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健康體檢都檢查哪些
一、健康狀況良好的青壯年:
每1~2年檢查一次,檢查的重點項目是心、肺、肝、膽、胃等重要器官,以及血壓等。但體質較差尤其是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精神病和腫瘤等帶有遺傳傾向疾病家族史的人,至少每年檢查一次。
二、中老年:
身體進入多事之秋,各種疾病的患病率明顯增加,因此,檢查的間隔時間應縮短至半年左右。特別是步入60歲的老年人,間隔時間應在3~4個月左右,檢查項目由醫生酌情決定,但每次都應檢查血壓、心電圖、X線胸透和血尿便常規。
由於糖尿病的發病率顯著增高,中老年人尤其是肥胖的或有高血壓、冠心病病史者,應檢查尿糖及血糖。如果有條件,最好每次都能由固定的醫生主持檢查,以便全面、系統地掌握受檢者的健康狀況和對受檢者進行保健指導。參加體檢者自己應准備一個健康體檢手冊(或由醫院制備),每次都應認真填寫。
三、老人體檢
已婚婦女除進行上述檢查外,還應定期(每年1次)檢查子宮和乳腺,以便早期發現婦女多發的宮頸癌和乳腺癌。從事與有毒有害物質密切接觸工種的職工,還應定期專項檢查,以便早期發現職業病。
四、兒童:
1、生長發育檢測。包括稱體重、量身高、測頭圍等,出生6個月內的孩子每月查一次;6個月到1歲的孩子每2個月查一次;1歲到2歲的孩子每3個月查一次;2-3歲的孩子每半年查一次;3歲以上的孩子每年查一次。
2、血液檢查。包括血常規、微量元素、血鉛等檢查。
3、五官科檢查。對先天的語言發育障礙、聽力損傷、斜視等疾病要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
4、性器官檢查。
5、骨科檢查。
(1)健康檢查哪些不一定需要檢查擴展閱讀:
體檢作用:
健康體檢能夠早期發現疾病和影響健康危險因素。疾病是在損害性因素下發生內部調節機制紊亂的異常生命活動。定期體檢,及早發現,可以對抗和抵制其異常活動,避免出現症狀時的痛苦
健康體檢為受檢者提供檢查結果的客觀描述和健康隱患的提示,對疾病的進一步檢查屬於診治疾病的醫療體檢范疇。
定期健康體檢,從視觸叩聽檢查的結論中,發現新的異常體征;
定期健康體檢,從常規化驗數據的量變中,查出身體質變的信息;
定期健康體檢,隨著年齡的增長,補充新的項目、新的內容,實現早診斷、早治療。
❷ 體檢有哪些項目是必做的
各個年齡段都有怎樣的體檢需求?又該怎樣選擇體檢套餐呢?
體檢基本檢查項目:內外科、胸透、腹部B超、心電圖、血常規、尿常規以及肝腎功能、血脂、血糖等。並根據個人情況在心血管系統檢查、內分泌系統檢查、腫瘤指標檢查三個范圍內添加。
20歲以後:
傳染病篩查,肝功五項和血常規;
胸部X光的檢查,預防肺結核;
每5年查一次血脂,預防灌裝動脈粥樣硬化;
20-29歲至少做一辭眼科檢查;
女性從有性生活開始到65歲前,每一兩年要做一次婦科健康體檢,包塊宮頸篩查、生殖道感染檢查、盆腔檢查等
30歲以後:
至少一年做一次血糖檢查,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或做一次糖耐受試驗,有條件的人也可以檢測糖化血紅蛋白;
35歲以後每5年做一次促甲狀腺激素(TSH)檢查;
在40歲前要做一次心電圖檢查。
強壯年男性應側重生育能力和性功能方面的檢查,該時期是前列腺炎和睾丸腫瘤的高發期。
40歲以後:
心腦血管疾病開始高發,
每半年或一年查一次血壓、血脂、血糖和心臟彩色B超、頸動脈B超;
45歲以後每年應查一次骨密度和超聲心動檢查;
每1~2年要進行一次乳腺X線造影。
50歲以後:
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檢查;
每年做一次大便潛血檢查,以篩查大腸癌;
每年查一次胃腸鏡,以便及時發現癌前病變;
每3年檢查一次聽力;
做腸道體檢,注意腸息肉、慢性潰瘍等病變。
❸ 公司安排的體檢有些項目可以不做
法律分析:可以拒絕,也可以選擇自己需要的項目做。
體檢注意事項:
1. 體檢並非越頻繁越好
體檢的很多項目都是有創性的檢查技術,以X光檢查為例,根據國際輻射防護標准,在醫療檢查中(包括體檢)輻射的參考水平為1-20毫西弗/年。雖然上限值為20,但如果連續多年高劑量輻射,會使得細胞未完全修復好時再次受到破壞,給人體帶來極大危害。
2. 體檢項目不是越多越好
不少檢查中心推出一系列高檔檢查套餐,項目有的多達百項以上,所有的高端儀器能上統統上,多普勒、彩色超聲波、細胞檢測、腫瘤全套項目檢查,有人甚至不惜花上萬元做一次PET-CT進行全身檢查。然而,檢查並非越貴越好,檢查並非越高檔越好!某些檢查更適合病人。例如:心肌酶譜檢測異常指標通常僅發生於急性心肌壞死患者,該指標異常時通常員工已經在醫院里了而不是在體檢中心體檢。並且它是一過性的指標,即使是心梗發作期的患者有時也無法獲取該指標的異常。類似的指標還有: 胰澱粉酶,胰蛋白酶,激素測量,C反應蛋白等等。譬如CT,全套腫瘤標記物,全套肝功能、骨密度測試等,完全沒有必要每年都做檢測。並且,目前的檢查方法癌症的陽性率並不高,是不是需要每次都做癌症篩查都值得考慮。例如肝癌的篩查指標AFP,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2-3年進行一次即可。還有些諸如乳腺癌、黑色素瘤等完全可以進行自檢。體檢上花錢多,不一定能帶來更好的效果(反而還會傷害身體),有針對性的把錢花在刀刃上,才是體檢王道。
3. 體檢套餐一刀切
如今選擇體檢項目似乎只有兩個標准:性別和價格。
性別分類,進一步再分已婚女性和未婚女性。
體檢項目設置的最根本邏輯就是因人而異。不同行業的員工面臨不同類型的健康風險:比如計程車司機們飲食不規律,需要檢查胃功能;化工行業的員工可能需要呼吸道的檢查……而不同年齡段的人群也同樣面臨不同的健康風險,針對其健康風險做的體檢才有價值。因此,項目選擇要有針對性。健康檢查應該把注意力著重放在常見病、多發病的項目上,如家族直系親屬中有心血管病患的,應著重檢查血脂、血糖、血壓、骨密度等項目。每年的檢查項目在企業有限的預算中應該有不同的側重點,例如心臟,胃腸,肝膽,代謝系統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五十四條 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❹ 平時的身體檢查,哪些項目是必須做的
如今的人越來越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問題,所以很多人都會在每年給自己安排一個體檢,這樣可以更加有效的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態,同時發現一些疾病問題可以更好的進行治療,所以在體檢時也需要進行選擇檢查項目的,但其實很多人對體檢並不是很了解,對體檢項目的檢查結果也沒有足夠的重視,所以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討論一下在平時的身體檢查中,哪些項目是必須做的。
身體的常規檢查主要包括體重、身高、血壓、肝功能、血常規、尿常規等。所以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是需要進行定期的身體常規檢查的,因為這樣可以發現我們身體中的一些隱性疾病,這樣能夠及早的發現我們身體出現的問題,有效進行治療,以免耽誤病情,但是在平常中也是需要注意自身的保護,每天可以進行適當的體育運動,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對我們身體健康有好處。
❺ 去做健康證的體檢時,需要做哪些項目的檢查
衛生證據是指食品,飲用水生產和運營商,直接從事化妝品生產,直接為客戶提供的公共場所,有害的運營商,射引者和學生,學生等。根據國家衛生法,行業面前的法規,健康檢查在行業和學習期間
有必要去醫療檢查醫院或醫學檢查中心進行健康證明以獲得健康證明。不同的本地體檢項目並不完全相同體檢項目基本上是:身高/體重,血液常規,眼科,血液生物化學,內科,外科手術,血壓,心電圖,B超肝功能試驗,尿常規,肛門直腸檢查,乙型肝炎,透視等
首先,給出一些內部醫葯保溫:看看是否有灰色釘或皮膚病(主要檢查你的手)。然後在房間里透析,主要檢查肺是否有異常(如結核病和其他傳染病)。檢驗凳子(用棉頭用小棍子,這主要是傳染性疾病,如大腸桿菌和肝炎)。終於畫出血液,你會有一點血液(主要是檢查是否有乙型肝炎或其他傳染病),還有另一個點注意考試的第一天,注意休息幾個天,不要感冒,吃不那麼容易著火,以免影響結果(主要是肝功能)。
❻ 辦健康證要檢查哪些項目
1、首先先進行一些內科查體,看是否有灰指甲或皮膚病(主要檢查雙手)。
2、做透析,主要是檢查肺部是否有異常(如肺結核等傳染病)。
3、檢驗大便,這個主要是為了檢查大腸桿菌和肝炎等傳染病。
4、抽血,在胳膊上抽少量血液(主要是檢查是否有乙肝或其他傳染病)。
(6)健康檢查哪些不一定需要檢查擴展閱讀
健康證的認識誤區
一是持有「健康合格證」就說明是健康的。健康證規定持證人一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人員是流動的,而健康證的查驗是相對靜態的。有些持證人在檢查後感染了疾病,而他在下次檢查前持有的依然是合格的健康證明。
許多疾病隱藏潛伏,帶菌者本身沒有感到症狀;也有人害怕檢查不合格意味著下崗沒飯吃,不得不刻意迴避隱瞞,造成了持有健康證的患者或帶菌者繼續工作,實際上由於對健康證的濫用導致非服務行業因此失業的例子並不少。
二是辦理健康證只對服務對象有利,對於相當部分的工作人員來說,則是既出錢又麻煩而且有失業的風險。
其實,健康證的內容主要涉及傳染病的檢查,是為了保障服務行業方的健康安全,對於從事有毒、有害、放射性作業的人員來說,他們不屬於服務行業根本不需要持健康證上崗,所以不能說健康證是了解身體狀況、保障健康安全的有效方式。
❼ 辦健康證的檢查項目都有什麼具體一點
辦理健康證所要檢查的項目根據職業的不同,檢查也不同。
檢查一般包括:
1、首先先進行內科查體:量血壓、心肺聽診、看是否有高血壓、心臟病、灰指甲、皮膚病。
2、然後做胸透,主要是檢查肺部是否有異常(如肺結核等傳染病)。
3、檢驗尿常規、大便,主要是為了檢查痢疾、傷寒、大腸桿菌等傳染病。
4、最後是抽血,主要是肝功能化驗,檢查是否有肝炎或其他傳染病。
辦健康證的目的: 辦健康證的目的就是檢查是否有某種傳染性疾病。
(7)健康檢查哪些不一定需要檢查擴展閱讀:
健康證辦理流程:
按照衛生監督機構確定的人員名單到健康體檢單位進行預防性健康檢查,統一使用衛生部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性健康檢查用表》。
一、辦理健康證前先進行健康查體。
1、帶身份證和個人免冠一寸彩色照片2張,到收費處繳納體檢費,領取體檢表,粘貼照片(另一張領健康證用)、填寫好姓名、性別等基本情況。
2、檢驗室采血、大便肛拭化驗。
3、內、外科常規體檢。
4、x光胸透。
5、完成全部體檢項目。
二、查體結果符合發放健康證條件的,經衛生監督機構組織的衛生法律法規知識培訓合格後,發放健康證。查體結果不符合發放健康證條件的,不予辦理健康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