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簡述護理人員在實施健康教育時應遵循哪些原則
促進其康復或保持其最佳健康狀態的護理過程。 從廣義來講,心理護理的實施者並不限於專業的護理人員,也不限於具體的心理護理措施。醫生、護士、醫院其他的
⑵ 護士健康教育的內容有哪些
一、為患者及家屬准確且恰當地提供有關的一般公共衛生知識,如傳染病患者不要亂跑;呼吸系統疾病患者不要吸煙,以及宣傳有關預防醫院內感染的重要性。
二、幫助患者了解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理,合理安排飲食、休息和睡眠,合理用葯,掌握適當的活動量,如何配合某些特殊檢查等。
三、指導患者及家屬如何減少影響健康的種種因素及防止並發症的發生。如對一位將接受手術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在術前告訴患者及家屬擬作哪些手術前的准備工作,麻醉蘇醒後會有什麼感覺,應採取哪些措施減輕疼痛或不適,應注意哪些問題以防止手術後並發症的發生等。
四、心理衛生健康的教育
五、指導患者及家屬住院期間及出院後的康復醫療知識以及預防疾病復發的有關知識。
⑶ 健康教育的程序有哪些
包括了以下5個基本步驟:1、評估:來系統地收集受教育者學習需求的資料和信息。2、診斷:對病人源及家屬所需健康知識和幫助的判斷。百3、計劃度:對將開展的健康教育活動作出安排。4、實施:將計劃中的各知項教育措施落到實處的過程。5、評價:對教育效果作出道判斷,必要時進行重新評估。
⑷ 護理人員開展健康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目的通過調查了解醫院護理人員開展健康教育的現狀.方法採用自行設計的問卷對139名病區護理人員進行調查.結果大部分護理人員對健康教育有比較正確的認識,但部分護理人員工作方法不當;不同工作年限的護理人員在護士職責和效果評價方面差異有顯著性(P<0.05);健康教育中遇到的困難是知識缺乏和時間不夠.結論護理管理者要加強教育和管理,採取強有力的措施提供健康教育支持;提高護理人員學歷水平,合理利用資深人力資源;學會採用統籌方法,綜合運用各種健康教育的方式,提高效率和成效.
⑸ 住院部病人健康教育的內容包括哪些
介紹住院期間的有關要求,如病區制度、作息時間等內容。
接待住院的護士向病人和家屬介紹住院期間的有關要求,如病區制度、作息時間、責任護士及管床醫生、廁所、洗漱室的位置、探視時間、訂飯手續、物品的保管等。管床護士向病人介紹疾病的預防知識、特殊檢查的目的、意義、如何配合、注意事項、葯物的作用與副作用、服葯方法等。
管床醫生向病人介紹病情、治療方案以及可能的預後,進行心理安慰,使病人樹立信心,積極合作,爭取早日康復。入院教育採用口頭宣教方式進行,也可以配合一定的文字材料,入院須知、卡片和小冊子等。入院教育也包括對家屬開展有關內容的健康教育,與病人健康教育內容基本一致。
(5)慢性胃炎護士進行健康教育有哪些擴展閱讀:
健康教育的相關要求規定:
1、管床護士要了解病人的健康需求,制定健康教育計劃,並納入護理程序中;從病人的需求出發,運用多種方法和手段,進行教育和行為指導。
2、管床醫生應與病人做充分的溝通,包括講解病情、治療方法、治療副作用以及飲食注意事項等,特別針對病人的不良生活習慣開展進行干預的指導,促使病人增強技能,並採納有益於疾病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並做到院內禁煙。
⑹ 護理有哪些健康教育模式
護理
2.1 心理護理患者因腦梗死某些器官失去正常功能,比較悲觀失望,故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消除患者焦慮不安的情緒,說明康復護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循序漸進性是非常必要的。在進行心理治療的同時,努力為患者創造一個清潔、安靜、舒適的環境。對患者的每一點進步都應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以增加信心。
2.2 預防褥瘡① 減少受壓局部的壓力和摩擦力,經常更換體位,每2 h翻身1次。在翻身過程中動作要慢、輕柔,避免拖、拉、推等動作。②保持病人床鋪清潔、平整、乾燥,濕式掃床,被褥及內衣要柔軟。③促進局部及全身血液循環,按時床上局部擦洗,睡氣墊床或海棉床。
2.3 預防肺部並發症長期癱瘓病人卧床不起,抵抗力低下,易發生呼吸道並發症。故要做好呼吸道護理,鼓勵深咳嗽,經常翻身拍背,促進痰液排出,預防肺部感染。
2.4 注意營養及飲食衛生飲食宜清淡易消化,進低鹽、低脂、高蛋白質且富含維生素和粗纖維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多飲水,預防便秘。要慢吃細嚼,充分發揮牙齒的機械作用和唾液的消化作用,有利胃腸道的消化吸收。
2.5 加強肢體功能鍛煉病情穩定後即可進行肢體功能鍛煉,在卧位基礎上,首先協助癱瘓肢體做伸屈運動,3—4次·d~,每次3—5 min,不僅活動肩、肘、髖、膝等大關節,還活動指、趾等小關節。同時輔以針灸、理療、按摩等。鼓勵病人主動活動:床上翻身、抬腿、挪動手臂、活動指趾等。鼓勵病人床上坐起,先協助,後使其獨立坐立,讓其坐在床上使雙下肢下垂,練習兩下肢活動。鍛煉站立和步行,最初兩人協助,後改為一人或扶牆而行或獨自站立。El常生活功能鍛煉:讓病人練習系扣子、更衣、洗漱、大小便及外出散步等。注意鍛煉中要有人照顧,且循序漸進。
2.6 及早進行語言訓練 病人突然失語或口齒不清後無法與外界交流,易悲觀抑鬱。護士和家屬應根據病人情況經常與患者交流,開始可用書面交流,繼而用病人容易理解的語言緩慢清晰地說給病人聽。當病
人訓練受挫時要指導病人循序漸進,有條不紊,不要急於求成。
2.7 做好出院宣教指導病人科學的生活習慣,戒煙、酒,加強營養。保持情緒穩定。避免勞累,適當活動,如散步、做操、打太極拳等。堅持服葯,不可隨意間斷或減量,定期復查。對病人及家屬介紹康復訓練的重要性和方法,促使他們早日康復,重返社會。
補充健康宣教部分:
腦梗塞患者的健康教育
在現代醫學模式指導下,對患者實施身心兩方面的整體護理,健康教育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我國,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較高,加強腦血管疾病知識的宣傳教育,可以有效地控制其發生與發展。本文以腦梗塞為例,概括介紹一下其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腦梗塞患者往往突然發病,症狀較重,並常因運動、感覺、反射等功能減退或消失,發生一側或全身性抽搐癱瘓,喪失生活自理能力。
因此,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及其家屬的健康教育至關重要,可以指導患者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防止並發症的發生及促進機體功能恢復。
1 心理健康指導
患者常因語言障礙、肢體癱瘓、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而憂郁、煩惱,心理負擔過重。護理人員應多加關心體貼病人,主動介紹住院環境,使其盡快適應。並向病人及家屬介紹本病的病因、臨床表現、治療護理措施、理想的預後等情況,取得他們的信任。使其減輕或消除緊張恐懼心理,鼓足勇氣積極配合治療。
2 飲食指導
指導病人飲食要有節制,不宜過飽。選用低鹽、低膽固醇、適量碳水化合物、豐富維生素的飲食。限制食鹽的攝入量,平均每日不超過6g;少食動物脂肪、奶油、蛋黃、動物內臟等食物,防止肥胖和高膽固醇血症;增加膳食中優質蛋白質尤其是魚類蛋白和大豆蛋白的攝入量,可多食魚蝦、瘦肉、豆製品、新鮮蔬菜水果等;適當飲茶以增加血管韌性,改善血液循環;忌食辛辣,戒煙酒,均有利於降低腦梗塞的發病率。吞咽困難者應取坐位或頭高健側卧位,給予流質或半流質易消化飲食,進食緩慢,防止嗆咳;有意識障礙或不能進食者,應盡早給予鼻飼飲食,以保證營養的供給。
3 生活指導
3.1 加強皮膚護理腦梗塞患者常有輕重不等的肢體癱瘓而長期卧床,加強皮膚護理尤為重要。患者應取平卧位頭偏向一側或側卧位。有意識障礙、煩躁不安者應加床檔,必要時可用約束帶加以保護。每2h定時翻身一次,並對受壓部位做輕度按摩,塗抹爽身粉。床褥要保持平整、乾燥、無渣屑。搬動病人時,應將病人抬離床面,不可拖拉,以免擦破皮膚。
3.2 排便的護理指導患者要保持大便通暢,養成每日排便的良好習慣。對於便秘者,可適當給予緩瀉劑,避免排便時過度用力而加重心腦負擔。
3.3 促進肢體功能恢復的護理病人卧床休息期,為預防肢體腫脹,患肢可墊高,以促進靜脈血液迴流;為防止足下垂,肢體應保持功能位。發病2周後,病情好轉,即可做肢體功能鍛煉,給予癱瘓肢體被動運動及按摩。開始可每日2次,每次15~20min。以後逐漸增加運動次數及時間,待功能有所恢復,再進行肢體的主動運動、床上活動、床下
活動等,循序漸進地促進肢體功能恢復。失語者應進行語言康復訓練,使其逐步恢復語言功能。
4 出院指導
4.1 出院後應注意居室定時通風,保持空氣新鮮,生活要有規律,注意勞逸結合。並要持之以恆地堅持肢體及語言的康復鍛煉。
4.2 嚴格按照出院後醫囑用葯如預防復發可口服腸溶阿司匹林、潘生丁等。平日應保持低鹽、低脂、低糖飲食,忌辛辣、戒煙酒等。定期來院進行復查,復查血糖、血壓、血脂等指標,以觀察病情變化,隨時調整治療方案。
4.3 如有不適及時就診如發現眩暈、步態不穩、血壓升高、肢體麻木無力、言語模糊或失語等症狀,應及時就診,及時處理,防止病情進一步發展。
⑺ 怎樣護理急慢性胃炎拜託各位大神
(1)休息——症狀明顯時如疼痛、飽脹影響食慾等可短暫休息,一般情況可參加輕工作。 (2)幫助患者祛除病因——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積極治療口腔、鼻、咽喉的慢性感染灶,保持口腔衛生,養成漱口習慣,可消除口腔內殘渣,幫助和勸告患者戒煙、戒酒,盡量少用對黏膜有刺激性的葯物。 (3)心理護理——因症狀加重或反復發作會使患者產生緊張恐懼心理,顧慮會發展成胃癌。護理人員應耐心地給予解釋和安慰,幫助患者消除緊張心理狀態,使其樹立信心,認真對待疾病,其中定期胃鏡檢查很有必要。 (4)飲食護理——進食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細嚼慢咽,使食物充分消化,避免刺激性食物,胃酸缺乏者可酌情食用酸生食物如山楂等。另外可進食一些營養豐富的保健食品,如松花粉,松花粉葯食兼用的歷史已逾數千年,能有效改善胃炎患者病情。 (5)疼痛護理——腹痛可給予局部熱敷,可按摩,也可針灸和葯物治療。 (6)健康教育——指導、加強對患者的飲食衛生和飲食管理,強調有規律飲食的重要性,消除一切刺激胃黏膜的因素,幫助患者掌握胃炎的自我護理事項,囑患者定期到門診復診。 摘自 http://www.zhongguohuafen.com/news/201131494923.htm 參考 http://www.zhongguohuafen.com/
希望採納
⑻ 慢性胃炎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慢性胃炎一旦患上就難以根治,日常生活中稍不注意就會跑出來折磨你的胃,美食不能隨意享受不說,還要飽受疼痛的折磨,所以,預防慢性胃炎的發生與發作比治療更重要,預防慢性胃炎應做到下面幾個原則: 一、保持精神愉快:精神抑鬱或過度緊張和疲勞,容易造成幽門括約肌功能紊亂,膽汁返流而發生慢性胃炎。 二、煙草中的有害成分能促使胃酸分泌增加,對胃粘膜產生有害的刺激作用,過量吸煙會引起膽汁返流。過量飲酒或長期飲用烈性酒能使胃粘膜充血、水腫、甚至糜爛,慢性胃炎發生率明顯增高。應戒煙忌酒。 三、慎用、忌用對胃粘膜有損傷的葯物。此類葯物長期濫用會使胃粘膜受到損傷,從而引起慢性胃炎及潰瘍。 四、積極治療口咽部感染灶,勿將痰液、鼻涕等帶菌分泌物吞咽入胃導致慢性胃炎。 五、過酸、過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應盡量避免,飲食時要細嚼慢咽,使食物充分與唾液混合,有利於消化和減少胃部的刺激。飲食宜按時定量、營養豐富、含維生素A、B、C多的食物。忌服濃茶、濃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