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健康人腫瘤篩查,腫瘤標志物和影像檢查(X線、CT、核磁共振等)哪個敏感度高呢
腫瘤篩查是早期發現癌症和癌前病變的重要途徑。體檢中各項血液檢查指標,B超、X光、肛門直腸指檢,婦科體檢中的巴氏塗片、乳腺鉬鈀攝片等都是常用的篩查腫瘤的方法。 具體人查何種標志物或者影象學因具體腫瘤而異。
影像學(X線、CT、核磁共振等)查出來的話一般比較晚,相當於從小到大,最好是細胞活檢,最為准確。
腫瘤篩查的檢查項目 1、血液檢查 血液檢查是體檢中查出早期癌症的重要手段,檢測血液中各種腫瘤標志物指標是否升高,則可發現、鑒別各種惡性腫瘤。如:甲胎蛋白AFP可查原發性肝細胞癌、生殖腺胚胎性腫瘤。癌胚抗原CEA明顯升高時,常見有結腸癌、胃癌、肺癌、膽管癌;存在肝癌、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時也有升高。 2、婦科體檢中巴氏塗片 採用巴氏染色的方法,可檢測早期宮頸癌,檢出率約60%~70%。 3、B超 利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術,可清晰地發現全身大多數器官是否有腫塊及病變。 4、X線胸片 X線穿過人體後,因器官、組織密度不同呈現影像,由此可直接顯示肺部腫瘤,也可通過肺氣腫、阻塞性肺炎、胸水等間接性改變尋找胸部腫瘤。 5、肛門直腸指檢 大致可以確定距肛緣7厘米~10厘米的肛門、直腸有無病變和病變的性質。 6、胃鏡和腸鏡 直接用肉眼觀察胃、腸黏膜的色澤、血管紋理、腺體開口形態,來識別有無病變,對可疑病灶可做活檢確診。 如何正確選擇腫瘤篩查模式呢? 1、長期吸煙或接觸有毒有害氣體史,定期胸x線檢查和腫瘤標志物(CEA、SCC,NSE、TPA)聯合檢查。 2、中年婦女定期作紅外線乳腺掃描檢查和腫瘤標志物(CEA、CAl5-3、TPA)聯合檢查。腫塊明顯則作乳腺穿刺查癌細胞。 3,35歲以上婦女及人乳頭瘤病毒感染(HPV)是宮頸癌的高風險人群,應定期作陰道脫落細胞學檢查,或薄層細胞製片技術檢查(TCT)和腫瘤標志物(SCC、CAl25、TPA)聯合檢查。在陰道鏡下作病理活檢進行確診。 4、如果你處於肝癌高發區,或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特別是乙肝和丙肝),建議你做B超、乙肝五項標志物和腫瘤標志物(AFP,AFU)聯合檢查。 5、處在鼻咽癌的高發區,應定期作病毒檢查,必要時作穿刺細胞學檢查及病理活檢來確診。 6、有慢性胃病史作胃鏡及腫瘤標志物(CEA、CA72?4、CA19?9、CA242)聯合檢查。電鏡下取胃粘膜組織活檢確診。 7、胰腺癌臨床容易誤診,疑為胰腺癌應作B超及腫瘤標志物(CEA、CAl9?9、CAl25、CA50)聯合檢查。 8、持續便血者選作腫瘤標志物(CEA、CAl9-9、CA50)聯合檢查。直腸組織活檢確診。 9、疑為卵巢癌做B超及腫瘤標志物(CEA、CAl25、CAl9?9)聯合檢查;腹腔鏡取卵巢組織活檢確診。 10、中老年男性易患前列腺癌,需腫瘤標志物(PSAl趴P)聯合檢查。 11、如你常有頭暈,低熱,面色蒼白、貧血、肝、脾及淋巴結腫大,出血或出血點,做血常規和血細胞塗片檢查是最簡便實用的。如血像中提示有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只要抽點骨髓做細胞學檢查就可作出診斷。
⑵ 基因檢測都適合哪些人群
基因檢測是通過血液、其他體液、或細胞對DNA進行檢測的技術。基因檢測通過分子生物學和分子遺傳學的手段,檢測出DNA分子結構水平或蛋白表達水平是否異常。
1基因檢測
基因檢測可以診斷疾病,也可以用於疾病風險的預測。疾病診斷是用基因檢測技術檢測引起遺傳性疾病的突變基因。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基因檢測是新生兒遺傳性疾病的檢測、遺傳疾病的診斷和某些常見病的輔助診斷。
針對普通人群,它能檢測我們身體中具有什麼樣的「疾病易感基因」,決定我們是不是高危人群,好比地雷的探測儀,能探測到傷害我們健康的「地雷」。So基因檢測對疾病高危人群的篩查,提供了更明確的標准。
針對已病患者(主要針對癌症患者),基因檢測可針對標記物進行分析與鑒定,從而精確尋找到疾病的原因和治療的靶點,指導靶向葯選擇,提高疾病診治的效益。
2什麼人適合做基因檢測
1、有家族患病史的人群
經常有人問:「親人生病了,我會不會也生這個病?」一般來說,只要和你有血緣關系的人生過某種疾病(例如,癌症、原發性高血壓、冠心病、癲癇,智力障礙、自閉症、遺傳性耳聾、兒童先天性疾病等),就說明你有該疾病的家族史,都屬於高危人群,患該疾病的風險會比較高。
建議選擇檢測相應遺傳疾病位點的產品,這類產品價格相對不貴,而且基本上針對的位點都是研究比較成熟的,對特定的疾病類型是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的。
2、家庭寬裕,關注健康人群
如果自己的經濟條件允許,也可以直接選擇高通量外顯子測序技術(推薦),或者極高通量的SNP晶元技術的檢測產品,選擇這類產品除了可以拿到解讀的報告外,更為關鍵的是可以獲取關於個人基因組的原始數據。
例如:基因檢測界中的「大佬」——成人全外顯子基因檢測,可篩查22000個基因,內容包括癌症、心臟病、老年神經系統疾病等超過6000多種基因相關疾病及340種葯物反應。
3、對基因檢測感興趣的人群
對於那些對自己基因感興趣的人群,例如想知道自己身體特質、想了解自己的祖源等,也可選擇相應的消費型基因檢測,但從實際指導意義來上來說,並無太大價值。
另外,長期接觸化學污染、重金屬污染、核污染和接觸有毒有害物質的人群;不良生活習慣人群;也可結合自身身體情況選擇做針對性的基因檢測,或者全面性基因檢測。
⑶ 健康體檢的簡介
健康體檢是用醫學手段和方法進行身體檢查,這里包括臨床各科室的基本檢查,包括超聲、心電、放射等醫療設備檢查,還包括圍繞人體的血液、尿便的化驗檢查。健康體檢是以健康為中心的身體檢查。一般醫學家認為健康體檢是指在身體尚未出現明顯疾病時,對身體進行的全面檢查。方便了解身體情況,篩查身體疾病。即應用體檢手段對健康人群的體格檢查,就是「健康體檢」,或稱之為「預防保健性體檢」。
健康體檢用於了解受檢者健康狀況,根據檢查結果,明確有無異常體征,進一步分析這些異常體征的性質。有些異常體征本身就是生理性變異,可以定期復查,有些異常體征可能是疾病危險因素,需要通過健康促進手段去干預和糾正;而有些體征則就是疾病的診斷依據,需要進一步檢查和確診。
體格檢查是醫療的診斷環節,是醫療的第一步,是針對症狀或疾病及其相關因素的診察手段。由於以往都是有病才去找大夫,一般把以疾病診治為目的的體檢,稱之為「醫療性體檢」。在辦理入職、入學、入伍、駕照、出國、結婚、保險等手續時的體檢,是以某項特定工作或行為的體檢,稱之為「社會性體檢」。而針對未病、初病或將病的健康或亞健康人群的體檢,屬於健康體檢。
⑷ 健康人群包括哪些
1 傳統醫學中的「亞健康」
我們通常說患了疾病,但在古代「疾」與「病」含義不同。「疾」是指不易覺察的小病(疾),如果不採取有效的措施,就會發展到可見的程度,便稱為「病」。這種患疾的狀態,現代科學叫「亞健康」或「第三狀態」,在中醫學中稱「未病」。
「未病」不是無病,也不是可見的大病,按中醫觀點而論是身體已經出現了陰陽、氣血、臟腑營衛的不平衡狀態。我們的祖先早就意識到,有了疾病除積極尋找除疾之法外,還積累了許多預防疾患的措施。《黃帝內經》有日:「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兵,不亦晚乎?」由此可鮮明地看出我們的祖先已認識到對疾病應「未雨綢纓、防患未然」的重要。
2 現代醫學中的亞健康
亞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狀態,這是一類次等健康狀態(亞即次等之意),是界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狀態,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狀態」、「中間狀態」、「游離(移)狀態」、「灰色狀態」等的稱謂。是處於疾病與健康之間的一種生理機能低下的狀態,亞健康狀態也是很多疾病的前期症兆,如肝炎、心腦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等等。亞健康人群普遍存在六高一低,即高負荷(心理和體力)、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體重、免疫功能低。
細究之,亞健康是個大概念,包含著前後銜接的幾個階段:其中,與健康緊緊相鄰的可稱作「輕度心身失調」,它常以疲勞、失眠、胃口差、情緒不穩定等為主症,但是這些失調容易恢復,恢復了則與健康人並無不同。它約占人群的25%~28%。
這種失調若持續發展,可進入「潛臨床」狀態,此時,已呈現出發展成某些疾病的高危傾向 ,潛伏著向某病發展的高度可能。在人群中,處於這類狀態的超過1/3,且在40歲以上的人群中比例陡增。他們的表現比較錯綜,可為慢性疲勞或持續的心身失調,包括前述的各種症狀持續2個月以上,且常伴有慢性咽痛、反復感冒、精力不支等。也有專家將其錯綜的表現歸納為3種減退活力減退、反應能力減退和適應能力減退。從臨床檢測來看,城市裡的這類群體比較集中地表現為三高一低傾向,即存在著接近臨界水平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度和免疫功能偏低。
另有至少超過10%的人介於潛臨床和疾病之間的,可稱作「前臨床」狀態,指已經有了病變 ,但症狀還不明顯或還沒引起足夠重視,或未求診斷,或即便醫生作了檢查,一時尚未查出 。嚴格地說,最後一類已不屬於亞健康,而是有病的不健康狀態,只是有待於明確診斷而已 。因此,扣除這部分人群,也有不少研究者認為亞健康者約占人口的60%。
國內外的研究表明,現代社會符合健康標准者也不過占人群總數的15%左右。有趣的是,人群中已被確診為患病,屬於不健康狀態的也佔15%左右。如果把健康和疾病看作是生命過程的兩端的話,那麼它就像一個兩頭尖的橄欖,中間凸出的一大塊,正是處於健康與有病 兩者之間的過渡狀態---亞健康。
【亞健康的狀態】
1、「將軍肚」早現。30~50歲的人,大腹便便,是成熟的標志,也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壓、冠心病的伴侶。
2、脫發、斑禿、早禿。每次洗發都有一大堆頭發脫落,這是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所致。
3、頻頻去洗手間。如果你的年齡在30~40歲之間,排泄次數超過正常人,說明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開始衰退。
4、性能力下降。中年人過早地出現腰酸腿痛,性慾減退或男子陽痿、女子過早閉經,都是身體整體衰退的第一信號。
5、記憶力減退,開始忘記熟人的名字。
6、心算能力越來越差。
7、做事經常後悔、易怒、煩躁、悲觀,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8、注意力不集中,集中精力的能力越來越差。
9、睡覺時間越來越短,醒來也不解乏。
10、想做事時,不明原因地走神,腦子里想東想西,精神難以集中。
11、看什麼都不順眼,煩躁,動輒發火。
12、處於敏感緊張狀態,懼怕並迴避某人、某地、某物或某事。
13、為自己的生命常規被擾亂而不高興,總想恢復原狀。對已做完的事,已想明白的問題,反復思考和檢查,而自己又為這種反復而苦惱。
14、身上有某種不適或疼痛,但醫生查不出問題,而仍不放心,總想著這件事。
15、很惱煩,但不一定知道為何煩惱;做其他事常常不能分散對煩惱的注意,也就是說煩惱好像擺脫不了。
16、情緒低落、心情沉重,整天不快樂,工作、學習、娛樂、生活都提不起精神和興趣。
17、易於疲乏,或無明顯原因感到精力不足,體力不支。
18、怕與人交往,厭惡人多,在他人面前無自信心,感到緊張或不自在。
19、心情不好時就暈倒,控制不住情緒和行為,甚至突然說不出話、看不見東西、憋氣、肌肉抽搐等。
20、覺得別人都不好,別人都不理解你,都在嘲笑你或和你作對。事過之後能有所察覺,似乎自己太多事了,鑽了牛角尖。
我們可以對照以上「信號」自我檢查,具有上述兩項或兩項以下者,則為「黃燈」警告期,目前尚無需擔心,具有上述3~5項者,則為一次「紅燈」預報期,說明已經具備「過勞死」的徵兆;6項以上者,為二次「紅燈」危險期,可定為「疲勞綜合征」———「過勞死」的「預備軍」。另有三種人易「過勞死」:一是有錢(有勢)的人,特別是只知道消費不知道保養的人;二是有事業心的人,特別是稱得上「工作狂」的人;三是有遺傳早亡血統又自以為身體健康的人。
⑸ 很多人都是亞健康狀態,如何自己檢查
1、身體總是莫名的疲憊
正常的人經過了一整夜的休息之後,第二天就會變得精神飽滿,身體也不會感覺很疲累,可是如果你的身體是亞健康的狀態,那麼就算是你晚上休息的很好,但是第二天起來依舊是感覺很疲憊,然後整個人看起來都沒有精神,甚至還會出現頭暈目眩的情況,這些都是亞健康的表現。還有亞健康狀態的人,在晚上的時候總是容易驚醒,或者是長時間睡不著。
結語:
在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都是亞健康的狀態,但是自己還不是很了解,所以通過以上這三點,好好地去對比一下,你有沒有處於一個亞健康的狀態,如果要是有的話,要及時的去調整,因為這樣時間久了,就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哦。
⑹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健康
?測一測自己是不是有亞健康或亞健康到了什麼程度:如果你的累積總分超過50分,就需要坐下來,好好地反思你的生活狀態,加強身體運動和營養搭配等;如是累積總分超過80分,趕緊去醫院做一個檢測或是找一個專業保健師進行咨詢,或是申請休假。
1、早上起床時,常有頭發掉落。(5分)
2、情緒有些抑鬱,常對窗外發呆。(5分)
3、害怕走進辦公室,厭倦工作。(5分)
4、不想面對同事,有自閉症趨勢。(5分)
5、工作效率不高,上司已對你不滿。(5分)
6、工作1小時,身體倦怠,胸悶氣短。(10)
7、昨天想好的事,今天怎麼也記不起來了,而且近些天來,經常出現這種情況。(10)
8、工作情緒始終無法高漲,最令自己不解的是:無名火氣很大,但又沒有精力發作。(5分)
9、一日三餐,進餐甚少,排除天氣因素,即使口味適合自己的菜,近來也如同嚼臘。(5分)
10、盼望早早的逃離辦公室,為的是能夠回家,躺在床上休息片刻。(5分)
11、對城市的污染、雜訊非常敏感,比常人更渴望清幽、寧靜的山水,休息身心。(5分)
12、不再像以前那樣熱衷於朋友的聚會、有種強打精神、勉強應酬的感覺。(5分)
13、晚上經常睡不著覺、即使睡著了,又老是在做夢的狀態中,睡眠質量糟糕。(10分)
14、體重有明顯的下降趨勢,早上起來,發現眼眶深陷,下巴骨突出。(10分)
15、感覺免疫力在下降,春、秋季流感一業,自己首當其中,難逃"流運"。(5分)
16、性能力下降,妻子(或丈夫)對你明顯地表現了性要求,但你卻沒有什麼慾望。(5分)
三、走出亞健康危害健康的地帶
亞健康狀態介乎健康與疾病之間,是非病非健康的過渡狀態。生活方式疾病不是在一瞬間發生的。在疾病出現前身體會出現許多亞健康症狀,如乏力、疲勞、失眠、消瘦、食慾不振、肌肉酸痛、胸悶心慌、易激動、易煩躁、沒精神或感覺生活沒有意義等,預示著明天可能各種嚴重軀體病變的來臨。專家們認為,亞健康是病前狀態、臨床前期、疾病先兆。出現亞健康就是給健康亮了黃燈,只要注意還可以恢復。
亞健康是個大概念,有些接近於健康,有些接近於疾病。其中,與健康緊緊相鄰的可稱作"輕度心身失調",它常以疲勞、失眠、胃口差、情緒不穩定等為主症,但是這些失調容易恢復。如果放任這種失調持續發展,可進入"潛臨床"狀態。這種狀態在40歲以上的人群中比例陡增。他們的表現被專家歸納為3種減退:活力減退、反應能力減退和適應能力減退。表現為慢性疲勞或持續的心身失調,常伴有慢性咽痛、反復感冒、精力不支等。這類群體比較集中地表現?quot;三高一低"傾向,即存在著接近臨界水平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度和免疫功能偏低。這多是那些忽視查體、漠視健康的人。
每個人的健康和壽命60%取決於自己。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既有墜入疾病深淵的可能,更有成為健康人的希望,關鍵是看你如何善待自己。
要走出亞健康,除了保持平衡的生活規律、加強體育鍛煉、善待壓力外,進入30歲以後應定期體檢,留心身體發出的異常信息。這樣的信號有很多,如不痛不癢逐漸增大的腫塊,持續性消化不良伴消瘦,久治不愈的乾咳伴痰中帶血,原因不明的大便帶血或大便習慣性改變,久治不愈和反復發作的皮膚潰瘍、癤、癰,經常性頭暈、頭脹痛、胸心痛等。
專家認為,當你頻繁出現非疾病原因的頭暈頭痛、目眩、面紅目赤、口乾口苦、心悸失眠、記憶力減退、食慾不振、易怒、焦躁等症狀時,說明你已過於疲勞,身體需要調整。如果同時伴有性慾降低、性功能衰退甚至對人生失去信心時,說明你已嚴重超負荷。這些症狀都是身體受不了而傳遞出來的信號,提醒改採取保健醫療措施了。
⑺ 請教,功能醫學健康預警檢測適合哪類人群
功能醫學健康預警檢測是通過毛發檢測人體各組織、器官在基本粒子水平上的微弱磁場活動變化,從疾病的源頭發現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及致病因素,發現人體內最早期的異常改變,達到對疾病的預警、預報作用的檢測項目。可全面和准確了解人的身心健康情況,對人體健康狀況進行全面的解讀,預判未來的健康趨勢。
目的是以下幾個方面:
可以早知道自己是否有家族性疾病的基因。
可以早知道、早預防、早治療。
可以避免人們盲目補充保健品及葯品。
可以根據自己的遺傳特點理性的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⑻ 怎樣正確認識健康體檢與健康管理
健康體檢是以健康為中心的身體檢查。一般醫學家認為健康體檢是指在身體尚未出現明顯疾病時,對身體進行的全面檢查。方便了解身體情況,篩查身體疾病。即應用體檢手段對健康人群的體格檢查,就是「健康體檢」,或稱之為「預防保健性體檢」,簡單來說針對未病、初病或將病的健康或亞健康人群的體檢,屬於健康體檢。
而健康管理是指一種對個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險因素(health risk factors)進行檢測、分析、評估和干預的全面管理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