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人體健康長壽從哪裡來

人體健康長壽從哪裡來

發布時間:2022-08-04 04:11:37

① 人的長壽秘訣是什麼

健康長壽八秘訣

1、要「和平」,不要「戰爭」。經常吵架和帶有敵意的夫婦,其血壓和心跳速度要比和睦夫婦雙方的免疫系統被抑制長達24個小時。 相反,美滿的婚姻能起到保護健康的作用。

2、成人也應打預防針。專家認為,成年人如果沒有注射過麻疹、流行性腮炎和風疹等方面的預防針,他們就有可能患上此類所謂的「兒童疾病」。

3、要有良好的家庭、人際關系。

4、睡眠時間不能省。專家指出,一天睡7-9小時對健康極為有利。睡眠時間同長壽也有關。美國加州衛生局的一項調查發現,每晚睡6小時以下的人,有高出70%的機會比睡7-8小時的人早死。

5、注意身體發出的各種信息。人的身體會通過疼痛等,甚至通過大腦的微弱的直覺發出一些健康方面的信息。必須對此加以重視,不能大意。

6、熱愛自己的工作。沒有工作滿足感會引起許多疾病,如頭痛、感冒、消化不良、支氣管炎和肺炎等。

7、養成多吃鮮水果蔬菜,植物油和不去麩糧食,少吃肉類和動物脂肪的所謂「地中海型的飲食習慣」。專家認為,這種飲食習慣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心臟病、癌症等惡性疾病的發生。

8、要有精神支柱。

相關新聞
長壽六要素

欲長壽須克服不良習慣

長壽十戒

秘訣七招 延緩衰老

勤練器官防衰老

養生保健十二少

如何推遲衰老

健康長壽的十大訣竅

抗衰老食譜

秘訣六招 延緩衰老

年輕10歲的秘訣

十二時辰養生法

食乾果可養生
回答者:龍心怒 - 魔法師 四級 2-13 15:44

怎樣才能保持健康和長壽?一般人認為,除了遺傳因素外,避開諸如吸煙、酗
酒和高膽固醇食物一類危險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許多科學家近來認為這還
遠遠不夠;人們還必須培養有利於健康和長壽的人格特點和衛生習慣。以下便是國
外科學家們通過最新研究所發現的,要求人們在健康長壽方面盡量做到的八件事:
1、要「和平」,不要「戰爭」。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最近的一項對新婚的夫
婦的調查發現,經常吵架和帶有敵意的夫婦,其血壓和心跳速度要比和睦夫婦雙方
的免疫系統被抑制長達24個小時。
相反,美滿的婚姻能起到保護健康的作用。以色列最近的一項對10000名
男性的調查發現,如果妻子對丈夫是富於愛心和體貼入微的,丈夫即使患了嚴重的
心臟病,胸痛的發生率也要低得多。
專家們還認為,適度的性生活對健康大有益處。美國人類性活動高級研究所的
麥克伊爾凡納所長最近指出,性生活能激活人體的免疫系統,能提高人的疼痛閥。
他認為性生活是天然的鎮痛劑和心理壓力緩解劑。在日前的一項對55000人的
研究中,麥克伊爾凡納發現,在性方面活躍的人比性冷淡的人的焦慮和敵意都要少
些,身體也更為健康。他認為,性生活可能是最理想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2、成人也應打預防針。專家認為,成年人如果沒有注射過麻疹、流行性腮炎
和風疹等方面的預防針,他們就有可能患上此類所謂的「兒童疾病」。美國紐約州
立大學的內科學博士加德納認為,應該像兒童接種疫苗那樣重視成人的疫苗接種。
在美國,據會計,每年有50000-70000成年人死於流感、肺炎、乙肝並
發症等一些本來打一劑預防針就能避免的疾病。據統計,在一些西文國家,流感預
防苗可以有年輕人身上減少70%-90%的發病率,並大大降低老年人因流感而
發生的住院和死亡機會。
美國公共衛生部門目前已要求65歲以上或心臟和肺部有問題以及免疫功能遭
到損壞的人注射肺炎疫苗。據統計,這可以減少60%的發病率。在美國,每年有
20-30萬人感染上乙肝。由於有1/3的乙肝個案感染原因不明,該部門要求
人人注射乙肝疫苗。
3、要有良好的家庭、人際關系。研究發現,健康長壽的人往往都會有一些親
密的朋友,並且也很關心他人。研究還發現,良好的家庭、人際關系能使孕婦更容
易順產,使人的免疫功能增強,使吸煙者更容易戒煙,使健身計劃更容易被堅持下
去,甚至能幫助戰勝癌症。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一項調查發調查,晚斯乳腺癌
患者如果每星期都參加一些與治療有關的小組活動,她們的生存期要比單純接受治
療的同樣患者長兩倍。
美國一位健康問題專家索貝爾博士指出,缺乏社會支持,對健康的危害與吸煙
和不運動不相上下。美國加州的一項調查發現,與他人的聯系越少,就越容易死於
心臟病、腦動脈硬化和癌症等疾病。
專家認為,缺少朋友,可有用幫助他人來彌補。美國最近一項對3300名志
願者的研究發現,樂於助人的人在身心兩方面都要比其他人健康。
4、睡眠時間不能省。專家指出,一天睡7-9小時對健康極為有利。他們認
為,睡眠不足,不僅使人感到疲倦,而且也容易使人消極地看待人生。
睡眠時間同長壽也有關。美國加州衛生局的一項調查發現,每晚睡6小時以下
的人,有高出70%的機會比睡7-8小時的人早死。還有研究發現,深沉的睡眠
對人的免疫系統發揮作用很有益處。
5、注意身體發出的各種信息。人的身體會通過疼痛等,甚至通過大腦的微弱
的直覺發出一些健康方面的信息。必須對此加以重視,不能大意。一項研究發現,
密切注視自己的身體的各種「信號」的人,比對自己的健康毫不在乎的人要少生病。
6、熱愛自己的工作。沒有工作滿足感會引起許多疾病,如頭痛、感冒、消化
不良、支氣管炎和肺炎等。一項調查發現,從事了10年自己不滿意的工作的人,
患結腸癌和直腸癌的機會,要比熱愛自己工作的人高出5倍。然而,並不是什麼人
都能隨心所欲地更換工作的。碰到這種情況怎麼辦?美國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家克西
科贊米哈伊爾指出,令人滿意的工作須具有多樣性和挑戰性的特點,往往不在於工
作本身,而在於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對其的主觀看法。因此,要善於找出自己工作中
令人滿足的一面,並且在無法交換工作的情況下,將自己的對工作的消極態度轉變
為積極態度。
7、養成多吃鮮水果蔬菜,植物油和不去麩糧食,少吃肉類和動物脂肪的所謂
「地中海型的飲食習慣」。專家認為,這種飲食習慣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心臟病、
癌症等惡性疾病的發生。
8、要有精神支柱。在西方社會,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宗教信仰與健康有
密切的關系。近來有22個調查顯示,常去教堂的人不易患其些疾病,其中包括中
風、心臟病、肺結核和其些癌症。科學家目前還不知道其中的確切原因。他們估計,
宗教信仰可能有助於人們形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更多的社會支持,更容易
緩解人們的心理壓力。他們還猜測,希望和樂觀的情緒可能有助於免疫功能的發揮。

② 簡述人類健康險長壽的主要原因

膳食平衡與營養效能
營養學是一門結合實際的應用科學。合理的營養可以防治多種疾病。食物是營養素的"載體",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素必須通過食物獲得。營養學家主張用食物來滿足人體對營養的需求,提倡合理的膳食是營養之本。合理營養是健康長壽和力量的保證。所謂合理營養就是使人體的營養生理需求與人體通過膳食攝入的各種營養物質之間保持平衡。
一、膳食平衡
從現代化學看,人體是一個巨大而精巧的化學反應器,生化反應速度及其控制是防範這部"人體機器"出現故障的核心,也是宏觀上預防和保健的重要內容,而膳食平衡是其關鍵關節。
對於營養的要求隨年齡、性別、體質、體重、工種而異。按照單位重量的糖、蛋白質和脂肪提供的熱量及它們在總熱量中應占的比例計算,一個成人每天的基本需要量大致為:碳水化合物300~400克,其中1/3為食糖,2/3為澱粉,占總能量的34~45%;蛋白質80~120克,大約相當於400克瘦肉或4個雞蛋所提供的量,占總能量的20~35%;脂肪約需84~100克,占總能量的30~35%。其它如維生素、礦物質也應充分供應。對於運動訓練者、重體力勞動者或各類膳食療法用餐者,需要調整營養素配比。例如,重體力勞動者,應根據體力消耗強度增加10~50%的營養素;膽固醇偏高者應少吃蛋;高血脂患者宜用人造黃油或植物油部分代替動物油;需要低鈉飲食者則應限制鹽和味精的用量。
值得指出的是現在有些地方的食物消費上存在著明顯的不文明飲食、營養過剩與營養不良、營養失衡的兩極狀況。在一些大中城市和富裕地區"高檔膳食"備受推崇,暴飲暴食,越吃越高級,結果吃出了不少"肥胖兒"和"大肚皮",甚至因此患病。另一方面,一些經濟落後地區的農民到集市上賣了雞蛋換回麥乳精、巧克力給小孩吃,非但沒有補充營養反而造成營養失衡。專家認為,多樣化的膳食是獲得各種適量營養素的最好方法。隨著對必需營養素及其相互關系知識的豐富和深入,對有效地利用食物資源、科學加工食品、合理調配膳食和充分發揮營養效能等提供了科學基礎。表4-4列出了科學界公認的人體必需的14種微量元素功能與平衡失調症。

二、進食方法與膳食組成
科學地搭配膳食是營養學研究的中心課題。我國小康人家的"四菜(葷、素、半素半葷、開胃菜各一)一湯"以及粗細搭配的食譜與現代飲食改革的新趨勢不謀而合。
1.消化周期
胃的工作通常分三個階段:一是早晨(5:00~12:00)。糖的酵解作用強烈,消化快,食物一般停留3~4小時,主要消化前晚的積食和當日的早餐;二是午後(1:00~6:00)。腸、胃的功能全面啟動,適宜處理脂肪、蛋白質;三是晚上(7:00~睡前)。消化能力較弱,易於積食,宜吃易消化的食物。民間流傳的"早吃飽,中吃好,晚吃少"、"晚餐過飽發福早"、"晚飯少一口,活到九十九"等諺語,正是這種消化周期的反映。食物可分為易消化和難消化兩類,前者為水果、蔬菜和流質等,後者為其它濃縮食物,如谷類、肉、蛋等。在不同的消化時間段,要注意合理搭配不同類型的主、副食,以減輕胃的負擔和維護合理的營養比例。
2.指導原則
主要應遵循"清淡、守時、多餐、多樣、安全"的原則。吃了過於豐盛特別是油膩的菜餚,由於需消耗大量血液用於消化,從而使腦血供應不足,導致飯後疲軟,體溫、血糖、工作效率下降。定時、定量進食,可保持白天和夜晚合理的熱量分配。豐富的早餐能增加整個上午的腦力反應速度,也能使體力勞動得到改善。"少吃多餐"比"多吃少餐"具有較高的工作效率。任何時候都要盡量避免過食。過食會導致肥胖、糖尿病、小兒弱智、老年痴獃等病。豐富多樣的飲食比固定單一的飲食容易滿足人體多種營養成分的需要。"安全"就是不食變質、有毒、有害物質。
1993年6月13日經國務院批准頒布實施的《九十年代中國食物結構改革與發展綱要》號召建立科學、合理的膳食與營養結構,提出了"食物要多樣,粗細要搭配,三餐要合理,飢飽要適當,甜食不宜多,油脂要適量,飲酒要節制,食鹽要限量"的基本原則(簡稱40字訣)。總的原則是"吃得越雜,獲得健康所需的全面營養的機會就越多"。
3.膳食組成
根據食物營養素的特點,現代平衡膳食的組成必須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食物:
1)谷類、薯類和雜糧。統稱糧食,是我國傳統的主食。南方以稻米為主,北方以小麥、玉米和雜糧為主。糧食是供給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碳水化合物是供給熱能的熱源質。糧食中也含有蛋白質,雖含量不高,但因食用量大,故也是蛋白質的主要來源,約占人體所需蛋白質的半數。還含有維生素B族和無機鹽。一個人每天吃多少糧食,應根據熱能需要來決定,它與年齡、勞動強度等因素有關,也受副食供應量的影響。因此,糧食的消耗應與體力消耗相適應。從事中等體力勞動的成年人,每天需要糧食500~600克,占膳食總量的51%。
2)動物肉類和豆類。如豬、牛、羊、兔肉,臟器類,雞、鴨、鵝肉,水產類,蛋類,奶類及黃豆和豆製品等。這類食物主要供給蛋白質,而且是生理價值高的優質蛋白質,以彌補主食中蛋白質供應之不足。從事中等體力勞動的成年人,這類食物每天應供給50~100克瘦肉、50克雞蛋和50克黃豆或相應的豆製品。這些肉、蛋、奶、豆製品也可以互相替換,但必須保持蛋白質的數量和質量。動物肉類和蛋、奶、豆類在膳食中的比重以6%為宜。
3)蔬菜類和水果類。其中以新鮮蔬菜為主。水果是輔助食品。之所以是輔助食品,不是指它所含營養素的數量、質量及種類,而是因其來源和價格因素,以致還不能每餐或每天成為我國大眾餐桌上的食品。在合理膳食中是不能缺少新鮮蔬菜的,否則就不能滿足人體所需的維生素、食物纖維和無機鹽,並且也不易維持體液的酸鹼平衡。從事中等體力勞動的成年人,每天最好能吃400~500克新鮮蔬菜,其中應多用些綠葉蔬菜和橙黃色蔬菜,盡量多食不同品種的蔬菜。可吃一些適於生吃的蔬菜,如西紅柿、黃瓜、蘿卜等用涼拌的方法則可減少烹飪過程中營養素的損失。若條件許可,應每天進食1~2個水果是有益的。蔬果類在膳食中所佔的比重應為41%。
4)油脂類。主要是烹調用油。烹調油在膳食中一是增加食物的香味,二是補充部分熱能並供給必需的脂肪酸,還可以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一般烹調用油以多用植物油為好,當然也要照顧各種脂肪酸的比例。每人每天約需烹調油25克,占膳食總量的2%。
三、營養效能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在飲食上的追求目標必然從"吃得飽"向"吃得好"攀升。在提高食品質量的思想指導下,人們為了加強營養效能,研製了營養強化劑和強化食品。所謂營養強化劑是指為增強營養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的屬於天然營養素范圍的食品添加劑。所謂強化食品就是指在食品加工中添加營養強化劑製成的食品。
營養強化劑不僅能提高食品的營養質量,而且還可提高食品的感官質量和改善其保藏性能。食品經強化處理後,食用較少種類和單純的食品即可獲得全面的營養,從而簡化膳食。營養強化劑主要可分為維生素、氨基酸和無機鹽三大類:
1.維生素強化食品
常用的維生素有維生素A、B1、B2、C、D、PP及其衍生物。如牛奶中加維生素A、D(AD鈣奶),麵粉中加維生素B,某些飲料中加維生素C等。
2.氨基酸強化食品
常用的氨基酸有8種人體必須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因賴氨酸在穀物蛋白質和一些其他植物蛋白質中含量很少;蛋氨酸在大豆、花生和肉類蛋白質中相對偏低,所以賴氨酸和蛋氨酸(尤其是賴氨酸)是按人體需要及其比例,在食物蛋白質中最顯缺乏的氨基酸(稱為限制氨基酸)。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採用賴氨酸加入大米、面條、麵包、餅干以及飲料中,如市場上供應的賴氨酸麵包和餅乾等。
3.無機鹽強化食品
近年來推出的"平衡健身鹽"或稱"健康平衡鹽"是微量元素應用的典型產品。根據高血壓患者是由於鈉高鉀低鎂鈣不足等原因造成的論斷,人們有意識地改變食鹽中鈉、鉀、鎂、鈣的配比,並增加其他有益微量元素的含量,補充和調節人體內幾十種元素的平衡。經臨床應用和上千萬人食用證明有多種療效。一是能調節體液中鉀鈉等多種元素的平衡,使人體處於最佳的元素構成狀態,它能使92%的高血壓患者血壓降至正常,也能使78%的低血壓患者血壓升至正常,並具有雙向調節心律的作用。二是可促進兒童生長發育,改善兒童厭食症,並可延緩機體的衰老而減少老年病的發生。三是可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對心臟病有輔助療效。健康人食用這種鹽無不利影響。現在,全國各地已通過食物鏈生產和研製出如富硒營養蛋、富鋅菜葉、葡萄糖酸鋅等多種強化食品。
在使用營養強化劑時,應注意不要影響食品原有風味,並保持營養素的合理平衡,防止過量攝入而導致代謝紊亂,甚至中毒。其用量必須?quot;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隆重標准"為依據予以嚴格控制。

③ 人的長壽秘訣是什麼

人的長壽秘訣是別吃得太多、適量飲酒、別過多地懷舊、盡可能地獨立、讓靜息心率放緩。

1、別吃得太多。食物的種類很重要,但飲食的量同樣重要。過度飲食給身體增加了負擔,並導致肥胖(公認的健康殺手之一)。

2、適量飲酒。少量酒精可增進健康。但大量酒精則會損害健康。

3、別過多地懷舊。如果將過多的時間用在了抒發「美好的舊日」之類的感情上,那麼就是在和健康長壽說再見了。如果目標是獲得跨越一個世紀的生命,那麼就隨和些。對眼前的一切順其自然。

4、盡可能地獨立。別讓其他人支使你做這做那,做自己的主人,越是能掌握自己的命運,身體就越健康。

5、讓靜息心率放緩。靜息心率偏慢的人壽命也相對較長。在清醒、不活動的安靜狀態下,每分鍾心跳的次數稱為靜息心率。健康成年人的靜息心率在51-94次,平均67次/分。在排除各種疾病的干擾下,成人靜息心率在70次/分,其壽命可達80歲。

降低自己的靜息心率的方法

1、常做運動。常常參加各種強度適宜的運動,就會使靜息心率偏慢。因為運動時心率加快,但運動使心功能得到鍛煉,從而使靜息心率減慢。靜息心率能在50-65次(睡眠中的心跳次數可以為38-50次/分)是健康心臟的標志,也是長壽的標志。

2、保持適當體重。肥胖會使心臟負擔加重,心率加快,因此肥胖者要通過健身運動,調節飲食來保持適宜的體重。

3、.戒煙限酒。因為吸煙與飲酒均可使靜息心率加快。

4、緩解壓力。緊張和焦慮對於心臟而言都是負能量,會讓交感神經持續興奮。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47條經典養生長壽秘訣

④ 影響人類壽命的因素有哪些

(1)自然環境因素:陽光、山川、大氣以及動植物等是人類所生存的自然環境,都對人類的生理、心理健康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大自然隱藏著危害人類健康的病毒、細菌等生物學因素和物理性、化學性致病致癌物質,特別是近百年來,人為的工農業污染,波及到水源、大氣及綠色植物,影響到衣、食、住、行,對人類的健康和壽命造成極大威脅。從被發現的世界五大長壽地區可以證實。有利於人類健康長壽的生存環境是人跡罕至的某些山區和未被工業污染的濱海區。原因是在那裡有害健康的因素較少,而且存在著大量有利於人類存活的負離子。

(2)社會環境因素:社會環境包括人類所處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衛生、法律、道德和人際關系等方面的環境條件。人隨時隨地、有形無形地都生活在其包圍圈裡,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動必定受到一定的影響。若人們生活在良好的社會環境里,其物質和精神生活得到較大程度的滿足,當然會享受人生、延年益壽。反之,若生長在一個生存條件毫無保障的社會里,還奢談什麼健康長壽?

(3)遺傳因素:目前全世界已發現遺傳性疾病兩三千種,發病率佔一般疾病的20%。在影響人類壽命的因素中,遺傳因素佔15%。一般來說,凡長壽的家庭,其子女的平均壽命都較長,而短壽家族,其後代平均壽命較短。我國現行的婚前男女體檢,婚後優生、優育制度,就是為了排除遺傳因素,保證後代健康長壽的重大措施之一。

有人將人壽比做一個三角形面積,遺傳因素是三角形的底邊,社會因素和自然環境因素是另外兩邊。底邊遺傳因素比較穩定,若欲延長壽命,則應著力於其他兩邊的延長,使後代逐步達到較高的壽齡。

(4)心理因素:一個心理有缺陷的個體往往引發多種心身疾病,如高血壓、消化道潰瘍等。一般正常人也經常因遭受某些心理創傷而致病或使原病加重。消極的心理因素可導致原發性高血壓、消化性潰瘍、心腦血管病和癌症等心身疾病。

(5)生活方式因素:生活方式是指人們長期受一定的文化、經濟、社會、風俗、家庭影響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習慣、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識等。當今,隨著社會不斷發展,人們的起居、飲食、工作和學習節奏在日益加快;人際關系復雜化、生活條件現代化、生活方式多樣化日趨顯著。隨之而來的是生活方式病空前增多,諸如:各種原因引起的綜合症,營養不良或營養過剩性疾病,心、腦血管病,高血壓,糖尿病,各種腫瘤以及家用電器病等。特別應該指出的是,生活方式病中,飲食結構與三餐比例,煙、酒嗜好,睡眠時間,住宅小環境,家庭結構與婚姻狀態,夫妻性愛等占重要位置。

(6)性別因素:女性一般比男性壽命長,主要原因是:①男性工作較繁重,體力消耗大,意外傷害多,煙、酒嗜好較嚴重。

②女性有兩個X染色體、男性只有一個。X染色體負責攜帶遺傳基因,女性有一個X染色體攜帶遺傳性疾病基因而另一個X染色體未攜帶時不發病。而男性因只有一個X染色體,若一旦攜帶遺傳病因子則發病。

③男性對腎上腺素或收縮血管性活性物反應較女性敏感,因此易患心血管病。

④男性的新陳代謝率高於女性。

⑤女性遇到傷心事容易哭,發泄出悲傷,男性有淚不輕彈,悲傷時體內有害物質不易排出。

⑥女性有月經周期,自然形成慢性失血,有一個長期自我調整過程,遇有大失血失水比男性適應性強。

⑤ 古人長壽的秘訣有哪些

要想長壽貴在堅持,在一朝一夕中,所以,不妨在日常生活中,把這些養成習慣哦。

⑥ 人長壽的秘訣是什麼

1、睡不好會發胖:每天睡5~6小時的人,平均比每天睡7-8小時的人重6-8磅;

2、蜂蜜人體細胞忠實的扞衛者,據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深暗色的蜂蜜例如森林蜂蜜對人體細胞特別有效,因為它含有豐富的抗氧化作用的保護細胞的物質。並對血液大有好處,能預防心臟循環系統的疾病;

3、不停地運動,把日常鍛煉分為兩部分,例如:清晨20分鍾的力量練習,晚飯後半小時的散步,新陳代謝的速度將會增大一倍;

4、飲食宜粗不宜細,一項最新的科學研究表明,在瘦身過程中關鍵不是攝入纖維素的量,而是何種纖維素可在消化過程中起到最好的催化脂肪消耗作用;

5、五分鍾完全放鬆,當一個人處於完全放鬆的狀態下,身體不會產生抗壓激素,從而會感覺舒適宜人。人在這種放鬆狀態下,緊張的情緒得到了釋放,受壓的肌膚也獲得了休憩感。因此,不妨時常提醒自己放鬆5分鍾吧;

6、餐前餐後多補充水分,飯前飯後都應補充大量的水分。身體缺水時,新陳代謝的水平,會比原先降低減少2%.這時候避免喝茶、蘇打水、咖啡等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在咖啡因的作用下,身體只會吸收一半的水分;

7、精神食糧,誰想腦子靈,思維敏捷和工作效率高,誰就應多吃碳水化合物豐富的食品和補充維生素b。核桃、粗麵粉麵包和香蕉是你首選的壯腦品,因為它們供給你腦力勞動所必需的精神營養。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長壽

⑦ 健康長壽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1、要「和平」,不要「戰爭」。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最近的一項對新婚的夫
婦的調查發現,經常吵架和帶有敵意的夫婦,其血壓和心跳速度要比和睦夫婦雙方
的免疫系統被抑制長達24個小時。
相反,美滿的婚姻能起到保護健康的作用。以色列最近的一項對10000名
男性的調查發現,如果妻子對丈夫是富於愛心和體貼入微的,丈夫即使患了嚴重的
心臟病,胸痛的發生率也要低得多。
專家們還認為,適度的性生活對健康大有益處。美國人類性活動高級研究所的
麥克伊爾凡納所長最近指出,性生活能激活人體的免疫系統,能提高人的疼痛閥。
他認為性生活是天然的鎮痛劑和心理壓力緩解劑。在日前的一項對55000人的
研究中,麥克伊爾凡納發現,在性方面活躍的人比性冷淡的人的焦慮和敵意都要少
些,身體也更為健康。他認為,性生活可能是最理想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2、成人也應打預防針。專家認為,成年人如果沒有注射過麻疹、流行性腮炎
和風疹等方面的預防針,他們就有可能患上此類所謂的「兒童疾病」。美國紐約州
立大學的內科學博士加德納認為,應該像兒童接種疫苗那樣重視成人的疫苗接種。
在美國,據會計,每年有50000-70000成年人死於流感、肺炎、乙肝並
發症等一些本來打一劑預防針就能避免的疾病。據統計,在一些西文國家,流感預
防苗可以有年輕人身上減少70%-90%的發病率,並大大降低老年人因流感而
發生的住院和死亡機會。
美國公共衛生部門目前已要求65歲以上或心臟和肺部有問題以及免疫功能遭
到損壞的人注射肺炎疫苗。據統計,這可以減少60%的發病率。在美國,每年有
20-30萬人感染上乙肝。由於有1/3的乙肝個案感染原因不明,該部門要求
人人注射乙肝疫苗。
3、要有良好的家庭、人際關系。研究發現,健康長壽的人往往都會有一些親
密的朋友,並且也很關心他人。研究還發現,良好的家庭、人際關系能使孕婦更容
易順產,使人的免疫功能增強,使吸煙者更容易戒煙,使健身計劃更容易被堅持下
去,甚至能幫助戰勝癌症。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一項調查發調查,晚斯乳腺癌
患者如果每星期都參加一些與治療有關的小組活動,她們的生存期要比單純接受治
療的同樣患者長兩倍。
美國一位健康問題專家索貝爾博士指出,缺乏社會支持,對健康的危害與吸煙
和不運動不相上下。美國加州的一項調查發現,與他人的聯系越少,就越容易死於
心臟病、腦動脈硬化和癌症等疾病。
專家認為,缺少朋友,可有用幫助他人來彌補。美國最近一項對3300名志
願者的研究發現,樂於助人的人在身心兩方面都要比其他人健康。
4、睡眠時間不能省。專家指出,一天睡7-9小時對健康極為有利。他們認
為,睡眠不足,不僅使人感到疲倦,而且也容易使人消極地看待人生。
睡眠時間同長壽也有關。美國加州衛生局的一項調查發現,每晚睡6小時以下
的人,有高出70%的機會比睡7-8小時的人早死。還有研究發現,深沉的睡眠
對人的免疫系統發揮作用很有益處。
5、注意身體發出的各種信息。人的身體會通過疼痛等,甚至通過大腦的微弱
的直覺發出一些健康方面的信息。必須對此加以重視,不能大意。一項研究發現,
密切注視自己的身體的各種「信號」的人,比對自己的健康毫不在乎的人要少生病。
6、熱愛自己的工作。沒有工作滿足感會引起許多疾病,如頭痛、感冒、消化
不良、支氣管炎和肺炎等。一項調查發現,從事了10年自己不滿意的工作的人,
患結腸癌和直腸癌的機會,要比熱愛自己工作的人高出5倍。然而,並不是什麼人
都能隨心所欲地更換工作的。碰到這種情況怎麼辦?美國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家克西
科贊米哈伊爾指出,令人滿意的工作須具有多樣性和挑戰性的特點,往往不在於工
作本身,而在於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對其的主觀看法。因此,要善於找出自己工作中
令人滿足的一面,並且在無法交換工作的情況下,將自己的對工作的消極態度轉變
為積極態度。
7、養成多吃鮮水果蔬菜,植物油和不去麩糧食,少吃肉類和動物脂肪的所謂
「地中海型的飲食習慣」。專家認為,這種飲食習慣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心臟病、
癌症等惡性疾病的發生。
8、要有精神支柱。在西方社會,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宗教信仰與健康有
密切的關系。近來有22個調查顯示,常去教堂的人不易患其些疾病,其中包括中
風、心臟病、肺結核和其些癌症。科學家目前還不知道其中的確切原因。他們估計,
宗教信仰可能有助於人們形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更多的社會支持,更容易
緩解人們的心理壓力。他們還猜測,希望和樂觀的情緒可能有助於免疫功能的發揮。

閱讀全文

與人體健康長壽從哪裡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抖音如何開故事直播 瀏覽:977
如何維持女孩愛情 瀏覽:391
怎麼樣進入愛情樹 瀏覽:306
貴陽和太原哪個經濟好 瀏覽:371
美女在廈門做什麼工作 瀏覽:41
長江經濟帶不搞大開發怎麼發展 瀏覽:581
為什麼喜歡伏羲的誕生這篇故事 瀏覽:812
母子健康手冊跟坐月子有什麼關系 瀏覽:559
事業單位增編多久一次 瀏覽:467
這是一個出車禍的故事英語怎麼說 瀏覽:74
王德順談健身吃什麼都不健康 瀏覽:154
創造故事的人有多少 瀏覽:460
可以維持愛情的東西有哪些 瀏覽:904
婚姻早晚一根香什麼意思 瀏覽:882
皮皮魯沒沒夠治病哪個故事 瀏覽:202
益陽市資陽區有哪些事業單位 瀏覽:744
成人高考國際經濟與貿易考哪些課程 瀏覽:342
什麼叫事業編制職員 瀏覽:32
變成了大美女代表什麼生肖 瀏覽:129
編講故事能提升什麼能力 瀏覽: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