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肥胖和健康有什麼關系

肥胖和健康有什麼關系

發布時間:2022-08-20 10:07:54

⑴ 肥胖後,對人體健康有什麼影響

引言:肥胖之後對人的健康來說影響是非常大的,因為過於肥胖的話,會影響身體當中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的速度,長時間下來會讓血液無法順利的流回到心臟和大腦當中,就會讓血液的彈性和硬度都出現問題,也會引發一些心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等。身體過度肥胖體重過重的話也會增加關節的負擔,尤其是在運動的時候會感覺十分吃力,如果過胖的話也會覺得日常生活當中行動不便,可能會引發一系列關節問題造成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等問題,也會讓關節老化的速度變快。對於女性來說,如果過度肥胖的話,會讓女性體內內分泌失調,從而引發女性月經期紊亂,出現排卵障礙等各種問題。

最後如果過於肥胖的話,對於身體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在減肥的過程中也要避免急食減肥法一些其他的疾病,所以一定要採取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減肥。

⑵ 肥胖對人體健康有什麼不良影響

依照國際慣例,目前採用體重指數(BMI),體重指數大於等於 24為超重 ,大於等於28為肥胖 ;男性腰圍大於等於 85厘米 ,女性腰圍大於等於 80厘米為腹部肥胖標准。
就中國人的特點而言,判斷肥胖應該加入健康風險這一新概念。內臟積存的脂肪比較危險,因此,判斷肥胖最好能加入這一因素。根據二十多年的臨床研究顯示,腰臀比較能反映出內臟脂肪分布的嚴重程度。所以,在除用體重判斷之外,腰臀比不容忽視。

較為理想的測驗方法是先用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計算出一個人的BMI值,然後用腰圍除以臀圍(W/H),得出數值後再與根據年齡性別在與標准數值相比較,若自身數值大於標准,則表示存在並發症因子。再根據BMI值和有無並發症因子兩項指標,查出自己的健康風險與肥胖程度。

例如:一個身高170厘米、體重90公斤、腰圍102厘米、臀圍105厘米的42歲男子,其BMI值應為31.1(公斤/平方米),屬於「Ⅰ級肥胖」;患者W/H值為0.97,由於0.97>0.95,所以患者屬於「有」並發症因子,根據BMI=31.1(公斤/平方米)和「有」並發症因子,由標准數據中得知該患者具有「高」健康風險。

肥胖人口日見增多,全球已達12億。聯合國環境調查組織--世界觀察協會公布的一項調查報告表明:肥胖正在成為世界范圍的一個主要問題,與80年代相比,全世界超重人數大幅度增長,已有12億人口。美國有55%的人超重,23%的成人肥胖,20%的兒童肥胖或超重。在英國,有1/5的婦女和1/6的男性肥胖;45%的男性和33%的婦女超重。

在西方國家,每年花在肥胖症上的支出占醫療總支出的2%至5%左右。

據我國有關部門公布的數字,我國肥胖人口已達7000萬左右,占總人口的5-4%,我國城市人口中有17%是肥胖者,北京市肥胖人口占總人口的30%多,中國的兒童有51%是肥胖者。

肥胖是病,不只是超重

依新觀點來看,肥胖已不應該被單純視為身體脂肪含量過多。其實,它是一種以身體脂肪含量過多為主要特徵的、多病因的、能夠合並多種疾患的慢性病。

針對目前肥胖的成因,治療的目的就不該定位在「去除體內多餘脂肪並防止其再生」,而應該被看作是將患者由「肥胖功能狀態」轉變為「正常功能狀態」,並長期維持。所以,減肥除了減少熱量攝入外,保證人體需要的營養素和保護人體各項功能正常運行是必須遵守的,否則就會鑄成大錯。已被清出市場的芬氟拉明等葯物正是明證。

患者是否需要治療應該根據其肥胖情況及其健康風險確定。具有「中」健康風險的「肥胖前期」患者應該進行減肥;具有「高」、「極高」健康風險的「肥胖」患者應該進行積極減肥;具有「低」、「極低」健康風險的「正常」成年人不需要減肥。鑒於青年人較老年人具有較高的健康風險,建議數值接近「中」健康風險和接近「肥胖前期」的青年人,應該考慮減肥。但是,應該指出,一些具有「極低」健康風險、BMI<21.5(公斤/平方米)的女青年經常進行反復減肥,這會損害身體健康
肥胖導致的疾病有:
1、高脂血症。 脂肪代謝的特點是:血漿中游離脂肪酸濃度升高,膽固醇、甘油三脂。總脂等血脂成分普遍增高,脂肪代謝紊亂。 肥胖人的機體對游離脂肪酸的利用減少,血脂中的游離脂肪酸積累,血脂容量升高。碳水化合物引起的高甘油三脂血症的病人容易肥胖。當這類病人攝入的碳水化合物較多時,血漿中的甘油三脂升高;而當他們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時,高脂血症就可能好轉甚至消失。同樣,體重的下降也能使這類病人的血漿甘油含量下降到正常水平。所以肥胖病人控制飲食,減輕體重可以促進血脂水平的下降,這對於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具有重大的意義。

2、高血壓。 肥胖人中患高血壓的比例很大,達 20%~ 50%,比一般人中的高血壓發生率多得多,而且隨著肥胖程度的增加,這一比率將成倍地增加。40歲以上的肥胖病人等發生高血壓疾病的比率明顯增加。據有關統計資料表明,40歲~60歲間其肥胖病人患高血壓者達該年齡段肥胖病人總數的 80%左右。因此,這一年齡階段的肥胖人,更應該注意減肥和預防高血壓。

3、糖尿病。 據統計,肥胖人中的糖尿病患者為非肥胖人的4倍,且這一比率隨著肥胖的程度增加而增加。 研究人員認為,由於脂肪細胞過多,需要胰臟分泌更多的胰島素(通常為正常時的5倍一10倍),以使血液中的糖分轉為能量。而當胰臟長期負荷過重,功能衰竭時,血液中的糖分就會增加,以至無法充分利用而排出體外。 一個因肥胖而引起的糖尿病患者,常常在減輕體重後,病情隨之改變,糖分的代謝功能也會恢復正常。所以對於一個伴有肥胖症的糖尿病患者,更應努力減肥。

4、婦科病。 肥胖的女人常易有月經不調的情形,如時間過長、不規則、量過大,以及多毛症(一種因荷爾蒙不平衡所引起的體毛反常的生長)。肥胖還會導致陰道感染和一些經前並發症,從而引起許多不愉快和不方便。而由於肥胖的女人會分泌過量的雌激素,當體內雌激素過多、黃體素太少時,可能會引起水腫或腦腫,從而使體重增加。

5、皮膚病。 肥胖者末梢循環微弱,皮膚對外界變化的反應較慢,抵抗能力也很低,因此極易患皮炎、濕疹、疥癬、凍瘡等皮膚疾病。同時由於胖人流汗較多,會破壞皮膚預防感染的原有功能,這也會大大增加皮膚病的發病率。

6、心臟病。 因為脂肪增多,體重增加,人體所消耗的氧氣和營養物質也需要增加。這就要求心臟額外費力地工作,加強收縮,輸送更多的血液,才能把足夠的血液運送到身體的各個組織器官,滿足身體的需求。這樣,就大大地加重了心臟的負擔,影響了心臟的功能,增加了患心臟病的危險。這一點對於婦女尤其明顯,美國波士頓的研究人員對11.6萬名年齡在30歲~35歲的婦女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後發現:身高1.66米,體重在62千克~67千克的婦女患心臟病的危險,是同樣身高,體重卻小於57千克(正常體重)的婦女的1.3倍;而同樣身高,體重為68千克~78千克婦女患心臟病的危險是體重正常婦女的1.8倍。該項調查認為,肥胖比抽煙更容易導致心臟病。

7、癌症。 美國癌症協會在調查了許多肥胖人之後發現,一個肥胖人,若其體重比同齡人的標准體重高出 40%以上,得子宮內膜癌的機會是正常人的5.5倍;患膽囊癌的機會為3.9倍;患子宮頸癌的機會為2.4倍;得乳腺癌的機會為1.5倍。另有研究指出,一個女性的體重普超過標准體重15千克?25千克,她得子宮癌是正常體重者的3倍;如果超過標准體重25千克以上,她患該病的比率高達正常人的10倍。

8、肝病。 眾所周知,食物中除了對身體有益的部分之外,還存在少量有害物質,需要經過肝臟的過濾清潔。肥胖人食量通常較大,攝入的有害物質較正常人的多,這樣就使肝臟中積累的毒素過多,加重肝臟的負擔。同時體內的脂肪在肝臟堆積,也易導致脂肪肝。

9、冠心病。 肥胖者並不是都易患冠心病,只有那些肚子特別大的胖子才易得冠心病。瑞典哥德堡大學的史密斯博士經過13年的研究,測量了男女各 1500人的腰圍和臀圍,並算出兩者的比值,然後進行長期的隨訪,得出這樣的結論:那些腰圍與臀圍的比值高的人得冠心病的危險要比正常人得冠心病的危險高出3倍~4倍。這是因為積聚於腹部的脂肪較其他部位的脂肪更易進入血液,因此更容易導致血管硬化。男人多胖在肚子,女人多胖在臀部和大腿,因此大腹便便的男人更應注意減肥,以減少患冠心病的危險。

10、呼吸系統的疾病。 由於脂肪組織在體內大量增加,給人體造成額外的負擔,使得人體對氧氣的消耗量增加30%~40%。而腹部皮下脂肪增加,腹壁和腹腔內脂肪的沉積,加重了呼吸活動的負擔,增加了呼吸的困難。因而肥胖人經常因為肺的功能下降,肺泡換氣不足而出現呼吸短促、易疲勞。怕熱多汗等病症。 同時由於肥胖人頸部積累了大量的脂肪,氣管受到擠壓,呼吸時氣流不暢,呼吸困難,導致大腦及身體其他組織長期處於缺氧狀態,肥胖人會因此而感到睡眠不足和乏力。而肥胖人越睡得多,越容易發胖,越睡越胖,越胖越睡,形成惡性循環。這種現象被稱為睡眠障礙癥候群。這種病症一旦惡化,就可能出現一種肺心綜合症--一種以呼吸和血液循環障礙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症。患者會出現呼吸困難、不能平卧、心跳加速、浮腫、神志不清、嗜睡等症狀。這種病十分危險,需要及時的搶救。當然這種病也僅僅是在嚴重的肥胖人呼吸循環受到極大障礙時才會出現,一般不必過多擔心。

11、腎臟的毛病。 腎臟是人體重要的排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清除血中的廢物和毒素,維持其中的鹽分、水分和其他物質的平衡。一般說來,身體過於肥胖,體重過重,易傷害身體的主要器官,因高血壓和糖尿病都與肥胖關系密切,而這兩者還是腎病的主要起因。

12、 背痛。 過多的脂肪、 過重的身體會加給背肌、韌帶、筋膜等過大的曲張力,常常會引起背痛,久而久之會形成慢性的背部疾病。此外,鼓凸的腹部也特別容易造成背痛。

13、關節及四肢疾病。 肥胖人軀體重量大,加重了脊柱、骨盆及下肢所承擔的重量,加之循環功能減退,對末梢循環供應不足,關節容易產生各種退化性病變。同時由於氧氣和營養物質供應的不足,身體的抗病能力減低,容易引起關節及四肢疾病和損傷,造成行動的不便。

14、直立性血壓過低。 久蹲後突然站起,有時會發生輕度腦缺血,這種病叫直立性血壓過低。這種疾病與貧血並無關系,多是由於調節血壓的機構功能不健全而引起的。 肥胖者由於身體發胖,循環器官狀況發生改變,容易造成直立性血壓過低。肥胖增加了貯存的脂肪,這些雖然不是太活躍的脂肪,仍需要維持組織的裝置。即隨著脂肪的增加,相應的向組織各處運輸血液的血管需要增加,提高血壓的功能也需要相應的增加。如果身體狀態不能相應發生改變(如在迅速發胖的情況下),就會發生功能障礙,導致直立性血壓過低。

(三九健康網)

⑶ 3.肥胖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都有哪些

首先肥胖影響美觀,還有就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肥胖導致的疾病有:
1、高脂血症。 脂肪代謝的特點是:血漿中游離脂肪酸濃度升高,膽固醇、甘油三脂。總脂等血脂成分普遍增高,脂肪代謝紊亂。 肥胖人的機體對游離脂肪酸的利用減少,血脂中的游離脂肪酸積累,血脂容量升高。碳水化合物引起的高甘油三脂血症的病人容易肥胖。當這類病人攝入的碳水化合物較多時,血漿中的甘油三脂升高;而當他們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時,高脂血症就可能好轉甚至消失。同樣,體重的下降也能使這類病人的血漿甘油含量下降到正常水平。所以肥胖病人控制飲食,減輕體重可以促進血脂水平的下降,這對於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具有重大的意義。

2、高血壓。 肥胖人中患高血壓的比例很大,達 20%~ 50%,比一般人中的高血壓發生率多得多,而且隨著肥胖程度的增加,這一比率將成倍地增加。40歲以上的肥胖病人等發生高血壓疾病的比率明顯增加。據有關統計資料表明,40歲~60歲間其肥胖病人患高血壓者達該年齡段肥胖病人總數的 80%左右。因此,這一年齡階段的肥胖人,更應該注意減肥和預防高血壓。

3、糖尿病。 據統計,肥胖人中的糖尿病患者為非肥胖人的4倍,且這一比率隨著肥胖的程度增加而增加。 研究人員認為,由於脂肪細胞過多,需要胰臟分泌更多的胰島素(通常為正常時的5倍一10倍),以使血液中的糖分轉為能量。而當胰臟長期負荷過重,功能衰竭時,血液中的糖分就會增加,以至無法充分利用而排出體外。 一個因肥胖而引起的糖尿病患者,常常在減輕體重後,病情隨之改變,糖分的代謝功能也會恢復正常。所以對於一個伴有肥胖症的糖尿病患者,更應努力減肥。

4、婦科病。 肥胖的女人常易有月經不調的情形,如時間過長、不規則、量過大,以及多毛症(一種因荷爾蒙不平衡所引起的體毛反常的生長)。肥胖還會導致陰道感染和一些經前並發症,從而引起許多不愉快和不方便。而由於肥胖的女人會分泌過量的雌激素,當體內雌激素過多、黃體素太少時,可能會引起水腫或腦腫,從而使體重增加。

5、皮膚病。 肥胖者末梢循環微弱,皮膚對外界變化的反應較慢,抵抗能力也很低,因此極易患皮炎、濕疹、疥癬、凍瘡等皮膚疾病。同時由於胖人流汗較多,會破壞皮膚預防感染的原有功能,這也會大大增加皮膚病的發病率。

6、心臟病。 因為脂肪增多,體重增加,人體所消耗的氧氣和營養物質也需要增加。這就要求心臟額外費力地工作,加強收縮,輸送更多的血液,才能把足夠的血液運送到身體的各個組織器官,滿足身體的需求。這樣,就大大地加重了心臟的負擔,影響了心臟的功能,增加了患心臟病的危險。這一點對於婦女尤其明顯,美國波士頓的研究人員對11.6萬名年齡在30歲~35歲的婦女進行了多年的研究後發現:身高1.66米,體重在62千克~67千克的婦女患心臟病的危險,是同樣身高,體重卻小於57千克(正常體重)的婦女的1.3倍;而同樣身高,體重為68千克~78千克婦女患心臟病的危險是體重正常婦女的1.8倍。該項調查認為,肥胖比抽煙更容易導致心臟病。

7、癌症。 美國癌症協會在調查了許多肥胖人之後發現,一個肥胖人,若其體重比同齡人的標准體重高出 40%以上,得子宮內膜癌的機會是正常人的5.5倍;患膽囊癌的機會為3.9倍;患子宮頸癌的機會為2.4倍;得乳腺癌的機會為1.5倍。另有研究指出,一個女性的體重普超過標准體重15千克?25千克,她得子宮癌是正常體重者的3倍;如果超過標准體重25千克以上,她患該病的比率高達正常人的10倍。

8、肝病。 眾所周知,食物中除了對身體有益的部分之外,還存在少量有害物質,需要經過肝臟的過濾清潔。肥胖人食量通常較大,攝入的有害物質較正常人的多,這樣就使肝臟中積累的毒素過多,加重肝臟的負擔。同時體內的脂肪在肝臟堆積,也易導致脂肪肝。

9、冠心病。 肥胖者並不是都易患冠心病,只有那些肚子特別大的胖子才易得冠心病。瑞典哥德堡大學的史密斯博士經過13年的研究,測量了男女各 1500人的腰圍和臀圍,並算出兩者的比值,然後進行長期的隨訪,得出這樣的結論:那些腰圍與臀圍的比值高的人得冠心病的危險要比正常人得冠心病的危險高出3倍~4倍。這是因為積聚於腹部的脂肪較其他部位的脂肪更易進入血液,因此更容易導致血管硬化。男人多胖在肚子,女人多胖在臀部和大腿,因此大腹便便的男人更應注意減肥,以減少患冠心病的危險。

10、呼吸系統的疾病。 由於脂肪組織在體內大量增加,給人體造成額外的負擔,使得人體對氧氣的消耗量增加30%~40%。而腹部皮下脂肪增加,腹壁和腹腔內脂肪的沉積,加重了呼吸活動的負擔,增加了呼吸的困難。因而肥胖人經常因為肺的功能下降,肺泡換氣不足而出現呼吸短促、易疲勞。怕熱多汗等病症。 同時由於肥胖人頸部積累了大量的脂肪,氣管受到擠壓,呼吸時氣流不暢,呼吸困難,導致大腦及身體其他組織長期處於缺氧狀態,肥胖人會因此而感到睡眠不足和乏力。而肥胖人越睡得多,越容易發胖,越睡越胖,越胖越睡,形成惡性循環。這種現象被稱為睡眠障礙癥候群。這種病症一旦惡化,就可能出現一種肺心綜合症--一種以呼吸和血液循環障礙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症。患者會出現呼吸困難、不能平卧、心跳加速、浮腫、神志不清、嗜睡等症狀。這種病十分危險,需要及時的搶救。當然這種病也僅僅是在嚴重的肥胖人呼吸循環受到極大障礙時才會出現,一般不必過多擔心。

11、腎臟的毛病。 腎臟是人體重要的排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清除血中的廢物和毒素,維持其中的鹽分、水分和其他物質的平衡。一般說來,身體過於肥胖,體重過重,易傷害身體的主要器官,因高血壓和糖尿病都與肥胖關系密切,而這兩者還是腎病的主要起因。

12、 背痛。 過多的脂肪、 過重的身體會加給背肌、韌帶、筋膜等過大的曲張力,常常會引起背痛,久而久之會形成慢性的背部疾病。此外,鼓凸的腹部也特別容易造成背痛。

13、關節及四肢疾病。 肥胖人軀體重量大,加重了脊柱、骨盆及下肢所承擔的重量,加之循環功能減退,對末梢循環供應不足,關節容易產生各種退化性病變。同時由於氧氣和營養物質供應的不足,身體的抗病能力減低,容易引起關節及四肢疾病和損傷,造成行動的不便。

14、直立性血壓過低。 久蹲後突然站起,有時會發生輕度腦缺血,這種病叫直立性血壓過低。這種疾病與貧血並無關系,多是由於調節血壓的機構功能不健全而引起的。 肥胖者由於身體發胖,循環器官狀況發生改變,容易造成直立性血壓過低。肥胖增加了貯存的脂肪,這些雖然不是太活躍的脂肪,仍需要維持組織的裝置。即隨著脂肪的增加,相應的向組織各處運輸血液的血管需要增加,提高血壓的功能也需要相應的增加。如果身體狀態不能相應發生改變(如在迅速發胖的情況下),就會發生功能障礙,導致直立性血壓過低。

⑷ 為什麼胖人都是先胖肚子跟健康狀態有什麼關系嗎

胖人先胖肚子,我是深有體會。自從結婚之後,我的體重日益增加,身體變化最明顯的地方就是肚子。我對象經常嘲笑我,說我的肚子就跟懷孕四五個月似的。我身邊很多男性朋友都是大肚子,沒人能逃過一胖就大肚子的魔咒。

在運動方面,一定要做一個合理的運動計劃並堅持執行。偶爾跑跑步誰都能做到,但是能夠長久堅持下來確實不容易。不過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一定要堅持運動。各項運動只要堅持一段時間,就能形成一種習慣。習慣一旦形成,就好執行了。每天依靠運動消耗體內的脂肪,時間一長肯定身體變得健康了,身材也變好了。

⑸ 身體肥胖跟健康有關系嗎

肥胖特別是內臟肥胖與多種疾病的發病率增高有關,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生殖系統疾病、內分泌疾病及腫瘤等。
BMI>29
kg/m²者患冠心病的危險較BMI<21
kg/m²者增加3.3倍。BMI和血清三醯甘油水平呈正相關,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呈負相關。多數研究肯定了肥胖與高血壓的關系。發生Ⅱ型糖尿病的危險隨BMI增加而增加。女性BMI<24
kg/m²者糖尿病的危險最低,但當BMI=35時,相對危險性增加10倍。肥胖還可能增加膽結石及脂肪肝的發生率。近年來更加重視脂肪分布狀態與肥胖預後的關系,即使是相同程度的肥胖,內臟型肥胖與皮下脂肪型肥胖比較,前者糖代謝紊亂、脂質代謝紊亂、高血壓、冠心病、脂肪肝等疾病發病率高。這種內臟型肥胖的危險性已被公認。
肥胖的主要並發症
內科
外科及婦產科
腫瘤
Ⅱ型糖尿病
骨關節炎
結腸癌(男)
高血壓
腰椎間盤脫出
直腸癌(男)
冠心病
麻醉、手術並發症
前列腺癌(男)
脂肪肝
膽結石
褥瘡
子宮內膜癌(女)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不孕
宮頸癌(女)
脂代謝紊亂
月經失調
卵巢癌(女)
高尿酸血症
卵巢多發囊腫
乳腺癌(女)

⑹ 肥胖是否代表不健康

有許多胖友,常把「我是健康的胖子」,「我胖我開心」掛在嘴邊,那也許是自嘲,也許是發自心底的自我安慰。但事實是,沒有健康的胖子。肥胖與代謝關系非常密切,肥胖者往往存在各種各樣的代謝問題。但有一類肥胖者,他們的代謝指標和常人無異,看起來除了體重超標以外並沒有太大的異常。這樣的「健康的胖子」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都會有那麼幾位,他們時常炫耀自己的特殊體質,自稱「肥而不膩」。然而,一項研究卻顯示,健康的胖子其實並沒有那麼健康。

⑺ 肥胖對身體健康有什麼危害

肥胖不僅影響形體美,而且給生活帶來不便,更重要是容易引起多種並發症,加速衰老和死亡。難怪有人說肥胖是疾病的先兆、衰老的信號
一、是健康長壽之大敵
據統計肥胖者並發腦栓塞與心衰的發病率比正常體重者高一倍,患冠心病比正常體重者多二倍,高血壓發病率比正常體重者多二~六倍,合並糖尿病者較正常人約增高4倍,合並膽石症者較正常人高四~六倍,更為嚴重的是肥胖者的壽命將明顯縮短。據報導超重10%的45歲男性,其壽命比正常體重者要縮短4年,具日本統計資料表明標准死亡率為百分100%,肥胖者死亡率為127.9%。
二、影響勞動力,易遭受外傷
身體肥胖的人往往怕熱、多汗、易疲勞、下肢浮腫、靜脈曲張、皮膚皺折處患皮炎等,嚴重肥胖的人,行動遲緩,行走活動都有困難,稍微活動就心慌氣短,以致影響正常生活,嚴重的甚至導致勞動力喪失。
三、易發冠心病及高血壓
肥胖者脂肪組織增多,耗氧量加大,心臟做功量大,使心肌肥厚,尤其左心室負擔加重,久之易誘發高血壓。脂質沉積在動脈壁內,致使管腔狹窄,硬化,易發生冠心病、心絞痛、中風和猝死。
四、易患內分泌及代謝性疾病
伴隨肥胖所致的代謝、內分泌異常,常可引起多種疾病。糖代謝異常可引起糖尿病,脂肪代謝異常可引起高脂血症,核酸代謝異常可引起高尿酸血症等。肥胖女性因卵巢機能障礙可引起月經不調。
五、對肺功能有不良影響
肺功能的作用是向全身供應氧及排出二氧化碳。肥胖者因體重增加需要更多的氧,但肺不能隨之而增加功能,同時肥胖者腹部脂肪堆積又限制了肺的呼吸運動,故可造成缺氧和呼吸困難,最後導致心肺功能衰竭。
六、易引起肝膽病變
由於肥胖者的高胰島素血症使其內因性甘油三酯合成亢進,就會造成在肝臟中合成的甘油三酯蓄積從而形成脂肪肝。肥胖者與正常人相比,膽汁酸中的膽固醇含量增多,超過了膽汁中的溶解度,因此肥胖者容易並發高比例的膽固醇結石,有報道患膽石症的女性50~80%是肥胖者。在外科手術時,約由30%左右的高度肥胖者合並有膽結石。膽石症在以下情況下發病的較多:肥胖婦女,40歲以上,肥胖症者與正常體重的婦女相比其膽結石的發病率約高六倍。
七、會增加手術難度、術後易感染
肥胖者會增加麻醉時的危險,手術後傷口易裂開,感染墜積性肺炎等並發症的機會均較不胖者為多。
八、可引起關節病變
體重的增加能使許多關節(如脊椎、肩、肘、髖、足關節)磨損或撕裂而致疼痛。
九、並發疝氣
肥胖者可並發許多疝,其中以胃上部易位至胸腔中的食道裂孔疝最為常見。

閱讀全文

與肥胖和健康有什麼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美女的那種從哪裡下載 瀏覽:155
全中國哪裡最有美女 瀏覽:85
哪個區域是蕭山經濟開發區 瀏覽:362
那個講三個故事的僵屍片叫什麼 瀏覽:198
如何推動科技創新實體經濟的發展 瀏覽:386
怎麼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 瀏覽:925
如何面對唱衰經濟 瀏覽:753
老公怎麼追美女 瀏覽:692
按勞分配只存在於什麼經濟當中 瀏覽:282
甘南有哪些美女 瀏覽:164
直轄市事業轉公務員什麼級別 瀏覽:560
莆田哪裡辦健康證要檢查什麼 瀏覽:954
事業單位職稱和技師哪個重要 瀏覽:258
兒童mp3故事哪裡下載 瀏覽:578
什麼是經濟幫助詞語 瀏覽:779
犀利姐的婚姻是什麼 瀏覽:17
美女一般在什麼地方跳舞 瀏覽:783
海南三亞經濟跟南寧市哪個富裕 瀏覽:345
經濟效益現值是多少 瀏覽:86
事業財運婚姻都會好起來什麼意思 瀏覽: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