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麥當勞是健康的食品嗎/
由麥當勞總裁患癌症所想到的..中新網11月23日電 據美聯社報道,麥當勞公司首席執行官查理-貝爾5月份已經確診患有結腸癌,他於22日宣布辭職並將專心與病魔抗爭。麥當勞公司被迫在七個月內第二次進行領導層的人事更替,目前已經任命該公司副主席吉姆-斯吉納擔任新的首席執行官。 麥當勞公司董事會還選舉美國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邁克-羅伯茨擔任公司總裁和首席運營官。麥當勞公司主席安德魯-麥肯納在一份聲明中稱:「查理是一個優秀的領導人,深受麥當勞成員的喜愛,我們完全理解和尊重他的決定。」另據麥當勞公司董事會發言人沃爾特-瑞克證實,貝爾將繼續擔任公司董事。 貝爾現年44歲,4月份接替因心臟病突然去世的吉姆-坎塔盧波擔任公司首席執行官。在接手新工作後不久,他就確診患有癌症。因為健康的原因,他多次缺席公司的重大活動,包括本月麥當勞全球經理在悉尼舉行的重要聚會。貝爾9月份重新回到醫院接受癌症治療,目前公司拒絕對他的病情的嚴重性和治療的狀況發表評論。 貝爾1975年加入麥當勞,幾乎干過公司的各種職位,15歲時從自己家鄉悉尼的一家餐廳干起,19歲時成為麥當勞在澳大利亞最年輕的連鎖店經理。 兼職出身的前麥當勞總裁因患癌症去世 享年44歲 http://news.tom.com 2005年01月17日15時11分 來源:北國網-半島晨報 天石/天籟 復制內容到剪貼板代碼:<SCRIPT src=" http://ad.tom.com/tomad/in/worldnewspip.js"> <script> 美聯社1月17日消息,以兼職開始其麥當勞生涯的前麥當勞總裁兼首席查理·貝爾因患癌症在澳大利亞去世,享年44歲。星期日晚上,麥當勞宣布了他的死訊。 去年五月,在上任僅一個月之後,查理·貝爾就被確證患有癌症。他於11月份辭去了首席執行官職務,接受治療。上個月早些時候,貝爾和他的家人返回悉尼繼續接受治療。 麥當勞發言人沃爾特·里克拒絕透露貝爾是在家中還是在醫院去世的。據他稱,現在還沒有安排葬禮的相關事宜。 麥當勞董事會主席安德魯·麥肯納給與了查理·貝爾很高評價,他說:「查理·貝爾把一切都給了麥當勞,即使在住院和治療期間,他仍然自豪果斷地領導著麥當勞。」 麥當勞的前總裁兼執行官佛瑞德特納在一項聲明中稱:「查理是和麥當勞一起成長起來的。他總是講麥當勞的事務放到首要地位。他的愛心,他旺盛的精力,以及他對生活和事業的熱愛感染了每一個接觸過他的人。」 前麥當勞總裁兼首席運營官查理-貝爾簡介 總裁兼首席運營官查理·貝爾,負責公司在118個國家的超過3萬家麥當勞餐廳的經營和管理,並自2003年1月1日起開始進入董事會。 2004年,他曾是麥當勞公司的歐洲區總裁,負責管理歐洲地區的6000家麥當勞餐廳。 此前,他曾是公司在亞洲/太平洋、中東和非洲地區的總裁。他15歲起開始在澳大利亞悉尼的Kingsford餐館兼職打工,19歲就成為澳大利亞最年輕的餐廳經理。27歲他當上副總裁,29歲進入董事會。1983到1985年之間,貝爾為麥當勞公司設在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發展公司工作,同瑞典、挪威、荷蘭以及比利時的合作夥伴及授權發展商(developmental licensee)合作。他還擔任過運營主任和地區經理,1990年出任負責市場的副總裁。1993年,貝爾被任命為麥當勞澳大利亞公司的執行董事。麥當勞總裁剛去世即遭挖苦:他是吃漢堡吃死的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2日02:16 信息時報 本報綜合報道 當地時間4月19日,麥當勞前掌門人吉姆·坎塔盧波因心臟病發去世。20日,就在他屍骨未寒之時,已經有人開始批評麥當勞,並表示坎塔盧波的猝死就是因為食用太多漢堡包、薯條的結果。坎塔盧波不少生前老友站出來,對這種刻薄言論加以譴責。 生前大力替漢堡「減肥」 坎塔盧波的好友、阿迪達斯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史蒂芬·阿迪達斯直言,在這個時刻批評死者,很不人道。麥當勞一些員工則說,無論如何坎塔盧波都不是應該被責怪的人。在他的任內,數十名美國肥胖人士起訴麥當勞食品不利健康,還有人提出了「垃圾食品」的概念。而為了對抗這些批評,坎塔盧波不斷嘗試改變麥當勞,大力提倡增加一些新鮮水果、蔬菜類的食品,並努力為麥當勞的漢堡、薯條等產品「減肥」。 因工作需要必須吃快餐 然而這些努力在麥當勞的批評者看來微不足道。事實上,坎塔盧波平常確實很愛食用漢堡、薯條。他平日在麥當勞位於芝加哥郊區的總部工作,在這個偏遠的地方,除了麥當勞的快餐店之外,很難找到其他餐館;而且總部還有一間特殊的麥當勞餐館,經理們可以在此品嘗到所有正在試驗中的快餐產品——食用這些東西是他們工作的一部分,逃都逃不掉。 此外,坎塔盧波還經常走訪世界各地的麥當勞連鎖店,並必須不厭其煩地吞下味道相差無幾的漢堡、薯條。他說:「身為總裁,到連鎖店視察的時候,如果不吃那裡的食品,會讓人感到很奇怪。」 目前還無人能證明坎塔盧波的死的確與快餐有關,但類似人身攻擊事件此前也在美國發生過。2002年1月,美國第三大漢堡快餐連鎖店溫迪漢堡的總裁大衛·托馬斯患肝癌逝世,享年69歲;1999年12月,溫迪漢堡的總裁高登·迪特心臟病突發逝世,享年56歲。他們死後,批評者都說「漢堡是他們英年早逝的主要原因」。.,。
2. 麥當勞就算是垃圾食品也要比大多數中餐健康,這樣的觀點你贊同么
我是完全認同的。
麥當勞等西式快餐被打上易發胖的「垃圾食品」的標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熱量高。這類快餐缺乏蔬菜水果,因為快餐的本質要快於是肯定是要提前准備好,於是大部分不容易保持的蔬菜就不能大量存在,於是只剩下一種生菜。而生菜又幾乎都是水分,其實可以忽略不計的感覺。除以以外,還有主食質量低,這不僅僅是麥當勞肯德基的問題,是所有西式飲食都有的,哪怕你去比較高級的餐館,他們提供給你的主食也是大體——炸薯條,土豆泥之類的。
但是在西餐廳,因為處理的方便簡潔,且多是油炸和冷食,所以相對來說比較衛生,類似麥當勞啊,我還曾經做過小時工,專門負責包漢堡,他們的工作間要求嚴格,還是比較衛生的。這也就是為什麼說,麥當勞就算是垃圾食品也比中餐健康。
3. 麥當勞健康嗎
相比小餐館,無論是衛生還是品質,都是有保證的,但,這些洋快餐在國外是比較低級的產品,熱量高,營養價值低,不過他們也偶爾會吃的。每月去吃上一次,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還有就是,麥當勞的肉類含有激素,吃了對小孩子的發育不好。
4. 如今健康理念當道,為何麥當勞的業績還算不錯
快餐相對市場需求,健康已經排在第二位了,價格和味道才是第一選擇。而且麥當勞只是會促進長胖,並不是不健康。從實業,到貿易,到電子商務,到平台,再到多格式集成。盡管成功背後的故事各不相同,但有一些共同點是可以模仿和學習的。麥當勞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無論是來自其全球品牌管理還是對實際表現的反饋。在許多人眼裡,麥當勞不再是一般意義上的「成功企業」,而是「超級巨無霸」的存在。60多年來,它一直保持著全球領先的業績,每天有30,000多家商店接收和交付相同質量的產品和服務。作為麥當勞中國的第一批團隊成員之一,在張頤武看來,麥當勞的成功不是時間和地點的偶然,而是管理上的勝利,這是其「過程為王」的關鍵。
三、用一流的系統武裝三流員工,創造一流的績效人才是可以復制的嗎?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認為你做不到,那就是你沒有找到關鍵點:用過程來修正員工的個人經歷,用過程來培養人才,用過程來建立裝配線來復制員工,用過程來武裝沒有經驗和平庸的員工,你仍然可以獲得一流的績效。麥當勞人才繁殖最快,只需3天。在這個領域,麥當勞很難找到競爭對手:麥當勞是模仿員工和管理層的典範。
許多企業認為很難招聘到人才,更不用說復制人才了。那是因為所有想招募的人都是「有能力的人」。能乾的人是稀缺資源,市場上有更多的普通人。而且這個過程可以把「普通」變成「一流」,這樣普通人也可以達到「能乾的人」的效果。麥當勞的成功顯然不是「漢堡和薯條」的新鮮,而是通過標准化流程復制標准化人才的成功。
5. 麥當勞比肯德基健康嗎
麥當勞比肯德基也是不健康的,都屬於快餐類的高油脂食品,一定要少吃才是更加健康的啊。
6. 麥當勞的好處
好處和壞處分別如下:
優點。麥當勞里邊的油炸食品是一種嗜好性食品,特點是外酥里嫩,口感酥脆,香氣濃郁,別看是高溫加工,其實產品裡面溫度並不高,也能有效保存營養成分,能量足,對於不討厭油膩食品的來說,吃起來絕對是一種享受,補充能量也很給力。
缺點。麥當勞里邊的油炸食品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膨鬆劑及色素等物質,反式脂肪酸進入人體後,在體內代謝、轉化,可以干擾必需脂肪酸EFA和其他正常代謝,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導致患糖尿病的危險增加;導致必需脂肪酸缺乏;抑制嬰幼兒的生長發育
7. 每餐都吃麥當勞對身體有何好處和壞處
從營養學的角度講,麥當勞肯德雞等洋快餐被國際營養界稱為垃圾食品。請看下面資料: 無論何時路過洋快餐店,我們總能看到人聲鼎沸的熱鬧場面。愛子心切的家長們都樂意帶自己的孩子到肯得基去吃金燦燦的雞腿。有的孩子會因為能吃上一頓洋快餐而回味無窮;有的人會以請同伴吃洋快餐來顯擺自己的慷慨和闊綽;而有的人卻早以把洋快餐融入生活的每一天。 在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全球十大垃圾食品中,麥當勞、肯得基之類洋快餐的主打食品——油炸類食品,位居十大垃圾食品之首,此外還有汽水可樂類食品、冷凍甜品類食品、燒烤類食品……都在十大垃圾食品范圍之內。由於快餐食品營養嚴重失衡,所以國際營養學界稱「洋快餐」為「Junk Food」,即「垃圾食品」! 在麥當勞和肯德雞快餐中含量很高的化合物被證明有致癌作用。 洋快餐中的漢堡包、炸薯條、炸雞、比薩等,由於脂肪含量過高,不僅會增加體重,對於青少年正在發育的大腦也將造成永久的傷害。兒童經常食用可樂、汽水、糖果、薯條、薯片、漢堡包等食品,容易造成營養素缺乏,不長個兒。 2002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曾公布,針對各種品牌「洋快餐」中的油炸薯條、薄脆餅、烤豬肉與水果甜點上的棕色脆皮以及大量油煎油炸快餐食品所進行的化驗表明,有的丙毒含量超過標准400倍。 據統計,在美國,大約有37%的少年兒童體內脂肪含量過高,大約每三個成人中就有兩個人屬於超重或者肥胖。美健康專家也把罪魁指向「洋快餐」。北京小胖墩兒已由1990年的3%上升到去年的13.8%。吃洋快餐正是造成小胖墩增多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以是眾所周知的事實。 2005年1月《華盛頓郵報》刊載了彼得�6�1古德曼的文章——《快餐咬了中國文化一口》,文章指出:對28個國家的1.44萬名成年人調查發現,在中國、41%的受訪者每周至少要吃一次「洋快餐」,而在美國這個數字為35%。文章披露:麥當勞在中國105個城市有600多家分店;肯德基炸雞店在中國則擁有1200家分店,2004年一年新開了270家分店,2005年至少還要開張200家。文章說:「中國目前約有兩億人體重超重,600萬人肥胖。公共醫療專家認為,『洋快餐』消費日益增多是造成中國糖尿病和高血壓發病越來越多的首要原因。」 在網上隨意點擊「洋快餐」、「洋快餐與疾病」即能得到無數條如上關於洋快餐的危害的相關報告或調查。 英國政府近日發表的一份公眾健康白皮書計劃規定,為了防止兒童肥胖現象在英國蔓延,英國政府將實施一項新政策,禁止電視頻道在兒童觀看電視的黃金時段播放任何「垃圾食品」廣告,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正為減肥不再吃垃圾食品。 在英國,一些人在快餐店門口「站崗」,勸阻他人進店消費 在墨西哥,政府下令禁止給3歲以下的嬰兒吃三明治 …… 在大洋彼岸的人們開始拒絕垃圾食品時,我們卻還在為它的美味樂此不疲。對於身體的無益並無足輕重,承如魯迅所言:「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國人崇洋媚外的心理才是真正使垃圾食品根深蒂固的根源。 「對於年輕人來說,眼下他們在扮演著洋快餐消費的主力軍。這些人喜歡洋快餐,原因要復雜得多。最關鍵的不一定是洋快餐的口感如何地道,也不是其價位低廉,恐怕和不少年輕人的虛榮心有關。在中國的「洋快餐族」看來,能坐到麥當勞、肯德基等美國招牌的快餐店裡用餐,自我的感覺是自己的品位隨之高了許多。換言之,他們享用洋快餐,品味的不是麥當勞究竟好吃與否,而是在得到某種自我陶醉。其實,一般的年輕人也懂得,這些洋快餐,在美國也無非不過是些大排檔,和咱們的地攤飯館沒啥區別。然而,因盲目崇洋媚外衍生的奴性意識,無形中左右了他們的消費習慣。所以,想靠政策有限遏制洋快餐,估計前景不大可能樂觀。」(原引《工人日報》) 當然,肯得基、麥當勞的經營者也不是傻瓜,近來的廣告中,也不乏有對於洋快餐營養化改良的宣傳。打出了新招牌「中式餐」。然而,誰都明白幾乎很少人是沖著中餐而選擇洋快餐店。只能說,這是他們的精明之處,當有人質疑這個全球通用的死穴——營養時他們可以拿來搪塞「看,你說沒營養,怎麼樣,我們有中餐,你們自己吃的,有營養了吧!」當然,他們還要中國生存,他們不敢說出口。可是,如果等到他們說出口的那一天,這便要成為一個民族的悲哀。中餐,中國人自己的食物,卻淪為洋人向中國人掠奪的工具;成為洋食品的庇護傘。 在美國,失業人口高達800萬,3500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而沒有上健康保險的人更是多達4000萬。對那些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來說,垃圾食品是他們賴以為生的主要食物。而在我國,國人人均消費一頓洋快餐的費用,卻可抵貧困地區國民一年的醫葯費。懸殊的價格差異值得叫人質疑洋快餐的價格在國內是否合理。而人們寧願把人民幣面帶喜色地交到美國人受里,也無人把關心貧困地區的行動當成家常便飯,也正是由於無知,麥當勞、肯德基每年在中國因為我們都不習慣要發票的原因而撈走將近20億元的稅收收入。 若要使洋快餐在中國土地上消失,只要國人崇洋媚外的心理一日不消便無從談起。這並不是狹隘的種族觀念,其他國度的優秀文化故然要學習,但對於對民族乃至人類有百害而無一利的文化就要堅決抵制。而國企對於中華傳統飲食無法突破狹隘的地區觀念從而與洋快餐相抗衡也必須負起責任。為什麼有著千年文明的華夏飲食還不敵日本壽司、美國快餐來得普遍?中國的飲食文化,不是從一桌供帝王將相享用的滿漢全席開始的。 我還是強烈建議你少吃點吧,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啊!
8. 麥當勞健康嗎 知乎
麥當勞肯定不算是健康食品,高鹽、高油、高糖,不過偶爾吃還是挺美味的。
9. 吃麥當勞是健康的嗎
不健康...麥當勞的食物的卡路里很高~~!!長期食用對健康有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