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老年人如何提高健康意識

老年人如何提高健康意識

發布時間:2022-08-30 08:10:45

① 老年人如何使自己的身體健康

01
積極認識老齡化和衰老
老年人要不斷強化自我保健意識,學習自我監護知識,掌握自我管理技能,早期發現和規范治療疾病,對於中晚期疾病以維持功能為主。

02
合理膳食,均衡營養
老年人飲食要定時、定量,每日食物品種應包含糧谷類、雜豆類及薯類(粗細搭配),動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奶類及奶製品,以及堅果類等,控制烹調油和食鹽攝入量。建議老年人三餐兩點,一日三餐能量分配為早餐約30%,午餐約40%,晚餐約30%,上下午各加一次零食或水果。

03
適度運動,循序漸進
老年人最好根據自身情況和愛好選擇輕中度運動項目,如快走、慢跑、游泳、舞蹈、太極拳等。上午10~11點和下午3~5點為最佳運動時間,每次運動時間30~60分鍾為宜。

04
及早戒煙,限量飲酒
戒煙越早越好。如飲酒,應當限量,避免飲用45度以上烈性酒,切忌酗酒。


05
保持良好睡眠
每天最好午休1小時左右。如果長期入睡困難或有嚴重的打鼾並呼吸暫停者,應當及時就醫。如使用安眠葯,請遵醫囑。

06
定期自我監測血壓
測前應當休息5分鍾,避免情緒激動、勞累、吸煙、憋尿。每次測量兩遍,間隔1分鍾,取兩次的平均值。高血壓患者每天至少自測血壓3次(早、中、晚各1次)。警惕血壓晨峰現象,防止心肌梗死和腦卒中;同時應當避免血壓過低,特別是由於用葯不當所致的低血壓。

07
定期監測血糖

老年人應該每1~2個月監測血糖一次,不僅要監測空腹血糖,還要監測餐後2小時血糖。糖尿病患者血糖穩定時,每周至少監測1~2次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標應當適當放寬,空腹血糖<7.8毫摩/升,餐後2小時血糖<11.1毫摩/升,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控制在7.0%~7.5%即可。

② 中老年人的健康意識薄弱怎麼才能提高呢

中老年人他們的健康意識很薄弱的,你可以多給他們看一些養生的節目和養生的書。

③ 如何維護和促進老年人心理健康

一、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體育鍛煉有助於改善老年人的消極心理狀態,而使他精神飽滿,充滿生氣,適合老年人的一些體育活動包括:體操、散步、羽毛球、太極拳、氣功等等鍛煉應當是因人而異,老年人應當選擇適合自身的一些運動方式,並且有持之以恆,每天保持適當的運動量。

二、正確對待生理、生化現象。就說老年人的抵抗力、免疫通常是比較弱的容易感染流行疾病,也容易的受到慢性疾病的侵襲,而因此老年人應該適當的提高自我保健意識,關注身體健康狀況,有病及時就醫,並學會以坦然的心態面對疾病的時候,患病時候保持樂觀的態度,這將有助於疾病的康復,延緩病情惡化。

④ 老年人健康小常識

老年人要不斷強化自我保健意識,學習自我監護知識,掌握自我管理技能,早期發現和規范治療疾病,對於中晚期疾病以維持功能為主。
合理膳食,均衡營養,老年人飲食要定時、定量,每日食物品種應包含糧谷類、雜豆類及薯類(粗細搭配),動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奶類及奶製品,以及堅果類等,控制烹調油和食鹽攝入量。建議老年人三餐兩點,一日三餐能量分配為早餐約30%,午餐約40%,晚餐約30%,上下午各加一次零食或水果。
適度運動,循序漸進
老年人最好根據自身情況和愛好選擇輕中度運動項目,如快走、慢跑、游泳、舞蹈、太極拳等。上午10~11點和下午3~5點為最佳運動時間,每次運動時間30~60分鍾為宜。
及早戒煙,限量飲酒
戒煙越早越好。如飲酒,應當限量,避免飲用45度以上烈性酒,切忌酗酒。
保持良好睡眠
每天最好午休1小時左右。如果長期入睡困難或有嚴重的打鼾並呼吸暫停者,應當及時就醫。如使用安眠葯,請遵醫囑。
定期自我監測血壓
測前應當休息5分鍾,避免情緒激動、勞累、吸煙、憋尿。每次測量兩遍,間隔1分鍾,取兩次的平均值。高血壓患者每天至少自測血壓3次(早、中、晚各1次)。警惕血壓晨峰現象,防止心肌梗死和腦卒中;同時應當避免血壓過低,特別是由於用葯不當所致的低血壓。
定期監測血糖
老年人應該每1~2個月監測血糖一次,不僅要監測空腹血糖,還要監測餐後2小時血糖。糖尿病患者血糖穩定時,每周至少監測1~2次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標應當適當放寬,空腹血糖<7.8毫摩/升,餐後2小時血糖<11.1毫摩/升,或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控制在7.0%~7.5%即可。

⑤ 老年人越來越多,該如何關心老年人的身體和身心健康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口老齡化趨勢不斷提高。周圍的老年人越來越多。隨之帶來的是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人的健康包括身體和身心兩個方面。前者易被人發現,而後者比較難以發現,很多老年人不喜歡把煩惱告訴兒女,不想讓他們擔心,因此身心健康容易被忽視。

對於如何關心老年人身體方面的健康,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的。

  1. 定期帶他們去做體檢,了解身體的健康狀況。

因此,關心老年人的身體和身心健康刻不容緩,熟話說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平時我們應該多關心老人家,有空多陪陪他們聊天,了解他們的情況。

⑥ 怎樣培養和增強老年人心理健康

老年人要想讓自己的晚年健康、幸福,就必須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具體來說,有如下方面:一、提高精神境界

孔子曰:「五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反映了孔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活到老,學到老,使得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斷發展,老年人不僅應老有所養,也要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

二、提前做好退休後的生活准備

在退休前做好思想上的准備,認識到退休是將工作崗位讓給壯年人,有利於提高工作質量,有利於社會進步。安排好退休後的生活。有條件者盡量繼續發揮余熱,參加一些適合自己體力和專業的社會活動。

三、生命不息,活動不止

生命在於運動。老年人要多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包括體育鍛煉及腦力活動,就會感到生活充實,情緒樂觀。有利於克服老年人常有的那種老朽感、頹廢感和空虛感,延緩和推遲衰老。

四、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正確處理好家庭內部的各種關系,建立一個和睦的家庭環境。除家庭關系外,老年人還需要有一個社會活動的圈子,這是家庭關系不能取代的。經常和一些老朋友、鄰居及原先的同事一起聊天、活動、主動關心和幫助別人,對身心健康也十分有利。第二節消除離退休綜合症的障礙

光陰流逝,歲月匆匆。在不知不覺之間,我們就從中年步入到了離退休的年齡,隨之就要離開為之奮斗一生的事業,就要離開我們熟悉而熱愛的崗位。驀然間的時空轉換,往往會使我們老年人感到生活不習慣,並有一種無聊和失落的情緒充斥到心中,這其實就是離退休綜合症的反映。如果不能有效地調整,勢必會嚴重影響到我們的老年生活。

⑦ 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識

這樣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識:多向老年人宣傳一些健康知識,讓老年人自己學會自我保健。

⑧ 中老年人如何保持健康心理

樂觀地對待生活,保持良好的情緒

人進入中老年以後,情緒也會發生變化。身體健康,有一定文化知識修養,經濟生活較富裕,獲得了自己喜歡的學習、工作或研究機會的老年人,會產生積極情緒,而一些隨著軀體機能的下降,自認為已經衰老,特別是喪失了生存目的的老年人,興趣索然,感情平淡,性情固執和情緒抑鬱,面臨死亡而產生畏懼和消極悲觀情緒,加上經濟收入相應減少,自認才能得不到發揮,就會產生寂寞、不安、無聊等情緒;子女成家獨居或在外地,或者由於住房擁擠不能與兒孫同居一處而產生孤獨情緒。如果老兩口關系不好。或因子女、婆媳不和,或喪偶、失子,情緒就更加低沉。一般認為,老年人離退休前後是情緒變化的轉折點,65歲左右時情緒處於最低潮,因為長期形成的工作和生活習慣及本人在社會中的角色都起了變化,要經歷幾年煩躁不安、孤僻、易怒、懷疑等消極情緒的糾纏。到70歲之後,適應了老年人的生活,情趣又會逐漸增加,情緒自然也就會變好。

中老年人如何保持積極的樂觀情緒呢?

1.老年人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有條件的應繼續服務於社會,如有工作機會或能到街道工作,應合理安排,興致勃勃地踴躍參加。

2.加強藝術修養和培養廣泛的業余愛好,可適當學些繪畫、書法、音樂、詩詞等,特別是多聽音樂。義大利有一位神經衰弱患者,久治無效。一次,醫生給他開了三張輕音樂唱片,叫他一日二次在家播放,連放一周。一周後,病人感謝這位醫生治好了他的病。

另外,種菜、種花、養魚、釣魚、養鳥、下棋等,不但可以增進生活情趣,而且還能治病。如瑞典在波的尼亞海濱地區創辦一家舉世無雙的釣魚診所,專門對神經衰弱者和形形色色的心理症患者開放。據主辦者介紹,釣魚是集「放鬆心弦」和「集中精神」於一身的體育運動,兩者既對抗又相輔相成,因而對人的神經系統的健康大有裨益。英、法、美等國的健康學家都准備仿而效之,在湖濱海邊建立釣魚診所。

3.旅遊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大有裨益,因為大自然的秀麗風光能啟發人們的心靈。如果能和青年人一起旅遊或搞些娛樂活動就更理想。如上海等地舉辦了「忘年交」活動,老年人通過同青年人書信對話、懇談會和聯歡會等多種形式交流思想,豐富生活可使情緒保持平衡。

4.參加學習。學習不但能擴大視野。而且能推遲大腦的衰老。

5.要堅持健身活動,嚴格遵守作息制度。一些人離退休後,完全打亂生活規律,認為坐著不動就是享清福。飲食有節、起居正常、生理活動有節奏,對老年人的情緒很有影響。

保持良好的情緒,樂觀地對待生活,這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修養。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笑具有一定醫療作用,是良好情緒的反應,是一種很好的體操。它可以使肺部擴張,促進呼吸。笑還可消除精神和神經緊張,使肌肉放鬆等等。平時多看喜劇片,在輕快的笑聲中不但可以解除緊張的綜合症,而且還可以治好很多身體不適,如頭痛,皮膚癢,肚子難受等。老年人要具有幽默感。富於機智和幽默的人要比看什麼都不太感興趣的人,在情緒上要安定得多。

會不會笑,能不能使人發笑是衡量一個人能否適應周圍環境的尺度,每個人都要在身邊尋找歡樂。峨眉山有這么一副對聯,希望讀後對您能有所啟示:

「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人何所不容。」

心老十八變

心理衰老的表現千變萬化。一些老年心理學家歸納出以下幾條較為明顯的特徵:

①感覺、知覺衰退,視力減退,聽力不如從前,味覺遲鈍,以前覺得很好吃的東西現在感到淡而無味。

②記憶力衰退。熟人的名字老是記不起來,讀書前看後忘,常常記不』起隨手放的東西。

③想像力衰退。幻想越來越少,對新鮮事物缺乏好奇心。

④言語能力衰退。講話變得緩慢噦嗦。

⑤思維能力衰退。不容易集中注意力思考問題,學習新知識感到吃力。

⑥情感不穩定。較易動感情和在感情上被人同化,還常常流淚。遇到困難。不像以前那樣鎮定自如,經常有莫名其妙的焦慮感。

⑦意志衰退,做事缺乏毅力。喜歡憑老經驗辦事,對任何事情都缺乏強烈的探索精神。

⑧反應能力下降。動作不如從前靈活,對事物不如以前敏感。

⑨興趣愛好減少。

⑩產生衰老感和死亡感。

比青年人更容易受疾病、心理和社會因素的影響,變得暴躁、易怒、情緒低落、憂郁、焦慮不安、孤僻、古怪,甚至不近人情。

容易焦慮不安。很多人在更年期後情緒逐漸穩定,但是焦慮不安常常難以消失。

情緒容易發生明顯的變化。一方面是對一般刺激趨向冷漠,喜怒哀樂不易表露,或反應強度降低;另一方面在遇到重大刺激時,情緒的反應特別強烈。難以抑制。

敏感多疑。常把聽錯、看錯的事當作對自己的傷害而傷心不已。

易產生孤獨感。性格由外向轉為內向,深居簡出,懶得交際。

容易自卑。主要是感到自己老了,不中用了,自卑情緒也就隨之而來。

習慣心理頑固。老年人不容易改變長年累月形成的習慣。

個性心理特點明顯。老年人比青年人、中年人更易頑固地堅持自己的觀點,不贊成別人的意見和看法。

「減去10歲」健康法

科學實驗證明,樂觀可以長壽,情緒抑鬱有損健康。老年人應力求樂觀開朗,心理平衡。「減去10歲」之法,對老年人的健康是有益的。「減去10歲」法,就是使您的愛好、興趣、追求及整個心理環境都保持在10年前的水平上。從精神心理學角度分析,一個人能使自己的心理環境保持在10年前的水平,那麼良好的精神素質必然會對身體素質起到良好的反饋作用。研究表明,人的免疫系統的功能直接依賴大腦,「年輕化」的精神心理環境必然促進免疫系統功能的「年輕化」,這就使人體各器官的功能得到全方位的鞏固和提高。可見,主動創造「年輕化」的心態環境,對提高健康水平、延緩衰老是大為有益的。

情緒、情感與健康

情緒和情感是人的心理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它是伴隨著認識過程而產生的,其根源就是需要和動機。需要得到滿足就會產生積極情緒和情感,反之就會產生消極情緒和情感。不論是消極情緒還是積極情緒都會引起心理緊張,但並非任何心理緊張都能致病。如人們對工作和學習的高度責任心就是一種緊張的心理狀態。它不但對身體無害,反而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又如,日本東京有一位老人,1965年妻子病故後與女兒相依為命。但流氓集團勾引其女兒,乘老人不在家時,把財物洗劫一空離家出走,下落不明。這場浩劫使老人一貧如洗,從此一蹶不振,只有好心的鄰居為老人安排一日三餐。1972年冬天,鄰居見他一人坐在冰冷的房間,腳上裹著破布片。在他的心中,對拋棄他的女兒懷有強烈的仇恨。憤怒和仇恨支持著他,使他得以頑強地活下去。上述情況屢見不鮮。為了某一目標、信念,機體一直維持著緊張狀態,身體尚很健康,一旦任務完成,問題解決,身心一松,倒會生起病來。

消極情緒是人類適應環境的一種心理活動,不一定能成為致病的因素。如,憤怒這種情緒總是伴隨著腎上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及抗利尿素分泌的增加,因而引起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呼吸急促、胃腸蠕動減慢、新陳代謝率增高等。這一切反應都在於動員全身的潛在力量來對付面臨的遭遇,人若沒有這種情緒反應,就無法適應千變萬化的環境,也就達不到心理和生理上的平衡。因此,「喜怒不形於色」也未必值得提倡。人遇到悲傷時,大哭一場會感到更痛快些。因為人們可以抑制聲、淚、表情、動作等,卻不能控制生理活動,如血管、汗腺等。表面上看來消極情緒得到了控制,實際上它會轉人體內,人們稱之為「體內的定時炸彈」。因此,強行關閉感情的閘門,不讓其發泄將是災難性的。

情緒是要發泄的。但要知道如何發泄。中國唐代大詩人李白曾以詩泄怒。李白對當時朝廷里奸佞得意,賢才落魄的局面,氣憤填膺,怒氣難消。他在詩中寫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但也有人在憤怒時大發雷霆。其實,大發雷霆不但不能解決問題,而且有傷身體。心理學家認為,動不動就大發雷霆的人只會越來越易於發怒,而過度發怒,不管氣泄了沒有,都會增加患病的危險。那些愛發怒的人患心臟病和死亡率都比少發怒的人高五倍。另外,親人慘死,驟然驚嚇等都會導致焦慮、頭痛、血壓升高,進而會出現抑鬱及嚴重的神經症、精神病和軀體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消極情緒並不是對健康無害。因為事物都是有限度的,如果消極情緒反應過於強烈,超過自我調節的功能,也會使人致病。

消極情緒能致病,而積極情緒卻可以防病治病,有51%的患者可以通過自體機能調節而獲痊癒。

變消極情緒為積極情緒

心理學家把情緒分為兩大類:一是愉快的情緒、或稱積極的情緒,包括希望、快樂、勇敢、和悅等等,二是不愉快的情緒,或稱消極情緒,包括憤怒、焦急、沮喪、不滿等等。心理學家認為,消極因素往往會過分刺激人體器官、肌肉或內分泌腺,容易誘發多種疾病。積極因素則給人體以適度的刺激,有益於身體的健康。

那麼,怎樣才能變消極情緒為積極情緒呢?

1.熱愛人生,有一個明確的奮斗目標。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有一段名言:「人的一生應當是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他不致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一個人有了崇高的理想,遠大的目標,就會覺得生命的可貴,會自覺地要求自己鍛煉好身體,隨時准備為黨的事業拼搏、獻身。老年人一般來說已離開了第一線,但為祖國的四化大業奮斗的精神卻仍似在第一線上。當想到還有事情可做時,你就會積極起來。

2.要心底無私,甘做鋪路石。陶鑄同志曾說過:「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老年人們要有自我犧牲精神,如同吳運鐸同志說的那樣:「即使自己變成了一攝泥土,只要它是鋪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讓自己的夥伴兒們大踏步地沖過去,也是最大的幸福。」

3.要尊重事實,使自己的思想與客觀環境相適應。這樣你就不會覺得總沒事干,碌碌無為了。要明白這樣的道理:干任何事情都要循序漸進,用不著焦躁,暴怒或憂心忡忡。同時,還要善於自製,巧妙地擺脫不良情緒。俄國文豪屠格涅夫曾這樣勸告人們:「在開口之前,先把舌頭在嘴裡轉十個圈。」這樣,你就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不必要的發脾氣或鑽牛角尖了。有的老年人採取熟記一些格言的方式來轉變不良情緒,也是一個好辦法。比如,暴怒時想想達爾文的這句話:「人要是發脾氣就等於在人類進步的階梯上倒退了一步。」也許就能好一些吧。「發怒是用人家的錯誤懲罰自己。憤怒以愚蠢開始,以後悔告終。」這句格言,你不認為也是很有道理的嗎?憂郁時怎麼辦?想起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憂郁,也不要憤慨。不順心的時候暫且容忍,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就會到來」的話,也許能幫助你擺脫憂郁。

例子似乎太多了,還是根據你的實際情況去采擷吧。只要你能想辦法擺脫不良的刺激,就能把消極情緒變為積極情緒。

總之,對於中老年朋友們來說,保持愉快的積極的情緒是青春常駐,健康長壽的一個重要保證!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防病高手》

⑨ 如何維護和促進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維護和促進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以下幾個方式:一、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體育鍛煉有助於改善老年人的消極心理狀態,而使他精神飽滿,充滿生氣,適合老年人的一些體育活動包括:體操、散步、羽毛球、太極拳、氣功等等鍛煉應當是因人而異,老年人應當選擇適合自身的一些運動方式,並且有持之以恆,每天保持適當的運動量。
二、正確對待生理、生化現象。就說老年人的抵抗力、免疫通常是比較弱的容易感染流行疾病,也容易的受到慢性疾病的侵襲,而因此老年人應該適當的提高自我保健意識,關注身體健康狀況,有病及時就醫,並學會以坦然的心態面對疾病的時候,患病時候保持樂觀的態度,這將有助於疾病的康復,延緩病情惡化。
三、避免生活失去目標。讓人可以選擇看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多和朋友相處,加強同外界的接觸,找到精神和感情上的寄託,這樣就會不讓生活覺得空虛,並消除寂寞、孤單和焦慮,有利於推遲衰老延年益壽。

⑩ 如何增進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現在一些老人家庭關系緊張,給老人的身體健康也帶來了不少的隱患。心境平和、愉悅對老年人身心健康者很有好處,家庭關系不好,往往會給老人帶來刺激,原本免疫力下降、身體器官功能減退的老人受到情緒刺激更容易陷入危險狀態。即便家庭關系良好,老年人身體健康出現問題,照顧生病的老人需要勞力和財力,"久病床前無孝子",容易引發家庭問題。老年人身體不好,也會增加社會醫療費用,增加醫療機構負擔,也會形成社會問題。老人的身體健康不僅僅是個人健康問題,其子女以及整個社會都應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關愛他們,給他們創造一個健康良好的生活環境。

閱讀全文

與老年人如何提高健康意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車管所事業編是什麼崗位 瀏覽:253
美女多的游戲貼吧有哪些 瀏覽:40
鍾祥婚姻登記處電話多少 瀏覽:620
怎麼判斷婚姻宮 瀏覽:849
龍男88年與馬女90年婚姻如何 瀏覽:632
美女問你吃飯了嗎什麼意思 瀏覽:405
現代哪些小英雄的故事 瀏覽:210
哪個生肖事業有成的比較多 瀏覽:563
怎麼看經濟房搖號 瀏覽:656
美女你在哪個城市我在江蘇等你 瀏覽:880
網易游戲健康系統怎麼換綁 瀏覽:494
如果你變身美女第一件事會做什麼 瀏覽:388
哪個美女dj 瀏覽:347
胸有成竹講的是哪個人物的故事 瀏覽:557
經濟法人源於哪個文獻 瀏覽:727
大國經濟是怎麼體檢的 瀏覽:631
婚姻不安是什麼意思 瀏覽:446
男人的婚姻什麼時候脆弱 瀏覽:960
無性婚姻該如何解決 瀏覽:177
愛情中的水果是什麼 瀏覽: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