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春季如何調養身體保健康
一、衣要下厚上薄。「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春天陽氣生發,人體體表腠理開始打開,抵抗寒氣的能力減弱,而初春天氣變化較大,乍暖還寒,所以,天氣開始變暖時不應當馬上脫去棉衣,尤其是老年人和身體虛弱的人群更應該謹慎。李乾構提醒,年輕人穿衣也要下厚上薄,注意對頸、膝、足等部位的保暖。
二、眠要早睡早起。春天人體氣血需舒展暢達,首先提倡的是早睡早起,規律起居,晚上11時之前上床休息,早晨到戶外散散步,放鬆身心,擺脫倦怠思睡的心理,主動調心攝神與自然順應,達到神采奕奕、精力充沛的狀態。
三、食要少酸多辛。據《千金要方》講:「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李乾構說,早春陽氣初生,飲食應當適當增加氣味辛甘溫性的食物,辛甘食物可幫助發散陽氣,溫食利於維護陽氣,如山葯、春筍、韭菜等。不宜吃大熱、大辛的食物,如羊肉、參、附子等,以免陽氣生發太過導致上火。同時應當減少酸性食物攝入,如海魚、蝦、螃蟹等,否則可能導致人體陽氣生發不及,郁結在內,氣機不暢,而生病變。
四、動要適當舒展。適應春季生發之氣,適量多做舒展運動,最簡單的就是伸懶腰。經常伸伸懶腰,可以促進身體氣血運行、推陳納新,從而促進人體陽氣的生發。不過伸懶腰也是有技巧的:伸懶腰時要使身體盡量舒展,配合有節律的呼吸運動,伸展時,全身肌肉都要用力收縮,盡量吸氣;放鬆時,全身肌肉要鬆弛下來,盡量呼氣,這樣效果會更好。
五、志要常達戒怒。中醫講春天屬木,與肝相應,肝在生理上主疏泄,在志為怒,喜調達而惡抑鬱。情緒上要提醒自己戒急躁易怒,忌心氣抑鬱不展,要保持心境平和恬淡暢達,心胸豁達樂觀。借立春自熱陽氣上升之機,適當地調攝情志,使人體陽氣由胸中主動得以宣達。
六、腳要常泡以祛寒。晚上泡泡腳可以祛除一個冬天積在體內的寒氣,從而助養人體生發的陽氣。李乾構說,泡腳需要注意方法:以溫水慢慢加熱,千萬不能一下水燙得要命,這樣會把寒氣逼回體內,泡30分左右,身體覺得暖洋洋即可,不能圖一時之快大汗淋漓,導致傷津耗氣,反於體有害。
春季養生是一種養生活動,即春季運動強身健體,應遵循養陽防風的原則。春季,人體陽氣順應自然,向上向外疏發,因此要注意保衛體內的陽氣,凡有損陽氣的情況都應避免。
② 身體健康調理
您有沒有遺傳性的白發呢!另外一定要先調整生活習慣,不要熬夜了,合理的睡眠就是在幫助調養身體,然後再滋陰補陽,潤肺清燥,多吃點水果,尤其是蘋果和梨,有時食補好過葯補,喝點菊花水也是清熱解毒,再喝點枸杞水滋陰補腎!調理黑發要多吃黑芝麻,黑豆,黑米!先試一下,沒有改善您再去看中醫進行調理!
③ 養生的主要方法主要有哪些呢
1、首先,中醫養生貴在養德,這是健康和長壽的最重要條件。
2、養生的第二個關鍵因素就是進行有規律的運動。生病的人需要運動,沒有生病的人也需要通過運動從而得以預防。在運動的同時,達到強身健體,增強意志、促進消化循環,增強免疫力的目的。
3、第三點就是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養生要求我們要培養健康的精神,穩定的情緒,這樣才能避免精神極端、心理波動,和情感不穩定。根據中醫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觀點,進一步說明情緒,精神心理保健是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切對人體不利因素的影響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緒。人的精神狀態正常,機體適應環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會增強,從而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4、健康、平衡的飲食也是養生的必備因素。數千年以來,健康的食物,平衡膳食一直被認定是達到長壽的關鍵因素,不合理的飲食習慣責備認為是使健康出現問題的根源。
5、預防疾病也是養生的重要一環。通過有規律的鍛煉,正確使用葯物,適當的進行食補,以及其他的有益於健康的活動,每個人都可達到強身健體,延緩衰老之目的。
養生之術:是在養生理論指導下,歷代逐漸建立起來的,並不斷發展與完善。
1.神養:包括精神心理調養、情趣愛好調養和道德品質調養等方面。融合了傳統醫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內容。
2.行為養:包括衣、食、住、行和性生活等生活起居行為調養。融合了傳統醫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美術藝術文化等內容。
3.氣養:主要為醫用健身氣功的「內養功」。融合了傳統醫文化、宗教文化和武術文化內容。
4.形養:主要包括形體鍛煉,體育健身活動。內容融合了醫文化和武術文化內容。
5.食養:主要內容為養生食品的選配調制與應用,以及飲食方法與節制等。內容包括了醫、葯、食、茶、酒以及民俗等文化方面。食養為中醫養生之術的主要內容之一,包涵在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其應用范圍廣,適合人群較多。
6.葯養:主要內容為養生葯劑的選配調制。其制劑多為純天然食性植物葯;其製法也多為粗加工調劑,其劑型也多與食品相融合。對此,古代常有「葯膳」、「法膳」之稱。其應用范圍也較廣,適合人群較多,營養內容也涉及到醫、葯、飲食文化等方面。
7.術養:是以上養生之術以外的一種非食非葯的養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食、針灸、沐浴、熨燙、磁吸、器物刺激等方法進行養生。其內容主要涉及醫葯文化。
④ 現代調養身心的最好方法都有哪些
閉目養神是我國先民養神修性的一種簡便易行而又收效明顯的方法。
方法與步驟:
1、閉目靜心:在日常諸事紛擾、頭痛腦漲之時,找一清靜之地,正襟危坐,雙目閉合,眼瞼下沉,調勻呼吸,意守丹田。良久則頭腦清醒心平氣和,心靜如水,煩惱漸漸消失,進入靜謐祥和狀態,機體陰陽氣血通達順暢,心理平衡,情緒愉悅,頭腦清晰,渾身輕松。
2、閉目降氣:凡遇憤憤不平或遭受屈辱,於暴躁難捺之時,要理智地控制感情,離開是非之地,閉目思量。同時用自己的雙手食指端輕輕壓在眼瞼上,微微揉摩,至眼珠發熱發脹,便覺胸膛悶塞頓開。
3、閉目行悅:在憂郁悲傷、失望空虛、心煩意亂之時,退避靜舍,閉目獨坐,眼珠上視,神聚頭頂,微微仰面昂首,放鬆思想,盡量默憶、想像能愉悅身心的以往得意歡愉之事,即會覺得心神平衡,悲傷煩亂之情就會逐漸消失。
4、閉目意馳:當事不如意,若有所失、心中煩悶時,閉目抬頭,臆想浩渺廣闊的天空,你就會精神振作如釋重負。或靜立於高處,閉目俯視人間萬景,定會使人心曠意馳。人身猶如滄海一粟,何堪憂慮,奈何患得患失庸人自擾。至此境界就會精神振作,如釋重負。
5、閉目卧思:人有三種思維方式:第一為睜眼思維形式,第二為夢境思維形式,第三即是閉目思維形式。閉目思維是一種臨界思維「現象」,即卧而不寐,閉目意想聯翩。在這種思維狀態下,大腦排除了外界的物像干擾,又處於充血充氧狀態。如此,可促使大腦細胞的潛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以提高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⑤ 怎麼調養身體才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1. 積極樂觀的心態。情緒與營養有關,人不會無故生氣,也不會無故高興,脾氣暴跌燥,缺鈣。不開口,該吃的沒吃,該拉的沒拉,該做的沒做。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2. 適量的運動。生命在於運動,但劇烈運動是消耗營養素的,需補充營養。例如運動員壽命比百姓短。
3. 充足的睡眠。睡眠的目的是讓人恢復體能,修復已經破壞了的組織。修復時除了需要時間,更需要原料,營養很重要。
4. 均衡的營養。6大類食物與7大類營養素的關系是什麼?
4.營養的概念
自己身體不能合成的,一定要補充的,營養不是可有可無,身體必須的,不補充就活不好,缺了就會死的。
百姓認為營養是:價錢貴的,不容易搞到的就是營養,如人參,當歸,便宜的、容易搞到的就沒有營養。這是錯誤的。
5.營養素和功能調節的區別
紐崔萊所有營養補充食品是解決人最根本的問題,原則均衡。具有功能調節作用的紐崔萊只有魚油一種。每個人吃的東西不一樣,補充食品也不全一樣,沒有萬能的套餐,缺什麼,補什麼,不缺不用補,缺了不補也不行。
營養是一個緩慢而長期的過程。一個人從身體好到身體不好。至少需要7年時間,反過來,一個人從身體不好到好,也需要7年,你用多長時間來調養身體?
營養萬能和營養無用的觀點是同一水平的錯誤。正確觀點是:營養對健康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現代化的種值方式,講產量,講好看,農葯、激素等有毒的東西多,消耗毒素需要維生素分解。10年前100元蕃茄有17毫克維生素C,而現在只有4毫克維生素C
6.如何攝入均衡的營養
1. 食物的多樣性:每天吃40種以上的食物。大家知道,現在日本人平均壽命比中國多10年,為什麼?因為日本與中國最大區別在於食物的多樣性。要吃時令食物;吃新鮮的,不要吃腌制食品;吃粗加工食物。
2. 合理的食物結構:金字塔膳食標准,個體化的補充營養食品,歷史一紐崔萊68年的歷史,不能把身體當作試驗田,吃一些新上市的
⑥ 健康養生包括哪些方面
在傳統文化裡面,養生包括四個方面:養性情、養睡眠、養居處、養房事。我們必須按照這四個方面去做,才能夠使生命長生。
健康養生,它包含的內容十分的廣泛,首先我們對於健康的定義是身體和心理上兩個都要是健康的。對於養生,在詞典當中它是這樣定義的,其原指道家通過各種方法來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
在現代意義上的養生指的是根據人的生命過程規律,主動進行物質與精神的身心養護活動。所以根據健康養生的定義,我們就能知道,只要是有利於我們身心健康的行為或活動都屬於健康養生的范疇。
⑦ 你知道的健康養生方式有哪些
吃飽七分鍾,避免刺激性食物健康養生從胃開始,胃接收從口中吃下的食物,將其與消化液混合,形成營養容易被腸道吸收的稠粥;小腸吸收營養,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人體70%以上的免疫細胞都集中在這里;大腸負責吸收水分和排出殘留的殘渣。
不規律的定量進食對胃來說是最殘忍的事─ ─有時候餓得肚子酸,有時候吃到肚子脹破。飲食不當會讓你的胃很快生病。胃更喜歡清淡中性的食物,太油、太涼、太咸、太辣。胃酸過多的人應該減少吃高鹽和高咖啡因的食物。中醫也認為,最好用平溫和的食物來調養脾胃,平時多喝溫涼的開水,多吃平常蔬果如白菜、豆類、蘋果等。,不要接觸刺激性食物,如冷飲和辣椒。
⑧ 關於健康養生的方法有哪些
現在人都很注重養生,養生的方法也很多,現在給大家講一般的養生方法。不要耽誤每天喝水,人體中的含水量有60%多,水對於人體的作用很重要。喝水也要注意方法,提倡小口慢慢喝,盡量喝白開水或淡茶水,少喝飲料等。要早睡早起,不要熬夜,睡眠是調節人體各種機能的保障之一,可以說是生命的營養品。中醫理論認為人體是一個整體,應該順應自然、合理安排起居休息。當太陽升起的時候,人體的生物鍾就會發出指令,交感神經開始興奮,應該起床,這時陽氣漸漸升起,馬上起床鍛煉身體才是真正的養生道理。每天走路1萬步,保持一定強度還要保持一定速度,對整體大有好處,太慢了效果也不好。堅持艾灸,中醫艾灸對身體的調養很有好處,如三伏貼、三九貼等對人體的陽氣恢復大有好處。
健康養生小竅門有哪些
1、【養生又好吃的零食】1.葵花子-養顏;2.花生-能防皮膚病;3.核桃-可秀甲;4.大棗-預防壞血病;5.乳酪-固齒;6.無花果-促進血液循環;7.南瓜子和開心果-健腦;8.奶糖-潤膚;9.葡萄乾-補血10.芝麻糊-烏發;11.巧克力-怡情;12.薄荷糖-潤喉13.柑橘-富含維生素C。
2、【飯後養生】①吃得太油膩,喝杯芹菜汁;②吃火鍋後喝點酸奶,保護胃腸道黏膜;③消化不良,飯後喝大麥茶或橘皮水;④吃方便麵後吃水果,補償維生素與礦物質的不足;⑤吃蟹後喝生薑紅糖水,祛寒暖胃、促進消化、緩解胃部不適;⑥飯後吃個柿子,可潤肺生津、養陰清燥。
3、【中醫說枸杞養生】常吃枸杞子能「堅筋骨、耐寒暑」。是滋補調養和抗衰老的良葯。很多人都不知道常吃枸杞子可以美容。這因為,枸杞子可以提高皮膚吸收氧分的能力,另外,還能起到美白作用。《本草綱目》記載:「枸杞,補腎生精,養肝,明目,堅精骨,去疲勞,易顏色,變白,明目安神,令人長壽。」
4、【夏日養生菜之豆腐】豆腐的蛋白質含量豐富,而且豆腐蛋白屬完全蛋白,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而且比例也接近人體需要,營養價值較高;有降低血脂,保護血管細胞,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此外,豆腐對病後調養、減肥、細膩肌膚亦很有好處。
說到日常養生,其實是比較大的范圍,一句話兩句話是說不清楚的,在這里只是為大家做個大概的介紹,養生也分為很多種,如飲食養生,運動養生,心理養生等等,做為普通人來說,在平時要做學習養生知識,做好相關的調養工作,這樣身體才會更健康。
方法/步驟
00
經常搓面有利於改善面部的血液循環,減少皺紋的產生,消除疲勞。在我們每天早上起床後,我們可以先把雙手搓熱,然後從兩側的面頰開始,用雙手掌搓揉兩側面部,以面部微微發熱為好。
01
叩齒也是養生的方法之一。在每天早上醒來之後,空口來回扣合上下牙齒,對防止牙齒松動,堅固牙齒有一定的作用,在叩齒的過程中,還可以活動面部的肌肉,並且有利於面部的血液循環得到改善。
02
經常吞咽口中的唾液,對保持我們的健康也很有好處。在每天早上,中午,晚上的時候,我們用舌頭頂住上顎部位,然後開始把口中的唾液咽下,經常吞咽口中的唾液,對延緩衰老是非常有好處的。
03
經常梳頭對養生也很有好處。我們在梳頭的時候,可以把手指插入到頭發中,來回按摩頭部,也可以使用木梳或氂牛梳等梳子來梳理頭發,在用梳子梳頭的時候,一定要讓梳子的齒部接觸到頭皮部位。因為這樣有利於改善頭部的血液循環,按摩頭部的穴位。
04
經常做提肛的動作,對於改善肛門部位的血液循環也非常有好處,提肛的動作,可以在任何時間做,當我們在吸氣的時候,同時做提肛的動作,當呼氣的時候,把肛門的肌肉放鬆,經常做提肛的動作,有利於預防子宮脫垂等疾病的發生。
05
經常按摩腳底的湧泉穴位,對養生也很有好處,每天在泡腳後,用左右兩手的手掌分別交叉按摩兩腳的腳心,直到腳心部位出現稍微發熱為止。經常按摩腳心強腰健腎的作用。
06
此外,經常按摩腹部,經常運動四肢等對養生保健都非常有好處。
⑨ 健康養生包含哪些內容
養生涉及的面很廣,具體來說,吃、穿、坐、立、行等皆屬於養生范疇。
1、吃是養生的一大項目,合理的飲食講究葷素搭配,溫補搭配,飲食規律等,現在書店裡有好多書介紹飲食養生的,可以參考,無非就是多食水果蔬菜,少酒,肉食合理。
2、運動,根據年齡、性別、及不同時間做不同運動。青壯年可以做些劇烈運動,老人的話,做些溫和運動,如打打太極,慢跑的。而女性做健美操,瑜伽等比較有利。清晨是運動的好時間。
3、休息,作息時間要規律,夜晚是人體各器官排毒修養時間,因此熬夜是堅決違背養生之道的。
4、心氣,保持平和開朗的心態,不要輕易動氣,笑一笑,十年少說的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