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袋泡茶健康嗎求科普
袋泡茶當然健康啦!!!
都8012了 為什麼你們對袋泡茶的成見還這么大?
周末的時候,常年門可羅雀的家中突然來了幾個好朋友,那自然要表現得大方一些,於是,就取出公司福利拼配茶給大家喝。
原以為我的大方,會得到大家的贊美。結果,每一個看到我取出茶包的朋友,都要向我吐槽一句:「你們公司的好茶不拿出來,只拿袋泡茶敷衍我們?」
這吐槽,讓我感到極其委屈。這些可是用桂花精心窨制的紅茶啊,還加上了配比剛剛好的甘草和薄荷,花香濃郁口感溫潤,平時自己都捨不得喝。
當茶泡好後,大家喝上一口,才洗刷了我的冤屈,紛紛感嘆:這茶不錯啊,可惜是袋泡茶,掉了這茶的檔次···
到這里我真的很疑惑:難道大家就這么看不上袋泡茶嗎?
真的忍不住要給袋泡茶正名了。
點滴生活,對印茶局
袋泡茶的便捷便宜
怎麼反而成了它的軟肋?
1908年,紐約茶商Thomas Sullivan為了為了降低茶葉的運輸成本,用絲綢小袋代替錫罐裝茶送給甲方爸爸試喝。不過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機智的甲方爸爸以為這是個貼心的設計,把袋子一起丟水裡泡了,結果發現這樣既能享受喝茶的樂趣又便於清洗,袋泡茶就這么被發明出來。
袋泡茶的誕生,讓喝茶這件事的用戶體驗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那個年代的人們,一方面糾結於「過濾好麻煩」,見不得因過濾不完美茶杯里漂著「浮塵」。如果不過濾,「滿嘴茶渣好討厭」。
另一方面,工業化「茶帝國」的流水線上,茶葉是要切得比較碎的,目的是加大茶葉與水的接觸面積、讓水溶物質更快速析出。
而伴隨著可以標准化沖泡的茶包橫空出世,簡直就是新世紀的福音,人們再也不用喝口茶邊砸吧嘴邊和人談事情邊吐出一小片碎茶了。
它實在太方便了,群眾基礎越發廣泛,競爭參與程度越來越高。到後來,茶包就變成了快速消費品。
中國作為茶文化之鄉,茶是最平易近人的生活習慣之一。人們常說的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每天都少不了。
從袋泡茶萌芽至今,已過了百年。但在國際上風靡的袋泡茶,卻遭遇了中國式的百年孤獨。
中國茶世界聞名,千百年來卻在「傳統茶的傳統喝法」上固步自封。傳統的中國茶道是帶有一些儀式感的。
印象中,茶是老一輩的生活習慣,精緻講究,茶藝美好。很多人依然覺得備杯、備水、溫壺、備茶、識茶、賞茶,這些才是真正的在享受喝茶。
而袋泡茶相對來說缺了那些煮水品茗的繁雜過程,看似廉價又缺乏了喝茶的儀式感,怎麼看都像是對生活品質的妥協。
再加上長期以來大家對於袋泡茶的幾個觀點:袋泡茶都是茶渣,肯定不是好料,喝到肚子里不安全;袋泡茶的包裝含有化學物質;袋泡茶往往出現的場合low,不夠大氣···讓袋泡茶在人們心中的印象更差了。
點滴生活,對印茶局
說袋泡茶渣的各位,請眼熟下當下的高品質袋泡茶啊
茶應該是大眾的,去掉傳統茶的門檻,讓更多的年輕人享受茶,袋泡的方式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年輕人生活在都市中,快節奏的生活需要有對應的產品來滿足需求。尤其是對於現在動不動就喊著一周進健身房3次,每天一頓沙拉健康餐,拒絕油膩膩的新新人類們,新的養生方式已經來臨,寡而不淡,簡而不陋,才是大家要的。優質袋泡茶的存在,無疑是我們精緻生活的必備品。
人人都有一顆追求品質生活的心。用茶包泡茶,並不影響這樣的追求。
高效高品質的袋泡茶,與時俱進不代表丟失本真。茶包一樣也可以裝進令人欣喜的好茶,像美食一樣瞬間俘虜你的味蕾,就比如下面這位優秀選手~
對印茶局對印專業級拼配袋泡茶小程序
手工精選每一味原料,保留完整原葉,純天然不添加;茶包內袋材料為「進口玉米纖維」,環保無毒,是目前高端袋泡茶的最佳內包裝材料。外袋選用牛皮紙鋁膜袋,有效鎖鮮防潮,確保代用茶植物原料在乾燥的壞境下保存,以保證其品質。
它是年輕人精緻養生生活不可或缺的寵兒,也是老茶客們無法拒絕的原葉茶。
你只需要有一個杯子,一個茶包,一些溫度適宜的水,就可以享受傳統茶藝擁有的飲茶體驗,讓你愛上喝茶這種生活方式。
在異鄉拼搏,袋泡茶並不是對生活的妥協,而是對生活的再造。茶是辦公室必備的調劑品,也是偶爾閑暇時的慢時光。
當我們在辦公室中忙碌時,一個會議接著一個會議,也許沒有時間和空間讓我們坐下來,靜靜地煮水、溫杯、洗茶、泡茶、過濾、聞香、品茗。
但好品質的茶包能達到另一重效果:在一個需要效率的午後,工作、喝茶同時進行。一包香氣四溢的高品質袋泡茶不僅省去很多麻煩,更能讓工作也愜意起來。
世界變化太快,對印袋泡茶也變得更優質專業,但不變的是那一縷茶香,以及對品質永遠保持信仰。
2. 蜜桃烏龍茶包哪個牌子好
蜜桃烏龍茶起源於日本,蜜桃烏龍茶我理解的是指蜜桃味的烏龍茶,市面上以蜜桃烏龍命名的茶一般有幾種,飲料就不說了,還有拼配茶、再加工茶、金牡丹。
拼配茶的話,沒有太好的,絕大多數都是用一些化學添加劑來提香,這種化學提香的茶往往喝一兩泡就會完全喪失滋味,也包括茶味,甚至不能算做茶。
在蜜桃烏龍這個口味里,其實再加工茶要比拼配茶更不靠譜,在傳統手藝里曾經排斥的増濕連窨技術,在這種口味茶里是十分常用的工藝,而這種工藝雖然口味沉穩,但蜜桃味屬於非自然味道,所以按照花茶的工藝是不可能做出來的,所以也就一定要依靠一些化學手段才能做成。當然可能味道會很好,但是一定算不上健康。
其實從自然的角度,是有工藝可以做出蜜桃味來的,但這種蜜桃味不像飲料一樣顯著,所以並不是很受年輕人推崇,也只有很少老茶客會喜歡嘗試這個味道。
做這種蜜桃味的茶,必須要用的茶樹品種叫「春桃香」,是當年用鐵觀音和黃金桂雜交而來的一個品種,同時培育出來的還有金觀音、黃觀音、紫牡丹和金牡丹。工藝一定要按照岩茶的標准,中輕焙火,可得到似蜜桃的茶香。這種茶也叫做「春桃香」,比較耐泡,後程會有明顯的品種香,桃香前5泡會比較明顯。
從健康的角度來看,其實建議喜歡蜜桃烏龍的朋友試一下「春桃香」,畢竟喝好茶才健康。
3. 網上這么多種茶包,哪些適合養生女孩
哪些茶適合女孩養生?
女生的體質也是千變萬化的,得根據自己體質選擇養生茶。
一、紅棗枸杞茶
材料:紅棗25克,枸杞子20克,適量紅糖
製作方法:
1、首先把紅棗(去核)與枸杞子放入鍋中,並加入適量清水煎煮;
2、其次在紅棗煮軟後,並放入紅糖,再將其調勻,即可飲用。
功效:具有改善氣血不足,增強體力的功效,使元氣盡快恢復。
二、牛奶紅茶
干百合2朵、蜂蜜10毫升,將干百合以沸水沖泡10分鍾,飲用時加入蜂蜜即可。可以潤肺止咳,寧心安神,還能減輕胃疼,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排毒、美容養顏的功效。
六、玫瑰花茶
味甘微苦,性溫,具有行氣解郁、活血散瘀的作用。玫瑰花氣味芳香,葯性平和,既能疏肝理氣而解郁,又能和血散瘀而調經,有柔肝醒脾、行氣活血的作用,主要適合於肝胃不和所致的脅痛脘悶、胃脘脹痛及月經不調,或經前乳房脹痛者。玫瑰花對治療面部黃褐斑也有一定作用,很適合中青年女性飲用,是養顏、消炎的天然飲料的首選。對青年女性而言,當心情郁悶、胃脘脹滿疼痛或月經不調、乳房脹痛時,取5~10克的玫瑰花,開水沖泡20~30分鍾後飲用,症狀即有改善。
七、上甘茶
上甘茶為茶中極品,茶色清亮,清香淡雅,口感清爽甘洌,上甘茶的硒含量超過一般含硒茶的50倍。茶多酚、VE、硒三者黃金搭檔,平衡氧化還原氛圍、捕捉自由基、保護細胞膜、修復損傷細胞,具有非常顯著的養顏美容抗衰老功效,被譽為「天然羊胎素」。除此以外,上甘茶具有降血脂、抗血栓、促進單核巨噬細胞功能、增強免疫力、抗腫瘤等更多功效。
八、金蓮花茶
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主要用於咽喉腫痛、癰腫瘡毒、口瘡、目赤等症。金蓮花與金銀花一樣不宜長期飲用,僅適用於咽喉腫痛較輕的人飲用,禁忌症同金銀花。
九、菊花茶
味甘苦,性微寒,具有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證實,菊花具有降血壓、擴張冠狀動脈和抑菌的作用,長期飲用能增加人體鈣質、調節心肌功能、降低膽固醇,主要適合中老年人和預防流行性結膜炎時飲用。同時,菊花茶也具有一定的鬆弛神經、舒緩頭痛的功效。
十、金銀花茶
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作用。金銀花為清熱解毒之良葯,既能清里熱,又能散表熱,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各種癰腫瘡毒、熱毒血痢及溫熱病等。金銀花葯性偏寒,不適合長期飲用,僅適合在炎熱的夏季暫時飲用以防治痢疾。特別需要提醒的是,虛寒體質及月經期內不能飲用,否則,可能出現不良反應。
4. 朋友從國外帶幾個不同牌子的茶包,都是那種雙囊的,國內的茶包,很多都是三角的,有什麼區別嗎
1908年6月,紐約茶商湯瑪士·蘇利文(Thomas Sullivan)時常寄送茶葉的樣品給潛在的顧客群。為了降低成本,他想到一個方法,那就是將少許的鬆散茶葉裝在幾個絲制小包袋裡面。當時一些沒泡過茶的客戶在收到那些絲袋之後,由於不太清楚泡茶的程序,往往直接就把這些絲袋咚一聲就往開水裡丟。可漸漸地,人們發現這樣包裝過的茶方便好用,便逐漸形成了用小袋包茶的習慣。[
最初的茶包使用絲袋,成本頗高。後來波士頓商人威廉赫曼遜(William Hermanson)發明了抗熱的紙纖維茶包,在材料上更貼近現代的茶包。剛開始這些美國茶包都是單囊造型的,由於形式簡單,使用包裝的機械較為簡陋,將這類茶包放入水中,茶葉會集中在茶包內,沖泡速度很慢。後來有人將茶葉裝入中間折成W型的雙囊型茶包當中,發現可加快熱水中茶葉沖泡的速率。1949年德國的Teepack公司便以這樣的概念生產世界上第一台全自動雙囊茶包袋包裝機。從此此種包裝開始在歐洲風靡,一些老牌茶商如twinning和Whittard多採用此類包裝。
外國的茶葉,很多是不同的茶葉拼配而成,為了搭配調和以及沖泡效果,多把茶葉做成粉末,以茶包形態出現,英國紅茶就是其中的代表。而中國是茶葉大國,對茶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有自己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講究原色、茶香、泡茶時候茶葉的形態等等,因此就算是茶包,也講究以茶的原葉製作茶包,為的就是講究茶的原汁原味。
現在,隨著工作效率的提升,越來越多白領選擇茶包作為日常健康飲品的選擇,無論是雙囊還是三角包,都是追求效率的表現,【喝呵呵】為年輕人泡茶,大家有事沒事多喝茶!
5. 玉米纖維茶包和尼龍茶包哪個好
那肯定是玉米纖維茶包更好一點,玉米纖維的話,應該是無公害的,純綠色的產品,而尼龍的話,那是石油的提取物,雖然對身體也沒有什麼危害,但是感官上來說肯定不如玉米纖維的更綠色健康
6. 什麼是袋泡茶
袋泡茶的出現不是設計師苦思冥想的結晶,而是來自喝茶人一個不經意的疏忽。
1908年(一說1904年),美國紐約的一位茶商托馬斯·沙利文抱著壓低生意成本的想法,把少量茶葉樣品裝入小絲袋,寄送給潛在客戶,請他們試嘗。客戶們收到了這些奇怪的小袋子,卻沒有說明書之類的東西告訴他們要怎麼使用小袋子和裡面的茶葉,於是就有人囫圇吞棗地把它們整包浸泡到一杯滾燙的開水中。一時間,茶香四溢。
沙利文的客戶認為,茶葉裝在小絲袋裡使用很方便。緊接著,定單紛至沓來。沙利文賣茶葉的目的達到了。然而交貨之後,客戶又大失所望了——茶葉依然是散裝的,並沒有那種方便的小絲袋,於是引起了抱怨,甚至退貨。
沙利文是一個聰明的商人,從這件事中得到了啟示,他很快就設計了一種薄紗布小袋,加工成一種小袋裝茶葉包。不出所料,這種小茶葉袋大受消費者歡迎,給沙利文帶來了十分可觀的利潤。
就這樣,袋泡茶誕生了。沙利文無心之舉成就了今天的袋泡茶產業。不過,最近有關專利資料顯示,1903年已經出現手工縫制的絲綢棉布袋。無論真相如何,袋泡茶都改變了人們的喝茶習慣。《每日郵報》曾援引英國泰特利茶葉公司公關部總監薩拉·豪的話說:「無法想像,沒有袋泡茶,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
自誕生之日起,袋泡茶經歷了種種改變。1930年,美國人威廉·赫爾曼松取得熱封紙質茶包專利權。
在英國,泰特利茶葉公司1953年開始批量生產袋泡茶並不斷改進茶包設計。1964年,茶包材質被改進得更為細致,這也使得袋泡茶更為暢銷。如今,每個茶包上大約有2000個微型孔,使茶葉充分溶入沸水中。
1989年,泰特利茶葉公司一改標準的方形茶包設計,推出圓形茶包。幾年後,泰特利茶葉公司又推出帶束繩的茶包,且茶包中有30種不同的茶葉。此後,金字塔形茶包、尼龍茶包先後進入英國市場。
英國茶葉委員會主席威廉·戈曼說:「如今,生活節奏快,人們沒有那麼多時間也不願意自己動手泡茶。」
茶包材質幾經演變
1945年,袋泡茶開始大規模進入市場。袋泡茶快速、衛生、便捷的優點為消費者接受,成為茶葉消費的主要品種,僅在英國,人們每天喝掉大約1.3億杯袋泡茶。2000年以來全世界茶葉消費總量為284萬噸,其中袋泡茶的消費總量為54萬噸,占茶葉消費量的23.5%。
在國際上,英國袋泡茶市場從1995年以後一直保持在85%以上;加拿大1993年袋泡茶的消費量占整個本國茶消費量的96%。相關數據表明:袋泡茶自投入市場以來一直呈快速發展趨勢。特別是1985年以後,袋泡茶消費的增長速度高於茶葉整體消費的增長速度。袋泡茶已經成為發達國家茶葉市場的主要消費品種。
「立頓」是全球最大的茶葉品牌。1890年,蘇格蘭人托馬斯·利普頓創立了「立頓」紅茶,1898年「立頓」紅茶獲「世界紅茶之王」美譽。如今,立頓每年銷售360億個茶包、7萬噸茶葉,產值約230億元,而中國茶產業產值為300億元,相當於中國茶產值的三分之二強。1992年,立頓進入中國市場,推廣立頓紅茶。1997年,立頓在中國袋泡茶市場佔有率第一。從立頓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歷史看中國的袋泡茶市場,立頓一枝獨大,占據中國袋泡茶70%以上的市場份額。
袋泡茶發展到今天,在茶袋的材質、形狀以及茶葉種類上都有許多改進和豐富之處。
首先,裝茶葉小袋子的材質由最開始的絲綢,改進為後來的絲綿織成的薄紗布。直到1930年,茶袋在材質上的發展又有了一次飛躍——美國人威廉·赫爾曼松獲得熱封紙質茶袋的專利權。這一設計工藝至今仍然在使用。
袋泡茶的形狀也在不斷改善設計。有調查表明,茶袋的形狀是吸引消費者的一個重要因素。於是,市場上的茶袋,由最開始的包紮的小口袋形狀,發展到矩形、正方形、圓形。到後來,德國人又發明了雙室茶袋,這種茶袋的底面呈「W」形,入水之後還能張開,沖泡的效率高了,也讓沖茶變得更有趣了。
但是,這些紙袋形的設計都是裝茶末,無法裝茶的原葉。2013年,英國立頓公司在茶包形狀上推出了最新的三角立體型設計,金字塔形的茶包讓茶香更快更完整地溶解出來,最大限度給予茶葉舒展的空間。立體三角包裡面放的一般是原葉,更使飲茶者回歸原始,中國人講究這個。在袋子的材質上,最新最好的是玉米纖維做的,更健康,更環保,易降解。這種茶包是未來的方向,稱之為「粽角包」。
不僅如此,袋子里茶葉的品種也變得愈發繁多了。由最開始的紅茶、綠茶、花茶等幾大類,發展到如今市場上各種各樣的茶:內含中葯成分的養生保健茶、醒酒茶、明目茶,吸引女性目光的減肥茶、美容茶,等等,幾乎已經到了「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的程度。
省事省時風靡不偶然
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稱,17世紀進入英國的茶葉為「文明砥柱之一」。但是,在袋泡茶發明之前,飲茶者必須先把杯中所有茶葉過濾干凈,才能暢飲,而過濾茶葉是一個相當繁瑣的過程。
1953年,泰特利茶葉公司正是因為看好袋泡茶的市場前景,才開始批量生產袋泡茶。他們認為,袋泡茶操作方便,能使茶葉充分接觸開水,從而沖泡出濃香的熱茶。
當然,說服英國人不喝散裝茶而改喝袋泡茶不是件容易事。據稱,當年泰特利公司剛把袋泡茶引進英國時,為之設計的廣告詞相當簡潔。它只是說:「泡一杯好茶,用茶包,輕鬆快捷,僅需一便士。」
統計顯示,英國人每天喝掉1.3億杯袋泡茶。甚至有媒體報道:「英國人天天攝入的液體中40%是茶水,其中絕大多數用袋泡茶。」
相較於其它形式的飲茶方式,袋泡茶有獨特的優勢,最明顯的就是省事省時,省事帶來了省時。要知道,時間和效率對於現代人的重要程度已非昔日可比。茶包便於攜帶,隨時可以沖泡,不必隨身攜帶大茶葉罐子。在省事上,當你要喝茶,卻又不想經過傳統方式的一道道繁瑣的沖泡程序時,袋泡茶無疑是最佳選擇。比如,製作奶茶的時候,如果抓一把茶葉扔進容器里,喝之前要過濾,過濾工具也要清洗干凈,如此的麻煩是免不了的。但是使用袋泡茶就不用這么麻煩了。一個茶袋放進去,出來的時候容器里不會留一點兒茶葉渣子。再有,茶包內的茶葉重量一定,同時注水量也有註明。
其實,袋泡茶還有一個傳統方式泡茶無法企及的優勢,那就是茶葉通過研磨之後營養的釋放更加完全。從茶葉含有的維生素和氨基酸被溶出的情況來看,袋泡茶在第一次沖泡時就有80%被浸出;第2次沖泡時浸出率達到95%以上;茶葉含的其它有效成分如茶多酚、咖啡鹼等也是如此。
如果說,袋泡茶的偶然發現只是因為一個疏忽,而袋泡茶的風靡卻不是偶然,而是有意設計的。創意是偶然的,而設計是必然的。現在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越來越忙碌,因此人們更多時候需要的是簡單的生活方式。袋泡茶簡單的茶飲方式,恰是滿足了人們要省事省時的需求。把復雜的事務簡單化——一步到位,是今天的人們最需要的。袋泡茶的設計,用標准化的簡單方式省略了傳統茶飲方式的復雜過程,卻保留了飲茶的效果,袋泡茶所形成的新的飲茶方式,方便了人們的現代化生活。
國人為何不認袋泡茶
我國的袋泡茶主要採用方形袋包裝,以茶葉末為主。中國人對茶的認知還是傾向於原型茶葉,對於茶末有一種低端化的認識。因此,雖然袋泡茶在上世紀初就已經誕生,但是一直沒有引起中國業內的關注,甚至被認為是茶產品中不入流的角色。
在我國,茶葉銷售仍以散茶為主。中國茶長期以來處於有品種、無品牌的尷尬境遇。龍井、普洱、鐵觀音、大紅袍、太平猴魁、信陽毛尖、六安瓜片、茉莉花茶等等都是茶的品種,雖有一些地區性的老字型大小茶葉店鋪,但知名度不出本地,哪一家是真正的優質茶,說不清楚。而不產茶葉的英國卻有一個全球聞名的茶葉品牌——立頓。品牌是標准和質量的代名詞。袋泡茶適合品牌運作,大中城市、經濟發達城市、工作生活節奏快的城市,對袋泡茶的市場需求量呈較高的增長,藉助設計服務與茶產業融合發展,加強中國茶品牌的建設,打造強勢品牌,將為中國茶打開更廣闊的海外市場。
目前,全球袋泡茶的年消費量已佔茶葉總消費量的23.5%,但中國目前袋泡茶消費量僅占茶葉總量約3%,國內袋泡茶未來的發展空間十分巨大。國際茶葉委員會主席米歇爾·奔斯敦曾說,茶葉作為一種健康飲品正在為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過去20年,全球茶葉產量和消費量增加了50%。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大茶葉生產國和消費國,發展茶產業有著巨大的優勢。在袋泡茶產業發展風起雲涌之時,我們亟待轉變。
大千世界
當袋泡茶
遇到創意設計
現代生活,許多產品都和創意設計有不解之緣。當袋泡茶遇見創意設計又會有怎樣的火花呢?2011年春,英國威廉王子大婚,市場上就出現了一款印有威廉王子和王妃凱特卡通圖案的袋泡茶,而且非常熱銷!大概英國人還是很期待看他們「共浴愛河」吧。
其實,把名人圖案做成茶包的標簽,這個創意早就有了。奧巴馬、普京、英國女王等政要都被這樣「包裝」過。人們對這樣的產品似乎情有獨鍾,這樣的創意設計還在繼續。也可以說,當袋泡茶遇見創意設計,就有了特殊的附加值。憑借著每一款創意設計都別致新穎,袋泡茶可以常做常新。袋泡茶這個產業也會因常有新意的設計而不斷培養出新的消費群體。
未來趨勢
便捷茶
開創茶飲「快時代」
調查顯示,隨著時代的變遷,中國80%的消費者需要的是簡單、便捷、確保安全和口味的茶。正因此,中國茶亟待創新。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創新的突破口在於開發袋泡茶、速溶茶、茶飲料等「便捷茶」。其實,袋泡茶的開發亦是對茶葉資源的充分利用。細茶、茶片、茶梗被稱為附腳茶,但營養價值也很高。袋泡茶的出現與消費者群體的多樣性有關,尤其是洋品牌袋泡茶的出現,將消費者帶入了茶飲的「快時代」,而主攻中端人群的國產袋泡茶的出現,則為消費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飲茶理念和選擇。我國袋泡茶起步較晚,1991年產量8千噸,僅占我國茶葉總量的1.6%;到2001年,產量達2萬噸,十年內袋泡茶產量上升250%。
隨著三角錐形包裝袋的誕生,袋泡茶的容積增大,可以包裝鐵觀音等葉片較大的茶葉。更由於其攜帶方便、衛生等優點,雖然三角錐形包裝袋的成本比普通茶末方形袋高出100倍,但這是一種消費趨勢,在國際消費市場得到認可。
實際上,處於邊緣的袋泡茶正是茶產業發展的開闊地,也是未來中國茶走向世界的制高點。以袋泡茶封裝的產品形式,將中國茶資源和茶文化整合在一起,根據不同的消費需求為消費者設計開發方便、快捷、經濟、衛生的喝茶體驗,全面打開茶品的現代化通道。
延伸閱讀
古人飲茶有《茶經》
中國是世界茶葉和茶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我們的先人為後世留下了眾多的茶學典籍,其中問世最早、內容最全面的是唐代「茶神」陸羽的《茶經》。它對茶的起源、品種、分布、製作、茶的沖泡用水、器皿以及茶的趣聞軼事等均有論述,對我國及世界茶業的發展都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飲茶起源於生吃茶樹的鮮葉,這是我們的祖先為了生存而與大自然做斗爭的產物。在原始社會,人類在山野狩獵動物和尋找植物作為食物,採摘各種植物的葉子放在口中咀嚼嘗試。有時遇到一些毒草,吃後發生中毒現象,茶樹鮮葉的滋味雖然苦澀,但吃後能使人精神興奮,並有解毒作用。
由於到山野去採摘生茶樹的葉子,交通不便,下雨時更困難,而且茶樹生長還有季節性,採下的鮮葉又不耐貯藏。因此,人們就在晴天把鮮葉放在陽光下曬干,以便隨時取用。這是最原始的茶葉加工方法,現在稱為「生片」。但干葉吃時很難下咽,後來便從食用發展為飲用。
中國制茶歷史悠久,自發現野生茶樹,從生煮羹飲到餅茶散茶,從綠茶到多茶類,從手工制茶到機械化制茶,期間經歷了復雜的變革。各種茶類的品質特徵的形成,除了茶樹品種和鮮葉原料的影響外,加工條件和製造方法也是重要的因素。
茶之為用,最早從咀嚼茶樹的鮮葉開始,發展到生煮羹飲,類似現代的煮菜湯。《晏子春秋》這本記載春秋時期齊景公的宰相晏嬰生平事跡的史書,有一段以茶作餐菜的記載:「嬰相景公時,食脫粟之飯,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說晏嬰身為國相,吃糙米飯,幾樣葷菜之外就是用茶葉做的「茗菜」而已。三國時,魏國已出現了茶葉的簡單加工,采來的葉子先做成餅,曬干或烘乾,這是制茶工藝的萌芽。
三國時期魏人張揖的《廣雅》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荊巴間採茶作餅,成以米膏出之。」說人們將采來的茶葉先做成餅,曬干或烘乾,飲用時,碾末沖泡,加佐料調和作羹飲。兩晉時文人愈來愈多地加入飲茶的行列,不僅出現了《登成都樓》、《出歌》等吟及茶事的詩歌,而且出現了杜育《荈賦》「器澤陶筒,出自東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劉」等描寫,明顯可見文人「以茶待客」的禮俗,而且對烹茶用器已頗為講究。
自唐至宋,貢茶興起,成立了貢茶院,組織官員研究制茶技術,從而促使茶葉生產不斷改革。唐代蒸青作餅已經逐漸完善,陸羽《茶經·三之造》記載:「晴,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晴天將茶採摘下來,然後放到甑釜中蒸一下,再將蒸過的茶葉用杵臼搗碎,將茶末拍製成團餅,最後將一個個茶餅穿起來,焙乾,封存。經過這樣的加工,茶去掉了生腥的草味,變得鮮美甘醇了。
宋代制茶技術發展很快,出現研膏茶、蠟麵茶,以後又在團餅茶表面增加了龍鳳之類的紋飾,謂之龍團鳳餅。經唐、宋、元代的進一步發展,炒青茶逐漸增多。其製法大體為:高溫殺青、揉捻、復炒、烘焙至干,這種工藝已與現代炒青綠茶製法非常相似。在制茶的過程中,由於注重確保茶葉香氣和滋味的探討,通過不同加工方法,從不發酵、半發酵到全發酵一系列不同發酵程序所引起茶葉內質的變化,人們探索出了一些規律,從而通過不同的製造工藝,製成各類色、香、味、形品質特徵不同的六大茶,即綠茶、黃茶、黑茶、白茶、紅茶、青茶(烏龍茶)。
7. 什麼牌子的茶包比較好我想買綠茶茶包,要健康安全的。
茶包都不很好。
茶包大多使用片末茶作原料。
片末茶是茶葉製造過程中的副產品,
也就是下腳料,
而且很不衛生。
建議使用其他茶葉產品!
8. 2019立頓茶包到底安全嗎
立頓品牌的綠茶、鐵觀音和茉莉花茶三份樣品被檢測出含有高毒農葯滅多威,以及多菌靈和苯菌靈的農葯殘留。但當你上周邊超市和網購平台逛的時候,還是能發現有立頓茶在銷售。所以說,即便立頓曾面臨高毒農葯問題,但還是沒有退出過國內市場,其結果已瞭然。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一點。
立頓高毒農葯解決了嗎,2019立頓茶包到底安全嗎
歐盟對農葯滅多威最大殘留限量的規定僅為0.1mg/kg,而與歐盟農葯殘留標准相比,我國衛生部頒布的標准中規定最大殘留限量為3mg/kg,是其30倍,標准何其寬松。所以,不符合歐盟安全標準的立頓產品,如今卻能堂而皇之在中國被賣給國內消費者。
立頓高毒農葯解決了嗎,2019立頓茶包到底安全嗎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立頓茶中確實含有多種農葯成分,但茶類製品含有一定的農葯殘留是正常的,茶類產品也屬於農產品。只要使用了農葯的產品,都會含有一定的農葯殘留,即便是蔬菜和水果也含有一定的農葯,但經過清洗等處理之後上面的農葯殘留會少很多。
立頓高毒農葯解決了嗎,2019立頓茶包到底安全嗎
所以,2019年的立頓茶包到底安全嗎,還能不能喝,以其農葯含量仍在中國食品安全規定的范圍之內這一點來看,還是能夠喝的。當然,每個人對這個問題也都有自己的原則,若你實在難以消除內心對立頓茶農葯問題的憂慮,建議你買碧螺春、普洱等品種茶來日常飲用,這些茶比立頓茶的品質更好,並且肯定是沒有健康威脅的。
立頓高毒農葯解決了嗎,2019立頓茶包到底安全嗎
對於立頓等袋泡茶,盡量少喝為好,也不要長期飲用,喝的時候注意茶袋不能長時間或反復泡著。一般最多沖泡2~3次,袋泡茶就需要丟棄了,每次泡好後也應提出茶袋,不能讓它一直浸泡在水中。經過長時間沖泡後,茶包中的殘留農葯等有害物質會逐漸被浸出,對身體十分不利。
9. 市面上很多茶包都有烏龍白桃,這種茶包有什麼功效嗎
市面上很多茶包都有烏龍白桃,這種茶包有什麼功效嗎?
我們每天喝的茶葉中含有大量抗氧化劑,可以有效地修復受損細胞,抵抗皺紋和抗病毒。大部分人每次用完茶包都會直接扔掉。
事實上,你知道嗎?使用過的茶包還有很多特別的用途。
1、緩解皮膚發紅
熱天從外面回家,皮膚可能會被太陽曬傷,腫得有點紅。這時,將浸泡的袋泡茶浸泡在皮膚上,可以緩解腫脹狀態。
另外,在蚊子咬、唇皰疹、黑眼圈等症狀上貼上茶包後,也有緩解效果
2、除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