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豬肉檢測國家標准
一、正面回答
色澤肌肉色澤鮮紅或深紅,有光澤,脂肪層乳白色或粉白色。彈性組織狀態是指壓後的凹陷立即恢復。粘度外表微干或為濕潤,不粘手。氣味具有鮮豬肉正常氣味,煮沸後肉湯透明澄清,脂肪團聚於液面,具有香味。色澤肌肉有光澤,色鮮紅,脂肪層乳白,無霉點。
二、分析詳情
生豬屠宰管理是為了加強生豬屠宰管理,保證生豬產品質量安全,保障人民身體健康而制定的。
三、豬肉的國家標準定義是什麼?
1、片豬肉:將宰後的整隻豬胴體沿脊椎中線,縱向鋸成兩分體的豬肉;
2、鮮片豬肉:宰後的片豬肉,經過涼肉,但不經過冷卻工藝過程的豬肉;
3、冷卻片豬肉:片豬肉經過冷卻工藝過程,其後腿肌肉深層中心溫度不高於4度,不低於0度的豬肉;
4、冷凍片豬肉:片豬肉經過冷卻工藝過程,其後腿肌肉深層中心溫度不高於零下15度的豬肉。
⑵ 無公害豬肉的感官指標、理化指標是什麼
無公害豬肉是指來自非疫區的、按一定要求飼養的、屠宰後經獸醫檢疫合格的豬肉。生產無公害生豬和豬肉主要需注意品種引進、飲水、飼料、環境控制、疾病預防、廢物處理、經營管理、屠宰加工等幾個重要技術環節,對照無公害豬肉標准,掌握相關技術是關鍵。同時,要明確生產無公害生豬和豬肉的各個環節都很重要,不能忽視任何一個技術環節,否則很難生產出合格的豬肉產品。豬胴體及豬肉品質關系著養豬生產者的經濟效益,更關系著人們的身體健康。隨著瘦肉豬生產的發展和養豬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豬肉供應雖然在數量上基本滿足了人們的需求,但在質量上仍存在許多問題。如豬肉的顏色變淡,口味差,肉粗,肉中有毒有害物質的殘留,如重金屬、激素、興奮劑等達不到安全標准。人們迫切要求提高豬肉品質與安全性,生產「優質安全豬肉」。
「優質安全豬肉」一是指豬肉的品質要好,如肉的顏色、pH、肌內脂肪的含量、嫩度、系水力、肌纖維的粗細等要好;二是指豬肉中各種有毒有害物的殘留,要降到一定限度。農業部「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中已制定出《無公害食品—豬肉》的行業標准(NY5029—2001),該標准主要闡述了無公害豬肉的感官指標、理化指標、微生物指標(表1、表2、表3)。
表1 無公害豬肉的感官指標
表3 無公害豬肉理化指標
⑶ 什麼樣的豬肉比較健康
挑選豬肉方法
1、看光澤度和肥肉層
鮮豬肉:呈淡紅色或淡粉色,肥肉部分是有光澤的白色。
不新鮮的豬肉:呈灰色或暗紅色,表皮脂肪部分有污穢,呈淡綠色。
病死豬肉:色澤暗紅或帶有血跡,切面上的血管可擠出暗紅色瘀血。
老母豬肉:口感不好,其肉皮厚、褶皺多,呈灰白色,瘦肉部分呈暗紅色。
肥肉層太薄的不建議買。普通品種的豬肉肥膘較厚;雜交品種的較薄;含瘦肉精的豬肉皮下肥肉層較薄,通常不足1厘米。
2、摸彈性品手感
好的豬肉一般來說質地會緊密而富有彈性,按壓凹陷的話會立刻復原。而貯藏時間過長或注水豬肉,彈性較差。同時還可以上手摸一摸,如果摸起來黏手那麼豬肉就有可能變質了。新鮮豬肉外表應是微干或濕潤的,切面有點潮濕,摸起來有油質感,但不黏手。
3、拔毛根觀察
如果還不確定的話,可以拔下皮肉傷的豬毛觀察其毛根的顏色,如果發紅,很可能是病豬,因為健康豬肉的毛根一般是白凈的。
4、看存放地點
除了觀察豬肉本身如何,還可以觀察一下超市或者市場上豬肉存放的地點。市面上的豬肉大多為排酸肉和熱鮮肉,在冷櫃銷售的多為排酸肉,常溫下銷售的是熱鮮肉。無論安全性還是口感,排酸肉都是要優於熱鮮肉的。
⑷ 豬的食品標准
豬的食品標准還是有很多的,
GB/T 13213-2017 豬肉糜類罐頭
GB 14891.6-1994 輻照豬肉衛生標准
GB/T 9959.1-2019 鮮、凍豬肉及豬副產品 第1部分:片豬肉
GB/T 9959.2-2008 分割鮮、凍豬瘦肉
GB/T 9959.3-2019 鮮、凍豬肉及豬副產品 第3部分:分部位分割豬肉
GB/T 9959.4-2019 鮮、凍豬肉及豬副產品 第4部分:豬副產品
GB 29686-2013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豬可食性組織中阿維拉黴素殘留量的測定 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
GB/T 23815-2009 豬肉製品中植物成分定性PCR檢測方法
GB 31660.7-2019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豬組織和尿液中賽庚啶及可樂定殘留量的測定 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
GB/T 9700-2009 鹽濕豬皮檢驗方法
NY/T 1759-2009 豬肉等級規格
NY/T 3355-2018 乳豬肉
NY/T 3380-2018 豬肉分級
NY/T 632-2002 冷卻豬肉
NY/T 821-2019 豬肉品質測定技術規程
QB/T 1356-2014 豬肉蛋卷罐頭
QB/T 1361-2014 紅燒豬肉類罐頭
QB/T 2786-2006 清蒸豬肉罐頭
QB/T 2787-2006 原汁豬肉罐頭
QB/T 3602-1999 豬肉香腸罐頭
QB/T 3603-1999 豬肉臘腸罐頭
SB/T 10293-1998 乳豬肉
SB/T 10294-1998 腌豬肉
SB/T 10294-2012 腌豬肉
⑸ 豬肉檢測國家標準是什麼
法律分析:1,入場檢查:
(1)查證驗物:檢查有無免疫證或免疫標記(耳牌)、產地檢疫證和無公害豬耳號牌,了解證物是否相符,以及途中豬只病、死情況等。如果豬只來源於外地,還要檢查有無出縣境檢疫證和車輛消毒證等;(2)卸載後的群體檢查:按照《畜禽產地檢疫規范―GB16549》的方法對可疑病豬進行個體檢查,發現病豬後立即轉送病豬隔離圈。必要時進行實驗室檢查。
2、待宰檢查 經過入場檢查,將健康豬只放入飼養圈繼續觀察,送宰前再進行一次群體檢查,挑出可疑病畜後,轉入待宰圈,停食、飲水、觀察,確實證明為健康豬只後,由獸醫檢疫人員簽發「送宰合格證」,豬只方可進入屠宰間。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第十五條 承擔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的技術機構應當根據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和監測方案開展監測工作,保證監測數據真實、准確,並按照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和監測方案的要求報送監測數據和分析結果。 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人員有權進入相關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食品生產經營場所採集樣品、收集相關數據。採集樣品應當按照市場價格支付費用。
⑹ 請問新鮮豬肉有哪些判斷標准能夠證明是新鮮的
1.看錶皮:健康豬肉表皮無斑痕,變質豬肉表皮上常有紫色出血斑點,甚至出現暗紅色彌漫性出血,也有的會出現紅色或黃色隆起疹塊。
2.看脂肪:新鮮豬肉脂肪呈白色或乳白色,有光澤,而變質豬肉的脂肪呈紅色、黃色或綠色等異常色澤。
3.看肌肉:健康豬的瘦肉一般為紅色或淡紅色,光澤鮮艷,很少有液體流出,變質豬肉的肌肉色澤較深或呈暗紅色。
4.看彈性:好豬肉有彈性,尤其新鮮豬肉質地緊密彈性好,用手指按壓凹陷後會立即復原,變質豬肉由於自身被分解嚴重,組織失去原有的彈性而出現不同程度的腐爛,用指頭按壓後凹陷,不但不能復原,有時手指還可以把肉刺穿。
5.聞氣味:好豬肉無異味,新鮮豬肉具有鮮豬肉正常的氣味。變質豬肉不論在肉的表層還是深層均有血腥味、腐臭味及其他異味。
⑺ 大家能不能提供一下有關豬肉衛生標準的指標內容嗎
豬肉衛生標准 GB2707-1994
發布日期:2006-8-25 16:25:06 來源:滁州市生豬市場管理辦公室 作者:
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豬肉的衛生要求和檢驗方法。
本標准適用於生豬屠宰加工後,經獸醫衛生檢驗合格,允許市場銷售的鮮豬肉和冷凍豬肉。。。
豬肉衛生標准 GB2707-1994
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豬肉的衛生要求和檢驗方法。
本標准適用於生豬屠宰加工後,經獸醫衛生檢驗合格,允許市場銷售的鮮豬肉和冷凍豬肉。
2 引用標准
GB 2762 食品中汞允許量標准
GB 5009.17 食品中總汞的測定方法
GB 5009.44 肉與肉製品衛生標準的分析方法
3 衛生要求
3.1感官指標
感官指標見表1:
表1
鮮豬肉 凍豬肉
色澤 肌肉有光澤,紅色均勻,脂肪乳白色 肌肉有光澤,紅色或稍暗,脂肪白色
組織狀態 纖維清晰,有堅韌性,指壓後凹陷立即恢復 肉質緊密,有堅韌性,解凍後指壓凹陷恢復較慢
粘度 外表濕潤,不粘手 外表濕潤,切面有滲出液,不粘手
氣味 具有鮮豬肉固有的氣味,無異味 解凍後具有鮮豬肉固有的氣味,無異味
煮沸後肉湯 澄清透明,脂肪團聚於表面 澄清透明或稍有渾濁,脂肪團聚於表面
3.2理化指標
理化指標見表2:
表2 理化指標
項目 指標
揮發性鹽基氮mg/100g ≤ 20
汞(以Hg計),mg/kg ≤ 按GB2762執行
4檢驗方法
4.1揮發性鹽基氮按GB 5009.44中2.1執行。
4.2汞按GB 5009.17執行。
安全優質豬肉生產技術操作規程
1、 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安全衛生優質豬肉生產過程中飼料、飼料添加劑及獸葯的使用、產品加工和包裝准則。
本標准適用於養豬場、定點屠宰場、畜禽運輸及肉類交易市場等安全衛生優質豬肉的生產和加工。
2、 引用標准
下列標准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准中引用而構成本標準的條文。在標准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准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5749-1985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
GB7718食品標簽通用標准
GB7959-1987糞便無害化衛生標准
GB9687-1988食品包裝用聚乙烯成型品衛生標准
GB9693-1988食品包裝用聚丙烯樹脂衛生標准
GB11680-1989食品包裝用原紙衛生標准
GB12694-1990肉類加工廠衛生規范
GB13078-2001飼料衛生標准
GB16548-1996畜禽病害肉屍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規程
GB16549-1996畜禽產地檢疫規范
GB16567-1996種畜禽調運檢疫技術規范
GB/T17236-1998生豬屠宰操作規程
GB/T17237-1998畜類屠宰加工通用技術條件
GB/T17823-1999中小型集約化養豬場獸醫防疫工作規程
GB/T17824.1-1999中小型集約化養豬場建設
GB/T17824.3-1999中小型集約化養豬場設備
GB/T17824.4-1999中小型集約化養豬場環境參數及環境管理
GB18596-2001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准
3、 術語
3.1 防疫
對動物傳染病和寄生蟲病所採取的各種預防性措施。
3.2 檢疫
運用動物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各種診斷方法,對動物及其產品進行疫病檢查。
3.3 消毒
運用化學、物理及生物等方法消除或殺滅由傳染源排放到外界環境中的病原體。
3.4 無害化處理
將病死動物及不符合衛生要求的屠體或其病變組織、器官等,經過處理,達到對人、畜無害的要求。
3.5 隔離
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對一、二、三類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不同規定,分別採取撲殺、隔離、防治、凈化等措施。
3.6 免疫接種
通過使用各種獸用生物製品,使動物個體和群體獲得對疫病的特異性免疫力。
3.7 免疫程序
根據各種疫(菌)苗的免疫特性及畜牧場環境狀況來合理地制訂預防接種的計劃。
3.8 飼料添加劑
是指向飼料中添加的各種微量有效成分,一般可分為營養性飼料添加劑、葯物飼料添加劑和非營養性飼料添加劑。
3.9 獸葯
指用於預防、治療、診斷畜禽等動物疾病,有目的調節其生理機能並規定作用、用途、用法、用量的物質(含飼料葯物添加劑)。
3.10 全進全出
指將一棟內的所有畜禽同時轉進或轉出,這樣可有效切斷疫病的傳播途徑,防止病原微生物在群體中形成連續感染和交叉感染。
4、 要求
4.1 飼養場的選址要求及設施要求
4.1.1飼養場的選址應參照GB17824.1、GB17824.4的規定,符合環境保護和獸醫防疫要求,場區布局合理,生產區與生活區嚴格分開。
4.1.2 豬飲用水源必須符合畜禽飲用水質量標准。
4.1.3設有糞尿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後應符合GB7959的規定,排放出場的水必須符合GB18596的有關規定。
4.1.4養豬場的設備應符合GB/T17824.3的有關規定,設有與生產能力相適應的消毒更衣室、獸醫室、資料室、葯房等,並配備工作所需的儀器設備。
4.2飼養場的防疫要求
4.2.1按照《動物防疫法》和GB17823、GB16548的要求落實獸醫防疫工作。
4.2.2提倡「全進全出」飼養管理模式,建有隔離豬舍。
4.2.3按照市、區(縣)畜牧獸醫站制訂的免疫程序並結合本場實際情況實施免疫接種,接受有關獸醫防疫監督機構進行的疫病監測及監督檢查。
4.2.4飼養場應按照GB16549的規定,接受獸醫防疫監督機構定期或不定期組織的對豬群的疫病檢疫。
4.2.5規范引種程序,引入種豬按照GB16567的有關要求,必須進行隔離飼養並加以疫情監測,經檢查確定為健康動物後,方可混群飼養。
4.2.6實施滅鼠、滅蚊、滅蠅工作的計劃和措施,禁止其它家畜、禽、犬、貓等動物進入場內。
4.2.7發現疫情應立即向當地(縣)以上獸醫防疫監督機構報告,接受獸醫防疫監督機構的指導,盡快控制、撲滅疫情,病死豬按GB16548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
4.3飼養場工作人員資格和健康要求
4.3.1場內畜牧獸醫技術人員及飼養員必須經專業培訓、考核合格,獲得《職業技能資格證書》。
4.3.2場內飼養、技術人員每年應進行健康檢查,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在取得《健康證》後方可上崗工作。
4.4 種豬的質量要求
4.4.1種豬場應遵守國務院《種畜禽管理條例》,經驗收批准後申領《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
4.4.2種豬應來自非疫區,符合品種要求,血緣清楚,無隱性不良基因支配的遺傳性疾患。
4.4.3種豬必須不患有萎縮性鼻炎、密螺旋體痢疾、傳染性水泡病、豬瘟(包括非洲豬瘟)、口蹄疫、藍耳病、偽狂犬病、布魯氏菌病及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規定的其他疫病。
4.4.4種豬場必須配合市、區(縣)畜牧獸醫站對種豬進行的相關疫病的檢測工作。
4.5 飼養場消毒規定
4.5.1進出車輛與人員嚴格消毒。
4.5.2場內應建立必要的消毒制度,應定期開展場內外環境消毒、家畜體表噴灑消毒、飲水消毒和全場大消毒等不同消毒方式。
4.5.3使用的消毒葯應安全、高效、低毒低殘留且配製方便,應根據消毒葯的特性和場內衛生狀況等選用不同的消毒葯,以獲得最佳消毒效果。
4.6 獸葯使用規定
4.6.1飼養場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通過免疫接種結合其它措施控制傳染病的發生。
4.6.2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合理使用獸葯,嚴禁使用未經獸醫葯政部門批準的產品。
4.6.3 疫苗的運輸、貯存、使用應在規定條件下進行。
4.6.4飼料葯物添加劑的使用嚴格按照農業部[1997]8號文發布的《允許作飼料葯物添加劑的獸葯品種及使用規定》。(見附錄A)
嚴禁以下物質用作動物促生長劑:影響生殖的激素(如性激素、促性腺激素及同化激素等)、具有雌激素樣作用的物質(如玉米赤霉醇等)、催眠鎮靜葯(如安定、氯丙嗪、安眠酮等)、腎上腺素能葯(如異丙腎上腺素、多巴胺、克倫特羅等β腎上腺素激動劑)及禁止作動物促生長劑的其它物質。
4.7飼料及飼料添加劑使用規則
使用的飼料原料和飼料產品應來源於疫病清凈地區,無霉爛變質,未受農葯或某些病原體污染,符合GB13078及農業部105號公告《允許使用的飼料添加劑品種》。(見附錄B、附錄C)
4.8豬肉加工過程質量控制
4.8.1生豬及其產品必須來自非疫區,並持有動物產地檢疫證等有效證明。
4.8.2肉類加工廠應按照GB12694、GB/T17236及GB/T17237的要求進行屠宰、加工。
4.8.3宰後胴體、內臟應根據1959年11月農業部、衛生部、商業部和對外貿易部聯合頒發的《肉品衛生檢驗試行規程》進行檢驗、判斷和處理。
4.9 包裝及標簽要求
4.9.1直接接觸豬肉及其產品包裝應符合GB9687、GB11680、GB9693等有關的國家標准。
4.9.2 標簽應符合GB7718的規定。對轉基因的豬肉及其產品必須另附說明標簽,供消費者在購買時進行選擇。
4.10標志、貯存和運輸要求
4.10.1 標志
在每片豬肉上加蓋獸醫驗訖印戳,字跡必須清晰整齊,印色素須用食品級色素配製。
4.10.2 貯存
冷卻豬肉應吊掛在相對濕度75%~84%,冷卻間溫度要求0℃~1℃的冷卻間,肉體之間保持一定距離;凍豬肉應吊掛在相對濕度95%~100%,冷卻間溫度-18℃以下,冷藏間的溫度一晝夜升降幅度不超過1℃,產品貯存保質期為10個月~12個月。
4.10.3 運輸
採用符合食品衛生要求的專用車輛運輸。
⑻ 什麼是豬的飼養標准
科學養豬,首先必須有一個符合家畜生理代謝與生產實際需要的飼養標准。豬的飼養標准化是養豬生產現代化的標志之一,也是提高養豬生產水平和發展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根據生產實踐中積累的經驗,結合物質代謝和飼養試驗,科學地規定了不同畜種、性別、年齡、體重、生產目的與生產水平的家畜,每天每頭應給予的能量、蛋白質和各種營養物質的數量,這種規定的標准即稱為飼養標准。
一個完善的飼養標准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家畜的營養需要量;二是常用飼料營養價值表。
飼養標准雖只是指出家畜對營養物質大致或平均需要量,隨著飼養、營養科學的發展,還需要不斷充實、完善,但根據飼養標准,用定額的飼養方法來飼養家畜是有效的使用飼料、科學養畜的重要依據。
目前我國使用的飼養標准有兩種:肉脂型豬飼養標准和瘦肉型豬飼養標准。
⑼ 對於豬群的健康程度,究竟該怎樣快速識別呢
豬群的健康是保證豬場經濟效益的關鍵,也是養豬要非常重視的問題。豬場都怕豬生病,因此平時應多加防護,提高豬群免疫力,對於疾病要早發現早治療。那麼如何能做到實時掌控豬群的健康狀況呢?
在生豬養殖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注重生豬養殖的環境監測,還應該注重生豬生長的狀態,避免豬群疾病的發生,雙管齊下,保證豬群的安全快速生長。
⑽ 健康豬的評價標准有哪些
要看住的外表是一方面,為什麼要看外表,看他的毛色是不是整齊,發亮。我就經常去豬場挑種豬,要看豬是否活潑,精神狀態好不好,假如,你要一頭種豬,精神沉鬱,低頭,不喜歡動,發呆,毛色粗亂,前後驅小,背脊窄,弓背,睾丸小,腿短,,,,,,,,你會花5~6千塊錢買下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