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什麼健康管理的辦法嗎
一、生活方式管理。
生活方式與人們的健康和疾病休戚相關,這一點對於已被醫生診斷為「病人」的人和健康的人來說,都是「真理」。國內外關於生活方式影響或改變人們健康狀況的研究已有很多。研究發現,即使對於那些正在服用降壓和降膽固醇葯物的男性來說,健康的生活方式都能明顯降低他們患心臟疾病的風險。這項研究從1986年開始,對43000名40~75歲,沒有糖尿病、心臟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男性進行跟蹤調查,每年對他們進行兩次問卷調查,然後根據長期積累的數據找出生活習慣與心臟疾病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正在服葯的中年男性,如果飲食合理、不吸煙、適量飲酒、保持健康體重和定期運動,他們患心臟疾病的風險將降低57%;不服葯的男性,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將患心臟疾病的風險降低87%;僅不吸煙1項就能降低50%的患病風險。如果健康生活方式包括所有5項內容(飲食合理、不吸煙、適量飲酒、保持健康體重和定期運動),男性患心臟疾病的風險指數zuidi。研究同時發現,即使被調查者從前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生活方式改變後所帶來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可能被葯物和其他所替代。改變生活方式永遠不會晚,即使到中年或是晚年開始健康的生活方式,都能從中受益。
(一)生活方式管理的概念。
從衛生服務的角度來說,生活方式管理是指以個人或自我為核心的衛生保健活動。該定義強調個人選擇行為方式的重要性,因為後者直接影響人們的健康。生活方式管理通過健康促進技術,比如行為糾正和健康教育,來保護人們遠離不良行為,減少健康危險因素對健康的損害,預防疾病,改善健康。與危害的嚴重性相對應,膳食、體力活動、吸煙、適度飲酒、精神壓力等是目前對國人進行生活方式管理的重點。
(二)生活方式管理的特點。
1.以個體為中心,強調個體的健康責任和作用。不難理解,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方式純屬個人的意願/行為。我們可以告知人們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是有利於健康應該堅持的,比如不應吸煙,如果吸煙應該戒煙;不應挑食、偏食而應平衡飲食,等等。我們也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和渠道幫助人們做出決策,比如提供條件供大家進行健康生活方式的體驗,指導人們掌握改善生活方式的技巧等等,但這一切都不能替代個人做出選擇何種生活方式的決策,即使一時替代性地做出,也很難長久堅持。
2.以預防為主,有效整合三級預防。預防是生活方式管理的核心,其含義不僅僅是預防疾病的發生,還在於逆轉或延緩疾病的發展歷程(如果疾病已不可避免的話)。因此,旨在控制健康危險因素,將疾病控制在尚未發生之時的一級預防;通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而防止或減緩疾病發展的二級預防;以及防止傷殘,促進功能恢復,提高生存質量,延長壽命,降低病死率的三級預防,在生活方式管理中都很重要,其中尤以一級預防最為重要。針對個體和群體的特點,有效地整合三級預防,而非支離破碎地採用三個級別的預防措施,是生活方式管理的真諦。
3.通常與其他健康管理策略聯合進行。與許多醫療保健措施需要付出高昂費用為代價相反,預防措施通常是便宜而有效的,它們要麼節約了更多的成本,要麼收獲了更多的邊際效益。根據循證醫學的研究結果,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已經確定乳腺癌、宮頸癌、直腸癌、心臟病、老人肺炎、與騎自行車有關的頭部傷害、低出生體重、乙肝、結核等19種疾病或傷害是具有較好成本效果的預防領域,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疫苗的應用,如在麻疹預防上花費1美元的疫苗可以節省11.9美元可能發生的醫療費用。
(三)健康行為改變的技術。
生活方式管理可以說是其他群體健康管理策略的基礎成分。生活方式的干預技術在生活方式管理中舉足輕重。在實踐中,4種主要技術常用於促進人們改變生活方式。
1.教育。傳遞知識,確立態度,改變行為。
2.激勵。通過正面強化、反面強化、反饋促進、懲罰等措施進行行為矯正。
3.訓練。通過一系列的參與式訓練與體驗,培訓個體掌握行為矯正的技術。
4.營銷。利用社會營銷的技術推廣健康行為,營造健康的大環境,促進個體改變不健康的行為。
單獨應用或聯合應用這些技術,可以幫助人們朝著有利於健康的方向改變生活方式。實踐證明,行為改變絕非易事,形成習慣並終生堅持是健康行為改變的zhongji目標。在此過程中,親朋好友、社區等社會支持系統的幫助非常重要,可以在傳播信息、採取行動方面提供有利的環境和條件。在實際應用中,生活方式管理可以以多種不同的形式出現,也可以融人到健康管理的其他策略中去。例如,生活方式管理可以納入疾病管理項目中,用於減少疾病的發生率,或降低疾病的損害;可以在需求管理項目中出現,幫助人們更好地選擇食物,提醒人們進行預防性的醫學檢查等。不管應用了什麼樣的方法和技術,生活方式管理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即通過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減少疾病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或傷害的發生。
㈡ 如何進行健康管理
一、建立健康檔案。包括個人基本資料、健康體檢資料、病史資料、建檔醫生和建檔日期等。
二、進行健康評估。通過收集與跟蹤反映個人身體健康狀況的各種信息,利用預測模型來確定參加者目前的健康狀況及發展趨勢,使參加者能了解是否有發生某種慢性病的危險性,以及和其他人相比,危險性有多大。然後,將根據疾病評估結果,針對健康危險因素為個人提供保持和改善健康的方法。
三、健康管理內容與實施。包括「三高管理」,體重管理,睡眠管理,膳食管理,安全管理,家庭和諧管理,心理咨詢健康管理等。
四、健康管理評價。包括生物學方面評價,主要是評價體重、血壓、血脂和血糖;心理學防控的評價;社會學方面的評價。
㈢ 想要做好自己的健康管理,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這些設備的功能,他們可以實現的監測指標包括:總步數、鍛煉步數、總活動距離、鍛煉距離、爬樓層數、總活動時長、最長活動時長、最長空閑時長、總能量消耗、活動自身免疫力下降後,什麼病菌,細菌,風寒等就會入侵我們整個身體,人就會生病直接影響到了我們的身體健康!所以我們一定要提高自身免疫力才能抵抗外來入侵以保證我們自身健康!
應該在還小還年輕的時候就灌輸健康理念,預防措施。。。首先是預防,弄明白「病從口入」的真正含義。不亂吃,學會忌口。學會公共場合的豐富的水果。水果中豐富的纖維素和維生素都能保證人的健康,纖維素有助於消化,維生素有助於提升免疫力,最好的水果就是蘋果,當然橙子、獼猴桃等都是很好的提升免疫力。
㈣ 老年人如何進行健康管理
飲食方面,老年人的飲食當中一定要五穀雜糧、蛋、肉、奶、纖維素、水果、豆綜合飲食,要綜合吃。建議老年人三餐兩點,把飲食都吃到。運動方面,陳崢稱,老人的運動要適度、循序漸進,要有一種社會參與感。運動分種類,一般有強度性、柔韌性、耐力、平衡性運動,平衡運動對防跌倒,柔韌性運動對拉筋骨也有好處,強力性運動防止持重物的時候有損傷,各種運動要結合起來。陳崢指出,太極就是比較綜合的運動。此外,老年人的體檢非常重要,特別是65歲以上,國家也為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年提供一次免費健康管理,包括評估,體格檢查和健康指導,各地的社區衛生中心、衛生站都在做這項工作。子女要起到監督的作用。除了以上所提倡的健康管理項目外,老年人的心理問題也不容忽視。為他們提供娛樂、精神幫助,讓老年人獲得應有的尊重與認可,快樂地老去,也是健康管理應該和必須考慮的問題。建議老人做點喜歡的事,讓精神有所寄託,正確、積極地看待退休後的生活,認識到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不妨多走出家門,跟夥伴們一起打打太極拳、跳跳舞、釣釣魚等,有自己的活動圈子。也可以報名老年大學,或參加書畫班等,老有所學會讓心裡更滿足。如果有興趣且身體條件許可,也可以做一些喜歡的工作,讓自己不與社會脫節。另外,子女應該給予父母精神關懷,盡可能常回家看看,多陪陪老人,多問問老人還需要些什麼。很多慢病老人同時伴有認知障礙和溝通障礙,更需要兒女耐心呵護。
㈤ 如何做到有效的健康管理
簡單來說,健康管理是對個體及群體的健康進行全面監測、分析、評估,提供健康咨詢和指導,以及對健康因素進行干預的全過程。
並且,針對個人健康指標還會有1對1健康指導。
通過這種便捷的方式,能夠對健康因素進行全過程干預。
㈥ 健康管理的五大基本策略是什麼
1、基本衛生保健概念:
指最基本的、人人都能得到的、體現社會平等權利的、人民群眾和政府都能負擔得起和全社會積極參與的衛生保健服務。
2、基本衛生保健的原則:
合理布局、社區參與、預防為主、適宜技術、綜合利用。
衛生保健的重點是預防和保健。
3、內容:
四個方面(促進健康、預防保健、合理治療、社區康復);
八項內容(對當前主要衛生問題及其預防和控制方法的健康教育;
改善食品供應和合理營養;
供應足夠的安全衛生水和基本環境衛生設施;
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
主要傳染病的預防接種;
預防和控制地方病;
常見病和外傷的合理治療;提供基本葯物。
年第34屆世界衛生大會,新增內容:使用一切可能的方法,通過影響生活方式、控制自然和社會心理環境,來預防和控制慢性病, 促進精神衛生。
4、基本衛生保健的特點:
社會性、群眾性、艱巨性、長期性。
5、基本衛生保健的意義:
充分享有健康權;
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提高人人健康水平;
提高精神文明水平。
㈦ 員工職業健康管理都包含哪些方面
1、建檔與分類
(1)健康檔案建立與管理:
(2)企業員工健康狀況調研與評估:
(3)劃分健康與非健康人群(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患病人群/傷殘人群),以便設計有針對性的健康促進計劃。
2、健康評估
(1)身體健康測評:身體檢查(育齡期婦女生殖檢查)——有相關醫療體檢中心執行,體質、體能——建議由企業自己負責評估。
(2)心理、社會適應測評:使用「東方健管」提供的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評估軟體,由經過培訓的企業專業人員負責執行。
(3)職業健康測評:包括職業健康狀態(方向感、安全感、壓力感、倦怠感、歸屬感)、職業能力(崗位能力)、職業適應(職業測評)。
(4)企業健康風險因素評估:包括個人風險因素,職業風險因素,環境風險因素。
3、員工健康促進
員工心身健康自我管理計劃
員工健康幫助計劃
情緒管理
壓力管理
員工人際管理
員工心理激勵
員工生活管理
裁員心理幫助
健康教育
健康咨詢
㈧ 自我健康管理如何進行
是指自己對自己的身體的健康信息和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分析、預測和預防的全過程。
通過相應的健康量表及藉助於網路平台軟體,隨時監控自己的身體狀況。從科學飲食、適量運動、生活節奏、預防保健、社會適應、心理調適著手,形成健康理念,調動自己的積極性,有效地利用資源,有目的,主動的,採取行動來達到最大化的健康效果。
一袋豆奶二兩米,三份蛋白四注意,500克菜六克鹽,七杯開水喝到底。
每天一袋鮮牛奶或豆漿,改善腸胃,消除膽固醇,軟化全身血管壁。
每餐二兩,每日六兩到一斤主食,米或面或雜糧,我們建議是主食吃少,菜果吃飽。
每天三份高質量的蛋白,每份「兩」計算,例如一兩瘦肉;半兩豆;二兩豆腐(或二兩雞;或二兩鴨;或二兩魚蝦);一個雞蛋。這里談到的用分號分開的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都各是一份,一天三份就夠了,比如說今天我們吃一兩瘦肉,二兩雞,一個雞蛋,這三份蛋白質食物就夠了,再多吃就過量了。
四是飲食原則四注意,膳食平衡要合理。這個是指得有粗有細搭配吃,提高所吃的蛋白的利用率;不甜不咸口清淡,控糖控壓從這起;少吃多餐最適宜;七八分飽三分飢,見好就收皆歡喜;減肥降脂防糖尿,飲食療法別忘記。我們講主食的三個原則,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早餐吃得像國王,午餐吃得像王子,晚餐吃得像乞丐。
五是指菜果每天500克,就是一斤,其中八兩蔬菜,二兩水果。蔬菜和水果裡面富含膳食纖維和維生素,它有抗癌和通脈的作用,對心血管保健很有好處,還可以防止便秘。
每人每天6克鹽,不能過量了,鹽多會使健康受損。高血壓患者每天的鹽攝入量不要超過4克,腎病患者也要膳食限鹽。
七杯開水喝到底,每天至少要喝水(包括牛奶、湯等)6-8杯,平均7杯,每杯水量為200毫升。
㈨ 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包括哪些
1、 健康管理基本策略(Z):是通過評估和控制健康風險,達到維護健康的目的。
2、 可改變行為危險因素:吸煙、飲酒、不合理膳食、靜坐生活方式。
3、 不可改變行為危險因素:年齡、性別、種族、遺傳。
4、 基本策略六種方式(Z):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災難性病傷管理、殘疾管理和綜合的人群健康管理。
一、 生活方式管理
(一)生活方式管理的概念(Z):是指以個人或自我為核心的衛生保健活動。是通過健康促進技術,來保護人們遠離不良行為,減少危險因素對健康的損害,預防疾病,改善健康。膳食、體力活動、吸煙、適度飲酒、精神壓力等是目前對國人進行生活方式管理的重點。
(二)生活方式管理特點(S):1、以個體為中心,強調個體的健康責任和作用;2、以預防為主,有效整合三級預防;3、通常與其他健康管理策略聯合進行。
(三)健康行為改變的技術4種(L):教育、激勵、訓練、營銷。
二、 需求管理
(一)需求管理概念(S):是通過幫助健康消費者維護自身健康和尋求恰當的衛生服務,控制衛生成本,促進衛生服務的合理利用。包括自我保健服務和人群就診分流服務,幫助人們更好使用醫療服務和管理自己的小病。
(二)影響需求的主要因素4種(L):1、患病率;2、感知到的需要;3、患者偏好;4、健康因素以外的動機。
(三)需求預測的主要方法(L):1、以問卷為基礎的健康評估;2、以醫療衛生花費為基礎的評估。
(四)需求管理方法:24小時電話就診分流服務、轉診服務、基於互聯網的衛生資料庫、健康課堂、服務預約等。
三、 疾病管理
(一)疾病管理概念(Z):是一個協調醫療保健干預和與患者溝通的系統,它強調患者自我保健的重要性。疾病管理支撐醫患關系和保健計劃,強調運用循證醫學和增強個人能力的策略來預防疾病的惡化,它以持續性的改善個體或群體健康為基準來評估臨床、人文和經濟方面的效果。包含人群識別、循證醫學的指導、醫生與服務提供者協調運作、患者自我管理教育、過程與結果的預測和管理以及定期的報告和反饋。
㈩ 警員常見的職業病有哪些怎樣進行健康管理
警員常見的職業病以及健康管理建議如下:
1、外科方面主要有頸椎病、腰椎知間盤突出和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炎。 得頸椎病主要是伏案工作的警察,由於他們長時間坐著看文件,運動和休息相對較少造成頸椎受損而得病。
得腰椎間盤突出則是因為警察在訓練中受傷造成的,其中公安人員得此病較多; 得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炎主要是交警,因為他們長時間的站立,膝關節容易受損。
建議:伏案工作的警察要注意適當休息,減少長時間保持一個道姿勢; 而長時間站立版的交警在回家後則可以用熱水燙腳促進血液循環,或者蹬下自行車來避免膝關節的受損。
2、內科收治得支氣管炎和哮喘的交警較多,因為他們的工作環境使他們經常都會吸入灰塵、汽車廢氣等,他們這個職業也是較難避免得此病。
3、猝死:主要是由心腦血管疾病引起的,平時工作壓力大、勞累、沒有適當休息都是造成這一疾病的主要因權素,多發為焦慮症和抑鬱症,而且得病後沒及時治療,為日後發病埋下隱患。
現在警察常見的職業病主要有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炎、支氣管炎和哮喘等,公安機關可以考慮與一些健康管理平台合作。
比如咚咚健康管家,被長沙公安局選定為「健康警隊」建設戰略合作夥伴,不僅能實現對全體民輔警更全面、深入的健康管理,也將助推公安工作實現跨躍式的發展,成為警企聯手的一個成功典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國法律都有對於職業病預防方面的規定,一般來說,凡是符合法律規定的疾病才能稱為職業病。
在生產勞動中,接觸生產中使用或產生的有毒化學物質,粉塵氣霧,異常的氣象條件,高低氣壓,雜訊,振動,微波,X射線,γ射線,細菌,黴菌;長期強迫體位操作,局部組織器官持續受壓等,均可引起職業病,一般將這類職業病稱為廣義的職業病。
對其中某些危害性較大,診斷標准明確,結合國情,由政府有關部門審定公布的職業病,稱為狹義的職業病,或稱法定(規定)職業病。
中國政府規定診斷為法定(規定)職業病的,需由診斷部門向衛生主管部門報告;規定職業病患者,在治療休息期間,以及確定為傷殘或治療無效而死亡時,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或職業病待遇。
有的國家對職業病患者給予經濟賠償,因此,也有稱這類疾病為需賠償的疾病。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職業病的診斷應當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醫療衛生機構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