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吃胡蘿卜提高視力戴眼鏡會依賴這些傳聞到底是真是假
對於眼睛健康、近視、眼睛等問題,周圍總有各種各樣的說法。這些傳聞到底是真是假?
用電腦對眼睛不好?
看電腦顯示屏的行為並不會直接導致視力下降。不過,長時間使用電腦、長時間看書或者進行其它近距離用眼活動時,我們眨眼的次數會減少,這會導致眼睛干澀、酸脹和視疲勞。使用電腦時,試著規律休息、向上看或掃視四周(轉動眼球,在角膜表面塗抹淚液)。往遠處看也可以緩解眼睛的酸脹。調整電腦顯示屏的距離,離面部45-60厘米,角度略向上。可以使用人工淚液緩解眼睛干澀。如果經常出現視物模糊或者眼睛疲勞,也要去看看眼科醫生,檢查是否存在乾眼症。
專家解讀:我們的角膜並不直接接觸空氣,它的表面覆蓋著淚膜。淚膜給角膜提供氧氣和營養物質,保持視物清晰,可惜它並不持久,正常人睜大眼睛10秒鍾淚膜就會破裂,而重新塗勻淚膜就要依靠眨眼。正常人無意識的眨眼率,在安靜時約為17次/分,看電腦時為14.9次/分,閱讀時也會降到1.4~14.4次/分。淚膜沒有得到及時補充,它的厚度就會變薄,容易揮發和破裂,角膜乾燥、缺氧,進而出現眼乾、視物模糊等視疲勞症狀。這種視物模糊是一過性的,滴一滴人工淚液就可以得到緩解。
眼鏡度數不當會傷害眼睛?
佩戴正確度數的眼睛能幫人清晰視物,不過對成年人而言,戴上屈光度不當的眼睛或者不戴眼鏡會導致眼睛酸脹疲勞,看不清東西也會增加安全風險。另外必須注意,8歲以下的兒童如果視力需要矯正,必須要配戴適合自己的眼鏡,以預防弱視發生。
專家解讀:近視無法治癒,不過可以通過框架眼鏡、隱形眼鏡、激光手術等方法矯正視力,改善視覺質量。近視以後,特別是高度近視人群,眼睛會發生一系列的病理改變,無法逆轉,因此每年需要散瞳檢查眼底。別被那些《民間食療偏方防治近視眼》、《XX天摘掉眼鏡》、《恢復視力法(500度以下)》、《飛行員提高視力的辦法》虛假信息誤導了。
戴眼鏡會造成「依賴」?
不會。我們用眼鏡來矯正模糊的視力。相比不矯正的視力,戴眼鏡帶來了更好的視覺感受,在戴眼鏡之後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經常離不開眼鏡,但這其實只是因為清晰的視覺讓人感到舒適而已。
專家解讀:近視人群應該深有體會,摘下眼鏡後,看著模糊的世界很不習慣,影響表現力,可能會有不自信和不安全感。這是大腦的警惕表現,而不是「成癮」現象。近視的眼睛本來就需要矯正,看遠處模糊會給生活帶來不方便,駕駛時不戴眼鏡存在隱患,也容易視疲勞。白天可以全天都戴眼鏡,也可以間歇地戴眼鏡,這取決於大家的用眼習慣。
孩子們看電視離得近傷害眼睛?
不會。孩子們常常有把書拿眼前看,或者坐在電視機正前面的習慣。並沒有證據表明這些行為傷害了孩子們的眼睛,而且這些習慣通常會隨著孩子長大而消失。但是,近視眼的孩子有時坐得離電視機也會很近,這樣他們看得更清楚,所以家長應該帶孩子做眼睛檢查。
專家解讀:兒童視覺發育是由遠視眼到正視眼的過程,當幼兒是遠視眼時,近視力就像老花眼的老年人,看小字吃力,而此時的遠視力尚未發育到1.0,所以坐遠了看電視也不清楚。因此孩子們更喜歡貼近電視,看大號的視覺刺激。如果6歲以後的孩子還是常常湊電視機前面,一定要帶孩子驗光。
吃胡蘿卜提高視力?
胡蘿卜富含β-胡蘿卜素,它在人體內可轉化為維生素A,而維生素A對健康的視覺確實是必要的。不過,胡籮卜素和維生素A通過其他很多食物也可以補充,並不是非靠胡蘿卜不可。
胡蘿卜是種不錯的蔬菜,但維持眼睛健康還需要補充其它維生素A。
近視人群不會得老花眼?
這種說法並沒有道理。我們一會兒看遠處,一會兒看近處,依靠的是晶狀體的變形來配合焦距的變化。而隨著年齡增長,晶狀體的彈性逐漸下降,「變胖」變得很困難,於是就出現了老花眼。這種「老花」的變化,人人都會有,只是程度不一。
專家解讀:近視人群得了老花眼以後,遠視力沒變化,如果不戴眼鏡,看遠還是模糊。抵消的是近視力的下降,如果之前戴100-200度的近視,看書可能就不需要戴老花鏡了。如果是600度以上近視,看書時,書需要拿得更近。近視人群老年後會需要一副雙光鏡。
『貳』 關燈玩手機會得白內障,這是謠言還是真的,有什麼科學依據
關燈玩手機會得白內障,這是謠言還是真的,有什麼科學依據?這謠言是假的,下面詳細說一下,很多人習慣在睡前關燈,然後拿出手機看小說、玩游戲等,專家提醒,在昏暗的燈光下用眼,會造成瞳孔長時間擴散,阻斷眼內液體循環,很容易導致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種眼壓間歇性或持續性升高的眼科疾病。眼壓升高根據其原因可能有不同的症狀。
除了白天玩,晚上躺在床上還拿著手機玩個不停,很多人都擔心燈下玩手機的習慣,這對人的眼睛健康不利,有以下危害。現在很多成年人或學生睡覺前喜歡躺在床上玩手機,有的人一玩就是一兩個小時,躺在床上玩縮短了眼睛與手機屏幕的距離,這樣就會出現眼睛干澀、刺痛、流淚、畏光等乾眼症症狀。左右側卧對左右眼的壓力最大,而關燈玩手機通常對淚膜的穩定性和角膜上皮的完整性影響最大。很多患者到門診部主訴是 "眼乾、眼脹、異物感"。當問及病史時,通常有大量使用手機和電腦,包括關燈後玩手機。
『叄』 那些網路盛行的健康謠言,你都聽說過哪些呢
1. 隔夜燒開的水、「千滾水」只要干凈都可以喝。即使是燒開多次的水,亞硝酸鹽含量也遠比不上泡菜,不會中毒,更不會致癌。
2. 隔夜茶也可以喝。隔夜茶變色是因為茶多酚氧化了,口感差一些,並不會致癌。
3. 隔夜菜也可以吃,前提是放冰箱。室溫下的肉菜隔夜沒事,下一頓熱透就行,但葉菜的亞硝酸鹽會大量增加,最好6小時內吃完。
4. 隔夜泡發木耳、銀耳、蘑菇才是真危險,常溫下會產生米酵菌酸毒素,會讓人昏迷甚至死亡,煮熟了也滅不掉。所以泡發干貨最好別超4小時!
5. 熱飯菜別急著馬上放冰箱,可能影響製冷效果,但也不用完全放涼。可以先蓋緊涼一會,產生負壓減少細菌進入,再放進冰箱。
『肆』 關於健康的常見謠言都有哪些
健康謠言,是微信或微博及其他途徑中流傳的以與健康為主題的謠言。信朋友圈裡的各種「生活提示」層出不窮,有的說吃木耳能防霧霾,有的說植物油能致癌,此外,網上還流傳著一些「清肺偏方」,通過食療來清肺,最常見的食物是木耳和豬血。但是專家介紹,這兩種食物「清肺」沒有科學依據。微信公眾號就利用了讀者這一心理推廣一系列不辨真假的健康養生知識,為的是增加點擊量,出售廣告,實現自身的利益最大化。這些偽科學的謠言也造成了人際交往的不信任和朋友圈的烏煙瘴氣。
『伍』 你知道哪些關於近視的謠言
1、近視度數不深不用配眼鏡
很多家長以為,孩子近視度數不深,就不需要配戴眼鏡。只要平時多注意用眼衛生,近視自然而然就會沒的。一旦開始配戴眼鏡,近視度數只會越來越深。
辯正:
錯誤!如果真正近視了,是沒有辦法恢復到正眼視力的,只能是控制度數不再增長。配鏡不會加深度數,而是能控制近視度數的更快增長。
真相:
一旦確定為真性近視,無論度數多少,都應該遵醫囑,配製一副合適自己度數的眼鏡,這樣才能有效控制視力。不良的用眼習慣才會造成視力減退,錯不在眼鏡本身。
2、配近視眼鏡要配比本身度數低一點的
很多家長以為,甚至一些不正規的眼鏡店店員會建議,孩子配戴眼鏡時,配的度數最好比本身度數低點,這樣可以保證孩子近視度數不增長或者降低。
辯正:
錯誤!確定為真性近視,一定要配戴適合孩子眼睛度數的眼鏡,配戴眼鏡度數過高或過低,都容易導致近視度數的加深。
真相:
部分不正規的眼鏡店店員建議孩子配鏡眼鏡度數不要高於本身近視度數,很有可能是因為使用的普通驗光,沒有經過散瞳(散瞳驗光能夠排除部分假性近視度數,查出真正的近視度數),而這種做法本身就是不科學的。
眼鏡度數配戴過高,容易造成視疲勞;眼鏡度數配戴過低,孩子看東西不清晰,也容易過度用眼。而這,都容易導致近視度數的加深。
3、眯眼看東西會使近視度數增加
小孩子在看不清東西的時候,總是會習慣性的眯眼睛。家長總會說:「就是因為你經常眯眼睛,才會近視得那麼厲害」。
辯正:
錯誤!家長督促孩子不能眯眼睛是正確的行為,不過,不是會使近視度數增加,而是容易造成散光。
真相:
眯著眼睛會造成視力的進一步下降,使散光增加。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眯著眼時眼睛的狀態,上下眼皮跟眼球接觸,眼睛露出部分變窄,角膜受壓迫,散光就是在這種壓力下增加的。散光的症狀一般是看東西有重影,上下分不清,影響方向性,視覺質量下降。
4、做眼珠轉動或遠眺等眼部動作就能治療近視
如果你經常望綠(遠眺樹木等),眼珠子經常多轉動,那麼你的近視度數就會降低。
辯正:
錯誤!做眼保健操、望綠、經常轉動眼球,主要是為了緩解視疲勞。做這類動作可以預防近視,但降低近視度數不太可能。
真相:
真性近視本身是不可逆的。因此,任何所謂能治療近視的無論是做眼部動作,還是吃葯,用護眼儀之類的,都不會降低近視度數,頂多能起到緩解眼疲勞的作用。真性近視一定要配戴合適的眼鏡,搭配做眼保健操等,注意生活用眼,能更好的控制近視度數。
5、近視眼的人老了以後就不會得老花
近視眼看不清遠的物體,老花眼看不清近的物體。有些人就理所當然,認為年輕的時候如果近視,老的時候就不會得老花了。
辯正:
錯誤!近視是屈光問題,老花是生理(眼球)結構自然退化出現的問題,二者並不同等,不會「中和」。
真相:
老花眼是一種老年病,近視眼同樣也會有老花眼,只不過如果以前就有近視,老花和近視的矯正鏡片度數一正一負,老花眼的症狀就給抵消到難以察覺的程度,這也就給人以近視眼不會老花的誤解。近視眼和老花眼的抵消作用頂多讓你看近處更清晰一點罷了,看遠處的時候,還是得戴近視眼鏡。
『陸』 關燈玩手機會失明,到底是謠言還是真相
人的眼睛如同精密的儀器屏幕越小,可能對眼睛的傷害越大,一般來說,處在黑暗環境中看手機屏幕,瞳孔會放大,進入眼底的亮光也會相應增加。
其次,顯示屏與背景的光線,明暗反差過大,以上這些因素,都會對眼睛產生一定刺激。
長期錯誤的用眼習慣,會導致淚液分泌減少,甚至淚液成分有所改變,從而破壞淚膜穩定性,出現眼疲勞、異物感、干澀感等反應。
眼睛產生強烈的不適感,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雖然黑暗中看手機致盲的說法,但是,為了眼睛健康,我們也要盡量養成保護眼睛的好習慣哦!
『柒』 只因玩手機導致眼部黃斑病變
近日,一則「血淚教訓」在朋友圈瘋傳:小孩沉迷手機游戲、用眼過度,導致視網膜黃斑病變,終致失明。從附圖上看,這個小孩眼周發紅、目光渙散,讓廣大網友乍見之下震驚又痛惜。出於對家人視力健康的考慮,大家紛紛將該圖文轉發至朋友圈。很多人看過之後表示:「再也不敢刷手機了。」但事實究竟是怎樣呢?看手機真的會導致眼睛黃斑病變,進而失明嗎?黃斑病變原因有很多,僅因環境因素造成的很少見其實,這條朋友圈看似言之鑿鑿,卻經不起科學的推敲。關於黃斑病變,大家可能會有或多或少的誤解。大多數人對黃斑病變的了解僅僅停留在「此病若不及時醫治會有失明之虞」,而對其病理機制等並沒有足夠的了解。「黃斑病變引發失明」的嚴重性、「玩手機」的普遍性、「關心則亂」的從眾性,以及新媒體傳播的廣泛性共同作用,才使得該謠言在短時間內甚囂塵上,引發公眾恐慌。辟謠需要科學依據,只有從黃斑病變這一疾病的病理學機制入手,真正了解此則朋友圈的謬誤之處,才能避免再一次「上當受騙」。黃斑病變是一種發生在視網膜黃斑區的眼底病變,其臨床表現常見有眼前出現黑影、視力下降和視物變形。這是由於黃斑區是眼部視網膜區的一個重要區域,位於眼後極部,主要與精細視覺和色覺等重要視功能有關。一旦黃斑區發生了病變,即會導致上述症狀,若不及時就醫並長期治療,就會有失明的危險。由於黃斑區位於眼球底部而非顯露在外,因此黃斑病變並不會表現為朋友圈配圖中的眼部紅腫。導致黃斑區出現病變的原因有很多,概括為以下幾點:其一是遺傳性黃斑病變,此種病變常發生於青少年時期,患者通常有家族史。其二是老年性改變,指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黃斑區出現一系列病理改變,主要包含老年黃斑變性、老年性特發性視網膜前膜和老年性黃斑洞等改變,通過早期診斷和適當的治療,可以使病情改善或穩定。其三是炎症性黃斑病變,多見於各種視網膜脈絡膜炎,如弓漿蟲病、葡萄膜炎等。此外,視膜靜脈阻塞、視網膜血管炎、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高度近視和外傷性脈絡破裂等也可導致黃斑區發生損害。而在其中,僅僅依靠環境因素(如長期玩手機)導致的黃斑病變是較少的。可是,謠言也並非憑空而來,大多都是在一定事實基礎上經過誇張、扭曲而形成的。那麼,這一「事實基礎」是什麼呢?手機藍光對眼睛有一定危害,但遠未達到照射劑量通過對大量資料的篩選,我們發現了一些線索,「藍光對眼睛的傷害」便是這一謠言的理論依據。因為黃斑區發生病變,與長時間受到藍光和日光的刺激也有關系,而許多手機都有藍光輻射。這也是商家出售「防藍光輻射」手機貼膜的出發點。但是,脫離劑量談危害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市面上出售的手機藍光指數(數值越低對眼睛危害越小)多是經過檢驗的,處於一個較為安全的范圍內,並不會如傳言的那樣「極易致盲」。並且許多手機都有護眼模式,可以在相對較暗的環境里使用。統計數據表明,常見手機在原亮度模式下,其藍光指數范圍在0.0204~0.024,而在護眼模式下,其藍光指數范圍可降至0.00483~0.0149。由此來看,手機藍光輻射對眼睛雖有一定程度的傷害,卻並不至於在較短時間內對黃斑區造成嚴重影響。據康普頓斯大學的研究報告,藍光若要對機體產生傷害,其照射劑量相當於在20cm外直視100瓦的白熾燈光源(所含藍光波長范圍與手機屏幕光源相當且亮度更高)連續12小時。而手機的藍光強度遠不能達到這個數值。因此,「過度使用手機導致失明」這種「因果關系」不太可能存在,若患者真的是在頻繁或長時間使用手機後出現黃斑病變,其他因素(如遺傳性)可能才是主因。對於藍光劑量的解釋分析,也使得「藍光論」不攻自破。但是過度使用手機或其他電子設備,確實會對視力產生負面影響,頻繁或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導致的視疲勞、乾眼症等不良症狀也是很常見的。因此,我們雖不致「談機色變」,但也要在使用電子設備時注意休息。愛護眼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在平時的日常生活或學習工作中,要盡量形成「勞逸結合」的用眼習慣,不要長時間緊盯電子設備屏幕或是長時間低頭看書,建議每隔四十分鍾適當休息一下,眺望遠方或是做一遍眼保健操,使眼睛得以充分的休息;定期進行視力檢測;可以適當服用決明子、菊花茶等具有明目功效的中葯茶飲;保證充足的睡眠;減少糖分的攝入等。參考文獻[1] 趙家良. 我國眼科學近五年發展概況[J]. 中華眼科雜志, 2005, 41(8):688-691.[2] 天津市眼科醫院. 藍光的危害與防藍光鏡片[J]. 中國眼鏡科技雜志, 2013(11):76-77.[3] 鄒蕾蕾, 戴錦暉. 藍光與眼健康[J]. 中華眼科雜志, 2015, 51(1):65-69.[4] 范毅超. 光毒性與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關於光毒性作用光譜的探討[J]. 中國眼鏡科技雜志, 2014(3).[5] 泡泡網. 藍光你在哪?實測各種屏幕光譜(二)[J]. 中國眼鏡科技雜志, 2014(12):160-163.作者 | 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 徐明輝中國科普作家協會 吳一波審稿 | 雞西愛爾眼科醫院 史永利主任編輯 | 高佩雯文章由騰訊科普「科普中國頭條創作與推送項目」團隊推出轉載請註明來自「科普中國」
『捌』 有哪些雷區,是想保護視力的我們千萬不能踩的
眼睛是人體極為重要的器官,人們只有通過眼睛才能看見外界的花花世界。一旦眼睛遭到損害,導致眼睛近視,基本是無法自然恢復的,所以保護眼睛視力是人們刻不容緩的事情。
近視要吃些什麼
得了近視眼要少吃高糖食品,食糖過多,會使血液中產生一定量的酸,酸與機體內的鹽類,特別是與鈣中和,造成血鈣減少,影響眼球壁的堅韌性,使眼軸伸長,助長近視眼的發生和發展,眼睛近視多補蛋白質,魚、肉、奶、蛋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多看綠色,能使眼睛產生一種十分舒適的感覺,眼睛健康極為有益。看遠方三分鍾,再看手掌1~2分鍾,然後再看遠方。這樣遠近交換幾次,可以有效消除眼睛疲勞。
每天飲用綠茶。茶可改善機體造血功能,能增強人體的免疫能力,減少輻射影響。
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可以預防角膜乾燥、眼乾澀、視力下降甚至夜盲症等眼病。
如果出現眼睛不適,經過長時間休息都不能解除症狀者,則需及時到醫院檢查。
『玖』 細數那些關於近視眼的謠言
前不久,蝌蚪君成立粉絲後援會,短短一天時間,微信群就爆滿了,小夥伴們還是很給力的嘛。本來蝌蚪君還擔心大家會不會害羞、沉默,沒想到,群里的氣氛相當活躍,果然蝌蚪君的粉絲還是不一樣的。
這不,這幾天大家在群里聊起了關於「近視眼」的話題,並向蝌蚪群提出了不少問題,這里咱們就集中解答一下,如果有沒說到的問題,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哈~
關於近視,相信大多數人都還是比較了解的,所以我們就跳過近視的原理,直接進入主題了。
01.裸眼視力和近視度數是一回事?
其實同一近視度數的人,其裸眼視力也可能並不相同。
在近視發生後,遠處的光線聚焦在視網膜前,視網膜上的成像就不再是一個焦點,而會變成一個模糊的光斑。然而每個人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對這個模糊光斑的解析能力有所不同,就會出現不同人的近視度數一樣,但他們的裸眼視力卻不同,比如有的人近視200度,裸眼視力0.6,而有的人同樣近視200度,但裸眼視力只有0.3。
但家長需要注意,如果近視患兒在看電視或看向遠方時,經常眯著眼睛或是喜歡側方注視,就必須進行驗光配鏡,否則不但會增加孩子視疲勞的程度,還有可能進一步加深近視的度數。
還有一種情況,近視患兒在佩戴一段時間近視眼鏡後,其裸眼視力可能會出現下降,此時家長往往會非常緊張,認為孩子戴眼鏡只會越戴越糟糕。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現象呢?
其實是因為在佩戴框架眼鏡前,孩子的大腦會被迫處理近視所帶來的模糊圖像,而當孩子佩戴框架眼鏡進行視力矯正後,大腦就「不願意」再去辨認摘下眼鏡後的模糊圖像了,這就是裸眼視力「變差」的原因。
視力是一個相對主觀的心理物理學指標,受到屈光度、視網膜解析能力、大腦辨識能力等多種因素影響。近視後也不會因為戴眼鏡導致裸眼視力越來越糟糕,孩子一旦出現近視,就要在正規醫院進行配鏡,幫助矯正視力。
02.高度近視會遺傳嗎?
會,准確來說,近視都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性。
LASIK示意圖
事關患者福祉,LASIK自出現之日起,就廣受關注。國內與國外相關研究者,均對其進行了大樣本的遠期療效研究。R. Doyle Stulting等對1995年5月到1996年12月間接受LASIK手術的1062隻眼睛進行了研究,認為LASIK效果明確、恢復較快、並發症較少,是一種十分安全的治療手段。【6】
楊亞波等收集了716例患者(1285隻眼),分別在術前、術後1天、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和24個月進行眼科檢查。結果顯示,LASIK的遠期療效令人滿意,而且由於術後眼睛存在適應期,所以,遠期療效明顯好於早期;手術並發症較少,主要有角膜瓣形成不全致手術終止(均發生在手術中)、眩光(隨術後時間推移,逐漸緩解)、黃斑出血和視網膜脫離(均為超高度近視患者,在治療後恢復正常)等,且均未危及患者視力。【7】
曾有屈光手術導致視神經受損的報道,但較為罕見,並且都發生在術後極短的時期內。按發病機制,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由於術中角膜瓣製作時眼壓突然升高,對視網膜的神經節細胞、神經纖維層及鞏膜篩板造成機械性壓迫,引起視神經急性損傷;另一種是LASIK術後常運用糖皮質激素控制炎症,如0.1%氟米龍,持續1個月,每天4次,隔周遞減1次【5】,頻繁使用激素性葯物,有一定概率(盡管極小)導致患者眼壓隱蔽性升高,引起視神經急性損傷。【8】
從研究結果來看,如果在做完手術之後短期內沒有發生眼睛的急性病變,那麼日後眼睛因為手術再次出現視神經萎縮等嚴重病變的可能性極低。
07.眼葯水真的可以緩解視疲勞?
可以,但要慎用。
視疲勞也稱眼疲勞綜合症,常常表現為眼部的疼痛、酸脹,甚至畏光、流淚,出現明顯的燒灼感和異物感,進而引起視物模糊等等。
視疲勞最常見的原因是屈光不正,也就是上面說的近視、遠視、散光。對於這些患者來說,及時佩戴合適的眼鏡,才是最佳方案。
其他可能的因素就太多了,比如光照不合適,精神緊張焦慮,眼部肌肉運動異常,眼調節能力下降等。【9】如果反復出現視疲勞,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如果是偶然出現的,那麼,可能跟長時間近處視物有關,可以閉目養神、也可以遠眺窗外、還可以參加些室外活動,都能有效緩解視疲勞。
而眼葯水的作用呢,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滴眼葯水的時候,得閉一會眼睛,是吧?這本身就是個休息過程;
第二,眼葯水的主要成分是水,水分可以潤滑眼球、緩解眼球乾燥症狀;
第三,以常見的珍視明眼葯水為例,裡面含有冰片,而冰片具有一定的抗炎、鎮痛效果,可以減少組織腫脹、抑制神經末梢的敏感性。所以,理論上講,對於治療視疲勞,有一定的效果。
不過,話又說回來,眼葯水畢竟是一種葯物。沒有必要,切不要亂用;確有必要,應謹遵醫囑,盡量選用那些成分清晰的、副作用較少的。對於普通人來說,適當休息就足夠了;如果條件不允許,可以試試人工淚液,人工淚液是模擬天然淚液而言的,主要成分是水分與鹽分,總體來說,比較安全。
08.蒸汽眼膜可以緩解視疲勞?
蒸汽眼膜與眼葯水類似。
首先,使用蒸汽眼膜的過程,就是一個休息過程,對緩解視疲勞當然有好處。
其次,對於其他症狀,以黑眼圈為例,黑眼圈可以是因為色素沉著,也可能是因為眼周結構改變,還可能是因為長時間用眼、血液淤積。對前兩種來說,蒸汽眼膜的意義不大,對於最後一種,不光蒸汽眼膜可以,熱毛巾、熟雞蛋都可以……
09.眼球操真的能治好近視?
網上流傳的各種眼球操,大都脫胎於傳統的校園眼保健操。
校園眼保健操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以穴位按摩為主,一類以眼球運動為主。網上流傳的「眼球操」,本質上與眼球運動眼保健操是一樣的,以「眼觀六路」、「眼球環轉」、閉眼、睜眼等眼球運動為主。
在緩解視疲勞這件事兒上,眼保健操是有功的。
2004年,有學者用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技術,測定青少年眼保健操前後眼動脈和視網膜中央動脈的血流參數。結果顯示,做完眼保健操以後,眼動脈和視網膜中央動脈的血流速度明顯加快,流動阻力則明顯下降。【10】
平常我們喜歡說「洗個熱水澡放鬆一下」,熱水澡正是通過擴張血管、加快血流速度來減緩疲勞感的。所以,大部分學者認為,眼保健操對緩解視疲勞有著積極的意義。
說到預防、治療近視嘛,眼保健操的立場就比較可疑了。
首先,相關研究結果矛盾多,可信度低。
眼保健操誕生以後,引發了大量研究。既有對眼保健操本身的觀察,也有幾種眼保健操之間的橫向對比。
有的研究顯示,眼保健操對於防治近視,有著重要意義。比如,有的學者對4~7歲的105名兒童進行了觀察,發現在做眼保健操三年後,視力≥0.9的兒童由75.5%提升到了94.3%。【11】
然而,結果相反的研究並非沒有。一項涉及千人、以10~17歲學生為對象的研究顯示,實驗組(每天做眼保健操)和對照組(不做眼保健操)一年後的視力、屈光度等多項指標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11】
即使橫向對比,矛盾的結果也非常多。有的研究顯示理視健眼操的效果比傳統眼保健操好,【12】有的研究卻顯示不同眼保健操對學生的視力影響沒有明顯差異。【13】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這些研究都以未成年人為主,兒童、青少年處於生長、發育的高峰期,視力的狀態較不穩定。對於早已近視多年、眼球存在病理性改變的成年人來說,眼保健操的效果更加不確定。
其次,近視的成因也不支持眼保健操的治療功效。
眼保健操的功效建立在調節緊張假說上。這種理論認為,長時間近處視物可以造成眼睛調節疲勞,導致睫狀肌的靈活性消失,即使遠視也不能放鬆,最終導致近視。【14】
但近年來的研究卻越來越支持光照假說,認為光照是影響近視的關鍵因素。室外的光照更為充足、明亮,對維生素D的合成、視網膜多巴胺的釋放都很有好處。所以,室外活動時間不足,有可能是近視的根本原因之一。
動物實驗表明,和常規飼養的小雞相比,每天接受一定量高水平光照的小雞,更難出現近視;往實驗動物的眼睛內注射多巴胺激動劑,可以抑制近視的進展。【15】
總的來說,要想緩解視疲勞,轉轉眼球是有效的;但成年人如果已經近視了,除了手術治療就只能戴眼鏡了。
10.穴道按摩對眼睛有沒有用?
這個跟眼球操類似。
傳統上認為,近視是由於長期近處視物引起的,跟視疲勞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好比一個彈簧,老是緊綳著,慢慢地彈性就會下降。晶狀體的調節,需要肌肉的參與看近處物品,肌肉緊綳;看遠處,肌肉舒張。長期看近處物體,時間長了,肌肉的「彈性」也會下降,便引起近視。
上一條提到過,國內曾有學者用彩色多普勒觀察眼球血流動力變化,結果顯示,眼保健操(穴位按摩的一種)後,眼動脈和視網膜中央動脈的血流速度明顯加快。【16】也就是說,穴位按摩可能有助於緩解視疲勞。倘若視疲勞假說是對的,那麼,穴位按摩確有可能改善視力。
但是,第一,這種影響是由穴位按摩引起的呢,還是由閉目養神導致的?第二,相關研究並不算多,孤證不立。第三,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近視主要跟光照條件有關。換句話說,適當增加室外活動、多接觸自然光源,才是預防近視的關鍵。
2012年,有學者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調查,在北京市各城區和鄉鎮,選取了一萬六千學生,設置了父母收入、蛋白質攝入、光
『拾』 5條與孩子有關的謠言,你都能識破嗎
近日,有一大波有關孩子健康的謠言侵入我們的朋友圈,孩子多轉眼球可以治療近視、多吃核桃補腦、使用手機會輻射致癌……面對這些謠言,家長們還能保持淡定嗎?一起來聽聽專家是如何粉粹這些謠言的。
謠言5 學生多吃核桃就能補腦?
專家解答:核桃富含的「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這正是形成腦細胞膜的重要物質——「磷脂」所必須的構成成分(腦細胞膜是一個「磷脂雙分子層」結構)。此外,核桃富含維生素E,在常見堅果中除了葵花子仁就當屬核桃了,維生素E可防止腦細胞的脂質過氧化,讓大腦細胞保持健康的活力狀態。因此,可以說核桃所含的營養元素對腦部健康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不過,大腦細胞膜中磷脂的更新換代可沒有想像得那麼快,它有自己的代謝節奏,腦細胞膜上磷脂的更新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而完全更新則大概需要三個月的時間。所以,類似「快速補腦」等說法無非是家長們的某種心理安慰。
(作者:李娟娟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