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稅優健康險 百萬醫療
據我所知,目前市場上是沒有一款百萬醫療承諾保證續保的,就算有,也是那種所謂五年期的產品,一次性繳納五年費用,反而負擔重了。不過雖然百萬醫療幾乎沒有保證續保的,但是保險公司依據政策推出的稅優健康險可以做到,保證續保現在是民生稅優健康險這類政策險的重要優勢,保額也可達80萬。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B. 稅優健康險政策是什麼
從2017年7月1日起,國務院決定將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試點政策推至全國,對個人購買符合條件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的支出,允許按每年最高2400元的限額予以稅前扣除。民生健康也響應政策推出民生稅優健康險,除了稅優的其他優勢,可以在民生健康上了解到~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C. 稅優健康險是什麼險
稅優健康險是保險公司簽發的一款個人稅收優惠性健康保險,這種保險一般為一年期醫療險+萬能賬戶,投保人需要每年按照規定繳納保費,從而享受稅前抵扣,醫療險,無免賠可以報銷自費葯,保證續保到65歲,此外,稅優健康險並不限制社保用葯,允許被保險人帶病投保。
一、稅優健康險的三大優勢
稅優健康險的產品背景,決定了它具有其他商業保險沒有的福利性質。總結下來,主要有三大優勢:優勢 1:可帶病投保、無等待期商業醫療險都會有嚴格的健康要求,等到生病了才想買基本不可能了。但稅優健康險支持 帶病投保,就算有癌症、糖尿病也能買到!而且沒有等待期,今天買明天住院都能報。對於身體狀況不太好、著急看病的人群,是除社保外的另外一個選擇。
優勢 2:保證續保目前的商業醫療險多數是短期醫療險,普遍存在續保的風險;假如今年保險公司幫我們報銷,明年不肯賣給我們,或者乾脆產品下架了,怎麼辦?當然,太平洋、平安也最新推出了保證續保15年、20年的醫療險。而稅優健康險普遍都可以做到保證續保,一般保證續保到法定退休年齡(當前男 60 歲,女 55 歲),部分產品能續保到 75 歲。
買了就可以一直續保下去。
優勢 3:抵扣個稅
買了稅優健康險,保單上都帶有稅優識別碼;可以直接報給公司,會幫我們抵稅。或者把這個碼填入 個稅 APP 也能抵扣稅款。
二、稅優健康險,有哪些不足?
稅優健康險看起來很不錯,沒有健康告知,還能保證續保,不過這兩個不足一定要了解:
1、保額比較低
百萬醫療險通常都是幾百萬保額,而稅優健康險的保額卻不高,特別是對帶病投保的朋友。
2、社保外費用,報銷有限制
絕大多數稅優健康險,要麼不給報銷社保外的費用,要麼會做一些限制。
三、稅優健康險,誰能買?
稅優健康險國家和保險公司合作推出的,雖然投保很寬松,不限職業、沒有健康告知,但並非人人都能買,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每年至少交2400:扣除醫療險的保費後,剩餘的錢進入萬能賬戶存起來。
需連續納稅一年:像沒有工作的朋友就不能買了,且年齡要求在 16 歲以上至退休前。
但實際中,稅優健康險會更難買到,因為這產品掙不了什麼錢,保險公司都不太樂意推。
D. 稅優健康險最多賠多少
關於稅優險的十點最重要的信息
1、扣除限額為2400元/年(200元/月),每人至多購買一份
所謂個人健康保險稅收優惠,是指納稅人在購買商業健康險後,可以在當年(月)計稅時予以稅前抵扣的部分。
簡單來說,買了這類的產品,你可以少繳稅,相當於以較低的價格為自己又購買了一份醫療保險。
和此前相關通知一致,辦法說,此次扣除限額為2400元/年,即200元/月,同時每人最多隻能購買一份商業健康險。
辦法規定,各企事業單位統一組織為員工購買的商業健康險產品的支出,應計入員工個人工資薪金,視同個人購買,並按照2400元的上限予以扣除。
2、不得因「既往病史」拒保
對以往健康險最大突破是,保險公司不得因為投保人有「既往病史」拒保,並且要保證續保。
舉個例子,小張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保險公司不能因其已患病、更容易產生賠付的理由拒絕小張投保,因此小張可以說是「帶病投保」。
業內人士稱,這是對以往個人需要提前告知保險公司個人病史、從而避免道德風險的一種突破,其目的也是為了最大程度讓公眾參與到這一保險當中。
當然,如果首次帶病投保的,保監會允許險企通過降低賠付額度等方式控制經營風險,同時當年支付的最高賠付額度不得超過當年保險金額的20%。
3、包含「中端醫療+個人賬戶積累」兩部分
根據目前的產品設計,個人稅優健康保險產品採取萬能險方式,包含「中端醫療+個人賬戶積累」兩部分責任。
二者的賠付職能不同,中端醫療保險將與基本醫保、補充醫療保險相銜接,主要用於補償醫療費用,佔到保費的大部分比例;個人賬戶積累則可用於退休時購買商業健康保險(如長期護理保險等)支出。
4、一人終身累計最多賠付100萬元
具體來看,中端醫療保險在賠付范圍上相比基本醫療保險有不少突破。
首先,中端醫療保險保費比例的20%應作為健康管理支出,其視同理賠支出,且賠付率不得低於80%。若簡單賠付率低於80%的,差額部分要平均返還到個人賬戶中。
其次,中端醫療保險的保險金額不得低於25萬元人民幣,一人終身累計最多賠付100萬元,被保人醫療費用自付比例不得高於10%。如果被保人自投保以來連續5個保單周年沒發生大額理賠,可將其終身累計賠償限額提高到150萬元人民幣。
同時,中端醫療保險設置有年度免賠額,16-40周歲的被保險人為3000元,41-50周歲的被保險人為5000元,51-65周歲的被保險人為10000元。
再者,中端醫療保險的醫療費用補償范圍不受基本醫保目錄限制,但理論上應盡量採用國產的葯品、醫療器械和高值耗材。
最後,中端醫療保險的就醫醫院僅限公立醫院普通病房。
5、該類產品需標注「個人稅優健康保險」字樣,謹防假冒
辦法規定,保險公司開發的個人稅優健康保險產品,應當標注「個人稅優健康保險」字樣,和其他健康險種類加以區分。
因此個人在購買時需注意上述信息,以防個別公司誘導購買假冒產品。
6、個人可登錄商業健康保險信息平台查詢信息
為方便管理,中國保監會組織開發全行業統一的商業健康保險信息平台,並與保險公司的系統實現對接,接受稅務部門的查詢、稽核,同時方便個人查詢自身的保單狀況。
具體來看,該平台具有以下功能:
(一)支持個人稅優健康保險業務的承保、理賠、轉移等;
(二)向保險監管部門報送相關統計數據;
(三)支持稅務部門對保單的真實性及稅優使用額度進行檢驗;
(四)可以為投保人提供自助式的保單信息及賬戶信息查詢服務;
(五)中國保監會規定的其他功能。
7、對保險公司的資質有什麼要求?
由於涉及重大民生問題,保監會對經營個人稅優商業健康險的保險公司也有嚴格規定。
例如,公司應是專業健康保險公司或者應具備專門的健康保險部門,上一年度末和最近季度末的償付能力均不低於150%,配備醫學等專業背景的人員隊伍,具有較好的理賠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等。
8、公司不得提供個人稅優健康保險的保單貸款服務
辦法規定,保險公司在確認收到投保人的繳納保費後,應向其開具特殊單證,用於個人所得稅稅前抵扣,並且應當在所有設有分支機構的試點城市提供個人稅優健康保險產品。
但是該產品類型的保單具有社會保障性質,不具備質押貸款的功能,所以公司不能向投保人提供保單貸款服務。
9、保單可免費轉移到另一家公司
為方便用戶對商品選擇產品,辦法規定被保險人可以在醫療費用風險保障責任期間終結後,將保單免費轉移到另一家保險公司,同時保險公司不得強制或變相要求參保人變換保險公司。
投保人退保的,應當向稅務機關補交稅收優惠額度,保險公司是補交稅款的代扣代繳義務人。
而退保後又重新投保的,保險公司可以對其進行核保。
10、不得強制搭售其他商業保險產品
辦法規定,保險公司對該類產品的設計遵循保障為主、合理定價、微利經營的原則。
在宣傳個人稅優健康保險時不得誤導公眾、減少或誇大保障范圍,更不能強制搭售其他商業保險產品。
而是應當以提升被保險人健康水平、降低發病率為目的提供健康管理服務,並在保險產品中明確健康管理服務內容和提供方式。
辦法同時註明,體檢費用不得列入健康管理支出。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E. 稅優健康險什麼意思
「個人稅收優惠型健康保險」,指的是納稅人在購買商業保險後,可以在當年(月)計稅時予以稅前抵扣。扣稅限額為2400元/年,均攤下來就是200元/月。簡單來說,買了這類產品,投保人既可以少繳稅,又相當於以較低的市場價格為自己購買了一份醫療保險。
納稅人可以領到稅收紅包
以前大家購買商業健康險用的是稅後收入,而稅優健康險,投保費用將在稅前列支,即應繳納個稅的部分減少了。
那麼,這個紅包到底有多大呢?
以北京為例,假設購買稅優健康險保費剛好為2400元,小編稅前月薪10000元,每年可以享受480元的優惠額度,這也意味著投保稅優健康險變相便宜了20%。計算過程如下:
稅優前
五險一金2220元
應繳納所得稅部分4280元
應交稅款323元
稅後工資7477元
稅優後
五險一金2220元
當月購買商業稅優健康險
年繳2400元折算每月為200元
應繳納所得稅部分4080元
應交稅款303元
稅後工資7457元
全年節約稅款240元
為少繳個稅而買的保險怎麼樣?
稅優健康險則可以帶病投保,只要是已連續納稅一年的納稅人投保,保險公司就不能拒絕,只是每年賠付金額上限與健康人有所不同。也就是說,除了醫保報銷部分,還可以用稅優健康險來承擔部分自費的醫療費用。
正常的健康人投保稅優健康險後,獲得的每年報銷額度,一般為每年20萬元,總額不超過80萬元,一旦超過80萬元,則自動終止,來年不再續保。如果投保人在健康時投保,即使後來患了大病,在續保時,保險公司也不得將投保人歸入患大病人群,降低每年的報銷額度,還必須執行健康人每年20萬,終生80萬的報銷賠付額度,並且保險公司不得拒絕續保。
稅優健康險採取了「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的形式,所交保費有一部分比例是存在投保人的萬能賬戶中,為投保人存起來,各家保險公司會給予賬戶中資金年利息相應的保底利率。投保人退休不再繳稅時,也就不再續保稅優健康險了。這時個人賬戶就被激活,裡面多年存下來的錢款,就可以繼續為投保人服務。一般來說,有兩種利用用途,一個是購買商業健康險,一種是等到得病後,繼續從賬戶中支出作為醫療報銷費用。
最後,稅優健康險的保障范圍比較廣,保障程度比較高。比如說被保險人投保以後,被保險人的住院醫療費用和住院前後的門診費用,特定的門診治療費用,還有慢病的診療費用,都可以報銷。過去不在醫保范圍目錄,是不能報銷的。個人稅優健康險在醫保范圍基本目錄之內,百分之百可以報銷,目錄之外,可以報銷80%,個人最終支付的比例將不超過10%。
好處雖多,但購買難
稅優型商業健康險目前已在全國范圍內31個城市開展試點,其中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四個直轄市以及其他27個城市。如果不在試點地區將無緣購買。
監管規定只有繳納個稅且具有基本醫療保險的客戶才能購買此類產品,因此學生和未繳稅群體不能享受這類產品。在很多省市地區及二三線城市,工作人員的工資收入水平根本就不到3500元(個稅起征點),個人稅收優惠也無從談起。
保險公司內部人員對於稅優健康險的稅優政策和產品的保障功能了如指掌,可當被問到去哪裡購買、怎麼購買時,卻只能搖搖頭,終結話題,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去哪裡購買。
一位有意購買個人稅優健康險產品的先生表示個人要投保稅優健康險,手續非常繁瑣。首先,需要去社保部門打一份社保證明,然後,再去稅務部門打個人所得稅繳納證明,還有健康證明、個稅申報……最後還要去保險公司櫃面辦理。七七八八加起來,手續很多,特別是有些環節,個人操作起來很麻煩。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F. 個人稅優型商業健康險是什麼,怎麼買
個人稅優健康險是中國人民健康保險公司簽發的首單個人稅收優惠型健康保險。
個人健康保險稅收優惠政策體現了決策層越來越重視商業健康保險在國家戰略全局中的定位,更加註重運用商業保險機制分擔日益增長的醫療費用支出,用政府與市場的合力更好地托舉民生;而且也是保險業落實「新國十條」文件精神,全面服務國家供給側改革的重要舉措。
稅優健康險有ABC三類示範條款,分別適用於三類人群:
1、對公費醫療或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後,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有報銷意願的人群;
2、對公費醫療或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後,個人負擔的特定大額醫療費用有報銷意願的人群;
3、未參加公費醫療或基本醫療保險,對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有報銷意願的人群。
個人稅優健康險可以通過中國人民健康保險公司官網購買。
(6)稅優健康險一般保額多少擴展閱讀:
稅優健康保險不同於一般的商業健康保險。《個人稅收優惠型健康保險(萬能型)A款》具有以下七大優勢:
1、享受稅收優惠,所繳保費可按照2400元/年的限額標准予以稅前扣除,降低了被保險人購買健康保險的經濟支出;
2、保障方式優,產品採取萬能險方式,包含醫療保險和個人賬戶積累兩項責任,個人賬戶積累起到了資金的保值增值作用,用於被保險人退休後購買健康保險和個人自負的醫療費用支出;
3、保障期間久,該產品可保證續保至法定退休年齡。在保證續保期間內,公司不因被保險人的健康狀況而拒絕投保人續保;
4、保障人群廣,保障人群為16周歲以上、未滿法定退休年齡、適用健康保險稅收優惠政策的納稅人,不僅包括健康人群,也包括患病人群;
5、保險責任多,保險責任全方位覆蓋,不僅涵蓋住院及住院前後門急診保險責任,還包含了特定門診和慢性病門診保險責任;
6、保障力度大,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內個人自付費用100%報銷,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外費用80%報銷;
7、保險金額足,健康人群首年保額20萬,終身保額80萬,患病人群首年保額4萬,終身保額15萬,為客戶提供充足的醫療保障。
G. 稅優健康險購買條件
一、正面回答
稅優健康險購買條件:
1、稅優健康險的投保年齡規定為16周歲至法定退休年齡前,且必須是向國家繳納稅款的納稅人;
2、稅優健康險一般會根據不同情況的保險責任設置保險金額限額,比如首次投保時,未罹患既往症的被保險人在保證續保期間內累計醫療費用賠付限額為八十萬,罹患既往症的限額為十五萬;
3、稅優健康險主要還是需要由單位投保的。
二、分析詳情
稅優健康險是國家為了鼓勵居民購買商業保險在近幾年新推出的一項政策,指的是能夠享受個人所得稅減免政策,稅優型健康險也是由保險公司承保的健康型保險。納稅人在購買此類商業健康險後,可以少繳稅,相當於以較低的價格為自己購買一份醫療保險。
三、稅優型健康險的優點
稅優型健康險比較突出的一個優點是可帶病投保,沒有等待期。稅優型健康險對於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用戶較為友好,可以帶病投保,投保范圍較為廣泛且沒有等待期。其次,稅優型健康險續保條件較為優秀。在保險合同中寫明保證續保,一般可保續到法定退休年齡,續保條件較為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