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青春期健康的問題,多少懸賞都可以的。
沒什麼不好意思的,有問題就說出來。 青春期是一個絢麗而又充滿困惑的時期,同時也是一個包含無窮樂趣又擔負著艱巨挑戰的關鍵轉折。它是從孩童步入成年必經的一個階段,是一個自然的、必要的過程。無數青少年滿懷期待卻又忐忑不安地迎來了這段奇妙的時期。進入青春期,青少年該如何科學和正確地面對巨大的生理和心理變化呢?
性健康既依賴於生物學因素,也依賴於心理、社會因素。正確認識人類性行為的生物、心理、社會屬性,是人類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性活動是關系人類生存的一種本能活動。人類通過生殖功能促使種族得以綿延,同時依賴性功能的生物、心理、社會方面的特質,使得種族和社會能夠穩定和發展。弗洛依德(S。Freud)認為:潛意識之中的性慾原始動力(性內驅力)是利必多(libido),它既可能得到滿足,也可能被壓抑,或者以被社會允許的某種方式得到疏泄。這種性內驅力的滿足或挫折對人類的行為有著重要影響。性本能的沖動對於人類的行為動機都有不容低估的作用,所以他強調人類文明要以人的性活動的一些限制為代價才能進步。
一、青春期性心理
50年代末,西方國家為了對抗傳統的性禁錮,產生的「性革命和性解放」,造成了性泛濫,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戀愛、婚姻、文化、價值觀等方面出現畸變,特別是以艾滋病為代表的性傳播疾病的迅速蔓延,引起了人們的重視,使人們重新關注性的正確回歸問題。我國的性文化在封建傳統觀念和新時代開放觀念中矛盾的生存,使得性知識和性教育的普及仍處於尷尬的境地。性的教育對於動盪變化的青春期的影響尤為重要,每個青春期的孩子都不可避免地面臨性的挑戰,因性成熟而會帶來各種問題。雖然從排卵和遺精開始性生理功能就已經出現,但是促進孩子性心理健康的認知仍非常有限和缺乏。由於性心理和性問題始終受到社會文化背景和倫理道德觀的制約,使得青少年的性心理狀況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1、青春期的發育與性心理
我們認為青春期大概介於10~20歲之間,通常分為3個階段:
時期階段 具體描述
青春前期(10~13歲) 人生長發育最快的階段
性徵發育期(13~18歲) 以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徵明顯發育為特徵,少女出現月經,男孩發生遺精
青春後期(18~20歲) 生理上變化逐漸緩慢下來,出現心理上的變化和需求。
青春期不僅出現性的生理變化,同時也伴隨著性的心理轉變。隨著性腺活動的變化,青少年出現月經和遺精現象,男孩陰莖自動勃起的次數增加,自慰的頻率上升,女孩陰道分泌液增加,當然也可發生其他方面的正常性心理表現,如強烈的性感受和性幻想。
但是生理發育的成熟度並不必然伴隨心理的趨於成熟,在內環境,特別是內分泌劇烈變動的青春期,孩子常被自己的外表所苦,他們努力表現自己的心理特質,開始對異性產生興趣,包括擴大性活動的范圍,如對異性的接觸、擁抱、接吻、愛撫,甚至發生性關系。所以很多問題會出現在這個絢爛但充滿陷阱的時期,如少年犯罪、未婚懷孕、酒精中毒、葯物濫用等。當然,大多數的孩子都可以順利渡過青春期,但總有一些孩子會遭受到人生的重大挫折和痛苦經歷,這往往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特別是性心理的健全發展。
2、青春期性心理的發展階段及主要特徵
青春期的孩子隨著生殖系統發育日趨成熟,性慾和性沖動的情緒體驗在其心理活動中佔有重要地位。我們的家長、老師、學校以及整個社會,都應該對青少年性生理、性心理的發展階段和特點有所了解。因為只有了解了孩子的變化和心理,我們才能夠走近孩子,才能談的上給予孩子適當的關心和幫助。
(1)性心理發展的三個階段
性心理不只是生物學所決定的,它同時還受文化傳統、當時的教育狀況和社會輿論、家庭背景、個人的人格、以及流行文藝的作品等許多因素的影響。從以下的青春期性發展三階段表中,我們可以發現,青春期的性心理發展經歷是從最初的羞澀——中期的接近——最後了解升華的曲線變化過程,每一個階段都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家長的及時覺察和引導對於孩子的健康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說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性心理健康和人格的逐步確立。
性心理發展的三個階段
階段 具體描述
疏遠期 在性意識萌芽的初期,常常以否定的形式表現出來。進入青春早期,少男少女的性意識開始覺醒,他們對兩性差別特別敏感,開始產生性不安與羞澀心理。這一普遍現象主要有兩種變異形式:一種是厭惡同齡的異性,在學校里男女同學互相指責攻擊;另一種是喜歡接近年齡很大的異性,似乎是一種代償。近年來,受過良好性教育的中學生雖然不再不以冷漠和厭惡的態度對待異性,但在異性的交往中仍然以排斥和疏遠的方式居多。
愛慕期 這個時期是青少年性意識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其原因主要是青春期發育高潮的到來而引起的。他們與異性疏遠逐漸縮小,對異性表現出好奇心,並以善意、友好、欣賞的態度對待異性同學。他們也願意與異性一起學習,一起參加社會勞動,並發展友誼。此時,他們都傾向於在異性面前顯示自己。女孩子特別注意打扮;男孩子傾向於顯示自己的體能或運動技巧。
戀愛期 戀愛期處於青春晚期,是性親近的自然延續,一般地說,初戀從這時開始發生。這一時期男女交往的標准也逐漸從外在轉向內在,更多的選擇是基於婚戀關系的建立。高尚的思想品德、廣博的文化知識、健康的興趣愛好、豐富細膩的情感等等成為異性相吸引的重要因素。
(2)性心理發展的主要反應特徵
處於青春期的孩子通常敏感、多疑,有很多這個時期特有的困惑和迷茫,所以當他們的性心理產生微妙的變化時,他們也往往會在態度、認知、情感等方面表現出不同的反應特徵,主要包括:
1、本能性和朦朧性
這種本能和朦朧基本缺乏深刻的社會內容,只是生理急劇變化帶來的本能反應。青春期的孩子對異性的認識、興趣、好感和愛慕主要是一種模糊和出自生理的吸引。我們的調查發現,不少青春期的孩子根本不了解科學的性知識,沒有學習性知識的正確途徑和方法。
2、內在強烈性和外在文飾性
他們顯然十分重視自己在異性心目中的印象和評價,但表面上卻表現出拘謹、羞澀、冷漠的樣子;他們心裡可能對某一異性很感興趣,但卻表現出無動於衷、不屑一顧的樣子;他們表面上十分厭惡異性間親昵和接觸,實際上是很渴望能體驗一下的。
3、動盪性和壓抑性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性能量最旺盛的時期,但由於不少孩子的心理還不成熟,他們的性心理極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而動盪不安。同時,有的孩子由於性能量得不到合理的疏導,而導致過分的壓抑,少數孩子還可能以扭曲、不良、甚至變態的行為方式表現出來。
3、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相關要素
(1)了解男女性心理的差異性
性心理的覺醒是從青春期開始的,這跟性生理的發育成熟密切相聯系的。月經初潮通常被視為女孩青春期開始的最明顯而可靠的標志。而男孩青春期一般比女孩晚一年。按這個標准,女子青春期通常從12-13歲開始,男子則是從13-14歲開始。女孩性意識比男孩成熟早,而男孩獲得某些性感的體驗在年齡上要比女孩早。在對異性感情的流露上,男孩較外顯和熱烈,女孩則含蓄深沉;在內心體驗上,男孩多新奇、喜悅和神秘,而女孩則常常是驚慌、羞澀和不知所措;在表達方式上,男孩一般較主動,女孩往往採取暗示的方式;此外,男孩的性沖動易被視覺刺激喚起,而女孩則易在聽覺、觸覺刺激下引起興奮。
(2)重視健康性教育的作用
具體來說就是:在孩子性生理發育前(一般為10-12歲),就要進行性生理方面的教育;在孩子性意識萌動前(一般為13-14歲),就要進行性心理方面的教育;在孩子性行為發展前(一般為15-16歲),就要進行性倫理方面的教育。而且這種教育要貫穿於發育的全過程並做到分段實施。在教育方式上,可隨內容和孩子的特點而定。最好由同性家長或老師進行引導,採用暗示談話或以生動活潑的形式進行。平時及時了解和發現孩子在成長發育中的困惑,盡量引導他們自己來思考和解決。不要把性的慾望和沖動,看成低級下流而予以粗暴的斥責,要注意平等交流,盡量避免站在教育者的立場,進行空洞抽像的說教。
①性的生理教育
要告訴孩子關於性生理方面的人體解剖和性器官解剖生理知識。包括男女生殖器官的構造及功能,什麼叫第二性徵,其出現的標志是什麼,月經是怎麼回事,遺精是怎麼回事,生育過程是怎麼回事,生殖系統的發育成熟是由什麼決定的,性別是怎樣形成的,怎樣講究性生理衛生,如何對待第二性徵等。如不穿緊身內褲,經常清洗外陰、清洗包皮垢,進行避孕知識教育等等。
②性的心理教育
性心理衛生教育方面,應該有一個自然的、正確的態度。通過學習或孩子感興趣的文體活動(如體育、音樂、繪畫、文學創作)等多種途徑使生理能量得到釋放、代償、升華以及有效的轉移,分散對性的注意。努力塑造孩子開朗的個性,發展孩子的好奇心和廣泛的興趣愛好,培養關注集體、關注他人的習慣,從而減少其對自我的關注。同時還要注意幫助孩子正確認識性慾,以免受它的驅使而做出不應有的行為。引導孩子閱讀健康、美好的讀物,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遠大的理想。倡導男女生自然、坦率、友好地進行正常的交往,鼓勵孩子參加有意義的集體活動以創造正常交往的條件,避免神秘化,避免因為分隔過嚴而引起的孩子的逆反心理。
③關於維護青少年性健康的10條建議
*明確性為人類生命中一個固有的組成部分,是美好而充滿快樂的
*與異性子女聊一聊,形成一個自由,輕松的氛圍。
*在孩子發生性行為之前就開始與他們探討這個話題。
*幫助他們作好准備,以應付來自同伴的壓力。
*指出禁止性活動是一種使自己變得更為強大的選擇。
*幫助孩子辨別一些有可能導致他們發生性活動的場合,並指導他們如何避免這類場合。
*如果孩子有過了性行為,要避免他感染上性病以及發生意外懷孕。
*與孩子聊一聊性活動與喝酒和毒品之間的聯系。
*那些患有慢性疾病或身體有殘疾的青少年也同樣會性慾。
*請重點關注青少年「性關系」中的「伴侶關系」。
二、青春期的主要人格特點
我們通常把「人格」定義為:一系列復雜的,具有跨時間、跨情景特點,對個體特徵的行為模式有影響的獨特的心理品質,它包含遺傳和環境交互作用的因素,它往往可以預測行為和生活事件。而人格作為一個人的整體精神面貌是個體社會化的產物,其社會化是一個連續不斷的終身過程。人格每一階段社會化的進程都是以前一階段社會化為基礎的,如果前一階段的社會化沒有達到預期目標,那麼後一階段的社會化則出現明顯困難,這意味著會人格塑造的過程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
青春期的孩子在人格發展方面,主要表現出以下三大特點:
第一,伴隨著生理的逐漸成熟,產生發了「獨立意識」和「成人感」,他們渴望擺脫成人的控制,迫切地追求自主和自由,他們喜歡自我表現,並堅持自己的想法。
第二,他們開始關注「自我」,關心自己和他人的內心世界,逐步從行動的動機、目標,道德規范和性格特徵等方面來評級自己和他人的言行舉止;
第三,他們開始了解、接納並逐漸掌握更多的社會行為規范、價值標准,努力嘗試扮演社會角色,對自己的未來進行全新的定位和思考,他們開始面臨更多的認同問題,獨立去探索和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和社會適應性。
人格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青春期所表現出的人格特點決定著孩子的發展,他們慢慢脫離兒童期,更多地運用社會價值和社會准則來衡量和評價發生在自己周圍的各種事情。對人生的關注、思考使得他們急於以全新的面貌投身於家庭、學校和社會生活。一方面孩子養成了獨立性、創造性和自我同一性以及區別於以前的人生觀、價值觀。而另一方面他們非常情緒化,在自我開放性及世故性上表現較弱,通常很敏感、多疑、固執己見、富於幻想、充滿成功欲、自製力和意志薄弱、缺乏有效的防禦機制、追求及時滿足感,往往容易形成偏執性、邊緣性、沖動性、自戀性以及逃避性等人格方面的問題。如同青春期的性心理狀況一樣,孩子的人格形成同樣影響著他們學習與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青春期性心理與人格完善
一個人的性心理會直接或間接的在人格完善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如何吸收正確的性知識養成健康的性心理就成為了一個不可避免而又十分嚴肅的話題。一旦性心理出現問題而不能得到有效地解決,會逐漸導致人格上的缺失,甚至嚴重損害。
CCMP-III(《中國精神障礙診斷標准》第三版,2001)中關於人格障礙的界定是:人格障礙通常指人格特徵明顯非正常,患者形成了一貫的反映個人生活風格和人際關系的異常行為模式。它通常開始於童年期或青少年期,並長期持續發展至成年或終生。這種模式顯著偏離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認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不同程度影響其社會功能和職業功能,造成對社會環境和適應不良,同時患者也為此感到痛苦。
青春期孩子對自己身體性徵的議論或異性間的正常交往常常會遭到非議和限制。同時我國性教育又嚴重缺乏,使得青少年常常因為自己的性徵感到很害羞愧和困惑,但他們又不能找人傾訴,長久以往他們開始顯得很自卑,自我封閉,不與人交往,甚至於漸漸泛化,常常會覺得別人在議論和嘲笑自己。很多青春期的孩子羞於啟齒關於自己身體和情感方面的問題,把他們壓抑在自己的心理。臨床實踐表明很多有嚴重人格障礙的孩子都存在性心理的扭曲和缺失,嚴重的還會導致精神疾病的突發和社會功能不同程度的受損。
性心理的健康和普及教育對青少年的人格完善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青少年的身心發展過程中,二者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為孩子今後的成長和發展奠定了基礎,因此青少年的性心理健全和人格完善是相輔相承的,他們的和諧發展關系著孩子的一生。
『貳』 為什麼要重視青春期的保健
保健目的
第一,能夠及時發現影響健康的認知上的不足,引導青少年形成正確認知,理解自身的體格生長發育狀況、社會心理發育狀況和性心理發育狀況,形成健康的信念和生活方式。
第二,能夠通過各種檢查發現身體、情感和行為上的問題,及時進行干預,杜絕危害健康的危險行為。
第三,強化並鼓勵健康的飲食起居和保健意識。
第四,對免疫接種與傳染性疾病的預防,以及性傳播性疾病的預防有清楚的認識,積極參與健康決策,為維護自已的身心健康主動尋求保健服務。
第五,保證青春期健康過渡到成年期,為未來的家庭與事業打下良好基礎,對國家、社會多做貢獻。
『叄』 關於青春期的知識,健康作業......
青春期是指個體的性機能從還沒有成熟到成熟的階段,在生物學上是指人體由不成熟發育到成熟的轉化時期,也就是一個男子由兒童到成年的過渡時期。在這個時期,個性性發育成熟,已經可以生育。由此可以看出,青春期主要是以生理上的性成熟為標准而劃分出來的一個階段,它與從心理或社會方面劃分出的人生階段有重迭。在人體生長發育階段,青春期佔一半或更多一些時間。青春期目前在各國並沒有一致的年齡范圍,一般指13、14歲-17、18歲這個階段,在心理學上,它又稱為青年初期,相當於教育學上的中學階段,以身體的急速成長為特徵。而青年期除了包括青春期外,還將延續至25-30歲。由於男性的性成熟比女性晚一年左右,所以可以把男性的青春期年齡范圍確定為14-18歲。偏早或偏晚1~2年,都屬正常現象。人們通常把這個年齡階段的男性稱為少男,而同樣年齡階段的女性稱為少女。在青春期不僅身體上有了明顯的變化,而且在心理上也常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以性成熟為主要內容的生理成長,對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及社會方面有著重大的影響,形成這一時期的幾個重要特徵:
青春期是一個過渡時期
青春期是個體由兒童向成年人過渡的時期。通常人們把青春期與兒童期加以明顯區分,區分的界限是性的成熟。對於男性來說,性成熟的標志是射精,(通常在夜間睡眠時射精,即遺精,但也有手淫射精的);女性是月經初潮,即第一次來月經。以性成熟為核心的生理方面的發展,使少年具有了與兒童明顯不同的社會、心理特徵。個體在兒童期依賴成人,成人約束並決定兒童生活和活動的主要內容和方面;兒童對自己的行為不承擔責任。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范圍和活動內容逐漸復雜化,使少年具有了與兒童不同的特點。他們逐漸有了一定的特定意向和責任感並自己決定某些活動如何進行。對自己的行為,尤其是部分犯罪行為要負一定的刑事責任。但少年也不同於成人。他們雖有一定的獨立性,但還沒有完全獨立;在許多方面,尤其是在物質生活方面還要依賴父母;他們還沒有成為完全責任能力人,並不是對自己的所有行為都要負刑事責任。由此可見,這種介於兒童和成人的過渡階段的地位,使得少年成為社會學上所說的邊緣人,他們地位的不確定性和社會向他們提出的要求的不確定性,使他們產生了許多特殊的心理衛生問題。
青春期是一個發展時期
青春期是人的身體發育完成的時期。研究表明,在人的一生中,身體生長迅速、身體各部分的比例產生顯著變化的階段有兩個,一個是在產前期與出生後的最初半年,另一個則是青春期。青春期的快速生長發育,被稱之為青春期急速成長現象。事實上,這種現象開始於性成熟之前或與性成熟同時開始,終止於性成熟後的半年到一年。男性的急速成長從10.5-14.5歲開始,在14.5-15.5歲左右達到頂峰期,以後逐漸減慢,到18歲左右時身高便達到充分發育水平,體重、肌肉力量、肩寬、骨盆寬等也都得到增加,與此同時性機能和第二性徵也發育成熟。如女性在月經及第二性徵這些外部變化的同時生殖器官也逐漸成熟,外陰開始出現了陰毛,陰道內分泌物開始增多,子宮發育變大,卵巢皮質中的卵泡開始有了不同階段的發育變化。一切都表明已開始向性成熟期過渡。由於身體及性的發育,對少年的心理特徵及社會生活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由此也產生了一系列的心理衛生問題。
青春期是一個變化時期
青春期是少年身心變化最為迅速而明顯的時期,在這個時期,男性從兒童的身體、外貌、行為模式、自我意識、交往與情緒特點、人生觀等,都脫離了兒童的特徵而逐漸成熟起來,更為接近成人。這些迅速的變化,會使少年產生困擾、自卑、不安、焦慮等心理衛生問題,甚至產生不良行為。因此,青春期是一個既可以預測、又不可預測的時期。也就是說,在這個時期中,人從兒童向成人發展是可預測的,但是在發展過程中會出現什麼情況或問題則不可預測。
青春期是一個反抗時期
在很早一起,著名的德國兒童心理學家夏洛特·彪勒就曾把青春期稱之為「消極反抗期」。以後這一名稱一直被使用。由於身心的逐漸發展和成熟,個人在這個時期往往對生活採取消極反抗的態度,否定以前發展起來的一些良好本質。這種反抗傾向,會引起少年對父母、學校以及社會生活的其他要求、規范的抗拒態度和行為,從而會引起一些不利於他們的社會適應的心理衛生問題。
青春期是一個負重時期
從青春期男性所負擔的各種義務、責任, 從他們所要應付的各種問題來看,青春期也是一個負擔很重的時期。青春期是過渡時期,少年要逐漸擔負一部分由成人擔負的工作,環境可能不斷把一些由成人來辦理的事項交給他們去辦理,加重了他們的負擔,但這些負擔是他們成熟所不可缺少的,如果不增加負擔,日後不可能成熟。青春期是一個發展的時期,這決定了他們要應付由身高、體重、肌肉力量等的發育成熟,特別是性的發育成熟所引起的各種變化及問題,心理壓力相對增大過速。青春期是變化的時期,這決定了他們必須在拋棄各種孩子氣、幼稚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模式的同時逐步建立起較為成熟、更加符合社會規范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模式。青春期是個反抗的時期,這決定了在應付自己的反抗傾向的同時,還要極力維持和保護與社會的正常關系。此外,異性興趣、異性交往、繁重的學習任務等也給他們的身心造成極大負擔,有時候還成為主要矛盾。
『肆』 為什麼說青春期是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如何才能健康度過青春期
進入青春期,大腦皮層的內部結構和功能不斷分化和完善,腦的溝回增多、加深,腦神經纖維變粗、增長,使大腦對人體的調節功能大大增強,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逐步平衡,分析、理解和判斷問題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這一時期,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記憶力大大增強,容易接受新事物,所以青春期是學習知識、發展智力的「黃金時期」。
11、12歲左右開始逐漸進入青春發育期。青春期來臨,孩子體內一場蓬蓬勃勃的變化正在發生:他們奇跡般地長高起來,身體的機能很快增強,*器官也在迅速發育。與此同時,他們的心理也有了新的發展,對異性一種朦朧的好奇感和接近的慾望在悄悄地萌發。
在某些高年級班裡,過去從來沒有過的「男女界限」劃分出來了;還有的學生在下面暗暗傳播:誰和誰好,誰和誰是「一對兒」……這些都是青春期性心理萌發的徵象。這時候,家長應該配合學校,為孩子們組織積極的、生動活潑的集體活動,使他們在班級的讀書會、演講比賽、體育運動、參觀游覽等活動中增多接觸,增進了解。這樣,那種悄悄「探索」對方的意念會得以「淡化」,男女同學之間的神秘感就會消失,且培養了孩子們昂揚向上、爽朗樂觀的開放性性格。
對孩子與某些異性夥伴的個別接觸,家長首先應取尊重態度。橫加干涉,斷然禁止,甚至斥責孩子「不好學」的作法,只能挫傷他們的自尊心,引起他們的極大反感。同時,家長還要從旁盡力給以關注,鼓勵孩子們多參加集體活動,多讀幾本好書,在各個方面加強互相幫助,等等。
應當承認,確實有個別高年級學生與異性的交往中出了些問題的。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後,家長應該更注意自己家庭氣氛的和藹、親切,使孩子感到溫暖,熱愛自己的家庭,心裡話能跟父母傾訴。同時,家長也應該更檢點自己的言行,在各個方面給孩子樹立榜樣。面對孩子,家長應該更加關切,當他們神情有些異常,或者學習成績突然下降,或者經常讀愛情小說的時候,家長要及時了解情況,與之親切談心,並與老師配合,抓緊對孩子的教育。
而這樣才能健康的度過青春期!
『伍』 青春期的少女需要知道哪些健康衛生常識
大家都有這樣一個誤區,認為青春期的少女年紀比較小,所以就不會給她們講一些健康衛生知識,等到任其發展下去出現了問題,後悔莫及,因此青春期的少女是需要注意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的,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三、結語
最後就是一定要給孩子購買純棉的內衣褲,不要買過於緊身的或者是鮮艷顏色的,不然很有可能會導致內衣褲束縛住少女的胸部或者是隱私部位,從而出現感染等情況,所以家長們一定要長長心,對於男生和女生來說,都是有必要了解自己的身體構造的,如果不提前告知,那麼孩子很有可能會出於好奇從而去觸碰或者是去損害。
『陸』 青少年時期的少女在健康方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我認為青春期的少女在健康方面應該注意一些婦科疾病,心理問題,並且要掌握一定的生理衛生知識。青春期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段非常難忘的記憶,青春期就相當於大家從小孩到成人的一個過渡期,所以在這個時候,人的思想和身體都是會急速成長的。相較於青春期的男孩子來說,青春期的女孩子會更加的敏感纖細,在這個時期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都是非常的重要的。
因為在青春期大家都在上中學,這個時期也是學習比較緊張的時候,大家要把心思盡量的放在學習上,對於一些外界的事情,大家不用太過關注。同時大家也應該學習一些生理衛生知識,預防婦科疾病的發生。
『柒』 青春期為什麼是生長最好時期
青春發育期是從童年過渡到成年的階段,占人類生長時期的一半或更多一些。青春期的開始年齡、發育速度、成熟年齡以及發育的程度都有很大的個體差異、種族差異,就是在同性別、同種族、環境相似的情況下也有不同。因此,各國學者還未有一致的分期標准。一般來講定為10~21歲,其中10~15歲是發育的迅猛階段,以後則緩慢下來。有的學者又把青春期再分為初期、中期、後期。初期以體格形態的發育突增現象為主,在女孩為10~12歲,男孩為11~13歲;中期以第二性徵發育為主,形態發育的速度漸慢,在女孩為13~16歲,男孩為14~17歲,此期一般稱為性成熟期;後期達到發育成熟的階段,女孩為17~19歲,男孩為18~20歲。青春發育期是生長發育的突飛猛進階段,是小兒發育的最後階段,是決定一生的體格、性格、心理和智力發育的關鍵時刻。從身高、體重、肩寬及骨盆寬的發育曲線可以看出,各項指標的均數隨年齡的上升逐漸增高,而且男女的曲線有兩次交叉現象。第一次交叉在9~10歲,交叉後女孩各項指標的均數隨年齡的發育水平都超過同齡男孩,說明女孩已開始了青春期發育的突增時期。第二次交叉在14~16歲,交叉後男孩各項指標的發育水平又超過了同齡女孩,說明男孩青春期發育的突增階段也已開始,而女孩則已進入緩慢階段。以後男女差距繼續增加,男孩18歲時在身高、體重、肩寬、骨盆寬的經對值上較女孩達到了更高水平,其中身高和肩寬的差距最為顯著,形成了成年男子身材。成年女子呈身體豐滿、髖部較寬的體態特點。
在整個青春期,男子平均增長28厘米,女子平均增長25厘米。因為男子高速生長時間較女子遲2年,故使身高加速的起點晚於女子。停上生長的平均年齡,男子在21歲,女子在17歲。最終身高男子可比女子高10厘米左右。
在青春發育期里,男女的表現為一系列的形態、生理、生化、內分泌以及心理、智力、行為的突變。身體各系統也經過了一個巨大變化,因此青春期是生長最好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