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十二生肖夏至節氣,怎樣養生與健康
中醫名著《黃帝內經》言:「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中醫注重陰陽養護,而十二生肖亦區分陰陽五行。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中醫言「五行可化生五穀,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由此可見,養生與五行的平衡息息相關。而下文將對十二生肖與五行養生的相關內容進行詳細闡述。
1、鼠與豬
鼠為子,豬為亥,鼠與豬為五行水。在夏至節氣里,火氣炎熱,水汽蒸發,水為人體器官的腎,是泌尿系統。因此,生肖鼠與豬在夏至節氣里,需適量飲水、飲食清淡,應特別要注意腎臟方面的健康養護。
2、牛、羊、龍與狗
牛為丑、羊為未、龍為辰、狗為戌,四者皆為五行之土。五行土在夏至節氣里,容易受到節氣影響,形成「火炎土燥」、「火氣酷暑」的格局。土在中醫學里象徵脾胃,也主皮膚。生肖為牛、羊、龍和狗的朋友,在三伏天,需注意保養身體,特別是皮膚、脾胃等的健康。
3、蛇與馬
蛇為巳火,馬為午火,巳午半會火局與夏至三伏火氣組合成火山熔岩之勢。中醫名著《黃帝內經》言:「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即春夏保養心和肝,秋冬保養肺和腎。夏火過旺會影響心臟與肝臟方面的健康,因此,生肖蛇與馬需要注意這方面的調理與養護。
4、兔與虎
兔為卯,虎為寅,寅卯邀辰局,今年為壬辰年,邀局成功,匯合三會木局。三伏天為一年最熱的季節,木旺匯聚,生助火勢。火主眼睛,主血液。生肖兔與虎的人應提防由於熬夜、操勞、奔波而導致的眼冒金星、頭昏眼花等情況出現。
5、猴與雞
猴為申,申為西北位;雞為酉,主兌卦,申酉金氣匯聚。夏至節氣里雖言:「火煉頑金」、「金無火不成器具」,但火旺金亦消融,主健康略差,不如人意。所以,生肖猴與雞應格外注意呼吸器官方面的疾病,加強身體保健。
B. 夏至養生飲食應該注意哪些
1、涼面防暑保健康
夏至的到來意味著炎夏的開始,不少地方的人們都會選擇食用涼面解暑。南方人一般食用的是麻油拌面、陽春面、過橋面等,而北方人主要吃的是打鹵面和炸醬面。
涼面有防暑、降溫、解除飢餓的功效,而且富含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如澱粉、粗纖維、維生素等,對人體十分有益。但需注意的是,涼面中的蛋白質含量較少,所以還應該適當搭配一些肉類、豆製品、雞蛋等。
2、注意衛生,防治“病從口入”
夏至前後,各種致病微生物的生長繁殖相對較快,所以食物十分容易腐壞變質。再加上此時人體腸道的防禦能力變弱,非常容易受到細菌的侵襲,因此病由口入的現象時有發生。
在飲食上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盡量不要剩菜剩飯;切忌過量食用冷飲;不食用過期、無標識、包裝破損的食物;不吃或少吃路邊攤販賣的麻辣燙、冷盤或者熟食;不吃生的和生腌的水產品;多吃“殺菌”類蔬菜,如大蒜、洋蔥、大蔥、韭菜、青蒜、蒜苗等。
3、略增酸味,止汗固表
由於夏至出汗較多,鹽分的損失較大,身體中的鈉等電解質也會有所流失,所以除了需要補充鹽分,還需要使用一些帶有酸味的食物。
中醫理論認為夏至前後應該多食用一些帶有酸味的食物,以達到固表止汗的效果。《黃帝內經·素問》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心主夏,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說的便是夏季需要食用酸性的食物有山茱萸、五味子、五倍子、烏梅等,這些食物不僅可以生津、去腥解膩,還有增加食慾的功效。
C. 夏至習俗,民間在夏至時都有哪些習俗
1、祭神祀祖
夏至時值農作物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有的地方舉辦隆重的「過夏麥」,系古代「夏祭」活動的遺存。消夏避伏:夏至日,婦女們即互相贈送摺扇、脂粉等什物。
2、「夏至」食品
「麥粽」與「夏至餅」:江南食俗,一般有麥粽、角黍、李子、餛飩、湯面等。《吳江縣志》:「夏至日,作麥粽,祭先畢,則以相餉。」不僅食「麥粽」,而且將「麥粽」作為禮物,互相饋贈。
夏至日,農家還擀麵為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等,祭祖後食用,俗謂「夏至餅」,或分贈親友。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
冬至日的習俗
各地在冬至時有不同的風俗,中國北方多數地方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吃餃子成為多數北方中國人冬至的風俗。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省滕州市流行冬至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
1、山東滕州羊肉湯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現山東滕州一帶,這天被稱作數九,節前會給長輩送諸如羊肉等禮品,數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湯,對個人對長輩對家庭都為圖個好兆頭。
2、江南米飯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D. 夏至節氣該如何解暑和養生
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夏至日的到來,也就意味著氣溫會開始持續升高,炎熱的夏天就要到來,所以大家也可以看到很多城市都發出橙色的高溫預警,在地圖上多個城市都變成了紅色。夏至到了之後,大家也要開始注意解暑養生,健康度過這個夏天。下面就給大家說說夏至節氣應該如何解暑和養生?
適當運動,不要經常喝冰冷的飲料
夏天氣溫非常高,只要稍微一動就很容易出汗,有些人看到天氣這么熱,往往不喜歡運動,雖然夏天不宜過於劇烈的運動,但是還是要適當地做一些,因為這些可以讓自己的身體保持健康,也能一直保持著愉悅的心情。相信很多人運動過後,最想要的就是一瓶冰冷的飲料,這樣一喝下去,整個人就透心涼,冰涼冰涼的,舒服極了,但是長期以往對身體會產生不好的影響,因為這樣很容易引起寒濕痹症,還有其他的一些疾病。
E. 夏至如何養生
夏至如何養生:
夏季天氣炎熱,人易疲倦,人體胃腸也易受暑熱的刺激,功能相對減弱,食慾欠佳.
夏季人體對睡眠的需求不同於冬春,適宜晚睡早起,午餐後安排40分鍾左右午休,同時注意防蚊蟲叮咬。盛夏紫外線強度大,進行室外工作和活動時,盡量避開烈日熾熱的正午,攜帶一些涼茶、藿香正氣液等清涼解暑物品,以防不慎中暑。出行提前半小時塗好防曬品,接觸陽光時戴上太陽鏡、撐防曬傘以免紫外線灼傷。
同時,夏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氧耗量大,不宜進行過於劇烈的運動。鍛煉的項目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並且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進行。運動過程中及運動結束後可多飲淡鹽開水、綠豆湯,禁大量冷飲,以免胃腸道痙攣。運動後應稍事休息再用溫水洗澡,切忌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以免體表擴張的血管驟然收縮損傷心腦血管系統。冷水刺激擴張的毛孔驟然收縮,身體的熱量散發不出,也易致中暑。
夏季出汗多,飲水也多,胃酸被沖淡,消化液分泌相對減少,再加上貪吃生冷食物,以至消化功能減弱,食慾不佳,因此夏季飲食宜清淡,多溫熱熟食、少冷飲生食。天熱人體代謝增強,營養消耗增加,必須加強蛋白質的補充,不可貪吃冷盤、蔬果而偏廢穀物、肉食、牛奶、禽蛋類的攝入。
此外,一年四季均應適當吃些苦味的食物,而夏季尤為適宜,尤其是夏至過後,盛夏來臨之際。
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維生素、生物鹼、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菌消炎、解熱去暑、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等多種醫療、保健功能。夏季吃苦味食物,能清泄暑熱,增進食慾。但要適量,否則傷胃。
如芹菜,性味甘苦,微寒,具有清熱利濕、平肝涼血的作用。經常食用,對咳嗽多痰、牙痛、眼腫者具有較好的輔助療效。此外,芹菜還具有降低膽固醇和血壓的作用。
如絲瓜,性味甘苦,有通經絡、行血脈、涼血解毒的功效。絲瓜清涼微寒,瓜肉鮮嫩,做湯或炒肉均可,具有清熱化痰的作用。
如萵筍,具有清熱化痰、瀉火解毒、利氣寬胸的作用,對兒童來說,還能起到幫助長牙、換牙的作用。
營養專家還提醒說,夏季人們出汗較多,不妨喝點帶苦味的飲料,啤酒、綠茶、苦丁茶都是不錯的選擇。
養生專家提醒說,為防止「中暑」,要保持樂觀情緒,注意戒躁戒怒,做到心靜;飲食宜清淡,少吃油膩食物;多飲水,以調節體溫,改善血液循環;居室要通風,要有充足的睡眠;遇到不順心的事,要冷處理,以消除苦悶,維護良好的情緒。
F. 夏至怎樣養生
夏至養生注意這幾個事項1、夏至養生先養心中醫專家指出,在中醫理論中,人和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自然界的四季消長變化和人體的五臟功能活動相互關聯對應。心對應「夏」,也就是說夏季心陽最旺,同時提醒人們,在春夏之交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點關注心臟保養。2、夏至養生之飲食養生夏至時節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熱生風,激發疔瘡之疾。3、夏至養生之運動養生運動調養也是養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夏季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有條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濱地區去療養、度假。鍛煉的項目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若運動過激,可導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傷陰氣,也宜損陽氣。在運動鍛煉過程中,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否則會引起寒濕痹證、黃汗等多種疾病。4、夏至養生之起居養生起居調養,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熱,「暑易傷氣」若汗泄太過,令人頭昏胸悶,心悸口渴,惡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體育鍛煉時,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加強防護。合理安排午休時間,一為避免炎熱之勢,二可恢復疲勞之感。每日溫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膚清潔涼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因為,溫水沖澡時的水壓及機械按摩作用,可使神經系統興奮性降低,體表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改善肌膚和組織的營養,降低肌肉張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抵抗力。另外,夏日炎熱,腠理開泄,易受風寒濕邪侵襲,睡眠時不宜扇類送風,有空調的房間,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更不宜夜晚露宿。5、夏至養生念好「三字經」夏至來了,飲食自然不能再按秋冬「菜單」來,否則很可能造成部分營養成分不足和失衡,進而影響正常神經調節與免疫調節等生理機能,引發疾病。專家表示:「念好『均、鹼、水』這三字訣就好辦了!6、夏至養生須防暑夏至期間,全國氣溫高、光照足、雨水也多,農作物生長旺盛。夏至過後,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就要到了。人的胃腸功能因受暑熱刺激,其功能就會相對減弱
G. 二十四節氣夏至來臨,我們今後需要如何養生
二十四節氣夏至來臨,在這期間我們需要通過飲食和規律來養生。夏季在半球中晝夜是比較長,也意味著氣溫持續升高。大家會發現很多地方都會有高溫預警,地圖中也會有很多城市都變為紅色。夏季來臨以後要注意解暑養生,這樣才可以健健康康的度過整個夏季。所以大家一定要了解,在夏至節氣中該怎樣正確的養生和結束。
到了夏季只要稍微運動很容易出汗,都喜歡待在家裡或者是空調房裡。但要想身體健康,保持愉悅的心情運動才是最關鍵的。建議大家在運動之後千萬不要喝冰冷的飲料,因為一旦喝下去整個人雖然感覺舒適,但身體根本都受不了。很容易引起畏寒,或者還會出現其他的病症,除此之外家裡要常備防暑的葯物已被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