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身體健康的標準是什麼
(1)精力充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緊張和疲勞。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巨細不挑剔,工作有效率。
(3)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
(5)具有抗病能力,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6)體重得當,身材均勻,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不發炎。
(8)牙齒清潔,無空洞,無齲齒,無痛感;齒齦顏色正常,不出血。
(9)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10)肌肉、皮膚富有彈性,走路輕松有力。
B. 健康標準是什麼
生理心裡和社會三者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所下的定義是「健康是指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而不僅僅是軀體無病。」所以不經常生病或沒有殘疾,不等於完全健康。而長壽也不是健康的唯一目的。健康除了避免經濟損失外,更重要是它促進社會生產發展和促進家庭美滿幸福。因此,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1.什麼是健康?
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肉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它包含了身體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
傳統的健康觀念主要是指一個人生理功能狀態良好,沒有疾病或病症,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僅是軀體沒有疾病,而且還是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的道德健康。」健康是人的基本權利之一,已日益成為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標志,健康是生活質量的基礎,是人類自我覺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狀態,健康有著豐富深蘊的內涵。
2.健康的標志有哪些?
為了在疾病侵襲身體時有所警覺,人們首先必須了解健康的標志,背離這些標志的任何徵兆,都意味著是一種警報,現闡述一些健康的標志:
一、較強的抵抗力。健康的人不易得病,對流行病的致病因素,具有較強的耐受力和抵抗力。
二、具有較強的恢復力,一旦感染了疾病,恢復較快。
三、性格開朗,充滿生命活力,健康的人總是心情愉快、精力充沛、生氣勃勃、富有進取精神
四、正常的體溫、心率、呼吸及正常體重。 ·
五、食慾旺盛及正常的消化功能。
六、健康的牙齦和口腔粘膜。
七、皮膚光滑、柔韌、富有彈性、膚色健康。
八、光滑並帶光澤的頭發,緊緊地附著於頭皮。
九、堅固、微紅的指甲,不易破裂、不太硬。
3.如何才能獲得健康?
人們為了獲得健康的身體、必須有適當的措施,主動、積極地去實行,並持之以恆,這些措施主要是:
一、適量和平衡的膳食,以提供人體所需的能量,生長新的組織,修補損傷組織並維持人體良好的工作狀態。
二、有足夠的體育運動量,以促進肌肉生長、血液循環、增進食慾,另外,也有助於人體對食物中營養素的吸收與利用。
三、樂觀的精神、平和的心態、是心理健康的標志。心理健康可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
四、足夠的睡眠。睡眠能使人體自我恢復,修復損傷組織,並保證合理的生長。
五、呼吸大量的新鮮空氣。
六、保護牙齒。牙齒有切斷、撕裂和磨碎食物的功能,為消化食物作準備。另外,來自病牙的細菌,可將疾病帶至全身。
七、定期體格檢查,包括牙齒檢查。
八、注意保持個人衛生、環境衛生、穿著要舒適。
九、保持正確的走路、站立和坐的姿勢。
十、熱愛自已的工作,並從工作中得到樂趣與滿足,以及愉快的家庭生活。
十一、控制用葯和含酒精飲料,戒除不良嗜好。
4.影響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健康與長壽取決於下列因素:
自我保健占 60% 醫療條件占 8%
遺傳因素占 15% 氣候因素占 7%
社會因素占 10%
報告十分強調加強健康教育、健康保護、健康促進,提倡自我保健。這種新觀念要求人們把注意力由偏重於治療(並非治療不重要)轉向積極地預防和保健,由依賴醫生轉向由自己把握健康的命運。
5.沒有病的人是不是就是健康的人?
「沒有病的人就是健康的人」,這種籠統提法是片面的、不正確的,對此應有具體分析。這些人中,確有一種人注意了自身的保健、飲食結構;注意了適當安排自己的工作、學習、體息、娛樂體育運動;注意了自己的心理狀態、社會交往,他們心情舒暢、精力充沛、生氣勃勃,對疾病抵抗能力較強,這樣的人可以說是健康的人。也有另外一種人,醫院用各種檢查手段未曾查出有何種具體疾病,然而總有身體乏力、煩躁、失眠、心悸等不適之感,不用吃葯這些感覺也能白行消失,但不能徹底消除,總是時隱時現,對這種人我們稱其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也就是一些學者所說的「機體第三種狀態」或「灰色狀態」,它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表面上看,對人體危害不大,僅表現為機體能力降低,其實,其潛在威脅是不容忽視的,它往往是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癌症等的前兆;一些學者把這樣的人叫作「半健康人」。這種情況產生的根源之一是對「健康沒有正確的認識,對威脅自己健康的各種因素失去了應有的警惕」。另外,也由於現代社會中各種關系的復雜性所造成的精神壓力、工作壓力、現代工業化帶來的環境污染、以及不合格的飲食結構等因素,使得傳播健康知識,讓人人都懂健康及獲得健康的途徑與方法變得非常必要了。對於持「沒有病就是健康」觀點的人,應幫助他們端正認識,主動積極去獲取真正的健康人生。
6.人體健康需要哪些必需的營養素?
營養學家的研究證明,營養素對人體起著不可替代非常重要的作用。概括地講,營養素的主要功能是構成軀干,修補組織,供給熱能和調節生理機能。營養素存在於食物之中,經營養學家長期不懈努力,已經清楚人體必需的營養可分為七類,即:1)碳水化合物。2)脂肪。3)蛋白質。4)礦物質。5)維生素。6)水。7)膳食纖維(或粗纖維)。各類營養素的基本功能可用下表簡單表示:
為了改善人體的健康狀態和預防疾病,營養學家仍在不懈地進行廣泛深入的研究。
7.合理膳食包括哪些內容?
我們每天都要吃飯,其目的就是要通過食物攝人我們所需要的營養素、能量,來構成自身的組織,供給我們工作的能量,維持正常的生長與健康。能夠達到這些功能的膳食我們稱之為「合理膳食」,也稱為「平衡膳食」。合理膳食的價格不一定貴,反之,價格昂貴的菜,不一定合理。對一個健康的人,合理膳食的制定與國情及歷史傳統有關,根據我國國情、中國營養常務理事會於1997年4月10日通過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對中國居民的合理膳食提出了以下意見:
一、食物多樣、谷類為主;
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
三、每天吃奶類、豆類或其製品;
四、經常吃適量魚、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葷;
五、食量與體力活動要平衡,保持適宜體重;
六、吃清潔少鹽的膳食;
七、應適量飲酒;
八、吃清潔衛生、不變質的食物。
C. 一個人健康的標準是什麼
最合適答案:世界衛生組織提出身心健康八大標准 食得快:進食時有非常好的胃口,能快速吃完一餐飯而不挑剔食物,這證明內臟功能正常。 便得快:一旦有便意時,能非常快排泄大小便,且感覺輕松自如,在精神上有一種良好的感覺,說明胃腸功能良好。 睡得快:上床能非常快熟睡,且睡得深,醒後精神飽滿,頭腦清醒。 說得快:語言表達正確,說話流利。表示頭腦清楚,思維敏捷,中氣充足,心、肺功能正常。 走得快:行動自如、轉變敏捷。證明精力充沛旺盛。 良好的個性:性格溫和,意志堅強,感情豐富,具有坦盪胸懷與達觀心境。 良好的處世能力:看問題客觀現實,具有自我控制能力,適應復雜的社會環境,對事物的變遷能始終保持良好的情緒,能保持對社會外環境與機體內環境的平衡。 良好的人際關系:待人接物能大度和善,不過分計有些,能助人為樂,與人為善。 您已經評價過! 不好:0您已經評價過! 原創:0您已經評價過! 非原創:0回答1:世界衛生組織(WHO)目前提出了健康新概念,並規定了衡量一個人是否健康的十大准則: 1,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破地擔負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且不感到過分緊張與疲勞。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大小,不挑剔。 3,善於休息,睡眠好。 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 5,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禾郢染病。 6,體重適當,身體勻稱,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捷,眼瞼不易發炎。 8,牙齒清潔,無智齒,不疼疼;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情況。 9,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10,肌肉豐富,皮膚有彈性。
D. 普通人的健康標準是什麼
1/9
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和生理缺陷, 還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 力。具體說來健康的標准有以下幾點:
(1)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擔負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而不感到過分的緊 張疲勞。
2/9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 任、不挑剔所要做的事情。
3/9
(3)善於休息,睡眠好。
4/9
(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
5/9
(5)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6/9
(6)體重適當,身體勻稱,站立時頭、 肩、臀位置協調。
7/9
(7)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不易發炎。
8/9
(8)牙齒清潔,無齲齒,不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9/9
以上8點有一點不符合就說明你的身體正處於亞健康狀態或正在走向不健康的狀態上。
E. 身體健康的十大標準是什麼
1、雙目有神
目光炯炯有神,無呆滯之感,說明精充、氣足、神旺,臟腑功能良好。《黃帝內經》說:「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意思是眼睛為臟腑精氣的匯聚之所。《黃帝內經》還有「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一說。古人將眼睛的不同部位分屬五臟,整個眼窩是精氣的表現,其中腎表現在瞳孔,肝表現在黑眼球,心表現在眼睛的血絡上,肺表現在白眼球,脾約束整個眼瞼。由此可見,眼睛的狀況跟五臟六腑的精氣息息相關。
10、情緒穩定
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變化,反映著機體的精神狀態。七情能正常表達則身體健康,七情過度表達則直接傷及五臟:過怒傷肝,過喜傷心,思慮過度傷脾,過度悲憂傷肺,驚恐過度傷腎。因此,對於日常產生的各種情緒,能正確對待,善於調節,才是健康的表現。
F. 當代年輕人養生的標配是什麼
從健康的角度來講,當代年輕人應該更加註重合理的作息時間,因為熟悉健康管理學的朋友可能都知道,良好的睡眠對於我們健康的意義是比較重大的,雖然年輕人體力和精力都比較好,偶爾熬夜貪黑也感覺不出來身體有什麼變化,但是長期如此的話,疾病就會找上門來,尤其是超過30歲以後,很多疾病都與年輕時經常熬夜有關,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導致猝死的情況產生,所以對於當代年輕人來講,保持合理的作息時間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建議大家盡量晚上11點之前進入睡眠狀態,並且保持8小時以上的充足睡眠時間。當然除了睡眠之外,以下幾點也是比較重要的:
3、少吃垃圾食品
很多街邊的特色小吃都是年輕人特別喜愛的,比如說麻辣燙,過橋米線,油炸食品,臭豆腐等等,這些所謂的特色小吃,雖然口感上比較好,但是長期吃的話是非常不健康的,所以建議年輕人盡量要少吃這類的食物。
G. 健康的標準是什麼
健康的標準是指身體、心理、社會適應力和道德的一種完好狀態。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健康標準是軀體狀況有「五快」,即走得快、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還有心理的三種良好狀態,即良好的個性、良好的處事能力和良好的人際關系。人要同時具備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才是一個真正健康的人。健康管理是從自我做起,從今天做起,從身邊做起,這樣才會少生病、遲生病、不生病、活得好、活得長。
H. 健康十大標準是什麼
男性健康的十大標准:
1.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負擔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勞動,而且不感到過分的疲倦和緊張;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情無論大小不挑剔;
3.善於休息,好;
4.應變能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
5.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
6.體重適當,身體勻稱,站立時頭、肩、臀位置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捷,眼瞼不發炎;
8.牙齒清潔,無齲齒,不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9.頭發有光澤,無;
10.肌肉豐滿,皮膚有彈性。
心理健康十大標准
1、充分的安全感。
2、充分了解自己,對自己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斷。
3、與外界環境保持接觸。
4、生活目標切合實際。
5、保持個性的完整與和諧。
6、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
7、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8、能適度的表達控制自己的情緒。
9、有限度的發揮自己的才能與興趣愛好。
10、在不違背社會道德、規范下,個人的基本需要應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摘自《健康之友》文/張金濤)
健康美女十大標准
1、骨骼發育正常,身體各部分均勻相稱。
2、膚色紅潤晶瑩,充滿陽光般的健康色彩與光澤,肌膚有彈性、體態豐滿而不肥胖臃腫。
3、眼睛大而有神,五官端正並與臉形配合協調。
4、雙肩對稱、渾圓,微顯瘦削,無縮脖或垂肩之感。
5、脊柱背視成直線,側視有正常的體形曲線,肩胛骨無翼狀隆起和上翻的感覺。
6、胸廓寬厚,胸肌圓隆,乳房豐滿而不下垂。
7、腰細而有力,微呈圓柱形,腹部呈扁平狀。標準的腰圍應比胸圍的細1/3左右。
8、臀部鼓實微上翹,不顯下墜。
9、下肢修長,兩腿並攏時下視和側視均無彎曲感。雙臂骨肉均衡,玉手柔軟,十指纖長。
10、整體觀望無粗笨、虛胖或過分纖細弱小的感覺,重心平衡,比例協調。
保持健康十大標准
1. 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2. 眼睛明亮,眼瞼不發炎,反應敏銳。
3. 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4. 肌肉、皮膚富有彈性,走路感覺輕松。
5. 體重合適,身體勻稱,站立時頭、肩、臀位置協調。
6. 能夠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傳染病。
7. 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痛感,牙齒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8. 應變能力強,能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
9. 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事無巨細不挑剔。
10. 有足夠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的應付日常生活中的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緊張。
這是十條健康標准,其中有六方面屬於身體健康方面的內容,有四條是屬於心理健康方面的內容。新的健康觀念要求人們在重視身體健康的同時,也要注意心理健康!
I. 什麼是身體健康的標准
健康標准——身體健康十標推——世界衛生組織身體健康十標推
世界衛生組織給健康提出了十條標推:
1、有足夠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的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不挑剔事務的巨細。
3、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4、應變力強,能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
5、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6、體重得當,身體均勻,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銳,眼瞼不發炎。
8、牙齒清潔,無空洞,無痛感,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9、頭發有光澤,無頭皮屑。
10、肌肉、皮膚有彈性,走路感到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