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年和諧健康保險的董事和總經理各是誰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和諧保險銷售有限公司是安邦與和諧健康共同成立的保險代理公司。
和諧健康是以前的瑞福德健康,2010年2月26日,保監會批准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對瑞福德進行重組,更名為「和諧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明白關系了吧,都屬於安邦團的。
一下是報價會的批文
保監中介〔2011〕680號
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諧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你們提交的和諧保險銷售有限公司設立申請材料收悉。經審核,現批復如下:
一、批准設立和諧保險銷售有限公司。
二、公司注冊資本:人民幣5000萬元。其中,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出資4500萬元,出資比例90%;和諧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出資500萬元,出資比例10%。
三、公司業務經營區域: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轄區(不含港、澳、台)。
四、公司住所: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中路55號樓20層2302。
五、公司可經營下列業務:
(一)代理銷售保險產品;
(二)代理收取保險費;
(三)代理相關保險業務的損失勘查和理賠;
(四)中國保監會批準的其他業務。
六、核准蔣洪的執行董事兼總經理任職資格。
七、公司須持本批復到北京保監局領取《經營保險代理業務許可證》,並辦理工商登記手續後,方可開業。
八、公司應依法經營,並執行中國保監會的有關政策,相關內容可登錄中國保監會網站查詢。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六日
2. 和諧健康保險公司的未來前景怎麼樣
前景還是不錯的,實力強勁,有發展空間。
1.基本概況:
和諧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經中國保險監督委員會最早批准開業的全國性、專業性健康保險公司之一,公司的注冊資本達139億元人民幣。
2.企業歷程
和諧健康保險公司前身是瑞福德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曾是安邦保險旗下的品牌。如今物是人非,安邦已退出了歷史舞台,繼而出現了大家保險。和諧健康保險當時也被安邦進行了重組,在和諧健康的股份轉讓中,被5家實力強勁的公司接手。
3.股東實力:
目前對和諧健康保險持股超5%以上的股東分別有:福佳集團、揚子國投、大橫琴投資、金科地產、良運集團。
其中占股過半約51%的福佳集團更是有中國500強企業,五大股東里有地方國資,有百強民企,實力不凡!
總結如下:
脫離了安邦的和諧健康,其發展前景可以說是會更加的光明,但其實從消費者的角度,保險公司的興衰對我們的保單、保障都不會產生影響的,哪怕是破產了,也依舊有保險公司接盤,所以大可放心。
所以與其關注保險公司,我們倒不如把心思放在產品的研究上,因為真正對我們起保障作用的還是我們手上的那份保單!
3. 民營保險公司有哪幾家
民營保險公司有:
平安人壽:該公司於1998年在深圳蛇口誕生,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
安邦人壽:它是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簡稱,總資產規模超過19000億元。
太平洋人壽:它的簡稱中國太保,於1991年成立,是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保險公司。
泰康人壽:於1996年經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准成立的全國性、股份制人壽保險公司,總部設在北京。
生命人壽:是一家全國性的專業壽險公司,股東由深圳市富德金融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等國內外資金雄厚的企業構成。
華夏人壽:於2006年12月經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所設立,是一家全國性、股份制人壽保險公司。
新華人壽:成立於1996年,總部在北京,是一家大型壽險企業。
和諧健康:和諧健康原名瑞福德健康保險,2010年1月,安邦保險收購了瑞福德健康保險,改名為和諧健康險。
拓展資料
民營,是指所有的非公有制企業。除國有獨資、國有控股外,其他類型的企業只要沒有國有資本,均屬民營企業。這個詞語在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甚為普遍。
其實,現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營企業多數是私營企業(私企),由於傳統共產主義反對私有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便將它們命名為民營企業。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是沒有民營企業的概念,民營企業只是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產生的。
在經濟學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種看法是民營企業是民間私人投資、民間私人經營、民間私人享受投資收益、民間私人承擔經營風險的法人經濟實體。
另一種看法是指相對國營而言的企業,其按照其實行的所有制形式不同,可分為國有民營和私有民營兩種類型。實行國有民營企業的產權歸國家所有,租賃者按市場經濟的要求自籌資金、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私有民營是指個體企業和私營企業。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應該以企業的資本來源和構成定義。企業的資本以民間資產(包括資金、動產和不動產)作為投資主體,即可稱之為民營企業。「民營」是具有強烈中國特色的詞彙,從狹義說,民間資產特指中國公民的私有財產,不包括國有資產和國外資產(境外所有者所擁有的資產)。
因此,民營企業是指:在中國境內除國有企業、國有資產控股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以外的所有企業,包括個人獨資企業、合夥制企業、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從企業的經營權和控制權的角度看,含義小部分國有資產和(或)外商投資資產、但不具企業經營權和控制權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亦可稱之為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就是人民自主創辦的企業。
4. 和諧健康保險公司的未來前景怎麼樣
前景還是不錯的,實力強勁,有發展空間。
1.基本概況:
和諧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經中國保險監督委員會最早批准開業的全國性、專業性健康保險公司之一,公司的注冊資本達139億元人民幣。
2.企業歷程
和諧健康保險公司前身是瑞福德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曾是安邦保險旗下的品牌。如今物是人非,安邦已退出了歷史舞台,繼而出現了大家保險。和諧健康保險當時也被安邦進行了重組,在和諧健康的股份轉讓中,被5家實力強勁的公司接手。
3.股東實力:
目前對和諧健康保險持股超5%以上的股東分別有:福佳集團、揚子國投、大橫琴投資、金科地產、良運集團。
其中占股過半約51%的福佳集團更是有中國500強企業,五大股東里有地方國資,有百強民企,實力不凡!
總結如下:
脫離了安邦的和諧健康,其發展前景可以說是會更加的光明,但其實從消費者的角度,保險公司的興衰對我們的保單、保障都不會產生影響的,哪怕是破產了,也依舊有保險公司接盤,所以大可放心。
所以與其關注保險公司,我們倒不如把心思放在產品的研究上,因為真正對我們起保障作用的還是我們手上的那份保單!
5. 中國的保險公司有哪些是國企,哪些是民企呢
目前我國在銀保監會注冊的保險公司共有179家,其中人壽保險公司91家,財產保險公司88家。 在這179家保險公司之中,符合國企屬性的只有5家,分別是: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中國人民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太平保險公司、中國再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前三家就是我們熟知的國壽,人保(PICC),太平;而後面兩家跟普通老百姓沒什麼業務關系,所以大家比較陌生。 對於剩餘的174家保險公司如果是相對國企來說,那他們都是民企。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很多保險公司都是股份制,而這些股東之中有國有資本,也有民營資本。因為判斷一家企業是國企還是民企。要從企業的控股權是在國家手裡還是在私人手裡,要想弄清楚這179家保險公司的屬性,我們要先搞清楚什麼是股份制,然後才能判斷哪些是國企,哪些是民企。所謂全民所有制企業,實質就是企業生產資料歸全體人民共同所有的企業。而所謂全民所有制企業的性質,就是生產資料歸全體人民共同所有的企業所具有的性質。
拓展資料:什麼是國企? 國企是國有企業的簡稱,國有企業是指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以及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包括中央和地方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和其他部門所監管的企業本級及其逐級投資形成的企業。 國企的性質,就是全民所有制企業的性質。所謂全民所有制企業,實質就是企業生產資料歸全體人民共同所有的企業。而所謂全民所有制企業的性質,就是生產資料歸全體人民共同所有的企業所具有的性質。因而,所謂國企的性質,實質就是生產資料屬於全體人民共同所有的企業所具有的性質。
6. 和諧健康一號護理保險
和諧健康保險是安邦保險旗下的子公司。
2010年2月26日,保監會批准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對瑞福德進行重組,更名為「和諧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即和諧健康險)同時要求安邦財險在完成重組工作後,盡快採取有效措施改善其償付能力,切實保護被保險人利益。安邦財險公司也證實,該公司對增資事宜已有考慮,擬將瑞福德2.97億資本金增至5.94億元。接連將兩張保險牌照收入囊中的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正凸現其集團化圖謀,其將面臨「健康險、壽險」增資與經營的多重挑戰。安邦在進駐瑞福德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不盡如人意之處,比如「下班之後,電話處於語音狀態,無人接聽」。這顯然不符合行規,而保監會之前頒布的壽險業務服務規范也要求規避此「陋習」。此外,還包括理賠、退保等流程過慢,影響服務質量等。「今後這些不良記錄不會在和諧健康險公司出現。」安邦保險相關人士說,「我們是刻意打造一家符合市場需要,推崇健康管理理念的創新型健康險公司。」不過,囿於健康險市場的政策與市場瓶頸,健康險叫好不叫座,除人保健康險公司之外,其餘的幾家健康險公司虧損較大。「我們有個特點,喜歡聘請保險行業外的人才,因為在一個行業呆久了,其思維可能會固化。」一位安邦財險負責人說,安邦財險之所以在短時間內就能實現贏利,靠的就是經營思路創新。集團化挑戰這家創立於2004年具有國資央企背景的財險公司,股東包括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等,注冊資本金51億元。2010年2月初,保監會正式批准安邦人壽公司籌建。據悉,該公司將由安邦財險、浙江創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聯通租賃集團有限公司、標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浙江中路基礎設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共同發起籌建,注冊資本為人民幣5億元,注冊地為北京市。擬任董事長兼總經理為陳萍。公司籌建期為一年。安邦財險相關負責人稱,安邦保險不僅要走向綜合化經營,未來還會成立集團公司。財險、壽險、健康意外險會由分別成立的公司來經營,但同屬於安邦集團旗下。據消息人士透露,若干年後,待條件成熟,安邦還會考慮集團化上市。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系主任王緒瑾教授說,保險公司綜合經營集團化是保險業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國際經驗顯示,有的合久則分,也有的分久則合,很難單獨去評估個體公司未來集團化的結果如何,取決於公司自身的資源定位與降低成本的需求。「不過,中國保險公司的發展趨勢還是集團化。」安邦的集團化戰略順應了這一趨勢。至於如何控制集團化風險,上述安邦內部人士稱,關鍵在於未來各子公司資金管理系統與風險控制機制的建立,彼此之間設立「防火牆」。他說,盡管目前已有壽險籌備小組,但在壽險公司人才布局方面,還沒有具體動作。「安邦最大的特色是,從成立至今,並不注重保費收入和規模,更注重利潤指標,集團化後,也是推崇經營利潤至上的理念,追求內涵價值。」上述安邦負責人稱。
如有其他保險疑問,請來:多保魚講保險!,
7. 和諧健康保險5年期有風險嗎
按正常要求投保的保險產品基本沒有風險,達到保險合同約定的給付條件即可申請領取保險金。
和諧健康保險是以經營健康保險產品為主的保險公司,於2006年經原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開業,是全國性、專業性健康保險公司之一。2020年3月19日經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復同意和諧健康股份轉讓給福佳集團有限公司等。公司注冊資本139億元,資產規模3200億元,總部設在成都,目前全國15家省級分公司,57家分支機構,為客戶提供全面健康保險服務,基本形成了覆蓋全國的服務網路。
保險公司的經營會受到銀保監會的監管,保險產品需向銀保監會進行備案,日常經營行為及公司償付能力都受到行業監管,公司需定期公開披露各種信息如償付能力等。償付能力對保險公司健康運作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旦發生償付能力危機,不僅保險公司無法維持正常經營,被保險人或投保人的利益遭到威脅或損害,而且可能會對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轉和社會穩定產生巨大的破壞作用。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監管己成為國家對保險業監管的重要目標,也是國家監管的核心內容。
8. 在郵儲銀行行買的和諧健康萬能型5年期可靠嗎
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24日電(魏薇 實習生邵萌)3月23日晚間,招商銀行發布公告稱,該行於2020年3月23日收到大家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家人壽」)的通知,中國銀保監會於3月19日批復同意關於和諧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和諧健康保險」)股東變更。本次轉讓完成後,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邦保險集團」)不再是和諧健康保險的控股股東,和諧健康保險與大家人壽保險不再構成一致行動關系。
業內人士認為,此番調整後,招商銀行的合規法律風險有所降低,原來的股東格局的穩定性也不會受到顯著影響,目前應該說是一個中性偏好的改變。
安邦保險出清和諧健康保險獲批
3月20日,銀保監會官網公告《中國銀保監會關於和諧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變更股份的批復》,批准和諧健康保險關於變更股東的請示。轉讓完成後,福佳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福佳集團」)將代替安邦保險集團成為和諧健康保險的控股股東。
據公告披露,本次股權轉讓方為安邦保險集團和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邦財險」)。安邦保險集團將其持有和諧健康保險的31億股股份全部轉讓給福佳集團,安邦財險將其持有的108億股股份分別轉讓給福佳集團39.89億股、南京揚子國資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34.75億股、珠海大橫琴集團有限公司18.209億股、金科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3.761億股、良運集團有限公司1.39億股。
本次轉讓完成後,安邦集團、安邦財險不再持有和諧健康股份,福佳集團持股比例達51%,將成為和諧健康最大股東;揚子國投持股25%,為和諧健康第二大股東;此外,大橫琴集團、金科地產、良運集團持股比例分別為13.1%、9.9%和1%。
和諧健康保險股權結構 來源:銀保監會官網
官網資料顯示,福佳集團成立於2000年,注冊資本為50億元,總部位於大連,連續十年入選中國五百強企業,是遼寧省十強民營企業,2018年營業收入為427億元。公司業務涵蓋石油化工、地產開發、商業運營、金融投資、貿易經營、物業管理、酒店服務等多領域。
據了解,2018年2月23日,原保監會發布公告,安邦集團存在違反保險法規定的經營行為,可能嚴重危及公司償付能力,依照《保險法》第144條規定,中國銀保監會依法對安邦集團實施接管,接管期初定為1年,後延長至2020年2月22日。
安邦被接管以來,接管工作組全面行使經營管理權,加快推進安邦的資產清查、保全及處置工作,包括:引入保險保障基金、變更安邦集團的股東,啟動戰略股東遴選工作,轉讓資產「瘦身」,其中涉及世紀證券、邦銀租賃、和諧健康、成都農商行等多家子公司,安邦集團也從約2萬億體量縮減至不到一半。今年2月22日,銀保監會宣布,依法結束對安邦集團的接管。
和諧健康與大家人壽不再構成一致行動關系
作為招商銀行第四大股東,和諧健康保險的股權變更也對招商銀行產生了影響。
3月24日,招商銀行發布公告顯示,本次轉讓完成後,安邦保險集團不再是和諧健康保險的控股股東,和諧健康保險與大家人壽保險不再構成一致行動關系。
安邦保險和招商銀行的關系可以追溯至2013年12月,彼時安邦財險以一筆大宗交易宣布舉牌招商銀行。之後,安邦財險通過在二級市場不斷增持,迅速將持股比例提升至10%以上,緊追招商銀行第一大股東。甚至於2015年7月29日,安邦保險成功進入招行董事會,招商銀行增補安邦財險董事長張峰為招行第九屆董事會非執行董事。
根據中國基金報此前統計,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安邦系(含安邦保險集團、安邦人壽、安邦財險、安邦資產等)出現在24隻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按照當時股價計算,招商銀行為安邦保險系持股市值最大的股票。
安邦被接管後,2018年10月,時為招商銀行第二大股東的安邦財險將4.99%的股份轉讓至和諧健康保險名下,11月又將招行4.99%的股份轉讓給安邦人壽。至此,三個持股主體的持股份額均降到了5%以下。隨後安邦人壽更名為大家人壽,2019年10月安邦財險直接將剩餘1.65%的股份出清。
招商銀行不久前披露的2019年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年末,和諧健康保險與大家人壽均持有該公司4.99%的股份,在該公司前十大普通股股東名單中並列第4位。年報顯示,2019年招商銀行實現營業收入2697.03億元,同比增長8.51%;歸屬於股東凈利潤為928.67億元,同比增長15.28%。
招商銀行前十名普通股股東 來源:招商銀行2019年度報告摘要
據了解,本次權益變動是由於和諧健康保險控股股東變更導致的,大家人壽持有股份情況在此次一致行動人關系消除前後未發生變化。本次轉讓完成後,大家人壽保險與和諧健康保險所持股份不再合並計算。
另外,公告稱,本次權益變動不會導致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大股東發生變化。年報披露,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下稱「招商局集團」) 通過其子公司間接持有招商銀行29.97%的股份。其中,招商局輪船有限公司是招商局集團的子公司,於2019年12月 31日其持有該行13.04%的股權,為招商銀行第一大股東。
「如今安邦保險已經重組成為大家保險,和諧健康保險的股東也已經變更,那這兩個公司由原來同樣的安邦背景,變為現在不同的股東背景。所以從監管要求上,這兩家公司不再構成一致行動人了。」首創證券研發部總經理王劍輝對中新經緯記者表示,在安邦時期,其一致行動人的持股比例已經接近招商銀行的第一大股東,實際上對原有股東結構的穩定性有潛在威脅,在調整後,招商銀行的合規法律風險有所降低,原來股東格局的穩定性也不會受到顯著影響,目前應該說是一個中性偏好的改變。
對於保險公司入股銀行,王劍輝認為,不能急功近利,如果把銀行作為自己的提款機,以此目的來入股銀行,遲早都會出問題。從海航、安邦這些快速成長或者擴張的多元化金融公司來看,他們的拓展都是依賴於銀行的資金,這可能讓他們有了擴張的便利條件,但是也為今後的失敗埋下了伏筆。作為保險公司,應該更多關注自己的主業,和銀行可以從合作的角度去考慮,比如銀保合作,實現共贏。(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以其它方式使用。
9. 安邦保險增資和諧健康
買安邦就是一個字,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