50%~60%,男性約佔60%,女性約佔50%。水有調節體溫,潤滑關節、腸道、呼吸道等,促進物質代謝,維持組織形態等功能。人體每天大約需水2500毫升,可通過食物(約含1000毫升水)、飲用水或飲料(約1200毫升)、代謝水(約300毫升)獲得。

⑹ 人體有哪些必需的營養元素

1、蛋白質

蛋白質是一切生命的基礎物質,它在進入身體以後會逐漸的被分解,然後去補足其它細胞的需要,它是新陳代謝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管是哪一個年齡階段都是需要大量的蛋白質的,蛋白質可以促進發育以及生長,像肉類、雞蛋以及牛奶這些東西都是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的,需要適量的進行補充。

2、脂肪

脂肪是我們身體的能量來源,同時也是可以促進維生素的吸收的,對保護內臟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脂肪比較多的人在冬天沒有那麼的怕冷,但是脂肪的攝入要適量,太多的脂肪會導致體重過高,出現一些疾病。

3、維生素

維生素也是人體必不可少的成分,維生素分為很多種,每一種都有自己的作用,維生素對與調節生理功能是有很大的用處的,同時也可以促進發育,及時補充維生素是非常的重要的,不然就可能會患上佝僂症或者其它的一些疾病,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食用新鮮的水果和蔬菜,這些東西都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的。

4、糖類

糖類也是可以帶給人能量的,人體70%的能量都是由糖類供給的,糖類不一定是來源於很甜的食物,我們吃的米飯裡面的澱粉也是會轉化成糖類的,糖類不宜多吃,不然會患上糖尿病的。

5、水

水對人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人體一半以上的成分都是由水構成的,如果一個人身體裡面缺乏水的話,他的身體就會非常的糟糕,血液裡面大多數都是水,這些水可以給其它的器官提供氧氣,這樣其它的器官才能正常的運行。所以每天一定要及時的補充水分,多喝水對身體有很多的好處。

6、礦物質

礦物質的含量相對而言是比較的少的,但是它也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人體需要大量的元素來維持,如果缺少礦物質,身體機能也是運作不起來的。

7、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主要是消化這一塊的,如果這一方面出現了問題,身體的任何一個器官都是得不到能量的,它可以促進消化,加快腸胃蠕動,膳食纖維的補充也是比較的重要的。

⑺ 人體需要的五大營養素包括哪些

人體需要400多種營養素,其中六類物質最重要,被稱為六大營養素,即蛋白質、脂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無機鹽(礦物質)和水。其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在食品中存在和攝入的量較大,稱為宏量營養素或常量營養素,而維生素和礦物質在平衡膳食中僅需少量,故稱為微量營養素。不少學者把膳食纖維也列為營養素並成為第七類營養素。
人體所需的營養素分為五大類: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也有加上膳食纖維和水,稱七大營養素的)。這五類營養素都是人體所需要的,它們有著構成人體組織(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為人體提供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預防疾病(蛋白質、維生素)、抗氧化(維生素、礦物質)等許多功能。缺少任何一種營養素,達到一定的程度,我們的身體都會進入亞健康甚至是疾病狀態。碳水化合物的主要食物來源有:糖類、穀物(如水稻、小麥、玉米、大麥、燕麥、高粱等)、水果(如甘蔗、甜瓜、西瓜、香蕉、葡萄等)、乾果類、干豆類、根莖蔬菜類(如胡蘿卜、番薯等)等。維生素B的種類很多(B1,B2,B3,B5,B6,B12 )維生素B1的主要食物來源為:豆類、糙米、牛奶、家禽;維生素B2(核黃素)的主要食物來源為瘦肉、肝、蛋黃、糙米及綠葉蔬菜。小米含很多的維生素B2 ;維生素B3的主要來源於動物性食物,肝臟,酵母,蛋黃,豆類中量豐,蔬菜水果中則量偏少;維生素B5的主要來源 酵母、動物的肝臟,腎臟,麥芽和糙米 ;維生素B6的主要來源瘦肉、果仁、糙米、綠葉蔬菜、香蕉。 鐵:鐵在人體中含量約為4-5克。鐵在人體中的功能主要是參與血紅蛋白的形成而促進造血。在血紅蛋白中的含量約為72%.鐵元素在菠菜、瘦肉、蛋黃、動物肝臟中含量較高。 銅:正常成人體內含銅100-200毫克。其主要功能是參與造血過程;增強抗病能力;參與色素的形成。銅在動物肝臟、腎、魚、蝦、蛤蜊中含量較高;果汁、紅糖中也有一定含量。碘:通過甲狀腺素發揮生理作用,如促進蛋白質合成;活化100多種酶;調節能量轉換;加速生長發育;維持中樞神經系統結構。碘在海帶、紫菜、海魚、海鹽等中含量豐富。鋅:對人體多種生理功能起著重要作用。參與多種酶的合成;加速生長發育;增強創傷組織再生能力;增強抵抗力;促進性機能。鋅在魚類、肉類、動物肝腎中含量較高。氟:是骨骼和牙齒的正常成分。可預防齲齒,防止老年人的骨質疏鬆。含氟量較多的食物有糧食(小麥、黑麥粉)、水果、茶葉、肉、青菜、西紅柿、土豆、鯉魚、牛肉等。硒:成年人每天約需0.4毫克。硒具有抗氧化,保護紅細胞的功用,並發現有預防癌症的作用。硒在小麥、玉米、大白菜、南瓜、大蒜和海產品中含量較豐富。

閱讀全文

與身體有哪些健康的元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男人的婚姻什麼時候脆弱 瀏覽:955
無性婚姻該如何解決 瀏覽:174
愛情中的水果是什麼 瀏覽:756
中國第一美女保鏢為什麼一直未嫁 瀏覽:29
美女說上火了怎麼辦 瀏覽:999
帶著孩子尋夫哪裡才是幸福的彼岸 瀏覽:642
6位數愛情密碼是多少 瀏覽:437
什麼叫非行政事業編 瀏覽:257
故事領域興趣認證怎麼過 瀏覽:234
健康文胸怎麼穿 瀏覽:635
上海跟杭州哪個城市美女多 瀏覽:566
溫州蒼南人才引進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806
怎麼讓愛情幸福下去 瀏覽:344
公安和國門經濟什麼關系 瀏覽:951
一顆椰棗樹出自哪個故事 瀏覽:707
新泰事業編工資怎麼樣 瀏覽:301
婚姻中有了絕望後怎麼過 瀏覽:680
企業編制如何弄成事業編制 瀏覽:643
如何健康増肥 瀏覽:278
永泰幸福庄園門票多少錢啊 瀏覽: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