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嶗山灣健康國際生態城有哪些政策

嶗山灣健康國際生態城有哪些政策

發布時間:2022-08-08 12:42:44

❶ 從基本經濟制度的角度,談談青島市政府應採取何種措施推動我市經濟發展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城市功能提升,促進現代服務業實現率先發展,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加快總部經濟發展提出以下意見:

一、發展總部經濟的重要意義
(一)總部經濟在發展方式轉型中具有突出戰略地位。發展總部經濟,既是中心城市實現產業升級和城市功能提升的戰略選擇,也是進一步發揮中心城市人才、技術、信息等資源優勢,帶動周邊及欠發達地區共同發展的重要路徑,是中心城市實現發展方式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已成為國際化城市綜合競爭力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我市作為全國經濟中心城市,擁有發展總部經濟的良好區位條件、現實基礎和比較優勢,應抓住當前跨國公司和國內大型企業集團加快調整投資結構和布局發展帶來的歷史機遇,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大力促進總部經濟發展。

二、總部經濟發展的目標任務
(二)總體目標。到2012年,建立比較完善的總部經濟發展環境、政策框架和服務體系,總部企業數量明顯增加,總部經濟規模效應顯著提高。每年引進2至3家跨國公司地區性總部或派出機構,6至8家國內大企業地區性總部或分支機構落戶我市,力爭駐青國內外知名企業地區性總部達200家以上。爭取一批企業進入全國500強,一批企業進入全國民營500強,一批企業進入全國服務業500強。構建以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和科技研發為主的總部經濟體系,打造總部基地城市品牌。

三、總部經濟發展基本框架
(三)確立功能定位與布局引導。根據實施「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要求和我市建設「三個基地、三個中心」發展目標,布局發展區位優勢突出、功能定位清晰、產業特色鮮明的總部企業集聚區。即:以市南、市北、嶗山、黃島和高新區五區為先導,依託現有區位優勢和服務功能,主要發展綜合性總部;以四方、李滄和城陽三區為支撐,根據產業特點和服務業集聚區功能要求,重點發展職能型總部;以五市承接總部生產加工基地為重點,突出發展特色產業總部集聚地的全市總部經濟發展格局。
(四)積極引進國內外大企業地區性總部。發揮全國經濟中心城市的區位優勢,以引進跨國公司和國內大企業地區性總部為重點,引導國內外大企業集團在青設立物流中心、采購中心、研發中心、中介服務中心、培訓中心、旅遊和會展服務中心,提高城市的綜合服務功能。鼓勵和支持具有市場發展潛力、產業規模優勢和現代企業制度完善的總部企業根植青島,加快企業和城市發展的國際化進程。
(五)大力培育優勢產業總部企業。堅持以「青島服務」提升「青島製造」發展策略,走總部經濟與優勢產業發展、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的道路,扶持和培育一批符合三大基地產業要求的總部企業,加快形成具有比較優勢和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鼓勵本市優勢企業特別是具有品牌和規模優勢、發展態勢良好的企業總部紮根青島,加速成長壯大。對於符合我市產業發展方向、關聯帶動力強、發展層次高的本市總部企業,給予重點扶持。

四、總部經濟發展鼓勵政策
(六)引進總部企業支持政策。新引進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符合條件的中央直屬企業、全國500強和民營50強企業在青設立地區總部,經認定(認定標准附後)後,新增上繳稅收形成的地方收入部分,三年內給予100%補貼,後三年給予50%補貼。對於營業期限、納稅規模、員工數量達到一定條件的地區總部,自建自用辦公、營業用房的,按所購土地實際支付地價款的50%給予一次性補貼;對於購置辦公、營業用房的,按每平方米1000元給予一次性補貼;租賃辦公、營業用房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且租賃期3年以上的,按每平方米500元給予一次性補貼。上述補貼資金按財政隸屬分擔。上述政策期滿後,執行我市促進大企業發展有關扶持政策。
(七)設立研發中心扶持政策。跨國公司和國內大企業來青設立獨立核算研發機構,經認定後按稅法有關規定可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的有關優惠政策,對其新增上繳稅收實現的地方收入部分,三年內給予100%補貼,後三年給予50%補貼。研發中心從事技術開發、技術轉讓等業務取得的收入,經批准後免徵營業稅,其研發費用可按稅法有關規定在稅前扣除。上述政策期滿後,執行我市促進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有關扶持政策。
(八)引進高層次優秀人才鼓勵政策。鼓勵和支持企業加快引進優秀人才,對引進且聘用的優秀人才年薪在10萬元以上的,市財政按其上一年度所繳工薪個人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的80%給予為期三年的獎勵。跨國公司、國內大企業地區性總部及研發中心引進高級管理和研發人員,且所在企業年納稅500萬元以上的,個人年繳納所得稅額的地方留成部分按100%給予為期3年的補貼,用於購房、購車補助。
(九)拓寬總部企業融資渠道。支持總部企業利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並協調解決其在境內外上市融資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鼓勵總部企業積極爭取國際金融機構貸款和外國政府優惠貸款。鼓勵總部企業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引導總部企業通過資產重組、合資合作、發行債券等多種方式拓寬融資渠道。
(十)實施積極的土地支持政策。在每年新供用地中,通過「招標、拍賣、掛牌」等公開方式提供一定比例的用地,以滿足經認定的總部企業用地需求。加快園區功能置換,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引導具備條件的工業園區改造成為綜合工貿園區。對採取融資方式和由財政資金進行基礎設施改造建設的工業園區,給予貼息扶持和配套建設資金補助。

五、營造總部經濟發展環境
(十一)構建信息發布服務平台。健全政府信息網路系統,定期向總部企業發布本市發展規劃、重大發展政策、重大項目投資信息和改革措施,鼓勵總部企業參與政府重要決策咨詢論證和重大工程規劃建設。依託優勢產業和城市品牌影響力,構建國內集產品製造、設計、研究、展覽為一體的信息發布中心,吸引相關行業展會和研究機構集聚,打造特色產業總部聚集城市。
(十二)完善專業化服務體系。突出發展與總部經濟相適應的現代服務業,大力引入和發展金融服務、信息技術服務、中介服務,以及由教育培訓、會議展覽、國際商務、現代物流等組成的專業配套服務體系。推進服務業與總部經濟的良性互動發展,不斷提升服務業的規模與能級,逐步提高城市現代服務業總體發展水平。
(十三)實施自主品牌發展戰略。積極引進、培育和保護知名品牌,構建良好的品牌建設政策環境和市場環境。支持和培育總部企業標志性產品形成著名區域品牌,建設國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品牌孵化培育中心和集聚輻射中心,提升總部企業及行業在國際市場上的整體形象和實力,增強我市對跨國公司和國內大企業集團的吸引力。
(十四)加強商務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加快城市道路交通、信息網路平台、水電熱供應及環境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改造和完善寫字樓、停車場、高檔賓館、會議展覽等商務設施智能化條件,規范和引導其按照國際化標准提升服務水平。加快總部樓宇經濟項目建設,促進樓宇經濟升級為總部經濟。規劃發展以總部經濟、樓宇經濟和新城市綜合體建設相結合的城市組團。

六、優化總部企業服務環境
(十五)加強與總部企業溝通機制。建立市、區(市)領導幹部聯系重點總部企業制度,及時了解並掌握總部企業需求,幫助解決發展中實際問題。定期舉辦政府與總部企業座談等互動活動,加強政府與總部企業間的溝通與交流。有關部門對總部企業要實行常態化服務,建立專人、專線聯系制度。
(十六)簡化行政審批手續和程序。創新政府服務理念,提高政府服務效率。總部企業新辦理注冊登記時,屬法律、法規規定應進行前置審批的事項,實行審批部門預核和對企業承諾制。經認定的總部企業納入大企業直通車服務名單,為重大產業項目提供直通車服務。
(十七)為總部企業提供便捷通關優惠措施。總部企業辦理進出口業務,符合條件的實行前推後移式便捷通關。積極為企業做好通關業務咨詢等相關配套服務工作。實施電子口岸統一信息平台數字化監管和信息化服務,提高出入境人流、物流效率,推動口岸「大通關」進程。
(十八)為高層人員提供工作和生活便捷。對總部企業人員的因公出境申請予以優先辦理,對總部企業聘用的管理人員及家屬辦理居留許可等事項提供便利,對符合條件的人員及其家屬優先辦理入戶手續。做好總部企業高層次人才的子女入學工作。對於經認定的總部企業,可在政府集中建設的租賃住房中安排部分房源,用於定向解決其高級管理技術人才住房問題。具體按市委、市政府《關於印發〈青島市引進高層次優秀人才來青創新創業發展的辦法〉的通知》(青發〔2008〕19號)執行。
(十九)引進和培育總部企業需用人才。構築公共人事人才服務體系,完善各層次人才培訓機制。總部企業接受應屆畢業生、海外留學生和技能人才,實行優先保障和綠色通道制度。鼓勵和協助總部企業與境內外高水平大學和培訓機構建立人才培訓機制,在重點領域引進境外高質量的培訓機構和項目。鼓勵總部企業配合標准化建設開展專業化認證培訓。

七、拓展總部企業市場空間
(二十)構建「內聚外聯」的培育和支持體系。支持我市大企業主動「走出去」拓展市場和資源空間,鼓勵我市跨地區企業(集團)將研發中心、物流中心、銷售總部等留駐企業總部,積極引進外地上下游配套企業、加快產業集聚和價值鏈條延伸。在營造企業總部發展和根植內聚效應的同時,形成優勢互補、務實互利和開放互動的總部經濟外聯發展態勢,全面打造適合我市產業發展特色的經濟腹地。
(二十一)提升全市招商引資質量和水平。把引進總部項目作為全市招商引資工作重點,以更好服務於自主創新、循環經濟、生態環保市建設為目標,力爭在發展產業集群、引進高端服務業項目、拓展引資和引稅來源等方面取得重點突破,實現招商引資提升質量的根本性轉變。進一步發揮我市整體招商平台作用,推進以總部企業為主導和影響的以商招商、定向招商。
(二十二)推進總部經濟半島城市群發展模式。建立城市群間高效務實、互利共贏的良性發展機制,鼓勵企業在城市群內按照區域功能定位,合理配置總部與生產基地。通過實行戰略協同促進各經濟主體的融合,提升區域對企業總部的吸引力,放大整體競爭力和經濟效益。通過城市群中不同層級的城市產業區域分工合作,形成具有優勢競爭力的產業群,以產業群的集聚和擴散效應拉動城市群的一體化進程。

八、建立總部經濟協調促進機制
(二十三)建立青島市加快總部經濟發展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由市政府分管領導任召集人,成員由市有關部門和單位的負責同志組成。聯席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制定促進總部經濟發展有關政策,負責資助和獎勵的審核工作,協調處理總部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統籌指導、協調督促總體工作的開展。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市經合辦,具體負責聯席會議日常工作。
(二十四)建立總部經濟信息共享和考核激勵機制。建立全市總部經濟統計測算和預測分析制度,實施政府部門總部信息資源共享機制,及時、准確把握總部經濟發展效應和貢獻度。完善引進總部項目目標考核體系,建立引進總部納稅獎勵激勵機制,主城區增加引進總部企業考核權重,各市增加引進企業總部設立生產基地考核權重。
(二十五)充分發揮行業協會推進作用。行業協會要發揮市場監管、引導自律、培訓服務等方面職能,引導科技咨詢、技術轉移、知識產權、人才培訓等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優化整合。協助做好總部企業引進、培育、資格評定等工作。加強調查研究,及時反映行業動向,提出政策建議,幫助企業協調解決有關問題,引導總部企業健康發展。
(二十六)加強總部經濟研究和宣傳。政府部門、研究機構要加強總部經濟的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提高把握和促進總部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新聞媒體要加強對總部經濟的宣傳力度,有計劃、有重點地宣傳總部經濟的政策、作用和進展情況,在全市形成有利於總部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
各區市政府、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全市總部經濟發展總體目標的要求,提出具體實施意見和相關配套措施,納入全市政策配套和綜合服務體系,形成有效的工作協調促進機制。

附件:

青島市引進總部企業認定標准及實施細則(試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總部企業引進認定有關工作,加快總部經濟發展,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促進服務業發展有關要求,制定本認定標准及實施細則。

第二條本認定標准及實施細則所稱總部企業,是指在青島市轄區內依法以投資或授權形式設立,對一定區域范圍內所屬企業或機構行使管理或服務等職能的法人機構。已認定的總部企業,是指按照本認定標准及實施細則規定向有關部門申報並獲得認定的企業。

第三條申請登記認定的總部企業應承諾5年內不將注冊地址遷離青島市,不改變其在青島市的納稅義務。經認定的總部企業,方可享受促進總部經濟發展相關扶持政策。
第二章管理部門

第四條青島市加快總部經濟發展聯席會議負責總部企業的認定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市經合辦)承擔聯席會議日常工作,主要包括受理區市上報的企業申請、初審報告,組織聯席會議審核等工作;負責對已不符合條件的原認定總部企業提請聯席會議取消其資格。
第三章認定標准

第五條總部企業認定標准:
(一)跨國公司地區總部
1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2母公司的資產總額不低於3億美元;
3母公司在中國累計投資總額不低於2000萬美元;
4在中國境內外投資或者授權管理的企業不少於3家,且對其負有管理和服務職能,匯總(部分)繳納企業所得稅。
另外,符合商務部關於外商設立投資性公司有關規定,或上述規定的外商投資性公司;以管理性公司、研發中心或具有總部性質的生產性企業等形式設立,注冊資本不低於200萬美元的;基本符合本條第(一)項規定,且符合國家有關外商投資方向的各項規定,並為所在地區經濟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外國跨國公司,可以參照本規定申請認定。
(二)中央直管企業、國內500強和民營50強地區總部
1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工商和稅務登記在本市;
2企業主要投資者為總資產達到10億元或凈資產達到3億元以上的市外內資企業,並在該企業直接投資入股的注冊資金(本)中所佔比例達到2/3以上;
3在青的自有固定資產投資達到5000萬元以上,或注冊資金(本)5000萬元以上,或年銷售(營業)額在3億元以上;
4負責一定區域的經營決策、組織管理及服務、研發等總部職能,下屬控股公司或管理的分支機構不少於3家,其中至少有1家是跨市企業,匯總(部分)繳納企業所得稅。
另外,以獨立法人資格注冊在本市,經過認定的省級、國家級技術研發中心;基本符合上述第(二)項規定,且其本身(或母公司)在國內外具有行業領軍優勢地位、對地區經濟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總部企業,可以參照本規定申請認定。
第四章認定工作程序

第六條擬申請認定的總部企業需提供以下有效證明文件:
(一)總部企業認定申請書;
(二)經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上年度本企業(合並)審計報告;
(三)公司法人代表簽署的對本細則第一章第三條的承諾書原件;
(四)本市國稅、地稅部門開具的公司上年度完稅證明或現駐地國稅、地稅部門開具的公司上年度完稅證明;
(五)營業執照(復印件);
(六)接受總部管理和服務的企業名單(附企業工商、稅務注冊登記證明復印件、批准證書和營業執照復印件);
(七)統計部門出具的公司上年度報送的有關統計數據證明材料;
(八)其他可證明其總部功能性質的文件。
上述文件除註明為復印件的,需提供正式文件。

第七條認定程序:
(一)總部企業申報工作實行屬地化管理,各區市政府負責對轄區內企業的申報材料進行初審,符合要求的報市加快總部經濟發展聯席會議辦公室。
(二)市加快總部經濟發展聯席會議負責對初審意見進行審核,決定準予或不準予認定。其中,准予認定的,發放認定證書;不準予認定的,由聯席會議辦公室向申請企業作出書面說明。
擬在青新設立總部的企業,遷入青島1年後,經復核確認符合認定條件的,即可享受總部企業有關扶持政策。
第五章監督管理

第八條提供證明資料、數據及確認的相關職能部門應對有關數據、資料的真實性、准確性負責並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九條申報認定的企業應根據要求如實提供材料並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管理部門有權核查提供材料的真實性。

第十條經認定的總部企業發生下列情況之一的,經查證屬實的取消其資格。被取消資格的企業,其享受的有關優惠政策相應終止。可視情節輕重,採取停止撥付專項資金、追償資金及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等措施。
(一)因各種原因,不再符合青島市總部企業認定條件的;
(二)以虛假資料申報認定總部企業資格和申請各項資金扶持的;
(三)違反本細則第一章第三條規定的;
(四)其他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情形。

第十一條負責認定工作的相關工作人員應遵守規定,廉潔自律,不得有營私舞弊和濫用職權行為。

第十二條本認定標准及實施細則由市經合辦、市外經貿局負責解釋。

第十三條本認定標准及實施細則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❷ 沈撫高坎生態城規劃內容是什麼

《沈陽棋盤山國際風景旅遊開發區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
第一章 規劃總則

一、規劃范圍
沈陽棋盤山國際風景旅遊開發區(以下簡稱「棋盤山開發區」)行政區劃范圍,規劃面積為203平方公里。

二、規劃期限
2008年——2012年

三、規劃內容
本規劃以「現代服務產業」為內容。是相對於批發零售、貿易餐飲、交通運輸、倉儲、郵電等傳統服務業而言的,通常是指在工業化高度發展階段產生的, 主要依託電子信息等高技術、現代管理理念、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而發展起來的,具有高人力資本含量、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價值的「三高」特點,呈現出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方式的「三新」發展態勢。
本規劃主要以消費性服務業、文化創意服務業和公共性服務業為對象。消費性服務業,是指主要為消費者提供服務產品的服務業。在現代服務業中,百姓對消費性服務業變化的感覺最為直接,因此,消費性服務業是現代服務業的基礎。當前我國的消費性服務業主要包括:商貿服務業、旅遊業、社區服務業、體育產業和市政公用事業等。文化創意服務業是從事文化生產和提供文化服務的經營性行業,既包括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娛樂產品和服務」、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要的產業;也包括生產領域提升產品附加值的產業,如影視、出版發行、文化藝術等。公共性服務業,是指一般由政府或政府下屬的公共部門提供,並由政府運營或加以監管,涉及公眾基本需要的服務。公共服務一般包括社區綜合服務、公共教育、公共醫療衛生、交通運輸和郵電通訊基礎設施、公共交通、科技文化、社會保障、社會福利、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公共安全和環境保護等活動。

四、規劃原則
以「建設服務業聚集區」為總則,突出四頂基本原則:
總則:突出服務業聚集區建設
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是指按照現代理念統一規劃設計,依託交通樞紐,以某一產業為主體,相關服務產業相配套,產業特色鮮明,空間相對集中,具有資源集合、產業集群、服務集成功能,在一定區域內形成形態美觀,內外連通,生態協調,具有較強現代服務產業集聚能力的區域。也可以稱為MCBD(Mini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微型中央商務區)。其主要特徵有:(1)功能集聚配套完善;(2)交通集散高效有序;(3)建築形態優美和諧。
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主要形態有:中央商務區、旅遊休閑集聚區、商貿中心區、文化服務業集聚區、創意產業園、科技創業園、軟體園和現代物流園等。
四項基本原則:
1.突出特色化
依託重點區域,增強服務業發展的集聚效益;依託特色產業,打造特色鮮明的服務業功能區;依託重大項目,增強服務業發展發展後勁。
2.突出生態化
棋盤山開發區作為沈陽市東部生態空間,生態功能是首要功能,其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要與生態環境和諧共生。發展現代服務業,要與生態系統有機結合,在保護生態環境前提下形成有特色的現代服務產業。
3.突出國際化
要遵循高起點、高標准、高質量原則,以國際化的理念、規范與質量標准為指導,注重質量和內涵建設,打造世界級現代服務業品牌。

4.突出市場化
通過市場力量配置服務資源,取消限制市場准入的各種不合理規定,鼓勵和促進服務業的市場競爭,逐步做大做強服務業規劃和質量,推動棋盤山開發區現代服務業又好又快發展。

五、規劃依據
1.《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
2.《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3.《2006-2007年中國現代服務業發展研究年度報告》;
4.《遼寧省「十一五」服務業發展專項規劃》;
5.遼寧省人民政府有關支持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文件;
6.《沈陽市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
7.《沈陽市促進服務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8.《沈陽棋盤山國際風景旅遊度假區總體規劃》;
9.《沈陽棋盤山國際風景旅遊開發區分區規劃》;
10.《沈陽棋盤山國際風景旅遊開發區生態建設規劃》;
11.《沈陽棋盤山國際風景旅遊開發區旅遊發展規劃》;
12.《沈陽市及棋盤山開發區相關產業的專項規劃》。

第二章 基礎分析
一、發展背景
服務業的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生產社會化程度和市場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全球服務業逐漸取得經濟主導地位,產業結構呈現出由「工業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的重大轉變。目前, 在世界GDP總量中, 服務業產值已超過60%,服務貿易佔到世界貿易總額的25%,服務消費佔到所有消費的50%左右。
現代服務業是我國經濟發展中新的增長點。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服務比重和水平」。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27年中,服務業年均增速超過10%,高於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服務業佔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23.7%提高到2005年的40.3%。目前北京、上海、天津、江蘇、廣東、山東、福建等省市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較高。
近幾年沈陽服務業也呈現較快發展態勢。2007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完成1451億元,比上年增長14%,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7.5%。現代流通方式不斷涌現,新興業態蓬勃發展,現代服務業成長壯大,現代服務業比重明顯提高,服務業結構不斷優化。沈陽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現代服務業發展,2008年以「優化產業結構年」為主線,以優先發展現代服務業為重點,優化服務業結構。計劃未來五年初步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導的產業結構,服務業佔地區生產總值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比重提高到60%。目前,沈陽市重點發展現代物流業、金融業、流通服務業、旅遊業、房地產業、文化創意產業、軟體業、商務服務業、科技研發服務業、公共服務業十大服務產業。
現代服務業呈現如下特點:高技術高附加值的高端服務業發展迅速;生產性服務業仍將占據主導地位;國際外包服務的全球化趨勢漸強;現代生產性服務業與現代製造業愈趨融合;城市產業聚集和結構優化拉動服務業發展;專業化服務是服務業發展的現代趨勢。

二、重要意義
棋盤山開發區作為沈陽東部的重要發展空間,區位優勢明顯,生態條件優越,旅遊業特色突出,文化創意產業初具規模,科技研發服務正在興起。發展現代服務產業不僅符合區域總體功能定位,也是棋盤山開發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1.有利於老工業基地的全面振興
老工業基地的振興不僅是工業的振興,更是現代服務業的振興。現代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源於製造業,又服務於製造業,它以其強大的支撐作用,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增強製造業的競爭力,形成巨大的「雙驅」效應。棋盤山開發區重點通過發展文化創意服務業、科技研發服務業等生產性服務業和旅遊業為主導的消費性服務業為振興沈陽老工業基地服務。
2.有利於沈陽創建「服務型城市」
棋盤山開發區通過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不斷推動沈陽市以服務業帶動工業化及城市化進程,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型工業化和城市化道路,逐步形成以現代服務業為中心的布局合理、比例協調的產業結構, 使服務業產值佔GDP的比重達到70%左右, 就業人口達到60%以上。
3.有利於推動沈陽建設「東北中心城市」
棋盤山開發區利用自身優勢,通過建設沈陽市旅遊娛樂中心、文化創意中心、科研研發服務中心、會展服務中心、教育培訓中心等,為將棋盤山開發區建設成沈陽乃至東北的現代服務業強區提供有力支撐。
4.有利於棋盤山開發區產業結構升級和增長方式轉變
現代服務產業內部結構升級趨勢體現為服務業從勞動密集型轉向知識密集型,知識、技術含量高的現代服務業逐漸占據服務業的主導地位。目前,棋盤山開發區面臨著勞動密集型傳統產業向知識、技術密集型方向升級,粗放式向集約式增長方式轉變。發展現代服務業有利於加速推進開發區產業結構升級。
三、產業現狀
1.服務業發展初具規模
棋盤山開發區現有各類服務業法人單位381家,其中,批發零售71家、住宿餐飲44家、房地產48家、文化和體育娛樂14家、公共設施管理19家,現代服務業發展情況良好,服務業已經成為棋盤山開發區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2.旅遊產品品牌邁向國際化
「一園雙會」取得巨大成功,成為棋盤山旅遊的新標志,吸引了約2000萬人次的國內外旅遊者;國際冰雪節成為知名品牌,吸引了約200萬人次的國內外旅遊者。提升了棋盤山的人氣,帶動了棋盤山服務業及其他產業飛速發展。
3.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遼寧環境保護科學園已於2006年12月22日正式奠基,將建成集環境監管、科研、服務與產業化於一體的系統化、多功能、高標準的環保科技創新平台。綠谷科學園完成了孵化器的基礎設施建設、實驗室設備配備、服務技術培訓等公共平台的建設,引進孵化企業和合作企業,並且自主研發新產品。沈陽醫學院何氏視覺科學院與美國斯坦福、加州伯克力大學合作,引進戰略人才及科技研發成果。
4.文化創意產業初露端倪
綜合了影視拍攝、旅遊觀光、文化創意、商業經營等功能為一體的老北市影視基地工程建設基本完成;陸虎文化創意園區正在進行規劃設計。
5.住宿、餐飲行業發展勢頭迅猛
旅遊服務業的發展不僅提高了門票收入,帶動了批發零售行業的發展,同時對住宿餐飲行業帶來的豐富的客源和豐厚的收入。目前,全區僅住宿餐飲類法人單位(在地)共有44家,2007年經營收入突破1.8億元。
6.產業格局基本形成
目前,棋盤山開發區現代服務產業主要以消費性服務業為主,形成了以旅遊業為龍頭、以文化創意產業、科技研發產業為兩翼,以房地產業為支柱產業,以農業、工業為補充的產業結構。
7.產業項目
棋盤山開發區內目前共有現代服務產業項目38項,其中,已有項目18項,在建項目3項,規劃項目17項。

四、發展優勢
1.區位優勢
沈陽位於遼寧中部城市群的中心,距離市中心僅20公里的棋盤山開發區,處在「環城遊憩帶」的核心地帶。同時,作為沈陽市「四大發展空間」之一的東部空間,發揮著發展旅遊休閑度假區,提升沈陽城市形象的重要功能;2007年「渾河北岸生態區」的戰略定位,明確了棋盤山開發區在推進沈撫同城化,打造大型城市「活肺」的重要作用。

2.環境優勢
棋盤山開發區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和政策環境最適宜於發展現代服務產業。棋盤山開發區擁有完整復合、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環境質量現狀為「生態盈餘」,歷史文化資源豐富,民族風情、歷史遺址遺跡、宗教文化、人文景觀各具魅力,是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基礎。沈陽市重視支持現代服務業發展,2008年擬制定並出台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政策措施。
3.品牌優勢
棋盤山開發區休閑娛樂資源具有先發優勢,已形成了世博園、清福陵、沈陽國際冰雪節旅遊等品牌。2006沈陽世園會的成功舉辦,旅遊者達1260.8萬人次,2007沈陽世遺會的舉辦,旅遊者達930萬人次;「沈陽國際冰雪節」經過十年發展,已形成強大的品牌效應,2007年,旅遊者近百萬人次。
4.產業優勢
棋盤山開發區現有產業的特點與本質與現代服務業是一致的,特別是旅遊業、文化創意產業、會展業已在沈陽市佔據了突出的地位,科技研發服務蓄勢待發,為今後發展現代服務業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

五、存在問題
1.總量規模小,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後
目前,棋盤山開發區發展現代服務業發展中突顯的問題是現代服務業總量小、單一、門類少、佔比低,旅遊業亟待提升,文化創意產業剛剛起步,社區服務體系不夠健全,規劃布局也不夠合理,等等,這些都是必須高度重視的重點問題,要理清思路,尋求破解辦法,加速解決。
2.現代服務業結構性矛盾突出
由於受沈陽市空間戰略定位及開發區現狀的影響,棋盤山開發區主要以現代消費性服務業為主,生產性服務業比較薄弱,公共服務業比較滯後。另一方面,傳統服務業比例過大,高技術、高附加值的新興服務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不足。此外,高新技術應用不足,科技含量低,信息化程度不夠,從而導致這些行業勞動生產率低。
3.現代服務型專業人才聚集效應尚未顯現
發展現代服務業,尤其是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專門人才。目前,服務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尖端人才匱乏,主要表現在新興服務業和現代服務業人員短缺,科技人才缺乏。
4.服務產業集群效應不明顯
棋盤山開發區內雖然已經形成了以世博園、秀湖為中心的休閑娛樂項目,也塑造了一些影響力極強的品牌,如世博園、冰雪大世界等,但空間分布相對零散,項目之間尚未形成產業發展鏈條和集聚效應。
5.服務產業制度體系不夠健全
棋盤山開發區的服務行業標准與規范、市場准入標准有待於進一步完善,統評體系不完善,產業統信息不完全,用於現代服務業戰略性項目、中小型研發機構以及公共服務業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有待加強。

第三章 指導思想與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配合棋盤山開發區「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和「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建設,充分發揮棋盤山開發區的區位、環境、品牌、產業優勢,整合區內資源,全方位提升傳統服務業,重點打造旅遊業、文化創意、科技研發、會展及教育培訓產業五大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形成棋盤山開發區特色鮮明的現代服務業體系,推動棋盤山開發區又好又快發展。

二、發展目標
1.總體目標
經過五年努力,實現棋盤山開發區服務業總量規模擴大,質量提升,結構優化,形成一批重點突出、特色鮮明、鏈條完整、效益顯著的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現代服務業成為棋盤山開發區主導產業。到2012年,在建成「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和「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的基礎上將棋盤山開發區打造成為「沈陽乃至東北的現代服務業示範中心」。
2.經濟目標
到2012年,現代服務業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現代服務業產業附加值佔全區GDP總值的70%以上;現代服務業產業的稅收貢獻率達到50%以上。
3.結構目標
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重點發展消費性服務業,加快文化創意服務業;提高消費性服務業質量,打造品牌效應,增加服務業科技含量,凸顯附加價值;使消費性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互相依存,互動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3.產業目標
到2012年,棋盤山開發區應分期分步驟全面發展現代服務業。按照「理念先行,突顯差異,融合發展,完善業態」的原則,優化現有服務業結構與布局。一是要優先發展旅遊業、文化創意產業、科技研發服務業、會展業、教育培訓產業等特色服務業;二是要完善提升商貿服務業、郵電通訊、信息服務業、金融服務業、房地產業、商務、中介咨詢等服務業;三是要加快健全社區商貿服務業和社區公共服務業等社區服務業。
旅遊業:主要發展商務度假、健康養生、運動休閑、鄉村旅遊、冰雪旅遊、節事活動。
文化創意業:主要發展影視傳媒產業、創意設計產業和數碼創意產業。
會展業:主要發展會議、展覽展示、節事活動和獎勵旅遊。
科技研發服務業:主要發展高新技術研發,形成生物技術、環保技術、生態型新材料和高新農業四大產業。
教育培訓業:主要發展中高等教育院校、科研院所,企事業研修和講座,資質認證,社會力量辦學等。

二、發展目標
1.總體目標
經過五年努力,實現棋盤山開發區服務業總量規模擴大,質量提升,結構優化,形成一批重點突出、特色鮮明、鏈條完整、效益顯著的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現代服務業成為棋盤山開發區主導產業。到2012年,在建成「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和「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的基礎上將棋盤山開發區打造成為「沈陽乃至東北的現代服務業示範中心」。
2.經濟目標
到2012年,現代服務業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現代服務業產業附加值佔全區GDP總值的70%以上;現代服務業產業的稅收貢獻率達到50%以上。
3.結構目標
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重點發展消費性服務業,加快文化創意服務業;提高消費性服務業質量,打造品牌效應,增加服務業科技含量,凸顯附加價值;使消費性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互相依存,互動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3.產業目標
到2012年,棋盤山開發區應分期分步驟全面發展現代服務業。按照「理念先行,突顯差異,融合發展,完善業態」的原則,優化現有服務業結構與布局。一是要優先發展旅遊業、文化創意產業、科技研發服務業、會展業、教育培訓產業等特色服務業;二是要完善提升商貿服務業、郵電通訊、信息服務業、金融服務業、房地產業、商務、中介咨詢等服務業;三是要加快健全社區商貿服務業和社區公共服務業等社區服務業。

第四章 空間布局與發展特色

一、空間布局
以棋盤山開發區總體規劃、分區保護規劃、文化產業規劃、生態建設規劃、旅遊發展規劃為依據,結合棋盤山開發區現代服務業發展現狀,依託區內主要道路、河流、湖泊,形成「一心四帶七區」的現代服務業空間布局。
一心:中央商務區
以歐陸風情小鎮為棋盤山開發區現代服務業中心,打造集休閑度假、行政辦公、商業居住為一體的環境優美、配套齊全的旅遊度假小鎮。
四帶:三橫一縱,四條發展帶將棋盤山開發區現代服務產業聯成一體。
沈棋路旅遊休閑帶:聯結森林公園景區、秀湖景區和世博園景區主要旅遊景點,形成旅遊觀光、休閑度假特色。
蒲河商務文化帶:環繞秀湖,形成影視傳媒、加速器、會議中心特色。
高新科技服務帶:以沈撫鐵路、集錫高速公路為依託,發展生物技術、環保技術、高新技術等科技服務產業。
渾河公共休閑帶:鏈接沈陽、撫順兩城市,形成休閑商業、景觀地產、遺產保護特色。
七區:充分體現了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效應。
生態休閑運動區:以森林公園為依託,主要發展滑雪、狩獵、戶外拓展、野營等體育運動休閑項目。
文化創意核心區:沈棋路以東的秀湖景區,主要發展以「北市場」老沈陽風情園為依託的影視產業,以及以加速器為中心的文化創意項目。
商務會議中心區:沈棋路以西的秀湖景區,主要發展秀湖為依託的商務會議商務休閑運動、教育培訓、中介咨詢等項目。
國際展覽展示區:沈棋路以東的南部世園會景區,主要發展以世博園為依的世界級展會展示,打造「一園多會」品牌。
科技研發服務區:即棋盤山生物技術產業區,共包括三個組團,高坎地區的高新技術園,滿堂地區的沈陽創新中心和政策區。
景觀生態居住區:渾河北岸景觀帶和世博園東部地區,主要發展濱水景觀地產,旅遊風情小鎮、濱水休閑商業等項目。
民俗風情展示區:以東陵、滿堂為依託,主要發展世界遺產保護、宣傳、教育和滿族民俗風情展示等項目。

二、發展特色
遵循現代服務業發展理念,以「一心四帶七區」的服務業空間布局為指導,建成「五心八街十鎮」的產業格局,即:五大現代服務產業中心,八大特色商業街,十大旅遊風情鎮,形成棋盤山開發區獨具特色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格局。
1.五大現代服務產業中心
(1)東北生態休閑中心
以森林公園、秀湖、世博園三大景區為依託,通過創建 「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打造遼寧中部城市群「綠色生態區」,東北生態休閑中心。
(2)東北影視文化中心
以老沈陽風情園為依託,再現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老沈陽、老北市的市井文化、民俗文化,通過發展影視服務、休閑娛樂、專業實習、文化教育、文化創意服務功能,打造東北影視文化中心。
(3)沈陽國際創新中心
以國內、外知名大學為依託,以高技術的中小公司群為基礎,引進朗訊、蘋果等大公司,融科學、技術、生產為一體,通過建設包括生態科技廣場管理辦公中心、科技服務中心、生產研發中心、中試基地、服務設施、專家公寓等,為發展生物、海洋、通訊、能源、材料等新興技術產業提供支撐平台。
(4)國際展覽展示中心
以世博園為依託,以一年打造一個世界博覽會為理念,通過集中展覽展示世界各地風土人情、經濟歷史文化社會,加強沈陽與世界的聯系,不斷增加和提升世博園內涵,形成「一園多會」發展模式,打造沈陽國際展覽展示中心。同時將秀湖地區打造成為「國際會議中心」。
(5)旅遊紀念品交易中心
以高坎鄉為依託,聚集玩具設計、工藝美術設計、紀念品設計等設計企業,建設集政府采購、民間采購、旅遊采購三大功能於一體的展示貿易中心,策劃旅遊紀念品展、紀念品設計比賽實現企業及機構間的交流,同時引入旅遊紀念品加工企業、中介機構、銷售企業,打造集開發、生產、展示、銷售各環節的綜合產業平台。
3.八大特色街
(1)渾河休閑藝術商業一條街(高坎)
一條以藝術、創意、休閑為主導的旅遊文化創意商業街,同時作為周邊旅遊房地產項目的配套,設置藝術家工作室、畫廊等藝術行業創作、交流、交易場所,以及Bar、創意餐廳、創意商鋪等文化創意商業形態。
(2)旅遊商品一條街(高坎)
主要展示、銷售本地特色旅遊紀念品、土特產品、工藝品等。
(3)滿族風情一條街(滿堂清韻百園)
該街以清代素麵磚瓦亭、樓閣建築有機串聯而成,街上滿族店鋪林立,具有濃郁滿族特色的商品、服飾、食品、紀念品、民俗體驗活動,使遊客的好奇心及佔有欲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
(4)影視文化一條街(影視基地)
該街是影視文化主題街區。重點包括錄影帶、劇照、影視服裝等影視相關商品銷售,休閑娛樂的特色酒吧、茶座,時尚、前衛的特色店等,主要提供高品位的休閑、娛樂及商業服務,進而形成東北地區的影視文化商業街。
(5)時尚生活一條街(歐陸小鎮)
以創新經營方式提供衣、食、住、行、教育、娛樂各領域有用的商品和服務,並提供學習體驗活動,為大眾創造幸福、愉悅、有趣的生活體驗,形成代表棋盤山乃至東北地區的時尚文化形象。
(6)文化創意產業一條街(滿堂)
展示遼寧省14個城市文化產業最新成果,成為技術交易、信息交流平台。
(7)環保文化一條街(遼寧省環保園)
學習環保知識、參與環保體驗、展示環保產品。
(8)紅酒文化一條街
紅酒博物館、法式西餐廳、酒窖、特色品酒區、主題商業街以及紅酒文化節事活動,形成宣傳推廣紅酒文化一條街。
4.十大生態風情小鎮
(1)歐陸風情小鎮
以「歐陸生活,品位時尚」為主題,體驗歐陸風情異國,打造集休閑度假、行政辦公、商業居住、環境優美、配套齊全的旅遊度假小鎮。
(2)中水小鎮
以「環保科技、品牌設計、英倫風尚」為主題,以路虎運動品牌為帶動,體現動感、自由、挑戰激情的理念。以環保科技園為支撐,環保高科產品為主導,發展環保科技產業。同時以品牌創意為核心,發展品牌設計產業。城鎮以英國貴族風尚為背景,建設原汁原味的英倫風情,將英國傳統的如畫景觀加以提煉,締造獨具英倫風情的生活景觀。
(3)頭道小鎮
它是以「綜合娛樂、景觀建設」為主題的風情小鎮。集旅遊、商業、賓館、景觀地產、景觀公園為一體,主要包括:世界品牌購物中心、大型綜合商業中心、特色商業街、室內滑雪館、KEO主題公園、室內海洋沖浪戲水館、太空港、度假賓館、大型室外游樂場、世界遺產培訓中心、景觀地產等項目。
(4)仁鏡小鎮
以「以古堡建築展示韻味,以紅酒文化體現內涵」為主題的紅酒文化小鎮。整個小鎮被漫山遍野的葡萄園環抱的依山而建,形成了獨特的自然風貌和濱水景觀。該小鎮設有紅酒博物館、法式西餐廳、酒窖、特色品酒區和主題商業街、大氣的西式教堂、紅酒酒吧等,都展現了濃郁而獨具特色的世界紅酒文化。小鎮建設的城堡別墅以分時度假和產權式酒店為主;另外,小鎮每周舉辦的紅酒文化節更為小鎮增添了濃郁的藝術氣息
(5)葦塘小鎮
以「棋盤山世界工業論壇」為主題的風情小鎮。藉助於制博會良好基礎和舉辦五屆制博會成功經驗,以及世博園的品牌基礎和棋盤山的環境基礎,打造世界工業最前沿的工業技術交流、對話以及高科技產品推廣展銷的平台。以此為基礎帶動教育基地、科研基地、總部基地的蓬勃發展。
(6)輝山小鎮
以「康體療養,生命共自然脈動」為主題的風情小鎮。建設功能以康體休閑為主,結合周邊地區良好的生態環境,使小鎮與周邊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建設康體療養旅遊設施,營造舒適的休閑氛圍。小鎮發展體現自然性,旅遊活動也分為自然旅遊活動和人文旅遊活動兩種,滿足遊客感受自然和健康療養的需求。
(7)興隆小鎮
以「藝術生活、體驗生活靈感」為主題的風情小鎮。整個小鎮由具有濃郁俄羅斯風情的別墅、民宅構成,形成獨特的異域景觀。在這里不僅能夠品嘗到正宗的俄式西餐,買到俄羅斯特色商品,還能在俄羅斯風情大劇院和中俄藝術家創作基地中欣賞到精彩的藝術表演。
(8)大夫小鎮
以「設計DIY,科技改變世界」為主題的風情小鎮。這里表現的是環保工業、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產業,包括高科技成果和工業成果的展示。尤其是高科技住宅的展示以及參與工藝流程的設計,把DIY設計和高科技有機融合到小鎮建設中,實現互動體驗,體現科技性小鎮的高效性。
(9)世博小鎮
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的風情小鎮。項目選址緊鄰「世博園」,即為「世博園」提供豐富的配套設施,又是「世博園」概念的延伸。將人與自然有機的結合,建築風格以英國、北歐和地中海式為主,主要建設內容為五星級酒店、大型商業區和居住區。
(10)望濱小鎮
以「電影風情」為主題的風情小鎮,項目由香港長江實業集團投資,擬對望濱地區可出讓的全部15平方公里土地進行整理開發,前期近1000畝的土地整理工作正在進行。將按照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的要求建設電影風情小鎮。

❸ 中新天津生態城管理規定的第四章 城市管理

第二十三條生態城應當創新城市管理體制機制,形成社會參與、市場運作、政府監管的城市管理運行模式和網格化、數字化的管理方式。
第二十四條生態城對廢棄物的產生、收集、儲存、運輸、利用、處置實行全過程式控制制。採取社會化服務方式,建立廢棄物分類收集和回收利用系統,鼓勵在生態城內採用管道運輸等方式收集廢棄物,實現廢棄物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生活廢棄物應當分類收集、密閉運輸,禁止撒漏、滲漏,避免在收集、運輸、處置等環節產生二次污染。
建設工程廢棄物經適當處理後應當予以回用。
醫療廢棄物等危險廢棄物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嚴格管理。
第二十五條生態城應當按照建設國際生態城市的要求,採用先進技術,努力提升生態城的園林綠化建設水平和養護水平,豐富城市景觀,提升生態城的環境質量。
第二十六條生態城應當推進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綜合利用,構建節約、高效、健康、和諧的城市水系統。
生態城鼓勵開發污水再生、海水淡化和雨水集存等水源,實行分質供水和循環利用,禁止將飲用水用於綠化、清廁、道路清掃和補充景觀用水。
第二十七條生態城應當加強道路、橋梁、排水、景觀河道等市政設施的維護,確保設施完好、整潔,標識齊全、規范,運行安全、有效,提高使用效能。生態城道路照明設施應與城市景觀相協調,普遍採用節能環保的照明設備。
第二十八條生態城設置戶外廣告、商業牌匾、城市雕塑和景觀燈光,應當突出生態城特色,與生態城的整體風格相協調,並確保設施完好、整潔。
第二十九條生態城推行公共交通優先政策,積極發展綠色環保、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體系,使公共交通成為生態城居民的主要出行方式。
提高綠色出行比例,鼓勵使用清潔能源的交通工具,執行嚴格的能耗與排放管理標准,減少機動車尾氣排放污染。
第三十條生態城應當高標准建設交通設施,實施交通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實行道路交通實況監控、交通信息即時披露,建立快速、高效的道路交通管理協調機制,保障生態城道路交通的安全暢通。
第三十一條生態城建立以預防為主的公共衛生保障體系和完善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保障和康復設施,發展特色醫療,推進體育、健身、休閑等健康事業的發展。
第三十二條生態城積極引進國內外優質教育和培訓資源,建立與社區發展相適應的教育體系和教育網路。
第三十三條生態城建立防災減災體系,制定並完善應急預案,推進區域安全防範系統和應急聯動系統建設,提高公共安全水平,減輕災害損失,並為生態城居民提供完善的公共應急服務。
第三十四條生態城應當創新社區管理體制機制,建立專門社會工作機構,配置專職工作人員,開展社區公共管理,推進社區公共服務,協調社區公共關系。
建立健全民主參與機制,實現社區居民自治管理,積極推進社區服務與物業管理有機結合的新模式。
第三十五條生態城社區必須建設功能齊全、配套完善、分級組合的服務設施和活動場所。社區的公共設施和活動場所不得擅自改變用途。
第三十六條生態城積極倡導綠色環保、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提升生態文明水平。社區居民應當遵守生態城關於城市管理和社會公共行為規范的規定。

❹ 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建設現狀

一、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1.地表水開發利用現狀

地表水工程包括大、中、小型水庫、塘壩、攔河閘等。青島市現有大型水庫3座,中型水庫21座,小(一)型水庫73座,小(二)型水庫397座,另外還有塘壩3762座,攔河閘167座,地表攔蓄能力總計為10.2億m3。其中產芝水庫興利庫容1.76億m3,年均供水3900萬m3;尹府水庫興利庫容0.736億m3,年均供水2135萬m3;棘洪灘水庫興利庫容1.46億m3,年均供水7000萬m3;嶗山水庫興利庫容4798萬m3,年均供水2397萬m3;鐵山水庫興利庫容2739萬m3,年均供水350萬m3;陡崖子水庫興利庫容3435萬m3,年均供水277萬m3;吉利河水庫興利庫容3360萬m3,年均供水329萬m3

2002年,青島市地表水供水量為5.168億m3(含引黃),占總淡水供水量的46%,其中工業供水1.321億m3,農業供水1.694億m3,商品菜田供水0.651億m3,城鎮生活供水1.261億m3,農村生活供水0.241億m3

2.地下水開發利用現狀

青島市地下水主要賦存於第四系地層孔隙中,噴出岩類孔洞裂隙水、碳酸鹽岩類岩溶裂隙水及碎屑岩類裂隙水、塊狀、層狀岩類裂隙水僅可為局部少量供水,供水意義相對不大。

青島市多年平均地下水可采資源量為6.3436億m3/a,天然補給資源量為5.0586億m3,2002年地下水實際開采量6.1098億m3,占總淡水供水量的54%,其中工業供水0.726億m3,農業供水2.6286億m3,商品菜田供水1.64億m3,農村生活供水0.819億m3,城鎮生活供水0.2962億m3。1989年開采量為歷史最高值,達6.78億m3,1999年開采量為近年最低值,為5.38億m3。2002年為特枯年,地下水實際開采量超出天然補給資源量20%多,整個地區超采比較嚴重:青島市區超采588萬m3,開采程度為212.6%;平度市超采5326萬m3,開采程度為121%;城陽區超采444萬m3,開采程度為123.3%;黃島區超采84萬m3,開采程度為118%;其他區市均未超采。就水源地而言,僅王戈庄河水源地略有超采,其他水源地均未超采。青島市多年開采現狀基本反映了區內地下水的開采水平和調蓄能力,可看出青島市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較高,基本為采補平衡,但由於城鄉布局差異和需水量不同,一些地區開采量過大,形成地下水超采漏斗,同時有些地區開采量較小,僅有少量用於農村居民生活用水,地下水白白流入大海,造成很大浪費。

3.污水利用現狀

青島市主要是利用部分工業廢水進行農業灌溉和中水回用。工業廢水進入排污河道後,由沿河農村抽取排污河水進行污水灌溉。城市污水回用主要是工業冷卻用水、沖洗用水及市政用水。污水利用量較大的是黃島區的王戈庄河流域、城陽區的城陽河流域和平度市的北膠萊河流域,其次是嶗山區、城陽區的白沙河流域。

近年來,青島市的污水利用量呈逐年上升趨勢,由1997年的50萬m3上升到2001年的600萬m3。2002年青島市的污水利用量為690萬m3,其中城陽區為185萬m3,黃島區為135萬m3,嶗山區為70萬m3,平度市為300萬m3

4.海水利用現狀

主要是用於部分工業用水,如發電、化工、紡織等行業。海水利用量較大的是黃島區和李滄區,城陽區和嶗山區僅有少量使用。近年來,青島市的海水利用量變化不大,平均為13.94億m3/a,按海水替代淡水折算系數為20∶1計,替代淡水量為0.697億m3/a。

二、礦產資源開發現狀

目前,青島市已發現各類礦產33種,其中石墨探明儲量約佔全國的四分之一,花崗石居山東省之首,黃金、大理石、滑石、螢石、透輝石、礦泉水等居全省第二位;另外重晶石、沸石、膨潤土、珍珠岩等亦居全省前茅。黃金、石墨主要集中分布於北部的平度、萊西境內,花崗岩主要分布在嶗山、大澤山、小珠山,建築用砂主要分布於各河谷地帶。

青島市礦產開發歷年破壞土地總面積為756hm2,是礦產開發歷年佔用土地總面積的41.3%。礦產開發歷年破壞土地區域主要集中在萊西、膠州和平度境內,分別為363hm2、293hm2和66hm2,佔全市礦產開發歷年破壞土地總面積的95.5%。

三、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青島市土地總面積111萬hm2,其中平原地區42萬hm2,占土地總面積的37.8%,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北部地區(包括即墨市的一部分、膠州市、平度市大部分地區);低山丘陵區面積45萬hm2,占總面積的40.5%,主要分布在南部、東部沿海地區和平度、萊西市部分地區;窪地面積24萬hm2,占總面積的21.7%。

青島市土地構成中,耕地為54.6萬hm2,占土地總面積的49.2%,主要分布在5個縣級市的平原地區和低平淺窪地區,市內7區僅佔4.3%,全市人均耕地面積為0.077hm2,低於全省人均0.085hm2的平均水平,略高於全國0.076hm2的平均水平。

近些年,由於農村主要勞動力發生大量轉移,使許多地塊耕作比較粗放,有機肥施用量減少,主要依靠化肥農葯維持作物生長,使土地退化,營養失衡現象更加嚴重,加劇了農業生態環境的惡化。據統計,全市缺鉀土地面積達8.5萬hm2,缺磷面積5.34萬hm2,缺氮面積1.65萬hm2,分別佔耕地總面積的15.6%,9.8%,3.0%。

四、旅遊資源開發現狀

青島市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是國家重點優秀旅遊城市,依山傍海,旅遊資源豐富。隨著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新的旅遊資源不斷被開發。至2002年,全市共建有國家級森林公園3個,自然保護區1個、風景名勝區4個,省、市、縣級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共29處。比較著名的旅遊景點有: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嶗山風景名勝區、珠山國家森林公園、青島海濱風景區、青島琅琊台風景名勝區、天柱山風景名勝區、溫泉風景名勝區、薛家島風景區、靈山島自然保護區、田橫島風景名勝區、石老人旅遊度假區等。

在資源和產品開發方面,將以海濱風光、嶗山名勝、歷史名城、文化遺址為主題,重點開發建設黃金海岸旅遊線、嶗山國家風景名勝區和海濱度假旅遊,培育一批文化品位高、參與性強、投入少、見效快、拉動力大,具有國際性、不可替代性和無季節性的旅遊產品。

五、地熱資源及開發利用現狀

1.地熱地質概況

即墨市「東溫泉」是區內唯一已知溫泉,位於即墨市溫泉鎮東溫泉村南,即墨市東偏北方向18km。水溫最高達90℃,水化學類型為Cl-Na·Ca型。據抽水試驗資料推算5m降深時的熱水涌水量為1815m3/d。為保護地熱資源,防止因熱水水位下降而引起的生態平衡的破壞,取可利用量≤外推開采量,即1815m3/d=66.25萬m3/a,熱流量Q=4.557×108J/d。即墨溫泉水,是一種含有多種有益化學元素的特殊類型的地下水資源,其含鹽量很高,Cl和Na+的濃度大,總礦化度達11g/L,除此以外,還含有As、K、Ca、Mg、Br、I、H2S等多種微量元素和氣體,並含有放射性元素鐳和氡,因而是一種具有特殊醫療作用的地下熱水,特別對皮膚病、關節炎療效特佳。

溫泉地處低山盆地,具備良好的匯水條件,白堊系萊陽群中的斷裂破碎帶為熱儲含水體,熱儲體平面形態為盆形,面積約0.5km2,中段下延較深,最深處達240多米,邊部較薄,埋深為60~70m直至尖滅。經鑽孔揭露證實:岩性為緻密堅硬的硅質砂岩及砂岩,岩石破碎嚴重,大部分為斷裂破碎帶,有明顯的蝕變和錯動現象,並見斷層角礫岩,因而為地下熱水的賦存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2004年在平度市舊店鎮發現地熱,目前正在進行勘查工作。

2.開發利用現狀

即墨市溫泉鎮東溫泉村村南是地熱井群密集的地方,目前已開發利用的地熱井主要有57369部隊供熱井、溫泉工人療養院供熱井、石油物探局供熱井等,各供熱井年開采總量分別為工人療養院供熱井13.3萬m3,石油物探局供熱井2.76萬m3,57369部隊供熱井3.48萬m3,累計年開采量為19.6萬m3

溫泉工人療養院地下熱水單井開采量每年一般在13萬m3左右,月均開采量一般為1.2萬m3左右,強開采期內(一般在每年的11月份—翌年的3,4月份)月均開采量為1.9萬m3左右,弱開采期內月均開采量一般在0.9萬m3左右。

從熱水井中抽出的90℃的熱水,在輸送至各療養院後,一般都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放置自然冷卻或兌取一定數量的冷水後才能利用,也就是說在利用之前,熱水高溫部分的熱能並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而白白地浪費掉了。而從療養院排放出來的尾水,其相當一部分的溫度也高於40℃,有的高達50~60℃,這些熱水都被白白排放掉,並對環境造成了污染。根據我國其他地區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情況,這一溫度有很大的利用價值,有必要進一步開發利用,防止環境污染。

綜上所述,該溫泉的實際開采量還存在很大的挖掘潛力,開展熱水的綜合開發利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該區熱水應著重發展療養、養魚和種植溫室蔬菜等方面。

六、飲用礦泉水資源及開發利用現狀

青島市礦泉水資源豐富,開發利用已有90多年的歷史,久負盛名的嶗山牌礦泉水以其清醇甘洌、口感好,在國際上享有崇高聲譽,素有世界名牌礦泉水之美稱。目前,青島市通過省級以上地礦部門評審鑒定,符合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准(GB8537—95)的礦泉水產地已達100餘處,主要分布在青島市內七區,約佔70%左右,且以嶗山區、城陽區為主,郊區五市約佔30%左右,以即墨市相對較多。

花崗岩類地區的礦泉水,主要分布在嶗山地區。岩石中富含Si、Ca、Na、Sr、Li等多種元素,花崗岩經長期風化淋濾和水解作用,為礦泉水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礦泉水產地一般處在斷裂構造帶上(以北東向為主)或附近,蓄水條件好,水源補給多沿構造帶呈線狀分布,延伸較遠,含水體頂底板圍岩均為緻密塊狀花崗岩,節理裂隙不發育。水源地附近岩石裸露,叢林密布,人煙稀少,污染源少,水化學淋濾作用強,水交替強烈,地下水無污染,屬清潔水源區。據對已知礦泉水點水質分析資料的對比,該類礦泉水以鍶、偏硅酸復合型為主,鍶型和偏硅酸型次之,水化學類型以HCO3·Cl-Ca·Na型為主,各項指標均符合國家規定指標要求。

碎屑岩類地區的礦泉水,主要分布於城陽、即墨一帶,岩性以火山碎屑岩類為主,該類礦泉水以偏硅酸型為主。

據統計,青島市礦泉水日允許開采量為1.5萬m3,供水能力可達540萬m3/a,實際產量按1/3計可達180萬m3/a,而目前青島市礦泉水年產量僅為40萬m3,發展潛力很大。

七、生態環境建設現狀

青島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生態環境建設工作,先後頒布了《青島市近岸海域環境保護管理規定》、《青島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規定》、《青島市嶗山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辦法》、《青島市海域使用管理規定》等8部地方法規和《青島市取水許可制度實施辦法》、《青島市全民義務植樹辦法》、《青島市礦產資源管理辦法》、《青島市人民政府關於封山育林的通告》、《青島市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和水土流失防治費收取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等11部地方規章,這些法規、規章的實施在生態環境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繼獲得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的光榮稱號後,青島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建設生態城市的奮斗目標,近幾年來,在生態環境建設方面做出了一定成績。

1.森林保護與造林綠化

青島市通過加強林木資源保護與管理和植樹造林,遏制了森林資源減小的趨勢,使林木資源走上了良性發展的道路。具體措施有:①加大林業執法力度實行了林地用途管制,凍結各項建設工程徵用林地審批,清理非法征佔用林地,關閉非法採石、挖砂場;②加強了林木病蟲害防治和護林防火工作,降低病蟲害和森林火災發生率;③推廣科技興林和實施林業重點工程,建設了一批經濟林良種基地,防護林和經濟林有了較快增長,分別達到了7.3萬hm2和7.4萬hm2;④採取封山育林措施,盡快培育山區森林資源,現已建森林公園6個(其中國家級3個,省級2個,縣級1個),以植被、綠地為主要保護對象的公園、風景區4個。森林面積在經過十年徘徊以後,邁出了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第一步,2001年新增森林覆蓋面積1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了21.33%。

即墨市店集鎮積極發展經濟林建設,規劃了5萬畝速生楊生產基地,每年種植、輪伐1萬畝。城陽區惜福鎮開展生態示範小區試點,利用山巒和退耕還林建成生態示範林1萬畝。膠南市投資4千萬元進行綠色通道工程建設,對國道和省道兩旁加寬植樹帶,形成綠色長廊。

2.水資源保護利用

青島市屬於可利用淡水資源比較貧乏的城市,河流多為季節性,地下水主要為大氣降水補給,地下水資源不豐富。「引黃濟青工程」使青島市淡水缺乏問題得到緩解,基本實現了水資源供需平衡。為有效利用水資源,1996~2000年全市增加地表水攔蓄水能力6132萬m3,增加節水灌溉面積41.3萬畝。發電、化工、紡織等行業開展了海水利用,年用海水量約14億m3左右。農業推廣節水灌溉技術,萊西、膠南、平度3個國家級節水增產示範縣,節水示範區1.3萬畝,5個縣級市和黃島區共利用世行貸款1000萬美元發展節水灌溉項目。

青島市飲用地表水源主要有嶗山水庫、棘洪灘水庫、產芝水庫等12座,年供水量達1.6億m3。大沽河是膠東半島最大的河流,是青島市的重要飲用水源地。對嚴重超采,造成環境惡化(如海水入侵、降落漏斗)的水源地實行了關閉或限制開采。對造成水質污染的污水排放進行了綜合治理。飲用水源地的保護情況較好,全部飲用水源均達到國家飲用水標准。

3.礦產開發生態保護

青島市礦產資源以非金屬礦為主,優勢礦產資源有石墨、花崗岩、大理岩、礦泉水,以及透輝岩、金、滑石、沸石岩等。青島市相繼制定了《青島市礦產資源管理辦法》、《青島市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管理辦法》,編制完成了《青島市地質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規劃》,使該市礦產資源保護和礦產資源開發生態保護實現了依法管理,嚴厲打擊了非法和違法采礦行為,清理關閉上百個礦山企業。加強了地質地貌景觀保護,劃定了以「山體風貌」、「自然景區」、「沿海沙灘」為重點的地質地貌景觀保護區,對嶗山區內90餘處影響地質地貌景觀的採石場予以關停。按照《青島市減災防災預案》,及時部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減少地質災害的危害。礦區復墾和生態恢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完成了一批石墨礦坑、花崗岩採石場的復墾和生態恢復工程。萊西市積極推廣礦坑復墾技術,繼「八五」復墾石墨礦廢棄土地4300畝後,「九五」又復墾土地495畝,市內浮山及青銀高速等新辟、擴建公路沿線已開始對採石遺留的礦坑、公路邊坡進行恢復重建,還其自然風貌。

4.海洋生態保護

青島市海域遼闊,保護和恢復海洋生態環境,實現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青島市的生態具有重要意義。目前,青島市海洋生態環境問題主要存在赤潮、水質污染、過度捕撈等。

膠州灣是青島海域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有水域面積400km2。基於膠州灣和青島近海的生態環境狀況,青島市制定了《青島市近岸海域環境保護管理規定》等地方法規規章,加大了近岸海域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力度,把污染防治和沿岸生態建設與保護相結合,較好地控制了海洋污染和資源破壞。對海洋傾廢活動實施了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建立了海洋污染事故應急處理體系,防範船舶溢油造成的海洋污染事故。海域使用管理制度的實施,協調了沿海各行業間的矛盾,一些重要港口、漁區、旅遊區的違規開發佔用海域的行為開始得到有效遏制。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含磷洗滌劑,加強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處理,控制陸源污染物對海洋環境的污染,建設了團島、海泊河、麥島污水處理廠等9座入海污水處理廠,降低了污染物入海總量,氮、磷等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貫徹海域捕撈「零增長」的方針,進行捕撈結構調整,控制近海捕撈強度,近海資源有所改善。實施「碧海行動計劃」,促進海洋開發和保護的協調發展。

5.沙化、鹽鹼化治理

青島市沙化面積甚小,主要分布於河床附近及海灘近岸處,范圍狹長。多年來,青島市進行了海岸防護林建設,加強了河道兩岸的植樹工作,使沙化面積有所減少。

圍繞海水入侵造成的土壤鹽鹼化,近十餘年來,青島市在海水入侵的主要地區採取了停采或減采地下水、築堤、建防滲牆、補充地下水等措施,治理改良了鹽鹼化土地4600hm2

6.重要生態功能區保護

青島市近岸海域、飲用水源匯水區和嶗山、大澤山、珠山、鐵钁山等處的森林對維護本地區的生態平衡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是近幾年該市生態保護工作的重點。為保障嶗山水庫的水質質量,位於水庫匯水區的嶗山北宅地區多年來一直嚴格控制區域內工業生產和有污染的農業生產項目。大沽河實行了嚴格的保護政策,市政府專門成立了大沽河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統一組織大沽河水源的保護和沿岸的環境污染治理工作。

截止到2002年,青島市共建有國家級森林公園3個、自然保護區1個、風景名勝區4個,省、市、縣級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共29處。分別是:嶗山森林公園、靈山灣國家森林公園、珠山國家森林公園、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嶗山風景名勝區、青島海濱風景區、天柱山風景名勝區、青島琅琊台風景名勝區等。總面積為28.31萬hm2,覆蓋率達26.57%。

7.草地保護建設

青島市草地較少,經過十幾年保護與建設,草地面積有了成倍增長,特別是天然草地增長較快。近年來,市區增加了城市公共綠地建設,喬、灌、花、草相結合,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7%。退耕還林工作採取宜林則林、宜草則草的原則,大力發展牧草種植,將來草地面積尤其是牧草種植面積還將有大幅度增加。

❺ 中鐵國際生態城哪裡可以做核酸檢測

據我所知,中鐵國際生態城是可以做核酸檢測的。

疫情防控

最近更新時間為2022年7月23日12時,建議出行前先撥打當地電話咨詢

離開貴陽市

貴陽市最新防疫政策

此地區暫無特殊疫情防控政策措施。疫情防控咨詢查詢>

到達貴陽市

貴陽市最新防疫政策

1.省外來返黔人員及省內跨市(州)流動人員出

行前須提前通過「貴州健康碼」進行個人健康申報,並在抵達目的地後,按照我省防疫規定,積極配合當地疫情防控部門落實各項防疫措施。

2.其他國家或者地區(境外),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來返黔人員嚴格實行「7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健康監測+6次核酸檢測(分別在第1、2、

3、5、7、10天)」,管控時間從入境時間開始計算,抵黔後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落實後續管控措施。非法偷渡人員按照「先防疫、後處置」的原則,比照境外來返黔人員進行管控。

3.澳門來(返)黔人員:除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觸者、有發熱或呼吸道症狀者,以及14天內有外國或其他境外地區旅居史者,持有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包含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信息的「健康碼」,承諾入境內地前14天內無外國或其他境外地區旅居史者,可不再進行隔離,有序流動;無7日內核酸陰性證明的,須立即進行核酸檢測。(註:如澳門有本土疫情,澳門來返黔人員按參照境外入黔人員管控措施執行)。

4.省外有本土感染者報告且存在社區傳播風險的縣

(市、區、旗)來返黔人員。實行分級分類管控,

其中7天內有高風險區旅居史的人員,實行「7天集

中隔離+5次核酸檢測(分別在第1、2、3、5、7

天)」;7天內有中風險區旅居史的人員,實行「7天

居家隔離+3次核酸檢測(分別在第1、4、7天)」;

❻ 哪些城市適合發展活力康養產業

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口號一提出來,全國各地都非常重視環境建設,將運動健身、休閑旅遊與自然山水巧妙融合,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及對生態環境、旅遊資源的保護。而康養旅遊已經成為我國從省到市到縣再到風景區等各級政府及管理部門的重要布局方向。國家旅遊局也通過打造中國康養旅遊示範基地,來逐步規范康養旅遊的發展。

發展概況一:五大全國康養旅遊示範基地公布

2016年9月,國家旅遊示範工作評定委員會發布消息,首批40家國家旅遊示範基地出爐, 評出首批國家旅遊示範基地,包括10個中國旅遊休閑示範城市、10個中國綠色旅遊示範基地、10個中國人文旅遊示範基地、5個中國藍色旅遊示範基地及5個中國康養旅遊示範基地。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大健康戰略發展模式與典型案例分析報告》。

❼ 嶗山灣集團好進嗎

好進。
嶗山灣集團好進。符合條件的可網上報名即可。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操守,具有較高的個人綜合素質和較強的協調處理能力、良好的紀律性、團隊合作以及敬業精神,身體健康,享有公民的政治及民事權利,符合招聘崗位具體要求。
青島嶗山灣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是嶗山區政府批准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目前注冊資本3.7736億元。公司定位於嶗山區基礎設施建設與開發的重要戰略平台公司。公司主要從事城市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運營,嶗山灣國際生態健康城開發建設,保障房建設及運營管理,土地整理及綜合開發,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酒店管理。

閱讀全文

與嶗山灣健康國際生態城有哪些政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堅定愛情的誓言怎麼寫 瀏覽:339
事業編體檢表怎麼填寫 瀏覽:883
玉子愛情故事講什麼意義 瀏覽:789
胡歌婚姻觀怎麼樣 瀏覽:101
鄉村愛情最早的趙四是哪裡人 瀏覽:899
農村異地婚姻怎麼辦 瀏覽:283
怎麼保護婚姻糾紛 瀏覽:384
山師東路為什麼美女多 瀏覽:390
九月虎寶寶婚姻怎麼樣 瀏覽:90
有多少烏克蘭美女在浙江 瀏覽:707
怎麼判斷碳水化合物是否健康 瀏覽:196
婚前如何識別另一半的婚姻 瀏覽:399
楓橋哪裡美女多 瀏覽:25
經濟好的詞語有哪些 瀏覽:860
常州航道事業發展中心什麼單位 瀏覽:141
父母愛情拍過哪些電視劇 瀏覽:161
物流怎麼打通經濟 瀏覽:757
網紅美女怎麼走路視頻 瀏覽:199
古朗月行中的神話故事都有哪些 瀏覽:601
茂名如何挽救婚姻培訓 瀏覽: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