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魚缸的水應該保持多少溫度合適
持溫度在26度左右即可。如果溫度升到27度到28度左右,也是比較正常的,不用太著急。但值得注意的,如果是夏天快要來臨的時候,一定要給魚做好遮陰防曬的措施,以免魚中暑。
熱帶魚生活的水溫一般在20~30℃為宜。但不同種類的熱帶魚對水溫要求也有差異。如孔雀魚、紅劍魚、黑瑪麗等魚種可以忍耐10℃左右的水溫而不死亡,而燕魚、虎皮魚等水溫低於18℃時就會死亡。
絕大多數熱帶魚對水溫及其敏感,水溫變化±2℃與就會得感冒,水溫長期上下波動不穩定,魚就會患各種疾病,因此,要盡量地保持水溫的恆定。
魚在生存中要不斷進行新陳代謝,要不斷排泄糞便,喂魚的餌料也在不斷的氧化和腐爛,這些都會影響水質,所以要經常及時地給魚缸換水,以保持水質清新。
換水分為部分換水和全部換水。部分換水也叫兌水。兌水就是從魚缸中抽出多少水就應補充多少水,兌水不需要將魚和水草等從缸中撈出,一般兌水多少以每次不超過魚缸總水量的四分之一為宜。
兌水時要注意新加入的水的水溫,盡可能地和原魚缸的水溫一致。兌水的次數,秋冬季節每周一至二次,春夏季節每周二到三次,具體次數多少要根據魚缸中的水的渾濁度而定。
『貳』 熱帶魚的水溫多少合適
絕大多數熱帶魚只有在水溫超過20℃時才能生存,一般都喜歡26℃左右的水溫。熱帶魚是一種狹隘的極其敏感的動物,一旦發現熱帶魚水溫不適宜,熱帶魚馬上就會死亡,而且熱帶魚的水溫一般控制在20度到30度為最佳。
但是不同種類的熱帶魚,對於水溫的要求是有差別的,比如孔雀魚等,所以要飼養好的熱帶魚,就必須要控制好水的溫度,使其適合熱帶魚的飼養,如果白天和夜晚水的溫度有水溫差,那麼注意了繁殖時期的熱帶魚對水溫的要求是恆定的,只有這樣才能有利於魚卵的孵化,以及幼魚的生長。
熱帶魚所適合的溫度范圍一般在18-28度.低於下限,或高於上限時.死魚現象隨時都可能發生.溫度過低或過高時,熱帶魚的肌體內就會發生一定的生理變化,抗病能力降低,會隨時遭到各種病菌,病毒,或微生物的侵害!
淡水熱帶魚一般都出生於地球赤道兩側的熱帶淡水水域。其中,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東南亞的泰國和馬來半島等地、非洲的剛果盆地是世界熱帶魚的三大寶庫。
(2)熱水魚水溫多少度才健康擴展閱讀:
飼養熱帶魚的注意事項:
在養殖常見的熱帶魚的時候,作為觀賞的熱帶魚,水的晝夜溫差不超過4到5攝氏度最為妥當,而且如果繁殖期間,水的溫差最好不要太大,避免熱帶魚不能夠順產,水溫的穩定也要通過兩種方法來實現,一個是將溫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這是多大多數飼養者採用的方法之一,一個是控制室溫在恆定的溫度內,然後可以在魚缸的內部放上加熱管,這樣水溫就可以恆定在正常的范圍內,配備加熱的設備,就是目前飼養熱帶魚的特別方法。
在養熱帶魚的時候,特別是剛剛買來的魚,在習慣了新的環境之後,才可以開始喂魚食,一般的要把魚放在水缸里半天後,如果發現魚開始吃食,觸碰缸壁,就說明可以喂魚食了。
有的熱帶魚在變化環境的時候,拒絕進食,因此要喂養魚喜歡的飼料,就要均衡的喂養,人工飼料和生活飼料,一定要注意分量,避免魚兒吃到殘渣,因為殘渣腐爛以後,破壞水質,導致熱帶魚生病。
對於熱帶魚,水溫的激烈變化是很重要的一條,適合熱帶魚存活的最佳溫度為25度,但是根據具體的熱帶魚的品種來決定水的溫度,究竟是多少哦,有的熱帶魚喜歡30度左右,也有的熱帶魚喜歡20度,不一樣的。
因此看來,所有的溫度平均起來就是25度,是是很適合熱帶魚的生存的,也是普遍的魚均可以接受的。
切忌的是飼養熱帶魚放養魚兒的密度不能太大,而且飼料的種類也是很有講究的,熱帶魚水溫要求很高,熱帶魚不僅對生存的環境要求很高,就是對待熱帶魚的食性也是要求比較高的。
熱帶魚有動物性的,植物性的以及雜食性的,所以說來要了解熱帶魚水溫多少合適,還要了解水缸內的魚是何種類型,喜歡吃什麼食物,可以方便分類飼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熱帶魚
『叄』 養熱帶魚水溫多少才適合
養熱帶魚需要將溫度控制在20-30℃之間,最好保持在25℃左右。有一些可以耐低溫的品種,比如孔雀魚,可以忍受16℃的低溫,但持續在這種溫度下,魚兒的健康也會受到影響。而保持在25℃的水溫,也能預防很多疾病,比如白點病、水霉病等,這些病在溫度較低的時候容易患上。
『肆』 養魚的最適宜溫度是多少度
1.魚生活的水溫為20~30度。魚對環境適應性雖強,但卻有不能抵抗水驟變的的弱點。水溫升降在2~3度時尚可忍受,不然的話魚易生病,溫度升降7~8度時,魚在水底不吃食,不動。若變化再加大,魚甚至會立即死亡。
2.當水溫在20~25度時,魚游動活躍,食慾旺盛,體質健壯,色彩鮮艷。所以最好冬天用加熱棒,夏天放在通風陰涼處,控制到最適宜錦鯉生長的溫度,使魚能有舒適的環境而生長迅速。
3.魚在水中生活需要氧氣來吸收營養成分來產生能量以維持生命,所以是否有充足的氧氣是養魚的關鍵。注意*由實踐證明水溫越高,耗氧越多。 魚還適魚生活在微鹼性,硬度低的水質環境中。
『伍』 熱帶魚的水溫多少度合適
一般熱帶魚適宜的水溫在20-30℃之間。但是,不同種的熱帶魚,對水溫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例如劍尾魚、孔雀魚水溫可以低至10℃;而虎皮魚、神仙魚等在水溫低於18℃時就會死亡。
但是水溫也不能過高,原因是水溫過高,水中就會有大量細菌產生,容易感染魚病。因此,要掌握好水溫,這是養好熱帶魚的關鍵。大多數熱帶魚生長期水溫以20-24℃為宜,繁殖期水溫以25-28℃為宜,而且應保持恆定,晝夜溫差應小於4℃,不然將會影響熱帶魚的正常生長繁殖。
飼養熱帶魚的水溫控制:
飼養熱帶魚,控制好水溫是關鍵。現在控制水溫的方法不外乎兩種,一種是人工控制,一種是自然控制。
自然控制就是利用陽光照射來調節控制水溫,或者是用盡可能大的魚缸,裝盡可能多的水,減少水溫變化的速度。但是,在寒冷季節,用自然控製法是無法保持水溫的,這就必須進行人工控制。它的方法即是用人為的辦法使水保持適宜的溫度。
最普遍的方法就是使用電熱器配恆溫器控制水溫。每隻恆溫器可同時控制若下加熱管,但必須注意每個加熱管加熱的水量應大致相同。恆溫器和加熱管從水中取出時應先斷電,以免發生危險。
『陸』 養熱帶魚,水溫應該保持在多少度
熱帶魚屬高溫魚類,它們多數可在18-32度的水溫內生存。一些高溫魚類要求水溫在25-28度,比如神仙魚的最適水溫是24-28度,當水溫在20-24,僅能維持生命,水溫底於20度時,它會瀕臨死亡。一些低溫魚類要求水溫在22-25度左右,比如孔雀魚的最適宜溫度是20-24度。熱帶魚在水溫低於18度時,絕大多數品種的生命活動會受到威脅,只有極少數品種可耐18度以下的水溫,因此可以說,水溫是熱帶魚的生命線。水溫的穩定多是通過兩種方法實現的,一是將室溫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這多數是在大面積飼養熱帶魚時採用。二是將水溫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這是家庭飼養時經常採用的。目前市場上有品種繁多的加熱管,可選擇能自動調溫的玻璃質或不銹鋼質的加熱管,將水溫設定在24-27度之間,這樣水族箱的水溫就可恆定在正常范圍內。配備加熱設備,是飼養熱帶魚的一大特點。
『柒』 熱水魚水溫多少度才建康
熱帶魚的飼養水溫一般是控制在24~28℃之間,在
這以溫度范圍內,熱帶魚的食慾旺
盛,生長迅速,它不受外界氣溫變化影響,始終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中。熱帶魚的餌料有魚蟲、水蚯蚓、纖蟲、黃粉蟲、小活魚、顆粒飼
料等。熱帶魚品種繁多,大小懸殊,
因此不同品種熱帶魚的餌料選擇也
不同。對於體長在3~12cm的熱帶魚,其餌料主要以龜蟲為主,以豐年蝦(即豐年蟲)、水蚯蚓、紅蟲、黃粉蟲為輔。對於體長在12cm以上的熱帶魚,龜蟲個體小,適口性差,應選擇個體略大的餌料,主要有紅蟲、水蚯蚓、黃粉蟲、小活魚等。熱帶魚多數以動物性餌料為主,小型品種也可馴化為以顆粒飼料為主,而以植物性餌料為主的魚類很少。
『捌』 溫水養殖魚最適宜的溫度是多少
不同魚類所需溫度不同。
草魚:對水溫適應性較強,在0.5~38℃水中都能生存,但適宜溫度為20~32℃,在水溫27~30℃時攝食強度最大,20℃時攝食量降低,水溫低於5℃停止攝食,水溫低於0.5℃或高於40℃便開始死亡。水溫18度以上,可以進行人工繁殖。
鯽魚:適應性非常強,不論是深水或淺水、流水或靜水、高溫水(32℃)或低溫水(0℃)均能生存。最佳生長水溫為25~30℃,即使在pH:9的強鹼性水域,鹽度高達4.5%的達里湖,仍然能生長繁殖。水溫18度以上,可以自然產卵。
鯉魚:適應能力強,在水溫15-30℃范圍內都能很好生長,既耐寒耐缺氧,又較耐鹽鹼,最適生長水溫25-32℃。水溫18度以上,可以自然產卵。
花白鰱:喜高溫,最適宜的水溫為23℃~32℃。只要水溫大於0攝氏度,都能生長。一般來說,水溫小於15攝氏度,生長非常緩慢。水溫穩定在18度以上,可以進行人工繁殖。
黃鱔:生長最適水溫23-25℃,水溫降至10℃時鑽泥冬眠,水溫高於30℃時停止攝食,繁殖水溫23-26℃。
泥鰍:生長水溫15-30℃,15℃以上開始攝食,25-27℃攝食最旺,30℃以上攝食減退,繁殖水溫23-26℃。
青蝦:生長最適水溫18-30℃。18℃開始蛻皮交配,20-25℃在7-25天內產卵、19.5-24.5℃需21-23天、25-28℃需14-15天孵出蝦苗。
羅氏沼蝦:生長最適水溫25-30℃,18℃時活動減弱,16-17℃反應遲鈍,最低水溫下限14℃(冰死),最高水溫上限35℃。水溫控制在25℃左右可常年產卵,孵化適溫25-32℃,最適26-28℃,親蝦越冬水溫20-22℃。
南美白對蝦:親蝦越冬水溫27℃,親蝦培育水溫24-26℃。無節幼體、蚤狀幼體、糠蝦培育適溫26-30℃,仔蝦至成蝦適溫28℃左右。
河蟹:最適生長水溫18-30℃,15℃時尚少量攝食,水溫低於10℃代謝功能減弱,交配水溫7-10℃。蚤狀幼體、大眼幼體最適水溫19-25℃。
烏龜:水溫低於10℃冬眠,15℃開始攝食,最適生長水溫23-31℃。孵化溫度24-28℃,此溫度下需2-3月才能孵出稚龜,恆溫30℃左右可縮短孵化期。
鱉:生長水溫20-33℃,最適26-30℃,20℃以下攝食減少,15℃以下停食,10℃冬眠,33℃以上攝食減弱。20℃交配,交配後半個月左右產卵,孵化溫度26-36℃,孵化積溫3.6萬℃。
淡水白鯧:生存水溫10-42℃,生長水溫12-35℃,最適水溫28-30℃。低於10℃出現異常反應,8℃部分死亡,7℃全部死亡。產卵最適水溫25-28℃。
鬍子鯰:生長水溫18-32℃,15℃以下攝食減少、生長緩慢。當水溫降至臨界7℃時則會凍死。繁殖水溫18℃以上,最適24-30℃。
大口鯰:生存水溫0-38℃,最適生長水溫25-28℃。產卵水溫18-26℃,最適20-23℃,水溫22-23℃在50-60小時孵出魚苗。
鱖魚:生長水溫范圍7-32℃,7℃即開始攝食,攝食生長最旺盛水溫18-25℃,繁殖最適水溫21-24℃。
加州鱸魚:溫水性魚類,生存水溫2-34℃,生長最適水溫12-30℃,繁殖最適水溫22-25℃。
『玖』 養魚一般的水溫是多少呢
應該是你在放魚入缸時沒有注意過水引起的,嚴重者可能當場死亡。
過水具體方法就是:
在一小缸中放入你家原缸中的老水加至小缸中的一半也就夠了,用加熱棒調至水溫到29度,恆溫,將新買的魚連袋泡入缸中20鍾,然後就是最關鍵的開袋了,很多人會著急的將袋解開,這是不正確的,因為袋中一般都被充滿純氧,水中的溶氧量也較高,突然的釋放出來會使魚短時間內無法適應而造成危險的,所以我一般會用一根針在袋口處上方扎破幾個大洞,大概5 10分鍾後袋中的氧氣會自然與袋外的空氣共溶在一起的,這時打開袋是絕對安全的;然後舀出原袋中的1/10的水,再從你的缸里舀1/10的水入袋,這期間要在袋裡不停的打氣,觀察魚是否有何不適,一小時後再重復以上動作,以後就每30分鍾重復以上動作一次直至換完,原袋中的水要倒掉,不要倒入自己的缸中,最後將袋沉入水中,把魚放出,在這個缸中養3-4天後,將水溫恢復至與飼養缸相同後,如魚身上沒有不適、且游動正常、索食慾望強烈,則可將其撈入飼養缸,完成檢疫。
家庭養魚方法:
1、 水質
所謂水質,主要是指水的硬度和酸鹼度。
水的硬度是根據水中含鈣、鎂、鐵鹽的含量多少而定的。分為硬水、軟水和中性水井水、泉水多屬於硬水;自來水、河水則大多數屬於中性水;雨水屬於軟水。養殖熱帶魚應該使用中性水,但城市中的自來水雖說酸鹼度基本合乎熱帶魚生活的要求,但由於水廠在處理水時經常要加一些化學成分的消毒劑和凈化劑,應此水中常含有微量的氯氣和鹼的成分,用來養魚必須進行處理,常用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晾曬法,即將水在烈日下曬2~3天,或者是在陰涼缺光處晾一周才可以使用。
2、 換水
魚在生存中要不斷進行新陳代謝,要不斷排泄糞便,喂魚的餌料也在不斷的氧化和腐爛,這些都會影響水質,所以要經常及時地給魚缸換水,以保持水質清新。換水分為部分換水和全部換水。部分換水也交兌水。兌水就是從魚缸中抽出多少水就應補充多少水,兌水不需要將魚和水草等從缸中撈出,一般兌水多少以每次不超過魚缸總水量的四分之一為宜。兌水時要注意新加入的水的水溫,盡可能地和原魚缸的水溫一致。兌水的次數,秋冬季節每周一至二次,春夏季節每周二到三次,具體次數多少要根據魚缸中的水的渾濁度而定,過濾條件好的水質清晰的可適當減少次數,過濾條件差的可適當增加次數,但不能過於頻繁,否則魚會生病。
溫度
熱帶魚生活的水溫一般在20~30℃為宜。但不同種類的熱帶魚對水溫要求也有差異。如孔雀魚、紅劍魚、黑瑪麗等魚種可以忍耐10℃左右的水溫而不死亡,而燕魚、虎皮魚等水溫低於18℃時就會死亡。絕大多數熱帶魚對水溫及其敏感,水溫變化±2℃與就會得感冒,水溫長期上下波動不穩定,魚就會患各種疾病,因此,要盡量地保持水溫的恆定。水溫也不能過高,水溫高水中的菌類會繁殖過快而影響水質。大多數魚生活的正常溫度在20~24℃為宜,繁殖水溫在25~28℃為宜。控制水溫常用兩種方式,分為自然控制和人工控制。
自然控制就是將魚缸放置在朝陽的房間里,讓魚缸接受陽光,以增加水溫。魚缸體積的一些水溫變化相對小一些,反之,魚缸小水就少水溫變化就大,在房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讓魚缸大一些為好。
人工控制水溫主要是利用火爐、火炕、暖氣等加熱措施來加溫,近些年市場是用電加熱的器具不斷增多,是一種較好的加熱方法,多數產品具有自動控溫功能,應該優選此類產品。
氧氣
任何生物生存都需要氧氣,沒有氧氣就沒有生命,熱帶魚生存同樣離不開氧氣。
水中溶解氧的多少直接影響魚生長的好壞,因此要保證水中有足夠的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除靠兌水和換水獲取外,也可以利用水中水草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市場有專用的加氧器具——氣泵,利用氣泵加氧即方便又簡單,可根據魚缸大小選擇合適的氣泵。價格比較便宜。
魚食
熱帶魚雖然種類繁多,習性差異較大,但它們的食性卻可以大致分為三大類:肉食性魚類,這類魚占熱帶魚的絕大部分;雜食性魚類,占熱帶魚的一小部分;素食性魚類,這類魚占熱帶魚極少部分。這里提供肉食性魚類常見的魚食做一介紹:
1、 水蚤(又稱紅蜘蛛蟲)
魚蟲顏色艷紅,個頭適中,在水中群集游動,具有較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鈣質。分布較廣各地均有,但這種魚蟲的壽命短,撈回後一般只能活一至二天。喂魚前,應將魚蟲洗凈後再喂。
2、 劍水蚤(又稱青蹦)
這種魚蟲個體較小,營養價值較低,容易死亡,它們在水中一蹦一停,速度較快,行動遲緩的熱帶魚,尤其是幼魚往往追不上,是一種較差的餌料。
3、 紅線蟲(又稱水蚯蚓、線蛆)
這種魚蟲身體細長,顏色暗紅,生活在水質較臟的水泡、水溝邊的淺水中,蟲的身體一半在淤泥中,一半在水中不停擺動。紅線蟲營養豐富,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和脂肪,是成年魚的理想食物。
光線
光是所有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最主要因素。沒有光水草就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就不能吸收二氧化碳和製造氧氣,植物也就不能維持自身的生存。但植物對光照也有一定的限度要求,光線過強或者光照時間過長,水草也就會生長綠苔,會影響水草的光合作用;但是光線過弱或光照時間過短,水草的枝葉就會因光合作用太少而變黃甚至枯死。
合理的光照應該是,在有陽光的室內不要接受陽光的直射,及不要擺在窗檯上和窗下,利用早晚的陽光照射1~2小時即可,當然利用窗的散射光時間可以適當放長一點。在沒有陽光或陽光不足的室內,也可以利用人工光源照射,可以用60瓦白熾燈或40瓦的日光燈每天照射6小時左右即可。
熱帶魚生長繁殖也需要光照,有光照的魚生長更快,魚體會更加絢麗,繁殖周期會縮短。
光照的第三個作用,是便於觀賞。如果在黑暗的屋子裡或光線太暗的屋子,人們是無法看清魚缸里的景物,看不清也就談不上觀賞了。
『拾』 養熱帶魚水溫不能低於多少度低於多少度魚會死
魚水最好保持溫度在28度,若水溫低於25度,魚兒就會受涼而拉出白色糞便。
水溫要恆定,切不可突升高溫,更不可驟降低溫。沒有人可以說,多少度是一個固定值,溫度高於這個數,或者低於這個數,魚就會死。溫度變化太快、溫差相差太大,魚就容易處於危險中。
養熱帶魚,一天內溫度差不要超過2度最為安全,否則,魚受到壓力,減少粘液分泌,另魚表外粘膜的保護功能降低,可能會受到其他感染而掛掉。
養熱帶魚的水質比金魚要求嚴格些,自來水基本符合熱帶魚的要求。然而,自來水含有氯氣和漂白粉,因此,使用前要在烈日下曝曬1~2天,再在陰涼處晾4~5天後方可使用。如在一百公斤水中加0.5克除氯劑,溶解後也可使用。
熱帶魚的餌料要新鮮,每日一次為宜,不能喂得太多,不讓剩餘的魚食沉入缸底而影響水質。熱帶魚的光照要充足。在有陽光的房間里,每天可接受1至2個小時的陽光照射,但不可受強烈陽光的照射。如光照不足可用燈光補充,如40瓦至60瓦的日光燈,每天可用5至6個小時。
熱帶魚在夏季容易患白點病、水霉病和魚虱病。防治的方法是:以25公斤一缸水計算,放入50克食鹽,就能起到防病作用,梅雨季節尤應注意。
減少開燈時間。屋裡不要太悶,早晚常開門開窗透透氣,高中地理學過的:氣溫高、氣壓低;氣溫低、氣壓高。氣壓低的時候,小河裡的魚會到水面透氣。
勤換水。溫度稍高無所謂,重點是要調節好水質。很多魚友發消息說魚兒腸炎啊、拒食啊,其實都是水質問題。水是魚的載體,是魚最為重要的東西,魚對水質的要求特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