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牛犢生下來多久可以站起來走路呀
健康犢牛生產下來一般在一小時到五個小時之間可以戰立起來,自己尋找母牛吃奶,如果不健康的犢牛就要進行人工干預和治療!
2. 如何判斷出一頭奶牛是不是健康
如果您想飼養奶牛,那不是那麼簡單。需要注意很多事情。那麼奶牛的健康育種技術是什麼?如何區分奶牛的健康?下面一頭奶牛多少錢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1、初配個體不要過小
據介紹,母奶牛初配時體重應達到350~400千克,為犢牛初生重的10~11倍。不少奶牛養殖戶在犢牛18個月齡時,在體重只有250~300千克的情況下就開配種,這樣第一胎常發生難產,不得不進行人工助產,多引起陰戶破裂,引發子宮內膜炎,影響下胎正常繁殖。因此要克服急躁情緒,加強犢牛、育成牛飼養管理,使配種前達到理想體重,以適應配種。
2、擠奶要有節制
一般奶牛泌乳期為305天,但由於奶牛年齡、胎次、膘情及飼養水平等因素的影響,有時泌乳期會適當延長或縮短。但有的奶牛養殖戶,在奶牛產後開始擠奶,直到擠干為止,這樣帶來的負效應是嚴重的,一是奶牛過度消耗體內營養,致使奶牛發情不明顯,性周期紊亂,很難掌握配利時期。二是奶牛體力消耗大,不易在短時間內恢復,影響下胎泌乳量。
3、干奶期不要減料
奶牛經過產犢泌乳,體內營養損失較多,需在干奶期恢復彌補,可有的奶牛養殖戶誤認為不擠奶就應喂差些,因此干乳期精料喂給量大幅度減少。這樣由於這階段營養沒得到補償,結果臨產前奶牛處於下等膘情,產犢時費力,犢牛體弱,母牛產奶量低。所以干奶期也要足奶牛對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的需要。等臨產前幾天可以適當減少精料喂量,以利於奶牛正常分娩。
4、犢牛不要拴養
大多數奶牛養殖戶把初生牛犢用繩拴養。它不僅限制了犢牛的活動,而且嚴重阻礙了犢牛的生長發育,對犢牛危害極大。初生犢牛應放在欄內自由活動,由飼養員定時飼喂,以便於加強對母牛的飼養管理,提高母牛的產奶量。
5、拴牛要科學
由於奶牛不帶鼻環,奶牛養殖戶為了牽牛方便用繩系角,有的奶牛角小,拴不住,就用繩系頸。實踐證明,這兩種辦法都有缺點,極易勒傷牛的皮膚。科學的系牛方法是在牛頸部系鏈,喂牛時將鏈系在槽上,以固定槽位喂養,喂後解開鏈放出運動。
怎麼辨別牛的健康
1、看食慾
健康的奶牛有旺盛的食慾,吃草料的速度也較快,吃飽後開始反芻(俗稱倒沫),在草料新鮮、無霉變的情況下,如果發現奶牛對草料只是嗅嗅,不願吃或吃得少,即為有病的表現。
2、看糞尿
健康奶牛的糞便呈圓形,邊緣高、中心凹,並散發出新鮮的牛糞味;尿呈淡黃色、透明。如發現大便呈粒或奶牛腹瀉拉稀,甚至有惡臭味,並夾雜著血液和濃汁;尿也發生變化,如顏色變黃或變紅,就是奶牛生病的表現。
3、測體溫
就是用體溫計通過直腸測量奶牛體溫,正常體溫為37.5℃-39.5℃,如果體溫超過或低於正常范圍即為有病的表現。
4、觀神態
健康的奶牛動作敏捷,眼睛靈活,尾巴不時搖擺,皮毛光亮。如果發現牛眼睛無神,皮毛粗亂、拱背、呆立,甚至顫抖搖晃,尾巴也不搖動,就是有病的表現。
5、看鼻鏡
健康的奶牛不管天氣冷熱,鼻鏡總有汗珠,顏色紅潤。如鼻鏡乾燥、無汗珠,就是有病的表現。
6、記錄產奶量
比較每次產奶量的差別,健康奶牛產奶量比較平穩,如果產奶量突然下降,則是有病的徵兆。
一頭奶牛多少錢建議養殖戶一定要多多學習奶牛健康養殖技術,同時學會怎麼辨別牛的健康,這樣在牛出現疾病的時候能夠及時的發現治療,本文就為你介紹到這里。
3. 怎樣培育健康犢牛
(1)早期斷奶犢牛的飼養
①早期斷奶犢牛的哺乳期
早期斷奶犢牛的哺乳期一般為30~45天。早期斷奶犢斷奶早,餵奶量少,其所用的犢牛料與粗料要滿足斷奶後對能量、蛋白質、礦物元素和維生素的需要,即犢牛日糧應為完全日糧。上半年出生的犢牛可保持30天的哺乳;下半年出生的犢牛受高溫和低溫兩種不利環境影響,哺乳期可延長至45天或更長。在生產實踐中,犢牛的斷奶時間可按犢牛的日增重和進食量來確定。一般當犢牛的日增重達500~600克,料的進食量高於500克時即可斷奶。
②早期斷奶犢牛的飼養方案
早期斷奶犢牛從出生到6月齡的飼養方案可參照表16。
表17350千克餵奶量犢牛飼養方案
用此方案飼養至6月齡體重可達160~165千克,犢牛全期平均日增重可達670~700千克。
(3)犢牛的管理技術
犢牛最適宜的飼養環境溫度為10~24℃,初生牛犢舍要求冬暖夏涼,通風良好,乾燥清潔,並且有一定面積的運動場。0~3月齡犢牛用室內犢牛欄或戶外犢牛欄按個體飼養,3月齡後轉群飼。此期間要注意讓犢牛在運動場和圍欄中運動,或在草地和秋茬地放牧過程中加大運動量,以鍛煉犢牛體質。
要掌握犢牛生長發育是否達到預期目的或標准,應於6月齡內每個月測體重、體尺1次。體重、體尺均應在每日早晨飼喂前空腹時測定。體尺需測體高、體斜長、胸圍和管圍4項。
4. 牛幾個月下牛犢子
母牛配種後下牛犢需要280天左右,大約10個月的時間,不同時期的母牛要進行科學的營養搭配與飼養管理,圍產期的母牛應獨立養殖並進行全過程管理,做好產後疾病防控,確保其健康。牛犢出生15天後便可以喂一些青乾草,但是需要將青乾草切成小段,然後用水稍微加濕軟化,牛犢出生1個月後則可以補喂精飼料。
牛犢出生15天後便可以喂一些青乾草,但是需要將青乾草切成小段,然後用水稍微加濕軟化,牛犢出生1個月後則可以補喂精飼料,通常3-4月齡完全斷奶最佳,具體需要根據牛犢體質和環境等因素決定,如牛犢體質強且氣溫適宜則可以早一些斷奶;牛犢體質差或冬季氣溫低則可以晚一些斷奶。
(4)犢牛多少天能看出來健康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產犢時不宜人為介入,不要干擾母牛的正常產犢。當出現第一個水袋後,不要人為將其弄破,否則會影響子宮頸的正常擴大而延長產犢時間。
在前腿露出時不要立即施行牽引手術。這是因為前腿露出時,子宮頸通常還沒有完全擴大,除非母牛經2小時後仍未產犢,才需要人為介入實施助產。
母牛正常的產犢過程可達8小時,讓母牛有足夠的時間經歷正常產犢階段很重要。如果決定助產必須注意衛生和嚴格消毒以避免感染,助產前應先檢查胎位是否異常,若胎兒異位必須首先將胎位矯正後再實施牽引拖拉助產。
5. 牛幾個月下牛犢子是什麼
牛配種後下牛犢需要280天左右,大約10個月的時間,不同時期的母牛要進行科學的營養搭配與飼養管理,圍產期的母牛應獨立養殖並進行全過程管理,做好產後疾病防控,確保其健康。
牛犢出生15天後便可以喂一些青乾草了,但是需要將青乾草切成小段,然後用水稍微加濕軟化,牛犢出生1個月後則可以補喂精飼料。
一般3-4月齡完全斷奶最佳,具體需要根據牛犢體質和環境等因素決定,如牛犢體質強且氣溫適宜則可以早一些斷奶;牛犢體質差或冬季氣溫低則可以晚一些斷奶。
肉牛:飼養的良種肉牛,不管是國內的黃牛、雜交牛,還是國外的夏洛來、西門塔爾牛,孕期基本在280-290天。
奶牛:國內飼養的良種乳用牛主要是中國荷斯坦奶牛,孕期在280天左右。
氂牛:孕期基本在250-260天。
野牛:孕期基本在275天左右。
水牛:孕期基本在300-330天,在牛科中孕期最長。
6. 犢牛多少天斷奶比較好
現在犢牛料推廣標准都是45-60天斷奶,但斷奶天數以連續三天犢牛料採食量達到1.5公斤為准,斷奶最低標准就是1.5公斤,吃不夠是不能斷的,否則斷奶應激比較大的
7. 犢牛飼養需要注意哪方面怎麼養好犢牛呢能夠
犢牛是指生後到6月齡的小牛。犢牛飼養管理的正確與否,對奶牛成年體型、採食粗飼料的能力以及到成年期後的產乳和繁殖性能都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此,加強犢牛的飼養管理非常重要。
一、犢牛的飼養
1、初生期的飼養(犢牛生後7-10天以內稱為初生期)
小牛生下來以後,應盡快吃上初乳(母牛產後5天~7天之內所分泌的乳稱為初乳),通常情況在生後半小時左右吃上初乳比較好。第一次讓小牛吃足初乳,每天吃的初乳量按小牛體重的1/8~1/6供給。初乳一般每天分3次飼喂,飼喂時的溫度應保持在35~38℃,初乳期每次哺乳後1~2小時,應飲溫開水1次。
如果犢牛拒絕於桶內吮吸初乳,可用胃管強制飼喂;如果產犢母牛死亡或因病初乳不能利用時,可喂其它母牛所產的初乳,若沒有初乳可用人工乳使用。
2、哺乳期飼養
犢牛經過3~5天的初乳期之後,即可開始飼喂常乳,進入哺乳期飼養,哺乳期約為60~90天,哺乳量約為300~500千克,日餵奶2~3次,奶量的2/3在前50天內喂完。哺乳方法有兩種,一種為人工哺乳,一種為自然哺乳。
人工哺乳:即犢牛出生後,與其母親隔離,在犢牛舍集中飼養或在室外犢牛舍內,由人工輔助進行餵乳。在哺乳早期,犢牛喂其母親的常乳,從10~15天開始,可由母乳改喂混合乳。
保姆牛哺育:採用保姆牛換群飼養犢牛的方法是天然哺育法的一種。採取此法時,在新生犢牛初乳哺育結束後立即跟隨保姆牛。另外一方面要注意選擇健康、無病具有安靜氣質、產奶量中下等、乳房及乳頭健康的母牛作為保姆牛。另一方面要選擇好哺育犢牛,每群犢牛體重、年齡、氣質要比較接近(差異不超過10天、10千克)。
3、犢牛早期斷奶
(1)、早期斷奶的意義:犢牛哺乳期的長短和哺乳量因培育方向、所處的環境條件、飼養條件不同,各地不盡一致。實行早期斷奶可大量節約鮮奶,降低培育成本。
(2)、早期斷奶時間的確定:一般日採食犢牛料達1千克~1.5千克以上方可斷奶,上半年出生的犢牛約45天可斷奶,下半年出生約60天可斷奶。
(3)、斷奶方法:1~5日齡喂足初乳,6~20日齡平均每頭每天喂5千克,21~30日齡每頭每天喂2.5千克,犢牛料和優質乾草讓其自由採食。
4、早期補飼
(1)、乾草:犢牛從7~10天開始,便訓練其採食乾草。
(2)、精料:犢牛出生後15~20天開始訓練其採食精料。
(3)、多汁飼料:從出生後20天開始,在混合精料中並可加入切碎的胡蘿卜等多汁飼料,以促進消化器官的發育。
(4)、青貯飼料:從2月齡開始喂給,開始每天100~150克,3月齡時可喂到1.5~2千克,4~6月齡增至4~5千克。
(5)、飲水:牛奶中的含水量不能滿足正常代謝的需要,因此必須訓練犢牛盡早飲水。
(6)、補飼抗生素:為了預防犢牛拉稀,可在補飼過程中加以適當的抗生素。
8. 牛怎樣看口識年齡
一、看牛年齡口訣
1、看牛年齡口訣為一對牙,三歲口,兩對牙,四歲有,五至六歲邊牙現,七咬門齲八咬邊。
2、遠看一張皮:看牛的時候先看皮膚,健康的牛背毛整齊光亮,毛比較短而且伏貼,皮膚比較薄富有彈性。
3、近看四隻蹄:然後再看牛的蹄,牛的蹄要圓大,大小也要一致,蹄趾要對稱,蹄殼比較整齊,質地堅韌,蹄縫不容易嵌入石塊等異物。
4、前看髻甲高:胸部寬深豐滿的牛,心肺會比較發達,有利於牛正常呼吸和血液循環,牛力氣自然就比較充足,而腹寬比較圓大,肋骨開張,說明牛有比較好的胃腸器官,可以容納和消化大量的飼料,能保證營養物質的供應。
5、後看屁股齊:臀部寬大整齊的牛,後軀比較發達,有比較強的推進力和耐久力,肢間的距離寬,後肢主要是起到推進作用,稍微彎曲的比較好。
6、再看嘴巴齊不齊:不管是公牛還是母牛,牛嘴要比較圓大,鼻鏡要比較寬,耳朵要比較薄,眼睛要大有神,角對稱的是比較好的牛。
二、怎麼看牙知道牛的年齡
1、牛牙齒的生長、更換和磨損程度是有一定規律的,可以根據牛乳齒的生長、乳齒更換成永久齒和永久齒的磨損的程度來判斷牛的年齡。
2、牛的乳齒(也就是牛出生後長出的牙齒)形狀比較小而且潔白,有明顯的齒頸,齒間的隙比較大,有乳齒的牛即是青年牛。
3、牛的永久齒(也就是由乳齒脫落後更換的新齒)比較大而且厚,顏色為微黃色,排列比較整齊,牙齒緊密的靠在一起,有永久齒開始長出的牛是壯年牛。
4、一般的犢牛在生後半月左右第1對乳門齒長出,在4-5月齡的時候4對乳門齒長齊以後,然後逐漸磨損變短。
5、在牛齊口之後,永久齒會開始順次磨損,磨損的面慢慢由長方形花紋變成黑色橢圓形或者三角形,齒間的間隙也逐漸擴大,直到齒根露出到永久齒脫落,有永久齒磨損的牛是老年牛。
9. 犢牛體溫多少正常
犢牛的正常體溫為37.5℃-39.5℃。犢牛一般指出生4-6月的小牛。飼養人員要對這幾個月的小牛的健康情況尤為注意。犢牛的健康情況關繫到整個犢牛養殖產業的經濟效益。
一般情況下,犢牛生後半小時就能自行站立,去尋找母牛的乳頭吸吮母乳,但個別母牛在懷孕期間因身體狀況不佳等原因往往生下弱體犢牛,這樣就需要加強人工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