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居家監測是什麼意思
居家監測,又稱日常健康監測,是指在主動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以開展必要的工作和生活出行。
重點是針對自身依然存在的潛在風險,從對本人、對他人、對社會負責出發,應做好體溫、症狀等日常監測。同時,自覺保持合理活動范圍和社交距離,履行好個人義務和社會責任。
監測要求標准:
要求返鄉人員需持7天內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返鄉,返鄉後實行14天居家健康監測,健康監測期間,不限制外出,但應盡量控制活動范圍,非必要不離開本市。不得參加各類集體活動,不聚餐、不聚集,主動謝絕他人登門探視,並在返鄉當日主動向當地村委會報告。
每7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對於中風險地區所在縣(區)人員,14天居家健康監測期間,第1、14天進行核酸檢測,如無居家條件的,實施14天集中隔離健康觀察。
Ⅱ 居家健康監測是什麼意思
居家健康監測是針對疫情風險較低的人群實施的一種醫學管理措施,是指在社區、村(居)民委員會的指導下進行的一種自我健康管理。
其中居家健康監測期間非必要的情況是不能外出的,如需外出應向所在(村)居委會提出申請,報告外出活動的時間、地點和內容等事項,經同意後方可外出,外出時也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切實保持安全社交距離,外出時不得乘坐公交車等公共交通工具,不去人員聚集、人流量大的地方,不探親訪友。
居家健康監測的要求
1、准確研判居家健康監測條件。屬地要提前進行研判,如居家健康監測對象系單獨居住或具有通風良好且帶獨立衛生間的房間,應允許其居家健康監測;不具備居家健康監測條件的,須實施集中隔離。居家健康監測期間,監測對象不得與他人接觸,可由1名家庭成員幫助提供健康監測和生活服務,物品採取非接觸式傳遞。
2、嚴格落實「二對一」管理措施。各地要對所有居家健康監測對象嚴格落實「二對一」管理措施(即1名社區責任人員、1名醫務人員共同管理1名居家健康監測對象);社區管理人員要通過門磁報警系統、電話聯絡、視頻連線、位置共享、鄰里監督等多種方式,防止居家健康監測對象擅自外出;醫務人員要按時上門開展核酸采樣和醫學觀察,建立監測台賬,做好信息報告。
Ⅲ 居家健康監測是什麼意思可以外出嗎
根據疫情防控國家最新要求,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返鄉從1月28日春運開始實施,返鄉人員可在出發地或目的地的任意一家有核酸檢測資質的醫療機構、疾控機構或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憑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包含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碼「綠碼」返回農村地區。返鄉人員返鄉前應告知當地村委會,返鄉後由村委會查驗其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包含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碼「綠碼」。持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返鄉後進行14天居家健康監測(做好體溫、症狀監測,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必須外出時做好個人防護,並在返鄉後第7天和第14天分別做一次核酸檢測)。同時,鼓勵在外務工的朋友或外地有您務工親人的,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留在務工地過年,可以用微信、網路、電話等方式拜年。其中,高中風險地區返鄉人員:1、境外及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來(返)蚌人員全部納入動態管控。對境外來蚌人員繼續實行「14 7」集中隔離和健康管理等措施。2、所有高風險地區來(返)蚌人員集中隔離14天,進行3次核酸檢測;中風險地區來(返)蚌人員集中隔離7天,進行2次核酸檢測,並居家醫學觀察7天,居家隔離期滿後再進行1次核酸檢測。
其中,國家衛健委網站所發《冬春季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提到的居家健康監測, 要求做好體溫、症狀監測,非必要不外出。如果出現發熱、乾咳、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身體不適症狀,及時到醫院就診。居家隔離則要求在社區醫務人員指導下,單獨居住,不能外出。
居家健康監測,是指在主動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以開展必要的工作和生活出行。重點是針對自身依然存在的潛在風險,從對本人、對他人、對社會負責出發,應做好體溫、症狀等日常監測。同時,自覺保持合理活動范圍和社交距離,履行好個人義務和社會責任。居家健康監測期間不流動,是指不跨地區流動。
由於絕大多數返鄉人員來自於低風險地區,14天健康監測更多地建立在自覺的基礎上。浙江省明確日常健康監測的「四不」要求,即不參加會展、旅遊、聚餐等聚集性活動,不進入學校、養老院、福利院等特定機構,不進入影劇院、歌舞廳、浴室、網吧等室內密閉場所,不開展線下教學、培訓等活動;外出時須全程規范佩戴口罩,切實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監測期間一旦出現發燒、乾咳、咽痛、腹瀉等症狀,必須及時報告,並到定點醫院就診。
Ⅳ 居家健康監測是什麼意思家人怎麼辦
居家健康監測,又稱日常健康監測,是指在主動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以開展必要的工作和生活出行。重點是針對自身依然存在的潛在風險,從對本人、對他人、對社會負責出發,應做好體溫、症狀等日常監測。
其家人應配合監測人員履行監測措施,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必須外出時做好個人防護。
2 居家監測家人可以出門嗎
非必要的情況下建議盡量減少出門。
居家監測主要針對的是返鄉人員來自外省非中高風險地區,以及省內重點人群,如從事臨床診治、隔離場所、口岸防控、進口物流、國際航空、交通運輸等重點職業且存在新冠肺炎病毒較高暴露風險崗位的人群,要求自身主動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但並沒有做相關的強制性限制出行要求,對於自己或家人來說,都可以開展必要的工作和生活出行。
但目前在疫情期間,加上又是年底人員流動較大的時期,最好是減少出行,尤其不要出人多和封閉性場所,以避免交叉感染。
3 14天的健康監測是居家隔離嗎
不是。
自我日常健康監測是連續14天進行體溫測量和觀察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如果出現發熱等身體不適症狀,及時到醫院就診。日常健康監測期間能不出門盡量不出門,如需出門,前提要做好個人防護,減少流動,它和居家隔離是有明確區別的,兩者並非同一概念,不能以居家隔離的要求來嚴格限制健康監測人員出行,如居家隔離是不能出門的,但14天的健康監測可以出門。
4 14天健康監測可以上班嗎
可以上班。
1、如果是本地上班的話,在做好自我防護措施上,保持外出的安全距離,可正常進行上班。
2、如果是需要離開本地前往外地上班的話,需提前提出書面申請,由單位主要負責人從嚴審批,但在各縣(市、區)之間流動不用提出書面申請,可做好措施進行上下班。
3、能在家辦公的,最好是在家辦公,這樣減少人員流動,有利於保護群眾健康。
Ⅳ 什麼叫居家健康監測
1 居家健康監測是什麼意思
居家健康監測是根據2021年1月19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冬春季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印發的案例,對返鄉人員進行管理的一項規定,其意思是返鄉人員需持7天內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返鄉,返鄉後實行14天居家健康監測,在主動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做好體溫、症狀等日常監測,非必要不外出,期間不聚集、不流動,每7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
2 健康監測和隔離的區別
兩者在管理等方面存在以下區別。
居家健康監測,是指在主動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以開展必要的工作和生活出行。重點是針對自身依然存在的潛在風險,從對本人、對他人、對社會負責出發,應做好體溫、症狀等日常監測。同時,自覺保持合理活動范圍和社交距離,履行好個人義務和社會責任。居家健康監測期間不流動,是指不跨地區流動。
而居家隔離要求在社區及醫務人員指導下,單獨居住,不能外出。湘潭市實行的居家隔離政策是「單人單間」,居家隔離要有單獨的房間、單獨的洗手間,嚴格落實清潔、消毒、單獨居住、單獨就餐、不得離開居住房間等管控措施,相對管理較為嚴格謹慎。
3 居家健康監測可以出門嗎
可以出門。
居家健康監測並非是強制隔離,而且符合居家健康監測的人員為自低風險地區抵返的人,並不能構成居家隔離的條件,不可以限制其出門的自由,但為了防控疫情,可以對居家健康監測宣傳減少出門的需求,以降低人員流動率,做到非必要不出門,必須外出時做好個人防護,如全程佩戴好口罩,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不參與人群密集的活動,如趕集、培訓、影劇院、歌舞廳、浴室、網吧等室內密閉場所。
4 14天健康監測怎麼執行
1、體溫監測
每天進行體溫測量並記錄,使用普通的水銀體溫計測量即可,一般是腋測法正常體溫為36-37.4℃,超出37.4℃稱為發熱,37.4C~38℃是低熱,38~39℃是中等熱,>39℃以上是高熱。
2、症狀監測
如果出現發熱、乾咳、咽痛、嗅(味)覺減退、腹瀉等身體不適症狀,及時到醫院就診。
3、核酸檢測
每7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戴好口罩到就近的核酸檢測機構進行,通常需要提取患者咽喉分泌物和鼻腔咽喉分泌物檢查,幾小時可以出結果,如核酸檢測報告為陰性即正常,反之陽性則要留觀或隔離。
Ⅵ 居家健康監測是什麼意思
居家健康監測是指在鄉鎮(街道)、村(居)民委員會的指導下進行一種自我健康管理,定期報備健康監測。
居家健康監測實際上就是在家裡面,是可以和家人同吃同住的,居家健康監測盡量是非必要不出門。如果確實要出門,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外出期間不能參加聚集性活動,不能去密閉場所,比如KTV、歌舞廳、浴室等,與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
注意事項
保持居家通風,每天盡量開門窗通風,或者用排氣扇等機械通風。
講究咳嗽禮儀,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遮蓋口鼻或用手肘內側遮擋口鼻,如接觸呼吸道分泌物立即洗手或手消毒。飯前便後、戴口罩前後,也應當洗手或手消毒。
做好衛生間、浴室等共享區域的通風和消毒,居家健康監測者單獨使用的衛生間,可以每天消毒1次;如家庭共用衛生間,則居家健康監測者每次用完廁所均應消毒。
餐具、檯面、門把手、電話機、開關、熱水壺、洗手盆等日常可能接觸使用的物品表面,可使用有效氯濃度為500mg/L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居家健康監測者的毛巾、衣物、被罩清洗時,要單獨放置,消毒後用清水漂洗干凈。
Ⅶ 14天居家健康監測是什麼意思
14天居家健康監測的意思一般是被監測人在家中連續14天的時間內每天測量自己的體溫,關注自身的健康狀況,如果出現發熱等不良症狀應在做好個人防護的情況下及時前往醫院就醫。
14天居家健康監測是什麼意思
居家健康監測也稱為日常健康檢測,原則上可以開展具有必要性的工作和生活出行,前提是要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14天居家健康監測各地的規定不一,一般情況下會要求居家健康監測期間做到不聚集、不流動、每隔7天做一次核酸檢測。
Ⅷ 14天居家健康監測是什麼意思
14天居家健康監測就是在家中對自己身體健康情況的一種自我監測措施,在此期間要做好體溫、症狀監測,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必須外出時做好個人防護,並在返鄉後第7天和第14天分別做一次核酸檢測。
返鄉人員可在出發地或目的地的任意一家有核酸檢測資質的醫療機構、疾控機構或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憑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包含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碼「綠碼」返回農村地區。
(8)哈爾濱居家健康監測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冬春季農村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加強返鄉人員管理。返鄉人員需持7天內有效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返鄉,返鄉後實行14天居家健康監測,期間不聚集、不流動,每7天開展一次核酸檢測。
如果說一定要返鄉,返鄉人員要拿著7日以內的核酸陰性檢測證明才能夠返鄉,同時這些返鄉人員回去以後,當地的基層政府要對這些人進行網格化管理。同時做好隔離場所和檢測能力的准備,一旦發生疫情,能夠快速響應。
Ⅸ 7天居家健康監測是什麼意思
7天居家健康監測的意思是從外地返鄉人員需要在家裡做好體溫、症狀監測,非必要不外出,期間每7天做一次核酸檢測,即第一天做一次,第七天做一次,均呈現陰性才能解除居家隔離。
7天居家健康監測是什麼意思
居家健康監測,又叫做日常健康監測,指的是在主動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以開展必要的工作和生活出行,重點是做好體溫、症狀等日常監測。
實行居家健康監測時,如果需要照護,建議盡可能減少照護人數,並由身體健康無慢性病的人員承擔照護工作,兩者須佩戴醫用外科口罩,連續使用4小時需更換。
居家對象需要每天早晚2次檢測體溫,並報告村(社區)管控責任人,如果有發熱(體溫≥37.3℃)、乾咳、乏力、鼻塞、流涕等症狀,應立即報告村(社區)管控責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