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練肌肉一個星期適合練幾天
健身如果「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效果會大打折扣,尤其在練肌肉時,更要嚴格掌握健身頻率。 進行肌肉鍛煉時是需要休息,但時間不能太長。肌肉鍛煉要消耗大量的營養物質,運動結束後,經過適當的休息,肌肉中的營養物質又很快得到補充,而且補充的量會比所消耗的還要多,這種現象在生理學上叫做「超量恢復」。「超量恢復」使肌肉獲得更多的營養物質,越練越發達。如果不給肌肉充分的時間去補充營養物質,肌肉就不能長得比原來健壯。有研究認為,這個休息時間以肌肉再次具備上次運動能力為標准計算,一般需要2—3天。 2—3天之後,如果沒有運動的刺激,前一段時間的運動效果會逐漸消退。這是因為,肌肉也是由各種蛋白質組成的,蛋白質這些肌肉組成物質也是處在不斷消耗、不斷補充的動態變化之中。補充得多了,肌肉就會增長;消耗得多了,肌肉就會衰退。 如果不及時鍛煉,缺乏刺激肌肉增長的因素,而另一方面組成肌肉的物質又在不斷消耗,鍛煉的人自然就會發現,「鍛煉效果不明顯」、「比以前的肌肉塊反而小了」、「胳膊沒有力氣了」、「肌肉沒有以前硬了」等。這就是鍛煉為什麼不能「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原因。 為了避免上述情況發生,在健身房教練都要求學員堅持鍛煉,並為學員制定出科學的肌肉鍛煉頻度(即每周鍛煉的次數)。最合適的運動頻度應該是在前一次鍛煉的效果尚未消失之前,進行第二次鍛煉。這樣,每次鍛煉的效果逐漸積累,就能夠達到提高體能、增加肌肉、增進健康的目的。 為了取得最佳訓練效果,身體每個部位1周至少練2次,每次每個部位做4種練習,每種練習做4組。 如果因為特殊情況中斷了一段時間,也不要氣餒,堅持鍛煉肯定會大有收獲。恢復鍛煉時,運動頻率要小,以每周3次、每次15—30分鍾為益。以後,隨著體質恢復,每周可運動3—5次,每次30—50分鍾。
『貳』 每周鍛煉四天和每天鍛煉的效果有何區別
健身增肌的時候講究持續訓練,並且在持續訓練的同時必須有規律,對於一些普通健身愛好者來說,每周7天可能拿出4天進行健身,但是很多業余健身者越來越傾向於健美,所以就把每周7天的時間全部變成了訓練時間。那麼,每周訓練4天的健身者和每周訓練7天的健身者在肌肉和身體上有什麼不同呢?
一、肌肉狀態的差距
健身肯定是為了讓自己有一個完美的身材和健康的身體,每周訓練4天可以練出好的身材,並且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相比,每周練7天不進行任何休息的人要有很大的優勢。我們這些業余健身者,一定要以健康為目的,不要以自己的維度為目的,要進行科學的健身方法。
『叄』 每天鍛煉多久合適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身體的健康越來越重視,而健身運動則是我們都知道的保持身體健康的一種方式,雖然都知道健身運動對身體很好,但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導致過量運動,身體出現一些不適或受傷的現象,不僅沒有給身體帶來健康,相反還帶來了傷害,這肯定不是我們想要看見的,那麼每天健身運動多長時間最好?為什麼?今天就跟大家來分享下健身運動的時間究竟如何去安排。
其實人們最多用到的健身運動分為三類:抗阻力訓練,有氧訓練,柔韌性訓練,分別可以給身體帶來體型和力量上的增強,心肺功能增強和脂肪的減少,關節靈活度的改變,所以你會發現這三類健身運動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所以在不同的健身運動中的安排也是不同的。
1、抗阻力訓練:抗阻力訓練每周訓練次數3〜6天不等,初級訓練者每周訓練3次左右即可,高級訓練者每周6次左右,訓練時間控制在40分鍾〜60分鍾,可以根據當天實際的精神狀態來進行時間上的調整
2、有氧訓練:有氧運動分為中等強度和高強度,中等強度訓練,訓練頻率建議一周5次,每次至少30分鍾,每周共150分鍾的運動量,高等強度訓練頻率建議一周3次,每次至少25分鍾,每周至少75分鍾的運動量
3、柔韌性訓練:柔韌性訓練方式就是肌肉拉伸,建議每周進行2〜3次的肌肉拉伸,最好是每天都拉,每次的時間控制在一分鍾,分三組,每組20秒,或者分兩組,每組30秒
『肆』 想要保持身體健康,每天需要健身多長時間
在日常生活之中,大家都了解常常鍛煉,對身體有非常大的益處,因此有的人也全是在盲目跟風的鍛煉,每日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鍛煉,實際上那鍛煉的時間恰如其分,那樣才有益於身體的身心健康。
自然,提高大家的胃口,提升大家的免疫能力,都擁有很好的協助功效。我給大夥兒的提議是,晚飯後的兩個小時,也就是夜裡八點鍾的情況下,能夠開展一次運動過量。隨後下汗後,去冼澡,洗好後,聽十幾分鍾的歌曲,隨後入眠,睡眠好,第二天精神實質頭足。
大家看過本文之後,一定要了解適當的時間開展鍛煉,針對身體是有非常大益處的。假如確實不可以更強的鍛煉,大家還可以在房間內做一些有氧運動減肥。那樣的話,它有益於身體的身心健康
『伍』 一周健身幾天最佳
三天左右。
經常鍛煉,也就是一周鍛煉超過三次的人,身體素質更好,與完全不鍛煉的人相比,經常鍛煉者在研究期間早死的幾率少35%,只在周末鍛煉一兩次,但總鍛煉時間達標的人,早死幾率低30%。
另外經常鍛煉能讓人死於癌症的幾率低21%,死於心血管疾病的幾率低41%。但一周鍛煉一兩次同樣能讓死於癌症的幾率低18%,死於心血管疾病的幾率低40%。即使鍛煉總時長不達標,對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抵抗效果也差不了太多。
健身注意事項
健身後不宜大量飲水。在運動後特別是劇烈運動後不要馬上喝水,更不要大量喝水,因為大量喝水會使血液中鹽的含量降低,易發生肌肉抽筋等現象,甚至引起頭疼、嘔吐等多種病症。所以,運動後,即使口再渴也不該馬上喝水,更不能一次性喝過多的水,應採用多次少飲」的方法,這樣才能保證健康。
健身後不要驟降體溫。健身鍛煉後人體血管擴張,體溫升高,毛孔舒張,排汗增多,倘若立即走進冷氣空調房間,或在風口納涼小憩,或圖涼快用冷水沖洗,均會使皮膚緊縮閉汗,從而引起體溫調節等生理功能失調、免疫功能下降,而招致感冒、腹瀉、哮喘等病症。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健身一周一次就有用 幫你多活好多年!
『陸』 健康,每天至少需要運動多長時間
有些人總會覺得,每次健身時間短了效果不好,時間長了又太累,究竟多長時間最合適,對於大多數人來說1小時最佳,有朋友問為什麼?其實健身的效率和時間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反比的,在健身房呆的時間越長,健身的效果會隨之下降。
1.隨著時間的增加,我們的專注力會下降
在心理學上,我們對健身、運動這類活動的專注時間大約在40分鍾左右,之後隨著時間的增加,我們的注意力會隨之下降,大家都知道尤其在力量訓練中,神經支配是否能舉起重量,意念則要集中在肌肉上,感受肌肉的收縮,才能達到最好的鍛煉效果。
但如果單次訓練時間超過了這段時間,專注力下降,神經系統變那麼出現動作變形、受傷、力量下降的機率會增加,直接影響健身效果。
尤其對於剛開始健身的朋友,其實太長時間,可能會出現一些情緒上對健身的厭惡和疲倦。
2.訓練強度比訓練量更重要
訓練強度和訓練量是世仇,而我們一般選擇訓練強度來作為提高訓練效果的關鍵,訓練量就是指一次健身運動的量、時間,訓練強度可以代表負重、速度、休息時間長短等,特別是對於健身水準更高的朋友們來說,訓練時間可以短,但是訓練強度肯定不能小。
3.訓練強度>訓練時間
至於要如何安排這短短的40到60分鍾,必須以提高訓練強度為主,首先,提高自己的訓練負荷,增加重量或者組數次數,再來嚴格控制每組間的休息時間,控制休息時間非常重要。
在健身房裡,大家普遍不注意自己的休息時間,可能一組練完,隨便玩玩手機,就5分鍾過去了,所以,合理安排訓練強度、控制訓練時間是有效健身的一個重要原則,若把握住,會發現盡管訓練時間減少了,但是能獲得平時長時間健身都得不到的健身效果。
不要以訓練時間論成效,要多多去感受肌肉的收縮,注重動作的形式,關注當下每一次的訓練,才是正道,訓練時間越長,越容易造成訓練過度,而這是每一個訓練者應該避免的。
『柒』 體適能練習多長時間會出效果效果表現在哪些方面
運動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很多人都在日復一日的訓練,但是對於那些平時不運動的人來說,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獲得體能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話題。為了幫助我們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來說說普通人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獲得體能。
體能訓練出現效果的時間需要分年齡段。一般兒童需要三個月,成人需要兩個月。
孩子們正處於年輕活潑的階段。通常情況下,如果他們和夥伴一起玩,運動量就足夠了。想要鍛煉身體素質,每天只需要多做一點運動就可以了。成年人鍛煉身體素質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選擇去健身房做一些有氧運動,或者每天早上去公園跑步。這些都是好辦法。但成年人每天工作,久坐,可以把鍛煉時間控制在四十分鍾左右,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捌』 一天中運動多長時間才能保持健康的體質
我們在一天當中,你能夠保持一個適當的運動量,時間的話大概在兩個小時左右就可以足夠保持你健康的體質,如果你在早上能夠起來的很早進行早晨的鍛煉,鍛煉之後熱身完了進行跑步,然後回來沖個澡,一天的工作忙碌下來之後,晚上還能夠去進行一個跑步鍛煉,這樣就能夠很好保持你健康的體質。
『玖』 健身多久才能看出明顯的效果
1、不同的部位起到的效果是不一樣的,還要根據每一個人的體質情況來看,如果我們體脂含量不是特別高的話,我們就可以在短期比如1-2個月就能有比較明顯的變化。
2、在鍛煉的時候,其中肱二頭肌和胸肌其實最好鍛煉的,只需要做一下簡單的運動就可以起到非常不錯的效果,當然如果有條件的可以去辦一張健身卡, 這樣可以事半功倍。
拓展資料:
一、健身:
健身是一種體育項目,如各種徒手健美操、韻律操、形體操以及各種自抗力動作,體操可以增強力量、柔韌性,增加耐力,提高協調,控制身體各部分的能力,從而使身體強健。如果要達到緩解壓力的目的,至少一周鍛煉3次。
游泳、快走、慢跑、騎自行車,及一切有氧運動都能鍛煉心臟。有氧運動好處多:能鍛煉心肺、增強循環系統功能、燃燒脂肪、加大肺活量、降低血壓,甚至能預防糖尿病,減少心臟病的發生。美國運動醫學院建議,想知道有氧運動強度是否合適,可在運動後測試心率,以達到最高心率的60%—90%為宜。
如果想通過有氧運動來減肥,可以選擇低度到中度的運動強度,同時延長運動時間,這種方法消耗的熱量更多。運動頻率每周3—5次,每次20—60分鍾。想要鍛煉肌肉,可以練舉重、做體操以及其他重復伸、屈肌肉的運動。肌肉鍛煉可以燃燒熱量、增強骨密度、減少受傷,尤其是關節受傷的幾率,還能預防骨質疏鬆。
在做舉重運動前,先測一下,如果連續舉8次你最多能舉多重的東西,就從這個重量開始練習。當你可以連續12次舉起這個重量時,試試增加5%的重量。注意每次練習時,要連續舉8—12次,這樣可以達到肌肉最大耐力的70%—80%,鍛煉效果較好。每周2—3次,但要避免連續兩天鍛煉同一組肌肉群, 以便讓肌肉有充分的恢復時間。
二、健身的益處:
1、健身長跑可提高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機能 科學實踐證實,較長時間有節奏的深長呼吸,能使人體呼吸大量的氧氣,吸收氧氣量若超過平時的7—8倍,就可以抑制人體癌細胞的生長和繁殖。其次長跑鍛煉還改善了心肌供氧狀態,加快了心肌代謝,同時還使心肌肌纖維變粗,心收縮力增強,從而提高了心臟工作能力。
2、健身長跑有利於防病治病 健身長跑使血液循環加快,對排泄系統有害物質起到清洗作用,從而使有害物質難以在體內停留和擴散。據測定得知,16分鍾跑3000米或25分鍾跑5000米,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這對老年人易患不同程度的高血脂症,繼而引起血管硬化、冠心病、腦血管病等有著良好的預防作用。
3、健身長跑有利於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這種長跑因其不重視比賽勝負,只求在輕松愉快中健身,因此對緩解現代社會高節奏和激烈運動帶來的精神心理緊張十分有益。據醫學專家介紹,這種輕松愉快的運動最能促進體內釋放一種多肽物質——內啡吠,從而使人產生一種持續的欣快感和鎮靜作用。另外,由於長跑使人情緒飽滿樂觀,有助於增進食慾,加強消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
長跑鍛煉對於培養人們克服困難,磨煉刻苦耐勞的頑強意志具有良好的作用。特別是對那些冬季怕冷愛睡懶覺不想鍛煉的人起到促進作用,從而使人他們嘗到健身長跑鍛煉的好處。
4、健康長跑需要注意速度的快慢,盡量保持在自己身體所能適應的速度,切忌過於猛烈的快速長跑,尤其是不經常跑的,初次可能會在次日手腳酸痛,因為劇烈運動產生的乳酸造成。
『拾』 每天在健身半小時,這樣需要多少天之後能見到效果(能看見肌肉)
1-3個月 一個完全的健身方案應當包含吃(飲食),練(訓練),睡(睡眠)三個方面,而練則由心肺,力量,柔韌三個主要部分組成。有鑒於此,本人給出的訓練計劃是:開始時用5-10分鍾有氧熱身,最後用5-10分鍾拉伸放鬆,中間是40-50分鍾的力量訓練。力量訓練主要有:1)背部:引體向上(頸前下拉);2)胸部:平板卧推(坐姿推胸);3)腿部:杠鈴深蹲(史密斯蹲);4)肩部:杠鈴推舉(啞鈴推舉);5)臂部:杠鈴彎舉(啞鈴彎舉);6)腹部:仰卧起坐(仰卧舉腿)。 訓練備註:訓練一周3次,隔天進行,每次1小時左右,練全身,每個部位一個動作,括弧里的動作備用,一個動作3組,每組8-12次,動作與動作之間間隔2分鍾,組與組之間間隔30-60秒,用力時呼氣,放鬆時吸氣,動作要穩要慢。必須用逐漸增加重量來使肌肉的適應力增大,從而對訓練產生反應。使用自由調節重量的器械進行訓練。這可以使肌肉對器械產生的反抗力起到更好的反應。因為它可以使更多的肌肉都能參與到運動中去。做動作時,無論是舉起還是放下,都要控制好動作,這樣就可以集中用力,避免借力。 飲食方面:少吃多餐,適量多攝入蛋,奶,肉。每日食譜為:適度的蛋白質、較少的脂肪、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3種主要營養素的比例應為25∶20∶55左右。饅頭、面條、米飯等主食及山芋、燕麥、土豆等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非常高,可作為首選。蛋白質是肌肉增長最重要的營養源,健美訓練者蛋白質的攝人應以非脂或低脂食品為主,如脫脂牛奶、蛋清、魚、去皮家禽、牛排等。 睡眠方面:每天晚上最好睡足8小時,中午若有時間可再午睡30分鍾。對了,訓練時間盡量安排在下午至傍晚時段,因為人體在此時段體力和柔韌性都處最佳狀態。最後祝您早日健身成功! 增大肌肉塊的14大秘訣: 大重量、低次數、多組數、長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動一致、頂峰收縮、持續緊張、組間放鬆、多練大肌群、訓練後進食蛋白質、休息48小時、寧輕勿假。 1. 大重量、低次數:健美理論中用RM表示某個負荷量能連續做的最高重復次數。比如,練習者對一個重量只能連續舉起5次,則該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增粗,發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長不明顯;10-15RM的負荷訓練肌纖維增粗不明顯,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長進;30RM的負荷訓練肌肉內毛細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顯。可見,5-10RM的負荷重量適用於增大肌肉體積的健美訓練。 2. 多組數:什麼時候想起來要鍛煉了,就做上2~3組,這其實是浪費時間,根本不能長肌肉。必須專門抽出60~90分鍾的時間集中鍛煉某個部位,每個動作都做8~10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時肌肉需要的恢復時間越長。一直做到肌肉飽和為止,「飽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適度的標準是:酸、脹、發麻、堅實、飽滿、擴張,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顯粗壯等。 3. 長位移:不管是劃船、卧推、推舉、彎舉,都要首先把啞鈴放得盡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舉得盡量高。這一條與「持續緊張」有時會矛盾,解決方法是快速地通過「鎖定」狀態。不過,我並不否認大重量的半程運動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舉起,在慢慢地放下,對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別是,在放下啞鈴時,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讓性練習,能夠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視了退讓性練習,把啞鈴舉起來就算完成了任務,很快地放下,浪費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時機。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兩組之間的休息時間,只休息1分鍾或更少時間稱為高密度。要使肌肉塊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頻繁地刺激肌肉。「多組數」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礎上的。鍛煉時,要象打仗一樣,全神貫注地投入訓練,不去想別的事。 6. 念動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經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動員更多的肌纖維參加工作。練某一動作時,就應有意識地使意念和動作一致起來,即練什麼就想什麼肌肉工作。例如:練立式彎舉,就要低頭用雙眼注視自已的雙臂,看肱二頭肌在慢慢地收縮。 7. 頂峰收縮:這是使肌肉線條練得十分明顯的一項主要法則。它要求當某個動作做到肌肉收縮最緊張的位置時,保持一下這種收縮最緊張的狀態,做靜力性練習,然後慢慢回復到動作的開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覺肌肉最緊張時,數1~6,再放下來。 8. 持續緊張:應在整個一組中保持肌肉持續緊張,不論在動作的開頭還是結尾,都不要讓它鬆弛(不處於「鎖定」狀態),總是達到徹底力竭。 9. 組間放鬆:每做完一組動作都要伸展放鬆。這樣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還有助於排除沉積在肌肉里的廢物,加快肌肉的恢復,迅速補充營養。 10. 多練大肌群:多練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僅能使身體強壯,還能夠促進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長。有的人為了把胳膊練粗,只練胳膊而不練其他部位,反而會使二頭肌的生長十分緩慢。建議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復合動作練習,如大重量的深蹲練習,它們能促進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長。這一點極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沒有足夠重視,以致不能達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訓練計劃里要多安排硬拉、深蹲、卧推、推舉、引體向上這5個經典復合動作。 11. 訓練後進食蛋白質:在訓練後的30~90分鍾里,蛋白質的需求達高峰期,此時補充蛋白質效果最佳。但不要訓練完馬上吃東西,至少要隔20分鍾。 12. 休息48小時:局部肌肉訓練一次後需要休息48~72小時才能進行第二次訓練。如果進行高強度力量訓練,則局部肌肉兩次訓練的間隔72小時也不夠,尤其是大肌肉塊。不過腹肌例外,腹肌不同於其他肌群,必須經常對其進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練4次,每次約15分鍾;選三個對你最有效的練習,只做3組,每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組間隔時間要短,不能超過1分鍾。 13. 寧輕勿假:這是一個不是秘訣的秘訣。許多初學健美的人特別重視練習重量和動作次數,不太注意動作是否變形。健美訓練的效果不僅僅取決於負重的重量和動作次數,而且還要看所練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動作變形或不到位,要練的肌肉沒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訓練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事實上,在所有的法則中,動作的正確性永遠是第一重要的。寧可用正確的動作舉起比較輕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標準的動作舉起更重的重量。不要與人攀比,也不要把健身房的嘲笑掛在心上 有氧運動:跑步、跳繩、游泳,無氧運動:如果沒條件,在家做俯卧撐,可以練胸大肌和肱三頭肌、斜方肌和三角肌;仰卧起做,可以練腹肌;深蹲,可以練大腿肌肉;提踵(用腳尖使勁把身體往上抬),可以練小腿肌肉。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相結合練。平時多吃一些高蛋白食品,如:蛋、奶、肉、魚等。 手臂主要是小臂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三角肌四部分。肱二頭肌主拉,1、你可以用大臂進行啞鈴曲伸就可以了,伸的時候不要放到底,讓二頭肌始終受力,還有,你可以採用史瓦辛格的方法,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21響禮炮,就是在你在做啞鈴大臂曲伸的時候,因為從伸直到彎曲一共是180度,你可以分三步進行,第一步下方90度做7下,第二步上方90度做7下,第三步,180度做7下,可以根據你啞鈴的重量決定數量。2、在單扛上做引體向上。肱三頭肌是主推的,1、俯卧撐;2、卧推、3、在雙杠上做臂屈伸;4、頸後單臂啞鈴臂曲伸。在做以上運動的時候都可以練到小臂,手握啞鈴時加大點握力。三角肌分前、中、後三束。前束做俯卧撐和卧推就可以練到;中束,雙手抓住啞鈴,垂於雙腿兩側,然後做90度平抬,反復;後束,單手抓住啞鈴,身體向前彎90度,手臂向後上方抬起,反復。 無氧運動每次做到肌肉有酸痛感,切記不要每日都做,每次你做無氧運動是要盡可能的破壞你的肌肉組織,然後用充足的時間和養份去修復破損的肌肉組織,說白了肌肉是在你做完無氧運動休息的時候長的。 科學健身,自然會擁有強壯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