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京津冀健康碼互認!返京無需隔離!快來看看河北都有哪些好玩的!
喜大普奔!近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負責人表示:實行京津冀區域健康狀態互認!
這是否意味著五一假期間,京津冀的小夥伴可以相互走訪,無需隔離了呢?
房車,改變了我們的旅行方式
它縱容了我們浪跡天涯的想法
給了我們肆無忌憚的勇氣
讓我們在異鄉土壤之上也有家人作為依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② 健康碼怎麼跨省互認
春運期間人員跨省流動加大,各地要按要求落實全國健康碼互認,目前相應技術條件已經具備。如果一些地區因疫情形勢,升級了防控措施,確有特殊需要不認外地健康碼的,必須先向國務院聯防聯控辦公室、春運疫情防控專班報告,通過批准才可執行。一定要做到科學防控、精準防控,不能搞過度防控。
③ 健康碼二碼合一怎麼弄
進入西安公交出行APP乘車菜單,點擊立即領卡,即可進入領卡流程。首先需要同意相關協議並進行實名認證,完成實名認證後,即可完成開卡。
2020年12月10日,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聯合發布《關於深入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的通知》,明確要求各地落實「健康碼」全國互認、一碼通行。
行動通知要求,各地要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落實「健康碼」信息互認機制和規則,明確跨地區流動人員「健康碼」信息在各地區可信可用,切實方便人員出行和跨省流動。
可在支付寶申領健康碼:
2020年2月28日,山西全省上線健康碼。至此,全國可在支付寶申領健康碼的城市已超過200城。其中,浙江、四川、海南、重慶、上海、雲南、山西、湖北等省市實現全覆蓋。支付寶方面透露,隨著有序復產復工需求的增加。
健康碼覆蓋城市進一步擴大的同時,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拓展。由於防控形勢不同,各地政府的發碼規則和應用范圍存在差異。浙江省的應用場景最為廣泛,領碼人數也遙遙領先。
④ 北京電話卡可以用河北健康碼嗎
北京電話卡可以用河北健康碼,京津冀已實現三地健康碼互通互認。
「河北健康碼」是利用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匯聚的國家相關部門數據,結合河北省防疫健康相關信息和居民個人健康自主申報信息開發的疫情期間個人出行的電子健康憑證,作為在交通卡口、居住小區、工廠廠區以及公共管理和服務機構通行的有效憑證,無需另行開具相關證明材料。
河北健康碼與各市健康碼不沖突,為方便廣大群眾出行,可隨時申領「河北健康碼」。「河北健康碼」可實現與按照國家標准建設的健康碼的互掃互認,跨省跨區域流動人員可提前領取「河北健康碼」或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防疫健康信息碼」核驗本人健康狀態。
⑤ 跨省健康碼怎麼轉換
出示健康碼怎麼轉換,比方說你從南京到北京,你在南京適用於南京的健康碼,你到了北京以後就得自動是北京的健康碼了,在微信小程序大數據裡面就可以看到。
⑥ 商家門口的健康碼怎麼申請
門店健康碼如何申請
門店健康碼可以通過支付寶來申請,1、打開手機上的支付寶,點擊更多。2、選擇健康碼點擊進入,再點擊國家平台健康碼。3、然後點擊立即查看,找到「場所到訪人信息登記碼申領」。4、點擊同意,最後填好相關信息,點擊提交即可。健康碼是以真實數據為基礎,由市民通過自行網上申報,經後台審核後,即可生成屬於個人的二維碼。[1]
該二維碼作為個人在當地出入通行的一個電子憑證,實現一次申報,全市通用。健康碼的推出,旨在讓復工復產更加精準、科學、有序。
中文名
健康碼
外文名稱
Health Code
提出日期
2020年2月11日
首發地點
浙江省杭州市[1]
相關集合
新冠病毒防疫名詞
共41個詞條4.9w閱讀
封控區
封控區是指將陽性個案的密切接觸者及共同暴露高風險人群的居住點、工作點、活動點及周邊區域劃為封控區。實行「只進不出、嚴禁聚集」管理措施。封控的第1、4、7天分別進行一次全員核酸檢測。暫時關閉轄區內經營性場所和棋牌室、活動室等非生活必需的文體休閑娛樂場所。
管控區
管控區是指病例發病前2天或無症狀感染者檢測陽性前2天起至隔離管理前,如其對工作地、活動地等區域人員具有一定傳播風險,且其密切接觸者、密接的密接追蹤判定難度較大的相關區域,實行「人不出區、嚴禁聚集」。
防範區
防範區是指縣(區)內封控區、管控區以外的區域,實行「強化社會面管控,嚴格限制人員聚集」。
查看更多
出台標准
2020年3月5日,《防疫通行碼參考架構和技術指南》送審稿通過專家評審會審核,並正式報批。該標準的出台,為防疫通行碼的開發企業提供了技術規范,並對防疫通行碼使用單位的人員管理、授權管理、採集點管理等所需具備的功能等,進行了規范和要求。
2020年4月29日,市場監管總局(標准委)印發公告,發布《個人健康信息碼》系列國家標准。該系列標准採用了國家標准快速程序,從立項到發布僅用了14天時間。該系列國家標准實施後,可實現個人健康信息碼的碼制統一、展現方式統一、數據內容統一,統籌兼顧個人信息保護和信息共享利用,適用於指導健康碼相關信息系統的設計、開發和系統集成。
涵蓋范圍
標准涵蓋了親屬綁定等更貼近實際生活應用的功能,為老人和兒童解決了防疫信息上報及出行等問題。
健康碼的應用涵蓋了社區管理、企業復工、交通出行、學校開學、買葯登記、超市商場等使用場景,可以協助社區、企業、學校等做好防疫管理及疫情控制等重點工作。在疫情防控和復產復工中,健康碼可以實現高效率的人員流動管理,在辦公樓、商場、地鐵、火車站等人流密集的地點提高過檢效率,避免過多的人員接觸和聚集。
功能特點
「健康碼」分為三種:綠碼可以直接進入杭州,紅碼集中隔離14天,黃碼隔離7天以內。
浙江省的「健康碼」管理信息系統以真實數據為基礎,連通重點人員動態管控清單等相關資料庫,根據群眾申報信息與後台數據的校驗比對結果發放「健康碼」。
健康碼系統已經形成一套標准,可根據不同地區需求,結合各地疫情防控需要快速推出。
為推動各地「健康碼」互通互認,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提供了跨省份互認共享的三種實現方式:第一種是在不改變地方現有「健康碼」的情況下,通過跨地區防疫健康信息數據共享,在本地「健康碼」中增加跨地區互認功能。第二種是各地「健康碼」與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防疫信息碼」對接,以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防疫信息碼」為中介進行轉換,從而實現跨地區「健康碼」互認。第三種是未建設本地「健康碼」的地區,可直接採用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防疫信息碼」,同時結合本地防疫健康相關信息,實現跨地區互通互認。[2]
通過健康碼實現了一碼就醫、預約掛號、一鍵急救、心理援助、健康證明、健康檔案等多個健康應用。
實施情況
2020年2月11日,浙江省杭州市率先推出健康碼模式,實施市民和擬進入杭州人員的「綠碼、紅碼、黃碼」三色動態管理,並與釘釘企業復工申請平台打通。市民和擬入杭人員可通過支付寶APP等渠道自行在線申報,在填寫健康信息、14天內是否接觸過新冠確診病人或疑似病人等信息後,通過審核後將產生一個顏色碼,領取綠碼的人員憑碼通行,領取紅碼和黃碼的人員需按規定隔離並健康打卡,滿足條件後將轉為綠碼。大量返崗復工人員在支付寶內申領健康碼,上線首日訪問量即達到1000萬。[3][4][5]
2020年2月24日下午,浙江省在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公布,截至當日12時,浙江已累計發放健康碼5047萬張。
2020年2月25日,支付寶宣布,過去兩周,從杭州發源的健康碼落地全國超過200城,覆蓋公交地鐵、社區、寫字樓、醫保支付、商場超市、機場車站等十大場景。多地正在擴大健康碼應用范圍,杭州、溫州健康碼均已上線看病買葯功能。
2020年2月28日,山西全省上線健康碼。至此,全國可在支付寶申領健康碼的城市已超過200城。其中,浙江、四川、海南、重慶、上海、雲南、山西、湖北等省市實現全覆蓋。支付寶方面透露,隨著有序復產復工需求的增加,健康碼覆蓋城市進一步擴大的同時,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拓展。由於防控形勢不同,各地政府的發碼規則和應用范圍存在差異。浙江省的應用場景最為廣泛,領碼人數也遙遙領先。
長三角、京津冀等推進區域內健康碼互認,浙江與河南、山東與貴州等省份開展了健康碼的跨省互認。已經上線試運行的國家政務服務平台則推出了防疫健康信息碼,並逐步與廣東、上海等地的健康碼對接。[6]
2020年2月29日,國家政務服務平台推出「防疫健康信息碼」,公眾可以通過「國家政務服務平台」微信小程序中「防疫信息碼」入口,或者部分省市的公眾也可以通過微信城市服務中「防疫健康碼」入口進行健康碼的申領服務。在進行實名認證,並簡單上報個人健康狀況之後,即可申領自己的防疫信息碼,憑碼即可出入社區、辦公樓等地方。[7]
2020年3月4日晚,江蘇健康碼正式上線。這也意味著,長三角在全國率先實現健康碼全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全部上線省級健康碼。
截至2020年3月5日,騰訊防疫健康碼上線25天,累計亮碼突破10億次,覆蓋超過8億人口,累計訪問量43億,是服務用戶最多的健康碼。
2020年3月10日,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通告稱,為落實分區分級分類分時差異化防控策略,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和人員安全有序流動,決定開展湖北健康碼發放工作[8]。通告明確,中、低風險地區持綠碼人員,全省通行;高風險地區持綠碼人員,按照當地防控指揮部規定出行,縣域內通行規則由縣(市、區)防控指揮部確定,市域內通行規則由市(州)防控指揮部確定,武漢市以外高風險地區人員憑綠碼與流入地採取「點對點」運輸方式安全有序流動。持黃碼人員不予放行,持紅碼人員按疫情防控要求由當地收治、隔離。[8]。
2020年3月16日,在浙江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第三十六場新聞發布會上,浙江省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表示,浙江將健康碼作為分類精控的利器,針對返浙華人華僑、留學生及其他外籍人士實際情況,推出健康碼國際版,將實行橙、黃、綠三色分類,截至16日12時,浙江省已累計發放健康碼7209.2萬張,其中國際版3.1萬張。[9]
2020年3月20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介紹,健康通行碼互認的難點在於各地疫情防控形勢和政策不同。全國低風險縣域已佔98%,各個省份正在按照統一的數據格式標准和內容要求,加快向全國一體化平台匯聚本地區防疫健康信息目錄。截至20日,全國絕大多數地區的健康通行碼可以實現一碼通行。[10]
為更有效實施新冠肺炎常態化管理,實現從入境到小區管理的全覆蓋,澳門特區政府於2020年5月3日上午9時正式啟用「澳門健康碼」。至下午4時,使用人數達9萬人,使用次數為17.6萬次。[11]
2020年5月24日,杭州市衛生健康委提出了健康碼「一碼知健」的設計思路:通過集成電子病歷、健康體檢、生活方式管理的相關數據,在關聯健康指標和健康碼顏色的基礎上,探索建立個人健康指數排行榜。同時,也可以通過大數據對樓道、社區、企業等健康群體進行評價。
2020年9月13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近日公布《探索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要求基層機構定期對老年人開展認知功能評估;國家衛健委公布工作方案,要求基層機構定期對老年人開展認知功能評估,對認知功能疾病的預防服務和針對性治療怎麼做明確提出了細化任務。
2020年12月10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關於深入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推進「一碼通」融合服務,破除多碼並存互不通用的信息壁壘。《通知》要求,各地要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落實健康碼信息互認機制和規則,明確跨地區流動人員健康碼信息在各地區可信可用,切實方便人員出行和跨省流動,實現防疫健康碼統一政策、統一標准、全國互認、一碼通行。[12]
2021年1月12日,國家發改委聯合多部門發布關於做好2021年春運工作和加強春運疫情防控的意見,意見指出,要加快推動「健康碼」全國一碼通行,提高人員通行效率,避免因掃碼查驗等引起人員聚集。[13]
2021年1月,廣東升級健康防疫核驗系統。老年人群體只需要出示居民身份證刷一刷,即可進行實時健康防疫狀態核驗,用於替代電子健康碼,具有與電子碼同等的效力。[14]
2021年7月28日,杭州健康碼顯示疫苗接種信息不一樣了,中間多了「蛇形」特殊標志,下面還顯示「已完成新冠疫苗接種」字樣。[15]
2021年9月,為助力群眾安全出行,國家政務服務平台把健康碼和行程碼整合「一頁可查」,打開支付寶的健康碼同時能看到行程碼。這意味著健康碼、行程碼在全國全面實現一頁通行式的「二碼合一」。[16]
2021年12月10日,香港健康碼系統開放申請注冊,香港健康碼分為紅色、黃色和綠色。[17]
2022年1月,廣西壯族自治區大數據發展局對廣西健康碼信息系統進行緊急擴容和優化提升,並自主創新,於2022年1月10日率先開發成功並正式上線「斷網可用」功能,保障群眾在健康碼系統發生故障甚至網路中斷等極端狀態下仍然可以亮碼出行,保障人員安全有序流動。據了解,這是全國首創健康碼斷網可用。[18]
2022年1月,河南已啟用「健康碼前置核驗」購票系統,健康碼大數據融合進河南省客運聯網售票平台,旅客在線上進行實名購買汽車票或是定製客運業務時,只要錄入身份信息認證,就能提前核驗購票人的健康狀態。其中,綠碼旅客可正常購票,如果核驗結果為黃碼或者紅碼,豫州行平台會在第一時間予以攔截,並提醒旅客主動與區疫情防控人員聯系。該系統由省交通廳牽頭,協調省大數據局與「河南健康碼」系統進行實時對接,打通數據壁壘,實現健康碼聯防聯控一體化。這也是河南在全國率先實現線上購票自動核驗健康碼服務功能。[19]
社會評價
各類健康碼的推出,彰顯了地方政府在重大突發公共事件治理中的創新思維。但要進一步打通疫情防控和復產復工中的人流、物流堵點,還有賴於更加精準和靈活的治理模式,讓技術應用更好地為疫情防控「加碼」護航。(新華網)[6]
故障事件
2020年5月6日早上7時49分,杭州健康碼臨時出現介面不穩定問題,導致亮碼故障,健康碼專班根據預案迅速組織搶修。8時31分故障即予排除,系統恢復正常。杭州健康碼專班將對系統運行狀況作持續跟蹤,全力確保系統運行穩定。[20]
社會影響
2020年12月16日,「健康碼」入選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21]
參考資料
[1]
浙江將全省推行健康碼方便疫情期間人員出行新華網(引用日期 2021-12-29)
[2]
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共享信息 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健康碼」已可實現「一碼通行」新華網(引用日期 2020-03-22)
[3]
全國版健康碼下周上線:借鑒浙江 助力有序復工復產_網易新聞(引用日期 2020-02-16)
[4]
健康碼、數字化、電力指數……大數據護航復工復產CCTV(引用日期 2020-02-26)
[5]
下周見 全國版健康碼將在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上線新浪網(引用日期 2020-02-16)
⑦ 河北健康碼有大變化,具體會如何調整
河北省的疫情防控經過了一系列的調整,健康碼都有著很多的變化,例如健康碼的顏色核酸檢測的倒計時功能以及其他相關的線上業務辦理。
核酸檢測的倒計時改為了正計時。居民在進入公共場所之前掃取二維碼以後,會在屏幕上展示自己的核酸檢測信息,但不同的是倒計時已經改為了正面計時,如果核酸檢測在24小時以內,核酸檢測功能的框架為綠色,如果超過了72小時以上則變為了橙色,在即將過期的最後兩天將變為紅色,工作人員在審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區別核酸檢測的紅色框架和健康碼顏色,紅色框架的區別,避免產生誤解。
總體來說,河北省的健康碼在經過改變之後更加的人性化,更加的考慮到了居民現實中的需要。包括線上預約掛號的功能,也可以在健康碼APP軟體內使用,避免了還要親自到醫院去預約掛號,給自己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潛在影響。
⑧ 健康碼跨省互認要輸入身份驗證嗎
您是想問健康碼跨省互認要輸入身份驗證碼嗎,不需要。
僅通過全國數據共享就可以完成互認。以上海市為例,針對已申領其他省(區、市)健康碼但未申領「安康碼」的用戶,可打開皖事通支付寶小程序或App,點擊「安康碼」服務圖標,進入服務首頁(未申領頁面),在點擊「使用其他省市健康碼」按鈕後,系統通過對接的國家介面獲取該用戶在其他省(區、市)申領的健康碼信息,依據此信息生成一個「安康碼」,實現「亮碼」。
健康碼跨省互認可以在很多地方使用,而不僅僅是本地,大大提高了用戶出行的便利性。推行健康碼「跨省互認」,就完全可以避免「地域限制」帶來的諸多不便和麻煩。「跨省互認」,採取「亮碼」「驗碼」「轉碼」三種方式實現「健康碼」的跨省互認,實現了流動人員的「健康碼」數據打通,避免了重復檢測、認證環節,這既便捷、省力,又提高效率。可謂是一種「多贏」之舉。
⑨ 京津冀健康碼怎麼辦理
京津冀健康碼怎麼辦理?我認為京津冀健康碼也應該統一辦理這三個地點都在於一個地方,一個地方,很近的,在一個地方辦理京津冀健康碼樂醫院就能辦理好
⑩ 又恢復每周回家的節奏了!京津冀通行,便捷又暖心
4月18日,北京宣布實行京津冀健康碼互認,「未見異常」狀態可在京津冀地區通行。兩日後,北京再發疫情防控新政。在津冀地區連續住滿14天的來京人員,以及北京市往返津冀人員,不再實行居家觀察。
回家、出差、會友……新政發布為三地民眾帶來巨大便利。乘車、進小區都查些啥?車上的人多不多?往返後健康碼是否「變色」?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又可以恢復每周回家的節奏了!」
路線:北京——天津紅橋——北京
方式:火車
上周六清晨,天還沒有大亮,宋女士就起床去往北京南站,坐上了回天津的城際列車。早上七點多到達天津家中時,4歲半的女兒剛醒,睡眼惺忪看了她半天,才歡快地意識到媽媽回來了!
宋女士是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天津人,平時租住在海淀區,女兒則留在天津家中由母親幫忙照顧,她每到周末才能與女兒團聚。而自從2月初回到北京,考慮到不能因為隔離政策影響工作,宋女士便再也沒有回過天津,已經超過兩個半月未見到孩子了。
得知京津冀健康碼互認的消息後,歸心似箭的宋女士立刻買了上周六一大早的票。她回憶,進站時非常輕松,只有測量體溫,掃描二維碼確認健康狀態兩個步驟。車廂里乘客也僅有個位數,「但這趟車以前我沒坐過,不確定是因為疫情導致人少,還是車次太早的緣故。」
進入自家所在的天津紅橋區某居民小區,則更是便利簡單,只需要測量體溫,既不用掃碼也無需出入證。「以前都還有,因為天津疫情狀況早就很明朗了,大約一個月前撤掉的。」宋女士表示,現在除了快遞仍在小區外分發,其餘無論是否是本小區住戶,只要體溫沒問題都可以自由出入。
由於周日還有工作的事要忙,宋女士周六當晚就返回了北京。她乘坐的是從大連開往北京的G388,天津只是過路站。這趟車停靠在天津西,距家裡很近,時間又合適,以往她也經常乘坐,這回對比之下明顯覺得人少了。「我在4車廂,進站時駛過的8、7、6、5四節車廂幾乎都是空的,只看到了一位乘客。」
回到北京租住的小區,宋女士順利使用出入證進入,進屋查看健康碼也並沒有變色。這讓她徹底放心了,「以後就可以恢復每周回家的節奏了!」
「見我是外地口音還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幫助」
路線:河北滄州——北京——河北滄州
方式:火車
在得知京津冀健康碼互認,三地可「一碼通行」後,滄州的閆先生趕緊籌備著來了趟北京。作為一位收藏商人,以往他幾乎每周都要來北京趕大柳樹的夜市、潘家園的集市。「今年各地封閉,我們都憋了好久啦!雖然生意可以用快遞做,但一些貴重物品不敢郵寄,還是得跟買家賣家見面談。」
閆先生告訴記者,在滄州購買火車票後,進站需出示當地健康碼、測量體溫後方可上車。「這趟車我每年坐幾十次,很少見到車廂這么空的時候。」出北京火車站時,沒有任何特殊手續。在北京各處活動也不會被檢查健康碼,只是在進入餐館和超市時會被測量體溫。
但閆先生此來北京,是為了拜訪買家賣家朋友,進入小區時則被要求掃描二維碼,出示本人的健康綠碼。「其實就是要求沒有體溫異常記錄,以及在14天內沒有出京津冀范圍的記錄,住酒店也是類似的手續。」
在北京短暫停留兩天後,閆先生返回了滄州老家。離京乘坐火車的手續同樣是上車前查「綠碼」並測量體溫,到達滄州後出站則不必測量,直到進入自家小區時再被測量一次。
別看每年往返京冀幾十次,此次疫情期間來京,給閆先生的觸動很大。幾次面對檢查「綠碼」時,他怕站近了讓對方有所戒備,會保持一定距離舉起手機,但工作人員都會熱情走近查看。「感覺十分客氣有禮,見我是外地口音,還主動詢問是否需要幫助,並不因來了陌生人而躲避。」
「在公路檢查站出示身份證即可直接通過」
路線:北京——天津武清——北京
方式:自駕
在北京工作的沈先生,於4月21日至22日,駕車前往天津市武清區拜訪了朋友。「之前說離京再回來就要隔離14天,怕耽誤工作,就沒敢動彈。」
行程期間,沈先生歷經了數次檢查——在公路檢查站出示個人身份證,即可直接通過,回京後他的健康碼仍顯示綠色。「整個過程非常順暢,京津冀三地互認健康碼,給出行提供了很大便利。」
不過沈先生提及,他的父親於四月初回到江蘇省探親,本已順利通過各項檢測,自行在家隔離。期滿後一次走出小區時,父親的「蘇康碼」突然變成了紅色。老人和工作人員仔細查看,得知是因為北京市朝陽區出現個別感染者,因此曾在朝陽區居住的父親「綠碼」轉紅。
經與當地防疫人員溝通,對方對情況表示了理解,但紅碼一直陪伴在沈先生的父親身邊,讓老人出行受到不少限制。「看得出社會對疫情的重視。不過在具體做法和衡量標准上,我覺得還是有些延遲。」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