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狀況 > 健康農牧交流圈在哪裡

健康農牧交流圈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7-22 13:53:10

Ⅰ 想找點有關農業的資料,各個方面都可以

編輯詞條農業 目錄 農業 農業生產的特點 生產結構和產量變化 相關術語 農業污染 農業生產活動 農業的分類 農業的英文及解釋 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 「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艱難的研究歷程 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 「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艱難的研究歷程 編輯本段農 業 農業為通過培育動植物生產食品及工業原料的產業。農業屬於第一產業,研究農業的科學是農學。 農業的勞動對象是有生命的動植物,獲得的產品是動植物本身.我們把利用動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長發育規律,通過人工培育來獲得產品的各部門,統稱為農業.農業是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品。 農業是人們利用動植物體的生活機能,把自然界的物質和能轉化為人類需要的產品的生產部門。現階段的農業分為植物栽培和動物飼養兩大類。土地是農業中不可替代的在基本生產資料,勞動對象主要是有生命的動植物,生產時間與勞動時間不一致,受自然條件影響大,有明顯的區域性和季節性。農業是人類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產的首要條件。它為國民經濟其他部門提供糧食、副食品、工業原料、資金和出口物資。農村又是工業品的最大市場和勞動力的來源。 以有生命的動植物為主要勞動對象,以土地為基本生產資料,依靠生物的生長發育來取得動植物產品的社會生產部門。由於各國的國情不同,農業包括的范圍也不同。狹義的農業僅指種植業或農作物栽培業;廣義的農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副業和漁業。有的經濟發達國家,還包括為農業提供生產資料的前部門和農產品加工、儲藏、運輸、銷售等後部門。現階段,中國農業包括農業(農作物栽培,包括大田作物和園藝作物的生產)、林業(林木的培育和採伐)、牧業(畜禽飼養)、副業(採集野生植物、捕獵野獸以及農民家庭手工業生產)、漁業(水生動植物的採集、捕撈和養殖)。 根據生產力的性質和狀況,農業可分為原始農業、古代農業、近代農業和現代農業。近代農業指手工工具和畜力農具向機械化農具轉變、由勞動者直接經驗向近代科學技術轉變、由自給自足的生產向商品化生產轉變的農業。現代農業指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現代生產管理方法的社會化農業。農業的根本特點是經濟再生產與自然再生產交織在一起,受生物的生長繁育規律和自然條件的制約,具有強烈的季節性和地域性;生產時間與勞動時間不一致;生產周期長,資金周轉慢;產品大多具有鮮活性,不便運輸和儲藏,單位產品的價值較低。中國幅員遼闊,從南到北跨熱帶、亞熱帶、溫帶和寒溫帶,農作物類型和作物栽培制度都不相同,從一年三季、一年二季到一年一季,區域間差異十分顯著。按地理、氣候條件和栽培制度的不同,可分為熱帶農業、亞熱帶農業、溫帶農業和寒溫帶農業;從東南沿海到西北高原,隨著自然條件和資源類型的變化,又可分為農區農業、半農半牧區農業和牧區農業。農業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資料的來源,是社會分工和國民經濟其他部門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的前提和進一步發展的基礎,也是一切非生產部門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國民經濟其他部門發展的規模和速度,都要受到農業生產力發展水平和農業勞動生產率高低的制約。 編輯本段農業生產的特點 (1)季節性和周期性 (2)地域性 編輯本段生產結構和產量變化 中國農業的生產結構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和副業;但數千年來一直以種植業為主。由於人口多,耕地面積相對較少,糧食生產尤佔主要地位。在傳統觀念中,種植五穀,幾乎就是農業生產的同義語。種植業 即狹義農業。50年代以後,林業、畜牧業、漁業和副業等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增長,但它們在農業總產值構成中的比重,總的變化不大。並確定了「決不放鬆糧食生產,1979年以後由於農村進行經濟體制改革,1979年以後由於農村進行經濟體制改革,並確定了「決不放鬆糧食生產,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的方針,農村經濟從較為單一的經營向多種經營的商品經濟轉化林業、畜牧業、漁業和副業等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增長,情況才開始出現引人注目的變化。 種植業 即狹義農業。包括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飼料作物和綠肥等的生產。種植五穀,其具體項目,通常用「十二個字」即糧、棉、油、麻、絲(桑)、茶、糖、菜、煙、果、葯、雜來代表。糧食生產尤佔主要地位。種植業在農業總產值中所佔的比重,50年代為80%以上;60年代為75%以上;70年代前期為75%左右,由於人口多,後期為66%左右;80年代中期已降到60%上下。 在農作物播種總面積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所佔的比重,1986年農村用電量為586.7億千瓦小時。從50~70年代始終高達80%左右,其中有9年超過85%;1979年以後適當調整了作物布局。與此相應,糧食作物的播種面積由1978年的18億畝減少到1986年的16.6億畝,比重下降到76.9%。但由於畝產量增加,總產量反由30475萬噸增至 39151.2萬噸。1986年糧食總產量的大致構成為:稻穀44%拖拉機的擁有量還微不足道; 1986年已有大中型拖拉機86.65萬台,小麥23%,50年代初期,玉米18%,薯類6.5%,其他8.5%。 經濟作物播種面積,在農作物的總播種面積中一直偏小,冷凍精液和人工授精繁殖體系也已形成。但總的趨勢是上升的,從50年代至1978年大體為8~9%;進入80年代後,並通過純種繁殖和雜交,連續上升至14%左右。從經濟作物的不同種類看,1952~1986年間棉花的播種面積在農作物播種總面積中的比重由3.9%減少到3.0%左右, 在家畜育種方面,產量則由130.35萬噸增加到354萬噸,30餘年中雖有起伏或停滯,但總的說還是增長較快的。油料包括花生、油菜子和芝麻等的產量起伏很大。對提高產量、改進品質、增加抵抗病蟲害的能力等都起了重要作用。1952年的播種面積占農作物播種總面積的4%,產量為419.3萬噸;此後有升有降。1978年以後又發展很快。1986年的播種面積占農作物播種總面積的7.9%;產量1473.8萬噸,1949~1979年間,約為1952年的3.5倍。是農業增產的又一重要原因。 其他經濟作物的發展情況,以1986年的產量與1952年比較,其增長幅度約為:烤煙6倍,中國研製的豬瘟、牛痘、羊痘等疫苗,糖料(甘蔗、甜菜)7倍,氣腫疽、牛肺疫、羊痘等傳染病和一些寄生蟲病也得到有效控制。茶葉6倍,黃紅麻5倍,水果18倍。 林業40年代末期,林業產值在全國農業總產值中僅佔0.7%的微小比重。50年代以後,林業建設有了發展。1986年林業的產值比重增加到 5%。但林業生產起伏較大,總的發展速度不快。植物病蟲害防治也取得重大成就。30餘年來,全國累計造林面積18多億畝,居世界中等水平。因撫育管理跟不上,每畝耕地平均施用量13千克,實際保存面積不足三分之一;加以採伐多於更新,1985年的森林面積僅為17.3億畝,1986年化肥用量(折純量)1930.6萬噸,每人平均1.7畝,按有效成分計算,森林覆蓋率為12%,且分布很不平衡,但在繼續廣泛施用人畜糞和綠肥等有機肥料的同時,多集中在東北、西南和浙江、福建等地區。為了改變林業生產與國家和人民需要嚴重不適應的狀況,為中國農業生產的穩定發展創造了條件。1978年以來已採取措施加強林業建設,提高了抗禦水旱災害的能力,從而使撫育管理不斷改進,農田基本建設的巨大成就,造林面積和木材產量有所增加,用材林、經濟林和防護林的構成也日趨合理。 畜牧業 在農業總產值構成中,畜牧業產值在50~60年代初期所佔比重總的呈下降趨勢。以後逐漸回升。1952年的畜牧業比重為11.5%,1986年增至21.8%。其佔耕地面積的比重約為44.5%,種植業和畜牧業之間的產值比例,則因種植業所佔的比重逐步減少,二者的差距有所縮小。大體上50年代初為7:1,80年代中期為3:1。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 家畜頭數有較大幅度的增加。1986年末的存欄數大牲畜(包括牛、馬、驢、騾、駱駝)為 11896.1萬頭(其中役畜約佔58%),30餘年來,豬為33719.1萬頭,又使農業技術改造工作走上了健康發展的軌道。羊為16622.9萬頭,二靠科學」的方針,分別比1952年增加了55.6%、2.75倍和1.69倍。中共中央確定發展農業「一靠政策,其中豬的數量增加最快。在全世界豬的存欄總數中,以後這一進程因工作的失誤發生曲折。中國約佔40%。大牲畜則因部分役畜為農業機械所取代,比重有所降低。中國於50年代中期提出農業技術改造任務。此外,家兔和野生動物的飼養利用,大牲畜(年底頭數)從2439萬頭增至4749萬頭。近年來也有較大發展。但和社會需求相比,以1985年與1952年相比,畜牧業的發展不快,特別是出欄率較低。1986年肉豬的出欄率為77.6%,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羊為31.5%,農牧業生產總的處於相當低的水平。牛僅6.1%。但由於落後的生產關系的束縛,其原因在於飼養方法落後和飼料工業不發達。牛羊則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草原建設不相適應。他們的某些獨特的傳統生產技藝,因此中國肉類產量雖由50年代的 300多萬噸增加到1986年的2112萬噸,牛奶產量由1978年的88萬噸增加到1986年的289.9萬噸,但按人平均佔有量低於一般經濟發達的國家。由於肉類產量中豬肉佔90%以上,而豬的飼養又集中在農區,因而95%的肉類產自農區,無論農區或牧區畜牧業都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除家畜、家禽飼養業以外,以桑蠶和蜜蜂等昆蟲為對象的動物生產也有很大發展。特別是養蠶業,但所擁有的草原和森林資源分別約佔全國的90%和40%,不僅歷史上一貫佔有重要地位,至今仍有較高的經濟價值。1986年蠶繭產量36.9萬噸(其中桑蠶繭產量為33.6萬噸),中國國營農場的經營體制已逐步地進行了改革國營農場。比1952年增加近2倍。 水產業 即漁業。1952年的產值僅占農業總產值的0.3%,1985年為398元,1986年的比重已增至4.1%,而1953~1978年間僅為3.2%;每一農民的年平均純收入1978年為134元,30餘年有了較大的發展。水產品總產量1952年為166.6萬噸,按可比價格計算,1986年增至823.6萬噸,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生產的迅速增長。提高了近4倍。從水產品的產量構成看,農業中集體經營與承包農戶分散經營相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逐步形成,1986年,海水產品約佔57.7%,淡水產品約佔42.3%。海水產品中絕大部分來自捕撈,主要是近海捕撈,海水養殖和遠洋捕撈尚未得到應有的發展。近年來淡水產品的養殖業則有一定發展。 副業 中國農業中的副業,在不同時期有不同性質和內容(見農村副業)。60年代以前的副業,是指農民利用業余時間或家庭中的輔助勞力所從事的生產活動,包括採集、漁獵以及家庭手工業如編織、刺綉等,大多屬於自給、半自給性質。又於1956年基本完成了農業合作化,其在農業總產值中所佔的比重約為 4%強。至於後來由人民公社和生產大隊舉辦的企業,首先以3年時間完成了土地改革。它們雖在一個時期仍被當作副業,實質上已是相對獨立於農業之外的工業、交通運輸業和建築業等,突破了副業的范圍;到80年代,又進一步演變成為鄉鎮企業。 編輯本段相關術語 農學家、農學、農業科學 農村、農民 聯合國糧農組織 農業稅、農業補貼 農業機械、農具 農業生產 農業合作社、農工商聯合體 農場、屯墾 農業標准化、農業產業化 高效農業、綠色農業、生態農業、外向型農業、訂單農業 糧食、飼料、水果、農產品、水產品、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 轉基因 農葯、生物農葯 肥料、化肥、有機肥 農作物、經濟作物 蔬菜、花卉、種子、植物、植被 病蟲害、植物保護 畜牧業、林業 生產資料 自給自足、小農經濟 三農:農業、農民、農村 農業現代化的前提是規模化和集約化。 灌溉農業指相對缺水的地方引水灌溉,像黃土高原之類。綠洲農業是沙漠中的農業,水源一般是地下水,像塔里木盆地邊上,河谷農業比如湟水谷底的就叫河谷農業。 編輯本段農業污染 農業所用的葯物和化肥雖然對農作物有一定的好處,但是它一旦流入河流就會造成不好的後果,這就是農業污染。 編輯本段農業生產活動 特點 (一)地域性 (二)季節性 (三)周期性 編輯本段農業的分類 (一)按生產對象分類 通常分為:種植業、畜牧業、林業、漁業、副業。 (二)按投入多少分類 投入少:粗放農業 投入多:密集農業 (三)按產品用途分類 自給農業(發展中國家) 商品農業(發達國家) 編輯本段農業的英文及解釋 agriculture: Agriculture is the process of procing food, feed, fiber and other desired procts by the cultivation of certain plants and the raising of domesticated animals (livestock). The practice of agriculture is also known as "farming", while scientists, inventors and others devoted to improving farming methods and implements are also said to be engaged in agriculture. 編輯本段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一個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的名字,他發起的「第二次綠色革命」,給整個人類帶來了福音。 現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從60年代開始致力於雜交水稻的研究,經過12年的努力,成功培育出了「三系雜交稻」。1976至1987年間,他培育的雜交水稻種植面積累計達到11億畝,增產稻穀1000億公斤。1979年,雜交水稻作為我國第一個農業技術專利轉讓美國。以後,他又研製出一批比現有三系雜交水稻增產5%—10%的兩系品種間雜交組合。 如今,我國大江南北的農田普遍種上了袁隆平研製的雜交水稻。雜交水稻的大面積推廣應用,為我國糧食增產發揮了重要作用。 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引起了世界的關注,許多國家的專家到中國來取經,印度、越南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還引種了雜交水稻。袁隆平的努力,也為解決世界糧食短缺問題作出了貢獻。 為此,我國政府授予袁隆平「全國先進科技工作者」、「全國勞動模範」和「全國先進工作者」等光榮稱號。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授予他金質獎章和「傑出的發明家」榮譽稱號。國際同行稱他為「雜交水稻之父」。 編輯本段「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艱難的研究歷程 1960年袁隆平從一些學報上獲悉雜交高粱、雜交玉米、無籽西瓜等,都已廣泛應用於國內外生產中。這使袁隆平認識到:遺傳學家孟德爾、摩爾根及其追隨者們提出的基因分離、自由組合和連鎖互換等規律對作物育種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於是,袁隆平跳出了無性雜交學說圈,開始進行水稻的有性雜交試驗。 1960年7月,他在早稻常規品種試驗田裡,發現了一株與眾不同的水稻植株。第二年春天,他把這株變異株的種子播到試驗田裡,結果證明了上年發現的那個「鶴立雞群」的稻株,是地地道道的「天然雜交稻」。他想:既然自然界客觀存在著「天然雜交稻」,只要我們能探索其中的規律與奧秘,就一定可以按照我們的要求,培育出人工雜交稻來,從而利用其雜交優勢,提高水稻的產量。這樣,袁隆平從實踐及推理中突破了水稻為自花傳粉植物而無雜種優勢的傳統觀念的束縛。於是,袁隆平立即把精力轉到培育人工雜交水稻這一嶄新課題上來。 在1964年到1965年兩年的水稻開花季節里,他和助手們每天頭頂烈日,腳踩爛泥,低頭彎腰,終於在稻田裡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經過兩個春秋的觀察試驗,對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較豐富的認識,他根據所積累的科學數據,撰寫成了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發表在《科學通報》上。這是國內第一次論述水稻雄性不育性的論文,不僅詳盡敘述水稻雄性不育株的特點,並就當時發現的材料區分為無花粉、花粉敗育和部分雄性不育三種類型。從1964年發現「天然雄性不育株」算起,袁隆平和助手們整整花了6年時間,先後用1000多個品種,做了3000多個雜交組合,仍然沒有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達到100%的不育系來。袁隆平總結了6年來的經驗教訓,並根據自己觀察到的不育現象,認識到必須跳出栽培稻的小圈子,重新選用親本材料,提出利用「遠緣的野生稻與栽培稻雜交」的新設想。在這一思想指導下,袁隆平帶領助手李必湖於1970年11月23日在海南島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發現一株雄花敗育株,並用廣場矮、京引66等品種測交,發現其對野敗不育株有保持能力,這就為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隨後的「三系」配套打開了突破口,給雜交稻研究帶來了新的轉機。 是將「野敗」這一珍貴材料封閉起來,自己關起門來研究,還是發動更多的科技人員協作攻關呢?在這個重大的原則問題上,袁隆平毫不含糊、毫無保留地及時向全國育種專家和技術人員通報了他們的最新發現,並慷慨地把歷盡艱辛才發現的「野敗」奉獻出來,分送給有關單位進行研究,協作攻克「三系」配套關。 1972年,農業部把雜交稻列為全國重點科研項目,組成了全國范圍的攻關協作網。1973年,廣大科技人員在突破「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基礎上,選用1000多個品種進行測交篩選,找到了1000多個具有恢復能力的品種。張先程、袁隆平等率先找到了一批以IR24為代表的優勢強、花粉量大、恢復度在90%以上的「恢復系」。 1973年10月,袁隆平發表了題為《利用野敗選育三系的進展》的論文,正式宣告我國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這是我國水稻育種的一個重大突破。緊接著,他和同事們又相繼攻克了雜種「優勢關」和「制種關」,為水稻雜種優勢利用鋪平了道路。 九十年代後期,美國學者布朗拋出「中國威脅論」,撰文說到下世紀30年代,中國人口將達到16億,到時誰來養活中國,誰來拯救由此引發的全球性糧食短缺和動盪危機?這時,袁隆平向世界宣布:「中國完全能解決自己的吃飯問題,中國還能幫助世界人民解決吃飯問題」。其實,袁隆平早有此慮。早在1986年,就在其論文《雜交水稻的育種戰略》中提出將雜交稻的育種從選育方法上分為三系法、兩系法和一系法三個發展階段,即育種程序朝著由繁至簡且效率越來越高的方向發展;從雜種優勢水平的利用上分為品種間、亞種間和遠緣雜種優勢的利用三個發展階段,即優勢利用朝著越來越強的方向發展。根據這一設想,雜交水稻每進入一個新階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將把水稻產量推向一個更高的水平。1995年8月,袁隆平鄭重宣布:我國歷經9年的兩系法雜交水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進展,可以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正如袁隆平在育種戰略上所設想的,兩系法雜交水稻確實表現出更好的增產效果,普遍比同期的三系雜交稻每公頃增產750-1500公斤,且米質有了較大的提高。至今,在生產示範中,全國已累計種植兩系雜交水稻1800餘萬畝。目前,國家「863」計劃已將培矮系列組合作為兩系法雜交水稻先鋒組合,加大力度在全國推廣。 1998年8月,袁隆平又向新的制高點發起沖擊。他向朱總理提出選育超級雜交水稻的研究課題。朱總理聞訊後非常高興,當即劃撥1000萬元予以支持。袁隆平為此深受鼓舞。在海南三亞農場基地,袁隆平率領著一支由全國十多個省、區成員單位參加的協作攻關大軍,日夜奮戰,攻克了兩系法雜交水稻難關。經過近一年的艱苦努力,超級雜交稻在小面積試種獲得成功,畝產達到800公斤,並在西南農業大學等地引種成功。目前,超級雜交稻正走向大面積試種推廣中。 參考文獻: http://ke..com/view/16684.html?wtp=tt

麻煩採納,謝謝!

Ⅱ 江西聯和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江西聯和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化從事飼料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咨詢為一體的高科技企業集團。公司自2009年在南昌成立以來,立足自主創新,大力拓展市場,加快企業發展,在江西南昌、撫州、新干、泰和、贛州、雲南昆明、貴州貴陽等地均建立了自己的飼料公司,共擁有員工1500多人。公司技術力量雄厚,擁有多名從事飼料研發的博士、碩士學歷科研人員,具有獨創性的飼料配方,生產工藝和生產技術先進,目前,聯和農牧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在江西省部分市場佔有率達到第一。2010年10月,聯和農牧被評為江西省「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 公司秉承「善、干、學、和」的文化理念,推行「科技領先、微利經營、密集開發、價值營銷」的經營策略,依託產業鏈一體化經營優勢,堅持專業化、產業化運作,為健康而努力,創造最優性價比的產品和服務。 公司堅持以聯合創造作為企業發展方式,和諧發展做為相處心態,服務養殖做為發展之根本,共創未來做為不懈之追求;堅持營造和諧的氛圍和環境,構建協作框架,形成自動自發的工作習慣,打造一支超越自我、永爭一流的聯和團隊。 公司以服務「三農」為已任,科技領先為目標,立足並完全融入畜牧行業,牢牢紮根終端市場,堅持與團隊、與用戶、與員工、與同行共同發展實現用戶受益,合作雙贏,員工進步,企業發展。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昌南工業園市場東路001號(青雲譜行政服務中心旁).
撫州聯和飼料有限公司
撫州聯和飼料有限公司是由江西聯和農牧發展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一家專業從事飼料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咨詢為一體的高科技企業。公司坐落於撫州市撫北工業園區,交通便利,目前擁有員工150多人。公司技術力量雄厚,擁有飼料研發的專業隊伍,具有獨創性的飼料配方,生產工藝和生產技術先進。 公司秉承聯和農牧「善、干、學、和」的文化理念,推行聯和農牧「科技領先、微利經營、密集開發、價值營銷」的經營策略,依託產業鏈一體化經營優勢,堅持專業化、產業化運作,堅持「聯合創造、和諧發展,服務養殖、共創未來」的發展理念,致力於為人類健康而努力,創造最優性價比的產品和服務。 公司以服務「三農」為已任,科技領先為目標,立足並完全融入畜牧行業,牢牢紮根終端市場,堅持與自己、與用戶、與員工、與同行、與社會共同發展實現用戶受益,合作雙贏,員工進步,企業發展!
法定代表人:陶煦
成立日期:2009-09-27
注冊資本:200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江西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60124693744351Y
經營狀態:存續(在營、開業、在冊)
所屬行業:批發和零售業
公司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人員規模: 1000-4999人
企業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張公鎮工業園
經營范圍:飼料的技術研究、技術推廣交流;畜禽科技研究、技術推廣、交流;企業管理咨詢、服務;實業投資(金融、證券、保險、期貨除外)(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Ⅲ 肉牛養殖技術

肉用牛飼養管理

1、 營養需要

肉用牛日糧干物質應占體重2.0%-2.5% ,每頭每El需蛋白質0.4千克,可消化熱能60-122兆焦,鈣11-28克,磷11-28克。體重500千克的母牛,全年供給乾草1噸、秸稈1噸、青貯1噸、混合精料500千克、鹽20千克、骨粉20千克,日平均乾草3千克、秸稈3千克、豆殼粉1千克、苜蓿乾草1千克、青貯4千克、混合精料1.6千克,食鹽和骨粉各0.05千克。

2、飼養管理

肉用牛的飼料以青、粗為主,夏季放牧,放牧期一般為5-l0月份,舍飼期從11月份到次年4月份。放牧期每天保證8-10小時的采草時間,放牧人員要跟群放牧,注意觀察牛的吃草、發情、精神狀況。主要補喂礦物質、食鹽,適當補少量精料。放牧期每日補喂精料1千克,舍飼期每日2千克。

3、供給多樣草料,力爭營養全面,並做好飼草的加工調制任何一種牧草都不會有完全的營養成分,舍飼牛應盡量供給多樣草料。養牛較好的牧草有黑麥草、橡草、蘇丹草等。

秸稈可利用玉米秸、稻草、豆秸、花生秧、紅薯滕等。精料類有玉米、豆餅(粕)、麩皮、紅薯等。為保證飼料的常年均衡供應,春夏可種橡草、冬天可利用耕地種植黑麥草或其他草種等,分茬收割,鮮草飼喂。

種植青貯玉米可在乳熟期,蠟熟期採收製作全株青貯飼料;在秋收後可利用玉米秸、地瓜秧等製作青黃貯飼料。其它的秸稈和稻草、紅薯滕、花生秧、豆秸等應全部妥善貯存起來以備冬春利用;要把所產的牧草盡量全部採收、晾曬後貯存。飼草、秸稈等飼喂利用必須經加工調制,先切短(0.5 cm長)或粉碎,然後可採取如下方法:

一是鹽化後與精料混合飼喂;

二是利用秸稈飼料微生物制劑發酵後飼喂;

三是加尿素氨化處理後飼喂;

四是青黃貯後飼喂,此法比較適合秋季剛收割的玉米秸。紅薯、蘿卜等塊莖飼料是母牛、犢牛冬季補飼的較好飼料,可以室內堆藏或窖藏,喂前應洗凈泥土,切碎後單獨補飼或與精料拌勻後飼喂,切勿整塊飼喂,以免造成食道阻塞。

精料類的糧食,豆餅等主要通過粉碎後作補飼用,喂量不要過多,否則易得病。補喂精料根據畜體大小、懷孕、哺乳、育肥等情況確定。母牛懷孕的後2個月應補喂精料,每天l—2kg精料,骨粉50g,食鹽30g。哺乳母牛產後頭2個月,每天應補給l—2kg精料,骨粉60g,食鹽40g。

空懷母牛如果膘情差,粗飼料質量不好或飼料單一的也應當適當補喂精料,每天半公斤左右,以利於盡快發情受配懷孕。舍飼養牛應補給礦物質及微量元素添加劑,可以利用營養舔磚,其中含有鹽及鈣、磷、碘、硒等多種微量元素。利用舔磚可放在飼槽中或固定在柱子上,讓牛自由舔食,保證充足飲水。舔磚要防止雨淋而造成溶解。

4、要注意牛疫病防治牛的疾病預防除按當地規定的免疫程序進行防疫注射外,每年應驅蟲2次,可用伊維菌素制劑注射,對防治體內外寄生蟲效果較好。

(3)健康農牧交流圈在哪裡擴展閱讀:

中原肉牛區

該區域包括4個省的51個縣,其中山東14個縣、河南27個縣、河北6個縣和安徽4個縣。該區域有天然草場面積1320萬畝,其中可利用草場面積1240萬畝左右。目標定位與主攻方向。

中原肉牛區目標定位為建成為「京津冀」、「長三角」和「環渤海」經濟圈提供優質牛肉的最大生產基地。

東北肉牛區

包括5個省(區)的60個縣,其中吉林16個縣、黑龍江17個縣、遼寧15個縣、內蒙古7個縣(旗)和河北北部5個縣。目標定位與主攻方向。本區域目標定位為滿足北方地區居民牛肉消費需求,提供部分供港活牛,並開拓日本、韓國和俄羅斯等周邊國家市場。

牧區要重點發展現代集約型草地畜牧業,通過調整畜群結構,加快品種改良,改變養殖方式,積極推廣舍飼半舍飼養殖,為農區和農牧交錯帶提供架子牛。農區要全面推廣秸稈青貯技術、規模化標准化育肥技術等,努力提高育肥效率和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

Ⅳ 西南高原農牧文化圈包括哪些區域

有青藏高原,雲貴高原。

Ⅳ QQ空間的開心農場

QQ空間《開心農場》是以農場為背景的模擬經營類游戲。游戲中,QQ校友玩家扮演一個農場的經營者,完成從購買種子到耕種、澆水、施肥、噴農葯、收獲果實再到出售給市場的整個過程。游戲趣味性的模擬了作物的成長過程,所以玩家在經營農場的同時,也可以感受「作物養成」帶來的樂趣。游戲中,玩家可以對自己的作物實施的大部分動作,都同樣可以對好友的作物實施,所以在游戲中,玩家既可以成為一名樂善好施的「大好人」,也可以成為一名專搞破壞掠奪的「大惡人」。
[編輯本段]成長與收獲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城裡的孩子趨於「退化」狀態:不會做家務,不會待人接物,不會自己獨處處理問題,有的幾乎是到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懶惰程度。
最近QQ校友推出一款益智游戲開心農場,這款游戲簡單易懂,老少適宜,玩過的朋友都愛不釋手,這款游戲最大的優點就是在娛樂的同時教會我們怎樣種菜,體會農民伯伯種菜的辛苦,體會種菜收獲的樂趣。
看似簡單的游戲,要想玩好還得付出努力才行,開通游戲時會有新手任務做指導,它會教會你怎樣播種、施肥、除草、殺蟲、澆水、採摘、偷竊。
記得第一次玩這個游戲的時候那是相當累,從播種蘿卜後就開始一邊聽音樂一邊看作物的變化,長草了就除草,旱了就澆水,生蟲了就殺蟲,經過自己的細心呵護和漫長的等待,十個小時後蘿卜終於成熟了,看著收獲的勞動成果,心裡甜甜的,那種喜悅是其他游戲所沒有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體會到了付出與回報是成正比的。
第二天還想繼續照顧作物,結果朋友來找我玩,有心不去又怕得罪朋友,玩了一天,晚上一回到家就打開電腦,心想農場指不定荒成啥樣!登陸了農場意外的是我的地里連個荒草的影都見不到,也沒有乾旱和蟲害,覺得好奇怪,仔細看了下,看到農場上面有個消息,打開一看才明白,是好友來幫忙才使得作物健康成長,來而不往非禮也,既然你們來幫我,我也要去幫你們,做好事也有獎勵,每幫朋友除一個草、殺一個蟲、澆一塊旱地都會得2點的經驗和1金幣,互相幫助還可以拉近朋友間的距離增進感情真是又合理又有趣。
偷竊也非常有意思,朋友作物快成熟時就去他農場等,偷竊比的就是速度,先下手為強,晚了可沒你的份了,偷不到也不要緊,這次偷不到還有下次,下次下手快點准能偷到,如果不幸被看門狗盯上那可就賠了夫人又折兵,什麼好處都撈不著反而掉金,也別顧著光偷別人的,自己的也得看住才行。
經過幾天的摸索,明月發現開心農場有兩種玩法,一種是要想掙錢多就種同等級的作物,缺點就是升級慢,第二種就是要想經驗多升級快,那就一天種2種作物,白天種蘿卜,晚上種玉米,2種作物成熟的時間正好是24小時,缺點是麻煩,得掌握好時間,朋友們也可以試試看,如果有更好的方法大家可以交流一下。
開心農場是一個體驗收獲與成長的樂園,在農場里我們可以學到種莊稼的知識,體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樂趣,還可以增進朋友之間的感情,互相幫助以誠相待,這么好的游戲朋友們還等什麼,一起來加入開心農場吧!加入屬於自己的樂園。
[編輯本段]如何開通QQ空間開心農場
QQ空間《開心農場》是以農場為背景的模擬經營類游戲。游戲中,QQ校友玩家扮演一個農場的經營者,完成從購買種子到耕種、澆水、施肥、噴農葯、收獲果實再到出售給市場的整個過程。游戲趣味性的模擬了作物的成長過程,所以玩家在經營農場的同時,也可以感受「作物養成」帶來的樂趣。游戲中,玩家可以對自己的作物實施的大部分動作,都同樣可以對好友的作物實施,所以在游戲中,玩家既可以成為一名樂善好施的「大好人」,也可以成為一名專搞破壞掠奪的「大惡人」。
QQ校友《開心農場》正在內測,好多校友不知道怎麼開通。大家直接用下面的地址,進入後登陸QQ校友,會直接開通QQ空間開心農場。
[編輯本段]QQ開心農場不算作弊的小技巧
1. 偷
這要看你的人脈關系了,如果你在農場里的好友多,那麼你可偷的資源就多。每個好友都不要放過,這樣你的金幣就嘩嘩的入袋了。
如何繞過對方的狗狗來偷果實,就是等狗的頭轉向另外一邊時,狗看不見你時,偷果實時就不會被他抓住。
2.買
有錢了,當然要更新住所,拓展田地了,花錢買好的道具,將會獲得系統贈送的經驗。
3.幫
幫好友除草、殺蟲、澆水,你一樣會獲得不菲的經驗,做好事么,心情也愉快
4.刷
注冊一個馬甲,加為自己的好友,前提是先不要養狗,雙方互相給對方種草,扔蟲子,然後各自進行殺蟲除草操作。只要你時間足夠用,那麼很快級別就上來了。
5.勤
勤勞是致富的先決條件,如果你不想付出就想收獲,那我也沒話可說了
[編輯本段]QQ開心農場怎麼升級最快
那麼怎樣讓自己的開心農場升級更快呢?今天也來告訴大家吧!
開心朋友們,你們是不是還在羨慕別人的開心農場升級速度,是不是還在羨慕別人每天不要怎麼在線而自己每天無時無刻都在線但是還沒有別人的開心農場升級快呢?那麼看了下面的文章,相信大家都會知道原因的,都會深有感悟的!
首先,向大家灌輸一個思想:開心農場,有田才是硬道理。所以想存錢的朋友們可以不用看下去勒。
那麼看到這兒的朋友,首先祝賀你有成為大富農的機會了,下面就得看你的勤奮了。
眾所周知,開心農場的發展必須要達到一個平衡,那就是經驗和金幣的平衡。但是怎麼樣才能真正的達到平衡呢?這就是我下面索要講的了。
網上的開心農場快速升級方法有很多,什麼種茄子啦、種南瓜啦。但是朋友有算過沒有你們種茄子一天所能拿的經驗是多少呢?我給大家算算,茄子是30小時一成熟,用上化肥那最少也得24小時,也就是說如果你有6塊地那麼你最多一天就是240的經驗,加上大家都知道的除草的280經驗,加起來就是520經驗。按照每升一級都要2000(其實前期不需要這么多經驗)經驗算,要4天才能升級。再加上一些朋友收割不及時,造成收獲較少,時間上的延遲等等。所以一般朋友升一級要5天甚至是6天之多。而且這個也造成了一種很大的資源浪費,因為你的金幣都在你的倉庫無法進行資源的再利用。那麼現在我就教大家一種最快捷,也是最方便的升級方式。
首先大家可以去看看你們開心農場好友里一些等級相對較高的(12級左右)的朋友,看看他們在種什麼,看看他們是怎麼種的。看多了的朋友不難發現,自己的好友里那些升級比較快的都是在種白蘿卜,而且是單一的種植白蘿卜。對,沒錯,就是種植白蘿卜。朋友也許沒有算過白蘿卜的價值,下面我就給大家好好的算算為什麼種植白蘿卜。
下面以6塊地的開心農場作為例子:
首先大家8點都能起床,那麼這個時候你就可以種植第一次白蘿卜了。然後按階段給各個階段都施好化肥就成了,大約下午3.30分左右就可以進行收割了。那麼收割完之後種下第2次白蘿卜。大約晚上10不到就可以再次收割了。這次收割完之後,朋友注意了,我們要種下胡蘿卜了,因為胡蘿卜15小時成熟,當你第2天起床的時候正好可以收割。這樣就形成了1天3次收割的良性循環。那麼現在我來給朋友們算算經驗和收獲吧。首先經驗是6#(25+25)+6#30等於480經驗,再加上每天除草得到的280經驗一共就是760的經驗值。那麼現在來算算收獲:6#600#2+6#800等於12000G,除去化肥的錢大約還能預留10000G。這時候朋友們不要嫌棄金幣少,因為這樣種植會達到一個金幣和經驗平衡的效果,讓你的升級迅速無比。現在朋友不要驚訝,還有更生猛的方法教給大家。沒錯,就是挖種子!也許朋友會問哪兒來的這么多G幣來燒?。。。現在我就告訴大家,只有燒錢才能比別人快。那麼錢從哪兒來呢?那麼開心農場為什麼設置自己可以去好友的農場進行偷竊呢。。。?沒錯,偷竊的錢來挖種子正好,有時還足足有餘。我問過一些朋友他說他們每天8點起床後去進行偷東西,都能偷到近1.5WG,這不是什麼瞎話,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今天已經偷了15000G了。那麼朋友們你們每天拿出10000G來進行挖種子從而換的240的經驗。加上前面種植的經驗一共達到了1000的經驗!想想你以前一天多少的經驗,想想你以前多少天一級。這樣的升級速度,您還不夠嗎?平均2天一級的速度還不是坐火箭嗎?平均每天日進10000G還算是在燒錢嗎?聽到我說了這么多,朋友們你們還沒有熱血沸騰嗎?大家都去多加好友吧。。。。
Ps:每天不能3次收割的朋友,也可以進行2次收割即中間一次的種植省去,這樣升級的速度會靠後一天但是金幣和經驗依舊達到平衡。
經過這幾個月的實踐和經驗,我發現這個升級法是開心農場升級最快的方法,其它的升級方法都不會有這個這么快,或者還有比這個更能讓開心農場升級快的方法而我不知道,希望有經驗的朋友告訴我,大家拿出來分享一下:——)
QQ開心農場幫助
作物的種植
到商店買種子,然後種在已經開墾好的土地里,作物會自動生長; 需及時除草、澆水、殺蟲,否則作物的健康值下降會影響作物的產量;(也可以幫好友除草、澆水、殺蟲,除了獲得經驗以外,還可以獲得金幣獎勵)
作物成熟後,請及時收獲到倉庫中,以免被摘取;收獲果實後,到倉庫里將其賣出可獲得金幣。 摘取
摘取不加經驗值。 一塊地在一次成熟中只能摘取一次。可能摘到1到10個不等的果實(隨機的)。 每塊地每次成熟至多能被摘取產量的40%,當產量的40%被摘取時,就不能再摘了。 經驗與級別
經驗每增加一定數值,等級就會提升一級。 播種每次動作加2點經驗。 鏟除枯萎的作物每次動作加3點經驗。 除草、除蟲、澆水每次動作分別加2點經驗(每天累計前150次給經驗,包括給自己和好友除草、殺蟲、澆水) 。 收獲根據不同作物的生長周期不同,每次收獲所得經驗不同。 每購買一次裝飾品時增加一次經驗。 裝飾
在商店購買裝飾品後,到農場右上方的「裝飾」窗口內點擊相應的裝飾品即可使用。 商店裡的裝飾品和背景都是有一個月的有效期的 。 每購買一次背景或裝飾品會得到相應的經驗值。 土地
每位玩家最初只有六塊土地。 開墾:每開墾一塊地需要花費一定的金幣和相應的等級限制
第一塊地 1W(等級需要5級)
第二塊地 2W(等級需要7級)
第三塊地 3W(等級需要9級)
第四塊地 5W(等級需要11級)
第五塊地 7W(等級需要13級)
第六塊地9W(需要等級15級)
第七塊地12W(等級需要17級)
第八塊地15W(等級需要19級)
第九塊地 18W(等級需要21級)
第十塊地 23W(等級需要23級)
第十一塊地30W(等級需要25級)
第十二塊地 50W(等級需要27級) 狗
狗必須吃狗糧才可以在一定幾率下抓住摘取果實的好友。 狗可以顯示在農場也可以隱藏起來 。 隱藏的狗不會抓壞人,只有把狗顯示在農場,狗才可能抓住壞人。 特別說明:隱藏的狗也要消耗狗糧! 常見問題 多季作物的含義。
是指該作物種植一次後可以多次收獲 。
「產xx剩xx」是什麼意思?
「產xx剩xx」表示該作物成熟了,產xx是指該作物產出的數量,剩xx是指該作物被摘過後,剩下的數量。
為什麼好友的作物已經成熟了可是我不能摘?
每個作物成熟後,不僅每人只能摘一次,而且該作物至多能被摘取產出量的40% 。
如何給好友留言「和」查看各種消息?
在游戲的左側有一個消息框,左鍵點擊它進入。
農作物健康程度降低會有什麼影響?
農作物健康程度降低,作物不會死亡,但是成熟以後會減產。
解決方法:多增加開心農場好友,大家會幫你除草除蟲澆水。因為除草除蟲澆水都會獲得「+2經驗」和獲得「1金幣」系統金錢獎賞。
如何查看好友資料?
只需要大家點擊右側的好友列表,進入好友的農場以後,點擊左側的好友頭像,會出現一個好友資料的界面,裡面有好友的姓名,個人主頁地址,等級,經驗,現金,以及各種農作物收獲+摘取總值。
系統獎勵的東西找不到怎麼辦?
系統獎勵的種子、化肥等都是在農場下方的袋子圖標內的,如果點擊後裡面並沒有找到相應的東西,那麼請刷新你的頁面,你會發現它的 。
可多次收獲的作物在作物首次成熟之後我需要做什麼動作嗎?
在作物首次成熟之後,我們只要收獲了即可,什麼都不必做,但是當然最基本的灑水除草除蟲的動作還是要的,隨後和其首次成熟一樣。
為什麼我的好友開通《開心農場》後在農場的好友列表裡面看不到TA 呢?
在我們開心農場的好友列表右上邊,有一個刷新按鈕,你點擊這個按鈕就可以看到當前所有開通了開心農場的好友啦~
ps:如果長時間顯示不出來。請在開心農場界面中點擊滑鼠右鍵,在彈出菜里選擇「設置」,到「本地存儲」中增大存儲大小,一般1M就可以。
為什麼它總是在說不用澆水啊?
正常狀態下的土地是不需要澆水的,只有土地乾燥了也就是土地變顏色時才需要澆水的。
我的土地怎麼有兩塊變顏色了?
這個時候就說明你的土地已經乾燥了需要澆水嘍,點擊下面一行工具欄中的噴壺工具,對著變乾燥的土地灑水就好了,如不澆水你的作物的健康值會逐漸下降的,那樣成熟可就慢了哦。
我的土地長草長蟲了怎麼辦?
當我們土地上自動生長雜草和害蟲,或是我們的好友來我們的土地搞破壞——種雜草和放害蟲時,此時我們要用除草劑或殺蟲劑分別除草和殺蟲,否則也會嚴重影響我們作物的生長。
怎麼收獲已成熟的果實?
等我們的果實成熟了我們即可點擊手型工具收取果實,會自動存放到我們的倉庫。
怎麼照顧我的好友的作物呢?
在農場右方的好友列表中,點擊你想要照顧的對象,進入TA的頁面後,灑水、殺蟲和除草動作就像在你自己的頁面一樣可以對好友的作物使用,當然你可以獲得你的好友給你的一定數量的感激費的。
怎麼對好友搞破壞啊?
在進入好友頁面後,點擊害蟲工具進行放害蟲,點擊雜草中雜草,或是發現好友的種子成熟後點擊手型工具,去摘取TA的果實。
我的作物在收過幾次果實之後為什麼就變蔫了?
因為每種作物都是不可能無止境的收獲的,不同種類的作物能收獲的次數是不同的,當它能夠收獲的果實次數達到時,作物即會變蔫,此時需要使用鐵鍬來將其除掉,然後即可再次種植作物。如果玩家種植的是兩季或者是兩季以上的作物,收獲第一季之後作物會自動進入第二季。
我買過的背景、房子等裝飾在哪裡呢?
在商店裡買過背景等裝飾後,點擊農場右上方的「裝飾」圖標 ,即會發現你已經擁有的背景等裝飾,只需點擊點擊你想要使用的就可以DIY啦。購買裝飾之後,如果沒有立即出現,建議過段時間登錄游戲刷新。
怎麼才能增加經驗值?
購買裝飾、種植、殺蟲、除草、收獲、鋤地等動作都會增加經驗值。
為什麼我殺蟲、除草、澆水,經驗值不增加?
對於增加經驗值,殺蟲、除草、澆水動作是有限制的,當殺蟲、除草的動作總和超過150次時,經驗值和金幣都不會增加。
好友排行榜是按什麼排名的?
好友排行榜里,是根據每個玩家的等級來排名的。
怎麼才能看到好友的現金數量?
進入好友的農場,點擊好友農場裡面的房子或是好友的頭像,即可看到好友的現金資產、以及每種作物所得的果實歷史數量總和等 。
裝飾怎麼續費以及獲得經驗?
點擊農場左下角的裝飾按鈕,在每個裝飾旁都有個「折」按鈕,點擊後就會出現續費打折的窗口的。重新續費經驗打六折。
出現空白頁面以及不顯示怎麼辦?
查看自己得flash播放器是否是最新。目前版本是10。
下載地址:ADOBE FLASH PLAYER
目前版本是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10.0.22.87
我購買的種子、化肥放在什麼地方?
點擊頁面下方工具欄的包裹,會看見你購買的種子與化肥。
空間開心農場和校友開心農場有什麼區別?
空間開心農場和校友開心農場對於主人是同一份數據,即你種的東西可以在校友收獲也可以在空間收獲。但是在空間和在校友顯示的關系鏈不一樣,即在校友顯示的是你的好友同學,在空間顯示的是你的QQ好友,也就是你在校友順手牽羊後也可以再跑到空間把你的QQ好友遛一圈噢,嘿嘿。
空間的開心農場為什麼總有陌生的人來摘取東西?
因為空間的關系鏈和校友關系鏈不一樣。空間是你的QQ好友,而QQ好友是單向關系鏈,如你是A的QQ好友,但A不一定是你的好友,即所謂的A是你的陌生人。由於A的好友列表裡面有你,所以她可以來你家摘東西。往後我們會提供「黑名單過濾器」,不想讓誰來摘的,可以把她鎖進小黑屋。
什麼是開心農場禮包兌換碼?
開心農場禮包兌換碼是QQ校友在線下活動時發放給用戶的道具兌換憑證,憑此兌換碼用戶可在開心農場內兌換相應的開心農場道具,如想獲得開心農場的禮包兌換碼請隨時關注QQ校友的線下活動。
[編輯本段]QQ開心農場黃鑽玩家升級獎勵
1級 茅草狗窩 木樁柵欄
2級 玉米種子 × 2
3級 普通化肥 × 2
4級 豌豆種子 × 2
5級 高速化肥 × 2
6級 南瓜種子 × 2
7級 草莓種子 × 2
8級 春日風車背景 春意小木屋
9級 西瓜種子 × 2
10級 急速化肥 × 2
11級 香蕉種子 × 2
12級 桃子種子 × 2
13級 橙子種子 × 2
14級 葡萄種子 × 2
15級 石榴種子 × 2

普通玩家可種作物及升級獎勵
1級 兩袋普通化肥
2級 狗窩
3級 柵欄
4級 番茄種子兩個
5級 可以種兩季作物了 兩袋高速化肥
6級 兩個蘋果種子
7級 兩個草莓種子
8級 西瓜種子兩個
9級 兩袋急速化肥
10級兩個香蕉種子
11級 可以種西瓜 兩個桃子種子
12級 可以種香蕉 兩個橙子種子
13級 可以種桃子 一個葡萄種子或者(兩種情況都有可能)
14級 可以種橙子 兩個葡萄種子
15級 可以種葡萄 兩個石榴種子
16級 可以種石榴
17級以上 無獎勵

Ⅵ 養羊的羊圈怎樣建

具體如下:

建舍選址與布局羊圈應建在地勢較高,水源充足,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平坦乾燥,背風向陽的地方建棚,在山區建山羊場,應在牧地山腰選建。地面用水泥抹成斜坡,然後沿長的牆面搭建羊床。土質以砂質壤土為好。

黃土、粘土,農牧民形容為「濕時一團糟,干時一把刀」,因此不宜作為山羊場地。其次山羊場的選擇還要考慮用電方便,交通方便,但要遠離居民點、車站、碼頭、牲畜市場、屠宰場,以減少疾病傳染,保證健康。

山羊的場地布局的主要點:要有利生產,有利山羊健康,因此,生產區、生活區、產品加工區要分開設置;生產用的水塔應設在最高點;青貯塔、飼料倉庫、飼料調制室應該靠近生產區;病羊處理區應遠離生產區。

羊圈是山羊長期生活的地方,它的主要任務是為山羊提供安全的環境條件,所以,一棟理想的羊圈要有防雨淋、防太陽曬、防疾病傳播、防野獸為害等功能。為此應根據山羊的生物學特性和當地自然條件,提出相應的建造要求。

Ⅶ 生態農業與可持續發展農業的相同點和異同點是什麼

一、相關概念及理論分析

1.農業可持續發展。與會代表認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指以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循生態文明理念,協調人口、土地、資源與環境的關系,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用現代科技改造農業,用現代物質技術裝備農業,用現代手段管理農業,通過技術系統、經濟系統、環境系統的相互協調,構建經濟及生態良性循環的農業經濟體系,實現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和可持續發展。農業可持續發展不是一項具體的農業措施,而是一種以可持續發展觀為指導的農業長遠發展戰略。

2.生態農業。生態農業是指運用生態學和系統工程學的原理,把傳統農業精華和現代農業技術結合起來,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的現代化大農業。生態農業是可持續農業的一種發展模式。

3.有機農業。有機農業是指在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的基礎上,不使用人工合成化學物質以及基因工程生物等不利於環境和人體健康的現代農業技術,而依靠傳統的農業生產方法和自然資源,保證農產品和環境不受任何污染的農業。

4.循環農業。循環農業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農業資源的高效循環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為核心,通過培育和完善農業生產循環鏈、實施生態農業等,實現農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確保農業可持續發展。

5.生態畜牧業。生態畜牧業是指以不破壞生態環境、不污染環境、不增加碳排放為代價的環境友好型畜牧業。生態畜牧業按地理區劃劃分,可分為牧區生態畜牧業、城郊生態畜牧業和農區生態畜牧業。西方發達國家的生態畜牧業模式主要有澳新模式、北美模式和歐洲模式。

6.生態農業與有機農業的異同。生態農業與有機農業的不同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外延不同。生態農業要求微觀與宏觀的生態平衡;有機農業雖然要求微觀的農業系統內部保持生態平衡,但沒有全面考慮生態和經濟、社會的相互關系。②對技術的要求不同。生態農業十分注重高產、高效,充分利用太陽能,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及土地生產力實現高效率;有機農業側重於農產品的純天然、無污染,產量與經濟效率不是有機農業的發展目標。③適宜發展的地區不同。生態農業對土壤和環境要求相對較低,適於任何地區;有機農業要求土壤沒有受到化學物質的污染,適於沒有施用過化學物質的環境良好區域。④生產的產品不同。中國對生態農業生產的產品沒有統一的名稱,按照生態農業生產的標准從低到高主要有無公害食品和綠色食品;有機農業生產的產品是有機食品,需滿足國際上對有機食品的嚴格要求和認證審查。⑤生產的目標市場不同。生態農業生產的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主要面向國內的大中城市銷售;有機農業生產的有機食品主要面向國際市場銷售。⑥在中國的管理機構不同。生態農業主要由農業部管理;有機農業主要歸國家環保部管理。生態農業與有機農業的相同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核心理念基本相同。②符合未來農業發展的趨勢。③使用傳統的農業技術和一定的現代農業技術。④具有較強的地域性。⑤經濟效益良好。⑥需要**的大力支持。

二、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和生態農牧業建設的典型模式

1.重點生態功能區以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為基礎的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模式。有代表提出,鑒於青海三江源地區生態功能的重要性、生態環境的脆弱性及生態保護與當地居民生產生活方式的密切相關性,要實現三江源地區農業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結合制約三江源地區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三江源地區當前生態補償應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三江源地區生態保護成本補償,一部分是三江源地區生態保護溢出效益補償。其中,生態保護成本補償可進一步細分為草場管護成本、林地管護成本、減畜成本三部分。溢出效益補償可採用「(全國農牧民人均純收入-三江源地區農牧民人均純收入)×三江源地區農牧民人口×生態保護成效調節系數」的方法來確定。若真正實現三江源地區的可持續發展,還需在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改善畜牧業發展基礎,建立健全農牧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積極發展生態畜牧業,大力開發有機畜產品,提高草地畜牧業的綜合效益。

2.中國南方以沼氣利用為核心的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模式。近年來,中國南方許多省份逐步建立了以沼氣利用為核心的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其中,江西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先後在不同地形地貌的地區,建立了由十大類、31個試驗基地及100多個推廣點構成的基本覆蓋全省的生態農業試驗示範網路體系。江西生態農業在技術路線上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以沼氣池建設為核心,把種植業、林果業、畜牧業、水產業和加工服務業等不同的生態子系統聯系起來,形成一個以沼氣為紐帶的大農業循環體系。在這個大系統中,種植業向畜牧業提供飼料,促進畜牧業發展,畜牧業提供糞便,在沼氣池厭氧條件下,通過微生物發酵作用形成沼氣、沼液和沼渣,沼氣作為農村的生活能源,沼液和沼渣作為農作物的有機肥。由於江西的畜牧業以生豬生產為主,不同農業區域圍繞生豬和沼氣生產,形成了若干典型的生態農業模式。例如,在水果產區形成了豬—沼—果生態農業模式,在鄱陽湖水產區形成了豬—沼—魚模式,在城郊區形成了豬—沼—菜模式,在糧食主產區形成了豬—沼—糧模式等。

3.城市郊區以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為重點的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模式。武漢城市圈和長株潭城市群是中國「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在改革發展中人們逐漸認識到,在人類經濟活動中,農業最能體現人類與自然界的密切關系,農業和農村是國民經濟和社會賴以發展的基石,如果沒有占據絕大部分地域空間和占據絕大多數人口的農業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兩型社會」建設便無從談起。為此,該地區創造性地提出了「兩型農業」發展模式,即在城市郊區,重點發展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農業,推動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其中,資源節約型農業強調對農業資源或農業生產投入物的節約,是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核心,以節地、節水、節肥、節農葯、節種子、節能和農業資源的綜合循環利用為重點的農業生產方式。環境友好型農業是以環境承載力為限度,遵循自然規律和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兩型農業」是遵循「農業資源—綠色農產品—再生資源」反饋流程的循環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其特徵是低資源能源消耗、高經濟效益、低污染排放和低生態破壞。

4.草原地區以生態畜牧業為載體的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模式。在中國,草地是比較獨特的一類農業生態系統,草原牧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與一般農村具有較大差別,走生態畜牧業發展道路基本上是草原地區實現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唯一選擇。青海草原遼闊,畜牧業資源豐富,是中國五大牧區之一。2008年以來,青海牧區按照「以保護草原生態環境為前提、以科學合理利用草地資源為基礎、以推進草畜平衡為核心、以轉變生產經營方式為關鍵、以組建合作經濟組織為切入點、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為目標」的總體思路,積極開展草地生態畜牧業建設試點,初步形成了具有高原特色、青海特點的草原生態畜牧業發展模式。在試點過程中,各試點村從打破單家獨戶的生產經營方式,實現草地、飼草料地、牲畜等畜牧業資源優化組合入手,積極動員群眾,在成立合作社的基礎上,通過草場、耕地、牲畜作價入股,勞動力按技能分工,大力轉變傳統畜牧業生產經營方式,積極發展草地規模經營,使草場利用更加科學,畜群結構更加合理,畜產品商品率顯著提高,不但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而且加強了草地的生態保護、提升了牧業牧區可持續發展的能力。2009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被確定為全國唯一的生態畜牧業國家級示範基地。

5.東部發達地區以現代農業為支撐的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模式。在中國東部發達地區,隨著農村人口的減少、農村土地集約利用水平的提高和農業生產條件的改善,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已成為當地實現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滕頭村位於浙江省奉化市城北,距寧波市區27公里,是典型的江南小村。近年來,滕頭村認真貫徹落實科教興農政策,大力調整農村產業結構,以高效、生態為抓手,努力探索發展多功能、現代農業,初步形成了集創匯、精品、高效、生態和旅遊觀光於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生產格局。滕頭村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的主要措施有:積極發展出口創匯農業;重點發展精品、高效農業;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形成空間上多層次、時間上多序列的立體種養模式;探索發展休閑觀光農業。

三、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和生態農牧業建設中的突出問題

實現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是中國破解「三農」難題的有效途徑,也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與會代表認為,當前中國各地的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和生態農牧業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也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雙重製約,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面臨較大困難。農業生產周期長,受自然條件影響大,加之中國大部分地區農業生產仍處於靠天吃飯的狀態,使得全國農業產出在不同年份相差較大。另外,由於絕大多數農產品需求彈性小,儲存保鮮難,價格波動劇烈,使得增產不增收成為農業生產的常態,中國傳統的小農經濟根本無法適應市場的變化。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雙重疊加,決定了中國以家庭經營為主的農業生產仍是一種典型的弱質產業,既難以充分調動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也很難吸引工商資本進入農業生產領域,以致於農村空心化、農民老齡化、農業兼業化已日益成為中國農業、農村發展中的普遍現象。生態農牧業的直接經濟效益比較低,上述問題在生態農牧業上可能體現得更加充分,從而抑制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

2.農牧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突出。過量施用化肥、農葯以及畜牧業產生大量畜禽糞便導致的農村面源污染,已成為中國最為嚴重的污染問題之一,不僅直接影響中國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全國的可持續發展。據測算,中國每年有超過500萬噸的廢氮流失到農田之外,導致地下水污染,江河湖泊、淺海水域生態系統富營養化;中國每年使有的農葯量達到80萬~100萬噸,是世界上最大的農葯使用國,特別是一些高殘留化學農葯的繼續使用,不僅對環境造成損害,而且導致食品中有害殘留增加,直接威脅人的身體健康。另外,中國農業廢棄物量大,回收利用率低,秸稈大量焚燒、畜禽糞便隨意排放等情況對生態環境造成了較大破壞,制約了中國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

3.前期投入和市場風險大,生態農牧業發展困難重重。雖然從長遠看,發展生態農牧業是實現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但在目前的技術條件、消費水平和市場認可程度下,發展生態農牧業,特別是生產有機農畜產品,仍具有資金投入多、市場風險大、收益偏低的特點。因此,農民、商業銀行、民間資本等都缺乏長期投入的積極性,生態農牧業發展在許多地方都陷入「雷聲大、雨點小」的尷尬境地。

4.農民組織化程度低,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缺乏必要的實現機制。中國的現代市場經濟體系中,工商業發展已越來越多地採取高度社會化的組織形式(例如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而農業生產依然以一家一戶、原子化的非組織形式為主,「公司+農戶」、「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協會+農戶」等具有一定社會化水平的農業生產組織形式在中國絕大多數地區都仍處於探索階段,中國農村傳統的自然村、行政村在改革過程中基本喪失了經濟組織功能。由此形成農民與工商企業家之間、農業與工商業之間競爭的嚴重不對等,工農產品價格存在剪刀差、農民在市場交易中處於弱勢地位、農業生產效益低下等問題仍然突出。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發展生態農牧業、集約農牧業、現代農牧業,還是推進新農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都難以保障農民應得利益不受侵犯,難以長期有效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5.農村基層治理機制不健全,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存在較大人為風險。在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中,不僅需要有選舉制度實現官由民選(一次性權力轉讓),而且還需要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制度作保障,實現廣大群眾對基層事務的知情權(最起碼的)、參與權和監督權。離開了基層民主作保障,農村集體經濟又可能淪為「幹部經濟」, 發展生態農業、現代農業可能成為工商資本對農民利益侵害的開始,城鄉一體化可能演變為城市對農村土地的蠶食。但是目前,由於改革滯後,中國農村基層治理機制很不健全,真正的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依然任重道遠。這種狀況既使一些農村基層組織缺乏凝聚力和號召力,難以組織實施生態農牧業發展項目,也使一些村莊在集體利益的分配上缺乏透明度和公平性,挫傷了農牧民參與生態農牧業、現代農牧業建設的積極性。

四、實現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和生態農牧業建設的政策選擇

關於如何發展生態農牧業和實現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與會代表從不同角度提出了大量有價值的政策建議。

1.發展生態農牧業,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一要尊重和保護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改革和完善農村土地制度。必須在尊重和保護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基礎上,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鼓勵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二要建立農戶與龍頭企業之間公平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特別是在工商資本參與農業產業化的過程中要特別注重保護農民的土地財產收益和勞動權益。三要充分考慮各地區的資源、環境條件,重點發展生態農牧業。加大對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盡最大可能地實現農牧業的清潔生產、循環生產和標准化生產。加大對生態農畜產品的品質認證工作,加大宣傳和市場推介力度,提高生態農牧業的經濟效益。

2.加強農業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生態農牧業發展的前提,也是實現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一要實行點源污染與面源污染綜合治理措施。要進一步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嚴格控制鄉鎮企業的「三廢」,消除點源污染。要全面推行測土配方施肥和生物防蟲技術,嚴格禁止高毒、高殘留農葯的使用,限制不可降解的農膜、地膜的使用,減輕農業面源污染。二要嚴格執行基本農田保護制度。注意用養結合,抓好秸稈還田和綠肥種植,利用腐殖質保持土壤肥力,合力輪作,降低土壤養分消耗,促進養分平衡和積累。實施土地整治工程,採取一系列土地開發、復墾及治理措施,為農牧業發展和城鄉建設提供土地資源保障。結合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和小流域治理,對田、林、渠、路進行全面整治,建設一批節水灌溉標准化農田,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業生態環境。三要加強綠化,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建設農田防護林體系,為農業生產創建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的綠色屏障。

3.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提高生態農牧業發展的科技支撐水平。科技進步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也是發展生態農牧業、有機農牧業等現代農業的必要條件。一要切實加強農業關鍵技術、技術體系、技術標准和典型模式的研究、示範和推廣,盡快建立和完善促進農業健康發展的技術保障體系。通過開發立體種植技術、養殖技術、加工技術、施肥技術、節水灌溉技術、土地持續利用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農村清潔能源開發與節能技術、廢物再生利用技術、農業環境污染綜合整治和污染物凈化處理技術、無公害產品生產技術等,促進農業高產高效和不同產品、不同資源互利共生。增加農業技術的有效供給,以科技創新促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業可持續發展。二要有針對性地開展一批有關生態農牧業發展的科研項目,重點開發生態農業工程所需的介面技術、關鍵技術和環境檢測技術,為生態農業發展提供技術保障。三要加大農民培訓力度,提升農民科技素質,提高農民發展生態農業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農業科技成果的實際推廣運用歸根到底還是要靠農民,因此,要制定相關優惠政策並給予必要的財政支持,進一步加強農村基礎教育,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吸引各類農業技術人才投身現代農業生產,加大對農村勞動力的知識技術培訓力度,引導農民轉變觀念,增強駕馭市場、使用現代農業技術的能力。

4.建立多元化合作組織,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時代背景下,建立多元化合作組織,提升農民應對市場的能力,是提高農業比較收益、推動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一要大力培育適應市場競爭機制的專業合作組織,採取公司或協會等形式,將分散的農民組織起來,改善農民在生產、流通領域中的弱勢地位,解放、發展農村生產力。二要因地制宜地扶持、建立一批社團性質的協會或非贏利式組織,代表農民利益,組織文娛活動,表達農民訴求,改變農民在整個社會中的弱勢地位。三要加強對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管理和引導,完善組織章程,公開組織的活動開展情況、贏利情況和利益分配情況,增強組織的自我約束力和自我發展動力。四要圍繞生態農牧業建立和發展專業合作組織。將生態農牧業的各個生產環節進行細化分工,建立相應的專業合作組織。充分發揮專業合作組織的信息、技術、人才優勢,帶領農牧民進行標准化生產,提高生態農畜產品的品質和市場認可度。

5.完善農村基層治理機制,為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完善的體制是推動生態農牧業發展和實現農村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一要進一步完善農村收益分配製度,理順不同產業、不同生產環節之間的利益分配關系,確惠。二要加快推進基層民主,重點加強民主決策、民主管保農民從現代農牧業、生態農牧業的生產經營中得到實理和民主監督,使新的農村集體經濟真正為農業和農民服務,使農村黨支部、村委會領導只能為農民謀福利。三要在各級人大特別是在縣鄉兩級人大代表中,保持農民代表的相應比例,拓寬農民利益表達的渠道,確保地方制定的各項方針政策始終有利於農民利益的保護與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

6.健全促進生態農牧業發展的政策體系,為生態農牧業發展創造寬松的制度環境和政策環境。一要積極制定發展生態農牧業的保障、激勵和補償政策與監督機制,提高農牧民發展生態農牧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要建立健全生態農牧業的指標、監測、評估和管理體系,保證生態農牧業健康發展。三是進一步建立和完善農村各項社會保障制度,減輕農牧民發展生態農牧業的後顧之憂。

閱讀全文

與健康農牧交流圈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女你好呀在哪裡呀 瀏覽:573
賭神里的哪個美女最好 瀏覽:473
運動健康軟體如何設置音樂 瀏覽:113
同事間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360
幸福戀人是什麼歌 瀏覽:216
有哪些小故事適合講給經常馬虎的孩子聽 瀏覽:583
男屬蛇婚姻最佳配偶是什麼屬相 瀏覽:372
靠譜的婚姻律師在哪裡 瀏覽:892
一九八七年兔婚姻如何 瀏覽:133
美女美女是哪裡的 瀏覽:526
報考事業單位工作經歷證明怎麼開 瀏覽:383
胸有成竹來自於哪個故事 瀏覽:988
抖音的美女頭像怎麼弄的 瀏覽:687
中國原型故事有哪些好詞好句 瀏覽:133
軟體工程和經濟類哪個好 瀏覽:467
鹵水鵝的婚姻怎麼樣 瀏覽:443
唐三見過哪些美女 瀏覽:953
堯是哪個神話故事人物 瀏覽:169
事業單位合同工歸哪個部門管 瀏覽:363
萬達和美女人街哪個消費便宜 瀏覽: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