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魚怎麼鑒別好壞
選養金魚 選體形健壯、顏色鮮艷的魚 選任何品種的金魚,都要選魚體闊壯,胸、腹、尾鰭齊全,尾巴開暢大者。無背鰭的魚,背脊要選光滑、無殘缺背鰭或結節的。而魚的色彩要選紅者嬌紅,白者純白,藍者湛藍,黑者墨黑,花者色彩調和,花紋細致,一定要有藍色者才可稱為五花。有的魚體是半紅半黑或是身紅而鰭的邊緣黑者,眼下很美,其實不久就會變成全紅的,要有預見。 在選魚中,對其在特徵、體形或顏色方面都別具一格的佼佼者,應予以破格錄選,加以觀察培養。 選健康無病的魚 一般說,在池(盆)中游動活躍、合群、體形豐腴,胸、腹鰭暢開常劃動,身上無白點、無白絨毛樣黏液,尾、鱗無血絲、潰爛、不常浮於水面,也不側卧、倒立、沉底的,大便發黑而粗大的為健康魚,有覓食的魚兒,以上情況均可以大膽選購。 選特徵明顯的魚 各種魚兒均有本品種的特徵:如選壽星頭、獅子頭、鶴頂紅、鵝頭紅等品種,它們都以頭部長有肉瘤而揚名,所以,我們要選頭部鰓蓋上的肉瘤最發達、寬大的。此外,鶴頂紅、鵝頭紅等有紅色肉瘤的魚以紅頂方正(幼魚時頭頂色較深)者為上品,選珍珠鱗魚要注意有大、小尾兩種,大尾為佳。但不管大尾或小尾,都要選頭部尖小,珠鱗粗大無缺,排列整齊直至背脊,但鱗不可豎立,否則多數為鱗立病。腹膨粗圓,尾暢,這種特徵才是純種。水泡或龍睛,都是以眼部的特徵命名的,所以,要選水泡圓大而勻稱,泡質軟而透明者。選龍睛時,要選眼盤大而突出狀如棋子者。
⑵ 怎樣判斷金魚是不是病了
雖然金魚是習性最潑辣的觀賞魚之一,但也容易因過度擁擠和生活條件不恰當等原因導致疾病。如果發現金魚的外觀,體型,動作或行為突然變化,有可能是患病的跡象。
魚鱗與魚鰭
觀察金魚整個身體表面:鰭,鰓,鱗,尾巴,眼睛和嘴巴。如果發現叢毛或白斑,缺鱗,異常部位,魚鱗隆起,紅色條紋和斑點,都說明金魚生病了。
白斑或叢毛說明有寄生蟲,魚虱或真菌。如果有淺灰色或淡黃色外觀,說明有卵旋蟲的寄生蟲,也就是常見的金粉病。可以通過給葯和換水治療這些問題,但不治療有致命風險。
魚鰭參差不齊,嘴巴磨損,擦傷,缺鱗或眼睛凸出,可能是細菌感染的症狀。可以通過適當營養,換水,過濾和抗生素治療。
紅色條紋,斑點和魚鰓發炎,是氨中毒的跡象,與水質不好有關。改善水質需要適當過濾和換水,這對避免金魚因氨中毒而死亡很重要。
為了預防疾病,在加入魚之前,確保水缸適當循環很重要。金魚缸應有幾英尺厚的砂礫和活植物。外部過濾對金魚最好,但不需要噴水口或通風裝置。
生金粉病的魚
魚鱗隆起和腹脹是水腫的跡象,通常是由營養不良引起。水腫的魚往往會因為免疫力低下而發展成細菌感染。水腫可以通過適當營養和改善水質治療,但有時也需要用葯。
在給魚用葯之前,應清除過濾器中的碳,否則過濾器會清除葯物。
姿勢與動作
顛倒或傾斜漂浮的魚通常患了魚鰾膀胱病。有些金魚有發展成魚鰾膀胱病的遺傳傾向,其它一些則是因為營養不良和水質不好導致。有些情況下,讓魚餓幾天,或喂綠豌豆和濕水藻類食物就能治癒。無論什麼原因導致,所有患魚鰾膀胱病的魚都需要改善水質。要預防魚鰾膀胱病,應避免過度餵食,總是喂金魚喜歡的食物,給食前在過濾水中浸泡干食物。
魚鰾膀胱病的症狀
行為變化
金魚突然變得無精打采,或僅僅伏在底部,抵住植物或水缸設施,都是水質不好導致硝酸鹽中毒的跡象。唯一的治療辦法就是糾正潛在問題。
禁忌
葯物使用不當會殺死魚。有些魚葯對蝸牛等無脊椎動物有毒。金魚是冷水魚,不需要加熱器,因為太熱會使它們生病。
正常變化
黑色或橙色條紋,以及顏色改變通常不是患病的跡象,大多數金魚會在生命過程中改變顏色。雄金魚在准備繁殖時會在鰓部形成白色小增生,而雌金魚則表現為腹部腫脹,並精力充沛的兩性間相互追逐。
⑶ 如何判斷金魚是否生病了
動物和人類一樣,一旦身體出現不舒服,或者身體出現異常,都會有一些比較明顯的表現。金魚作為觀賞魚的一種,如果身體出現異常或者即將生病,也會提前告知主人一些徵兆。例如在游動的過程中,總想漂浮在水面,而且,不停的張開嘴巴,甚至是發出響聲。這種情況下,可能即將生病,而且一般情況下,人們在給金魚餵食的時候,金魚都會養成一種習慣,會靠近人們。但是如果給金魚投食的過程中,金魚並沒有這種靠近人類的反應,很可能是即將生病等等。
⑷ 如何判斷金魚是否健康
看他游的時候是否端正。不離群。大便不要乳白色,要褐色。不浮頭。身體沒有受傷。身上有沒有生其他雜東西。
一般不吃食,不能代表魚就不健康。魚的吃食是受溫度,水的清澈度,飽不飽,決定的。溫度不高不低,適合他生長,水很清澈,有肌餓感,他可定很樂吃。一般喂到7成飽就好,保持他的幾餓度,讓他幫忙啄掉池中的青苔或者綠澡。
⑸ 怎麼判斷金魚生病沒
不用恆溫,金魚能在0—30度的水溫中很好的生活。至於怎麼看它生病,看魚鰭,一般正常健康的金魚魚鰭都是打開的,而且活潑,如果發現單獨浮頭離群或者單獨趴在魚缸底並且魚鰭是收攏著的,就帶表它身體狀況不好。還有就是看它的身上是否有寄生蟲,例如白點病等。具體的可以去網路查,養金魚要多觀察多總結經驗。
⑹ 怎樣判斷金魚的活動狀態是否正常
1.金魚對環境的要求 物理因素中包括光照、溫度、濕度、雨、雪、風等,它們都或多或少的影響著金魚的生活。而對金魚的生活有直接影響的是溫度。水溫急劇的升降,會引起金魚的不適或生病,甚至死亡。這說明金魚對水溫的突然變化很敏感,特別是在幼魚階段更為突生。雖然金魚在溫度為0度—39度的水體中均能生存,如果水溫突然上升或下降的幅度超過7度—8度,金魚就易得病,突變的溫度再大,就會招致金魚死亡,而且沒有任何明顯的先兆症狀,很不易被發現,故對金魚養殖來說威脅極大。 家庭飼養金魚最適宜的水溫為20度—28度,在此溫度范圍內,水溫越高,金魚新陳代謝越旺盛,生長生育也就越快。這時的金魚游動活潑,食慾旺盛,體質壯實,色彩艷麗。所以飼養金魚時要盡可能的將水溫控制在20度—28度。在冬季,水溫降至接近0度時,金魚就處於休眠狀態,春季水溫上升至8度—10度時,金魚也感不適,如果水溫超過30度時,必須及時採取降措施。
(2)外在因素 外在因素主要是指各種化學物質對金魚的影響。
A:二氧化碳。水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偏高,會降低金魚體內血紅蛋白與氧的結合能力。在此情況下,即使其溶解氧的含量不低,金魚呼吸也會發生困難。水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達60毫升/升或稍大於此含量,即被視為魚料魚類直接有害濃度,對金魚也是適用的。所以在飼養金魚時要及時把水中魚的糞便、殘餌等污物吸出,做好金魚池的衛生清理工作,並適當補充清水,就可以防止發生因二氧化碳含量過高而危及金魚生命的事故。
B:酸鹼度。在淡水中pH6.5—8.5即為符合養魚的水質標准,金魚的適應范圍還要廣些,在pH5.5—9.5這個范圍都能生存,以pH7.5—8.5為最適合范圍;在孵化期的魚卵,仔魚及早期幼魚則以pH6.2—7.2這個范圍最好。在金魚池中pH值偏低時,金魚的活動緩慢,食慾降低,嚴重時會停止生長,即使在溶解氧含量充足的情況時也容易發生「浮頭」現象,當然pH值過高也會使金魚死亡。 C:溶解氧。空氣與水面接觸後,氧就被直接溶解於水中,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約佔五分之一,能溶解於水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且溶解量的多少決定於水與空氣的接觸面及其交流作用。空氣與水的接觸面越大,溶於水中,氧就越多。如果將水面激動成波浪,增加水表面積,氧的溶角便會大為增加,且擴散速度加快,而在靜止的水池中,因為溶解氧量很低,擴散的速度慢,故其氧含量也就少得多。 含氧量多少對其呼吸關系很大,水體中氧含量高,金魚就很活躍,攝食量就多,生長也快;含氧量不足,金魚就會感覺不適。嚴重時就會出現「浮頭」。如不及時採取措施就有被窒息死亡的危險。如果出現上述情況,應及時加些新水以緩解缺氧現象。
⑺ 金魚要怎麼養,怎麼樣才知道它有沒有生病
想要知道魚是否生病,那都在平時的觀察,有時間去看看關於魚病的書或到網上查查。
我現在養了6條金魚,只加了一個供養。平時就是3天換一次水,換水之前,水必須要困。主要是去除氯氣,再有就是經過晾曬新水和缸內的水溫沒有太大的溫差。溫差過大魚會得白點。餵食3分鍾內吃完即可。魚BB每次換水時候清理。
常備的葯:
神奇寶貝的甲基藍:殺外寄、消毒,對魚白點病療效不錯。
上野黃粉:魚身上有爛的地方,或者魚打架掉鱗的地方擦這個,主要是防止感染。
大鹽:必備,整缸殺菌,以及一些魚病都用的到。比如白點、水霉、腸炎等等,可以說是萬能葯。
⑻ 怎樣判斷魚是否生病
魚類發病後常有以下共同的症狀與病變,通過它們可以判斷魚類是否發病:
(1)魚的活動情況:健康魚一般是成群集游,行動靈活,反應敏捷,受驚後立即潛入水中。而病魚通常離群獨游,行動呆滯,反應遲鈍,受驚後略向水深處游去,或很快又游到水面。當一些寄生蟲寄生時,魚會在水面發狂打轉或在水面做持續跳躍。
(2)魚的攝食情況:健康魚食慾旺盛,搶食力很強,投餌時成群聚集在食場周圍搶食,而且食量較穩定,而病魚食慾減退,攝食量會突然減少,或食慾廢絕,完全不攝食。
(3)體色變化:各種魚均有自己特有的體色,色澤鮮艷,折光性強,但當發生疾病時,魚的體色通常發黑或灰白色;有的病魚在體表出現紅色的出血斑、出血點或白點。
(4)體形與體表變化:健康魚肌肉厚,肥滿度好,體表完整,並有一層黏液,而病魚可能出現干癟,體表潰爛,身體彎曲,或有異物附著,體表黏液增多或減少,鱗片脫落或豎立,腹部膨大,眼球突出,肛門紅腫外突等表現。
(5)魚的解剖變化:多數疾病都在各組織器官中表現不同的病變,如出血、顏色變化、腫脹或萎縮等。如鰓正常時鮮紅色,鰓絲完整,但發生細菌性爛鰓病時,鰓絲腐爛並帶有污泥,或黏液增多,鰓呈紫色或蒼白色;發生細菌性腸炎時,腸壁變薄,彈性與韌性下降,腸腔內充滿大量黏液或帶血的黏液,同時黏膜壞死,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