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每天攝入的各種食物的比例多少最好
成年人每日的攝入的食物應包括奶類、肉類、蔬菜水果和五穀等四大類。奶類含鈣、蛋白質等,可強健骨骼和牙齒,每日飲200毫升為宜。肉類、家禽、水產類、蛋類、豆及豆製品等,含豐富的蛋白質,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增強抵抗力,每日4-6兩為宜。
蔬菜、水果類含豐富的礦物質、維生素和纖維素;增強人體抵抗力,暢通腸胃,每日最少應吃1斤。米、面等穀物主要含澱粉,即糖類物質主要為人體提供熱能,滿足日常活動所需,每日約5-8兩為宜。
專家認為,科學飲食應結構均衡、營養平衡,其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要合理。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應占每天能量消耗的60%左右,脂肪佔25%左右,蛋白質佔15%左右。
由此可見,碳水化合物在其中所佔的比例是最大的。人們每頓都應補充糧谷類食物,早30%,晚30%,中午可以多補充一點,40%左右。
(1)人每人吃多少種食物才健康擴展閱讀:
穀物是最適合的營養餐
中國老百姓一直以谷類食物為主要的營養來源,但隨著人們口味的變化及應對快節奏生活的需要,谷類食物被人們忽視了。其實,穀物是最適合現代家庭中各年齡人群的理想營養餐。穀物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B族維生素,同時也提供一定量的無機鹽。
穀物中脂肪含量低,約為2%。不同的穀物分別有各自不同的營養特點,相對於其他碳水化合物,穀物含有低脂肪、低膽固醇、能量持久釋放等特點。
健康飲食的組成
營養學家雖沒有規定一個人應該吃多少碳水化合物,但提出碳水化合物的產熱量一般占總熱量的60%左右為宜。這也就是說,一個人需要攝入多少碳水化合物,和他的總熱量有關。老人由於消化吸收功能減弱,攝入應少一些;青少年正在生長發育階段,攝入應多一些。
健康飲食應為:糧食足量,男性每天應攝入碳水化合物400克,女性300克,其中應適當增加薯類糧食的比重。
借鑒世界營養學家廣泛推薦的地中海膳食結構,土豆為主的薯類食物每天應攝入170克,蔬菜、水果日攝入300~400克,奶類每天保證攝入200克,多吃雞、鴨、鵝、兔和魚肉,少吃豬肉。
健康人群,一天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不能少於150克(3兩),更不能一點碳水化合物都不吃,在沒有碳水化合物攝人的情況下,機體將以大量的氧化脂肪產熱。脂肪代謝產物酮體可能會在體內積累,造成酮中毒。
『貳』 人一天要吃多少種食物
用不著這么多吧。只要保證了主要營養的攝入就可以了。主食不可缺少,還有蔬菜,豆類這些。可以從多種食物選擇一些搭配一起就可以保證營養的充足,不一定都要吃完。
主食營養
食物及營養專業私人有限公司營養師陳愍說,米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那也是我們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米的主要營養成分還包括維生素 B1 、 B2 和煙酸。
維生素 B1 是 B 群維生素的最基本成員,其主要任務是從碳水化合物中釋放出能量,並維持神經、心臟及消化系統正常運作。
除了白米,其他谷類,如全麥麵包、麵粉以及動物內臟、肉類、家禽、魚、豆、堅果、牛奶、綠色蔬菜都是維生素 B1 的主要來源。
維生素 B2 主要的功用是促進成長和細胞再生。它和其他物質相互作用,還可幫助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進行代謝作用。
不只白米含有維生素 B2 ,其他食物如牛奶、乳酪、綠葉蔬菜、魚、蛋等都富含維生素 B2 。
至於煙酸是少數存在於食物中相對穩定的維生素,即使經烹調及儲存也不會大量流失而影響其效力。它的效用主要是促進消化系統的健康,使皮膚更健康;並可促進血液循環,使人體能充分地利用食物來增加能量等。
綠花椰菜、胡蘿卜、乳酪、雞蛋、魚、牛奶、馬鈴薯、番茄、全麥、動物肝臟與腎臟、瘦肉、白色家禽肉、無花果、燕麥、玉米、綠豆、蠶豆、洋蔥、芹菜、紫菜等跟白米一樣都是煙酸的來源。
陳愍說,白米飯脂肪含量低而且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但米中所含的不是「完整」的蛋白質,所以還應與肉類、大豆等搭配,確保營養均衡。
她說,一個普通人一天應攝取 5 到 7 份碳水化合物食品,約等於兩碗半到 3 碗半的米飯。但米的營養成分並不是不能取代的。
陳愍說,市面上還有許多跟白米一樣碳水化合物豐富的食品,比如半盤面條、半碗麥片粥、兩片麵包、兩小片印度薄煎餅( Chapatis )、 4 片無餡餅干各約相等於半碗米飯。其他如馬鈴薯、藜麥( Quinoa )、小米( Dried Couscous )、「阿瑪蘭籽」( Amaranth )等都可以替代白米。
在這些替代品中藜麥、小米、「阿瑪蘭籽」屬於野生谷類,在本地的需求量不高,價格偏高,口感也較粗糙,相信許多人不易接受。
有些人無米不歡,一時又無法減少對米糧的依賴,他們是不是眼巴巴地看著荷包大出血?其實情況也不是那麼糟。
米的種類很多,價格相去甚遠,從每 5 公斤 4 元 2 角 8 分到 9 元 8 角不等(到截稿為止),所以愛吃米飯的人,還是可以以較便宜的白米填飽肚子的。
陳愍說,白米售價之所以參差不齊因素很多,供應量、勞工成本、通貨膨脹等都能左右米價,跟營養價值無關,至於口感跟營養則是兩回事。
不過本地人較愛吃價格較高的白米是事實,因為比較香,口感也較好。
『叄』 請問,一個人每天必須吃多少種食物才能營養全面
谷類食物,每人每天應該吃300-500克;蔬菜和水果,每天應吃400--500克和100-200克;魚、禽、肉、蛋等動物性食物,每天應該吃125-200克(魚蝦類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類25-50克);奶類和豆類食物,每天應吃奶類及奶製品100克和豆類及豆製品50克。油脂類,每天不超過25克。
『肆』 人類每天要吃多少種食物才能補充每日的營養
每天要吃以下食物可滿足每日的營養:
維生素A:預防癌症;保持正常視覺、預防夜盲症;維持粘膜正常功能,增強抵抗力;維持骨骼和牙齒正常發育;令皮膚光潔滑嫩。
維生素B2:維持口腔及消化道粘膜的健康;可校正、維持眼睛視力,防止白內障;防止皮膚粗糙。
維生素C:對抗游離基,有助防癌;降低膽固醇;提高身體免疫力;有利於傷口癒合;促進鈣、鐵吸收;防止壞血病。
維生素E: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物質,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調節體內激素的平衡,促進激素的分泌,提高男子的精子質量,對女人習慣性流產也有一定的幫助。
鈣:為人體補充鈣質,能夠用於預防和治療由於鈣離子缺乏所導致的一些疾病。
蛋白質:補充人體所需要的蛋白質,維持人體的生理需要和健康。蛋白肽中的免疫活性寡肽具有免疫作用,具有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還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對人體具有保護作用。蛋白肽中的運輸微量蛋白肽能幫助人體對鈣,鐵,鋅,鎂,銅等微量元素的吸收,促進人體的健康。
必要時可補充多維蛋白肽粉主要成分由大豆分離蛋白、大豆小分子肽(大豆肽粉)、磷酸氫鈣、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B2、維生素A等多種營養成分, 每天1-2次,每次1袋,可滿足人體日常所需,利於人體吸收。
在選擇上注意兩點:1、看品牌,選擇大品牌,質量好,效果佳;2看平台,資質是否齊全、是否有追溯機制,是否與消費者站在一起,售後有保障。
『伍』 人每天要吃多少種食物合適
想要有健康的身體就一定要做到均衡飲食,想要做到均衡就一定遵循以下幾點。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盡可能達到25種,多樣化的膳食滿足了人體正常生長發育和各種生理活動需要的營養素。
『陸』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人每天需攝入多少種食物
新版指南中更加強調了「健康體重」的概念。建議大家每天食不過量,控制總能量攝入,另外堅持日常身體活動,每周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鍾以上;每天至少走6000步;減少久坐時間,建議每小時起來動一動。
每一類食物所含的營養成分都不一樣,只有多種食物構成的平衡膳食才能達到合理營養、促進健康的作用。2016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平均每天至少攝入12種食物,每周至少25種。並推薦每天攝入谷薯類食物250克至400克,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克至150克,薯類50克至100克。
上調飲水推薦量
水是一切生命必須的物質,在生命活動中發揮著重要功能,飲水不足或過多都會給人體健康帶來危害。新版指南此次上調了飲水推薦量,每日至少飲水1500毫升至1700毫升,並且提倡選擇白開水和淡茶,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
與此同時,新版指南下調了水果類的推薦攝入量,將之前的「水果類200克至400克」減少到「200克至350克」,且強調果汁不能代替鮮果。
大豆及堅果類的推薦量也由「30克至50克」下調到了「25克至35克」,避免造成能量攝入過多。
新版指南還下調了動物性食物的推薦攝入量,將之前的「水產品類50克至100克、禽畜肉類50克至75克」,減少到了「水產品類40克至75克,禽畜肉類40克至75克」,並且強調優先選擇脂肪含量較少的魚類和禽類,少吃肥肉、煙熏和腌制肉製品。同時,建議蛋類攝入40克至50克,強調吃雞蛋不棄蛋黃。
過多的鹽攝入會增加高血壓、心臟病和腦卒中的發病率,新版指南推薦吃清淡少鹽的膳食,將鹽的推薦量由原來的6克調整到了小於6克。而對於喜歡「重口味」的四川人來說,大家需要注意的不僅僅是烹調中的用鹽量,還要注意含鹽量高的其他食物,例如醬油、豆瓣醬、香腸、臘肉等。
『柒』 人的一天吃多少食物才合適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適合6歲以上所有中國人,谷類食物每人每天應攝入250g~400g;蔬菜和水果每天應攝入300g~500g和200g~400g;魚、禽、肉、蛋等動物性食物每天應攝入125g~225g(魚蝦類50g~100g,畜、禽肉50g~75g,蛋類25g~50g);奶類和豆類食物每天應吃相當於鮮奶300g的奶類及奶製品和相當於干豆30g~50g的大豆及製品。烹調油和食鹽,每天烹調油不超過25g 或30g,食鹽不超過6g。你可以根據這個比例相應的減少,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為原則。每天運動6000步。
『捌』 一個人一天吃多少肉,多少東西算是營養合理
一個成年人一天應該攝取如下營養:
吃100g瘦肉或150g魚,1個普通大小的雞蛋,250ml牛奶、蔬菜400~500g、水果100~200g,油15克,鹽6克。 還有米面等,注意每餐不要太飽 。
人體每天所需的營養可歸納為: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類、無機鹽、維生素、食物纖維和水。中國營養學會的推薦標準是:成人男子每日供給量為10000—16750焦耳,成年女子每日供給量為9210—14235焦耳。
人每天應吃齊四類食物,五穀、蔬果、乳類和肉類,每天都吃齊了,人體每天所需的全部維他命和礦物質就不缺,這四類食物,合起來提供人體每天需要的七大養分水份、糖類、蛋白質、脂肪酸(來自蔬果和豆類)、維他命、礦物質和纖維、因此,這四類食物合稱「均衡的食物」。 ★拷貝本站內容請標明摘自雅酷時尚(時裝)在線
均衡的飲食,是指每餐吃齊四類食物里的七大養分,但熱量和油脂不入超,纖維足,每日以五穀和蔬果為主食,做為每日熱能的主要來源,維他命和礦物質不缺,水份夠,蛋白質也夠。
五穀里的澱粉,是人體的最佳能源物質;蔬果是纖維的主要來源;乳類和乳類製品,除了提供蛋白質外,是鈣和鎂的最重要食物來源,也是水份的重要來源;肉類、魚類、蛋類和豆類里的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的重要原料。
每天前兩餐合計吃五百卡的熱量,早餐和午餐各吃多少卡的熱量,可自行決定;要吃什麽食物,也自由選擇,但要吃齊四大類食物,只要熱量、油量、蛋白質(肉類)等三項不入超,每餐有頗大的選擇食物的空間;晚餐亦然。
每餐熱量定好後,食譜可自行斟酌,而且富於變化,這樣的節食法,較能長期維持,故成功的機會最大.
滿意嗎?
『玖』 一天要吃多少種食物才能有足夠的營養
對於身體健康的非體力勞動者而言,每天食物攝入量為:主食300克,雞蛋1個,紅肉或白肉100克,奶250毫升,蔬菜500克,水果適量。
足夠的營養取決於四個方面:1、攝入功能,2、吸收功能,3、轉化功能,4、消耗情況。消耗越多,需要攝入的就越多。消耗包括生理消耗和疾病消耗。
從中醫角度,攝入、吸收、轉化脾胃有密切關系。胃主受納,胃功能正常,才能保證足夠的攝入。脾主運化,就是吸收、轉化和運輸營養脾功能失常,對營養的吸收、轉化、運輸就會出現問題,攝入再多的營養也於事無補。比如,大家都吃一樣的飯,攝入的營養基本相似,為什麼有的人就缺鈣呢?吸收功能不好啊。有人口服鈣片補鈣有效,有人無效,吸收功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