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現在我們對健康認知最大的誤區是什麼
生活中有很多堅持的習慣,對我們的健康有好處,像早睡早起、葷素搭配、飯前洗手等。但是你知道嗎?
有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習慣,其實是錯的,而且很多人經常做!今天荷葉健康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這些我們經常做,但對健康有害的習慣!
1
起床後立即疊被子
錯!很多人這樣做!
其實疊被子無可厚非,畢竟是整理家務的重要一項,錯的是立即疊被子!蓋了一夜的被子,裡面充斥了汗液和細菌,起床後立即疊被子,會將汗液和細菌留在被子中,時間一長不僅會有汗臭味,還會影響睡眠的舒適度,且滋生細菌,對健康不利。
正確做法:起床後先將被子翻面攤晾10分鍾,等到被子變得乾爽後再疊起來,建議每周晾曬一次被子,用紫外線給被子消毒殺菌。
2
使用馬桶坐墊
錯!相信很多人中招!
馬桶坐墊的材質往往是絨布,這種坐墊是非常好的細菌培養基,往往會將水、排泄物、細菌吸附、滯留在上面,與人的肌膚接觸,很可能會傳播疾病。
正確做法:最好不用馬桶坐墊,如果非要使用,建議要經常對其進行清洗和消毒。
3
經常挖耳朵
錯!筆者也中招了!
很多人有定期掏耳朵的習慣,感覺耳朵很多分泌物,一天不清理就臟的受不了,總想用挖耳勺將耳屎清理干凈!
其實沒必要經常挖耳朵,耳屎不僅不臟還具有滋潤耳道、保護鼓膜的作用。如果頻繁掏耳屎,很可能刮傷耳道造成中耳炎感染,還可能刺傷耳膜引起聽力下降。
正確做法:耳屎會自動排出體外,一般情況不需要掏耳朵。如果確實有必要掏耳朵,不妨將醫用消毒棉簽浸在溫開水中,稍稍擠干後再放進外耳道內,並朝一個固定方向輕輕旋轉,將耳屎帶出(孩子應由家長協助操作)。
4
經常摳洗肚臍
錯!估計又一堆人中招!
我們知道,肚臍本身確實容易聚集污垢,形成「臍泥」。但這種「臍泥」並不是你想洗就能洗的。這是因為我們的肚臍較深,離著內臟較近,受到刺激後很容易引起肚子疼,如非必要不用摳洗肚臍。
正確做法:當肚臍中臍泥太多,或肚臍眼有異味,這就需要清洗。我們在清洗前不妨先用一點食用油(或嬰兒油)塗抹在肚臍里,等「臍泥」潤濕後,再用醫用棉棒輕輕擦拭肚臍,再用溫水輕柔地將肚臍沖洗干凈。洗凈後就要保持肚臍內部乾燥,以免細菌滋生。
5
毛巾擦乾餐具
錯!很多人愛這樣做!
洗干凈的餐具千萬別用未經消毒的毛巾擦拭,這會對餐具進行二次污染。即使是全新的抹布,使用一周後滋生細菌的數量之多會讓你大吃一驚,千萬別用毛巾擦乾餐具。
正確做法:餐具洗干凈後濾干水,讓其自然風干即可,可以將其放在餐具的架子上,有利於風干。用過的抹布要定期清洗,再將其放到通風處晾乾存放,抹布每隔三四天應該用水煮沸消毒一下。
6
早晨一杯淡鹽水
錯!連這也是錯的!
很多人早上有喝水的習慣,而且一部分人喜歡喝淡鹽水,認為這樣有助於補充水分,緩解便秘。荷葉健康在這里要和大家說一聲,空腹喝淡鹽水不能防便秘,對部分人來講,可能有生命危險,這可不是危言聳聽!
只有高滲液體能緩解便秘,但淡鹽水非高滲液體,起不到通便作用,也沒有排毒作用!反而會進一步提高血液濃度,造成身體不適,尤其是有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腎功能異常的人,會造成血壓升高,甚至造成心血管病突發,有生命危險!
除了淡鹽水,蜂蜜水、果汁、隔夜茶這些飲品在早上起床時也不要喝。
正確做法:早上起來直接喝一杯溫開水,能有效補充體內流失的水分,讓血液得到稀釋。水的溫度可以保持在35~40℃,300毫升以上,小口慢飲。可以預防血栓、補充水分、緩解便秘、調節腸胃、激活大腦。
以上幾種生活中
常見的健康誤區
您清楚了嗎
不知道您中了幾項
【參考文獻】
[1] 起床後馬上疊被子對嗎[J]. 小學閱讀指南(低年級版),2020,(12):40.
[2]周銘. 馬桶墊上墊張紙有用嗎[J]. 家庭醫葯.快樂養生,2017,(11):67.
[3] 挖耳朵的習慣不好[N]. 農村醫葯報(漢),2008-03-04(009).
[4]佚名. 肚臍的秘密[J]. 家庭醫葯.快樂養生,2016,(09):84-85.
[5]小逸. 有些「衛生習慣」害處多[J]. 農電管理,2001,(11):42.
[6]崔娉. 早上喝淡鹽水沒必要[J]. 家庭醫葯(快樂養生),2015,(01):57.
Ⅱ 健康飲食的八大誤區
誤區一:吃飽喝足有利健康
俗話說「三分飢寒保平安」此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飽食終日又缺乏運動,則會造成能量過剩,長此會引起肥胖,加速衰老,引發心腦血管疾病。有資料顯示:八分飽才有利於健康。
誤區二:一日兩餐能減肥
有些女性為了身材苗條,每天只吃兩頓飯,認為這樣能減肥。恰恰相反,一日兩餐的人更容量發胖,日本的相撲運動員就是一日只吃兩餐的人,您願意像他們一樣胖嗎?
誤區三:喝牛奶會使膽固醇增高
據調查,中國人的牛奶食用量還不及發達國家的1/3,許多人之所以不喝牛奶是因為他們覺得牛奶會使膽固醇增高,而事實並非如此。研究發現,牛奶中所含的膽固醇並不高,而且喝牛奶還有助於減少冠心病和高血壓病的發生。
另外,不能空腹喝牛奶,因為空腹喝牛奶不利於營養素的吸收和利用;且空腹狀態下胃酸過高,乳酸菌很難存活,降低了酸牛奶的保健作用。
誤區四:豆漿不用煮熟
豆製品應該每天吃一些,對身體很有好處。但豆漿一定要煮熟了再喝,豆漿不煮熟煮透,所含的胰蛋白酶抑制物未被破壞,不僅豆漿難以消化,還會引起惡心、嘔吐和腹瀉。
誤區五:老母雞補身體最好
用老母雞補身體最好,是民間長期流行的說法,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多年的老母雞含有過多的雞油,其肌肉彈力纖維減少,結締組織老化,雞肉粗韌,久煮難爛,不易胃腸消化吸收。飼養一年的雞,無論煮、燉皆宜,容易煮爛變酥,肉質鮮嫩可口。
誤區六:用沸水沖茶
用沸騰的開水沖泡茶葉,會破壞茶葉中的很多營養物質,還會溶出過多的鞣酸和芳香物質,使茶有苦澀味,降低了茶的保健作用。泡茶的水溫一般應在80℃左右,冬季可適當高一些。
誤區七:多吃醋有好處
醋不僅能增進食慾,還能保護蔬菜中的維生素C,有利於胃腸對維生素C的吸收,且在降血壓、預防流感上也有一定的效果。於是有人認為吃醋有諸多好處而過量食醋,甚至乾脆喝醋。殊不知,醋食用過量,會灼傷食道、腐蝕胃粘膜、還會軟化骨質,加重骨質疏鬆,導致骨折。
誤區八:口香糖能健齒
有些廣告說口香糖能健齒,所以許多人吃了口香糖就不漱口,結果口香糖的糖分就會在口腔中發酵產酸,腐蝕牙齒形成齲齒。另外,口香糖中含有硫化物、防老化劑、增塑劑等添加物,都有一定的毒性,對人體健康不利。
Ⅲ 生活中養生的誤區有哪些
不運動肌肉會轉成脂肪
對於那些一周中將3到4天的時間花在體育鍛煉上的人來說,如果停止鍛煉,這些人的肌肉會變成脂肪嗎?養生大師多納-理查德森-尤爾說:「這種情況是不會發生的。肌肉是肌肉,脂肪是脂肪。這兩者之間不會相互轉化。」喬治亞州立大學運動科學教授華特-湯普森說,肌肉是一種較為密集的物質,而脂肪則比較密實。當你停止運動時,肌肉會變得有些鬆弛,但不會轉化成脂肪。反過來是否成立呢?很遺憾,體育運動也不會使脂肪轉化為肌肉。一個運動俱樂部的成員拉爾-斯茲曼斯克說:「雖然脂肪不會轉化成肌肉,但若想擁有發達的肌肉就必須進行拉力鍛煉,這樣才能去除體內的多餘脂肪。」早睡早起身體好
隨著年齡增長,與睡眠有關的褪黑激素分泌時間愈早,所以老人家會傾向早睡、早起,較符合自然生理時鍾。年輕人(尤其是仍在發育的青少年)只要按照自己的生理時鍾作息即可;但最好不要超過晚上11點,因為晚上11點到凌晨1點是體內生長激素分泌時間,這時候若不睡覺,正在發育的年輕人會長不高,成年人則容易變老。裸睡比較健康
專家認為:裸睡只是舒服罷了,跟健康一點兒關系也沒有。穿衣服睡覺雖然會影響排汗及皮膚散熱,但人體皮屑整天都在剝落,而皮屑是塵蟎和黴菌的營養來源,被單和床單上一定會有一些微生物,光溜溜地躺在床上,這些微生物更容易接觸皮膚,裸睡反而可能增加感染的危險。
4/10
每天8大杯水保健康
每個人所需要的水都不一樣,喝多了不但無益健康,還會造成腎臟的負擔。人體攝取的水分除了經由排汗或呼吸時排出外,仍需經由腎臟來代謝,如果水喝得太多,腎臟排水量增加,會增加腎臟的負擔,易讓腎臟功能衰竭,反而易影響腎臟的健康;而且,體內的電解質會因為被太多的水稀釋,引發電解質不平衡的危險。
很多人只注意喝水的量,卻忽略了在日常飲食中也會攝取水分,比如每餐吃的食物、水果、飲料都帶有水分,三餐至少佔了500毫升;因此,每天喝的水必須低於1600到1950毫升,否則就會飲水過量,腎臟病或心臟病患者甚至需要限水,以免危及生命
Ⅳ 晚餐吃什麼好 小心晚餐六大健康誤區
晚餐誤區一:拒絕主食、葷菜,只吃蔬菜、瓜果
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碳水化合物,但營養成分比較單一,特別缺少必要的不飽和脂肪酸和蛋白質。如果長期攝入蛋白質不足,會導致低蛋白水腫。不吃主食的女性還會導致得不到足夠糖原供能,會使腎臟負擔加重。
晚餐誤區二:吃晚飯要吃到飽
晚餐吃得過飽,會增高血糖、血中氨基酸及脂肪酸的濃度,從而促進胰島素大量分泌。因為人們在晚上活動量通常較少,熱能消耗會很低,多餘的熱量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合成大量的脂肪,使人逐漸發胖。所以,晚餐應該清淡,攝入的熱量不應超過全天總熱量的30%,這有利於避免和控制發胖。
晚餐誤區三:晚餐後吃甜品
很多的女性都喜歡吃點飯後甜點。但是專家提醒我們,太過甜膩的食物會給我們的腸胃帶來負擔。除此之外,如果晚上活動少,會使得甜品中的糖分難以分解,就會轉化成脂肪,導致發胖。長期以往,更有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
晚餐誤區四:晚上6點後不宜進食
我們的胃一般需要4-6小時,才可以完全把食物吸收、排空。若不及時進食,久而久之,很容易患上胃病。因此,一天當中要分配好食物的營養結構,夜間以清淡、維生素和富含纖維的食品為主,比較可保護胃,還不造成肥胖。
晚餐誤區五:每口咀嚼都很快
細嚼慢咽不僅對食物消化和營養吸收有好處,還能穩定血糖、控制食量、保護牙齒,所以,吃晚餐應做到嚼慢點。一口飯盡量咀嚼大約20次。針對晚餐來說,吃飯時間最好能控制在20~30分鍾。
晚餐誤區六:用湯泡飯,能更好消化
有的女性不愛吃菜,喜歡用湯或水泡飯吃。如果這樣吃會使很多飯粒還沒有嚼爛,就咽下去了。飲食安排應盡量葷素搭配,做到花色品種多樣化,最好保證每日能攝入足量的脂肪、蛋白質、糖類以及維生素、礦物質等。
Ⅳ 女性有哪些健康誤區
(1)不了解自己的家族病史:很多如糖尿病、心臟病以及某些癌症都會遺傳。了解家庭成員的病史能幫助女性提前關注相關臟器的健康。實際上,很多惡性疾病如果及早發現,治癒機會還是很大的。
(2)長久工作,沒有休息:長時間從事一種工作會讓人感到無聊,而無聊恰恰讓身體感到疲憊。每天都應該盡可能地為自己找點兒樂,例如:看看幽默故事,翻翻休閑雜志,給好朋友打個電話,讓自己偶然做做白日夢等一些能讓自己輕松的事情。
(3)不注意健身衛生:因為潮濕的健身房地毯很容易隱藏和滋生細菌,如足癬和足底疣,所以最好准備專門的健身軟底鞋或厚棉襪。類似的還有公共更衣室和泳池的拖鞋,雖然都已消毒,但還是穿自己的最保險。
(4)固守一種避孕方式:避孕方法應隨著身體狀況的改變而改變。即使你比較習慣目前的避孕方法,也要在體檢時向醫生詢問是否仍適合你現在的狀況。5年前常用的避孕葯未必仍適合你現在的身體。
(5)超負荷使用衛生棉條:由於工作緊張忙碌,有些女性常常忘記了體內衛生棉條的存在。長時間不更換棉條容易導致陰道炎症以及其他婦科疾病。衛生棉條的最長負荷時間是8小時,所以睡前一定要更換新棉條。
(6)擔心牙線會讓牙縫變寬: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實際上,牙線質地很軟,比起牙簽來更不會傷害牙齒。一般的,每天使用1次牙線就夠了,但如果你的牙齒稀疏,就必須隨身帶著牙線。每次進食完用牙線清潔時,盡量使牙線到達牙縫深處,進入齦溝底,以清潔齦溝區,但注意不要用力過大,以免損傷牙周組織。
(7)做愛後不及時「排空」:做愛之後應養成排尿的習慣,這樣可以降低感染泌尿系統疾病的幾率。而且,帶著飽滿的膀胱入睡也不利於美容,第2天早晨睡醒後很可能會出現腫眼泡。
(8)鍛煉模式一成不變:如果多年不改變鍛煉模式,很容易造成經常鍛煉的那部分肌肉勞損,而其他地方的肌肉鬆馳無力。長此以往,很可能使身體不成比例地發展。而且從心理上看,時常變換鍛煉方式不僅使鍛煉更加有效,而且更有新鮮感,也更容易堅持。
(9)高跟鞋的鞋跟過高:高跟鞋問世以來一直倍受女性的青睞,但鞋跟在7厘米以上的高跟鞋會使人體重心自然前移,給膝關節造成壓力。研究發現:膝部壓力過大是導致關節炎的直接原因之一。另外,如果身體重量過多集中在前腳掌上,趾骨也會因為負擔過重而變粗。科學證明,過高的高跟鞋還是跟腱和脊椎骨變形的罪魁。據統計,喜歡穿高跟鞋的英國婦女中有62%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上述疾病。
(10)呼吸太淺:女性應該每天多做幾次深呼吸,因為平時總是呼吸太淺,血管里含的氧氣水平就會低於二氧化碳水平,人體就會感到疲憊。如果血液中氧氣不足,就會心跳加速、血壓升高。這對人的身體是很不利的。
(11)長期用冷水刷牙:最適應牙齒的溫度在35~365℃之間,如果經常用冷水刺激牙齒將導致牙齦出血、牙髓痙攣或其他牙病的發生。牙齒的壽命平均比人的壽命短10年以上,根源便出在「涼水刷牙」的習慣上。
(12)忽視常規婦科檢查:近些年來,及早發現的宮頸癌死亡率降低了70%。婦科癌症初期症狀很容易被忽視,所以定期做婦科分泌物檢查很重要。醫生建議所有18歲以上的女性,特別是已有性經驗的女性,每年至少要進行一次婦科常規檢查,其中包括分泌物化驗和盆腔檢查。
(13)長時間不更換牙刷:牙刷使用時間過長,刷毛即會變形,不但不能有效地清潔牙齒,還經常戳傷牙齦。牙刷的最長使用期限是6個月,口腔醫生建議:3個月更換一次牙刷。
(14)疏忽健康保險:20~35歲的女性一般健康狀況較好,容易忽視健康保險。而此間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就難以應付。所以防患於未然就顯得尤其重要了。可以選擇保費較低的純保障型壽險附加住院醫療、預防癌險等險種,保金額度占年收入的7~10倍、總保費支出占收入的1/10左右比較合適。
(15)誤解「高蛋白減肥法」:時下流行的一種減肥觀念認為: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混合後會在體內滯留較長時間。如果只攝取一種,就會減少在體內滯留和被吸收的時間,從而達到減肥的效果。孰不知碳水化合物是身體能量的主要來源,如果缺乏會導致疲勞和脫水。提供豐富維生素和纖維的蔬菜和水果也不可或缺。無論用什麼方法減肥,都必須保證每天攝入的穀物、蔬菜和水果佔到總攝入量的55%以上。
(16)只在用餐前洗手:專家提示最有效的減少疾病的方法就是勤洗手。僅在餐前洗手顯然是不夠的,去過衛生間、打噴嚏、咳嗽和擦完鼻涕以及撫摸完小動物後都應及時洗手。
(17)體重增加:如果體重突然增加了很多,那麼你一定比從前更容易感到累。你做的每一個動作都要帶著這些多餘的贅肉進行。多餘的體重也給心臟增加了負擔和壓力。除了定期鍛煉外,還要注意健康飲食,少吃垃圾食品。因為你每減掉500克贅肉,就為自己的身體減輕了500克多餘的負擔。
(18)身體總處於缺水狀態:身體輕微缺水會導致疲勞,因為缺水時血流量減低,而這時心臟不得不增加跳動的次數和力度以確保有充足的供血量。所以,不要等到口渴的時候才喝水,因為當你感到口渴時,你的身體已經失去了2%~3%的水分。平時吃飯的時候也應該多喝湯,或吃些高水分的水果和蔬菜,以便每天確保8~9杯水的攝入量。
(19)忽視床墊的清潔:我們經常更換床單和枕巾,卻容易忽視床墊的清潔。每3個月要清理一次床墊,每年至少把床墊置於陽光下晾曬2個小時。床墊臟了,要用肥皂和清水洗滌,不要用汽油或清潔劑。而且每使用6個月左右要將床墊的前後位置調換一下。
(20)香水直接噴在皮膚上:香水中的檀香油、麝香和檸檬香及酒精等化學成分,在陽光照射下可能分解出有害物質,使皮膚灼痛、出疹甚至發炎。所以在噴香水時應盡量避免直接噴在皮膚上太多,噴在衣服上也可起到相同的效果。
(21)烏煙瘴氣的晨練:如果你每天在交通擁堵的馬路上晨跑,還不如在室內鍛煉。研究證明,長期吸入汽車廢氣,會使肺活量降低20%,還可能導致哮喘、肺氣腫等疾病。你可以每晚收看空氣質量預報,如果污染程度是中度以上,即使在遠離馬路的公園也不適於晨練。
(22)體重不穩定:如果你有每天測體重的習慣,就會發現體重總是忽高忽低不穩定。原來體內水分的變化使體重在一天中有1~3千克的增減幅度。也許你增加的2千克是因為剛剛喝完的那杯飲料。所以每天固定在早晨剛起床後尚未進食時測出的體重是比較准確的。
(23)運動鞋超長服役:脛骨痛和跟腱勞損只是老運動鞋可能造成的損傷之一,一雙跑步鞋的服役極限是500公里,而體操鞋6個月就該退休了,因為它們已經失去了原先的保護能力。
(24)經期駕車:女性在月經期通常情緒不穩定,易怒,駕車需要長時間保持一種坐姿,而且要求精力集中,這樣就使經期的反應更加嚴重。此時應該多吃些含鐵豐富的食品,在車里播放輕松悅耳的音樂,並注意保暖,避免長時間駕駛。如果實在反應劇烈,最好先停駛幾日,感覺好了再開。
(25)習慣翹二郎腿:很多長期久坐的職業女性都患有不同程度的下背痛,其直接原因就是有翹二郎腿的壞習慣。根據調查發現:長期翹二郎腿還容易易引起彎腰駝背,造成腰椎與胸椎壓力分布不均,長此以往,勢必壓迫脊椎神經。而且翹二郎腿還會妨礙腿部血液循環,造成腿部靜脈曲張。所以,還是趕緊把二郎腿放下來吧!
(26)運動過量:每天抽出5分鍾鍛煉要比一個月或幾個月瘋狂運動一次好得多。減肥的願望固然不錯,但你的身體也同樣需要時間的適應和調整,關鍵不在於你一共運動了多少,想擁有完美的體形,貴在堅持。而且運動過量還會造成肌肉損傷。
(27)喜歡吃5分熟的牛排:製作牛肉餅的細牛肉末最容易隱藏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而消滅這些細菌要達到160℃的溫度。據查:現今人們吃的漢堡包中的牛肉餅只有5成達到了這個溫度。除了牛排之外,同樣需要注意的還有海鮮和生蛋,最好加熱到安全的溫度再放心食用。
(28)不了解自己的膽固醇水平:你知道自己的血壓、心率,可是卻不一定清楚膽固醇水平。即使你平時有運動的習慣,也很注意飲食,還是有可能患上高血脂。因為體內的膽固醇只有20%來自飲食,另外遺傳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29)忽視乳房自檢:乳腺檢查的最佳時間是兩次月經之間。首先要熟知自己正常乳房的外觀,在充足的採光下察覺兩側的乳房是否勻稱,乳頭及乳房是否有凹陷、紅腫或皮膚損害。然後從乳房上方開始,用指腹按順時針方向緊貼皮膚作循環按摩檢查,要檢查整個乳房直至乳頭。用食指、中指和拇指輕輕地提起乳頭並擠壓一下,仔細查看有無分泌物。
(30)用飲料送服葯物:很多人都知道茶水服葯弊端多,因為茶葉中的化學元素可能影響葯效,其實飲料也有同樣的問題,比如葡萄汁、可樂和咖啡。最好的服葯方法還是用溫度適中的白開水送服。
(31)直接試用櫃台的化妝品:化妝品櫃台上的唇膏已被上百人試過,如果在試用時不注意,就很可能染上疾病。無論是口紅、眼影、睫毛膏等等,還是在手背或手腕上試用比較安全。
(32)不了解葉酸:葉酸是維生素的一種,對胎兒神經管形成至關重要。育齡女性在決定要寶寶之前就應補充適量的葉酸,最好每天補充400毫克,懷孕期間的婦女則要增加到600毫克,哺乳期婦女每天需補500毫克。蔬菜、豆類、橙汁和堅果中都富含豐富的天然葉酸。
(33)沒有進行全面體檢的習慣:許多疾病於初期的表現都不明顯,每年定期體檢可以幫助你及早發現、及時治療。醫生的建議是:至少1年1次骨盆檢查、分泌物塗片檢查、臨床乳房檢查和性病檢測;至少2年1次血壓檢查和皮膚檢查;至少5年1次膽固醇和眼部檢查。
(34)不知道如何與醫生交談:懂得如何與醫生交談有助於醫生盡快了解你的病情及早治療。比如你經常頭痛,除了記下是從何時開始、每次持續多久等症狀外,還應盡量記錄最近的體溫變化、生理周期是否正常等。你提供的信息越多,越有利於醫生診斷你的病情。
(35)不關心牙齒健康:牙齒健康是社會整體文明程度的標志之一。也許你的牙齒從未出現過問題,或者因為某次經歷而害怕看牙醫。但無論怎樣,保證每年做1次牙科檢查和至少洗1次牙都是必要的。
(36)很久不曾開懷大笑: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和激烈的竟爭使人們倍感壓力,大笑是減緩壓力最自然、最有效的方式。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體每天都生成3000多個癌細胞,還有50億個能及時消滅癌細胞的「殺傷者細胞」。剛剛大笑完的人體內殺傷者細胞會明顯增加,真可謂是「笑」益顯著。
(37)不和諧的辦公室氣氛:工作本身的壓力就足以讓人感到緊張了,如果你與某個同事相處關系不妙,甚至成了死對頭的話,那辦公室氣氛就更加壓抑。與其花費時間去貶低對方,不如冷靜下來把關系理順。一個和諧的工作氣氛不但讓你心裡感覺舒服,對工作效率也會有所促進。
(38)強迫壓抑自已的情緒: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長期積壓怒氣會影響身心健康,怒氣長時間得不到排解就可能變成憂郁情緒。一個懂得如何發脾氣、正確發泄自己不滿的女性才是一個心理成熟、健康的女性。喜怒哀樂本是人之常情,沒有理由強迫自己控制情緒而忽視甚至是否定自己的感受,關鍵在於找准渠道。
(39)偏愛健身房鍛煉:很多人都喜歡去健身房鍛煉,但由於工作和社交的忙碌總不能保證時間。其實日常我們在工作中只要稍加註意,就能預防很多緩慢形成的疾病,頸椎病就是其中一種。平時在辦公桌前坐姿端正就能預防頸椎病的發生。
Ⅵ 生活中有哪些健康誤區
多了:
太關注吃什麼,什麼食物里有什麼營養,個個都象營養學家。其實心態好生活習慣好,健康自然來。
很多人懶得動,以車代步,孵在空調房,某天又心血來潮大搞健身,只健一天,因為第二天起不了床了。
滿腦子都是長命的念頭,沒想過這條長長的命有什麼意義。越是不明意義越是不敢退場。就這么熬著,得過且過又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