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從心理健康課上學到了什麼東西
我從心理健康課上學到了更好地維護和增進自身心理健康
1、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人們對各種事物,例如勞動、貢獻、成就、享受等在心目中都存在好壞與主次之分,這就是價值觀。價值觀反映人們對事物的是非與重要性的評價,有人追求地位,有人看重工作成就,有人著意享受,有人重視經濟實惠。
價值觀對人的心理健康有相當大的影響,正確的價值觀能促進人們的心理健康,例如追求工作成就的人,他們熱愛勞動,熱愛工作,在勞動和工作中獲得樂趣,有益於身體健康。而追求享受的人,他們往往不顧自己的經濟條件,不切實際的追求吃穿玩樂,在這種錯誤價值觀支配下的行為,經常要遭到挫折,造成心情悶悶不樂,或者牢騷滿腹,這些都有害於心理健康。
2、培養良好的心理特徵 人的心理特徵與人的心理健康有密切的關系。積極良好的心理特徵能促進心理健康,情緒穩定、樂觀、堅強、勤勞、與人為善、助人為樂等良好的心理品質,都有利於心理健康。
暴躁、任性、貪圖安逸、心胸狹窄、虛榮心、嫉妒心等不良心理品質,都有害於心理健康。人的心理特徵是在生活與實踐中發展的。人的心理特徵具有一定的惰性,即一經形成改變比較困難,但並不意味著不可改變。有的人已了解自己的不良心理特徵,但卻認為這是不可改變的,這種認識是錯誤的,也是有害的。
3、建立現代化的生活節奏感 改革對我們習慣了的慢節奏、低效率的生活方式是一個嚴重的沖擊。為了適應改革的需要,為了承擔更大的心理負荷,就必須主動改變慢節奏、低效率的生活方式。
逐步建立快節奏、高效率的生活方式。在錯綜復雜的環境中,保持心理平衡。 4、有規律地生活 人們要根據自己的生活、工作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生活時間表,把工作和休息安排好。
有規律地生活,在學習和工作的時候埋頭苦幹;在休息的時候,愉快地休息。使人產生生理上與心理上的節奏感,消除忙亂,有利於心理健康。 5、健康的身體 身體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礎。堅持鍛煉身體,保持身體健康是維持和增強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證,也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則之一。
應該指出,目前不少人不重視身體鍛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身體健康水平。有些青少年為了應付考試,埋頭做作業,忽視體育鍛煉。不少人吃完晚飯不去散步或走動,就坐下來看電視,天長日久身體發胖,影響身體健康。
6、良好的自我意識 良好的自我意識就是正確認識自己、評價自己、監控自己。 一個人只有能正確的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長處和和短處,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和優勢,才能在工作、學習與生活中獲得滿意感,有助於心理健康。
2. 在心理健康方面學到了什麼知識
個體能夠適應發展著的
環境,具有完善的個性特徵;且其認知,情緒反應,意志行為處於積極狀態,並能保持正常的調控能力。 生活實踐中,能夠正確認識自我,自覺控制自己,正確對待外界影響,使心理保持平衡協調,就已具備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徵。
英語翻譯更傾向於翻譯為 psychological health
心理健康是現代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什麼是人的心理健康呢?
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標準的,一個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標準的。不過人的心理健康的標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的標准具體與客觀。了解與掌握心理健康的定義對於增強與維護人們的健康有很大的意義。人們掌握了人的健康標准,以此為依據對照自己,進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診斷。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況某個或某幾個方面與心理健康標准有一定距離,就有針對性地加強心理鍛煉,以期達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嚴重地偏離心理健康標准,就要及時地求醫,以便早期診斷與早期治療.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較好的自控能力,且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能自尊、自愛、自信而且有自知之明。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以培養身心健康社會公民為目的,通過運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校園環境、功能環境的改善為主,人文環境的改善相配合,為老師和學生兩個主體,提供科學、健康、專業的指導。「新健康教育」在學校建設了專門的健康指導室(心理咨詢室),配備專業的心理咨詢師長期駐校,以開設心理課程和開展課外活動等方法引導學生的健康心理發展。同時,開設「親情聊天室」,為親情的連接打開通道,為學生們的健康成長鋪就一條暢途。
心理健康對於一個人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一個人的生理、心理與社會處於相互協調的和諧狀態,其特徵如下: 智力正常 這是人們生活、學習、工作、勞動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 情緒穩定與愉快 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它表明一個人的中樞神經系統處於相對的平衡狀態,意味著機體功能的協調。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行為協調統一,其行為受意識的支配,思想與行為是統一協調的,並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個人的行為與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亂,語言支離破碎,做事雜亂無章,就應該進行心理調節。
良好的人際關系 人生活在社會中,就要善於與人友好相處,助人為樂,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人的交往活動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狀態,人與人之間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僅是維持心理健康的必備條件,也是獲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良好的適應能力 人生活在紛繁復雜、變化多端的大千世界裡,一生中會遇到多種環境及變化,因此,一個人應當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無論現實環境有什麼變化,都將能夠適應。
心理健康並非是超人的非凡狀態,一個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個方面都有表現,只要在生活實踐中,能夠正確認識自我,自覺控制自己正確對待外界,使心理保持平衡協調,就已具備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徵。
現在對心理健康的標準是這樣定義的:
一、具有充分的適應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並對自己的能力做出適度的評價;
三、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
四、不脫離現實環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六、善於從經驗中學習;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八、能適度地發泄自己的情緒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九、在不違背集體利益的前提下,能夠有限度地發揮個性;
十、在不違背社會規范的前提下,能夠恰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
3. 心理健康課的感悟與收獲是什麼
寫作思路:直接闡述一下自己學習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的感受即可,比如幫助自己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更好地認識了自己等等。
正文:
學習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的過程中,我受益匪淺。它幫助我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它讓我更好地認識了自己,也更有信心創造美好未來。
心理健康學是一門並不古老但很神秘的學科,許多人都對它充滿了幻想。學習心理學已經一個多學期了,在這近半年的日子裡,我從中學到了也感悟了許多。
在接觸心理學這門學科的以前,它總給我一種太神秘的感覺,總以為它很深奧也很虛幻,但是通過這一個學期的學習,我被它的科學性,真實性所折服,可以說它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與此同時我還發現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同樣重要,同時兩者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
心理學不僅具有科學性,而且也不乏應用性。心理理論固然枯燥,但配以實例,就不但不乏味,反而讓人有一種從生活中悟出哲理的感覺,視野也開闊很多。心理學來源於生活,又指導生活。
首先要學會欣賞自己,無論你是一棵參天大樹,還是一棵小草,自我認同才可能得到他人的認同。
其次要學會善待自己,在氣憤時心疼一下自己,找一個僻靜處宣洩宣洩,不要讓那些無名之火傷身。
第三就是憂傷時,要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些自己可以信賴的朋友,訴說訴說,讓陽光復現。
第四是在勞累時,要心疼一下自己,美美的睡上一覺,人不過是血肉之軀,經不住太多風霜雪雨。
第五是在有病時,更要心疼一下自己,戰勝疾病的力量還是在自己堅強的意志。
經過一個學期對心理學課程的學習之後,我逐漸發現想要了解自己其實並不難,除了要做一個冷靜的現實主義者,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
4. 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識有何啟示和感想
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全面發展健康的心理品質,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
充分認識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和諧發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為基礎的,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態直接影響。
(4)心理健康想要學到什麼擴展閱讀:
心理健康,是現代人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麼什麼是人的心理健康呢?人的生理健康是有標準的,一個人的心理健康也是有標準的。不過人的心理健康標准不及人的生理健康標准具體與客觀。
了解與掌握心理健康的定義對於增強與維護人們的健康有很大的意義。當人們掌握了衡量人的心理健康標准,以此為依據對照自己,進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診斷。
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況某個或某幾個方面與心理健康標准有一定距離,就有針對性地加強心理鍛煉,以期達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嚴重地偏離心理健康標准
5. 你想在心理健康教育這門課程中學到什麼
首先是心理健康的基礎知識,大致上對心理健康有一定的了解。其次是預防心理疾病的一些方法!最後是希望自己能夠掌握解決一些基本的心理亞健康的方法!
6. 你最想從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中學到什麼方面的內容
你最想從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中學到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使大家知道必須注重健康,才能夠身體好,能夠不得病。
7.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1能學到什麼東西
這是一部內容豐富、文筆流暢、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的教材。全書深入淺出地探討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介紹了大學生心理調適和心理咨詢的操作技能以及國內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狀況和經驗。在此基礎上,針對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從心理健康標准與評介、成才與學習心理、交往與情感心理、人格與意志品格、戀愛與性心理、擇業與創業心理、心理健康的調適、心理咨詢的理論與方法、心理危機干預的理論與應用、自我覺知與心靈成長、心理健康與人才成長等角度,作了系統而又有重點的闡述,並配以從大學生實際生活中精選出來的具有典型意義的心理咨詢個案,以便課堂教學使用。
本書的主編及參編者.均為在各高等院校長期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專職教師,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因此,本教材的最大特點是將理性知識貫串於課堂教學實踐,而課堂教學又貼近並服務於這一課程的實際需要。 [1]
目錄編輯
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第二節 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
第三節 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和方法
第四節 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價值
第二章 心理健康教育的歷史與現狀
第一節 理健康教育的一般狀況
第二節 國外大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歷史和現狀
第三節 國內大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歷史與現狀
第三章 心理健康與心理異常的判斷標准
第一節 心理健康的含義
第二節 心理健康的標准
第三節 心理異常的判別標准及防止方法
第四章 心理狀況的形成與變化
第一節 社會環境對心理狀況形成的影響
第二節 個體因素對心理狀況發展的影響
第三節 其他因素對心理狀況的影響
第四節 高校改革對大學生心理狀況形成發展的影響
第五章 成才與學習心理
第一節 學習心理是成才的保障
第二節 大學生的成才目標與學習心理的矯正
第三書 學習型社會中學習成功的心理條件
第六章 交往與情感心理
第一節 人際交往中的心理效應
第二節 人際交往中的情感心理
第三節 人際交往中的策略
第七章 人格與意志品質
第一節 健全人格的構成
第二節 健康人格的形成
第三節 優良意志品質與磨煉
第八章 戀愛與性心理
第一節 戀愛的心理基礎
第二節 性心理的表現及其障礙
第三節 性心理健康的培養和調適
第九章 擇業與創業心理
第一節 擇業心理的類型及其誤區
第二節 創業心理的形成及發展
第三節 創業心理的培養
第十章 心理誤區的自我覺知
第一節 自我覺知的新理念
第二節 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
第三節 自我覺知是心靈成長的前提
第四節 提高自我覺知能力的方法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的調適
第一節 心理健康調適方法及適用范圍
第二節 心理防衛機制的運用
第三節 心理調適方法舉介
第十二章 心理咨詢的理論與方法
第一節 精神分析的理論與方法
第二節 行為主義的理論與方法
第三節 人本主義的理論與方法
第十三章 心理危機干預的理論與應用
第一節 危機干預的理論與模式
第二節 危機干預的基本步驟與技術
第三節 常見的大學生危機干預
第十四章 心理健康與人才成長
第一節 心理健康是人才成長的重要基石
第二節 心理健康是個體成長的內在需要
第三節 讓健康的心理為成才之路護航
量表(一)卡特爾16種個性因素測驗
量表(二) yg性格測驗
量表(三)焦慮自評量表(sas)
星表(四)抑鬱自評量表(sds)
8. 通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你學到了什麼
1、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人的健康是由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和道德健康等四個方面構成的。
2、大學生必然會遇到在學習、情感、擇業、生理、適應社會等很多方面的困惑和不安。
3、心理健康教育是實現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基礎,離開了心理健康,其它各方面的教育將失去重要的支持與中介。
學生處於一個走向成熟但又尚未成熟的階段,其心理狀態對其自身,對社會都存在著影響。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狀況和誘惑層出不窮以及各方面的原因,導致了當代學生的心態開始呈現出一種比較亞健康甚至不健康的狀態。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勢在必行
9.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生需要學習什麼東西
引言: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專業是一個比較好的專業。將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掌握牢固是非常有幫助的。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生需要學習什麼東西吧。
因為你接下來的生活是讀研生活這個時候更要學習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識,在你本科專業所了解不到的,從而達到一個能力和學歷上的提升。所以這個時候在子研究生以及在學研究中都要學習一些評估水平和一些教學水平,能夠幫助學生獨立地從事這方面的工作,而且這次的課程有心理師幼教初等和中等學校心理教師與研究人員。而且學生畢業之後發展的方向可以從這些方向選擇。
10. 通過本學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你的收貨和進步是什麼
綜述:通過本學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收獲及進步如下:
首先,通過上心理課,學會了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正確利用自己的時間。使我的生物鍾更加合理優化,使我把以前錯誤地運用時間的方式得以改正,使我現在的學習更加有計劃。
其次,通過上心理課,學到一些與人交往的方法,學會換位思考,要用一個寬容的心去待人,這樣我們才能處理好與親人朋友的關系,使我的身邊少許多爭吵,多許多的愛與溫暖。
再次,通過上心理課,不僅增長知識,還得到新的感受。我學會很多知識和道理。我知道當彼此遇到誤會,要換位思考,要寬容待人,要理解他人,也要把自己的一些事情坦白的說出來。
心理健康課,是學校為保障學生心理健康,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課程教育。
功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
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於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2、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於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3、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於提高學生適應能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心理健康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