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醫療健康服務包3回合是什麼

醫療健康服務包3回合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29 10:54:31

⑴ 醫保三目是什麼

醫保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用耗材)目錄和醫療服務設施范圍。

三個目錄范圍內的費用才可以報銷,不在目錄范圍內的費用是不能報銷的。其中《葯品目錄》分甲、乙兩類,甲類費用全部納入報銷范圍,乙類費用扣除先行自付比例後納入報銷范圍。

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對參保人發生的屬於政策范圍內醫療費用進行補償的計算起點,在該起點以下的醫療費用,醫療保險統籌基金不予支付。

(1)醫療健康服務包3回合是什麼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要根據經濟能力和家庭情況計劃保費開支,不能因為投保而影響正常生活。對於保障的額度,不能盲目認為越多越好,除要參考家庭的實際支付能力外,還要衡量保障病種的實際醫療費用。

搞清險種的責任范圍很重要,只有責任范圍內保險事故的發生,保險公司才會履行賠付義務。否則非但沒有起到應有的保障作用,還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和理賠糾紛。

⑵ 什麼是基本醫療保險三個目錄

據了解,基本醫療保險「三個目錄」,即《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基本醫療保險服務設施目錄》、《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目錄》。

1、《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

基本醫療保險用葯范圍通過制定《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進行管理。

納入《葯品目錄》的葯品,應是臨床必需、安全有效、價格合理、使用方便、市場能夠保證的葯品,並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現行版)收載的葯品;

(2)符合國家葯品監督管理部門頒發標準的葯品;

(3)國家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批准正式進口的葯品。

以下葯品不能納入基本醫保用葯范圍:

(1)主要起營養滋補作用的葯品;

(2)部分可以入葯的動物及動物臟器,干(水)果類;

(3)用中葯材和中葯飲片泡製的各類酒制劑;

(4)各類葯品中的果味制劑、口服泡騰劑;

(5)血液製品、蛋白類製品(特殊適應症與急救、搶救除外);

(6)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不予支付的其他葯品。

《葯品目錄》分「甲類目錄」和「乙類目錄」。

「甲類目錄」的葯品是臨床治療必需,使用廣泛,療效好,同類葯品中價格低的葯品,「甲類目錄」由國家統一制定,各地不得調整。

「乙類目錄」的葯品是可供臨床治療選擇使用,療效好,同類葯品中比「甲類目錄」葯品價格略高的葯品,「乙類目錄」由國家制定,各統籌地區可適當進行調整,增加和減少的品種數之和不得超過國家規定的「乙類目錄」葯品總數的15%。

《葯品目錄》原則上每兩年調整一次,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葯品目錄》也進行相應調整。

2、《基本醫療保險服務設施目錄》

基本醫療保險醫療服務設施是指由定點醫療機構提供的,參保人員在接受診斷、治療和護理過程中所必須的生活服務設施,主要包括住院床位費或門(急)診留觀床位費。

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不予支付的生活服務項目和服務設施費用,主要包括:

(1)就(轉)診交通費、急救車費;

(2)空調費、電視費、電話費、嬰兒保溫箱費、食品保溫箱費;

(3)陪護費、護工費、洗理費、門診煎葯費;

(4)膳食費;

(5)文娛活動費以及其他特需生活服務費用。

3、《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目錄》

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應符合以下條件:

(1)臨床診療必須、安全有效、費用適宜;

(2)由物價部門制定了收費標准;

(3)由定點醫療機構為參保人員提供的定點醫療服務范圍內。

基本醫療保險支付部分費用的診療項目范圍按照國家規定的《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范圍》確定。

屬於基本醫療保險支付部分費用診療項目目錄以內的,先由參保人員按規定比例自付後,再按基本醫療保險的規定支付。

⑶ 學校發的家庭醫生基礎性服務包必須簽字嗎

一、基礎性簽約服務內容包括什麼?

答: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基礎包至少包括以下十項基本內容:

1、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家庭醫生為其建立居民健康檔案,收集居民既往史、家族史,以及健康檢查、生活方式、健康狀況、疾病用葯情況等基本健康信息。幫助其保管、維護、更新健康檔案信息。

2、優先預約就診。由家庭醫生轉診,簽約患者可以預約的形式優先到上級醫院專科就診。上級醫院向家庭醫生開放一定數量的號源。

3、慢病長處方。家庭醫生可以為簽約慢性病患者提供治療所需的長處方,減少患者到醫療機構開葯的次數。醫保基金對長處方按相關規定予以報銷。

4、轉診綠色通道。根據簽約患者病情,家庭醫生幫助其轉診到上級醫院住院。上級醫院向簽約居民提供轉診便利。

5、重點疾病健康管理。家庭醫生每年為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和糖尿病患者提供1次健康檢查,包括常規體格檢查和健康狀況評估。每年為糖尿病患者提供4次空腹血糖檢測。每年為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和診斷明確並在家居住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提供4次隨訪。為確診並在家居住的肺結核患者每月隨訪1次。

6、兒童健康管理。家庭醫生為0-6歲兒童提供健康管理,包括新生兒家庭訪視、兒童體格檢查、心理行為發育評估和中醫葯健康指導。

7、孕產婦健康管理。家庭醫生為孕產婦提供健康管理,包括建立《母子健康手冊》、健康狀況評估、第一次產前檢查、孕期健康教育和指導、產後訪視。

8、老年人健康管理。家庭醫生每年為65歲及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檢查,包括常規體格檢查和健康狀況評估。進行生活方式、中醫體質辨識和中醫葯保健等健康指導。

9、預防接種。家庭醫生為0-6歲兒童預防接種,為重點地區高危人群應急接種,並幫助管理預防接種信息。

10、健康教育。家庭醫生為簽約居民提供健康生活方式、可干預危險因素、傳染性疾病預防等健康教育知識。

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如何收費?

答:《關於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指導意見》指出,「根據簽約服務人數按年收取簽約服務費,由醫保基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和簽約居民付費等分擔」。

1、基礎包體現公益性,服務費主要由財政、醫保等部門共同承擔,不向居民收取費用。相對基礎包的補充包,在扣除基本醫保基金或商業健康保險等其他籌資渠道的分擔比例後,其餘部分由居民繳費。

2、簽約服務包定價既要體現「物有所值」,提高居民的獲得感,也要充分尊重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3、地區物價部門應按照《關於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指導意見》「定期進行價格調整」的要求,有針對性地進行價格調整,鼓勵家庭醫生團隊多簽約,多服務。

4、針對經濟困難人群的服務包,可採取購買的方式,動員民政、殘聯、街道、功能社區等單位團購支付。

5、家庭醫生團隊向簽約居民提供約定的服務,除按規定收取簽約服務費外,不得另行收取其他費用。提供非約定的醫療衛生服務或向非簽約居民提供醫療衛生服務,按規定收取費用。

6、鼓勵縱向醫療聯合體等分工協作模式實行醫保總額付費等支付方式。發揮家庭醫生在醫保付費控制中的作用,試行部分醫保資金交由家庭醫生管理的運行模式,探索基本醫療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向家庭醫生團隊按人頭付費、單病種預付等支付方式,結余用於家庭醫生團隊獎勵。

三、簽約服務工作方式有哪些?

答:1一個居民簽約一個家庭醫生團隊。現階段,以老年人、孕產婦、兒童、殘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壓、糖尿病、結核病等慢性疾病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為重點簽約服務對象。在此基礎上,逐步拓展服務覆蓋范圍。

2、簽約周期原則上為一年,期滿後居民自願續約或選擇其他適合的家庭醫生團隊簽約。鼓勵和引導居民就近簽約,也可跨區域簽約,建立有序競爭機制。

3、家庭醫生團隊簽約前需對居民進行健康評估,再選擇適宜的簽約服務包簽約。簽約後,要按服務協議提供主動、連續、綜合的基本醫療、公共衛生以及健康管理服務。服務要及時、到位,避免缺位、重復。

4、簽約服務形式和地點要根據簽約合約文書以及當時居民健康狀況等合理選擇,如家庭醫生工作室、門診診療、健康知識簡訊動態推送、面對面隨訪、電話隨訪、上門服務、遠程醫療等。

5、根據實際情況,照顧不同人群需求和特點,家庭醫生團隊可開展錯時服務、預約服務等多種形式的服務,主動完善服務模式。

6、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為家庭醫生團隊提供必需的業務和技術支持,發揮簽約服務保障作用。

7、通過遠程醫療、即時通訊等方式,加強上級醫院醫師與家庭醫生的技術交流。

8、利用「互聯網+」技術,通過移動客戶端等多種方式搭建家庭醫生與簽約居民的交流平台,如健康知識簡訊動態推送、醫患互動交流、患者反饋、健康管理助手等服務,為跨地區和時間的簽約服務提供便利,進一步擴大簽約覆蓋人群,提高居民獲得感。

四、簽約服務過程中應注意防範哪些風險?

答:1、按照國家衛生計生法律法規開展合法性簽約服務。

2、按照國家衛生計生委有關規定,機構以家庭病床、巡診等方式開展的醫療服務,屬於合法行為。

3、要引導居民正確理解簽約服務的內涵,明確簽約服務不等於上門服務。

4、開展上門服務時,醫務人員不應單獨上門,至少2人一同前往。上門前應先了解服務對象基本情況,做好健康評估,攜帶必要的設備和資料。上門應著帶有機構標識的出診服裝,但應有別於機構內服務。

5、遇到一次簽約不成功,或受時間所限,沒有完成簽約手續,可以預約下次時間,繼續簽約。

6、社區簽約時,在人群集中時應注意有序疏導,避免擁擠。人群集中時溝通要有效,避免歧義。

7、簽約隨訪要按服務協議及時開展,有效溝通,做好隨訪記錄。鼓勵預約下一次隨訪時間,告知應急聯系方式等。

8、電話隨訪時,要注意放慢語速,耐心傾聽。

9、對自我監測數據的使用要謹慎,只能作為參考,不能作為診斷。

10、對不履行簽約服務或服務時不配合的,要做好記錄和不履約原因,做到有案可查。

11、加強對簽約團隊人員的在崗培訓和幫扶,開展簽約服務的過程性指導和有針對性的業務指導,提高風險防範意識。

12、在不加重負擔的基礎上,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到服務留痕,可查詢,可考評,可測量。

13、注意機構運行風險的防範,如費用拖欠等。一旦發現潛在的運行風險,需及時報告縣(區)級衛生計生主管部門,予以協調解決。

五、簽約服務合約文書應包括以下基本內容:

1、合同編號及其有效期限

2、合約內容解釋權

3、簽約居民的身份證號和社保(醫保)卡號

4、簽約居民的住址和聯系電話,及其緊急聯系人和聯系電話

5、簽約居民選擇簽約服務包名稱和服務內容,及相應的居民自付費用金額

⑷ 健康管理服務與醫療服務的區別是什麼

健康管理服務與醫療服務的本質性的區別,就是健康管理服務是在我們沒有發生疾病或者剛要發生疾病的時候,對健康的狀態進行管理的一種服務,具體目的是為了通過有效的干涉,減緩或者避免我們患上某些不可逆的疾病或重大疾病的一種行為,簡稱健康管理服務。而醫療服務的目的是在病人已經患上某些疾病之後,對疾病用正確的手段加以干預,減緩疾病惡化的時間或者治癒疾病的一種手段簡稱醫療服務。簡單的說就是健康管理是管理我們健康狀態的醫療服務,是在我們得病了以後為我們治病的,如果實在不懂的朋友,就這樣理解就可以了。另外健康管理服務可以說是未來的一種趨勢,建議大家一定要重視,如果現在我們的小區還沒有這種服務的話,那麼也要自己注意以下幾點:

3、注意飲食

一般情況下,健康管理最重要的一項條件還是飲食,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盡量少吃高油、高鹽、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都是誘發很多慢性疾病或者癌症的主要誘因,尤其是年齡大的朋友,應該以清淡飲食為主。

⑸ 健康扶貧三個一批是指什麼

一是大病集中救治一批。組織開展農村貧困家庭大病專項救治工作,對患有大病的農村貧困人口實行集中救治,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結合當地實際逐步擴大集中救治病種;
二是慢病簽約服務管理一批。全面建立農村貧困人口健康卡,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為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人口每年開展1次健康體檢。組織鄉鎮衛生院醫生或村醫,對農村貧困家庭實行簽約服務,對農村貧困家庭慢性病患者依據病情採取有針對性的健康管理。2017年,鄉村醫生簽約服務要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現全覆蓋;
三是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完善大病保險政策,對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人口在起付線、報銷比例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積極探索與按人頭付費相結合的門診慢性病管理。加大醫療救助力度,將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全部納入救助范圍。建立健康扶貧保障機制,統籌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商業健康保險等保障措施,實行聯動報銷,加強綜合保障,切實提高農村貧困人口受益水平。實行貧困人口縣域內住院先診療後付費和「一站式」即時結算,貧困患者只需在出院時支付自負醫療費用。同時,充分發揮慈善醫療救助作用,動員慈善組織和社會公眾參與,精準對接特殊困難家庭,減輕或免除個人費用負擔。

⑹ 什麼叫兒童保健服務包公共衛生服務包

"服務包"是1976年世界銀行為了解決公共衛生及基本醫療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提出的. 當時就是將為全世界人民提供的公共衛生項目及基本醫療項目列出來,由世界銀行提供資助或要求各國政府為國民提供免費服務,所以首次提出了"服務包"概念(essential health package).目前的服務包已經賦予了更多的概念, 所謂的"公共衛生(基本醫療)服務包",就是根據當地區公共衛生任務形勢及國民健康狀況,以及當地區的衛生服務水平,將要求衛生機構執行,國民可以公平地享受,由政府提供的公共衛生(或基本醫療)項目的總和. 服務包必須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1-執行者(即由誰來提供服務) 2-服務對象(即對誰提供服務) 3-服務內容或項目(即提供什麼服務) 4-服務流程及服務要求(即怎樣服務) 5-配套資源(即在提供服務中,需要哪些部門合作及相關配套政策); 6-考核與評估(即如何督導及績效考核)

⑺ 醫療服務項目有哪些

一、基本醫療服務項目有哪些
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是指符合下列條件的各種醫療技術勞務項目和採用醫療儀器、設備與醫用材料進行的診斷、治療項目:

1、臨床診療必需、安全有效、費用適宜的診療項目;

2、由物價部門制定了收費標準的診療項目;

3、由定點醫療機構為參保人員提供的醫療服務范圍內的診療項目。

基本醫療服務項目有哪些

二、農民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嗎?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貫徹兩個條例擴大社會保障覆蓋范圍加強基金征繳工作的通知》(勞社部發〔1999〕10號)規定,農民合同制職工參加單位所在地的社會保險,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為職工建立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農民合同制職工在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可以將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發給本人。

三、職工醫療保險多久期限
根據原勞動部1994年發布的《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的規定,醫療期是指用人單位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而停止工作治病休息,用人單位不能解除勞動合同的時限。

⑻ 健康扶貧三個三是指什麼

健康扶貧「三個三」即:即醫療衛生機構「三建成」、醫療衛生人員「三合格」、醫療服務能力「三達標」。
具體內容如下:
1、醫療衛生機構「三建成「。每個貧困縣建成1所縣級公立醫院(含中醫院),具有相應功能用房和設施設備;每個鄉鎮建成1所政府辦衛生院,具有相應功能用房和設施設備,能夠承擔常見病多發病診治、危急重症病人初步現場急救和轉診等職能;每個行政村建成1個衛生室,具有相應功能用房和設施設備,能夠開展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
2、醫療技術人員「三合格」。每個縣醫院的每個專業科室至少有1名合格的執業醫師;每個鄉鎮衛生院至少有1名合格的執業(助理)醫師或者全科醫師;每個村衛生室至少有1名合格的鄉村醫生或者執業(助理)醫師;
3、醫療服務能力「三達標」。常住人口超過10萬人的貧困縣有一所縣醫院(中醫院)達到二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常住人口超過1萬人的鄉鎮衛生院按照精簡高效的原則設置臨床和公共衛生等部門;常住人口超過800人的行政村衛生室建設標准規模不低於60平方米,服務人口多的應當適當調增建築面積。村衛生室至少設有診室、治療室、公共衛生室和葯房。

法律依據
《社會救助暫行辦法》
第四條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有關社會救助的申請受理、調查審核,具體工作由社會救助經辦機構或者經辦人員承擔。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協助做好有關社會救助工作。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社會救助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健全政府領導、民政部門牽頭、有關部門配合、社會力量參與的社會救助工作協調機制,完善社會救助資金、物資保障機制,將政府安排的社會救助資金和社會救助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
社會救助資金實行專項管理,分賬核算,專款專用,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擠占挪用。社會救助資金的支付,按照財政國庫管理的有關規定執行。

⑼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醫療費用報銷單上的三個范圍內金額是指的什麼

應該指的是需要報銷的數額。
基本醫療保險有「三個目錄」,是指基本醫療保險葯品、診療項目、服務設施標准目錄。
由於醫保基金有限,不可能覆蓋所有的醫療需求,因此為保障參保人員的基本醫療用葯需求,合理控制醫療費用支出,規范基本醫療保險用葯、診療等方面的管理,保證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健康運行,醫療保障部門規定了基本醫療保險對葯品、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的報銷范圍,俗稱「三個目錄」。
醫保葯品目錄中的葯品分「甲類」和「乙類」,兩個分類的葯品在計算報銷金額時,納入報銷范圍的比例也不同。
醫保葯品目錄內的甲類葯品是臨床治療必需、使用廣泛、療效好,同類葯品中價格低的葯品。參保人使用這類葯品時,可以全額納入報銷范圍,按規定比例報銷。
乙類葯品是可供臨床治療選擇使用、療效好,同類葯品中比甲類葯品價格高的葯品。參保人使用乙類葯品時,要先按比例扣除一定的個人自付費用後,將餘下費用再納入報銷范圍,按規定比例報銷。
而醫療保險范圍包括醫療保險的承保對象,醫療費用的擔負比例及承保的衛生服務項目。狹義的醫療保險范圍包括醫療保險所承保的醫療服務項目,以及這些項目提供的數量、形式與限制等。
主要表現形式如下:
1.保險人為一定的人群提供保險。
2.保險人不為某些人群提供保險。
3.保險人為被保險人支付一定比例的醫療費用或者從某個費用水平開始支付。
4.保險人不予支付某一數額以上的醫療費用。
5.保險人為被保險人報銷某種或某幾種疾病的醫療費用。
6.保險人不為被保險人報銷某種或某幾種疾病的醫療費用。
7.保險人為被保險人免費(或部分免費)提供一定數量一定類型的醫療服務項目。
8.保險人不為被保險人免費(或部分免費)提供某些醫療服務項目。
在實際操作中,具體的某個醫療保險制度並不會只採用上述的一種形式來確定醫療保險范圍,而是結合幾種形式來確定醫療保險范圍。總的來說,保險人對被保險人承擔的責任都在一定的范圍內,也就是說其所承擔的責任是有限而不是無限的。

閱讀全文

與醫療健康服務包3回合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樣去介紹一個美女 瀏覽:724
幸福出行共享電動車如何收費 瀏覽:512
423愛情暗語什麼意思 瀏覽:119
事業單位退休工資指數怎麼算 瀏覽:548
樹和風箏的故事主要講的是什麼 瀏覽:291
68在愛情中代表什麼 瀏覽:275
蘇州健康證在哪個區辦理 瀏覽:493
健康管理生活的方式有哪些 瀏覽:270
美年大健康怎麼預約不知道卡號 瀏覽:970
慶余年有什麼美女 瀏覽:812
萬科美女在哪裡 瀏覽:257
房產視頻為什麼要掛幸福里app 瀏覽:672
二十四節氣寫了哪些故事 瀏覽:785
美女寫字時頭發怎麼畫 瀏覽:896
吉大數量經濟招多少 瀏覽:66
交警大隊的事業編是什麼編制 瀏覽:582
塔羅看事業用什麼牌陣 瀏覽:411
旅行經濟能帶動什麼 瀏覽:894
國內哪個省盛產美女 瀏覽:720
男女對現在婚姻怎麼看 瀏覽: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