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8定律是什麼意思,它的定義是什麼
二八定律又名80/20定律、帕累托法則(Pareto『s
principle)也叫巴萊特定律、朱倫法則(Juran's Principle)、關鍵少數法則(Vital
FeRule)、不重要多數法則(Trivial Many Rule)最省力的法則、不平衡原則等,被廣泛應用於社會學及企業管理學等。
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發現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定律。
1897年,義大利經濟學者巴萊多偶然注意到19世紀英國人的財富和收益模式。
在調查取樣中,發現大部分的財富流向了少數人手裡。同時,他還從早期的資料中發現,在其他的國家,都發現有這種微妙關系一再出現,而且在數學上呈現出一種穩定的關系。
於是,帕累托從大量具體的事實中發現:社會上20%的人佔有80%的社會財富,即: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
同時,人們還發現生活中存在許多不平衡的現象。因此,二八定律成了這種不平等關系的簡稱,不管結果是不是恰好為80%和20%(從統計學上來說,精確的80%和20%出現的概率很小)。
習慣上,二八定律討論的是頂端的20%,而非底部的80%。人們所採用的二八定律,是一種量化的實證法,用以計量投入和產出之間可能存在的關系。
80/20分析法檢驗兩組類似數據之間的關系,並用來改變它們所描述的關系。一個主要用途是去發現該關系的關鍵起因——20%的投入就有80%的產出,並在取得最佳業績的同時減少資源損耗。
假如20%喝啤酒的人喝掉70%的啤酒,那麼這部分人應該是啤酒製造商注意的對象。盡可能爭取這20%的人來買,最好能進一步增加他們的啤酒消費。
啤酒製造商出於實際理由,可能會忽視其餘80%喝啤酒的人,因為他們的消費量只佔30%。
同樣的,當一家公司發現自己80%的利潤來自於20%的顧客時,就該努力讓那20%的顧客樂意擴展與它的合作。
這樣做,不但比把注意力平均分散給所有的顧客更容易,也更值得。再者,如果公司發現80%的利潤來自於20%的產品,那麼這家公司應該全力來銷售那些高利潤的產品。
80/20分析法的第二個主要用途是對80%的投入只產出20%的生產狀況進行改進,使之發揮有效作用。
不同於線性思維,我們應該系統並謹慎地應用80/20分析法,因為線性思維會導致對80/20原則的誤解,也可能會導致濫用。
「不要輕易地認為某一變數是關鍵的原因是其他每個人都會關注……這就是線性思維。80/20分析法賦予的最有價值的洞察力總是檢驗別人都忽視的非線性關系。」
『貳』 一些人說的「二八定律」是什麼意思
巴萊多定律(也叫二八定律),有些地方也譯為「帕累托定律」。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 八二定律稱二八定律。 流傳最廣的一句說法是:「80%的收入來源於20%的客戶.」也稱為20/80法則。
同時,人們還發現生活中存在許多不平衡的現象。因此,二八定律成了這種不平等關系的簡稱,不管結果是不是恰好為80%和20%(從統計學上來說,精確的80%和20%出現的概率很小)。習慣上,二八定律討論的是頂端的20%,而非底部的80%。人們所採用的二八定律,是一種量化的實證法,用以計量投入和產出之間可能存在的關系。
『叄』 什麼是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又名80/20定律、帕累托法則(Pareto『s principle)也叫巴萊特定律、朱倫法則(Juran's Principle)、關鍵少數法則(Vital Few Rule)、不重要多數法則(Trivial Many Rule)最省力的法則、不平衡原則等,被廣泛應用於社會學及企業管理學等。
二八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發現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定律。
(3)健康二八定律是什麼擴展閱讀
80/20分析法檢驗兩組類似數據之間的關系,並用來改變它們所描述的關系。一個主要用途是去發現該關系的關鍵起因——20%的投入就有80%的產出,並在取得最佳業績的同時減少資源損耗。
假如20%喝啤酒的人喝掉80%的啤酒,那麼這部分人應該是啤酒製造商注意的對象。盡可能爭取這20%的人來買,最好能進一步增加他們的啤酒消費。啤酒製造商出於實際理由,可能會忽視其餘80%喝啤酒的人,因為他們的消費量只佔20%。
同樣的,當一家公司發現自己80%的利潤來自於20%的顧客時,就該努力讓那20%的顧客樂意擴展與它的合作。這樣做,不但比把注意力平均分散給所有的顧客更容易,也更值得。再者,如果公司發現80%的利潤來自於20%的產品,那麼這家公司應該全力來銷售那些高利潤的產品。
80/20分析法的第二個主要用途是對80%的投入只產出20%的生產狀況進行改進,使之發揮有效作用。
不同於線性思維,我們應該系統並謹慎地應用80/20分析法,因為線性思維會導致對80/20原則的誤解,也可能會導致濫用。「不要輕易地認為某一變數是關鍵的原因是其他每個人都會關注……這就是線性思維。80/20分析法賦予的最有價值的洞察力總是檢驗別人都忽視的非線性關系。」
『肆』 如何預防疾病 防病養生二八法則
著名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曾提出過一個「八分原則」:飯吃八分飽,菜做八分咸,果蔬佔八分,凡事求八分。我也曾主編過一本叫《二八健康黃金法則》的書。就像黃金分割點0.618是個神奇的數字一樣,2:8也是一個神奇的比例。經濟學上有著名的「二八定律」,指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20%,其餘80%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同樣,當一個人患病時,20%是由內因決定的,80%則是由外因造成。在這些能由你自己決定的因素中,如果能遵循以下幾種「二八健康黃金法則」,就能在很多疾病面前繞道而行。
二分細八分粗
「要想不得病,最好吃粗糧」成了近年來的一種流行觀點。其實,粗糧和細糧各有好處,就像兩個「秘書」一樣,共同協助人體消化系統工作。粗糧含有大量不溶性膳食纖維,能改善胃腸微生物菌落,產生的熱量也比較低;細糧里的膳食纖維是可溶的,熱量較高,但它的蛋白質、氨基酸等含量要比粗糧高。
之所以提倡大家吃粗糧,是因為我們以往吃的細糧太多,導致了便秘、肥胖、高血脂、動脈硬化、糖尿病、等一大堆「富貴病」。而粗糧在防治這些疾病的作用上,遠遠超過細糧,它甚至能起到防治抑鬱症、止喘和抗癌的作用。
粗糧和細糧最好的搭配是「二分細八分粗」,比如8份黑米或小米,加上2份大米一起煮粥蒸飯;8份玉米面加2份白面一起蒸饅頭。如果不喜歡粗糧的口感,可以這樣:一是發酵後吃,加點酵母能讓粗糧變軟;二是打磨粉碎後吃,尤其豆類、麥麩等,磨成漿能讓蛋白質的吸收率增加到90%以上;三是加點豆漿或奶,讓口味更香甜,還能補鈣。
不過,平時愛吃肉的人剛開始吃粗糧,一定要循序漸進,一下吃太多會讓腸道無法適應;吃完粗糧一定要記得多喝水,粗糧中的纖維素需要充足的水分做後盾,才能保證腸道正常工作、幫助消化。豆類最適合治便秘,醋泡黃豆效果顯著;小米是健脾和胃的最好食物;玉米、赤小豆、白扁豆中的煙酸能夠起到一定的降血糖作用;蕎麥、燕麥、大豆中的蘆丁等成分可降血脂和軟化血管。
要提醒的是,千萬別把「粗糧熱」理解為粗糧吃得越多越好,粗糧里的植酸容易和纖維素溶合形成沉澱,影響人體對蛋白質和鈣、鐵等礦物質的吸收,因此吃粗糧的同時最好多補充點海鮮、豆漿、牛奶、雞蛋、冬瓜、黃瓜等食物。
二分飢八分飽
「一不小心就吃撐了」成了很多人的常態。國際病理學研究表明,經常如此不僅會讓消化系統負擔過重,還會引起內臟器官過早衰老和免疫力下降。總結起來,人會「撐」出以下幾種病:腸胃病、胰腺炎、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症、糖尿病和癌症,還會加重慢性呼吸系統疾病。
最好的飲食原則是:早餐不要吃太飽,五成飽即可;中餐要吃好,但只能吃八成飽;晚飯前最好喝半碗湯,這樣可以減少進食量。
如果你覺得自製力不夠,不妨嘗試以下辦法:一是感覺有點餓就要吃,千萬別等非常餓的時候再吃飯,以免吃得過快。二是飯前最好喝碗湯,可以讓飯量自動減少1/3;也可以在飯前30—40分鍾喝杯果汁或吃點水果,最好是蘋果、梨或橙子等好消化的水果。三是每頓飯至少吃20分鍾。因為從吃飯開始,大腦要20分鍾之後才能接到吃飽的信號,吃得過快,大腦還來不及反應就已經吃撐了。四是一定要細嚼慢咽。多咀嚼能讓唾液腺分泌一種叫腮腺激素的物質,它具有抗衰老作用。此外,細嚼慢咽還能讓唾液與食物充分混合,起到促進消化、避免餐後出現高血糖、降低膽固醇和血壓的作用。
二分寒八分暖
你知道嗎?把自己裹得像球一樣並不是最好的保暖方法。冬天穿衣原則是「二分寒八分暖」,適當受點凍,可以讓皮膚綳緊後面積縮小,減少熱量損失;寒冷空氣還能刺激毛細血管收縮,減少散熱;在寒冷的刺激下也能促進血液循環,讓人抗寒能力不斷增強。相反,總是穿得過多的人比普通人更愛生病,因為厚衣服讓身體沒法及時散熱,導致體溫過高,一旦氣溫變化,非常容易感冒。
四季都有穿衣重點。春天最講究下厚上薄,因為人體下半部血液循環比上半部差,很容易遭受風寒侵襲,尤其腿部要充分保暖。夏天防曬要穿深色衣服,顏色越深,紫外線防護性能越高。「秋凍」最適合身體健康的年輕人,穿多了出汗過多容易導致陽氣外泄,不利於養生;體質弱的人和老人孩子則要及時增減衣服,避免著涼感冒。冬天要做到「八分暖」,腰腹保暖最重要,因為這里一旦受寒,會影響全身臟腑氣血運行。尤其患有心腦血管、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支氣管炎、哮喘等疾病的人,還有身體較虛弱的老年人,最好白天戴個腹帶,晚上用熱水袋暖暖腰腹部,都有助於提高抗病能力。
二分治八分防
世界衛生組織一項全球調查曾顯示,只有5%的人完全健康,20%的人患有疾病,75%的人都處於亞健康狀態。也就是說,全世界有近八成人最需要做的,不是治病,而是防病。對於一個人來說,生活中如果能把八分力氣用在防病上,就能避免很多與生活方式有關的慢性病的發生。任何疾病都不是突然到來的,研究顯示,腦中風、心肌梗死、癌症、糖尿病等死亡率最高的慢性病,往往要經過10—30年的積累才能發作。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今天突發了腦中風,那麼他一定是在10—30年前就已經開始了動脈硬化。在這么長的時間內,如果他能採取有效的防病措施,也許就會改變最後的結局。
你知道嗎?對於人體來說,水是最好的防病「守護神」。它能預防高血壓、腦溢血、腦血栓、氣喘、過敏、胃潰瘍、抑鬱在內的多種疾病,國外權威醫學研究還發現,攝入水分充足的人,患癌症的概率能降低79%。但多喝水並不意味著亂喝,除了大家熟知的早晨起床最好喝杯水外,醫學研究還證明,餐前喝水比餐後喝好,但最好只喝一杯,喝完休息片刻再進食。睡前兩小時最好喝杯水,以補充夜晚人體對水分的消耗。此外,人的各個器官都有自己的防病秘訣。胃最喜歡的是飲食規律,不僅定時更要定量。平時要少吃刺激性食物、注意保暖,適當按摩或運動能加強胃腸道蠕動,增強消化功能。肝最怕酒精和大魚大肉,多吃山楂、黑木耳和蘑菇等有一定的護肝作用。此外,熬夜也是傷肝的重要因素。心血管疾病大多與高膽固醇和高脂肪食物有關,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糧能起到防病作用。
二分重八分輕
有統計學研究表明,人遇到的事情中,只有5%是非常重要或緊迫的,70%—80%的事都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重要和緊迫。如果我們用「二分重八分輕」的態度去看待事物,就會放下心中許多煩惱,變得更輕松、更快樂。
要想將事物真正「放下」,最好做到5種淡泊。首先,淡泊名利。如果成功了就喜笑顏開,失敗了就像受到致命打擊,名利就成了包袱。換個角度看,即使失敗了,但你嘗試過,盡力過,也就無悔了,享受過程要好於擔憂結果。其次,淡忘年齡。人往往在一年要過完的時候產生恐懼心理,這種情緒會給身體帶來消極的暗示。其實,只要你時刻都開開心心地活在當下,不管年齡有多大,都擁有一個快樂的人生。第三,淡忘疾病。把疾病看成一個普通朋友,你越不把它當回事、淡化它,它會越早地逃之夭夭。第四,淡薄情懷。一切喜怒哀樂都淡然若忘,不自擾、不自卑、不沉淪,才是真正的豁然大度。第五,淡然交友。真正好的朋友在於互相之間的取長補短、真誠交流,而不是每天推杯換盞的應酬。「二分重八分輕」教給我們的,是一個人對待事情應有的態度,它決定了人的一生究竟快樂還是不快樂。
『伍』 什麼是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又名80/20定律、帕累托法則也叫巴萊特定律、朱倫法則、關鍵少數法則、不重要多數法則最省力的法則、不平衡原則等,被廣泛應用於社會學及企業管理學等。
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發現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定律。
80/20分析法檢驗兩組類似數據之間的關系,並用來改變它們所描述的關系。一個主要用途是去發現該關系的關鍵起因——20%的投入就有80%的產出,並在取得最佳業績的同時減少資源損耗。
(5)健康二八定律是什麼擴展閱讀
1897年,義大利經濟學者巴萊多偶然注意到19世紀英國人的財富和收益模式。在調查取樣中,發現大部分的財富流向了少數人手裡。同時,他還從早期的資料中發現,在其他的國家,都發現有這種微妙關系一再出現,而且在數學上呈現出一種穩定的關系。
於是,帕累托從大量具體的事實中發現:社會上20%的人佔有80%的社會財富,即: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
同時,人們還發現生活中存在許多不平衡的現象。因此,二八定律成了這種不平等關系的簡稱,不管結果是不是恰好為80%和20%(從統計學上來說,精確的80%和20%出現的概率很小)。
『陸』 什麼叫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佔2成;其餘8成盡管是多數,卻不是重要的。
1897年,義大利經濟學者巴萊多偶然注意到19世紀英國人的財富和收益模式。在調查取樣中,發現大部分的財富流向了少數人手裡。同時,他還從早期的資料中發現,在其他的國家,都發現有這種微妙關系一再出現,而且在數學上呈現出一種穩定的關系。
於是,帕累托從大量具體的事實中發現:社會上20%的人佔有80%的社會財富,即: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
(6)健康二八定律是什麼擴展閱讀:
技術法則
傳媒業的產值80%來自技術設備業,只有20%來自內容產業。國際上將信息技術產業、新聞業和娛樂業統稱為大媒體業。通常所說的軟體其實是大媒體產業的硬體。只有對信息技術高度重視,加強研發,才能引領大媒體時代,並佔領制高點。
市場法則
傳播學原理體現了:在產品同質化的形勢下,方便是產品被選中的決定性因素。
電視行業普遍認為,互動電視用機頂盒來完成觀眾與節目的互動,但電視與簡訊互動的成功,再一次重復了這樣一個故事。在網路領域,也是簡訊、游戲等方便、低價的產品超越電子商務業務。
『柒』 什麼是二八法則
二八法則即二八定律,二八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發現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定律。
生活中普遍存在「二八定律」。商家80%的銷售額來自20%的商品,80%的業務收入是由20%的客戶創造的;在銷售公司里,20%的推銷員帶回80%的新生意等等。「二八現象」竟如「黃金分割」一樣普遍。
(7)健康二八定律是什麼擴展閱讀
這一現象在古代先賢的著作里,早有清晰論述。《道德經》第七十七章有雲:「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譯文:富有的人永遠不會滿足,仍然要去奪取那些本來就已經很困難的人。人性的貪婪,2000多年前的老子早就看透,並一語道破。
這個道理,如果由現在的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們來表述,那就是所謂的「馬太效應」。這是世間最冰冷的規則,卻又無處不在。習慣上,二八定律討論的是頂端的20%,而非底部的80%。人們所採用的二八定律,是一種量化的實證法,用以計量投入和產出之間可能存在的關系。
『捌』 什麼是二八法則
二八定律又名80/20定律、帕累托法則(定律)也叫巴萊特定律、最省力的法則、不平衡原則等,被廣泛應用於社會學及企業管理學等。
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現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定律。
1897年,義大利經濟學者帕累托偶然注意到19世紀英國人的財富和收益模式。在調查取樣中,發現大部分的財富流向了少數人手裡。同時,他還從早期的資料中發現,在其他的國家,都發現有這種微妙關系一再出現,而且在數學上呈現出一種穩定的關系。於是,帕累托從大量具體的事實中發現:社會上20%的人佔有80%的社會財富,即: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
同時,人們還發現生活中存在許多不平衡的現象。因此,二八定律成了這種不平等關系的簡稱,不管結果是不是恰好為80%和20%(從統計學上來說,精確的80%和20%出現的概率很小)。習慣上,二八定律討論的是頂端的20%,而非底部的80%。人們所採用的二八定律,是一種量化的實證法,用以計量投入和產出之間可能存在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