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兒園心理健康領導小組組長必須是持心理咨詢師證嗎
不是。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及職責:學校本著關心學生身心健康的原則,成立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可以是園長作為組長進行對孩子的心裡健康進行教育。持心理咨詢證的一般是對心理行業感興趣,計劃從事心理咨詢相關工作的人。
B. 心理輔導課程和團體輔導有什麼區別
1、目標不同
心理輔導:不同於其他課程,它應該有兩個目標:發展性目標和預防性目標。
團體輔導:團體心理輔導的功能與目標有三個層次:矯治、預防和發展,且預防、發展重於矯治。
2、內容不同
心理輔導:耐心傾聽被輔導者的傾訴,給予相應的安慰和鼓勵;進行必要的心理測查;對被輔導者的理論學習進行輔導;對被輔導者的日常生活進行督促;進行現場演練以提高被輔導者的生活技能和情感體驗水平。
團體輔導:團體心理輔導實質上是一種特殊的教育過程,它是在心理學的科學原理和方法的基礎上,根據身心互動理論設計和組織一系列活動,通過團體內人際的交互作用,促進個體成員認識自我、探索自我、接納自我、完善自我,同時調整和改善與他人的關系。
3、形式不同
心理輔導:是學校按同一年齡段的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通過各種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有目的、有計劃地去培養、訓練、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達到健全和完善人格品質的心理輔導形式。
團體輔導:通過「團體」的方式去輔導他人。個別輔導與團體輔導是相輔相成的兩種輔導形式,根本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幫助個體成長、發展與適應。
團體心理輔導的意義有:
1、團體輔導感染力強,影響廣泛,個別輔導是輔導員與當專人單向或雙向溝通的過程,團體輔導是多向溝通的過程。
2、團體輔導效率高,省時、省力、與個別輔導相比,團體輔導是一個輔導者對多個成員,比個別輔導的一對一的咨詢,不但增加了輔導的人數,而且節省輔導的時間與人力。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心理輔導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團體輔導
C. 心理健康程度的七大人群是哪七類人群
1、適應能力強,善於自我調節,能較好地完成同齡人發展水平應做的活動。
2、輕度失調心理者。這部分人在他們遇到學習、生活中的煩惱時,容易產生抑鬱、壓抑等消極的情緒狀態,人際交往中略感困難,自我調節能力弱,若通過心理教師或專業人員的幫助,可維持心理健康。
3、嚴重病態心理者。這部分人表現為嚴重的適應失調,已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學習,若不及時進行心理咨詢和治療,就會加重病情,以至難以維持正常的學習和工作。
心理健康水平雖然分為不同等級,但心理健康與病態之間的界限難以界定,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心理健康狀態是動態的,判斷其是否健康,主要指近一段時間,既不代表過去,也不代表未來,但與過去、將來有一定聯系。
D.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由哪些人組成
出於更好地了解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現狀,特別是中小學專兼職教師和學校管理者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知與評價,對此我們進行了專題調研。調查結果表明,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已得到大多數中小學校的重視。在參加調研的學校中,90% 以上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較大成效,大部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能感受到學校領導對他們工作的支持。
第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人員構成復雜,專業化水平有待提高。大部分專職教師有擔任其他課程的經歷,兼職教師中德育課教師和班主任居多。教師對自己的工作效果感到滿意的同時,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希望參加專業培訓,提高專業技能。
第三,學校管理者在選擇心理健康教師時,非常看重他們的專業背景、學歷學位、相關資格認證、授課技能、從業時間與經驗及人格等因素。大多數參加調研的學校管理者滿意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專兼職教師的工作。
——俞國良: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特點和發展路徑
E. 2022西南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多少人進復試
117人。
按照規定心理學部可根據生源情況及復試情況調整專業招生計劃,調整為117人參加復試。
復試方式擬採用網路遠程復試方式進行,有關復試錄取工作安排將通過本網站和學校研招網及時發布。
F. 關於心理小組組名
1、傾心
2、陽光地帶
3、從心開始
4、心理緣聚
5、心緣
6、揚帆
7、愛之社
8、心靈花園
9、心靈空間
10、心靈綠洲
11、天使團隊
12、天使之夢
13、心靈使者
14、夢之翼
15、舒你心懷
16、歡顏心理
17、新心修復
18、心靈港灣
19、心樂園心理
20、愛君心理
21、解鈴堂
22、談心心
23、知心小屋
24、綠色心情
25、心情驛站
26、青春身心小驛站
27、成長加油站
28、陽光工作室
29、心語小屋
30、心靈雞湯
31、心樂園
32、知心小屋
33、陽光小築
34、悅心心理
35、知心
36、開心小站
37、心舒寧
38、談心室
39、虹橋
40、午夜陽光心靈健康樂園
41、心靈花園
42、釋然
43、螢火之森
G. 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議
建議1:
開展開學復課銜接工作,提升學生的學習生活適應能力
對於入學後學生可能存在的適應不良問題,學校要提前預判,在教學安排上預留調整適應期,可提前發布開學後的教學計劃安排和作息時間表,讓學生早知情、早安心、早准備。引導學生提前做好迎接開學的行動准備,通過准備返校物品、制定復學計劃等方式提升對新學期的期待和信心。上好「復學第一課」,平穩度過開學第一周,通過開展疫情防控、生命安全、衛生健康等主題班會,積極引導學生分享、總結居家學習生活期間學習體會和成長感悟。課堂教學可延續線上教學時的一些有效方法,幫助學生實現從在線學習到課堂的平穩過渡。對於學習上確實存在困難的學生,及時通過線上、線下渠道給予個別化指導和幫助,引導其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方式。
建議2:
做好師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疫情對師生心理健康會產生一定負面影響,學校在開學前後要及時進行師生身心健康狀況摸底,根據師生的反饋信息,制定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開學前通過在線調查和線上溝通,充分了解全體師生受疫情影響的情況。開學後通過師生自我報告、日常觀察、專業心理評估等方式,掌握困擾師生的具體壓力來源和情緒行為問題。同時,要關注疫情對師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可能存在長期性和隱蔽性,有些心理應激症狀會延遲出現,國外疫情形勢發展也可能給師生帶來心理困擾,進行師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時要注意定期、多次、全面掌握。
建議3:
開展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活動,幫助學生做好心理調適
針對疫情期間學生可能的心理困擾(如過度焦慮、緊張、恐懼、心情低落、挫敗感、失眠少覺等)和行為問題(如注意力不集中,作息不規律、長時間玩游戲等)開展心理講座、心理健康教育課、同伴互助、團體輔導等活動,幫助學生掌握簡便有效、容易操作的心理調適方法。要注重結合學生的不同年齡特徵與個性差異開展工作,對於小學階段的學生,鼓勵他們用游戲的方式表達,學會識別情緒並加以調節;對於初中階段的學生,鼓勵他們加強人際交往,通過溝通表達情緒、情感,提升積極心理品質;對於高中階段的學生,採用班隊會等多種形式,宣傳在疫情中出現的先進事跡,進行生命教育和生涯教育。
建議4:
針對心理困擾較大的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個體心理輔導
關注和重視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學生,對其提供充足的情感、生活和學業支持,開展有效心理輔導,發現異常情況及時應對、及時上報。特別關注在疫情前就有心理問題的學生,開展追蹤評估,結合以往輔導記錄,提供預防性心理輔導,協助其維持心理健康水平。特別關注來自重點疫區或身邊有親人感染新冠病毒並對此感受到焦慮和壓力的學生,提供支持性心理輔導,積極改善其周邊人際環境,減少可能的排斥和歧視。特別關注在疫情期間出現明顯情緒問題、沉迷電子產品或行為偏差等情況的學生,提供干預性心理輔導,開展行為矯正,協助其回歸正常學習生活。特別關注情緒波動較大的學生,提供陪伴性心理輔導,建立同伴互助小組,協助其接納和調節自己的情緒,促進其轉變認知、優化心態。
H. 2019年下半年考心理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多少人
年下半年考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的多少人確實挺多的,大家都認為心理健康方面非常重要,而且不但家裡能用,還能指導別人,所以考的人也比較多。兩萬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