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作為員工我們該如何解讀職業健康

作為員工我們該如何解讀職業健康

發布時間:2022-08-15 09:22:49

A. 如何保證職業健康

近年來,
集團公司堅持「職業健康與生命安全同等重要」的管理理念,
加大安全投入,
改善勞動條件,消除職業危害,確保職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
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健康成為勞動者的第一需求,企業的第一責任。特別是煤
礦特定的高危環境,把職業安全健康定格為發展之基、效益之源、民生之本、和諧之魂。
各級管理人員必須把職業安全健康工作,
視為生命工程、
政績工程、
使命工程和良心工程,
才能擔當起十二五「立足新起點,搶抓新機遇,實現新跨越」的發展使命。黨的十七大明
確指出:健康是人全面發展的基礎,關系千家萬戶幸福。國家在頒布實施《安全生產法》

《職業病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又先後出台《進一步加強煤礦職業安全健
康工作的通知》和《煤礦作業場所職業危害防治規定》


危害辨識是職業安全健康體系最基礎的工作
,
是能否搞好職業安全健康的關鍵所在
,
也是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精髓部分。它充分體現了預防為主的方針。危害辯識到位與
否直接關繫到企業各項安全生產活動的成敗
,
績效持續改進的效果。我們搞危害辨識的目
的在於預防
,
在於為安全生產與管理之間找到最科學、最合理、最經濟、最有效、最先進
的集合點
,
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建立起適應企業自身情況的職業健康管理體系標准建造好的體系結構,對以後體系的
運作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首先要面對自己企業的實際情況,對作業場所、技術工藝、職工
素質做科學細致的分析,建立企業自己的易於操作執行、簡潔高效的管理手冊、程序文件
及體系支撐性文件。初建體系時,不好高騖遠、不貪大求全,面對實際、先易後難、逐步
完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作為一個新生事務,對它的認知有個過程,對體系的理解因
各而異。相對於煤礦企業而言:施工周期長、施工條件惡劣、危害因素接觸較為頻繁、風
險發生幾率大、傷害結果嚴重、作業人員素質相對較低等諸多因素決定了煤炭行業安全工
作的復雜性和難以把握,容易使體系程序文件脫離實際,造成管理上的脫節、認識上的誤
區、執行上的混亂,造成基層疲於應付,使體系的推行處於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兩難地
位。所以前期要做好企業內部的調查分析,請熟悉行業有相關認證經驗的咨詢公司,扎實
做好體系的基礎工作、建立一套簡潔高效的管理手冊和程序文件尤為重要。

重視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宣貫作用

煤炭企業原有的安全管理制度運行多年,有
許多經過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辦法,職工思想上長期已形成慣性思維,為此在企
業引入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時要及時轉變思想觀念,改變原有的思想定勢,消除對體系
懷有疑惑、擔心兩種管理方式不兼容的這種思維誤區,使職工認識到企業推行職業健康安
全管理體系並不是要企業重新建立一套安全管理體制,而是與現行的安全管理體制有機地
結合,使安全管理工作成為循序漸進、有章可循、自覺執行的管理行為。體系面對的對象
是企業的各級員工,也靠基層的員工來執行,體系的宣貫不能僅局限於管理層、高層的宣
貫,要普及到基層的員工,尤其在體系完成的試運行階段,通過集中辦班、印製通俗易懂
的小宣傳冊、企業的傳媒宣傳報道、在生產現場、班組工作間宣傳廣泛危害辨識卡等形式
多樣的培訓、宣傳普及體系知識,使職工在體系貫徹伊始就有個好的體系習慣。同時培訓
出一批合格的體系內審員,做好體系的正常良性運作,能夠及時找出體系的誤差,不至於
偏離方向。

把握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在作業管理中的重點控制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作為為
企業安全管理的載體,最終實現預防危害的目的,還需要到施工過程中得以落實和實現,
也是在基層得以檢驗效果。體系執行的是否到位是安全目標得以實現的關鍵,為此在關鍵

環節上有的放矢、重點突破,解決好執行過程中的難點需要把握住體系的幾個重點控制環
節。

確定危險點辨識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識別系統中可能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的種
類,這是因素識別工作的首要任務;二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識別各種危險、有害因素的危
害程度。如果因素識別工作僅僅停留在種類識別上,則無法掌握各種因素的危害程度,更
不能確定評價重點。當前,在企業安全性辨識中,對作業項目的因素識別一般只注重種類
的識別,而對危害程度識別未予足夠重視,不能提供准確的系統危險性信息。因此,在施
工危險點辨識中,在注重危險、有害因素種類識別的同時,也必須加強危險、有害因素危
害程度的識別,二者不能偏頗。危害程度的識別可利用危害發生的可能性和危害造成的後
果來評定。

一、
把住前期預防關,
讓新建項目的職業環境如健康的新生兒;
二、把住教育培訓關,
優先提升員工的防護意識和能力;三、把住信息告知關,充分保護員工的合法權益;四、
把住防護效果關,從源頭控制職業危害因素;五、把住監測檢測關,掌握職業危害控制動
態;六、把住個體防護關,加大防護用品使用的監督力度;七、把住健康監護關,切實保
護職工的身體健康。

實現生命安全健康是《憲法》賦予勞動者最基本的人身權利,是職工和家屬的熱切期
盼。生命安全無死亡、職業健康無傷害,不僅是法定的要求,更是改善企業形象、保證職
工健康、有益於社會的民生大事。職業危害具有群發性,致死、致殘率高,難以治癒的特
點,造成家庭傷害和痛苦,也易引發群體性事件,影響社會穩定和發展。

開采條件的日趨復雜,對職業安全健康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審慎分析當前現狀,主
要存在以下問題和不足:

一是少數管理人員認識不到位,致使思想存在偏差。少數管理人員對職業病防治法律
法規知之甚少,不能理性認識職業安全健康工作欠賬的危害性,認為職業安全健康工作無
大礙於安全生產,
沒有把職業健康工作納入議事日程,
擺上重要位置,
片面追求經濟效益,
急功近利,輕視、忽視甚至於漠視勞動者的健康和安全,存在「重生產輕防護、重事後輕
預防、
重形式輕行動」的現象,
一味追求生產和效益最大化,
置職工安全健康權益於不顧。

二是個別單位重視程度不到位,導致管理出現偏差。少數區隊負責人,缺乏責任感和
愛心,沒有將職工群眾當成自己的兄弟姐妹,認為只要不發生直接的安全傷害事故,職工
的健康與否與自己無關,最終導致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工作虎頭蛇尾,存在機制不健全、制
度不完善、管理不重視、雷聲大雨點小等不良管理現象。

三是部分職工素質提升不到位,造成執行出現偏差。由於個別單位對職業危害防治知
識的宣傳培訓不到位,造成部分職工對職業危害造成的嚴重後果認識不足,錯誤認為職業
安全健康工作是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存在圖省事怕麻煩的僥幸心理,應付檢查、對付
領導的錯誤認識,造成不規范佩戴防塵口罩、不正確使用防塵設施等愚鈍行為屢禁不止,
防護用品使用率低現象時有發生,自我防護意識、維權意識較差。

四是職能部門服務指導不到位,導致工作存在缺失。個別職能部門服務意識和能力不
強,缺乏積極主動、精益求精的工作意識,存在職責不清、分工不明、監管不力等現象,
特別是對一些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投入使用,不能及時有效評估、告知職業危害風
險及防治措施,致使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得不到有效監管和防治。

著力打造責任明確、保障嚴密、管理嚴細的系統機制。健全責任體系,構建「主要領
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重點抓、通防專業靠上抓、區隊班組具體抓、每個崗位自主抓」的保
障體系,形成全員、全方位和全覆蓋的責任網路。從井下到地面,把所有區域、環節的防
塵目標,逐一細化量化到專業、科室、區隊、班組和個人。健全管理制度體系,制定覆蓋
採煤、掘進、防塵、通風等專業的管理辦法,完善以物為對象的技術標准和工程標准,以

事為對象的管理標准,以人為對象的工作標准,形成作業場所危害控制管理、勞動者健康
監護、有毒有害作業管理等長效機制。從嚴管控流程,實現預防和治理雙達標。強化流程
管控,嚴把採掘頭面降塵、爆破降塵、井下巷道降塵、運輸環節降塵等「五道關口」,實
施產塵地點的「分源防治」和除塵區域的「無縫隙」管理。大力推廣智能化、信息化、自
動化新技術、
新裝備,
建成採煤工作面高壓噴霧系統、
掘進高效除塵系統、
煤層注水系統、
風流除塵系統和智能化監測監控裝置,努力創建無塵工作面、無塵掘進頭、清潔大巷、清
潔硐室和無塵化礦井。治理的關鍵在源頭,要努力做到未采先「注」,將煤體注水作為源
頭降塵的有效辦法。過程全「噴」,將各類噴霧的健全使用作為過程降塵的治本措施。環
節施「封」,為抑制揚塵,在所有運煤轉載點、卸載點、裝載點、煤倉口進行全封閉或半
封閉噴霧降塵。將降塵系統延伸到地面,對倉儲煤場、選煤廠及整個工廣區域,全部設置
防塵噴霧裝置,實現「降塵、滅塵、封塵、沖洗、洗車」等系統全流程和全覆蓋。加大投
入,努力提高職工勞動防護用品質量。

大力實施科技興礦戰略,依靠提高科技裝備水平,減輕職工勞動強度,改善職工作業
環境。從嚴監督檢查,實現考核和激勵雙落實。嚴格勞動保護用品發放和使用管理,將其
納入安全監察范疇,
列為安全確認的重要內容,
凡不正確佩戴和規范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的,
一律按違章論處,增強職工的「自我防護、健康作業」意識。對粉塵等職業病危險源實施
實時在線動態監測和閉合巡查制度,確保不留盲區和死角。

科學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人的生命安全健康放在首位,如果連勞動者基本的安
全健康都無法保障,科學發展和以人為本就是一句空話,保民生促和諧就無從談起。做好
職業安全健康工作,是以人為本、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抓好職業安全健康工作是關注民生的需要。——漢高機械

B. 怎樣做好企業職業健康管理

一個企業的健康管理是重中之重,首先,專業的體檢報告解讀,必不可少,幫助員工對體檢結果,有一個基本認知,解決員工對自身健康的疑問其次持續關注員工的健康,比如定期舉辦健康講座,為員工提供線上測評,健康科普知識等服務,最後,建立員工健康檔案通過員工體檢數據針對員工健康情況進行橫向及縱向分析制定,可持續,執行的健康管理方案。深入貫徹職業病防治法,堅持依法,做好企業職業健康工作,公司高度重視企業職業健康工作的組織機構制度建設,健康監護場所監測,宣傳教育等方面工作提出了,落實責任加強防治認真檢查,規范防治,加強監管,搞好整治的要求,抓緊了,企業職業健康監護,和職業病危害作業場所監測工作的落實,注重職業健康制度建設,二,積極開展職業健康監護,與職業病危害場所檢測工作,重視和加強企業職業健康監護,和,職業病危害作業場所監測工作堅持做好,員工職業健康體檢和職業健康評價工作,加大。對職業病危害場所的治理力度和個人防護工作三大力開展宣傳和培訓工作,深入宣傳貫徹職業病防治法利用各媒體看物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宣傳活動,突出了的宣傳主題。

C. 如何維護自己的職業健康

建立企業職業健康管理制度,做好職業病防治工作,
一、職業危害防治責任制度
(一)主要負責人責任制
1.設立職業危害管理機構,並提供人力資源;
2.定期召開職業健康工作會議,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
3.組織建立、健全本單位職業危害防治責任制、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4.督促、檢查本單位的職業危害防治工作,及時消除職業危害事故隱患;
5.保證本單位職業危害防治投入的有效實施;
6.組織建立並實施本單位的職業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7.及時、如實報告職業危害事故。

(二)主管職業危害負責人責任制
1.明確在本企業職業危害防治管理工作中的具體職責;
2.組織職業危害防治檢查及落實職業危害因素整改;
3.組織制定、修訂和審定各項職業危害防治管理制度,並檢查其執行情況;
4.明確在職業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中的組織、實施責任。

(三)專職職業危害管理人員職業危害防治責任制
1.貫徹執行有關職業危害防治的法規、制度和標准;
2.負責日常職業危害防治的監督、檢查、技術管理、教育以及職業危害事故的調查組織、統計、上報和建檔工作。

(四)職業危害崗位防治責任制
1.參加職業危害防治培訓教育和活動、學習職業危害防治技術知識,遵守各項職業危害防治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發現隱患及時報告;
2.正確使用、保管各種勞保用品、器具和防護設施;
3.不違章作業,並勸阻或制止他人違章作業行為,對違章指揮有權拒絕執行,並及時向單位領導匯報;
4.當工作場所有發生職業危害事故的危險時,應向監督管理人員報告,並停止作業,直到危險消除。

(五)職業危害管理部門職業危害防治責任制
1.貫徹執行國家和上級制定的職業危害防治的規定及各項職業危害防治規章制度,並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2.在企業負責人領導下組織建立、修訂各項職業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和參與制定職業危害防治技術措施;
3.職業危害防治技術措施計劃和作業場所的職業危害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二、職業危害監測、檢測和評價管理制度

(一)日常監測
1.明確日常監測人員,並對數據的准確性負責;
2.明確塵、毒、雜訊的合理布點(布置圖),明確監測時間,並做好記錄(記錄表);
3.規定監測辦法。

(二)檢測和評價
1.按規定委託取得資質認定的職業健康技術服務機構進行作業場所危害因素濃度或強度的檢測和評價;
2.作業場所危害因素濃度或強度若超過職業接觸限值,應及時採取有效的治理措施,治理措施難度較大的應制定規劃,限期解決;
3.職業衛生防護設施在投入使用時和在設備大修後,應進行危害因素濃度或強度檢測和評價。

三、職業危害告知制度

(一)崗前告知
在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時,將工作場所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後果、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勞動者。

(二)作業場所告知
1.設置或定期更換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明確具體負責人;
2.設置高毒物品告知卡;
3.定期將監測、檢測和評價結果公示,明確公示方式。

四、職業危害檢查和隱患整改制度
1.明確職業危害檢查負責部門和人員,以及相應的任務和職責;
2.明確職業危害檢查方式(如日常、定期、季節性、節假日前後和一般性、專業性)及檢查周期;
3.明確職業危害檢查內容(包括對思想認識、管理制度、現場環境、職業危害標志、職業危害設施、工藝、設備、儀表、問題整改等方面的檢查內容);
4.檢查記錄保存完好;
5.明確對檢查中發現問題的處理;
6.明確對事故隱患整改限期要求及復查要求,實現跟蹤問效;
7.有害作業與無害作業是否分開,作業場所與生活場所是否分開。

五、職業危害申報制度
1.申報工作負責人;
2.每年申報時間;
3.申報程序;
4.申報存檔資料。

六、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培訓制度
1.明確教育培訓負責部門和培訓對象(負責人、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在崗員工、新進員工、轉崗人員、外來人員、臨時工作人員等);
2.明確各類人員接受職業危害教育的內容(思想、政策、法律法規、事故教訓、職業危害基本技能、常識、經驗等)及教材;
3.明確培訓應達到的目的及資格要求;
4.明確教育方式、培訓時間、考核方式;
5.明確必須持證上崗的人員,依法接受有關培訓、考核(包括復審)管理規定的要求。

七、職業危害防護設施維護檢修制度
1.制定職業危害維護檢修規定;
2.明確維護檢修單位和檢修人的職責范圍;
3.明確檢修的種類;
4.各類檢修作業應當遵循的規程或規定;
5.檢修的程序和要求;
6.檢修的記錄要求;
7.檢修的驗收要求。

八、從業人員防護用品管理制度
1.明確配備標准;
2.明確采購及特種勞保用品供應方的資質審驗辦法;
3.明確勞保用品的發放、使用、報廢管理辦法和管理責任人。

九、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管理制度

(一)從業人員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1.從業人員職業史、既往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
2.相應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結果;
3.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處理情況;
4.職業病診療等員工健康資料

(二)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管理檔案
1.職業健康監護委託書;
2.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報告和評價報告;
3.職業病報告卡;
4.對職業病患者、患有職業禁忌證者和已出現職業相關健康損害從業人員的處理和安置記錄。

(三)職業健康檢查
1、開展上崗前的職業健康檢查,不得安排未經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員工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員工從事其所禁忌的作業。
2、開展在崗期間的職業健康檢查,將體檢結果如實告知從業人員,對需要復查和醫學觀察的勞動者,應當按照體檢機構要求的時間,安排其復查和醫學觀察;對疑似職業病病人應當向所在地安全監管和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並按照體檢機構的要求安排其進行職業病診斷或者醫學觀察。
3、開展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對未進行離崗時職業健康檢查的從業人員,不得解除或終止與其訂立的勞動合同。
4、開展職業危害事故後參加應急救援人員的職業健康檢查。

十、崗位職業健康操作規程
建立健全各崗位職業健康操作規程,並張貼在操作崗位。主要包括內容:
1.生產操作方法和要求;
2.重點操作的復核、操作過程的職業危害要求和勞動保護;
3.異常情況處理和報告;
4.工藝衛生和環境衛生。

十一、職業危害事故管理制度
1.明確職業危害事故報告程序和內容,調查、處理程序及要求;
2.「四不放過」(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過、有關責任人員未處理不放過、預防措施不放過、未受到教育不放過)原則的要求;
3.事故檔案管理和事故台帳。

十二、外來施工單位及人員的職業危害管理制度
1.外來施工單位及人員的資質要求;
2.對外來施工單位及人員的教育和檢查辦法;
3.職業危害協議簽訂要求。

十三、應急救援預案管理
1.成立應急機構,明確各人員應急救援管理責任;
2.制定應急預案,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物資,保證資金,經論證後由負責人批准發布實施;
3.明確重大職業危害應急救援的宣傳、學習、教育、演練等相關工作。

《職業病防治法》
第十九條 用人單位應當採取下列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
(一)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者組織,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二)制定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
(三)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四)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
(五)建立、健全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及評價制度;
(六)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2002.04.10)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第23號
第十七條 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應包括以下內容:
(一)勞動者職業史、既往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
(二)相應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結果;
(三)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處理情況;
(四)職業病診療等勞動者健康資料。

GBZ/T 225—2010《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指南》
4.1.11 建立、健全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根據規定,用人單位應為存在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含臨時工)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勞動者名冊應按照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分別建立存檔。
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應包括以下內容:
—勞動者姓名、性別、年齡、籍貫、婚姻、文仁程度、嗜好等一般概況;
—勞動者職業史、既往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
—相應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結果事;
—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處理情況;
—職業病診療等勞動者健康資料。

*:關於台賬:
4.3.5 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台賬
4.3.7 使用、生產、經營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化學品台賬
4.3.8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質材料的台賬
4.7.3 職業病防護設施及其台賬
4.7.4 個人職業病防護用品台賬
5.1.15 工種台賬
5.3.2 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台賬

D. 如何做好職業健康安全工作

一是少數管理人員認識不到位,致使思想存在偏差。少數管理人員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知之甚少,不能理性認識職業安全健康工作欠賬的危害性,認為職業安全健康工作無大礙於安全生產,沒有把職業健康工作納入議事日程,擺上重要位置,片面追求經濟效益,急功近利,輕視、忽視甚至於漠視勞動者的健康和安全,存在「重生產輕防護、重事後輕預防、重形式輕行動」的現象,一味追求生產和效益最大化,置職工安全健康權益於不顧。

二是個別單位重視程度不到位,導致管理出現偏差。少數區隊負責人,缺乏責任感和愛心,沒有將職工群眾當成自己的兄弟姐妹,認為只要不發生直接的安全傷害事故,職工的健康與否與自己無關,最終導致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工作虎頭蛇尾,存在機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管理不重視、雷聲大雨點小等不良管理現象。

三是部分職工素質提升不到位,造成執行出現偏差。由於個別單位對職業危害防治知識的宣傳培訓不到位,造成部分職工對職業危害造成的嚴重後果認識不足,錯誤認為職業安全健康工作是形象工程、做表面文章,存在圖省事怕麻煩的僥幸心理,應付檢查、對付領導的錯誤認識,造成不規范佩戴防塵口罩、不正確使用防塵設施等愚鈍行為屢禁不止,防護用品使用率低現象時有發生,自我防護意識、維權意識較差。

四是職能部門服務指導不到位,導致工作存在缺失。個別職能部門服務意識和能力不強,缺乏積極主動、精益求精的工作意識,存在職責不清、分工不明、監管不力等現象,特別是對一些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投入使用,不能及時有效評估、告知職業危害風險及防治措施,致使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得不到有效監管和防治。

著力打造責任明確、保障嚴密、管理嚴細的系統機制。健全責任體系,構建「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重點抓、通防專業靠上抓、區隊班組具體抓、每個崗位自主抓」的保障體系,形成全員、全方位和全覆蓋的責任網路。從井下到地面,把所有區域、環節的防塵目標,逐一細化量化到專業、科室、區隊、班組和個人。健全管理制度體系,制定覆蓋採煤、掘進、防塵、通風等專業的管理辦法,完善以物為對象的技術標准和工程標准,以事為對象的管理標准,以人為對象的工作標准,形成作業場所危害控制管理、勞動者健康監護、有毒有害作業管理等長效機制。從嚴管控流程,實現預防和治理雙達標。強化流程管控,嚴把採掘頭面降塵、爆破降塵、井下巷道降塵、運輸環節降塵等「五道關口」,實施產塵地點的「分源防治」和除塵區域的「無縫隙」管理。大力推廣智能化、信息化、自動化新技術、新裝備,建成採煤工作面高壓噴霧系統、掘進高效除塵系統、煤層注水系統、風流除塵系統和智能化監測監控裝置,努力創建無塵工作面、無塵掘進頭、清潔大巷、清潔硐室和無塵化礦井。治理的關鍵在源頭,要努力做到未采先「注」,將煤體注水作為源頭降塵的有效辦法。過程全「噴」,將各類噴霧的健全使用作為過程降塵的治本措施。環節施「封」,為抑制揚塵,在所有運煤轉載點、卸載點、裝載點、煤倉口進行全封閉或半封閉噴霧降塵。將降塵系統延伸到地面,對倉儲煤場、選煤廠及整個工廣區域,全部設置防塵噴霧裝置,實現「降塵、滅塵、封塵、沖洗、洗車」等系統全流程和全覆蓋。加大投入,努力提高職工勞動防護用品質量。

大力實施科技興礦戰略,依靠提高科技裝備水平,減輕職工勞動強度,改善職工作業環境。從嚴監督檢查,實現考核和激勵雙落實。嚴格勞動保護用品發放和使用管理,將其納入安全監察范疇,列為安全確認的重要內容,凡不正確佩戴和規范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的,一律按違章論處,增強職工的「自我防護、健康作業」意識。對粉塵等職業病危險源實施實時在線動態監測和閉合巡查制度,確保不留盲區和死角。

科學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人的生命安全健康放在首位,如果連勞動者基本的安全健康都無法保障,科學發展和以人為本就是一句空話,保民生促和諧就無從談起。做好職業安全健康工作,是以人為本、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抓好職業安全健康工作是關注民生的需要。

E. 如何做好職業健康管理

建立和維護企業職員的檔案,及時做好體檢管理,分塊管理:
1、職業健康。設計職業健康的法規管理,職業病管理,廠區環境及影響健康環境因素管理 ,
2、疾病管理。包括員工電子病歷系統,病假管理,每年的體檢和問卷,健康促進管理,疫 苗管理,
3、傳染病管理。包括流行病期間的危機管理。
4、根據不同部門所設定的不同崗位健康管理項目。

F. 職業健康

1、職業健康是研究並預防因工作導致的疾病,防止原有疾病的惡化。主要表現為工作中因環境及接觸有害因素引起人體生理機能的變化。 1950年由國際勞工組織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的聯合職業委員會給出的定義:職業健康應以促進並維持各行業職工的生理、心理及社交處在最好狀態為目的;並防止職工的健康受工作環境影響 ;保護職工不受健康危害因素傷害;並將職工安排在適合他們的生理和心理的工作環境中。
2、包括以下方面:職業健康體檢、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管理、職業人群健康狀況評價、職業人群動態管理等

G. 如何搞好自身的職業健康安全工作

職業病概念
Basics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職業病是指員工在生產勞動及其他職業活動中,因接觸職業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職業病有一定的范圍,根據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並參考國際通行做法,將職業病的范圍限定於對員工健康危害大的幾類職業病,並授權國務院衛生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勞動保障管理部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調整並公布新的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只有被依法確定為職業病的人員,才能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我國衛生部、勞動保障部聯合印發的《職業病目錄》(衛監發〔2002〕第108號)中規定的職業病為10大類115種。其中包括:
(1) 塵肺(13種)
(2) 職業性放射性疾病(11種)
(3) 職業中毒(56種)
(4) 物理因素所致職業病(5種)
(5) 生物因素所致職業病(3種)
(6) 職業性皮膚病(8種)
(7) 職業性眼病(3種)
(8) 職業性耳聾喉口腔疾病(3種)
(9) 職業性腫瘤(8種)
(10) 其他職業病(5種)
Ÿ 職業病的特點

1. 病因明確。職業病的病因指的就是對從事職業活動的員工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職業病危害因素。只要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因素這個職業病病因,職業病就不會發生。
2. 表現多樣。職業病的發病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有急性的、也有慢性的,有接觸後經過一定時間緩緩發生的,也有長期潛伏的。即使是同一毒物,中毒表現也有不同,作用和損傷人體的部位也有不同。所以在診斷職業病時應進行綜合分析,以保證診斷的正確性。
3. 職業病診治的政策性強。職業病的診斷與治療,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及其配套規章、職業病診斷標准進行。職業病患者一經診斷,就有權享受有關工傷保險的待遇。
4. 職業病是可以預防的。只要嚴格遵循職業衛生「三級預防」的原則,並有效施行,職業病是可以預防的。如能早期診斷,並進行合理治療,康復也是比較容易的
職業健康管理要素
Elements of OH Management

為降低和消除職業健康危害及風險,在實施相應的控制措施之前,應該由專業人員對職業健康危害進行識別和評估。

(1)危害識別

任何控制的努力都是以識別潛在的危害暴露為中心。有助於識別工作場所危害的一些信息資源如下:
o 材料安全數據表 MSDS
o 工作流程圖
o 任務分析/觀察/檢查
o 以往的經驗
o 事故調查報告
o 可提供專業協助的相關機構
o 醫療處理和治療報告
o 職業健康危害調查
職業健康調查和檢查清單是監督人員、評估小組或專業人員用於識別職業健康暴露的好工具。下表展示了由監督人員、小組領導或自我管理小組將危害歸檔的職業健康危害清單。

(2)評估

對已經識別的職業健康危害,應該對其潛在的對員工造成疾病、影響健康和不適的情況進行系統的分析。確定危害的程度也要考慮其他的因素,比如:
o 化學品的濃度
o 接觸/暴露時間、場所與頻率
o 化學品控制
o 個體的不同情況(如年齡、種族、性別、健康狀況等)
o 葯品/治療的相互反應
o 環境溫度、濕度等
Ÿ

健康危害調查清單

對這些因素的評估通常需要具有職業病預防與調查經驗、從事人與區域環境監測和評估現存控制資格的的專業人員的協助。這些調查通常包括:使用、儲存、產生或在環境中散發的材料的定性和/或定量研究。同時,考慮工作場所的控制措施(設備控制、工作慣例等)。將調查結論與一般的適用或規定的法規比較,確定遵循的等級。

暴露的兩種類型:
o 急性的:相當短時間接觸的強烈暴露。
o 慢性的:接觸了幾天、幾星期或長期的暴露與接觸。

多數合資及外資企業都參考美國的政府工業衛生協會(ACGIH)發布的相關的接觸/暴露標准,我國也已制定了相關標准。這些極限暴露值盡管不是強制性的,但可以作為控制潛在健康危害的指南。一些法定機構已經採用ACGIH 的指南作為「允許暴露限值」(TLV)標准。

ACGIH使用的4類暴露限值是:
o 時間加權平均值(TLV-TWA):是指幾乎所有的員工可能日復一日地接觸/暴露的平均濃度,每天在這濃度下工作8h或者每周工作40h,沒有負面影響。
o 短期接觸/暴露值(TLV-STEL):指的是員工在短時間內接觸/暴露的最大濃度(通常是15min),不會造成刺激、長期或不可治癒的呼吸道問題或者昏迷。短期接觸/暴露值可以認為是允許的最大接觸/暴露值,在15min的時間內絕對不能超過。在TWA沒有超標的情況下,一天內不能有超過4個15min的接觸/暴露(STEL濃度),每次間隔的時間不能少於1h。
o 最高接觸/暴露濃度(TEL-C):瞬間都不能超過的最高接觸/暴露濃度。
o TLV-皮膚: 指的是在這個濃度的條件下,物質可以通過皮膚 (包括黏液膜或眼睛)其他方式進入體內。
美國法定的強制執行的暴露標準是由職業安全和健康局(OSHA)制訂的。而OSHA的許多暴露標准值則是依照ACGIH的「允許暴露限值」(TLVs)。

(3)控制

控制職業暴露最通用的方法分成以下幾類:
o 設計/工程式控制制
o 管理控制
o 安全工作規程
o 個人保護用品
(4)管理體系
(1)建立公司職業健康管理制度
o 建立職業健康管理機構或組織,負責公司的職業危害控制和職業病防治工作;
o 制定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
o 建立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o 建立職業衛生檔案和員工健康監護制度;
o 建立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監測及評價制度;
o 建立職業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等。
(2)實施作業環境管理
• 進行有毒有害因素的登記管理;
• 進行作業環境的測定;
• 對工人實際暴露情況的調查;
• 督促改善作業環境;
• 對防護措施的檢查;
• 提供完備的個人防護用品。
(3)作業管理

加強勞動作業強度的管理,是預防職業危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包括:
• 作業特點分析,如工時、作業姿勢、體力勞動強度等;
• 疲勞性質和程度的調查;
• 作業方式的改善;
• 個人防護用品的管理。

不同職業健康危害的常用控制方法

(5) 員工健康管理

• 公司應該按照法律的規定,組織對員工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並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員工。員工的健康管理通常包括:制定有針對性的急救對策與措施、職業病的預防、健康監護如:區域定點監測、個體監測與接觸的評價和控制、醫學檢查等。

(6) 職業衛生培訓

• 對員工上崗前的職業衛生培訓和在崗期間的定期職業衛生培訓,普及職業衛生知識,督促員工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章和操作規程,指導員工正確使用職業危害防護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是公司的重要責任。

H. 對於工作者來說,該如何做好職業病的預防

長期在電腦前工作最大的問題來自頸椎和肩膀,其次是眼睛。【關於頸椎】09年初一度偏頭痛厲害,去醫院做了一大堆檢查,沒發現問題,因為沒掛對科室,我掛的是神經內科。後來跑步的時候,發現跑步過程中頭就不痛了,但跑完過一會兒又會慢慢痛起來,於是我就猜測是供血的問題,我嘗試倒立,發現倒立的時候馬上就不頭痛了。於是我就可以斷定是供血問題。

【關於肩膀】外接鍵盤也比筆記本鍵盤舒服,可以確保肘部有良好的支撐,這樣肩膀也不會酸。除了筆記本,辦公桌如果太小,就沒有足夠空間可以讓雙臂都放在桌上。鄙視那些給員工的工位很小,自己辦公桌卻超大的老闆。椅子沒特別要求,只要能上下調節就可以了。對於眼睛的保護,我還沒有什麼好辦法,最好的辦法就恐怕是少用。曾經用過定時屏幕鎖定的小軟體,感覺有點用。以上經驗之談,對於廣大苦逼IT界人士,特別是30+的老男人,是低成本延長人體使用期限的好辦法。

I. 職業安全和職業健康應該怎麼重視

職業健康和職業安全,真的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說實話,沒有一個職業是絕對安全的,也沒有一個職業是絕對健康的。所以,其實也不用想太多這方面的問題。喜歡一個職業,或者因緣際會的從事了一個職業,可能最初我們不是太了解這個職業有什麼安全隱患,對自己的健康會有什麼潛在的問題。年輕人更加不會考慮這個問題。慢慢的我們做了一段時間,自己就會深有體會。這個時候,我們靜下心來,好好的評估評估我們所從事的職業對我們的身體會有什麼安全問題,會對我們的健康有什麼危害。找出來這些問題,我們就要找找資料看看有什麼方法可以減少職業的這些安全問題,讓我們盡可能的健康。

閱讀全文

與作為員工我們該如何解讀職業健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村經濟適用房拆遷怎麼賠償 瀏覽:599
古代的四大美女指的是哪些人 瀏覽:909
幸福里買菜哪裡最便宜 瀏覽:14
健康之首是什麼 瀏覽:478
事業單位和科長不合怎麼換 瀏覽:722
馬跟豬相配婚姻怎麼樣 瀏覽:477
如何處理故事 瀏覽:605
怎麼教育嗯哼愛情觀 瀏覽:935
數字1423表達愛情什麼意思 瀏覽:44
什麼叫愛情真實內涵 瀏覽:657
龍男狗女婚姻怎麼樣 瀏覽:690
黃驊港買海鮮哪裡經濟實惠 瀏覽:596
婚姻的委身是什麼意思 瀏覽:176
愛情觀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641
王羲之寫書法故事有哪些 瀏覽:178
美女怎麼拍背影好看 瀏覽:921
雷影兄弟和水門有什麼故事 瀏覽:316
美國故事書有什麼 瀏覽:434
現代說祝你幸福古代怎麼說 瀏覽:296
愛情和彩禮哪個劃算 瀏覽: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