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研究性學習:飲食與健康
健康飲食研究報告(如果你讀完這個,我希望你不要抄襲!這是對回答者的尊重!謝謝!!)
一、研究的課題
1. 課題提出的背景
在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逐漸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飲食傳統和文化。中國菜不但講究「色、香、味」俱全,而且「滋、養、補」的特點也為世人推崇。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飲食的需求更高了,菜式越來越豐富,吃法也是越來越多樣。 而往往很多時候,人們忽略了飲食的健康,只是盲目的去吃飯,也並不知道什麼樣的飲食才叫健康,才能對身體有好處。而孩子們,也養成了挑食、偏食的習慣,飯菜可口就吃,不可口就不吃。如何健康飲食,怎樣的飲食才算健康,這值得我們的思考,因此,我們小組想對此進行更加深刻地了解。
2. 要進行實踐探究的問題
(1)許多家庭都已經打亂了「早上要吃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吃少」的飲食規律,而是有胃口就吃的撐得慌,沒胃口就吃得少少的,這樣對身體健康是非不好。
(2)現在的家庭越來越富裕了,幾乎每一頓飯都是肉、肉、肉,餐桌上很難看到青菜。所以兒童的肥胖率也在漸漸增多,影響了兒童的體格發展,導致營養不均衡。
(3)幾乎每天的早、中、晚餐都一個樣,沒有變化,營養單一,很多的營養需求跟不上,體質自然而然的下降。
(4)每餐都不定時定量,吃些零食就行。
(5)垃圾食品多了,孩子們自然也會到學校門口去買這些三無產品。
會影響他們的學習。
(6)在上午10:00和下午3、4點左右加餐更健康,但極少有人做到。
3. 課題研究的意義
(1)通過研究能使我們更深的了解到健康飲食,學到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生活小知識,並且能增強我們的合作精神,提高合作能力。
(2)通過調查能了解到百姓們的飲食習慣及飲食問題,指出並改正。
(3)更多的人能知道怎樣的飲食是健康的,合理飲食。
4. 研究目的
(1)讓更多的人了解怎樣健康飲食,向所有百姓呼籲健康飲食。
(2)大力推薦健康飲食,不讓「健康飲食」成為一個「口頭談」。
(3)讓人們知道健康飲食的重要性,讓健康飲食家家皆知。
5. 研究內容
(一) 什麼是健康飲食?
現在,很多的人都不能正確地認識健康飲食,總認為健康飲食就是多吃有營養的東西。即便是有營養的東西,也不能吃很多,也不能經常吃。要讓人們正確認識健康飲食。
(二) 怎樣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很重要,但怎樣健康飲食更重要。走向社區了解人們是怎樣看待飲食健康,怎樣讓自己或家庭健康飲食。
(三) 為什麼要健康飲食?
我們的身體處於滿分時,我們去消耗,使身體有了疲憊的狀態,這時,休息就會恢復我們的體制。健康的飲食確保我們正常吸收。多運動使身體各個部位摩擦,按摩,有助於健康。
二、研究過程
6. 准備與實施
(一) 准備階段
確立研究課題,收集資料研究並整理資料,制定研究方案。
(二) 實施過程
(1)走向社區,實地觀察、調查。
(2)設計調查問卷,發放調查問卷,了解各方面的情況。
(3)整理調查材料,統計調查結果
(4)分析原因,策劃建議。
(三)撰寫和修改課題研究報告,總結研究工作及研究成果
(1)撰寫研究報告。
(2)修改完善報告。
7. 設計計劃
分工:xxx、xxx——做一份有關健康飲食的手抄報,宣傳健康飲食的重要性。xxx——走訪民區,了解百姓飲食習慣及問題。xxx——搜集資料,現實拍照。xxx——整理調查結果,製作演示文稿,寫調查報告。
8. 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采訪,上網查詢,閱覽圖書 實地考察
三、研究結果
9. 發現問題
(1)通過調查研究發現人們不能正確地認識到健康飲食,特別是孩子,總是在學校門口的小攤小販那兒買一些三無產品,影響了他們的健康,也會是學習成績下降。
(2)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很多垃圾食品現在已經成為了人們的主要餐食,燒烤了、肉乾香腸了、方便麵了、雪糕了等等。這些東西都不能過多食用。
(3)通過調查研究發現人們會有一些不正確的行為。如冰箱人生是食品混放,冰箱中生食的細菌和異味會染給熟食,人食用後,會引起腹瀉、痢疾、腸炎等疾病;互相用自己的筷子給別人夾菜,會使疾病通過筷子傳給對方;生吃魚蝦,會使生食中的未洗凈細菌進入肝膽,引起肝膽蟲病。
(4)和多人每一餐都不定時定量,餓了再吃,想吃多少吃多少。
(5)不會「葷素搭配」。餐桌上要麼都是肉,要麼都是些菜。
(6)很少有人在晚飯後吃些水果,更不會有人在上午10:00和下午3、4點加餐。
10. 結論
由於人們平常飲食習慣的不當和不正確的認識飲食的健康,再加上孩子們平時好吃些三無產品,所以都忽略了健康飲食,也不知道健康意識的重要性。
11. 問卷調查分析
12. 建議
(1)我們應該重視健康飲食,每餐定時定量。
(2)少吃或不吃油炸食品、罐頭類食品、腌制食品、加工的肉類食品(肉乾、香腸等)、肥肉和動物內臟類食物、奶油製品 、方便麵 、燒烤類食品 、冷凍甜點 包括冰淇淋、雪糕等、果脯、話梅和蜜餞類食物 、汽水可樂、罐頭類食品、餅干類食品(不含低溫烘烤和全麥餅干)這些全球的垃圾食品。
(3)注意在平時用餐時要注意衛生,以防細菌和病毒的傳染。
(4)不要每一頓都一樣,要適當調換。
(5)不要頓頓都是肉、肉、肉。
(6)要做到「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
四、健康飲食
13. 餐譜舉例
早餐:饅頭片抹麻醬(麵粉50克,麻醬15克) 山葯二米粥(大米15克,小米10克,鮮山葯25克,紅棗10克) 煮雞蛋一個 豆乾拌萵筍葉(萵筍葉50克,豆腐乾15克) 八寶醬菜10-15克 早加餐:牛奶加糖(牛奶250克,白糖20克) 午餐:米飯 100克 熘肝尖(豬肝50克,水發木耳20克,萵筍25克) 清炒茼蒿(茼蒿100克) 糖拌西紅柿(西紅柿75克) 鮮蘑絲瓜湯( 絲瓜15克,鮮蘑10克) 下午加餐:水果100克,藕粉50克 晚餐:花捲(麵粉100克) 玉米碴粥(玉米碴25克,花生米15克) 蝦仁燴豆腐(南豆腐100克,蝦仁50克) 焯拌三樣(芹菜75克,胡蘿卜50克,菜花50克) 桂花大頭菜 15克 晚加餐:酸奶(一塑杯) 水果 100克 全日烹調用油20-25克
14. 健康的飲食
雜食--------
雜食充分體現食物互補的原理,是獲得各種營養素的保證。可先從每天吃10種、15種食物做起。
慢食--------
「一口飯嚼30次,一頓飯吃半個小時」有多重效應:健腦、減肥、美容、防癌。
素食--------
原意為「基本吃素」,而不是一點葷也不吃,這也是人的消化系統結構所決定的進食原型。素食是防治文明病的核心措施。
早食--------
即三餐皆需早。早餐早食是一天的「智力開關」;晚餐早食可預防十餘種疾病。
淡食--------
包括少鹽、少油、少糖等內容。一個「淡」字可解。
冷食--------
吃溫度過高的食物,對食道健康有害。低溫可延壽,冷食還可增強消化道功能。
鮮食--------
絕大多數食物均以新鮮為上,許多「活營養素」可得以保持。提倡「鮮吃鮮做」、「不吃剩」。
潔食--------
「干凈」包括無塵、無細菌病毒以及無污染物。
生食--------
並非一切均生食,而是「適合生食的盡量生食」。
定食--------
定時定量進食,久之形成動力定型,這是人體生物鍾的要求。
小食--------
21世紀進餐制以日進五餐或六餐為宜,三頓正餐外的小餐(上午10點、下午16點及20點左右)稱為「小食」,具多重功效。它與平時所說的零食有別,後者無定時定量的概念,導致與正餐的矛盾。
五、研究心得
15. 健康飲食身體棒
在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逐漸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飲食傳統和文化。中國菜不但講究「色、香、味」俱全,而且「滋、養、補」的特點也為世人推崇。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飲食的需求更高了,菜式越來越豐富,吃法也是越來越多樣。 而往往很多時候,人們忽略了飲食的健康,只是盲目的去吃飯,也並不知道什麼樣的飲食才叫健康,才能對身體有好處。而孩子們,也養成了挑食、偏食的習慣,飯菜可口就吃,不可口就不吃。
孩子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應該吃安全食品,可是孩子們現在正被不安全的食品包圍著:學校門口,天天彌漫著濃濃的黑煙.炸的烤的食品擺了一街,孩子們看了那油滋滋的烤肉,忍不住流出口水,你一串我一串的吃起來.其實那些肉串都是用變質了的黑油炸成的,炸的時候還湧出白色的泡沫,讓人見了就惡心.吃多了這種變質了的油會得癌症。
面對這些害人害己的食品,我們一定要加大小心,不要讓自己的眼睛,被那些油亮亮、香噴噴的食物外表所迷惑,而買了那些對身體不但沒有好處還壞處連天的食物。健康的飲食,需要注重許許多多的小細節,並不是一定要營養多,才是健康。如果營養過多,就會導致營養不均衡,也是不好的,所以要均衡營養。不僅要營養均衡,還要葷素搭配,只有葷素搭配,我們的身體才能從中汲取豐富的營養。還要注意的是,有些東西是不能在一起吃的,也有些東西必須在一起吃,這樣互補互助,身體才能棒。最重要的是,到超市買食物,還要看準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不要買已經過期的食品。我們不能挑食偏食,即使不喜歡吃蔬菜,也要吃些,因為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營養;每一天吃飯要定時定量,使胃的消化有規律,吸收營養樣才能更全面。
健康的飲食對人類的健康有很大的作用,所以,我堅信,健康飲食,一定會為人們帶來益處的。
㈡ 大學生飲食習慣對健康的影響
1 調查對象與研究方法 (1)調查對象。對商丘工學院在校大學生大一到大四學生的不良 飲食習慣進行調查。 (2)研究方法。採用調查法進行研究,通過自製《飲食習慣調查表》 向四個年級在校生發放調查問卷進行調查,每個年級選取100 名,其 中回收調查問卷386 份,有效回收率96.5%。其中大一學生97 份份, 大二學生95 份, 大三學生98 份, 大四學生96 份。男生262 份, 女生 124 份,通過Excel 軟體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和統計。
2 調查結果與分析 (1)大學生的飲食情況。統計結果顯示:大學存在的普遍飲食習慣 主要有以下幾種:1、挑食和偏食2、牛奶攝入不足3、早餐不規律。4、吃 零食情況嚴重5、大部分男生有吃夜宵的習慣6、吸煙7、飲酒等。根據調 查結果可以知道,不吃早餐的同學有166 人,占調查人數的43%,而且早 餐多以麵食或者米飯為主食,攝入粗糧的比例非常少。另外對於副食而 言,存在很大的性別差異,女生喜歡吃水果和蔬菜,像蘋果、香蕉、青菜 等,男生喜歡吃葷菜,像紅燒肉、燒烤等。對於富有營養的豆製品的攝入 量不多[2]。大學生飲食習慣不規律,飲食不均衡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現 象,而且這種情況隨著年級增加愈演愈烈,特別是大四的學生,因為課程 比較少,很多同學熬夜到很晚,早上不起床不吃早餐的現象更加嚴重。
㈢ 對18人進行的膳食的調查報告
關於中學生合理膳食的調查報告
健康飲食,美麗人生
——關於中學生合理飲食的調查報告
【內容提要】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飲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對正處於身體發育關鍵時期的中學生來說,合理而健康的飲食結構和習慣,更為重要。但是,由於種種外在和自身的原因,大多數的同學都或多或少在飲食的選擇與搭配上存在誤區。針對這一問題,我們經過調查和思考,追根溯源,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與建議,提供了合理飲食的相關知識,以期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關鍵詞】 飲食 健康
中學階段對於一個學生來說正處於求知與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所以,合理的飲食結構和習慣就顯的尤為重要。但是,恰恰是在這個階段,由於學習的壓力及相關知識的匱乏,同時,社會、學校、家長也缺少必要的指導與引導,所以,中學生容易根據自己的喜好挑食、偏食、過分節食或暴食,不但損害了自己的身體,而且降低了學習效率。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小組組織了這次調查。我們希望通過調查數據更科學和真實的反映我校學生的飲食結構和習慣,經過歸納分析,探究發生原因,有針對性的提出我們的合理化建議。
當前中學生膳食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根據有關方面的調查,目前,我國中學生營養狀況並不是太好。分析原因主要是中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而相應的營養未跟上;同時,一些家長和學校在學生膳食的安排上存在一些問題。
根據對一些中學集體食堂膳食進行調查的資料顯示,每日中學生膳食中的熱量的供給量僅達到標准供給量的80%左右;蛋白質僅為70%左右;鈣、核黃素和維生素A也明顯不足。
從蛋白質的來源看則問題嚴重,中學生膳食中的蛋白質主要來源於豬肉食品,但是豬肉的蛋白質含量不如牛肉和其它一些禽類,而脂肪的含量卻比這些食品高,盡管豬肉也是不錯的蛋白質食品,但是單一的蛋白質來源,會使中學生需要的其他一些營養素的攝入量會減少。因此應適當增加牛肉、魚類、奶類和動物血、豆類及製品的攝取,以補充全面均衡的營養。
此外,膳食單調,烹調不考慮色、香、味、型,不能增進學生的食慾,也影響了營養的攝取。
因此,為了讓學生都能健康成長,家庭膳食應有計劃地調配,盡量使飯菜多樣化。即使食物品種不能更換,也應在烹調方法上多做文章。在選購食品時還應注意,凡營養價值低而價格貴者可以不買或少買。
每日膳食中每千克體重的供給量
年 齡
每千克供給量/g
10歲
男 2.43 女 2.26
13~15歲
男 1.90 女 1.89
16~17歲
男 1.66 女 1.66
18~44歲
男 1.43 女 1.50
吐魯番地區實驗中學一天的飲食結構表
早 餐
午 餐
晚 餐
包子.雞蛋.卷餅.海帶絲.土豆絲.豆漿.稀飯.牛奶.麵包.菜夾饃.肉夾饃.水果.方便麵
米飯.面.油炸豆腐.油白菜.葫蘆瓜.冬瓜.西紅柿炒雞蛋.蘑菇炒肉.油白菜.胡蘿
炒米飯.牛肉麵.菜<肉>夾饃.稀飯.饃饃.菜面條.油炸食物.
分析:
1、 雞蛋中含有卵磷脂,含有豐富的鈣、磷、鐵、.維生素A、D、B等,每天需吃1-2個雞蛋
2、 胡蘿卜、蛋黃、牛奶、魚、豆製品、新鮮蔬菜、水果,裡面含有蛋白質、維生素A,缺少維生素A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情緒容易波動、煩躁、還會出現食慾不振,胃腸道消化功能紊亂,甚至有的血壓增高,神經衰弱。
3、 西紅柿、馬鈴薯、肉類、乳類,富含維生素B、C
4、 大豆含有40%的優質蛋白質,脂肪中85%是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預防高脂血症和高膽固醇血症,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2、Ca、P、Fe,這些物質對於大腦營養很重要,大豆及其芝麻含有多量的磷脂,有益於智力發展,應該適量多吃。
5、 奶類、牛、羊奶是學生的好食品,營養價值與雞蛋相近。
6、 水果能供給豐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及其有機酸和食物纖維,有機酸能刺激胃液分泌,食物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有住於幫助消化和排泄。
7、 不要吃太多的甜食精製米和面,因為這些食品使血液不成酸性,消耗大量維生素,容易引起疲勞、健忘和焦躁等。
此次調查,我們以實驗中學學生為調查對象,主要採取了問卷調查的方式,隨機抽樣,樣本容量為170人,男女均有涉及。以下即為我們的問卷內容及調查結果。
1、你對自己的飲食習慣滿意嗎?
A、滿意(21%)B、還可以(47%)C、不合理(32%)
2、你是否經常吃水果?
A、經常(56%)B、偶爾(42%)C、不愛吃(2%)
3、你是否愛吃零食?
A、經常(26%)B、有時(66%)C、不愛吃(8%)
4、你每天按時吃早餐?
A、每天(62%)B、有時間就吃(33%)C、不吃(5%)
5、你經常吃那些種類的食物?
A、蔬菜類(44%)B、麵食類(41%)C、油炸類(14.7%)D、其他(0.3%)
6、你的飲食有規律嗎?
A、有規律(55.4%)B、餓了就吃(44.6%)
同時,我們還設計了一道問答題:「你覺得我們怎樣才能做到合理飲食?你有哪些好的方法?」對此問題,同學了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了各種回答:一日三餐有規律;要均衡營養,不吃含大量脂肪和糖類的食品;多吃富含維生素的素菜;葷素搭配,少吃腌制食品;不挑食,不厭食,不節食;睡前喝牛奶;周末適度改善飲食等等。
取得調查數據後,經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對於同學們的飲食結構和飲食習慣,我們可以歸納出以下幾點:
1、對於合理飲食的重要性,同學們已有了初步的概念。例如已有32%的同學已經認識到自己的飲食習慣不合理,這是一個可喜的進步,自我意識的關注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2、相當部分的同學尚未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竟乎一半(44.6%)同學一日三餐無規律,餓了就吃;雖有61.5%的同學按時吃早餐,但33%的同學早餐有時間才吃,5%的同學根本就不吃早餐。上午緊張的學習和活動,要求早餐必須含有充足的熱量,否則第三、四節課就會出現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影響正常的學習。早餐攝取的熱量應佔一天總熱量的1/3。為保證精力充沛地學習,早餐可增加一些營養豐富的雞蛋、牛奶、花生、大豆等;
3、大部分同學對於食品的選擇趨於理性,但仍有部分同學仍根據個人愛好存在挑食和偏食現象。56%經常食用水果,44%的同學長吃蔬菜,喜歡吃零食的同學只有26%,同時,另一面,偶爾吃和不愛吃水果的也有44%,僅有8%的同學不吃零食,油炸類食品和腌製品經常食用對人體有一定的危害,世界衛生組織公布全球十大垃圾食品中油炸類食品、腌制類食品排名前兩位,前者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的元兇(油炸澱粉);含致癌物質;破壞維生素,使蛋白質變性;後者導致高血壓、腎負擔過重,導致鼻咽癌;影響粘膜系統(對腸胃有害);易得潰瘍和發炎。但仍有15%的同學經常食用。
4、對於如何改善自己的飲食結構和習慣,同學們已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認識。對於我們問答題的回答可以看出,同學們給出了許多合理而科學的建議,但在實際中,同學們並沒有很好的執行,這說明,中學生的飲食問題是一個關乎社會、家長、學校和學生的復合難題,僅憑學生一己之力難以徹底改善。
從以上的歸納我們欣喜的發現,我們同學對於合理飲食在思想上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同時,飲食結構的選擇也趨向合理,但是,形勢仍不容樂觀,部分同學在飲食的選擇與搭配上問題仍舊不少,為了能從根本上認識問題,並提出徹底的解決方案,我們必須探究其產生的深層次原因。
1、社會、家長、學校缺少對學生飲食方面相關知識的宣傳、指導和教育。中學生的涉世未深,知識面單一狹窄,飲食的選擇與習慣的養成都帶有一定的被動性,如果不及時引導和教育,容易走入誤區;
2、地區性的文化差異與生活差異對中學生的飲食結構和習慣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北方喜麵食,吐魯番地區又是民族聚居區,肉類消費在食品消費中所佔比例偏大,蔬菜、水果、蛋、奶攝入不足,高脂肪的肉類卻又攝入過量,常此以往,難免行成不合理的飲食結構和習慣;
3、部分學生自律性不強,飲食無規律,過分追求食品的口感而不計其營養成分和危害,「管不住自己的嘴」,挑食、偏食,這也是形成不好的飲食習慣的一個重要原因。
針對中學生目前的飲食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我們應該怎麼樣加以優化和解決呢,對此,我們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對策:
1、社會、學校、家長應該加強協作與溝通,各自發揮自己的優勢,社會加強宣傳,家長經常督導,學校穿插相關知識的講授,三管齊下,才能標本兼治;
2、吐魯番地區的同學應該對我們地區的飲食習慣的及各主要日常食品的優劣有清晰而理性的認識,去其短,揚其長,善於搭配,合理補充。按照營養學家的總結,日常飲食的一般原則為食物多樣,以谷類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常吃奶類、豆類或其製品;吃清淡、少鹽的食物;經常吃適量的禽、魚、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葷油;
3、加強自身自律精神的養成,不要因為貪圖口感和一時之口欲,而去食用營養單一、質量低劣的食品,不挑食、偏食,人體消耗的熱量主要來自主食米、面和脂肪、蛋白質。因此,中學生應首先吃好3頓正餐,同時要多吃魚、瘦肉、蛋、牛奶、豆製品等蛋白質豐富的食物,要補充足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科學而合理的安排自己的飲食,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4、中學生應在課堂之外,通過各種介質和途徑,主動加強飲食方面知識的學習,用科學的理念來指導自己的合理飲食,增強識別能力,培養健康的飲食消費觀念。
5、建議中學生多吃瓜類蔬菜? 我們經常用流火七月來形容蟬躁蛙鳴的炎炎夏日,的確,在夏天即使我們不動也會感到赤日當頂、汗流浹背,何況需要在這樣的環境中看書學習,所以,對於考生來說,多吃瓜類能達到消暑、防病的目的。黃瓜是瓜類蔬菜中最常見的品種,生吃、涼拌、熟吃均可。它除了含有多種糖類及氨基酸等營養素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鉀鹽,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西瓜高5倍。黃瓜的纖維素對於腸道中腐敗食物的排泄和降低膽固醇有一定的作用。鮮黃瓜還含有丙醇二酸,可抑制體內糖類物質轉化為脂肪,因此,對於中學生來說,多吃黃瓜不僅可以消暑,還有解膩、增進食慾的作用。
冬瓜也是中學生夏季較好的時令菜,有利水消炎、清熱解毒之攻,對於中學生的主要作用在於治療暑熱煩悶、清心利嗓。
苦瓜含有特殊的苦瓜甙、苦味素,故有獨特的苦味。它雖然有苦味,但夏天食用後可祛暑清心、除煩熱,同其它瓜類比較,苦瓜除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的含量較多外,其中抗壞血酸每100克可食用部分中達84毫克,居瓜類之冠。
民間常用木瓜魚尾湯消暑健胃,對於中學生促進消化和食慾有較好的效果,不妨一試。
6、怎樣吃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科學家發現,人的大腦中含有去甲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多巴胺、乙醯膽鹼等幾十種神經遞質。它們在腦中保持著一定的濃度和平衡,使大腦具有正常的智力。但這些神經遞質的濃度和平衡與大腦營養素的供給有密切的關系。某些食品可提高腦的接受能力和學習效率,使腦的思維更加敏捷,精力更加集中。
(1)有助於記憶的食品。胡蘿卜具有提高記憶力的作用。因為胡蘿卜能加速大腦的新陳代謝。菠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並含有一種重要的微量元素錳,而且含熱量低,經常食用,有增強記憶力的作用。
(2)提高學習效率的食品。常吃白菜能減輕人的疲勞程度;檸檬富含維生素C,能使人精力充沛,提高學習效率。
(3)有助於精力集中的食品。海蝦是可以為大腦提供營養的美味食品。海蝦中含有三種重要的脂肪酸,能使人長時間保持精力集中。現在的腦黃金、深海魚油也具有相同的作用。
(4)有助於激發人創造力的食品。生薑含有辛辣素和揮發油,使血液得到稀釋、流動更加暢快,以便向大腦提供更多的氧氣,從而使人的思路開闊,思維敏捷。荷蘭芹菜(西芹)所含的揮發油能刺激人的整個神經系統,能激發人的靈感和創新意識。
醫學家認為,中學階段注重孩子的增智食品的供應,對其大腦的發育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日常飲食中應給他們常吃瘦肉類、牛奶、蛋類、魚、動物內臟、豆製品、新鮮蔬菜和水果,而且要注意調配得當、搭配合理,以保證考生營養平衡以及大腦和智力的發育需要。有家長會認為孩子在18歲左右大腦發育已經定型,現在補充已經是亡羊補牢,其實科學營養對於任何年齡階段提高學習效率都是有益的。
7、不利於中學生智力發展的飲食習慣有哪些?
(1)飽食。由於一日三餐頓頓飽食,致使血液過久地積存於胃腸道,從而造成大腦缺血缺氧而妨礙腦細胞發育,降低智商。更嚴重的是飽食可誘發大腦中一種叫纖維芽細胞生長因子的蛋白質大量分泌,促使血管細胞增殖、管腔狹窄、供血能力削弱、加重腦缺氧。加上目前尚無有效葯物限制這種傷腦物質的分泌,只有靠適當減少食量來預防,故不宜讓孩子三餐吃得過飽,有利於大腦發育。
(2)素食。一些父母用成人的所謂低脂膳食標准來要求孩子,使孩子不吃或少吃葷菜,導致脂肪攝取量太少。科學家指出,脂肪是大腦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亞於蛋白質,尤其是DHA這種深海魚油中的主要成分。這些物質在孩子的智能發育中尤其重要。因此,有葷有菜的食譜才符合孩子大腦發育的需要。
(3)甜食。適量吃一些糖類食品,有助於孩子大腦發育,但並非多多益善。因為糖在體內的最終代謝產物為帶陰離子的酸根,過多可使體液改變其鹼性的正常狀態,成為酸性體質,引起腦功能下降,如精神不振、記憶力渙散、反應遲鈍,重者可導致神經衰弱,給孩子智能發育蒙上陰影。
(4)厭食。厭食不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如果三餐進食太少,甚至處於半飢餓狀態,也可傷腦。研究表明厭食的孩子體重較正常低30%,注意力、記憶力、學習和計劃能力等也相應降低,大腦形態也有一定的萎縮。
(5)炸食。油條、煎餅、油炸花生、煎雞蛋等油炸食品口感好,對孩子有較大的誘惑力,偶爾吃一點倒也無妨,但長期大量食用則有害。一是此類食品在製作過程中加入了含鋁的發酵粉,而鋁被證明為腦細胞的一大「殺手」;二是高溫烹調可產生大量有強烈致癌作用的苯丙芘等毒性物質;其三,尚含有較多的過氧化脂質,可促使腦細胞早衰,故不宜多食用。
(6)鹹食。鹽的主要成分為氯化鈉,吃入過多可致使體內鈉離子濃度升高,不僅使高血壓、胃炎、感冒等疾病的發生率增高,也有害於腦。從生理角度講,一天的吃鹽量應控制在6克以內,對於保護大腦有積極的意義。
(7)零食。常吃零食,使胃腸道老是處於緊張狀態,集中大量血液致使腦缺血,而且零食又多為油炸類或膨化食品等,前者含鋁較多,後者含鉛相對較多,都對腦細胞不利,因此應盡量少吃
以上就是我們小組對於中學生合理飲食問題的調查結果,我們希望通過此次調查,能讓我們自己和社會、家長、學校客觀而真實的了解中學生的飲食現狀,正視其中所存在的問題,引起各方面的重視,進而採取有效措施,逐步的加以引導和解決。中學階段是人生一個重要的時期,我們更希望同學們能從這篇調查中得到反省,有所領悟,健康飲食,定會創造出美麗的人生。
在我們的調查中,我才發現.原來我們的日常飲食是不太合理,科學的,離科學的飲食結構還很遠,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是提高學習的關鍵,沒有好的身體又怎麼能去專心的學習呢!
我們的調查研究還是很有收獲的.能條理的參加這個活動對於我們提高預見性和發展我們對某個事情做出科學合理的判斷是很有幫助的。
你可以改一下數字
㈣ 飲食營養與健康課題研究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有健康的身體才有革命的本錢。而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現在的中學生在飲食上出現不良的現象:挑食,暴食,偏食,節食等,結果造成營養不良,學習效率降低。所以營養與健康對於許多中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藉助這個課題是想讓學生了解營養與健康的知識,明白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及鍛煉身體。 二.研究的過程 1.討論確定主題。 2.根據主題,明確分工。 3.根據分工進行活動:設計問卷調查表;查找資料。 4.對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表。 5.整理分析數據得出結論,撰寫論文。 6.成果展示。 三.研究的成果 萬蕾 合理營養的膳食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及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或許你會找各種借口,如:「學習忙,顧不上;吃飽就好;看我長得這么壯,還需要嗎?」其實以前我也是這樣想的,但是了解了中學生的營養與健康的研究性學習後我才知道,這其實不然,中學時期是青少年身體的生長發育期,但是中學時期學習壓力大,學習緊張,就沒有太重視我們的身體,但這是很不好。 在調查中我就知道了許多的東西: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營養價值最高,玉米中含有大量的營養保健物質,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胡蘿卜素外,玉米還含有核黃素、維生素等營養物質。這些物質對預防心臟病、癌症等疾病有很大的好處。玉米中所含有的胡蘿卜素,被人體吸收後轉化為維生素A,具有防癌作用;植物纖維素能加速致癌物質和其他毒素的排除;天然維生素E則有促進細胞分裂,延緩衰老,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皮膚病變的功能,還能減輕動脈硬化和腦功能衰退,多吃玉米還能增強人的記憶力和腦力。除了玉米外還有許多果蔬富含營養:檸檬能護膚美容、防病療疾、補充鈣、鐵、調味殺菌的作用;香蕉的含鉀量在各類水果中為最高;用木瓜擦臉,洗手能除蛋白質,油質,積留污垢,是一種良好的皮膚清潔劑… 從營養與健康的研究性學習中,我不僅了解了許多營養方面知識,還學會了和各科的聯系,讓我們學會了學以至用,開拓了我們的視野,提高了我們的積極性、創造力。同時也培養了我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處理信息的能力、合作精神和人際交往能力、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關注現實、關注人類發展的意識和責任感。 李楊 我們研究的課題是中學生的營養與健康,因此,我們對於周圍的朋友進行了問卷調查,了解到了現在中學生的營養與健康不甚理想。我對營養學進行了調查。其實營養學不像我們所知的「醫療」能夠治療疾病,但是卻可以養生,讓我們的生活變的更加輕松。它不僅僅只是研究怎麼解決現有問題的一門學問了,它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職責:告訴人們如何預防,如何從飲食中就避免一些麻煩的發生,如何通過飲食提高自己的精力!因此,我們更應該注意自己營養的吸收和健康的發展。 中學生要獲得人體所必需的各種營養素,必須注意食品的合理搭配,切忌吃葷不吃素或吃素不吃葷。注意蛋白質的互補作用,更好地吸收。經過調查結果,我們也收獲了不少,懂得該如何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注重營養與健康。從調查中我了解到:不吃早餐的學生貧血率高� 據有關部門一項調查發現:不吃早餐組的學生貧血率為100%,不在家中進早餐的學生貧血率為23.9%,在家進餐的學生貧血率為8.26%,表明不吃早餐極易導致貧血,應引起全社會的重視。 綜上所述,我們呼籲每一位家長應轉變陳舊的溫飽型營養概念,代之以全新的現代化營養觀念,並且落到實處,讓我們的孩子健康地成長。 通過調查我們學會了合作,也增強了我們的交際能力,培養了我們處理信息的能力,也學會了收集和整理資料,鍛煉了我們的動手操作能力。 陳稀嫻 這次,我們對中學生的營養與健康進行了研究。中學生正處於青春發育期,有著特殊的營養要求。青
㈤ 大學生飲食營養與健康現狀
1.大學生營養狀況
營養是維持生命與健康的物質基礎。營養與體質狀況也是反映一個國家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一個國家國民的身體素質對社會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國民營養狀況不僅是國家社會進步的重要指標,也是影響和制約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樣的道理,經濟的發展也能促進營養與體質狀況的改善。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文化、教育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膳食營養與體質狀況也隨之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大學生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學習任務繁重,他們的營養狀況備受社會的關注。
近年來,飲食無規律成為形成大學生亞健康現狀主要因素之一。大學生對飲食的重要性明顯認識不足,而無規律的飲食是造成消化系統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據有關資料顯示,日常飲食無規律的學生比例已分別佔41.9 %[2]。長期無規律的飲食,不僅會引起營養不良,影響睡眠質量,甚至會影響人體神經體液調節和內分泌調節,對學生的身體健康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3]。
孫建華等在2001年對上海大學生飲食、營養、健康狀況的調查與分析中,得出上海大學生的主食量不夠,主食中偏米食的人居多,主食缺乏粗糧成分,忽視早餐和不用早餐的情況較嚴重。挑食、偏食,對某些食物有嗜好者較多。女生的蛋白質攝取量較低,尤其是動物性蛋白的食用量低[3]。2005年辛碧芬對中南大學營養狀況調查的結果是:中南大學學生營養不良率為19.9%,肥胖率為26.3%,膳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A、B2、C、鈣等攝入與標准相當[4]。2005年鄧傑對南京高校大學生營養狀況調查中顯示:營養良好者佔36.9%,營養不良者佔52.6%,營養過剩者佔10.5%[5]。查閱了近幾年對大學生營養知識、態度及飲食行為等的問卷調查研究資料。資料統計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的營養知識缺乏,有一部分學生存在不良的營養行為,如不吃早餐,常吃零食等。但是這些學生營養態度良好,希望通過各種途徑獲取更多的營養知識,願意健康而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所以,在大學生中開展積極有效的營養知識教育,定期進行營養知識的專題講座、出版營養報、開設有關營養知識的選修課等形式,加強營養知識的宣傳和教育,以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很有必要。
2營養知識、行為態度、飲食習慣現狀
2.1 學生營養狀況與學生的營養知識、行為和態度有密切的關系。
在有關調查中得知,學生正確的營養態度及膳食行為形成率均不高,不吃早餐、吃零食等行為較普遍。多數學生缺乏必要的營養知識,普遍存在不合理的膳食行為,但有較好的健康飲食意識,願意接受更多的營養知識,並改正不良的飲食習慣。查閱有關資料:大學生獲得營養知識的途徑,依次為報刊和雜志75.1%、廣播和電視54.0%、周圍的人45.3%,其他方式12.90%。營養態度調查顯示:90.9%的學生想知道更多的營養與健康方面的知識,78.2%的學生選擇食相時考慮食物的營養價值或自身的營養需要,9.1%的學生對此抱無所謂的態度[6]。
2.2 大學生飲食葷素營養搭配與一天三頓的安排。
從總體來看,36.43%的大學生有葷素營養搭配的飲食觀念及習慣,43.39%的大學生有時能夠做到飲食營養中的葷素搭配,而15.44%以上的大學生在飲食行為中基本上不管葷素營養的搭配,有什麼吃什麼[7]。因此,大學生群體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營養不平衡的群體。合理的膳食應該保證滿足保持身體健康所必需的所有營養成分,並且各種營養素的比例符合人體的需要[8]。
2.3 大學生對基本飲食營養素的態度及行為。
牛奶及奶類食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等營養素,每天保證一杯奶(250 mL),可獲得250 mg鈣,對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非常重要。有關調查結果表明,牛奶沒有成為大學生蛋白質的主流。大多數學生對牛奶的攝入處於隨意狀態[9]。大學生對蔬菜的喜愛程度很高。大學生挑食及零食的習慣。調查結果表明有超過60%的大學生有挑食習慣……
㈥ 春節飲食調查報告
關注自我,從健康開始——大學生飲食營養健康調查報告
大學時代是學知識長身體的重要階段,同時也是良好的飲食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這個階段掌握一定的營養知識,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於促進生長發育保證身體健康有重要的意義。尤其對於當代大學生,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要我們必須有健康的體魄,具備熱血青年的朝氣蓬勃,才能成為國家棟梁,那麼,關注自我,關注健康就成為我們不可忽視的問題。
於是,為了解大學生在飲食營養方面的情況,我們對我校在讀生進行一次題為「護理·營養·健康」的抽樣調查,發放問卷1500份,回收1194份,有效率為100%,調查普及各個院部,能夠真實反映出當代大學生在飲食健康方面的情況。據調查統計如下:
(一)營養的攝取
據統計,在校生對一些營養食物的攝取狀況如下:
種類 每日 偶爾 無規律 幾乎不吃或喝
牛奶 25.4% 53.2% 22.4%
雞蛋 48.3% 47.4% 4.3%
水果 37.2% 58.2% 4.6%
其實,一杯牛奶,一個雞蛋,一個水果是蛋白質和維生素等營養的合理搭配,但從表中可以看出:同學們對營養還沒有形成合理的搭配意識。「一杯牛奶可以強壯一個民族」不無道理,對於它的營養價值,95.4%的同學表示了解其含有優質蛋白和豐富的鈣等元素,但每日規律性飲用牛奶的人卻不到一半,原因何在?據統計顯示,主要原因是消費水平的制約,近一半的同學認為每天喝牛奶的支出在生活費用中回佔去很大比例,故只作為一種營養品偶爾補充一下而已。對於水果、雞蛋,調查中看出這兩種營養豐富而價格低廉的食品較受重視,但是2/5左右的人沒有形成一個生活規律,只是想起來才吃。
另外,水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所需的重要的營養素之一,但調查表明大家對每天所需的飲水量並不清楚,只有27.9%的被調查者認為日飲水量應在1000ml以上。其實,人要保證每天新陳代謝的正常需要,維持體內水分出入量平衡日飲水量應在1000ml-1300ml之間才為合理。水能夠促進物質代謝,調節體溫,並有潤滑作用,是生命之源,不可忽視。
(二)飲食習慣
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我們對在校生的早餐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
校區 每日按時吃 從不吃 吃,但無規律
南區 61.8% 6.6% 30.7%
東區 75.6% 1.5% 22.9%
西區 90.3% 0.8% 8.9%
從上面的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看出:不同專業的人對飲食重視程度不盡相同。南區和東區在這個問題上比較接近,而西區學生則較為重視早餐,這與西區醫學專業為主不無關系,且據調查得知:不吃早餐的主要原因大多是起床晚來不及,而這種無規律的生活習慣勢必會給健康帶來不利影響,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早晨起床之後,及時補充營養是一天中腦力、體力恢復的重要保證,尤其對於學生,不吃早餐將直接導致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思維滯後,所以早餐要吃好是不無道理的。
(三)健康知識的學習
在校生獲得健康知識的途徑,調查顯示如下:
對飲食健康知識講座的態度 很必要 83.1%
無所謂 5.4%
完全沒有必要 11.5%
對報刊、書籍關於健康知識的態度 很重視 24.1%
稍瀏覽 68.2%
不關心 7.7%
從這一項調查中可以看出:健康知識的完善有利於我們更好的把握健康,但只有83.1%的人意識到健康知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只有24.1%`的人願意去認真學習這方面知識,大多數人只是被動地去涉獵而已。但隨著生活水平和知識層次的提高,人們將對健康問題也越來越重視。
另外,調查統計,有85%以上的人意識到生活環境、生活方式、飲食及運動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其中生活環境也體現了現代人對健康新的認識。
針對此次調查,我們對在校大學生的飲食健康狀況有了一定了解,在我國的生活現狀下,我們更多人開始有意識去突破傳統的飲食結構,去嘗試更科學更合理的飲食方式。隨著國民素質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新一輪的健康革命將會再次掀起。關注自我,關注健康,讓我們的生活更精彩!
SOSO用戶 回答採納率:20.8% 2008-12-03 19:24
如今絕大多數大學生是第一次遠離父母獨立生活,往往不清楚怎樣吃好三餐,而且很多同學本身就存在著一些不太好的飲食習慣,長此以往將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危害,影響自身發展。
浙江工商大學人文學院的同學在下沙高教園區進行了「大學生飲食習慣的調查」。本次調查抽取了6所大學的300名同學作為樣本。
通過調查,反映出大學生在飲食方面主要存在的問題包括:多數大學生日常飲食沒有規律,一日三餐的食量和時間經常不固定,在被調查的大二和大一學生中,50%以上的學生都沒有固定吃三餐的習慣,而且大部分都不在學校食堂用餐;大學生中很多人不重視吃早飯,但是吃夜宵、吃零食的現象比較普遍,66.7%的學生一周會去食堂吃夜宵2-3次;男生吸煙現象較為嚴重,66.7%的大二男生表示自己平時有吸煙的習慣;很多大學生在進入大學後,有減肥的想法,其中女生居多。
同時,我們也看到:一半以上的學生都會選擇一周至少吃兩種以上的水果;多數同學都選擇了葷素搭配作為配菜,這些都是比較科學的飲食習慣。
針對以上的問題,調查者希望大學生要重視三餐固定用餐,盡量養成早起早睡的習慣,保證每天用早餐;學校可適當延長中、晚餐的開放時間,使同學們都能夠有充裕的時間去吃飯。另外,吃零食方面要適可而止;學生要認識到吸煙的危害,自覺遠離煙草;不要盲目減肥,應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等等。
調查結果統計
1 西北大學(本部)在校男女大學生的身高,體重,營養素,熱量攝入總量等,按每人每日攝入量的平均數(人日數)。
2 凡是膳食調查中,所填寫表格及計算數據與實際情況不符或錯漏的,一律不得計算在人日數內。
3 對於我校學生的早餐情況重點做評價。
4 對三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和每人每日熱量的攝取量重點做評價。
5 對於鈣、鐵、磷的攝取量重點做評價。
6 對於幾類重要維生素的攝取量做簡要評價。
7 對於我校學生膳食構成比例做簡要評價。
三 如今絕大多數大學生是第一次遠離父母獨立生活,往往不清楚怎樣吃好三餐,而且很多同學本身就存在著一些不太好的飲食習慣,長此以往將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危害,影響自身發展。
浙江工商大學人文學院的同學在下沙高教園區進行了「大學生飲食習慣的調查」。本次調查抽取了6所大學的300名同學作為樣本。
通過調查,反映出大學生在飲食方面主要存在的問題包括:多數大學生日常飲食沒有規律,一日三餐的食量和時間經常不固定,在被調查的大二和大一學生中,50%以上的學生都沒有固定吃三餐的習慣,而且大部分都不在學校食堂用餐;大學生中很多人不重視吃早飯,但是吃夜宵、吃零食的現象比較普遍,66.7%的學生一周會去食堂吃夜宵2-3次;男生吸煙現象較為嚴重,66.7%的大二男生表示自己平時有吸煙的習慣;很多大學生在進入大學後,有減肥的想法,其中女生居多。
同時,我們也看到:一半以上的學生都會選擇一周至少吃兩種以上的水果;多數同學都選擇了葷素搭配作為配菜,這些都是比較科學的飲食習慣。
針對以上的問題,調查者希望大學生要重視三餐固定用餐,盡量養成早起早睡的習慣,保證每天用早餐;學校可適當延長中、晚餐的開放時間,使同學們都能夠有充裕的時間去吃飯。另外,吃零食方面要適可而止;學生要認識到吸煙的危害,自覺遠離煙草;不要盲目減肥,應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等等。
㈦ 大學生飲食健康調查表
如今絕大多數大學生是第一次遠離父母獨立生活,往往不清楚怎樣吃好三餐,而且很多同學本身就存在著一些不太好的飲食習慣,長此以往將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危害,影響自身發展。
浙江工商大學人文學院的同學在下沙高教園區進行了「大學生飲食習慣的調查」。本次調查抽取了6所大學的300名同學作為樣本。
通過調查,反映出大學生在飲食方面主要存在的問題包括:多數大學生日常飲食沒有規律,一日三餐的食量和時間經常不固定,在被調查的大二和大一學生中,50%以上的學生都沒有固定吃三餐的習慣,而且大部分都不在學校食堂用餐;大學生中很多人不重視吃早飯,但是吃夜宵、吃零食的現象比較普遍,66.7%的學生一周會去食堂吃夜宵2-3次;男生吸煙現象較為嚴重,66.7%的大二男生表示自己平時有吸煙的習慣;很多大學生在進入大學後,有減肥的想法,其中女生居多。
同時,我們也看到:一半以上的學生都會選擇一周至少吃兩種以上的水果;多數同學都選擇了葷素搭配作為配菜,這些都是比較科學的飲食習慣。
針對以上的問題,調查者希望大學生要重視三餐固定用餐,盡量養成早起早睡的習慣,保證每天用早餐;學校可適當延長中、晚餐的開放時間,使同學們都能夠有充裕的時間去吃飯。另外,吃零食方面要適可而止;學生要認識到吸煙的危害,自覺遠離煙草;不要盲目減肥,應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等等。
調查結果統計
1 西北大學(本部)在校男女大學生的身高,體重,營養素,熱量攝入總量等,按每人每日攝入量的平均數(人日數)。
2 凡是膳食調查中,所填寫表格及計算數據與實際情況不符或錯漏的,一律不得計算在人日數內。
3 對於我校學生的早餐情況重點做評價。
4 對三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及碳水化合物和每人每日熱量的攝取量重點做評價。
5 對於鈣、鐵、磷的攝取量重點做評價。
6 對於幾類重要維生素的攝取量做簡要評價。
7 對於我校學生膳食構成比例做簡要評價。
三 如今絕大多數大學生是第一次遠離父母獨立生活,往往不清楚怎樣吃好三餐,而且很多同學本身就存在著一些不太好的飲食習慣,長此以往將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危害,影響自身發展。
浙江工商大學人文學院的同學在下沙高教園區進行了「大學生飲食習慣的調查」。本次調查抽取了6所大學的300名同學作為樣本。
通過調查,反映出大學生在飲食方面主要存在的問題包括:多數大學生日常飲食沒有規律,一日三餐的食量和時間經常不固定,在被調查的大二和大一學生中,50%以上的學生都沒有固定吃三餐的習慣,而且大部分都不在學校食堂用餐;大學生中很多人不重視吃早飯,但是吃夜宵、吃零食的現象比較普遍,66.7%的學生一周會去食堂吃夜宵2-3次;男生吸煙現象較為嚴重,66.7%的大二男生表示自己平時有吸煙的習慣;很多大學生在進入大學後,有減肥的想法,其中女生居多。
同時,我們也看到:一半以上的學生都會選擇一周至少吃兩種以上的水果;多數同學都選擇了葷素搭配作為配菜,這些都是比較科學的飲食習慣。
針對以上的問題,調查者希望大學生要重視三餐固定用餐,盡量養成早起早睡的習慣,保證每天用早餐;學校可適當延長中、晚餐的開放時間,使同學們都能夠有充裕的時間去吃飯。另外,吃零食方面要適可而止;學生要認識到吸煙的危害,自覺遠離煙草;不要盲目減肥,應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等等。
㈧ 撰寫一篇關於健康飲食、綠色消費的社會調查報告,以下是詳細要求~
「健康飲食,綠色消費」調查報告
社會實踐不知不覺已經接近尾聲了,回想一下,為期一個月的社會實踐雖然過得很快,但是著實讓人受益匪淺。一個月,原來可以過的很充實,很有意義。
首先,我們迅速組成了總體協調組,該組成員是我們班的班委,如此一來,接下去的工作分配會顯得更加迅速和簡單。並且在總體協調組成立後,我們又將本班其他同學分別分成外部調查組、系統分析組、資料整理組、應急處理組,並選出組長。我們又將各班委分派到各組去協調各組組長落實下一步的工作。而我則負責幫助外部調查組的組長以及組員出去調查以及回收問卷。
我們的課題是「健康飲食,綠色消費」,因此我們社會調查的方式有二種,從調查范圍方面來說,一是到超市調查,二是到貿易市場調查,三是到學校設點進行調查;從調查方式方面來說,一是問卷調查,二是口頭訪問。
從這次訪問當中,我看到了也聽到了一些情景與一些聲音,我看到了人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強烈,在我們訪問的人群中,許多人都表明他們支持環保而且還會以身作則來告訴其他人,從而做到人人環保……在超市裡,我看到了人們已經開始並習慣使用環保袋了,這是人們值得感到欣慰的。當然,我們有聽到反對的聲音,當然那隻是小部分。我相信,時間長了,他也會同意我們的。
本次在超市中進行消費調查,向消費者發放問卷200份,實際回收有效問卷190份,回收率在95%。基本情況如下:人均消費問題, 31.2%的被調查者接受人均消費在50元以下,30.8%的被調查者能接受人均消費在50元——100元之間;餐飲浪費,39.4%的調查者認為現在的浪費現象尚可,32.7%的被調查者認為比較嚴重,具體落實在打包問題上,36.5%的認為吃不完會打包,39.4%的認為不會打包;收取開瓶費問題上,82.2%的被調查者認為不該收取;59%的被調查者認為應該允許消費者自帶酒水;68%的人認為茶水、小毛巾、米飯不應該另外收費;對有無制定年夜飯、婚宴餐標的相關格式合同這一問題,60%的被調查者認為有必要的,23.2%的認為不必要,16.8%的覺得無所謂。海鮮計量,50%的被調查者對海鮮計量不滿意,42%的感覺放心。餐飲環境和服務,55%的被調查者覺得現在市區的就餐環境和服務質量一般。
下面我講解一下關於綠色消費:
綠色消費的概念是廣義的,它有三層含義:一是倡導消費未被污染或者有助於公眾健康的綠色產品;二是在消費過程中注重對垃圾的處置,不造成環境污染;三是引導消費者轉變消費觀念,注重環保,節約資源和能源,改變公眾對環境不宜的消費方式。在目前消費疲軟的情況下,倡導綠色消費不僅可以創造新的消費熱點,拉動消費,更重要的是處於買方市場的消費需求會更有效的引導綠色生產。
80年代後半期,英國掀起了「綠色消費者運動」然後席捲了歐美各國。這個運動主要就是號召消費者選購有益於環境的產品,從而促使生產者也轉向製造有益於環境的產品。這是一種靠消費者來帶動生產者,靠消費領域影響生產領域的環境保護運動。這一運動主要在發達國家掀起,許多公民表示願意在同等條件下或略貴條件下選擇購買有益於環境保護的商品。在英國1987年出版的《綠色消費者指南》中將綠色消費具體定義為避免使用下列商品的消費:
(1)危害到消費者和他人健康的商品;
(2)在生產、使用和丟棄時,造成大量資源消耗的商品;
(3)因過度包裝,超過商品本身價值或過短的生命周期而造成不必要消費的商品;
(4)使用出自稀有動物或自然資源的商品;
(5)含有對動物殘酷或不必要的剝奪而生產的商品;
(6)對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有不利影響的商品。
歸納起來,綠色消費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消費無污染的物品;消費過程中不污染環境;自覺抵制和不消費那些破壞環境或大量浪費資源的商品等。
目前消費領域危及健康的問題主要有:食品遭遇各種污染;由於生活節奏加快等原因而形成的不健康飲食方式;日常生活中過度使用高效的人工合成化學品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家庭裝飾材料中化學污染嚴重;一些廠家故意隱瞞產品所含的有害成份,使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大量接觸有毒物質,健康權益受到侵害。
當人類進入新世紀的時候,正面臨著由於環境污染和資源浩劫所造成的生存危機。讓我們想一想,我們每個消費者在這樣的時刻負有怎樣不可推卸的責任?當脆弱的生態難以維系,人類的消費將如何持續;當地球母親患了絕症,她的兒女們又能生存多久?
我們,意識到對環境不負責任的生活方式是造成生態環境惡化的根源,願意選擇對健康有益的、與環境友好的綠色消費方式。
綠色消費是一種權益,它保障後代人的生存和當代人的安全與健康;
綠色消費是一種義務,它提醒我們:環保是每個消費者的責任;
綠色消費是一種良知,它表達了我們對地球母親的孝愛之心和對萬物生靈的博愛之懷;
綠色消費是一種時尚,它體現著消費者的文明與教養,也標志著高品質的生活質量;
作為綠色消費志願者,我們每個人都是市場上的綠色選民。讓我們把手中的鈔票變成綠色選票,選擇可持續的消費模式,選擇綠色的生活,
從而推動發展我國綠色的技術和綠色的經濟。
因此,作為中學生的我們,關於綠色消費,我們一定要深入自心。
在本次的社會實踐中,我們增進了本班同學們之間的友誼,同時,班級凝聚力也得到了改善,大家攜手互助,把這次的社會實踐弄得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