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學校如何有效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周圍的每一個細節,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家庭環境等因為這些都與學生已有的特性和性格的形成有關,教師不能單純的將如何培養自己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像傳播理論知識一樣去教授他們,理論知識應該是教師本身學習之後在學習生活中引導學生。
例如,學生之間發生沖突我們要如何去化解,為什麼有的學生孤僻有的暴躁,有的過於安靜或不愛學習。世界上沒有壞學生,他們種種行為的背後一定有原因,並且是心理上的深層原因,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談話了解,氣氛要輕松不能突出自己的教師地位,在教學活動中始終要承認學生的主體地位,去了解他們,才知道他們需要什麼,才能對症下葯。解決他們困難,噴養他們建立健全的人格,成為真正的人。
如果是形式,可以個別談話,走訪,主題班會
㈡ 實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方法有哪些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方法:
一、談話法
談話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心理輔導中經常採用的方法。它要求教師通過談話,運用心理學知識和原理,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排除心理障礙。談話法是一種需要進行訓練和反復練習才能掌握的專業技能。談話可以是個別的咨詢面談,也可以分小組進行討論。這種方法常用於班主任工作和心理咨詢中。
二、咨詢面談
咨詢面談的基本任務是在良好的咨詢關系中,澄清來訪學生的真正問題,進而找到適當的改變現狀的途徑和方法。咨詢面談首先要了解學生面臨的問題是什麼,要做到這一點,關鍵是要與來訪學生建立恰當的關系,使他們感到安全、可信、可靠、受尊重和被理解。在面談中,咨詢人員要學會傾聽,給來訪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敘述自己所碰到的問題和困擾,讓他感到咨詢人員的耐心和對自己的尊重。
㈢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何開展 ppt
1、建立一個優雅的環境。如校容、校貌、各種設施、設備等會對學生產生-定的影響。可以發展校園文化(走廊文化,班級文化等),建設花園式的校園,布置干凈、整潔、陽光充足、空氣暢通、賞心悅目的教室等,使學生生活在一種輕松、和諧、愉快的環境中。
2、在各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學校以教學為主,因此把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各科教學中不失為一種很好的途徑。所謂滲透,並不是把心理健康的概念生硬地加進去,而是結合各學科教學,運用一些技巧,有意識但又潤物細無聲地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
3、專門開設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掌握-定的心理調節技術,課程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理論部分,三要是心理衛生與健康的理論常識,向學生普及心理衛生常識,使學生能夠了解、分析自己的心理狀況,提高抵禦心理疾病的能力;另一部分可設為實際訓練操作部分,這也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的途徑,實際訓練活動操作內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詢問、人際交往訓練等,讓他們掌握一些轉移情緒、渲泄痛苦、發泄憤怒、克服自卑、樹立自信心的心理調節手段,做到防患於未然。
㈣ 如何在學校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學校開展心理將抗教育是很必要的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明確教育目的,確定教育對象,這就得做好前期學生心理問題調查工作,了解急需解決的問題是那些,具體制定計劃。
2、需有主題,分階段分步驟進行,可以分年級進行
3、教育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4、教育內容選取要聯系學生學習生活實際,最好選用發生在本校或周圍的案例
5、最好有比較專業的心裡教育老師或專家
6、要採用個例教育和普遍教育相結合的辦法,個例有心理輔導老師制定計劃輔導,普遍教育課利用學校組織的,升旗活動,黑板報,學生手抄報,或者舉行演講賽等形式。
㈤ 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徑有哪些
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徑如下: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有關課程;
2、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
3、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4、結合班級,團隊活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5、個別心理輔導或咨詢;
6、小組心理輔導。
(5)如何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擴展閱讀:
主要內容
1、學生心理健康維護
這是以面向全體學生為主,通過常規的教育訓練來培養學生心理品質提高學生基本素質的教育內容。具體而言,包括智能訓練,學習心理輔導、情感教育、人際關系指導、健全人格的培養、自我心理修養的指導、性心理教育等。
2、學生心理行為問題矯正
這是面向少數具有心理、行為問題的學生開展心理咨詢,行為矯正訓練的教內容,多屬矯治范疇。具體而言,包括學習適應問題,如考試焦慮、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學校恐懼症、厭學等問題的咨詢和調適;情緒問題,如抑鬱、恐懼、焦慮、緊張、憂慮等情緒的調節與輔導:常見行為問題,如多動、說謊、打架、膽怯等行為的咨詢與矯正,身心疾患,如神經衰弱、失眠、神經性強迫症等身心疾患的治療和矯正。
專業相關
專業介紹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是適應我國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的需要,特別是適應各級各類學校和相關行業開展心理咨詢和輔導工作需要而設置的,其目的是以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培養心理健康教育專門人才,為提高個體、群體、組織與整個社會的心理健康水平服務。本專業注重考核考生運用科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目標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心理健康教育專業,要求考生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較系統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技能,並具有分析解決大、中、小學生與其他個體、群體實際心理健康問題的能力,成為能較好承擔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或相關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
心理師,幼教、初等和中等學校心理學教師與研究人員,各級各類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教師,醫院、心理咨詢等相關行業的心理學專門人才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心理健康教育
㈥ 學校可以通過哪些途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徑有: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有關課程。
(2)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
(3)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4)結合班級、團隊活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5)個別心理輔導或咨詢。
(6)小組輔導。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教育工作,應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則:
1、根據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身心發展的規律,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
2、面向全體學生,通過普遍開展教育活動,使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有積極的認識,使心理素質逐步得到提高。
3、關注個別差異,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和輔導,提高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4、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啟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把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學輔導與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動參與有機結合起來。
㈦ 如何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而學校又是擔負著重要的責任,所以,學校不但是文化教育的場所,還應重視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本文重點從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的因素展開,論述在學校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做法,以便在今後的工作中有一定的啟發。
關鍵詞:學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個學生如果能經常保持愉快、開朗、自信、滿足的心情,善於從生活中尋求樂趣,對生活充滿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緒穩定性好;反之,如果學生經常處於心理不平衡狀態,則會造成心理障礙或導致不良的心理健康狀態。
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社會、家庭、學校、個人等四個方面的因素:
(一)社會因素:社會對人的影響是處處存在的,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習慣、民族傳統、宗教信仰等都會對學生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特別是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的滋長,例如:一些黃色、淫穢的傳播媒介的出現,加劇了青少年性的需要與社會規范的矛盾;社會上"金錢第一"所觸發的"讀書無用"的影響,加劇了青少年的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使那些缺乏社會經驗和識別能力的學生誤入歧途,心理失去平衡產生一些諸如青春期或人際關系方面水問題。如有一學生父母在港經商,從小缺少心理的關愛,只重視物質的滿足,結果形成其孤僻、內向、冷傲的性格,後來因為某些事情,一時想不開,結果跳樓自殺。
(二)家庭因素:家庭的結構、氣氛及父母的管教方式等都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正常的家庭結構有利於學生維持一種順暢、和諧的狀態,家庭中如果缺少一方或父母雙亡則會使學生經常性地產生失落感,家庭氣氛對學生的心理也有很重要的影響,民主型的和睦相處的家庭給他們一個溫暖的歸屬港灣;專制式的家庭中,父母與子女不能進行正常的交流,造成學生孤僻、專橫的性格。家庭的種種傷痕會給學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傷害,有研究認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會給青少年在心理上造成的傷害會更大。另外,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方式不同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如果父母對於女是嬌生慣養的,這種學生必然缺少自立、自理的能力,難於應付挫折,遇到挫折、經受壓力(諸如學習壓力、就業壓力等)都可能會產生心經問題。
(三)學校因素: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因而,學校教育對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並不是所有的?=逃級匝鴰淖饔茫=逃卸匝睦斫】檔撓跋焓嵌嚳矯嫻模?/SPAN>
l、學生的教育結構、指導思想正確與否而帶來的影響。
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中、我國的教育結構存在不合理的現象,絕大部分普通中學,學生在中學所學的知識基本是為考試(高考)而准備的,而實際上升入大學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畢業之後將在臨就業的大問題。因此,學生面臨的是升學難、就業難、出路窄的現象。特別是那些學習成績差的後進生更是感到升學無望,一種畢業後無出路的憂愁和恐慌感控制著他們,反映在學習上,就是感到升學無望而產生厭學、逃學、考試焦慮、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等。
學校教育的指導思想正確與否也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很重要的影響,目前一些學校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指導思想的影響下,學校中分重點班、普通班;考試過分重視名次:搞題海戰術:採取一些違反心理規律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這樣使學生長期處於一種智力高度緊張的形態之中,導致學生腦神經衰弱、失眠,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出現一些異常的學習等行為與習慣。
2、學習壓力的影響作用。
我國目前的中小學中,教師力求高分、家長望於成龍,因此拚命加大學生的學習壓力,採用了一系列措施強化學習,教師高難度教學、學生分數排位等,使學生無休止地陷入緊張、焦慮、擔憂等不平衡狀態中。據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調查,80%的中學生學習理科教材有困難,他們在學校終日惶惶不安,考試焦慮症、考試神經症、恐學症隨之出現。
3、師生、生生關系的和諧與否帶來的影響。
在一所學校中,如果教師對學生信任、不理解、動輒對學生施以體罰,必然會引發學生的抵觸情緒,使他們產生對抗心理。中學時期,教師仍然是學生的理想目標、公正代表,他們希望得到教師的關心、理解與愛護。如果教師缺少耐心、理解與愛心,不能給予學生幫助,反而橫加指責,學生會失望。據一項調查中發現:67.1%的學生在教師面前難以表達心中的想法,58、7%的學生認為教師不是很關心自己,47.l%的學生認為教師一點也不關心自己。而學生又無力擺脫這現狀,必然會使學生有一種壓抑感、對未來失去信心,消極情緒產生。
小學時除了希望得到老師的理解與支持外,但希望在班級同學間有被接納的歸屬感,尋求同學,朋友的理解與信任,如果同學關系不融洽,也容易使其產生孤獨感。
(四)自身因素;學生的某些因素如外貌、能力、習慣等方面的具體情況,對其心理健康會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其外貌、能力處於較優的位置,往往會使學生感到滿意、愉快,容易促進其心理健康:反之,相貌較差、能力較低、有生理缺陷或不良習慣的學生,往往會感到自卑、焦濾,從而導致不健康的心理狀態。近年來廣州市一青少年心理咨詢中心收到近千封表示想自殺的中小學生的來信,其中60%以上是因為有某些生理缺陷或外貌、能力不佳而產生這一種念頭的。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研究了那些最成功、也最健康的科學家、人類學家、心理學家,發現他們具有不少共同的特徵。其中一項重要特徵就是:心理更健康的人會有更多"高峰體驗"。所謂"高峰體驗",指的是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文藝欣賞或投身大自然時,感受到一種非常奇妙、著迷、忘記自我而與外部世界題為一體的體驗,此時情緒飽滿、高漲。這種高峰體驗往住難名其狀。馬斯洛認為,心理更健康的人更有自主性,更有相對的獨立性。
中共中央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明確表示,學校要:"通過多中方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目前,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引起一了社會各方面的普遍重視,在中小學生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心理健康教育是對當今教育提出的挑戰,因為隨著社會環境的復雜化、思想的多元化,對教育的影響因素也更為繁雜,教育如果不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就難以取得預期的成效,實現規定的教育的或培養目標。因此,教育應提倡民主、重視教學過程中的非智力因素的影響,順應青少年的身心發展規律,採取專門措施預防、克服學生的心理偏差,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這也是我們現在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之一,因為心理素質不僅是學生素質的重要組成內容,而且對其他素質的發展有很大的制約作用。"它既是素質教育的出發點,又是素後教育的歸宿。"例如,對於德有工作,我國的有識之士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成為新時期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途徑。因為學生的一些不良品德、行為問題往往是在心態不健康的情況下發生的,從這個意義上講,不良行為本身就有心理問題,所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必將會推動德育工作的順利展開,而且,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效果,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1995年1月杭州大學教育系在採用我國較常用的《中小學生氣質量表》、《SCL--自評量表》、《瑞文聯合型智力測驗》等測試工具對浙江省武義導實驗中學初中四個實驗班和控制班進行心理測試發現:學業成績與智力有一定關系,與心理健康中人際敏感、焦慮程度相關顯著。
有些專家指出維護人的心理健康應劃分為三個層次;
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側重於預防。指在學生未出現心理問題之前對學生進行有計劃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掌握有關心理健康的知識,提高其心理素質,培養其自我調節能力,從而減少或避免心理問題的出現。
二是心理咨詢,側重於出現問題後的咨詢。是被咨詢者的理問題的人的一種自我要求。
三是心理治療,側重於出觀問題後的治療。通過咨詢了解其心理疾患,排除其心理障礙,幫助他們心理康復。
針對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筆者認為學校應為學生提供一個健康成長的優雅環境,採取科學有效除政育手段,這比出現問題再矯正好的多,而出現問題再矯正無疑是走進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誤區,是一種,"亡羊補牢"式的教育,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們需要的是一種"未雨綢緞"式的教育。應該有目的、有計劃的對學生的心理素質進行全面的培養和提高。從健康的角度講,心理健康教育如同是一個正常的人進行體育鍛煉,是為了增強體質、增進健康,當放這其中也包含了預防疾病。
如何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我認為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建立一個優雅的環境。
學校應營造有利於學生身心發展的文化氛圍其中包括:
1、靜態的校園文化環境,如校容、校貌、各種設施、設備等會對學生產生-定的影響。可以發展校園文化(走廊文化,班級文化等),建設"花園"式的校園,布置干凈、整潔、陽光充足、空氣暢通、賞心悅目的教室等,使學生生活在一種輕松、和諧、愉快的環境中。
2、動態的校園文化環境,如校風、班風等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很大的影響。以往教師的傳統做法,如低估學生自主、自理、自立的能力:事無巨細,包辦代理;憑個人意志制定班級措施、計劃:偏愛成績好的學生,歧視成績差的學生等都嚴重影響了良好班風的形成,也在無形中導致了一些心理問題的出現。教師應像對待自己孩子般照顧學生,做學生的"忘年交",真誠地與他們溝通、交流,以高尚的人格來感化學生。以民主治班,師生平等交往,教師組織學生參加班級管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創造寬松的班級氛圍:利用晨會、班會、夕會、上課等時間引導集體輿論向正確方向發展,重在引導而非灌輸,通過少先隊活動、團隊活動、牆報、黑板報等途徑維護、促進輿論的健康發展:在適當的時候帶領學生春遊、秋遊、登山、野炊和假日活動等,這樣既可以使學生生動活潑地學到知識,又可以溝通師生心靈,在輕松的氣氛中拉近師生的距離,有利於形成良好的班風。
這樣動靜結合,創造一種和諧、向上的群體心理氛圍使學生處於一種積極的氛圍之中,促進學生在心理素質的提高。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培養學生的合群、合作精神。要讓學生在互敬互愛的班級氣氛形成合群與合作的品格。
(二)在各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以教學為主,因此把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各科教學中不失為一種很好的途徑。所謂"滲透",並不是把心理健康的概念生硬地加進去,而是結合各學科教學,運用一些技巧,有意識但又"潤物細無聲"地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在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由教學活動的本質特點決定的,課堂教學主要培養學生的能力;道德品質,促進學生的人格發展,其最終目標是使學生形成良好、健康的人格。而人的心理素質則是人格的重要內容和集中表現,只有當人的心理素質得到提和人的心理潛力得到開發時,人的個性才會豐富、才能夠展現。而且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主要受心理素質的影響,學生各種素質的形成主要以心理素質為中介和先導,馬克思在論述人的個性全面發展時,明確提出人的心理素質在內?quot;精神"的發展。
而且,作為課堂教學本身,它對學生的影響不僅表現在傳授知識、發展能力上,還表現在良好的心理品質(興趣、愛好、性格、態度等非智力因素)和社會心理品質(即情感、交往、處事等)的培養與熏陶上。因而它對學生的影響可分為潛在的和顯在的,潛在的如學習成績的提高、學習熱情的高漲;顯在的如學生人格的升華、為人處事能力的提高等。而前者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的,通過課堂教學,把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到教育教學的每個環節中,生動、活潑有效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這樣做易於讓學生接受,但同時也為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獲得了更多積極的情緒體驗,激發了更強烈的學習興趣,對自己更有信心,更事想像力、創造力,更願意和他人交往,更喜歡熱愛自己的班級時,學習成績的提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且學生也會更?quot;後勁兒"。
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首先本身要做到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教學時代,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仍然是很大的,有時隨便的一句話,在成人看來是很普通的。就有可能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如果不及時的加以引導和疏通,就有可能發展成為心理疾患。因此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首先要掌握心理健康的常識,而目前許多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流於形式,許多教師沒有經過系統的心理健康知識的培訓,不能自覺的運用理學和教育學的有關知識來幫助學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一些心理問題的出現。有的學校拿校醫來充當,有些教師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仍然以教育者的身份自處,學生心理緊張,不敢與其交談、接近,這樣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就大打折扣。因此,廣泛地展開心理學知識的培訓是保證心理健康教育順利實施的關鍵。
(三)在小學專門開設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
幫助學生了解心理科學知識,掌握-定的心理調節技術,課程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理論部分,三要是心理衛生與健康的理論常識,向學生普及心理衛生常識,使學生能夠了解、分析自己的心理狀況,提高抵禦心理疾病的能力;另一部分可設為實際訓練操作部分,這也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的途徑,實際訓練活動操作內容包括角色扮演,相互詢問、人際交往訓練等,讓他們掌握一些轉移情緒、渲泄痛苦、發泄憤怒、克服自卑、樹立自信心的心理調節手段,做到防患於未然。
目前,一些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種課程化的傾向,有些學校認為開設了一門心理衛生課便進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孰不知這只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條途徑而並非唯一途徑:有些學校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向學生傳授大量的心理學的死知識,甚至讓學生死記一些名詞、條條以備考查,孰不知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應是生活經驗經驗型的,而不是知識傳授型的,更不是又僅通過記住一些死知識而解決問題的,對學生進行考查更是荒謬至極。這種傾向應該是學度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所避免的,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應貫穿於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並輻之適當地開展一些有針對性的、結合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實際問題的有關活動。
(四)設置心理咨詢服務處和心理咨詢信箱。
這也是一條很重要的途徑,雖然對待學生的心理問題重在預防,但我們也必須正視實際中已存在了不少的學生有很嚴重的心理問題。浙江的9歲男孩徐鍵,北京的13歲女孩袁鑫,都是連年以三好學生,都由於心理素質的脆弱,一個過早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一個自殺未成而將永遠為躺在床上;而且當代學生的心理自我保健意識增強,學生們開始從拘束、害羞地進門,致落落大方自然地進進行心理咨詢。據上海青少年心理門診部的反映:近年來高中生獨自來過廳心理咨詢的已經很常見,這類就診者己達20%,這說明當代學生對心理咨詢有著強烈護心理需求。
設置心理咨詢信箱,對於一些不善於面對面交談的學生很方便;或者有些學生有某些文題羞於表達,有些學生礙於顏面。設立心理咨詢信箱可以方便這部分學生,讓他們的心理問題及時的得以發現,使教師有針對性地解決。
(五)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建立學生心理檔案。
其內容包括智商鑒定的分數、非智力因素的測查(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學習熱情、學習方法、師生、朋友關系等)、氣質類型的調查、人格障礙的調查等。這些情況都應以檔案的形式保存,以備將來資料的查找,方案研究及對學生進行幫助教育之用。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重在預防,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與抵禦心理疾病的能力,做到防患於未然。當然僅靠學校單方面的努力是不夠的,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而且三者的努力方向應一致,這樣才會對學生起較大的作用,如果三者的努力方向不一致,則會削減這沖作用。從維護學生心理健康的角度看:三者的努力方向一致,使個體形成統一的人格;三者的努力方向不一致,可能會導致學生形成分裂的人格。例如有一個學生撿到錢,還給失主,老師表揚他是一個拾金不昧的好孩子,而家長卻罵他是個笨蛋,他就會感到無所適從,久而久之,造成人格分裂。
因此,在學校開展好心理健康教育,有助於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身心健康的發展。
㈧ 你認為在學校里應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有關的課程;
㈨ 如何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中小學如何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良好成績
當今,由於社會文化環境的變遷和獨生子女家庭的增多,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受到社會和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成為現代社會發展和新課改對學校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促進學校廣大師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平台。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走進學校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辦有特色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其基本理念和出發點就是以人為本,切實為廣大師生服務。其主要任務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增強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幫助廣大師生樹立在出現心理和行為問題時的求助意識,促進廣大師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維護廣大師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減少和避免對他們心理健康的各種不利影響;培養身心健康,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了解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認識心理異常現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識,其重點是學會學習、人際交往、升學擇業以及生活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常識。
辦有特色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與學校的發展規劃和辦學理念相結合,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切實為學校的發展和管理服務。其基本規劃如下:
一、 成立學校心理教育工作組
為保證心理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首先學校應成立心理教育工作組,由一分管校長負責管理,其成員可包括分管政教主任、分管教務主任、各年級組長、心理輔導工作者、心理輔導課專職教師及班主任和教師代表。心理教育工作組的成立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保障。
機構設置及工作流程如下:
二、 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教學規劃
心理健康教育輔導課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平台,其主要對象是廣大學生。要想真正實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計劃,首先必須要落實到心理健康教育輔導課程上,只有課程的開設才能帶動和促進學校心理輔導的進一步發展。同時,學校為適應新課改可以開設一些與心理健康有關的選修課供學生們選擇,以拓展學生視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可以開設《生活中的心理學》、《人際交往心理學》及《學習心理學》等有特色的課程。
三、 設立心理咨詢室和心理活動室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其中一個重要的措施就是針對學生存在的各種心理問題和行為問題,由專業的心理輔導老師給予解答和幫助,學校心理咨詢室和心理活動室就是為這項工作的開展提供場所。
學校可設立一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包括心理閱覽室、心理咨詢室、心理活動室、心理健康信箱及心理熱線等。心理咨詢室主要職責是負責接待前來咨詢的個體,並預約咨詢時間,對廣大師生進行個體咨詢和輔導;同時,它還可用以存放各年級、各班學生心理檔案,心理測試資料和個案分析資料等。心理閱覽室可設在學校圖書閱覽室,專門設置一個心理書架,擺放一些心理學書籍供師生們閱讀學習。心理活動室主要是提供團體輔導和為教師們進行音樂放鬆。心理健康信箱和心理熱線是為廣大師生提供更為隱秘和便捷的咨詢方式,使得可以更好地和學生進行交流,也為心理咨詢開辟了新的方式和途徑。
四、 開展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普查,建立學生心理檔案
從新生入學開始,學校可藉助心理測量(心理測量是通過使用個體心理測驗軟體、團體心理測驗軟體等對學生進行測量分析,從而設立學生電子心理檔案,進行心理測試數據分析)做好學生心理健康調查,並在入學後的每個學期做跟蹤測試,盡可能多地收集整理學生個體心理咨詢資料。在對學生的智力、情感、學習適應、個性特徵等進行全面測試的基礎上,對學生的素質做出總體評價,並相應建立起學生的心理檔案。
教師在注意保密的前提下,可調閱學生心理健康檔案,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對在普查工作中發現存在一定心理問題的學生進行追蹤調查,在對學生心理問題進行分級鑒定後,由心理咨詢老師有針對性地對該學生進行咨詢、引導和幫助。
五、加快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工作
(1)可在《晨韻》校刊上開辟一個心理健康專欄或者是另外創辦一個心理健康學生刊物,介紹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概念、對象、意義、內容和工作形式等內容,讓每一個老師和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心理咨詢的相關知識。
(2)發動班主任和各科任老師宣傳心理咨詢的必要性,鼓勵有心理困擾的學生積極尋求心理咨詢。
(3)與有關部門協調,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利用校園廣播站和板報形式,或專門開辟心理咨詢宣傳櫥窗,大力宣傳心理咨詢和心理健康知識。
(4)在條件和資源允許的情況下,可提供對問題學生和學生家長的同時咨詢,因為學生的很多問題行為是跟家庭環境和家庭教養方式密切相關的。
六、成立學生心理服務社團
成立學生心理服務社團的目標是把心理健康教育貫徹到每個同學身上,使所有的同學都能在學校大家庭中健康快樂地學習與生活。其具體措施是在每班選拔一個擅長心理溝通的學生,然後讓這些學生成立一個心理服務社團,做班級心理輔導員,了解學生心理動態,協助老師解決學生常見心理問題,及時反饋學生的心理發展動態。學生心理輔導員實行月匯報制度,定期討論,定期總結。
學生心理社團可以定期開展各式各樣的心理活動,如心理電影展映周、心理活動月等。定期印發心理刊物,向廣大學生介紹、普及心理學常識,及時反映學生心理教育動態,促進學生間的溝通與交流。
七、開展「5.25」(我愛我)心理健康月活動
每年的5月25日是全國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日,所以藉此契機可以在每年的5月份在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動。在心理健康月可以舉行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活動,比如開展針對學生和教師不同群體的心理健康講座;在校園中開展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和普及活動;觀看和分析心理電影;舉辦校園心理情景劇表演和大型的校園活動等等。我們可以通過心理健教育月的活動發現,它們不僅可以促進廣大師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大家保持心理健康的意識,同時它還可以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與我們的教育理念是不謀而合的。
八、定期開展針對教師的心理健康講座和團體活動
只有老師保持一個積極健康的心態,才會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學生來。教師也是一個普通的人,面臨著家庭和工作的雙重壓力,也會有煩惱和困惑,也會產生壓力和倦怠,同樣也有可能產生心理問題,所以針對老師的心理健康輔導是學校教育所不容忽視的,也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極為重要的工作之一。因此,定期開展針對教師的心理健康講座和團體活動是促進學校教育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
針對老師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團體活動的內容多樣,形式豐富。從內容方面來說,可以包括教師心理健康保健、教師工作壓力和職業倦怠調節、如何應用心理學去更好地教育和管理學生、如何教育孩子以及如何促進家庭的健康發展等很多方面;從形式方面來說,可以包括定期舉行心理健康講座、教師經驗交流、教師聯誼團體活動、觀看心理電影以及針對教師的個別咨詢和團體輔導等。
除了以上八個方面之外,學校還可以根據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需求以及學校發展的需要,開展其它具有學校特色的、形式多樣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