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虎皮鸚鵡健康的外在表現
精神好、胃口好、糞便正常、不胖不瘦是所有動物健康的表現
② 新手該如何挑選健康的灰鸚鵡在日常該怎麼飼養呢
大家對鸚鵡的第一印象應該就是他它會學人說話,如果飼養的好,可以給生活帶來非常大的樂趣,但是不同品種的鸚鵡壽命也不太一樣,一般一隻灰鸚鵡的存活壽命是45年。但是挑選一個健康的灰鸚鵡很重要,可以通過拍打鳥籠來判斷它的聽力,觀察鸚鵡的眼睛是必須的,這樣可以判斷它的年幼程度,活潑好動的鳥肯定要健康一些。平時喂養的時候保證一日三餐就行,購買一些鳥食,但是要注意喂養方式,同時為它們補充維生素、鈣等營養物質也是必須的。
綜上所述,想要養一隻灰鸚鵡,一定要既有耐心,又具備責任感,一些鸚鵡不是生來就會說話的。不要讓它們長時間的受冷落,否則還極易產生拔毛症等心理疾病,灰鸚鵡也是需要陪伴的,平時可以通過陪它們玩一些玩具來撫慰其心靈。
③ 買虎皮鸚鵡應該買什麼樣子的健康
1.精神狀態好
2.屁股周圍的毛沒有拉稀的痕跡
3.不是淘汰的老鳥(老鳥翅膀耷拉,眼睛周圍有褶皺)
4.沒有炸毛(除了在放鬆狀態下的聳毛)
5.觀察嘴邊、眼睛、腳上沒有長蘚
-----------------------------以上幾條是觀察是否健康-------------------------
5.公鳥應會花叫,且體型不是很小。
【上為額外,可以不參考】
④ 怎麼看虎皮鸚鵡好壞,怎麼選
選虎皮鸚鵡一般選擇那些活潑好動的,
不要選總是膨著毛半閉著眼睛的那種,
虎皮的羽毛最好光亮整齊,
眼睛和腳上不能長有癬,
腳趾不能有缺少。
選虎皮最好選擇未成年的,
因為未成年的虎皮容易養熟,
沒多久就可以上手了。
如果有條件,
可以選擇一些特殊品種的虎皮來養,
比如蛋白石,魚鱗,黃臉,彩虹,派特等,
只不過這些品種的虎皮比普通的原始種略貴。
未成年的虎皮蠟膜(鼻子)上方的毛帶有橫紋,
【虎皮幼鳥】(無論公母)的蠟膜都呈現粉紅色,
公鳥的蠟膜呈全粉,顏色稍深,
母鳥的蠟膜呈粉白,即鼻孔周圍會有一圈白色;
【亞成年虎皮】公鳥的蠟膜通常呈藍色或者粉紅色,
母鳥的蠟膜呈白色或者帶有淡藍色,
但只要鼻孔周圍有明顯一圈白色,那麼便是母鳥;
【成年虎皮】公鳥的蠟膜呈藍色或者桃紅色,進入發情期後藍色或者桃紅色加深,
母鳥的蠟膜呈白色或者帶淡藍色,進入發情期後變為棕色。
⑤ 如何判斷鸚鵡是否行為有異常,健康狀態是否良好
從糞便判斷鸚鵡的健康.鸚鵡的糞便是由3種成份組成的。
1 .渣滓 長條狀的軟固體叫渣滓。以粟毅等種子飼料喂主食的鸚鵡的渣滓多為墨綠色。
鸚鵡如果以鸚鵡丸(鳥糧)為主食,通常會產生褐色、咖啡色的糞便。若是鳥糧顏色多變,有些鸚鵡會挑選它們確認安全的顏色,因此糞便的顏色是著色的。有顏色的鳥糧是用食用色料塗上的,可以通過腸胃的消化處理,產生有顏色的糞便。如果渣滓顏色為紅色,而當日有沒有進食過紅色的蔬果如櫻桃、番茄、紅椒等,飼主要注意,鸚鵡可能患了內出血。鸚鵡吃了果醬(葡萄、番茄)之後,在幾個小時內會產生果醬顏色的糞便;喂鸚鵡吃馬鈴薯則會排出橙色的糞便。如鸚鵡過去24小時內沒有進食過固體食物,排出渣滓卻形如黏稠狀的焦油,呈深綠色,這是由肝臟排出的膽綠素。過多或持續時,是鸚鵡患了肝臟功能低下。如渣滓含水份很多(尿),形狀卻成條狀或固體,這不是腹瀉的象徵。腹瀉是不成形的渣滓,只有大量水份。飼主要仔細分辨。患腹瀉的鸚鵡渣滓呈水泡狀非常稀釋,不成形的,很容易察覺。
2.尿酸鹽 不透明、白色或牛奶色,這是鸚鵡糞便中的尿酸鹽。它是鸚鵡消化系統的蛋白質代謝物。鳥的尿酸鹽是從腎臟排出的,如果鳥患了肝臟疾病,排出的尿酸鹽顏色會有點綠或黃點。如果帶有任何深淺的黃色,就反應出肝臟或腎臟出了問題。感染衣原體病的鸚鵡的尿酸鹽顏色是綠色的。當你發現你的鸚鵡或鳴鳥排出糞便中尿酸鹽顏色有變化,飼主要多留意。鸚鵡每次排便時的尿酸鹽量不等,有時甚至只有糞便和液體,而沒有白色的尿酸鹽。不過若長時間看不見尿酸鹽,消化功能就何能有問題。如果有條件,取少量的糞便去化驗或咨詢獸醫。
3.尿 尿是鸚鵡經由腎臟排出的透明液體。鸚鵡進食越多含高水份的蔬果,排出的尿則越多。鸚鵡會因受壓抑或驚嚇而血壓提高,心率加速,同時會促成鸚鵡短期性的尿頻,這與腹瀉是有區別的。如果你要找獸醫檢查,可以先用厚紙巾墊籠底,收集鸚鵡排泄物,再讓獸醫診治。鸚鵡腹瀉的原因是多樣的,有因胃腸道細菌感染、病毒感染、毒性感染和原蟲感染等。患了蛔蟲寄生菌亦會造成腹瀉,蟲卵通過分泌物排除,往往令獸醫診斷困難。 因為會隨著飲食內容而改變,幼鳥排泄物無法以固定的標准來衡量其正常與否。但大體上來說,新鮮的排泄物應沒有特殊的臭味。否則,就可能是消化機能障礙或感染細菌或黴菌。健康幼鳥的固體糞便與食物種類有關,顏色可能為不同深淺的黃色、棕色或綠色。如果幼鳥體內的卵黃仍未消化完,糞便可能是半透明、焦油狀的綠色。幼鳥排出紅色或黑色的糞便,就需要接受獸醫的檢查。如果糞便始終不成形,則可能為感染細菌或黴菌而導致的腹瀉。糞便太干,則可能為脫水的徵兆,或餵食的食物太濃稠(但即使給予過稀的食物,糞便也不會因而變稀)。
對於成鳥來說,只要攝取過多水份,排泄物中就可能出現多量透明液體。不過斷奶前的幼鳥不應有這種現象。如果發現排泄物中的水份過多,而白色的尿酸鹽變少,就得小心了。這種情形常發生於幼鳥接受抗生素的治療時,因腎臟受損而導致。幼鳥需立即接受獸醫的治療。
建議; 每天換一次水和經過水份攪勻過的食物。(特別是在溫暖環境下的時候)
因為水很容易吸收灰塵,如果放久了就可能會長出寄生蟲。
經過水份攪勻過的食物很容易引來帶有病菌的昆蟲(如蚊子、蒼蠅等)。在環境氣候水質量影響下,快則過夜就發霉,慢則兩天(本人用礦泉水攪玉米粉,過夜就發霉)。所以在餵食鸚鵡吃食物時(經過水份攪勻過的食物),要衡量鸚鵡本身的食量。如果吃不完的食物應當處理掉。還要清洗攪勻用的容器。 珍珠鳥;珍珠鳥,又叫金山珍珠,錦華鳥、斑胸草雀。屬雀形目,梅花雀科。小鳥的飼養。小鳥出殼後則把主食雞蛋、小米換上,並恢復其新鮮蔬菜的供應。約經1個月,小鳥就可以獨立採食,但最好40天左右與親鳥分開,減少幼鳥死亡率。
珍珠鳥生病應注意 毛茸茸,不愛動只能說明他精神不佳,如果想知道他得的什麼病,你最好說清楚他的症狀:比如體溫,是不是縮頭呆立不動,他拉的糞便怎樣粘不粘肛門如果有上面的症狀你最好帶他去動物醫院看看,不過你也可以買點感冒葯給他吃吃,就碾成粉放入飼料或水中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