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向腦卒中高危人群進行健康教育
積極控制基礎病,如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合理飲食,適當鍛煉
天氣突然變化的時候,要注意保暖。
2. 健康教育對象包括哪些
社區健康教育的對象:
社區護理健康教育應面向社區的全體居民。在進行社區健康教育時,為了使健康教育的內容更加有針對性,可將社區居民分為四類:
(一)健康人群
健康人群一般在社區占的比例最大,他們由各個年齡段的人群組成。這類人群中有些人可能對健康教育最缺乏需求,也許會認為疾病距離他們太遙遠,對健康教育持排斥態度。
對於這類人群,健康教育主要側重於衛生保健知識。其目的是幫助維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並保持健康,遠離疾病。同時也提醒他們對一些常見疾病的提高警惕,不要忽略疾病的預防及早期診斷。
(二)具有某些致病危險因素的高危人群
所謂具有某些致病危險因素的高危人群,主要是指那些目前尚健康,但本身存在某些致病的生物因素或不良行為及生活習慣的人群。致病的生物因素包括個體遺傳因素(例如高血壓病、糖尿病、乳腺癌等疾病有家族史)、不良的行為及生活習慣(包括高鹽、高糖及高脂飲食、吸煙、酗酒等等)。
這類人群中可能會有一部分人對疾病過於恐怖,因個體的某種家族病史而過分焦慮,甚至疑慮重重;還可能會有另一部分人對自己的不良行為或生活習慣不以為然,把健康教育看作是老生常談,甚至是小題大做、故弄玄虛。
針對這類人群,健康教育應側重於預防性健康教育。從而幫助他們掌握一些自我保健的技能,如乳腺痛的自我檢查及一些疾病的早期自我監測等;或幫助他們自覺地糾正不良的行為及生活習慣,積極地消除致病隱患。
(三)患病人群
患病人群包括各種急、慢性疾病的患者。這類人群可根據其疾病的分期分為四種患者,即臨床期患者、恢復期患者、殘障期患者及臨終患者。
臨床期患者、恢復期患者、殘障期患者一般來說對健康教育比較感興趣,他們均不同程度地渴望早日擺脫疾病、恢復健康。因此,對於這三種患者,健康教育應側重於康復知識的教育以幫助他們積極地配合治療,自覺地進行康復鍛煉,從而減少殘障,加速康復。
對於臨終患者的健康教育實質是死亡教育,其目的是幫助他們正確面對死亡,以減少對死亡的恐懼,盡可能輕松地度過人生的最後階段。
(四)患者家屬及照顧者
患者家屬及照顧者與患者接觸時間最長,他們中部分人往往因長期護理而產生心理和軀體上的疲憊,甚至厭倦。因此,對他們進行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對於這類人群,健康教育應側重於養病知識、自我監測技能及家庭護理技能的教育。其目的是:一方面提高他們對家庭護理重要性的認識,堅定持續治療和護理的信念;指導他們掌握家庭護理的基本技能,從而科學地護理、照顧患者。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是指導他們掌握自我保健的知識和技能,以在照顧病人的同時維持和促進自身的身心健康。
3. 11.對高血壓患者要進行的健康教育包括 (多選) A.教育患者強調非葯物治療 B.倡
每天測量血壓。按時吃葯,鍛煉身體。不吃高脂高糖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不做劇烈運動心心態要好,不生氣等
4. 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健康教育內容有哪些
1、對已有冠心病危險因素(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高危病人,建議長期服心血康防止冠心病的發生。
2、維持血糖正常,防治糖尿病。
3、運動過少的生活方式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規律地鍛煉有助於保持體重,減少高血脂和高血壓,冠心病的發生。
5. 高血壓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做健康宣教
空腹血糖有點高了,但問題還不太嚴重,
必須控制飲食,堅持運動,可降低血糖.如血糖達不到正常范圍.要加點葯了,糖尿病伴有高血壓最好用蒙諾(福辛普利鈉片).
飲食方面,僅供參考:
每天主食6兩(乾的)指的是未煮熟的。葷菜每餐2兩(帶骨)。
早餐:一袋牛奶,雞蛋一個,加點主食。
經常吃點粗糧,最好是燕麥.多食用苦瓜。
葷菜不要多吃,保證每天的攝入營養夠就行,適當多吃點蔬菜可充飢。
加餐的話,在兩餐之間,上午9點左右,下午4點左右。可用黃瓜、蕃茄,(可當水果吃)無糖餅干或不加糖餅干。
吃蔬菜吃闊葉類比小葉類好,小葉類的蔬菜比莖塊類的蔬菜好,薯類(如山芋)要少吃,吃的話要適當減少主食。
吃葷菜吃兩條腿(雞)比四條腿(豬)的好,含脂肪少,沒有腿的(魚)比兩條腿的(雞)好。
血糖正常的情況下,飯後4小時吃點含糖量低的水果,有柚子、檸檬、西瓜、桃子、梨子、草莓。
輕微強度的運動項目有:散步、站立乘車、簡單的家務勞動持續30分鍾左右。
步行、洗澡、下樓梯、做廣播體操、平地騎自行車等,持續20分鍾左右。這種強度的運動和持續時間,相當於消耗80千卡的熱量。
中等強度的運動有:慢跑、上樓梯、坡路騎自行車、滑冰、打排球、登山等。持續10分左右。能消耗體內的熱能80千卡。
每天運動至少要消耗160千卡的熱量,才能達到控制血糖和降低體重的目的。還要強調持之以恆。
6. 高危妊娠的健康教育是怎樣的呢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高危妊娠是指妊娠合並了高危因素,比如在孕前患有慢性病,在孕後患有急性、慢性病、並發症,這對孕婦自身健康造成威脅,對胎兒的生長發育和成功娩出同樣有危險。
高危因素可能不止一個,也許同時存在幾個,高危的程度也分級。
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孕前和孕後。孕前,患有疾病的或者年齡大於35歲的女性,應該做好孕前檢查和咨詢,遠離危險的工作環境和不利的生活環境。孕後,主要是平衡膳食,做好營養管理和定期孕檢。定期孕檢非常重要,比如唐氏篩查和超聲「大排畸」檢查,可以讓醫師及時發現異常情況進行干預。
7. 病人健康教育的內容有哪些
開展合理膳食、控制體重、適當運動、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鹽、戒煙限酒、控制葯物依賴、戒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預危險因素的健康教育。
開展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哮喘、乳腺癌和宮頸癌、結核病、肝炎、艾滋病、流感、手足口病和狂犬病、布魯菌病等重點疾病健康教育。
開展食品安全、職業衛生、放射衛生、環境衛生、飲水衛生、學校衛生、計劃生育等公共衛生問題健康教育。
開展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防災減災、家庭急救等健康教育。
8. 社區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四)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應將健康教育融入預防、保健、計劃生育和常見病、多發病、診斷明確的慢性病的治療和康復之中,形成「六位一體」,全科醫生或護士必須參與健康教育日常工作;要保證必要的專業經費,配備電視機、VCD機、工作電腦等設備。
三)城市社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1、內容
——開展社區常見疾病的健康教育;
——防止意外傷害及安全性行為的教育;
——開展以合理膳食與營養、飲水飲食衛生、家庭常用消毒知識、家庭急救與護理、居室環境衛生、生殖健康、家庭心理、體育健身等為主要內容的家庭健康教育;
——創建文明衛生社區的宣傳教育;
——社會衛生公德及衛生法規的宣傳教育;
——積極作好「相約健康進社區」活動。
2、方法
——開展健康促進,開發社區行政管理和各有關部門,爭取他們的支持及合作;
——做好社區診斷,在此基礎上,制定社區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
——做好社區動員,爭取社區群眾的廣泛參與;
——充分利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開展對傳染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等;
——收集和製作社區健康教育資料,充分利用社區組織形式,傳播健康信息;
——通過創建健康教育示範小區及示範家庭活動,結合創建文明衛生城市(社區、單位)等活動,推動社區健康教育。
(四)農村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1、內容
——制定「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的規劃和年度計劃,結合每年的「核心信息」開展農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
——農村常見病和多發疾病防治的宣傳教育;
——農業勞動中特有的職業危害(如:高溫、農葯中毒、蟲及鼠害)等知識的宣傳與教育;
——結合新農村建設,開展健康教育(如住宅建設、改水改廁與環境衛生整治等);
——宣傳破除迷信,移風易俗、改變不良習俗;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良好的個人衛生行為習慣。
2、方法
——開展健康促進,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及合作;
——做好社區診斷,在此基礎上,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
——做好社會動員,爭取群眾的廣泛參與;
——充分利用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開展對傳染病、腹瀉病、性病、艾滋病、血吸蟲病、慢性病等疾病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等;
——製作健康教育資料,充分利用村民委員會和村民小組,傳播健康信息;
——通過開展創建「億萬農民健康促進示範社區」活動,推動農村健康教育。
(五)醫院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1、內容
——醫護人員健康教育基本理論與技巧培訓;
——向患者宣傳醫學科普知識,了解患者傳染病、地方病、慢性病及有關疾病相關行為危險因素,提出干預方法與措施,培養個人健康技能等;
——積極參與醫院管轄社區的健康教育工作,並提供技術援助及指導;
——利用醫院衛生資源的優勢,參與社會健康教育活動,結合各種衛生宣傳日活動,開展廣泛的宣傳、咨詢活動。
9. 對健康人群實施健康教育的側重點是什麼
對健康人群實施健康教育的側重點有四點,主要為:
1、衛生保健知識;
2、提高對常見病的警惕;
3、定期檢查;
4、幫助他們增進健康意識,保持健康、遠離疾病。
(9)對於高危患者的健康教育有哪些擴展閱讀
對其他人群實施健康教育的側重點:
一、高危人群
針對目前尚健康,但本身存在某些致病的生物因素或不良行為及生活習慣的高危人群,健康教育應側重於預防性衛生教育。
二、患病人群
健康教育應側重於康復知識的教育以幫助他們積極地配合治療。
三、病人家屬及照顧者
健康教育應側重於養病知識、自我監測技能及家庭護理技能的教育。其目的是一方面提高他們對家庭護理重要性的認識,堅定持續治療和護理的信念。
10. 如何開展高血壓的社區健康教育
How to process Health Ecation about Hypertension in Community
Key words:Hypertension; Disease; Community; Health ecation; Nursing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是一種高發病率、高並發症、高致殘率的疾病,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國內外經驗表明,控制高血壓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區防治,因此,在社區中開展高質量的健康教育,可大大提高社區人群對高血壓知曉率和控制率,促使高血壓患者延緩病情進展,降低復發率,減少並發症,改善心理狀態,延長壽命,提高生活質量。
本文從三個方面淺論如何加強的防治高血壓病的社區健康教育。
1 健康教育體系
目前,高血壓病在我國,尤其是城市流行的特點仍是「三高」 、「三低」,即:發病率高、並發症發生率高和死亡率高,檢出率低、服葯率低、控制率低[1]。因此,社區防治主要目標是在一般人群中預防高血壓的發生;在高危人群中降低血壓水平;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管理率、服葯率和控制率,減少並發症的發生。這就要求社區健康教育首先要從構建防範體系入手,打好健康教育的基礎。
1.1 落實機構, 培訓人員,明確責任
高血壓病的社區健康教育是一項社會性工作,需要社會各方面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社區和醫療衛生主管部門要成立專門機構,落實具體人員,建立健全相關管理制度,明確工作責任,社區要與醫院建立雙向配合,雙向轉診制度。人員包括專業人員和非專業人員志願者,人員是社區健康教育的實施骨幹,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要通過舉辦高血壓防治業務知識學習班和研討會,使專業人員能不斷更新知識,及時掌握最新的研究進展和治療方法。
1.2 加強檢測,掌握第一手資料
要制定和落實社區35歲以上人員血壓首診檢測制度,通過初步的血壓檢測,區分出不同的宣教對象,發現血壓高於正常值的要在標准條件下統一規范再次進入測量,發現異常的建卡追蹤,及時發現高血壓患者。
1.3 健全防治檔案,建立科學化管理
社區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在社區居民健康查體的基礎上,建好健康檔案,並進行計算機存檔、分析、處理,實行科學化、系統化管理。對高血壓患者按樓牌號分塊管理,建立健全高血壓患者(包括患高血壓病後並發相關疾病的)人群、高危人群和社區全人群的健康檔案,全部資料統一進微機,不斷篩檢高血壓患者,建立個人健康檔案,高危人群並無絕對標准,多根據項目要求而定。凡具有下列一項危險因素者,均可列為高危人群,並應作為篩檢重點對象:父母雙方或一方有高血壓病史者;體重指數≥25 kg/m2或超重肥胖者[體重≥1.1×身高(cm)-105者];攝鹽量≥10 g/d者;善飲高度白酒者(每次60°以上白酒≥100 ml,且飲酒>4次/周);血壓值偏高:SBP 17.33 kPa~18.53 kPa和/或DBP 11.33 kPa~11.87 kPa者;吸煙量>20支/d,超過1 a者;經常接觸雜訊、緊張度高、情緒不穩定者;連續口服避孕葯物1 a以上者;少運動者。對前6項的高危人群應作重點健康教育對象。
2 健康教育內容
社區中開展高血壓防治健康教育要區分對象、講求實效,否則是事倍功半,難以持久堅持,因此,無論是內容還是方式選擇都必須有的放矢,不能強求一律。
2.1 高血壓患者的宣教重點
對高血壓患者是的高血壓社區健康教育的重點對象,除講解高血壓相關病理知識、危害性外,主要是進行治療、護理與保健指導,包括以下內容。
2.1.1 飲食指導
減少食鹽的攝人量,每日食鹽攝入量<5 g為宜;保證合理的膳食,增加優質蛋白質,如魚、肉、蛋、豆製品,增加鉀、鈣的攝入,多吃維生素含量較高的新鮮水果和蔬菜,如芹菜、捲心菜、西紅柿、蘋果、西瓜等;保持脂肪酸良好的比例,少吃動物脂肪,以植物油烹調為主;飲食易消化且保證足夠的營養,以少食多餐為宜,禁食辛辣食物;多食粗纖維食物,保持二便通暢,以防止因用力排便產生的不良後果;有效控制食量,減肥控制體重,最有效方法是節制飲食,減少每天攝人的總熱量;戒煙,因煙中含有尼古丁,能刺激心臟,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限大量飲酒,尤其是烈性酒可使血壓升高。
2.1.2 用葯指導
總體原則要遵醫囑服用降壓葯物,注意觀察降壓的各種不良作用,當血壓降低後不可馬上停葯,應減到維持量(最小有效量),並堅持長期服用。同時用葯因人而宜,根據病情適時適量調整,具體而言,指導早期輕度高血壓患者先使用鎮靜葯提高睡眠質量,解除情緒緊張和煩躁,多可使血壓降低。在使用降壓葯時,應從單一的小劑量開始,一般常用北京降壓0號、復方降壓片等。經一段時間治療後,再根據血壓水平適當以減劑量,使血壓維持在正常水平。中、重度高血壓多有不同程度的心、腦、腎等臟器功能受損,應指導其選擇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葯物,如鈣離子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也可適當聯合應用利尿劑,並根據血壓變化適當增減劑量。若患者經濟條件許可時,可選用長效制劑,以提高患者依從性,達到平穩降壓的目的。並教育患者堅持長期服葯。對血壓較高者,血壓應逐步降低,避免葯物使血壓驟降引起重要臟器供血不足,發生不良反應。教會患者自己測量血壓,以便及時了解血壓控制情況,做到適當增減葯物。
2.1.3 運動指導
研究表明,體力活動是獨立的降壓因素,具有鞏固葯物降壓效果的作用[2],要積極向患者宣傳適當的體育鍛煉和體力勞動,不但能增強體質,還能達到減肥和維持正常體重的目的。指導患者選擇適當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跑步、登山、游泳等,要循序漸進,開始1次/d,0.5 h/次,以後逐步增加,按運動前後脈搏變化及自我感覺來調整運動量,運動時心率一般控制在102次/min~126次/min或運動後心率增加不超過運動前的50%為宜。
2.1.4 生活習性指導
心理因素、個人因素和環境壓力常使患者採取不利於健康的生活方式,後者與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增高有關。因此,幫助人們正確對待環境壓力對控制血壓的重要性,要讓高血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穩定情緒,培養寬容的態度,不輕易發火,寬以待人,保持良好心態,切忌生氣暴怒、焦慮憂郁和悲觀恐懼。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起居要有規律,科學安排時間,保證充足睡眠,注意勞逸結合,量力而行,不要過於勞累,以免加重病情。
2.2 高危人群的宣教重點
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除遺傳原因外更重要的還來源於對人們健康有害的生活空間環境(如污染)和社會環境(主要是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煙、過度飲酒、暴飲暴食、脂肪和鹽攝入過多、缺少運動和精神壓力過大等等)。因此,對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重在矯正不良行為習慣,逐漸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通過加強教育,採用有效的監督、控制,開展行為干預,如:控煙、限鹽、平衡膳食、適度運動等。改變不良生活環境,減少和避免的高血壓患病風險。同時要求他們進一步做好血脂、血清膽固醇、體重指數等方面的篩查和監測。
2.3 大眾化健康教育
對全社區人員的健康教育重在樹立全面的健康觀念,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患於未然;可宣講一些高血壓病的病因,發病機制、病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並發症及治療等內容,同時指出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和行為,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達到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和防護能力的目的。
3 健康教育的方式
如前所述,高血壓社區健康教育方式選擇上同樣要區分對象、講求實效,要堅持面對面的個體化指導和利用媒體廣泛宣傳相結合,知識普及與防護技能、指導相結合,形式多樣化、方式創新化與持久性和連續性相結合。
3.1 群體教育
將高危人群和高血壓患者共同集中在一起,採用講課和座談會的方式進行教育,1次/周,1 h/次。向患者講解高血壓的相關因素、危險因素、誘發因素、療效和預後。
3.2 個體教育
每例高血壓患者均接受1次/月以上的個別教育。讓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堅持規律服葯,不要隨意減量和停葯,血壓要經常檢查,按病情的需要及時調整葯物,注意高血壓對心腦腎的影響,減少並發症的發生。
3.3 隨機性教育
根據患者不同階段不同的健康問題及時指導,應針對患者情況講解疾病知識,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使其以積極的態度應對疾病。對老年患者,要指導其學會自我心理調適,自我心理平衡,自我創造良好的心境[3]。
3.4 社區宣傳畫,書面教育
形式要多樣化,如在社區內製作宣傳欄、黑板報,編寫有關高血壓防治知識的小冊子發放給居民,還可以定期或不定期進行集中講課接受咨詢,相互交流。
3.5 影像宣傳及電話咨詢
可在小區廣播、影視頻道或區域網播放高血壓健康知識講座的影像節目,向重點對象贈送高血壓健康知識講座VCD,以增強宣傳的形象化,此外,可開設高血壓防治咨詢電話,及時解答疑慮,發現患者康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以糾正和正確指導。