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心理學的健康是什麼意思

心理學的健康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7-26 20:27:27

1. 什麼是心理健康

從廣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的心理狀態。從狹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動的過程內容完整、協調一致,即認識、情感、意志、行為、人格完整和協調,能適應社會,與社會保持同步。

實際上,對心理健康的標准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尺度,而且對它的評價還受很多因素,諸如種族、社會、文化、宗教信仰等的影響。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認為:正常狀態與人的自我認識有關,即沒有一個完全正常的人,因自我認識永遠不能完備,人格永遠是在發展之中。而且,生活中的挫折本無休止,心理無時不在尋找某種平衡,就如同體操運動員在平衡木上的動作一樣,心理上的完美,也就在於動中取得平衡,在平衡中求動。

2. 什麼叫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於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

心理健康的理想狀態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認知正確、情感適當、意志合理、態度積極、行為恰當、適應良好的狀態。

受到遺傳和環境的雙重影響,尤其是幼年時期的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對心理健康的發展影響甚大。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產、生活上能與其他人保持較好的溝通或配合,能良好地處理生活中發生的各種情況。

根據我國青春期兒童的心理活動特點,他們達到心理健康應具備以下六個心理品質:

一、智力發育正常,即個體智力發展水平與其實際年齡相稱;

二、穩定的情緒。盡管會有悲哀、困惑、失敗、挫折等,但不會持續長久;

三、能正確認識自己。清楚自己存在的價值,有自己的理想,對未來充滿信心;

四、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尊重理解他人,學習他人長處,友善、寬容地與人相處;

五、穩定、協調的個性,能對自己個性傾向和個性心理特徵進行有效控制和調節;

六、熱愛生活,能充分發揮自己各方面的潛力,不因挫折和失敗而對生活失去信心。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心理健康標准;網路- 心理健康

3. 請問心理健康的概念是什麼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健康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健康、道德健康。
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心裡健康,道德健康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從廣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一種高效而滿意的、持續的心理狀態。從狹義上講,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動的過程內容完整、協調一致,即認識、情感、意志、行為、人格完整和協調,能適應社會,與社會保持同步。
如果個體能夠適應發展著的環境,具有完善的個性特徵;認知,情緒反應,意志行為均處於積極狀態,並能保持適當的調控能力。在生活中,能夠正確認識自我,自覺控制自己,正確對待外界影響,使心理保持平衡協調,就已具備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徵。
心理健康的標准
1、具有充分的適應力;
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並對自己的能力做出適當的評價;
3、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
4、不脫離現實環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6、善於從經驗中學習;
7、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8、能適度地發泄自己的情緒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4. 什麼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指人的內心世界豐富充實,處事態度和諧安寧,與周圍環境保持協調均衡。心理健康包括兩層含義:一是自我人格完整,心理平衡,有較好的自控能力,有自知之明,能正確評價自己,並能及時發現並克服自己的缺點;二是有正確的人生目標,不斷追求和進取,對未來充滿信心。心理健康可以從多方面進行解釋:從一般意義上講,是指人的內心世界能夠保持安定、樂觀、並充滿活力,能夠保障高度發揮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良好的工作方式去適應各種外部環境的那種狀態。也就是說,無論遇到任何艱難困苦,心理都不會失去平衡,並以頑強的毅力去拼搏;對各種環境有良好的適應能力,能充分發揮身心健康的潛能,積極地顯示出生命的活力。可用「三良好」來衡量:
良好的個性——情緒穩定,性格溫和,意志堅強,感情豐富,胸懷坦盪,豁達樂觀;良好的處世能力——觀察問題客觀現實,具有較好的自控能力,能適應復雜的社會環境;良好的人際關系——助人為樂,與人為善,與他人關系良好。總之,心理健康的人是能保持鎮靜的情緒,堅強的性格。較高的智能,適度的對社會環境的適應行為和愉快和諧的情緒。

5. 心理健康的定義是什麼

心理健康的定義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於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心理健康的理想狀態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認知正確、情感適當、意志合理、態度積極、行為恰當、適應良好的狀態。

受到遺傳和環境的雙重影響,尤其是幼年時期的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對心理健康的發展影響甚大。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產、生活上能與其他人保持較好的溝通或配合,能良好地處理生活中發生的各種情況。

(5)心理學的健康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個體能夠適應發展著的環境,具有完善的個性特徵;且其認知,情緒反應,意志行為處於積極狀態,並能保持正常的調控能力。在生活實踐中,能夠正確認識自我,自覺控制自己,正確對待外界影響,從而使心理保持平衡協調,就已具備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徵。

心理健康的基本含義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於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心理健康的理想狀態是保持性格完美、智力正常、認知正確、情感適當、意志合理、態度積極、行為恰當、適應良好的狀態。

與心理健康相對應的是心理亞健康以及心理病態。心理健康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含義,衡量標准也有所不同。

心理健康,是現代人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標準的,一個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標準的。不過人的心理健康標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標准具體與客觀。了解與掌握心理健康的定義對於增強與維護人們的健康有很大的意義。

當人們掌握了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標准,以此為依據對照自己,進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診斷。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況某個或某幾個方面與心理健康標准有一定距離,就有針對性地加強心理鍛煉,以期達到心理健康水平。

如果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嚴重地偏離心理健康標准,就要及時地求醫,以便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

6. 心理健康的名詞解釋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於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心理健康的理想狀態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認知正確、情感適當、意志合理、態度積極、行為恰當、適應良好的狀態。

受到遺傳和環境的雙重影響,尤其是幼年時期的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對心理健康的發展影響甚大。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產、生活上能與其他人保持較好的溝通或配合,能良好地處理生活中發生的各種情況。

(6)心理學的健康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雖然人們生活的水平是在逐步的提高,但是有一個問題是不容忽視的,這就是健康的問題。很多人處於亞健康的狀態。亞健康不是健康的狀態,而是非常危險的非健康狀態。因為在這個過程中,雖然表面上看是健康的狀態,但是實際上是很危險的。

就相當於保險絲即將斷開之前的狀態,而心理的健康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非常有必要針對心理的狀態進行分析和解決。

7. 心理健康的基本內涵是什麼

心理健康的內涵與特點------心理健康是指不僅沒有心理疾病或變態,而且個人在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行為上均能保持最佳的狀態。心理健康包含有生理、心理和社會行為三方面的意義。
從生理上看,心理健康的人,其身體狀況特別是中樞神經系統應當是沒有疾病的,功能應該在正常的范圍之內。腦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腦的機能。健康的身體特別是健全的大腦乃是健康心理的基礎。只有具備健康的身體,個人的情感、意識、認知和行為才能正常運行。身體不健康會影響心理健康。
怎樣衡量心理健康及其水平,是心理咨詢工作的首要要內容,因為心理咨詢要達到良好的效果,必須恢復和維護個體的心理健康。許多心理學家從多種不同行為表現的角度進行觀察,得出了一些不同的標准,如司柯特(scott)的10項衡量心理健康的標准和6項區別正常與異常心理的標准;馬斯洛和麥特曼(mitte-lman)關於正常心理的10項標准等。綜合以往的各種標准,大致可分為以下3類:第一類,認為社會中絕大多數人的行為和心理活動有一個平均值,這個平均值就是正常的標准;第二類,認為考察心理行為的異常主要是作自身比較,每個人以往生活中所形成的一種普通的行為模式,就是正常標准;第三類,認為人的心理行為應該有一個理想標准,就像正常的生理指標那樣可以用量化來表示。
1.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2.心理活動的強度
3.心理活動的耐受力
4.心理活動的自控力
5.心理活動內部的協調性
6.心理活動的周期節律性
7.意識水平的高低
8.社會交往能力
9.對暗示的接受力
10.心理康復能力

8. 什麼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標準是什麼

心理健康不僅指沒有疾病,沒有痛苦,指的是一種積極的、能夠使人們不斷進步的心理狀態。

除了疾病而言,還應該具備一些特點,比如可以持續學習,持續進步,可以良好的適應社會關系,良好的發展和保持親密關系,能夠有比較好的自我認知,並且能夠在挫折中、困難中應對,使自己度過困難跟挫折,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並且在相當程度上接納自己的不足。

此外,還要具有靈活性和彈性,比如在一些壓力和極端環境下,能夠調適自己的身心情況,去適應極端情況,這些都是一個人心理健康的標志,而不僅是沒有疾病,而是指一個人的身體、心靈統一、和諧,能夠適應好社會環境,並且使人發揮到最好的功能。

心理學家將心理健康的標准描述為以下幾點:

1、有適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對自我的成就有價值感;

2、適度地自我批評,不過分誇耀自己也不過分苛責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適度的主動性,不為環境所左右;

4、理智,現實,客觀,與現實有良好的接觸,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擊,無過度的幻想;

5、適度地接受個人的需要,並具有滿足此種需要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動機和目的,能對自己的能力作客觀的估計;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個人的價值觀能適應社會的標准,對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有切合實際的生活目標;

9、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能適應環境的需要改變自己;

10、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有愛人的能力和被愛的能力。在不違背社會標準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個性,既不過分阿諛,也不過分尋求社會贊許,有個人獨立的意見,有判斷是非的標准。

心理學家認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1、智力正常;

2、情緒健康;

3、意志健全;

4、行為協調;

5、人際關系適應;

6、反應適度;

7、心理特點符合年齡。

人們掌握了人的健康標准,以此為依據對照自己,進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診斷。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況某個或某幾個方面與心理健康標准有一定距離,就有針對性地加強心理鍛煉,以期達到心理健康水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心理健康

閱讀全文

與心理學的健康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幸福時光什麼時候拍攝 瀏覽:285
什麼蛇最幸福 瀏覽:396
江蘇經濟有多少發達 瀏覽:299
離開日本多久健康保險重新記錄 瀏覽:897
滕州美女快餐便宜多少錢 瀏覽:381
一種健康的生活的英文是什麼 瀏覽:939
騰訊健康怎麼查詢其他人接種疫苗記錄 瀏覽:579
18歲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497
金牛座夫妻婚姻指數是多少 瀏覽:483
情人的家庭事業不順怎麼辦 瀏覽:895
那些嗯有都有哪些好看的愛情劇 瀏覽:171
744愛情里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845
屬相兔子的女人婚姻如何 瀏覽:833
怎麼測一個人的幸福 瀏覽:548
沒陽光怎麼養幸福樹 瀏覽:212
經濟條件好是指有多少財源 瀏覽:73
如何將你的日常筆記變成小說故事 瀏覽:774
如何寫故事生動 瀏覽:78
家庭挺幸福的人為什麼會婚外情 瀏覽:414
日喀則事業編工資多少 瀏覽: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